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没想到他这番作为,却引来了常林的日夜骚扰,这位科技部掌门似乎是上瘾了”总是不断地来从他这里挖宝贝。
    他有什么宝贝呢?其实很简单,概念!
    就像之前在葫芦岛见到的电焊,他提出了发展概念后,科技部组织攻关研究,虽然从技术上来说电焊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科技部也排不上号”而且目前的电焊也无法对付厚度超过两厘米以上的钢板,还不能用于重巡和战列舰级别的船舶使用,但却无碍于它的重要作用。
    李默很清楚,小科技往往会带来大变萃,就像焊接技术的进步最后带来了超无畏,甚至是超级船舶,要是没有焊接”这些都只是镜花水月。
    作为后世来客,他很清楚未来百年的科技发展进程,他可以不知道铝合金的配方,不知道如何提炼铁,不知道尼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但他是皇帝!
    他要做的就是提出概念,比如只要说出了某种合金的名字,或者告诉常林尼龙可以从哪里弄出来”自然有人会去寻扎各种配方,去研究攻蕊又比如他知道控制在新华手中的千叶群岛上有比黄金还珍贵的涞,偶尔提了一句后,常林就会立刻提出了课题交给技术员们自己选择,组后甚至还把矿产和资源部也拉上,说要去开采出来看看。
    这就是优势,概念的优势!
    常林或许不是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也不是天才发明家,但他绝对是个称职的科技部长,对科学技术和新概念有着极强的灵敏嗅觉,所以李默这段时间偶尔无意识的一些名词迅速被他抓住,这才有了李大少爷最悲惨的一段生活。
    一个个名词脱口而出,一种种新概念和新材料也被提出,而常林这时就成了最忠实的记录者,不断地将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然后在理出来交给助手编纂成一个个课题,提交给那些大头书物们,在他的努力下,几乎把李大少爷脑海里知道的东西都掏光了”甚至还拿走了他平时整理出来的关于材料和各类技术的一些回忆笔记本。
    随着这些技术开始被研究攻克就意味着新华的基石又开始深厚了一份,可这种情况却并非李默的本意。
    因为他知道,他拥有优势的同时,其实也在扼杀科技人员到放PS飞自由思维的梦想,所以虽然早就提出了数量众多的研究项目,但却不希望常林强行去摊派它们,只是让科技人员自由选择,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大师就该像特斯拉那样充满了幻想,并为实现幻想而倾尽全力。
    所以在科学院,有一句人人知道的口号。
    “梦想什么,就去研究什么!”
    李默提出的这个口号让大家顿时将他引为知己,所以这里有太多奇奇怪怪的研究项目,从用翅膀飞翔,到单人深海畅游,总之你能想到的这里都可以见到”而且还有人去研究它。
    很多时候”李默也觉得过分了,因为有些东西根本不现实,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科学技术和战争一样”有自己的轨迹,人为地加以干涉其实并不好。
    但新华毕竟需要踏踏实实的技术,所以很多当年特意安排的华人助手和学生们开始登上舞台”他们主动地从常林手中接过一份份研究课题,带着坚定地目光埋头进入这些只有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概念”甚至只有几句话的难题中。
    研究这些没头没尾的东西”有时比研究自己的梦想更耗心里,正是有了这些勇于放弃梦想,挑起重担的年轻人,很多东西正在快速实现,他知道当未来他们这批人成长起来”新华将会拥有一个多么坚实的脊粱!
    而在这些人成为脊梁后,更年轻的一代人或许就将迎来思想放飞的真正时代!
    只是这让他也压力很大,因为常林简直就是上瘾了,几乎每天都准时来听他唠叨,以至于他现在看到这位科技部长都有些嘴唇发抖。
    “我说常林啊,真的没了!”
    见到李默一个劲的摆手,常林似乎也对这段时间的骚扰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道:“皇上,今天我来可不是为了新概念的。”
    “哦?是什么好东西?”
    “是硫化橡胶,我们研究出来了。”常林兴*奋地把一份资料往李默面前一放,说道:“皇上,整个的工艺流程我们都列了出来,已经可以推广了!”
    硫化橡胶!好东西啊,只不过?李默迅速看完资料后,却摇了摇头:“这个可以先建一家小厂试生产,大规模推广还是等等吧。”
    说完,又将常林带来的刚研究出来的硫化橡胶技术和工艺资料推了回去,但这却让后者极为惊讶。
    和铝合金类似,硫化橡胶也是李默提出的基础材料之一,为此科技部还特意组织了攻关,没想到成功突破后居然不推广,这倒让他有些奇怪了,要知道一旦这种人工橡胶大规模推广”将会极大地缓解目前越来越紧张的橡胶需求。
    面对常林的诧异,李默却失声笑了起来:“常林啊,你是个好部长,也是个好助手”不过你还是欠缺一点商业头脑。”
    “商业头脑?”
    皇上是不是搞错了?自己是科技部的掌门,又不是商业部的,要什么商业头脑?!常林越发不解了。
    见到他这副样子,李默笑着解释起来,要知道目前的新华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供应商,随着汽车的兴起,橡胶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紧缺,价格也是一路飞涨,所以他还特意安排了李秀峰去英国,并利用之前抢占婆罗洲的机会,造成了地区局势不稳的假象,造成了价格飙涨,最终大获丰收。
    现在硫化技术出现了,这不是等于变相的压制了赚大钱的机会嘛!
    听完这番话,常林才挠着头明白了,李默玩的这是饥饿销售法”就是要在目前利用手里的充足的橡胶资源,去为新华赚取巨额利润。
    想明白了后,他大松口气”只要不是白费功夫就行,何况他也知道科技部每年要多少投入,所以还巴不得李大少爷多多赚钱回来呢,先实生产也好,慢慢来还可以不断地完善这项技术,等到未来天然橡胶实在不够了也来得及大规模推广。
    而且他也学到了一招,不是什么技术都在完成后就可以立刻推广的,必须配合一定的时间节点出现,才能为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
    见到常林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默才从抽屉里掏出一份厚厚的计划书,递给了他。
    没想到皇上居然悄不作声的又弄出一份计划书,常林接过后立刻看了起来”可越看眼睛就越亮,因为根据这份计划,科技部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建立基础材料,电子”机械,航空”航海,生物医药,化工,发动机,等九大科研基地,并以这九大基地为核心向全国辐射。
    毫无疑问,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这里面的技术有些是已经开始研究的”有些还根本没听说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严格实施这份十年规划,那么十年后新华将真正的迈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只是有一点常林却非常担心,因为这份计划实在是太大了,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源和金钱,而是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新华还是一片空白,而且底子不丰厚的新华也很难凑出那么多科技工作者。
    如果能和几年前来一次大规模请进来的策略还好说,但如今新华算是和欧美闹翻了,大规模引进人才肯定会遭遇重重阻挠”这该如何是好呢?
    李默看出了常林的担忧”笑道:“人才资源方面我会想办法的”你要做的是尽早的把科技平台建起来,最好是和我们目前的大学形成互动,多多安排一些年轻人来实习,此外我也已经给李先生发了电报”他已经保证会在资金上全力支持你!”
    “嗯,那我就知道怎么办了!”听完了李默的保证,常林终于是大松口气,拿着计划是兴*奋地走出了房间,却没注意到李默却皱起了眉头。
    “这么多急缺人才,该去哪里找呢?”
    李大少爷望着背影,支起胳膊愁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太好的办法,正当他准备出去透透气时”杜大壮却忽然跑了进来。
    “皇上,英国远东舰队已经从马六甲海峡离开了。”杜大壮一脸兴*奋:“另外李先生也来电说”云南收复了!”
    “去准备吧,我们今晚回北京。”李默重重地吸了口气,从桌上拿起了笔。!~!
    '  '
三八二 我们,站起来了!
    “这么晚了,去睡吧。”
    “我没事皇上,你要是觉得我烦了,那我就座开点。”
    咔咔的火车噪音中,李默推了把躲在边上打瞌睡的杜大壮,却没想到这个大块头居然还以为是烦到了自己,准备远远地退开。
    李默真是哭笑不得,连忙摇摇头让他坐下,才笑道:“大壮,这么多年了,你一直跟着我,是不是觉得有些委屈?”
    “不,不委屈!”杜大壮吓了一跳,把头摇得飞快。
    望着他一副紧张憨憨的样子,李默就知道这大块头是误解了,连忙说道:“得了,看你长得壮壮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呢?放心吧,我不会赶你走!我就是听张顺说,你最大的心思就是想去真正的打一仗,才有这么一问。”
    听到不是不要自己,杜大壮大松口气,挠挠头才憨憨一笑道:“是有点委屈。”可刚说完,就觉得哪能跟皇上说委屈呢,又连忙摆手急道:“哦,不对,不对,是有些想。”
    “是啊,当兵哪有不想打仗的,不想打仗的兵也就不是兵了。”李默拍拍大壮的肩膀,笑道:“看机会吧,要是有机会我也让你上去过过瘾。”
    “真的啊!”听到这话,杜大壮猛地站了起来,眼睛都雪亮雪亮的,其实李默说的还真不错,他的的确确是想打仗,尤其是看到当年的张顺洛风等人,如今都独当一面了,自己却还窝在这里,说不心动是假的。
    尤其是禁卫军中都是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每每听他们说起以前打仗的事情,他总是觉得嘴巴里苦苦的,只是如今南方都平定了,就剩下***几根长不长的兔子尾巴,那还有仗打呢?
    “笨蛋!”李默没好气的捶了他一拳:“俄国人也没死光呢!咱还没吧西伯利亚拿回来了呢!再说了,英国人就甘心这么灰溜溜走了?”
    “我告诉你,这仗还有得打呢!”
    “是啊!”杜大壮摸摸脑勺,跟捣蒜似的飞速点头,似乎大有继续打下去才好的想法。
    李默摇摇头,不搭理这个被曾被福伯称为“高高大大,拿来挡枪子不错”的忠厚保镖,自顾自得走到了窗户边,可掀开了厚厚的窗帘后才发现,桌上明亮的台灯却只能让外面显得更加混沌黑暗。
    这就像摆在他面前的国际局势一样,云南收复了,意味着东南在经历了几年的互保割据后,再次回到了中华的怀抱,如果不是***因为天气和漫长的补给线耽误了时间,或许此刻就可以庆祝全国统一了。
    不过***的叛军也已经支持不了多久了,在西北军一***的攻势下,叛军损失惨重,此刻连像样的袭扰也做不到了,而且等到英军全面撤离新华的消息传到欧洲,相信即便尼古拉二世再自大,也不会愿意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和腾出手来的新华全面开战。
    无论之前的决定是否错误,新华终于可以真正的得到一段喘息时间,东南回归意味着首相府的工作也将从如何加速统一,到目前的尽快建立起以县市为基础的地方政府,恢复生产,推行新政并加快南方的建设。
    和北方相比,南方的洋务思潮更深化,无论是上海的江南机器局,还是广州福建的船政局,或者是汉阳的钢铁厂,都可以算国内比较好的工业基地,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这就使得首相府的选择余地更大了。
    而国内将正式得到休养生息,苦练内功埋头搞建设的机会,从此刻起,自己有差不多十年时间,十年能做什么呢?或许有人不太清晰,但看看后世改革开放起的十年奋进,集中了全部国家资源能干什么!
    这也是至今他对于立宪后政党建设一直意见模模糊糊的初衷,他知道李恩富正在筹建大中华党,也知道容揆为代表的议会在组建******党,而且首相府也在他最初的学习美国两党制想法后,只发放了这两块政党登机执照,暂时新华国内除了依附于这两党外,将没有其他小党的生存空间,目的就是要把这两家培养壮大,所以将来的新华很可能是两党轮流执政。
    作为立宪的皇帝,他没有去参合政党的事情,而且陈平、龙国章和赵龙等人,也严守他的军队必须中立的要求,主动和党派划清了界限,并且在军中再次明确了军队不干预***的规定,而且还开始强化皇帝是国家最高元首的概念,在这个皇权思潮还很浓的年代,这个做法并未遭到任何抵触。
    军方的做法,使得他可以继续掌管军权,并且还控制了部分对外的话语权,再加上他的含糊处理,使得李恩富和容揆都有些搞不清楚他在政党上是支持还是反对,所以建设的速度并不快。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不过早陷入政党扯皮,尽可能的集中目前的国家资源用于建设和提高工业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很大,加上他为这个国家带来的海外领地,资源已经不是困扰发展的最大问题,算资源总量的话,甚至比缺乏外海领地,只依靠国内资源的美国还多。
    而且快刀斩乱麻式的的迅速解决满清,统一南方使得晚清财富最大可能的保留了下来,一穷二白已经不能强加于新华,根据首相府的统计,即便不算开始兴起的工业,年国家财政收入也在六千万蓝币左右,直白的说,就是可以每年建造五到六艘中华舰。
    这是收入,不是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后世说晚清把家底糟蹋光了,实际上是从甲午之后开始衰败的,但现在没有了甲午,没有了后来大量的对外举债赔款,家底还是很殷实的。
    起码根据首相府的计算,这份收入可以排入在世界第七,而且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农业和农业产品的利润,所以当这份收入摆在面前时,他一开始梦想的取消农业税的想法只能暂时在现实资金压力前搁置了。
    因为和庞大的投入相比,收入几乎是不成正比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教育等等,仅仅这些基础的东西,根据首相府的预测每年就要投入不少于五亿!
    即使加上北方开始兴起的工商收入,也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目前的政府还属于净投入,用在檀香山时建立起来的企业和类似于橡胶的一些垄断资源收入补贴财政,所以之前他见到了已经成熟的硫化橡胶技术后,也宁愿压着小规模自用不对外出售,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攫取国外财富,但即便这样政府的财政的赤字也足可以吓到很多人。
    好在这是金本位时代,只要有黄金就可以开足马力印钱,所以李恩富对于寻找金矿是最积极的,别说吕宋,婆罗洲和整个东南亚这些产金的地方了,就连听李默说南千叶群岛有黄金后,也立刻安排矿产资源部去开采出来,甚至还让朝鲜驻军强行霸占了***四国岛上刚发现的一座预测最多只蕴藏了五百吨的小金矿,还派出了一万人,采取了疯狂的掠夺式开采!
    很无耻,但很有效,在他的疯狂黄金行动下,目前的新华政府每年可以带回超过八十吨黄金,比李大少爷的五十吨还多,而且数字每天都在增加,这就代表政府每年至少可以多印刷八千万蓝币供应市场需要。
    在资金紧张,如何利用好目前的不多的资源的情况下,让政党扯皮是极大地浪费,所以李默才会含糊至今,就是为了趁现在这个集权思想还残留的时期,尽可能的把国家资源利用起来,投入到一些重要的建设中。
    十年,两个五年计划,如果可以唤醒更大的民间财富投入到工商业中,改天换颜不是什么梦想,先不去奢望超过美国,但起码进入世界前三是极有可能的!
    很简单,因为新华仅仅是目前的国土面积,就超过了不算俄国在内的整个欧洲,比美国都庞大不少。
    有了自己的指导,李默相信最多一年后,等首相府完成了全国政府构架,大刀阔斧推行新政,解决完困扰内部的牵制后,新华将正式步入快车道。
    但就在国内情况开始逐步明朗,并且开始逐渐璀璨时,外部的世界却因为国内这盏灯越来越亮变得模糊起来。
    英国退出了中华大地,远东舰队甚至一口气跑回了印度去休养生息,法国避退越南,荷兰老老实实的躲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即便是龙牙被拔也只是***两声了事,更欣喜的是葡萄牙政府也主动来沟壑了,希望能用澳门作筹码,谈个好条件。
    这点李默没什么想法,或许一个营就够了,但万事总靠武力也不行,何况葡萄牙是巴西的宗主国,和这个南美资源大国打好关系,哪怕付出些条件也是值得的。
    美国结束了失败的古巴后,目光肯定又要延伸到南美和太平洋,这不是政客能决定,这是时代的选择,当国内廉价商品泛滥成灾,有没有类似于新华那多达四亿以上的庞大人口,如何为这些商品找一个买家是最急需的事情,所以美国必定还是要走扩张的老路,甚至在得不到菲律宾和古巴后,反而会加速这种对外扩张,来弥补在古巴的损失和消耗。
    保守的德国还是开建了拿骚级,随着几个月后英国拿到技术,欧洲将正式陷入火热的造船竞赛中,这比历史上提早几年,也预示着未来的愈加不可确定性。
    至于俄国。
    好吧,未来几年和俄国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地,与其说是尼古拉二世要报仇,还不如说自己看上了庞大的西伯利亚,建立一个巨大的与俄国的缓冲地带是必需的,这有助于抵挡从陆地上来的欧洲寒流。
    不过自己好像做的太过火了,尼古拉二世那支号称四十艘主力舰的超级舰队,准备从哪里来远东呢?
    想到这里,李默也不禁哑然失笑,自己还真是考虑太多了,不过要是尼古拉真不把那他支“超级舰队”派来送死,而是留在欧洲继续捣蛋,那乐子可就真大发了!
    不管最后是不是真的有四十艘主力舰,但起码那是欧洲仅次于英国的庞大前中华级时代舰队,如果留在欧洲,恐怕整个欧洲都要夜夜难寐了!
    乱乱乱!
    实在是太乱了,原来以前看小说时那种穿越带金手指,带学习机回去还老老实实打一战,打二战其实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如果在历史中加点作料,又怎么能够继续还原呢?
    就像是两位恋人间忽然加入了第三者,不冲突!不干驾!
    怎么可能?!
    想了想后,李默拿起了笔,在杜大壮的炯炯目光下,深思了一会后落下了笔。
    熊希龄举着报纸,带着微笑走进了长沙岳麓书院,这座湖南最大,也是晚清时代变革的核心之一,当地学子们最梦想进入的书院,在湖南光复后,已经正式被新华教育部列入将改扩建为综合性大学的名单。
    伴随着这这个消息,是书院内激动地呼吸声,而今天更有另外两个好消息传来,中华大地终于结束了割地租界,列强横行的耻辱岁月,在东南大地持续了几个月的炮火后迎来了新生。
    “我拿起笔,写了几个字后,忽然发现原来我的字还真不怎么样,所以希望它发表时别选择直接拓印。”
    “呵呵……。”
    熊希龄拿着报纸,四周围满了岳麓书院的学子和大量的年轻人,当他们听到这个开篇时,顿时笑得前仰后返,嚷道:“熊大哥,你不会是念错了吧,皇上怎么会这样写!”
    熊希龄也莞尔一笑,摇摇头却很快又正色起来,对这些国家的未来栋梁们严肃道:“我没念错,这的确是皇上的文章,你们大概会觉得好笑,会觉得皇上怎么像个孩子似的说自己字难看,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皇上与众不同的一面。
    因为皇上,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敢于把自己的短处告诉天下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只有当你能敢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才能改变它,才能克服它!
    你们有谁能做到这点?
    细处见真性,先生们教导的这句话你们都忘了?正因为皇上有这份真性情,他才不愿意躲在外海当富家翁,最终冒着生死,带着骂名驱逐了洋人,挽救了我中华,你们还觉得可乐吗?”
    熊希龄铿锵的话语中,会场内的年轻人都沉默起来,自省其身,说来简单,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今天,当云南光复的消息传来,我听到了外面的鞭炮声,可我缺提不起半点兴奋;因为今天,一个时代结束了!”熊希龄大声的念着李默发表在报纸上文章,声音高亢而嘹亮,四周的目光也慢慢重新凝聚起来。
    “是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一条发辫,束缚了我们这个民族几百年。”
    “一段屈辱,让我们失去了错失了参与一个大变革时代的机会,当洋人开着铁甲军舰,带着鸦片靠巨舰大炮砸开我们的家门时,我们曾经手足无措!““曾几何时,我们身边的同胞们,开始在鸦片的荼毒下沉沦。曾几何时,洋人们获得了特权,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曾几何时,我们含着眼泪,签下了一份份各地租借条约,看着自己的土地成为了别人的跑马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