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最强城隍爷-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孙磊的话,杨森茅塞顿开,随即苦恼,他有一身力气,但是没有赚钱的机会。
孙磊丢下杨森,走进屋子,跟杨斌道别,招呼英子和小琴上车。
杨斌指了指外面的杨森:〃他怎么了?〃
孙磊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喝多了吧,在醒酒呢。〃
胡老梗,裴猴子他们已经走了,开着拖拉机回村,比走路方便。
山里很多路,汽车难行,也就拖拉机能好点。
皮卡车放在饺子馆,孙磊开普拉多回银山别墅。
今天发生的事情的太多,孙磊没有骚扰二位娇妻,洗澡沐浴之后,安静的躺床上,规划未来,工程要尽快开始。
牛黄要卖掉一部分,自己能入账一笔小钱,化解求购牛黄之人的燃眉之急。
价格不能太低,但是也不会高的离谱,按照活牛黄每克八百块的最低价出售,而实际上经过百草之力点化的牛黄,每一克牛黄多卖一千块也很正常,只是孙磊不想赚那个钱。
孙磊手里共有十块牛黄,挑出一块二两,两块三两的牛黄,是所有活牛黄里面,品质最次的三块,好定西要留着自己用,以备不时之需。
怎么卖掉它,孙磊有些犯愁了,换做以前,他会找胡浩帮忙,但是这段时间整合丰和集团,胡浩肯定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情帮孙磊卖药。
最主要还是孙磊以前出过一批牛黄,才过去几天,又出来三块牛黄,傻子都能想到背后有问题。
孙磊想到上网,进牛黄论坛,发帖子叫卖。
拿出手机,通讯信号还可以,打电话,收发短信,没有问题,上网速度慢的出奇,比龟速还龟速,几分钟打不开一个网页,气得他把手机丢床上,再次印证了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
时间不早了,孙磊准备睡觉。
没想到英子和小琴酒后乱性,在外面还算克制,回家后第一次主动对孙磊发动攻击,而且是两人联手。
看着两个白花花的美体在眼前乱晃,孙磊作为男人,不能认怂,勇猛反击,很快把两匹烈马驯服,搞得她们肩并肩八字形躺在床上,幸福的哼哼喘气。
孙磊自己,则享受了一次齐人之福。
第二天早上起来,孙磊进厨房煎鸡蛋,煮玉米,加热牛奶,还蒸了一只英子抓回来的山鸡,做营养早餐。
英子和小琴都是身体健康,力气大,胃口好的女人,孙磊更是大胃王,一只小山鸡分分钟吃完。
两人起床时,满屋子都是山鸡的香气。
吃完早餐,小琴忙家务,里里外外打扫卫生,英子喂鸡,去隔壁别墅喂熊,再然后拉着小琴去练车。
孙磊一个人开车,前往村公所,那里距离新校址不远,以前被石大柱霸占,公家的屋子,被他变成自家的私宅,新校址则规划处私人别墅。
孙磊掌权后,村公所恢复公用,但是村里事情少,他打算暂时把村公所变成工程项目指挥部。
来到村公所,意外发现聚集了好多人,议论纷纷,面红耳赤,似乎在争论什么。
都是黑山村的人,大致分成五拨,谁也不服谁。
孙磊下车,大步流星走进屋子,问道:〃吵什么呢?〃
众人都认识孙磊,自动让开,屋子里面摆了张桌子,请他在主位坐下。
一个陈姓老者告诉孙磊,石大柱,陈疤眼,龅牙张,孙瘸子等人完蛋后,他们强取豪夺的财产,应该归还给村里。
主要资产包括以前被石大柱霸占的木厂和煤厂,孙瘸子开的赌场,龅牙张的一个渔场,以及陈疤眼的一座竹炭厂。
黑山村共有百来户村民,五百余人,姓氏杂乱,有石,陈,韩,张,孙等五姓,派出代表协商。
所有村民一致同意,全部财产充公,重新分配,但是对于分配方案有异议,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尤其是对煤厂和竹炭厂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
东北苦寒,黑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火炕。
煤炭挖出来就是钱,卖出去就是赚,卖不出去,留着自用也很不错。
竹炭运输方便,受交通限制较少,可以大规模售卖,换回红艳艳的百元大钞。
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谁都想多占便宜,不愿意吃亏。
孙磊微微思索,面露微笑道:〃大家意见争锋相对,继续争论三天三夜,也不可能有结果,且听我一言。〃
众人认可孙磊,闻言纷纷闭嘴,喧闹的场面,很快安静下来。
孙磊道:〃我提一个办法,供诸位参考。〃
他的办法是成立黑山村竹煤渔木集团公司,集中管理木厂,煤厂,渔场,以及竹炭厂。
每一个厂分成一百万股,村公所占三成股份,其余七成股份,由村民按人头计算,平均分配股份,年底分红。
愿意进厂里干活的人,再额外领取一份工资。
同时制定一个合理的股价,不愿意持有股份的人,应该优先卖给村公所。
如果有私人出价更高,也可以相互买卖,但要经过村公所的公证。
村民陷入沉思,方案中孙磊直接拿走三成股份,众人本能的不愿意接受。
转念一想,绝大多数村民很快释然,如果没有孙磊斗垮四大恶人,自己一个子儿都拿不到。
孙磊只拿走三成股份,非常仁慈。
要知道以前石大柱,龅牙张,陈疤眼,孙瘸子四人,个个大赚特赚,富得流油,村民毛都没有一根。
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现在的孙磊,实力更强,如果作恶,村民毫无办法制约他,但他主动与众人分享利益,可以说极为仁慈。
村民商议片刻,签订协议,同意听从孙磊的建议,正式组建黑山村竹煤渔木集团公司。
总股本数四百万,具体的股价,竹炭厂,木厂,煤厂,渔场分别计算,需要评估资产价值,方能确定。
陈,石,韩,张,孙伍姓各自推举一人担任代表,参与评估。
黑山村人取名风格淳朴,五姓代表分别是陈大善,石大德,韩大成,张大亮,孙大超,根以前的石大柱是同一个辈分,年纪也差不多,都是四十出头的汉子。
陈大善道:〃各位父老乡亲,咱们从今以后,不但是乡里乡亲,还是同一个集团公司的股东,但是这一切,都是拜孙老师所赐,不如趁着这个机会,选举他担任村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孙磊的功劳,有目共睹。
村民都是实在人,不看你牛皮吹破天,就认你做了多少实事。
孙磊近来做得事情,村民都是历历在目,无论哪一件事,放在外面,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对黑山村的村民来说,却是利益攸关。
石大柱入土为安的那一天,本来就有人提出,推举孙磊为村长。
只是陈克俭突然失踪,事关重大,选举没有举行,随后各种事情纷至沓来,拖延至今。
在村民心里,孙磊是黑山村有史以来最合格的村长,没有之一。
黑山村以后要想发展致富,还得靠孙磊带头才行。
石大德第一个响应,道:〃孙老师当村长,我举双手赞成,上次我家里人生病,是孙老师硬生生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
韩大成紧接着道:〃孙老师当村长,我服气,其他人当村长,我不服气。〃
张大亮第三个发声赞同道:〃只有孙老师当村长,控制竹煤渔木集团公司,我才放心入股,换做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贪,还是不贪,我都认为他贪。〃
孙大超道:〃孙磊还是城隍爷的代言人,他当村长,能够守护黑山村平安,也只有他,才能击退一年一度的野猪下山,野狼进村,除了他,在坐的人,谁能做到?〃
正文 第253章 百万福德
即使以孙磊的心境,在此刻民声支持下也忍不住热血沸腾。
先前绞尽脑汁思索,也找不到好办法带领村民发财致富,在竹煤渔木集团成立后,迎刃而解。
瞌睡来了送枕头,黑山村不是一穷二白,而是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村民大众得不到半点好处。
煤厂和竹炭厂对环境污染很大,孙磊曾经考虑过关停工厂,但是很快意识到,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煤就是钱,钱就在那里,断人钱财,无异于杀人父母。
别看村民现在信任孙磊,那是由于他给村民带来巨大的好处。
一旦孙磊损及村民的利益,他们会立即反对孙磊,这不是某一个人的特性,而是所有人的本性。
堵不如疏,煤厂和竹炭厂都要运行,但是必须注意安全,保护环境。
竹炭厂,煤厂,木厂早已停工,要想重新开工,得做很多准备工作,尤其是要确定股价,按照约定的方式分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任务。
孙磊送出另一份大礼,确定学校工程即将展开,另一个大工程是修路,开发天狼山计划中的基础设施部分。
黑山村做不到七通一平,几乎永远不可能通煤气或燃气的条件,但是六通一平必须完成,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邮,通暖气,场地平整。
孙大超脑子灵活,眼珠一转,问道:〃孙老师,哦不,是孙村长,请问我们能不能接一些小工程做?〃
众人期待的看着孙磊,孙大超的话,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孙磊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啊,但是不能直接从我手里接,不是我不相信你们的勤劳勇敢,问题是学校工程,百年大计,你们没那个本事,我也没本事建高楼大厦,要找专业的工程公司,你们可以去公司里做点体力活,顺便学点技术,积累经验,也许将来可以独立接活。〃
众人微微失望,还想着走走后门,从孙磊手指缝里漏点小钱出来,足够他们好过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转念一想,十九中建在黑山村,收益最大的就是自己这帮村民,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师生数百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是独门的生意,没有外村人来竞争。
学校本身,就是孙磊带给黑山村最大的福利,村民们觉得自己不该太贪心。
择日不如撞日,孙磊办事雷厉风行,趁着黑山村五姓齐全,有头有脸的人基本都在场,选出临时村委会和竹煤渔木集团的临时董事会。
三个月后,如果没有异议,将成立正式的村委会和董事会。
竹煤渔木集团指代清晰,包含着炭厂,煤厂,渔场,木厂,但是名字拗口,都是黑山村的资产,孙磊提议干脆改成黑山发展集团。
众人没有意见,孙磊,以及五姓代表孙大超,陈大善,韩大成,石大德,张大亮组成临时村委会。
孙磊一人两票,并且拥有争议否决权,其余一人一票,充分体现孙磊的地位和权力,在黑山村至高无上。
按照国家规定,村委会的成立和撤销,必须由上一级政府决定,甚至是上两级的政府,也就是天狼乡政府和大荒镇。
但是黑山村天高皇帝远,向来都是奉行村民自治的方案,拳头大的当村长,所谓村委会名存实亡,村委书记根本没有,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事实上,想不空缺也不行,整个黑山村,就没有一个党员。
从黑山村走出去的村民中,倒是有人光荣的入了党,但是他们好不容易冲出山窝窝,打死也不愿意再回来山里。
乡政府和镇政府从来没有具体管过黑山村的事,也不想管,对他们来说,黑山村就是个巨大包袱,巴不得甩出去,不添麻烦不作乱就行。
临时董事会增加五人,为了公平起见,五姓各处两人,村委会成员全部加入黑山发展集团董事会,总人数达到十一人。
毫无疑问,孙磊担任董事长,他举贤不避亲,陈香兰的母亲梅姨,嫁入黑山村前,曾经读过几年书,学过数学,懂算术,算盘打得好,提名为村里的会计。
石大柱当权时,月婶子曾经帮忙打理木厂和煤厂,孙磊提名他担任黑山发展集团的财务经理。
梅姨当会计,众人没有意见。
月婶子担任黑山发展集团的财务经理,村民却有些不愿意,但是他们都知道,月婶子其实代表了孙磊,而且熟悉情况,是最合适的财务人员,咬咬牙认了。
随后在各个分厂管理人员的安排中,孙磊没有再推荐人,重要岗位全是黑山村的原住民。
孙大超,陈大善,韩大成,石大德,张大亮,都在黑山发展集团斩获重要职位,对月婶子最后的一丝芥蒂,烟消云散。
村公所会议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
孙磊威望再次上升一个台阶,村民以前虽然认可他,大部分原因是怕他的强大实力,小部分原因才是敬他除掉了四大恶人,掀翻压在黑山村头上的四座大山。
但是现在不同了,村民发自内心的爱戴他,敬重他,因为他给大伙儿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老百姓都很现实,他们没有远大目标,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今天能比昨天好一些,明天再上一个小台阶,于愿已足。
可想而知,等孙磊实现诺言,村民拿到股份,心中踏实了,对孙磊的敬重和爱戴,将会再次跃升。
村民陆续散去,孙磊走到床边,望着众人的背影,思绪飞到另一个世界。
大量福德点凭空注入脑海,生成一座迷你小庙宇,造型有些模糊,但是雕栏玉砌,飞檐凌空,已然初具规模。
庙宇正中挂着一块方形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三个古朴的纂体字:〃境主庙。〃
境主庙成形后,孙磊以前积累的福德点,除去消耗的量,还剩下三十万点。
这一次获得的福德点更多,竟然达到惊人的一百万,全部融入庙宇。
孙磊若有所悟,这一百万福德点,来源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他主动交出木厂,炭厂,煤厂,渔场等产业,每个厂贡献了十万点。
另一部分是成立村委会,并且吸收五姓村民进入村委掌权,每一姓的村民都感激孙磊,贡献了另外五十万点福德。
最后十万点福德,则是源于新学校十九中的建设。
手握一百三十万福德,孙磊突然有种财大气粗的感觉,腰杆都硬了很多,他根本没看上木厂,煤厂,竹炭厂,对环境破坏太大,倒是对渔场比较感兴趣,以后可以整合进自己的产业。
在孙磊的规划中,以野猪岭基地为核心,才是自己的产业,黑山发展集团,就让黑山村那些人使劲折腾,自己从旁指点一二即可。
发展顺利是共赢,孙磊不吃亏,万一发展不顺,也没关系,干脆关掉那几个厂子,破产清算,单独保留渔场即可。
接下来的时间,孙磊到处找资料,联系设计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种评估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体会了一把房地产商的感觉。
其中的遭遇,说出来令人心塞,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这还是慈善捐建学校工程,换做其他工程,其难度可想而知。
孙磊以前觉得,建一个学校,获赐十万福德点,投资的大头还是别人出,赚起来太轻松,真实参与进去后,方才发现,痛苦才刚刚开始。
因为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始,仅仅是项目启动的前期工作。
很多次,孙磊想甩开别人,找到张胖子,让他拿以前建房子的图纸,直接照图施工。
不过考虑到这是学校,不是自家住的房子,竣工验收和后续使用,都是教育局的人负责,咬牙坚持。
好在学校乃公益性建筑,而且又是安雪幂捐建的慈善工程,不是商业地产,很多程序从简从速。
尽管如此,孙磊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做出很多让步,方才搞定所有手续,其中张胖子出了很多力,他是土建工程主承包商。
现在只差一个开工仪式,就可以正式开展建设。
黑山村民对木厂,炭厂,煤厂,渔塘的摸底调查也有了结果,孙磊没有参与,全程由村民独立完成。
木炭价格大约是每吨2800元,年产200吨,产值56万,由于成本较低,很多原料都是木厂淘汰下来的木材边角料,大约20万,能产生利润36万。
煤炭价格大约每吨800,小煤厂年产3万吨,产值2400万,但是挖煤成本高昂,达到了2000万,利润400万,煤炭价格稍有波动,煤厂就是个亏。
不过在极北苦寒的黑山市地区,只要有煤,都不愁卖,唯独就是价格高低不同罢了。
正文 第254章 黑山村股票事件
木厂每年产8千方木材,每方价格2000元,年产值1600万,成本600万,利润高达1000万。
黑山村四周密密麻麻全是森林,木材资源丰富,质量过硬,木厂才是最赚钱的聚宝盆。
渔塘没办法准确测算,面积大约两千亩的一个淡水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里面有什么鱼,数量和重量多少,全都是个未知数。
但是根据渔塘管理处的账本来看,这里基本上已经荒废了,可以重新养鱼,前提是投入巨资购买鱼苗,鱼食,改善鱼塘环境,更新捕鱼设备。
资产定价时,渔塘作价每亩三十块,实际上就是荒地使用权的价格,1500亩渔塘总价才四万五千,加上所有权增加一倍,就是九万,最终价格取整数,变成十万。
鱼塘里面可能有些鱼类,但是捕捞它们的成本,可能比鱼值更高,算进去只会拉低资产总价,所以干脆不算。
按照法律,一切土地都属于国家,但还是那句话,黑山村濒临极北国境线,只要不出问题,国家也不会跟村民争夺一个渔塘的所有权。
一百万渔塘股,平分十万块,每股才一毛,孙磊觉得这价格低得不敢相信,但是并没有反对。
黑山村民觉得,一毛一股的渔塘股,已经是超高价了,谁也没想过去承包鱼塘。
煤厂定价按照利润计算,每年400万,开采50年,就是2个亿,但是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时间太长产生的风险,总价缩水一半,变成一个亿,分摊到一百万煤股,每股一百元。
实际上,石大柱霸占煤厂后,开采十年,有五年亏本,两年持平,只有三年赚钱。
跟鱼塘股相反,孙磊觉得煤股定价太高,在国家层面,年产十万吨以下的煤矿都被关闭,即使没关之前,在陕晋等煤炭大省,年产六万吨的煤矿,报价大约是四千万块左右。
照此测算,黑山村的年产三万吨的小煤窑,顶了天值两千万块。
竹炭厂的资产定为一千八百万,每股十八元,木材厂的定价最高,竟然高达五个亿,每股定价五百块。
孙磊不由被黑山村民的胆大包天吓到了,不过站在他们的角度,理由却很充分,都是按照利润定价,经营五十年,然后平均分成一百万份,根本不考虑未来的五十年,厂子可能倒闭破产,国家可能会进行整顿。
以前没人管黑山村,不代表以后没人管,等黑山村发展壮大后,被纳入正常的管理体系,是大概率事件。
孙磊正是考虑到不能跟国家对抗,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才费尽心机,搞到合法的开荒证,发展起来的产业,才不会被莫名其妙的收归国有。
但是黑山村民,显然没有这个觉悟,尤其是木材厂的定价,他们只想到周围林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没有想到天然林木属于限制性资源,只考虑利润,不考虑成本,才有每年一千万的耀眼光环。
如果自行培育种植经济林,木材厂的利润至少下降八成,能有两百万,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孙磊感到有些苦恼,按照他的想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没有什么错,但是需要合理规划,不是涸泽而渔,而是要打造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经济。
单纯的砍树卖木头,烧炭,挖煤,都是非常低级的利润,没有可持续性。
不过他也值得,要想改变村民的观念,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去捞,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只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提升村民素质,接受先进的观念。
在此之前,村民先要活下去!
孙磊很理解山民为生存而奋斗的淳朴和倔强,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应该受到尊重。
股份定价也是一样,不管是高还是低,都是黑山村民三个月的心血,孙磊没理由反对,全部同意。
发放股份的那一天,人山人海,队伍从村公所门口排到老杨饺子馆,旁边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初具雏形,是杨斌的松花江狗肉店,正在进行装修。
四百万股份发下去,黑山村人人都发现,自己变成百万富翁了,但手头还是没有几个钱,感觉无比怪异。
孙磊却明白其中的道理,村民拥有的是资产,但是缺乏流动性,要变成现金,有一个变现的过程。
如果是在大城市,资产流动性好,变现容易,那是真正的百万富翁,黑山村流动性等同于无,要想变现极难,虽然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对他们改善生活,短期内没有任何作用。
相反,要想让厂子开工,还得投入一笔钱。
孙磊获得总股份的三成,共一百二十万股,折算成股价分别是三万,三千万,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