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异侠传-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其安享晚年。”见刘备仍有犹豫,孔明又续道:“刘璋之所以失基业,乃因性太懦弱,主公不取,亦必落入他人之手,主公既已得之,若执着于妇人之仁,恐怕难长保益州矣。”
刘备这才依从孔明的安排,授刘璋以振威将军的官号。
将他的家室,一道迁往荆州南郡居停。
刘备自居益州牧,任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又封法正为蜀郡太守,一班蜀川降将,皆重加委用。
更封关云长为荡寇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远将军新亭侯、赵子龙为镇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以及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刘封、关平周仓、廖化、马良、马谡等一班荆州旧臣,均重加封赏。
一面又开仓赈济百姓,益州百姓军民大悦,人心很快便安定下来了。
刘备念及诸官将大功,打算将成都有名的田宅,封赏给诸有功官将。
孔明是军师身分,赵子龙是刘备的属将,二人对刘备的决定深感不妥,但又不便当面劝谏,便通过雕雪、司马芝二女,以客卿的身分,向刘备进言道:“益州百姓,屡遭兵战之祸,田宅十室九空,将军宜将空余田宅,分还百姓,令人民安居乐业,则民心安定,益州可保长久也。”
刘备一听,微一沉吟,即知此乃孔明和赵子龙之意,他不由欣然笑道:“两位姑娘所言甚是,我当遵而行之!且请回去转告两位姑娘的知己,说我所思有欠妥之处,多谢两位姑娘的知己提醒。”
雕雪、司马芝回去告知孔明和赵子龙,欣喜笑道:“刘皇叔知我等是代表你去劝谏,他竟然立刻便打消原意,欣然接纳,刘皇叔如此听言纳谏,他的基业必可得长久了。”
孔明未及答话,赵子龙已略带迷惑说道:“当日在荆州南郡观天台上,义兄不是判断,主公正受东吴孙权的赤龙气克煞么?为甚主公还能取益州,得成大业呢?”
孔明微一沉吟,道:“据我所知,东吴孙氏的赤龙煞气,部分已落在庞师弟的身上,他因此而有落凤坡之难,如今赤龙煞气已消其半,威力大减,主公的白兔龙气虽然稍弱,但亦足以抵御,因此终可大业初成也。”
雕雪见孔明兴致勃勃,便趁机问道:“如今刘皇叔已取益州,又据有荆州五郡,西面全境,连成一体,大有北取曹操,东克孙权,一统天下之势,孔明师哥以为,刘皇叔是否有天子平定天下之运势呢?”
孔明一听,微笑道:“目下三王鼎立之天机大势仍在演行,并未最终确立,其中尚有奥妙变数,我又怎可推论断言三王鼎立之后,天下一统的天机演进?一切尚言之过早也。”
雕雪又问道:“为甚到目下之势,三王鼎立尚未最终确立呢?”
孔明微一沉吟,即断然说道:“北面曹操,东面孙权,其王者之势早已确定,等闲不可撼摇矣。但如今主公初克益州,局势未定,民心未稳,须艰苦经营,才能稳固。而益州北面乃张鲁的汉中之地,与曹操为邻,曹操必窥伺汉中,若汉中落入曹操手中,则益州便有大军压境之危矣。再者东吴对荆州必欲得之而后快,绝不会放过任何一分谋夺的机会,若荆州落人东吴之手,则益州东部立刻便将落入东吴大军环伺之下。
危机重重。主公有此三大隐患,他的王者大业因此远未确定。而三王鼎立大机大势缺一不可,又怎可判断为最终确立呢?”
赵子龙接口道:“那义兄以为,我等该如何自处?”
孔明慨然的道:“我师庞德公当日已有判断,我等四人,均乃三王鼎立天机奇格中人,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唯有顺此大势而动,先行导引三王鼎立天机大势确立吧。”
孔明深知若欲令三王鼎立的天机大势能够确立,须先匡扶刘备成其王者基业。为此,他作了一番精密的部署。
首先是尽量稳定荆州的局势,而关键人物是镇守荆州的关云长。为了稳住关云长镇守荆州的决心,孔明破例劝刘备重赏关云长。
刘备十分赞同孔明的见解,当即从益州的库房中,拨出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币五千万,蜀锦一千匹,派人送去荆州,赠与关云长。
同时,孔明又不辞劳苦,亲自制定治国律例,他定下的律例刑法甚严,比起刘璋治蜀川时严厉。
新任蜀郡太守的法正,向孔明进言道:“昔日汉高祖与民约法仅三章,百姓皆感其德政,终可平定天下。军师为甚不加效法,以慰民心呢?”
孔明肃然道:“阁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当日秦以暴虐之法治国,天怒人怨,因此高祖以宽仁之法,以慰抚民心。
如今益州旧王刘璋懦弱,德政固然缺乏,刑律又十分松懈,以至群臣之道尽失,臣属宠之以位,位高权重则有反心,事事示之以恩惠,恩惠稍减,则生怠慢之心,是故君不能制臣,臣不能服于君,上下皆弱,混乱不堪,弱势已成,积重难返,日久必败也。因此我才以恩威并施,以法治国,革新积弱之政,令上下守法,进退有度,有功者赏,有罪者罚,政通人和,人和国兴也。”
法正仔细聆听,不由倾心拜服。从此之后,法正对孔明十分敬佩,他就算不服任何人,孔明的训诫,他却绝不敢怠慢。
孔明在益州处政,不觉又过去一月时光。这天,孔明正与刘备议论天下大势,府外报说,荆州关云长派他的义子关平前来拜谢封赐,刘备召关平进见。关平先向刘备、孔明行拜见之礼,又代关云长向刘备拜谢赏赐。忽然从内中取出一封书函,道:“义父闻马超武艺惊人,又打算人川与他比试高低,着我向伯父禀告。”
刘备拆阅书函,不由大惊道:“二弟与马孟起,皆当世虎将,若要比试,只恐刀枪无眼,两人必势不两立也。”
孔明微笑道:“不必担忧,我自有释慰云长之法。”
刘备知关羽对孔明十分敬重,见他成竹在胸,这才稍感放心。当下孔明即疾书一函,交给关平,道:“你回去向云长呈上,他自会明白。”
关平接孔明书函,即日起程,返回荆州。他去拜见关羽,先说了益州局势已经初定。关羽却立刻追问道:“我欲与马超比试之事,平儿已向我兄长禀告了吗?”
关平忙道:“儿已禀告,军师有回函呈上父亲。”
关羽拆函,只见孔明写道:“听闻云长欲与马孟起比试高下,此心甚壮。但依我之见,马孟起虽然武艺出众,不过是汉高祖时大将英布、彭越一类人物罢了,其只堪与翼德并列,怎及得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呢?云长受任镇守荆州重责,若贸然入川,万一荆州失守,则云长罪大也。草草不恭,尚祈明察。”
关羽阅罢,良久不语,关平见状,不由吃惊道:“军师回函,令父亲不悦吗?”
关羽将孔明的书函递给关平,道:“你可阅视,便知是否令我不快。”
关平细阅孔明的书函,心中稍安,但仍不放心道:“军师以荆州重任责之,父亲并无反感吗?”
关羽一听,伸手一捋其美髯,笑道:“不然,我欲入川,不过是欲与孟起分个高下。孔明料事如神,他的判断岂会有差?既然如此,我还入川作甚?孔明果然明白我的心意埃”孔明洞悉天机,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亦十分准确。
刘备夺取益州后不到半年,曹操便断然决定,先攻取张鲁的汉中,然后再东征孙权。在此强敌窥伺之下,孙权欲谋夺荆州的意图,才不得不暂时收敛,改而与刘备暂时再度结盟,以抗衡曹操的强势。
而“北抗曹操,东连孙权”,自始至终是孔明奉行的战略大计,因此孔明为稳住侧翼的安全,亲自安排将荆州的江夏、长沙二郡归还孙权,而争取到孙权承认荆州的南郡、零陵、武陵划归刘备统辖,如此一来,便消除了侧翼孙权的威胁,可以集中全力抗衡北面的曹操。
在许昌的曹操,自返谯郡祭祖,目睹祖宗灵异惊兆,曹操的心境变得越来越亢奋了,他时常在梦中回味祖宗向他的示训,醒来却老大不服气,暗道:假若我曹操亦无王者之命,环顾那当今世上谁配拥有!嘿嘿,我倒要与这见鬼的血煞狠狠斗上一斗。”
曹操心念电转,他欲尽快扫平天下,在他有生之年,开创王者之业的雄心,竞随着他年纪的老迈而越来越炽烈了。
此时,曹操身边甚为得力的谋臣荀彧、郭嘉等人,或因反对曹操篡夺朝政、或因长年风霜,积劳成病,先后死去,能够为曹操出谋划策的人己所余无几,其中一位是贾诩;另一位是曹操的家臣,丞相府主薄司马懿。
曹操先与贾诩商议,贾诩并不善征战之谋略,因此无奈道:“丞相欲行征伐,须召夏侯惇、曹仁两将军回来,商量此事。”
曹操依言派人召夏侯惇、曹仁二将回许都,二人未及赶回,曹操偶然与丞相府主簿司马懿谈及此事,他打算扫平刘备和孙权及天下割地为据的诸侯。
司马懿一听便微笑道:“丞相,吴与蜀两地,急切间未可克取,宜先取汉中张鲁,乘胜再克西蜀,然后集中全力,攻取江东,则天下可一举而平也。”
曹操一听,不由大喜道:“仲达所论,竞与我不谋而合!
好极了,我便升任你为行军司马,随我西征汉中,参议军政大事吧。”
司马懿大喜,此时他年值三十岁,在曹操的丞相府中、一直郁郁不得志,他自己也意料不到,他的一番议论,竞大讨曹操的欢心,从此便可表现他的非凡才华了!他对曹操不由十分感激,连忙向他拜谢。
直到此时,司马懿尚不知自己的身世来历,也只知自己小时便与父母以及一位妹妹失散,从此不知所踪。他后来得许昌的一位大族人家收留,又供他读书,司马懿亦十分好学,年仅十八岁,便将历代的兵法大著读遍,他因此极善机谋,而且城府极深,又善于察颜观色,因此进丞相的曹操府任主簿后,处事精干,甚得曹操的信任。
不过,也不为什么,司马懿的运途十分曲折艰辛,他进曹操的丞相府后,整整度过十年岁月,他依然仅是丞相府的一名主簿而已。他自己也意料不到,今年是他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他竟大受曹操的赏识,从一名家臣一跃而升为朝廷的行军司马,这简直有如天赐良机,供司马懿施展他的才华,他又怎会不牢牢把握这个千载良机?
不久,夏侯惇、曹仁二将,奉召返回许都,曹操的西征大计也最后确定下来。
曹操下令,西征大军三十万兵力,前锋由夏侯渊、张郺统率,中军由曹操亲自坐镇,司马懿为行军司马,随军参议军政大事,而后部则由夏侯惇、曹仁统率,负责押运粮草的重任,曹操平生最善于断敌粮草,深知粮草的重要,因此特派最信任的亲将曹仁押阵。
曹操的三十万大军,开始向西南的汉中进发,不一日,夏侯渊、张郺所率的五万前锋大军,便逼近汉中的边关重镇阳平关。
阳平关南倚鸡公山,北面临嘉陵江,古称白马城,是汉中与曹魏的一座分隔重镇,地理形势十分险要。阳平关后面,便是汉高祖刘邦出击项羽的陈仓险道,曹操此时西征,却反过来从陈仓进逼阳平关。
此时,在汉中的张鲁已接警报,说曹操大军逼近阳平关。
张鲁即与其胞弟张卫,商议退兵之计。
张卫道:“汉中之地,形势最险要的,首推阳平关,须全力防守。弟愿亲赴阳平,在关前关后,依山傍林,扎十余营,迎击曹军,先坐镇汉宁,须多拨粮草供应。”
张鲁慑于曹军的强势,此时并无什么退敌妙计,无奈只好依从张卫的计策,派遣大将杨昂、杨任助阵,率五万大军开赴阳平关迎战。
张卫率大军迅速赶到阳平关,在关前关后,依山傍林之处,扎下营寨布防。
不久夏侯渊、张郺亦率前锋五万大军开抵。二人听说阳平关张鲁军已有准备,又见士卒经连日行军,已十分疲困,便在离关前十五里处扎寨,歇息一晚,准备明日再行出击攻关。
五万曹军前锋部队,正在营寨中熟睡之际,忽然后寨起火,前寨、中寨的曹军皆乱作一团。就在此时,张鲁派来阳平关的大将杨昂、杨任,率兵杀了过来。
夏侯渊、张郺抢先逃奔,曹军大败,退到三十里外的中军大营,才勉强稳定下来。
曹操大怒,召夏侯渊、张郺于中军帐,斥责道:“你二人久历征战,难道连这兵远行疲困,须防劫寨的兵法常则亦不晓吗?如今使我大军锐气受挫,罪当诛斩。”
夏侯渊、张郺二将,被连日的险峻山路,艰苦奔波弄昏了头,此时受曹操痛责,竟无言以对,自忖:今回必死无疑了。
此是,中军帐中的行军司马司马懿,却忽然向曹操拱手贺道:“恭喜丞相,夏侯、张郺二将军为我军制造了绝佳胜机也。”
曹操一听,怒火稍缓,但仍余恨未息,沉声道:“仲达!他二人制造了什么战机?”
司马懿道:“此行征西,出陈仓抵阳平关,沿途山势险恶。
林木丛生,不辨路径,阳平关乃汉中重镇,扼西进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若硬攻必事倍功半。未知丞相是否如此?”
曹操此番西征,一来他已上了年纪,二来他已位极人臣。
享尽荣华富贵,艰苦征战的雄心已大为消减了,一路上所遇皆险恶山岭,心中已惴惴不安,此时听司马懿这般一说,不由点头道:“仲达,你所言不差,的确如此,我若早知此地如此险恶,怎会出兵西征也。”
司马懿却微笑道:“丞相,虽然如此,但既然大军已抵此地,便不可空手而回也,今夏侯、张郺二将,被张鲁军所败,他们必生骄心,我军可投其所好,主动退兵,张鲁军必定追杀,届时我军于半路埋伏,先歼其主力,则阳平关可不攻而破也。”
曹操一听,不由喜道:“仲达此计甚妙,我亦正有此意也,既彼此同谋,不必犹豫,即依此计而行吧。”
于是曹操下令,夏侯渊、张郺二将,各率三千精骑,悄然逼近阳平关,他所率的中军大部人马,即日回身后退,摆出一副兵疲撤退的慌乱态势。
阳平关下的杨昂、杨任二将营寨,闻报曹操大军已慌忙后撤,杨昂便要出兵追杀,杨任道:“曹操诡计多端,不可贸然追击。”杨昂不听,决要追杀,自率二万大军,趁夜追击曹军。
杨昂率领的二万大军,刚追出阳平关五十里外,便突然被曹操的十万大军四面包围。杨昂猝不及防,先被曹仁斩杀,他率领的二万大军,亦无一生还。
另一面夏侯渊、张郺二将,所率的六千精骑,风驰电掣逼近阳平关下杨任的营寨。杨任以为是杨昂回兵,放夏侯、张郺人寨。曹军即在寨中放起火来,杨任军顿时乱作一团。
慌乱中杨任上马迎战,恰好撞着夏侯渊,两人激战了二十余回合,杨任被夏侯渊使“拖刀计”一刀斩于马下,营寨中的二万张鲁军非死即降,全军覆没。
夏侯渊、张郺趁势进攻阳平关,只遇到零星的抵抗,便顺利攻入关内,原来阳平关的守将,张鲁的胞弟张卫,闻报关下的杨昂、杨任已全军覆没,吓得率守城一万兵力,弃关而逃,连夜奔回汉中的南郑了。
此役曹操不但顺利攻占阳平关,而且更重要的是歼灭了张鲁的四万主力部队,张鲁余下的兵力已根本不足与曹操的三十万大军抗衡,因此曹军未到,困守南郑及汉中郡的张鲁已信心动摇,军无斗志,汉中的失陷,只是旦夕之间了。
因此阳平关一役,司马懿所献的以退为进、歼敌之主力、再攻坚取城的策略,对曹操攻取汉中的胜利所起的作用十分重大,甚至是关键性的取胜策略,而司马懿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亦大为提升。
曹操的西征大军在攻陷阳平关后,稍作安顿,便向汉中郡的外围重镇南郑挺进,在南郑,张鲁的胞弟张卫领兵出战,被曹操的虎将许褚斩杀,不到三日,便将南郑攻陷了。
南郑失守,距南郑仅五十余里的汉中郡城中,犹如困兽的张鲁,自知大势已去,自闭仓库,不加毁坏,然后出城与曹军决战,张鲁战败投降,曹操念其封仓存粮之德,优礼相待。
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送去许昌安置。
在此役中,曹操又收得马超部属的猛将庞德,他不由十分欣喜,下令大赏士卒,三军痛饮三日。
此时,司马懿却又向曹操进言道:“丞相,刘备以奸计取得蜀川,蜀人尚未归服。主公已得汉中,蜀川震慑,何不趁势攻蜀?我料刘备必土崩瓦解,此千载良机不可失也。”
不料曹操叹了口气,道:“为人最怕不知足也,今既得陇又望蜀吗?”
司马懿见曹操意态犹豫,又忙道:“丞相,此非贪心之举也,若不即时攻蜀,拖延时日,刘备有诸葛亮为相治国,又有关、张、赵、马、黄诸猛将,蜀民人心归附,扼守关隘,便极难谋取了。”
曹操一听,却肃然说道:“仲达所论,虽有其理,但夫于偏激也,我当日赤壁之战,攻取荆州,便萌此趁势进攻江东之念,但由于立脚未稳,兵力疲困,被诸葛亮和周瑜窥破我的弱点,致有赤壁之败挫,你今日所言,难道欲令我重蹈覆辙么?”
司马懿一听,心中不由一凛,暗道:曹操被赤壁一役吓怕了,他又怎敢再一鼓作气而进呢?司马懿心中转念,便不敢再进言了。
曹操果然被赤壁之战所慑,他断然决定,令大军先行休整,待汉中局势稳定下来,再作打算。
在曹操攻取汉中的这一段时间,刘备和诸葛亮果然正忙于稳定蜀川,无力兼顾,到曹操迅速攻陷汉中,蜀川百姓均十分惊恐,流言四起,说曹操军早晚必来攻犯,因此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面对如此险恶形势,不由大惊,他连忙请孔明前来商议,如何应付目下险恶态势。
第五章 曹刘对决
孔明沉吟思忖,向刘备仔细分析了目下曹操、孙权、蜀川三方面的形势,然后断然说道:“蜀川未稳,暂时不宜东进汉中,而曹操此番西征,仅率军三十万,而留下二十万大军,及大将张辽、副将李典、乐进等镇守合肥,其用意是防备孙权趁机进攻他的后方大本营也,此乃曹操的致命弱点。同时,孙权三番数次进攻合肥均无功而退,是他一大心病,必欲取之而后快,此亦为孙权的一大弱点也。我们只须善加利用曹、孙二者之间的弱点,便可保蜀川安稳矣。”
刘备一听,又忙道:“军师如何利用曹、孙两家的弱点呢?”
孔明从容微笑道:“主公可差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赴江东鼓励孙权进攻合肥,曹操知后方有危,必不敢久留汉中,而迅速回防,他的大军南回,蜀川军民,自然人心安稳。”
刘备大喜道:“军师妙计,果然鬼神莫测!但未知该派谁出使东吴呢?”
原荆州旧臣伊籍自告奋勇道:“我愿赴江东一行。”
孔明欣然道:“伊籍世居荆州,与孙权相熟,甚好说话,乃最佳人选也。”
于是当即决定,派伊籍出使东吴,实行孔明的借力打力抗曹计谋。
伊籍从蜀川成都出发,走水路先到荆州,与关云长见了面,告知入东吴之事。然后便乘船直驶江东柴桑而来。
伊籍抵达柴桑,带备礼物;前去拜见孙权。
孙权召见伊籍,伊籍当下趁机发挥他的辩才,雄论一番,令孙权心动。
孙权召朝中文武商议。首席大臣张昭道:“此乃刘备恐曹操攻占汉中后,趁机西伐益州,鼓动东吴起兵,进攻合肥,以拖曹操的后腿埃”孙权道:“那我便拒绝刘备所请便是。”
鲁肃却道:“不然,趁曹操留在汉中,其兵力分散之机,攻取合肥,亦不失为上策。”
鲁肃此议,正合孙权的心思,因为他三番数次亲自进攻合肥,每次均无功而退,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闷气,此时眼见有此良机,又怎会放过?
于是孙权留鲁肃镇守江东,自己亲率大军,由吕蒙、甘宁、凌统为先锋,孙权统周泰、陈武、董袭、徐盛诸将为中军,蒋钦、潘璋为后军,浩浩荡荡,向北面的合肥进发。
行军途中,吕蒙接到前线报告,立刻飞驰中军,向孙权道:“接皖城探子报讯,曹操令太守朱光屯兵于皖城,开垦农田,种粮食输送合肥。因此先攻皖诚,可断合肥的粮草。合肥守军缺粮,则不攻自破。”
孙权欣然依从吕蒙之计。不一日,吕蒙、甘宁、凌统的前锋,已逼近皖城。
皖城守将朱光,闻孙权攻犯,一面派人飞赴合肥,向合肥守将张辽求救;一面下令固稳城池,坚守不出。
不久孙权的中军亦到,他亲自到皖城下视察。朱光见孙权亲临城下,下令放箭,箭如雨下,射中孙权的麾盖。
孙权只好回寨,召诸将道:“皖城将坚守不出,如何攻取?”
董袭道:“可先筑土山,然后进攻。”
徐盛道:“宜多造云梯,架设虹桥,居高临下攻之。”
吕蒙却不以为然的说:“二位所议之法,皆大费时日;若合肥张辽援军赶到,便极难攻取了!我军初到,士气正旺,宜趁此锐气,奋力攻城,明日势须将皖城攻龋”孙权大喜道:“吕将军勇气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