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牛古董商-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慈航终于小心翼翼的把手中的梅花双耳瓶放回到合金箱子的箱盖上,瓶子离手,马上哈哈的笑了起来:“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果然是名不虚传。”
钱慈航的这个评价等于是他已经肯定了这个瓶子就是柴窑瓷了。
根据史书记载,柴窑瓷青如蓝天,薄如纸张,釉面如同镜子,轻弹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用乐器在演奏一般。
而眼前的这件镂空梅花双耳瓶则完全符合了史书记载柴窑瓷的所有特征。
看到钱慈航终于将这个双耳瓶放回原位,人们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郭总不好意思的冲着钱慈航笑道:“钱老,您可千万别怪我小心眼,这个柴窑瓷瓶简直堪称完美,我们几个在当初预展的时候简直都不敢上手,这宝贝可是(卒瓦)一件少一件。”
李超人在一旁笑道:“老郭,这可是柴窑瓷,别说是(卒瓦)一件少一件了,除了这一件你给我找出第二件来看看?”
郭总冲着李超人非常不爽的问道:“老李,听你的意思,你认为我手里的那个瓶子是个赝品?”
李超人哈哈一笑:“老郭,我可啥都没说,这话可是你自己说出来的。”
郭总面红耳赤,大家都是老狐狸,自己怎么一不小心就掉进李超人设下的陷阱。
可是话说回来,跟眼前这个镂空梅花双耳瓶对比起来,自己手中的那个瓶子明显的就逊色一筹。
看着眼前的这个瓶子,连郭总自己都开始怀疑起自己手中那个瓶子恐怕真的是鱼目混珠。
难道自己手里那个瓶子真的是耀州窑烧制的?
这时,一旁的何特首笑着向钱慈航问道:“钱老,您估计这个瓶子得值多少钱?”
人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包括薛心涵也流露出关心的样子。
有参与竞拍意愿的这些大豪们自然是想要旁敲侧击的探听一下别人对这个瓶子的心理价位,就算不想参与竞拍的人,心里也渴望知道这么一个小瓶子到底能值多少钱,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何特首的询问不好不答,钱慈航沉吟了一下,笑着说道:“要是按我看么,我觉得这个瓶子恐怕可以拍出两三亿的高价来。”
“两三亿?”何特首楞了一下,望着薛心涵一脸苦笑的说道:“薛部长,咱们就算不吃不喝干一辈子,攒下来的工资恐怕都不够买这一个瓶子底儿的。”
薛心涵笑着说道:“何特首,您要是真买了这么一个瓶子底儿,那廉政公署恐怕真的要请您去喝咖啡了。”
大豪们捧场的笑了起来,而心里却都在盘算着钱慈航给估出的这个价位,他们知道,这个价位绝不是钱慈航给这个瓶子估出的最高价位,心里已经在这个价位的基础上很自觉地增加了几成,甚至是更高。
大家都清楚,在这场拍卖会上,最终这个柴窑瓷瓶的竞争必定是在屋子里这些人之间进行,至于其他那些参加竞拍的客人,别说他们没有能力跟这间屋子里这几位竞价,就算他们有能力,恐怕见到这几位举牌的话也会很自觉地退出竞价。
这时,钱慈航呵呵笑着望着大家说道:“大家别忘了,现在咱们这屋里可还坐着北杨南周二位的传人,他们两个可还没发表意见呢。”
人们的笑声止住,目光都投到了唐豆和杨灯的脸上。
这小两口可是得天独厚,独占了古玩行泰山北斗两大资源,一个是北杨的女儿,一个是南周的徒弟,不过就是太年轻了一些,假以时日经验积累得丰富了,恐怕这小两口也能成为古玩行中北杨南周那样巨擘级的人物,也许下一代的古玩行就要靠他们小两口扛旗了。
不过现在么,人们还真有些看不起唐豆和杨灯两个人的鉴赏水平,毕竟这两个人太年轻了一些,两个人的岁数加在一起都要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差了一大截,当然,钱芊芊除外。
古玩鉴定靠的就是经验积累,名师只是指路,想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那只能依靠日积月累不断的磨砺,而年龄最能体现出这一点。
古玩行的鉴定师就跟坐堂的中医一样,越老越值钱。
见钱慈航把众人关注的目光扯到自己身上,唐豆急忙谦逊的冲着大家拱手笑了笑:“晚辈夫妇后学末进,在诸位前辈面前哪有晚辈说话的地方。”
钱慈航笑着说道:“小子,你就别在老头子们面前装模作样了,让你上手你就上手看看,说错了也没关系,经验总是要一点点积累的嘛。”
其实包括钱慈航在内也不太相信唐豆和杨灯有什么太高的鉴赏水平,如此一说,其实就是在这些人面前抬举唐豆。
唐豆咳嗽了一声,再谦虚可就是矫情了,他冲着大豪们拱了一圈手,笑道:“既然大家抬爱,那小子就长长见识。”
钱慈航力挺唐豆,大家都不好说什么,不过那位郭总还是忍不住善意的提醒了唐豆一句:“小唐,上手的时候轻一点,这柴窑瓷可是极易破损。”
这也就是看在钱慈航和唐豆背后的北杨南周面子上,若是换做其他的年轻人,估计郭总早就让他滚一边呆着去了。
唐豆笑了笑:“多谢郭老提醒,我会小心的。”
唐豆也学着钱慈航刚才的样子,用纸巾擦了一下手,避免万一手滑不小心(卒瓦)了这个瓶子。
在别人提心吊胆的注视中,唐豆小心翼翼的把箱盖上那个如同蓝翡翠一般的梅花双耳瓶捧到了手中,眉梢忍不住轻轻一挑。
好轻,看上去挺大的一个物件,捧在手中的感觉竟然就跟捧起一团棉花一般,恐怕这个瓶子的净重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克,真正达到了柴窑瓷的精髓‘薄如纸’。
坐在唐豆身旁的杨灯从自己的小包里掏出来一把普通放大镜和一只十倍放大镜拿在手中,等着一会儿唐豆使用起来方便。
第411章 熟悉的感觉
唐豆捧着那个梅花双耳瓶,并没有急着翻看底款,那东西根本说明不了什么。
如果物件是后仿的,仿造的人必定也会把功夫放在底款上,从底款这种最直观的标识上基本无法分辨出真品和赝品之间的区别。
除非是那种特二的,就跟当年自己从二蛋爸手中花六十万买的那个宣德炉一样,制造假宣德炉的那货连省一德都不知道就敢去做赝品糊弄人,而偏偏的还遇到同样不知道省一德的二蛋爸,两好凑一好,结果二蛋爸上当了,不过辛亏损失不大,才几百块钱,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
唐豆首先把瓶口对向了自己,从这个角度很容易看清瓶口的胎质,果然是非常轻薄,不过却也没有薄如纸那么夸张。
制作瓷胎越薄越考究功力,小器还好说一些,尤其是那些大器的制作尤其困难,主要是轻薄的胎壁根本承受不住胎泥本身的重量。
唐豆从杨灯手中拿过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瓶口内壁的釉质。
瓷器内釉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同时也最考究制作者的功力,一些细微的瑕疵很容易被瓷器外釉的靓丽给掩盖过去。
捧着这个梅花双耳瓶,唐豆足足看了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无论从瓶口、内釉、外釉、器型、开片、音质、底款上看,这个梅花双耳瓶都毫无瑕疵,简直可以说是完美。
可是就是这完美却让唐豆感到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他自从捧起这个梅花双耳瓶起,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的感觉。
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很微妙,也无法用言语描述。
“豆子,有什么不对么?”一旁的杨灯看到唐豆发愣,忍不住开口轻声问道。
唐豆哦了一声,从神思中收回心神,冲着正盯着他看的那些大豪们笑了一下:“不好意思,走神了。”
我去,手里捧着这样一件珍贵的瓷器你也能够走神,还敢说出来。
有好几位大豪已经在心里暗骂唐豆不识大体了。
他们虽然都知道唐豆和秦家的关系,可是坐在这里的人还不会对秦家太过顾忌。
钱慈航呵呵一笑化解尴尬,他望着唐豆问道:“小唐,你家学渊源,你对这个瓶子怎么看?”
有杨一眼和周复始在,唐豆也算是家学渊源了,若是真论唐豆跟老爸学的那些手艺,这屋里的这些大鳄们恐怕会一脚把唐豆开除出地球去。
唐豆将手中的梅花双耳瓶小心翼翼的递给一旁等待的杨灯,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望着钱慈航笑了一下,沉思着说道:“我说不好……”
古玩行里宝不过手的规矩是对无关的两个人说的,怕双方在交接的时候失手打烂物件分不清责任,这条规矩对唐豆和杨灯两个人自然是无效的。
唐豆是有些说不好,那丝熟悉的感觉他怎么也捕捉不到。
唐豆根本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对这个瓶子产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他敢确定自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没有接触过这个瓶子,不然的话,像这样的精品他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钱慈航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年轻人不用担心,说错了也没关系,就当是增长见识了。”
唐豆讪讪一笑,扭头看着杨灯捧着那个瓶子专注的样子,突然楞了一下,直接向杨灯伸出了手:“灯,再把这个瓶子给我看看。”
杨灯看到唐豆伸到自己面前的手,直接又把瓶子放到了唐豆的手上。
钱慈航笑着轻轻摇了摇头,这小子太谨慎了,恐怕他是怕胡乱开口说错话坏了北杨南周的名头吧。
唐豆第二次上手,直接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十倍放大镜,就着灯光直接观察起瓶口的内胎。
这个梅花双耳瓶是细脖大肚的器型,瓶口下方两侧各置一耳,方便提拿。
如今唐豆就是一手抓住瓶子的细脖,一手拿着十倍放大镜观察内壁,他这个动作令郭总等人都感到一阵肉疼。
手抓瓶子的细脖,滑落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不下心大肚碰到坚硬的物件,则既有可能造成瓷器的损伤,更何况是柴窑瓷这样极薄的胎质,可能轻轻的一个碰撞,整个瓶子就会哗啦一声变成无数个碎片。
郭总还是忍不住提醒了唐豆一句:“小唐老板,你小心一点。”
唐豆没有应声,他看得很仔细,不过却很快抬起了头,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唐豆呵呵一笑,把手中的瓶子递还给杨灯,在递的时候却是不动声色的悄悄捏了杨灯的手一下。
杨灯诧异的看了一眼唐豆,却见到唐豆正向他轻轻的眨了一下眼睛。
钱慈航呵呵笑着冲着唐豆问道:“小子,这一回你该看仔细了吧,说说吧。”
唐豆微微一笑:“钱伯伯,这个瓶子……呃”
唐豆突然伸手捂了一下肚子,满脸不好意思的冲着钱慈航说道:“不好意思钱伯伯,晚饭吃完后又在海水里泡了一下,那啥,我先去趟卫生间。”
看到急匆匆站起来的唐豆,钱慈航楞了一下,突然哈哈的笑着伸手一指房间一角的一扇门:“臭小子,在那儿呢。”
那些大豪们也忍俊不禁,不过却没有钱慈航笑得那么夸张。
唐豆匆匆走进洗手间,锁好房门,伸手从口袋里掏出电话,把马桶盖放下来,却连裤子也没脱就直接坐了上去,按动手机把电话给秦杰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电话中传来了秦杰的声音:“豆子,你跟灯两个人在港岛要注意饮食卫生,还有别太贪玩了,灯肚子里可有小豆子呢。”
“妈,我会注意的。妈,爸在不在?”唐豆应道。
杨一眼眼睛不方便,打电话都是通过秦杰代转的。
一阵悉索声,电话中传来了杨一眼的声音:“什么事儿?”
唐豆伸手捂住话筒,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卫生间的门,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爸,我在港岛发现了一件羊坊的柴窑镂空梅花双耳瓶……”
第412章 满座皆惊
225132〃》(); 为枫一木盟主飘红加更第三更
发现羊仿瓷这么重大的事情唐豆必须要告诉杨一眼,也需要征询过杨一眼的意见之后他才能决定该如何处置。
羊仿始于杨一眼的爷爷,盛于杨一眼的父亲,终于杨一眼。
杨一眼虽然也学会了羊仿这一门手艺,但是性格耿直的他却认为这是一门害人的手艺,自从学成之后从来没有一件成品从他的手中流出去过,而这个秘密也被他深埋在了心底。
直到杨灯和唐豆结婚之后,杨一眼才将羊仿这门手艺传给了唐豆,主要是杨一眼觉得羊仿这门手艺中还有不少可取的地方,如果在自己手中断了传承实在是有点可惜。
而且,杨一眼也深知唐豆的人品,知道唐豆绝不会仗着这门手艺胡作非为,至于传给唐豆以后,唐豆会如何处置这门手艺,杨一眼则是很干脆的拍拍屁股不管了。
说起来,唐豆现在已经是羊仿真正的传人,至于杨灯则只学了个皮毛,还算不上羊仿传人。
如今在港岛见到羊仿的作品,唐豆心中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别的不说,只说这个瓶子仿造的工艺,就连自己也险些看走了眼,他拿到手中的时候只是有一种莫名的熟悉的感觉,却根本不知道这种感觉来自何处。直到第二次从杨灯手中接过瓶子,在十倍放大镜之下,唐豆才从那个瓶子内釉施釉的手法上找到蛛丝羊仿的痕迹,他敢断定,在这个瓶子内壁隐秘的地方必定会有一个非常不明显的羊仿标志。
远在金陵的杨一眼听唐豆说在港岛遇到了羊仿,扑棱一下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吓了一旁正在下棋的周老和秦彦培一大跳。
唐豆半天没有听到杨一眼的回复,他小声的对着电话问道:“爸,马上就该轮到这件羊仿瓷上场拍卖了,您说咱们该怎么办”
羊仿瓷大多都是出自于杨一眼父亲的手,相对来说杨一眼的爷爷做出来的要少一些,可是无论是谁做的,对杨一眼来说这件羊仿瓷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杨一眼拿着电话在银杏树下来回转了好几个圈子,引得秦彦培、周老和秦杰三个人眼睛跟着他转来转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杰看到秦彦培疑惑的表情,低下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爸,是豆子打来的电话 疯狂角色();。”
秦杰并没有避讳周老,说话的声音恰好能够让周老听清。
周老听秦杰说是唐豆打回来的电话,眼睛一亮:“豆子,那小子不是跟灯一起跑到港岛去了么,难道是这小子在港岛又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好物件”
现在唐豆已经给三位老爷子留下了条件反射,只要是一有他的消息,那么必定就要就跟传说中的古宝奇珍联系在一起,没见那小子带着灯跑出去渡蜜月还发掘出王圆箓藏经来了么。( )
杨一眼咯噔一下站住脚步,转向眼巴巴看着他的秦彦培和周老说道:“那小子在港岛遇见了一件羊仿的柴窑器。”
“啊”,这一回连秦彦培也是颇出意外。
羊仿出自杨一眼家传的事情杨一眼并没有隐瞒他们,但是迄今为止这件事情也就只有他们几个人知道,估计就算带到棺材里也不会传给其他人知道了。
如今唐豆竟然在港岛遇到一件羊仿瓷,这件事儿想起来确实是够让人头疼的。
对于这件事儿秦彦培和周老可不敢胡乱给杨一眼出主意,因为这件事儿如论如何做都有道理,只是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罢了。
杨一眼呼了一口大气,把电话举到耳边,冲着电话问道:“小子,你确定那是一件羊仿瓷么”
等杨一眼回复正等得心焦的唐豆急忙应道:“确定。”
杨一眼知道唐豆的眼力,最少在看羊仿瓷上绝不会出错。
杨一眼毫不犹豫的冲着电话说道:“你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件害人的东西再留传出去,具体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
“啊”唐豆张大了嘴,他本来是要跟杨一眼讨个主意的,没想到杨一眼比他更像是甩手掌柜的,给了一个指令之后马上一脚把球给踢了回来。
唐豆呲牙咧嘴的冲着电话说道:“爸,这件羊仿瓷做得太完美了,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如果不把这个瓶子打烂的话,恐怕无法向人们证实这是一件赝品。”
“你自己看着办,打烂也好,拍回来也好,哪怕把咱们羊仿的事儿说出去也行,绝不能让这件羊仿瓷再以真品的名义留传出去。”
说罢,杨一眼直接挂断了电话,心里一阵轻松。
臭小子,给你爷爷太爷爷擦屁股的事儿还是你自己来吧。
唐豆咧着嘴坐在马桶盖上,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出去说这个瓶子是羊仿,然后打烂验证
恐怕外面那些大鳄们首先就把他给撕了。
拍回去
看外面这些大鳄们虎视眈眈的样子,想要从他们手中把这个瓶子抢回去,恐怕自己要一个比天都要高的价钱才能如愿 大漠奇英传();。
但是天价买回去一件明知道是赝品的瓶子,而且还是自己也能做出来的瓶子,这件事儿怎么想起来就跟自己脑袋被驴踢了一样窝囊呢。
唐豆咧了咧嘴站起身,哗啦冲了一下水,洗了洗手走出了洗手间,装的跟真的一样。
钱慈航关心的望着唐豆问道:“会所里有医生,要不要把医生叫来给你看看”
唐豆看到杨灯钱芊芊正抿着嘴望着自己偷笑,急忙咧着嘴说不用。
唐豆躲在卫生间里等杨一眼拿主意,时间太长了,也难怪钱慈航会误会。
唐豆坐回自己的位置,伸手摸在杨灯的小手上,轻轻地捏了捏。
杨灯冲着他一笑,默契的沟通,唐豆知道杨灯刚才并没有对这个瓶子做出任何评价。
杨灯虽然也跟着杨一眼学习了几天羊仿手艺,但是唐豆知道杨灯绝不会看出这是一只羊仿的作品,连自己都险些看走眼,杨灯只学了个皮毛又怎么可能看的出来。
钱慈航微笑着望着唐豆问道:“小子,这回该说说你对这个瓶子怎么看了吧”
唐豆微微一笑,在走出洗手间之前他已经拿定了主意。
虽然屋里这些大豪们不太信任唐豆和杨灯两个人的鉴定水平,但是毕竟他们两个是北杨南周的传人,对于古玩鉴赏必定也有一些长处,他们也希望能够从他们口中听到肯定这个柴窑瓷瓶的话,以坚定自己等一会儿竞拍的决心。
唐豆望了一眼茶几上放着的那个镂空梅双耳瓶,转向钱慈航等人说道:“钱伯伯,各位前辈,历来瓷器鉴定就是所有古玩中最难鉴定真伪的一个品类,历朝历代官窑私窑都有仿制前朝名瓷的习惯,有一些仿制的精品瓷器甚至已经超越被仿制的前朝瓷器,而现代的检测手段对于瓷器鉴定也是束手无策。给瓷器断代向来就是一个难题,凭的就是鉴定者的经验积累,从器型、纹饰、釉色、胎质等各个方面推敲,跟各个朝代的各大窑瓷器特点进行参照对比,由此得出这件瓷器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
钱慈航暗暗点了点头,唐豆这话说的中肯,玩瓷器玩了一辈子的行家里手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年轻后生了。
在钱慈航等人心中,唐豆开场白讲出这一番道理,应该是为自己留一个回旋的余地,等一会儿再交代两句模棱两可的话基本上也就蒙混过关了,无论对错也不会有损北杨南周的名声。
唐豆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若说其他的瓷器的断代也许我还真说不太好,不过对于这个瓷器,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件瓷器从出窑到现在,最多不会超过一百年的历史。”
唐豆的话刚说完,屋子里的这些大亨们瞬间就把眼睛瞪圆了,包括何特首和薛心涵在内也同样不可思议的望着唐豆 女学生的男老师();。
刚才在唐豆去洗手间的时候,他们已经从崔总的口中得知这个柴窑瓷瓶已经经过十几位专家的鉴定,其中半数认为这就是一件后周时期的柴窑瓷,其余的半数有认为是宋仿的,有认为是明仿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件瓷器是近现代的作品。
钱慈航轻轻咳嗽了两声,望着唐豆问道:“小唐你认为这件柴窑瓷是民国或者是现代仿制的”
杨灯紧张的捏紧了唐豆的手,刚才这个镂空梅双耳瓶她可是仔仔细细研究过了,以她的眼力来看,这个瓶子就算不是柴窑瓷,那么也必定是宋明两代官窑仿制的,但是绝不可能是近现代的作品。
杨灯推测是宋明两代仿制的也是有道理的,这两个朝代的瓷器烧制工艺都曾经有过一个鼎盛时期,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更是世人皆知。
而元代瓷器除了元青和釉里红尚可圈可点以外,其他瓷器的烧制技术其实就是继承了宋代的烧瓷技术。由于蒙古人对汉人的压迫,致使很多高端的技术已经流失,这件精细的柴窑瓷以元代的烧窑技术是绝对不可能仿制出来的。
至于清代,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水平虽然达到了一个烧瓷技术的巅峰状态,但是风格却已经完全变了,也不可能会仿制出柴窑瓷。
感觉到杨灯的紧张,唐豆回应着捏了杨灯小手一下,望着钱慈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