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牛古董商-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他依旧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他的固执令唐豆也束手无策,毕竟他不可能带着大禹去周游世界,更不可能带着大禹飞到天上去鸟瞰这个地球。
看来只能循序渐进了,为了使大禹对生存的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加直观,唐豆特地花了一千块钱从淘宝网买了一个小型的中国沙盘地图搬了过去。
令唐豆意外的是,舜帝看到眼前沙盘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在熟悉了之后,竟然在沙盘上指出了穷桑的大概位置。
从穷桑向北走十日可以看到海,向南走十六日也可以看到海,向东走十五日同样也可以看大海,而向西走十五日则可看到附近最高的大山,按照他的指点,唐豆确认那就是东岳泰山。
唐豆知道穷桑在如今的齐鲁省境内,只是具体位置不详。
按照舜帝的描述,很显然穷桑正是处于齐鲁半岛,而且确定的位置就是在齐鲁省的中部地区偏北一些,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齐鲁省中部偏东北方向的鸢都以南地区。
唐豆兴致冲冲的将这个特大喜讯告诉给三位老爷子,可是他没想到却被三位老爷子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
鸢都以南地区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有四五个县市,聚居着几百万人口,难道要把这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全都翻过来?
就算政府答应,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将这么大的地域都细细的查勘一遍。
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在穷桑的遗迹上面如今就是一座城市,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想要在城市中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考古作业,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十天之后,肆虐的洪水终于退了下去,鲧历时十五年修建的崇堤终于保住了一境的平安,不过却也已经变得满目苍夷岌岌可危。
跟舜帝大禹等人共同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十天,唐豆深深体会到,在这个年代,洪水所带给百姓的危害之深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连续几天的磅礴大雨,就算崇堤之内的那些地域,也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大水根本没有排泄的出处,那些原本长势良好的庄稼全都泡在了水里,等到水势终于退去的时候,这些庄稼基本上也已经死掉,就算是及时赶种秋作物,也预示着今年的收成将会锐减,这还要祈求上天不会在洪水过后伴生瘟疫或者蝗灾。
还好,现在的人口基数少,人们就算仅靠打猎、捕鱼,也不至于出现易子而食那样的惨况。
面对此景,本就胸怀根治洪水大志的大禹更是忧心如焚,几乎每天都抱着唐豆拿过来的那个地图沙盘研究。
唐豆虽然不是什么水利专家,但是周老却对水利颇有研究,而且周老当年教导出的学生中也不乏专业人才,这一回古今结合,周老根据舜禹时期面临的现状,很快为崇地量身定做,制作出了一套治水方案,以疏导为主,以封堵为辅,广建沟渠,将洪水引导进几条重要的主干流中,再配以数个大中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当可保崇地能够抵御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就算是放到现代,有那些现代化机械辅助施工,这个工程恐怕都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工。
这个工程交给大禹他们去做,且不说做,单只是想想,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如果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个浩大的水利工程的。
可是,唐豆把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鲧和大禹父子却如获至宝一般。
三年做不完,那就五年。五年做不完,那就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晚有把洪水治住的那一天。
就是唐豆拿出来的这套水利工程方案,使得大禹这一生跟治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继承了父亲鲧的封地之后,一直都在为这套水利工程方案而努力着,终于在十三年后完成了这个看上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水利工程。
大禹在治水工程中获得了百姓的拥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
大禹治水有功,此时社会推行的是禅让制,天下当推有德者居之,已近垂暮之年的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使其成为了夏王朝的开国之君。
只是唐豆不太清楚,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跟自己这位大禹的亚父有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舜帝在禅位给大禹的时候,通过大禹邀请唐豆参加了他特意举行的禅位仪式。
大禹成立夏王朝,将天下九个诸侯封地划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大禹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合为九州,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帝丘。
从此,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成为王权至上的象征。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此时的唐豆童鞋跟随着舜帝一起跋山涉水踏上了返回穷桑之路,在历经两个月后,唐豆终于进入到了穷桑,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定位仪确定了穷桑的地理位置。
虽然唐豆并非是一路片刻不离的跟随舜帝返程,可是这漫长的跋涉过程,依旧耗去了他在现实中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进入穷桑的那一刻,一路上所有的艰辛却都被穷桑带给他的喜悦所冲散了。
第652章 小豆子的名字
看着桌上摆的满满的照片,老爷子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周老一把拉起杨一眼,冲着杨一眼说道:老家伙,咱们要不要动身马上到齐鲁去看一看
杨一眼早就已经心驰神往,他没好气的冲着周老说道:废话,马上动身。
唐豆拍回来的这些照片,他摸得着看不到,心里就跟钻进一百只小老鼠一样,百爪挠心。
秦杰听到他们刚回来十几天就又要出去,而且秦杰也知道这一回如果出去,恐怕就得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哪儿经得起这样折腾
秦杰知道拦不住杨一眼,她更指望不上唐豆,这小子在老爷子们面前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她只能求助的望向了秦彦培。
三位老爷子中不论辈分也是秦彦培年龄最大,他说的话杨一眼还是能听进一些的。
可是,秦彦培也已经跟着站了起来,他根本没看秦杰一眼,而是望着周老杨一眼二人说道:咱们现在过去现场考察一下也是可行的,只是邺城的事跟考古研究所和文化部那头闹得有点不太痛快,咱们这一回发掘穷桑势必还要跟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
杨一眼打断了秦彦培的话:爹,管不了这么多了,咱们没时间跟那些官老爷们磨洋工,这一次咱们独立进行。
独立进行秦彦培和周老吓了一跳,挂在博物馆名下的古文化研究中心根本就没有考古资质,独立进行,岂不是成了盗挖
秦彦培眼睛亮亮的一把拉住了杨一眼,急迫的开口问道:你有办法独立进行
杨一眼一摇头,很干脆地说道:没办法。
噗,两位老爷子直接吐血。
杨一眼用拐棍一捅一旁目瞪口呆的唐豆,黑着脸说道:咱们没办法,这小子必定有办法,让他去想,咱们只管挖就好了。
唐豆泪奔:爸,我哪有什么办法。
杨一眼哼了一声:你小子的花花肠子还少你在古代能装神弄鬼,在现代就能同样装神弄鬼。走,咱们去齐鲁,臭小子,跟我们一起去。
看到几位老爷子真的要走,秦杰急眼了,她急忙拦住几位老爷子,求恳的说道:爸,要不你们等到小豆子过完百岁以后再走,小豆子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呢。
秦杰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用小豆子来留住几位老爷子在家里多住几天。
听到秦杰说到小豆子,杨灯急忙抱着小豆子跟秦杰站到了一起,冲着三位老爷子说道:是呀是呀,小豆子都快过百岁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等小豆子过完百岁,你们帮小豆子起完名字以后再去吧,反正穷桑就在那,也跑不了。
杨一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穷桑是跑不了,可是我们这几个老家伙
杨一眼冲着杨灯说道:小豆子的名字不用考虑了,就叫唐一好了,一为万物之始,即使最简单的一个字,也是含义最深的一个字,这件事儿就这么决定了,唐一。
唐一杨灯瞪大了眼睛。
糖衣秦杰撇起了嘴。
唐依唐豆咳嗽了起来。
原本,唐豆还认为有了给小豆子起名这件事,三位老爷子还要跟以前一样争执一番的,可是唐豆没想到,杨一眼在说出给小豆子起的名字之后,秦彦培和周老二人只是翻了一顿白眼,竟然点头认可了这个名字。
唐一这个名字好,小豆子就叫这个名字吧。豆子,这一回咱们自己开车去齐鲁,现在出发,估计今天晚上就能到地方周老认可了小豆子的名字后,马上就又把话题转回了穷桑上。
秦彦培点了点头,冲着秦杰说道:小豆子过百岁恐怕我们几个回不来了,这样吧,要不你们也跟我们几个一起去,咱们到齐鲁去给小豆子过百岁。
看来是拦不住三位老爷子了,秦杰叹了口气,伸手搀扶住秦彦培,低声说道:爸,你们又是何必呢,你们只要把穷桑的准确地址散布出去,自然就会引起国家方面的注意,而且
秦彦培直接打断了秦杰的话:这件事儿你就别跟着搀和了,你们要是跟我们一起去齐鲁,那就赶紧收拾一下一起动身。
秦杰叹了口气说道:小豆子还小。
秦杰言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小豆子还小,不宜长途跋涉。
秦彦培拍了拍秦杰,开口说道:名远交给我们两个了,在家照顾好小豆子,等我们从穷桑回来,给这个小家伙补办一个百岁。
秦彦培跟秦杰说话的功夫,杨一眼已经不再理会的大步走出了门口。
唐豆急忙追上去搀扶住杨一眼,他倒是理解老爷子们现在的心情,可是,杨一眼说是要自己开挖,还让他来想办法,这可难坏了他。
私自发掘文化古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就算三位老爷子身份不简单,可是事关国家法律,这不是任性就能办到的事情。
呼啦啦,一大家子人一起涌到了前院,唐豆急忙小跑几步帮老爷子们拉开车门,伸手搀扶着老爷子们一个个的上车。
在门房里正跟冯子豪聊天的郭强见状,急忙快步跑了过来。
现在唐豆出行,郭强是必定要跟着唐豆的,他的任务就是贴身保护唐豆。
秦彦培看到郭强跑过来去拉驾驶室的门,他急忙暂缓上车,冲着郭强说道:小郭,这一次你就不用跟着去了,如果我们有事的话再通知你过去。
他们此行是考察穷桑,他们跟唐豆在一起必定有很多话要说,有郭强在一旁,有些话说起来不大方便。
听到秦彦培下令,郭强为难的望向了唐豆。
令他贴身保护唐豆是秦奋向他下达的命令,而今秦奋的爷爷发话了,到底是该不该听
唐豆苦笑着冲着郭强说道:强哥,这一次你就不用跟着我了,我跟外公他们在一起,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郭强为难的退开一步,伸手帮唐豆拉开了车门。
唐豆冲着郭强点了点头,转身望向送行的老爸老妈杨灯他们,开口说道:爸妈灯,你们都回去吧,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外公他们的。
说罢,唐豆上车,发动车子驶出了大院。
秦杰望着奔驰驶出院子,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们是越老越能折腾了,这一辈子,我也从来没见他们两个这么拼过。
杨灯抱着小豆子站到秦杰跟前,心里也不知什么滋味的说道:妈,爸他们活得更加充实了,怎么说这也是好事。
秦杰摇了摇头,从杨灯怀里接过小豆子,捏了一把他的小脸,抱怨着说道:小唐一,外公他们又走了,还把你爸爸也拉走了,你会不会想他们
小豆子咿咿呀呀的冲着汽车消失的大门口伸手小手,嘴里发着根本就听不清的单音节:咿咿呀呀未完待续。
第653章 推举出来的神棍
坐在车上,周老和秦彦培二人的手里还捧着唐豆从穷桑拍摄回来的那些照片,周老反复看着唐豆说是舜帝居住和办公的简陋石屋,感慨道:三皇五帝,陋居简行,实在是令人仰慕。
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三皇指的是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秦彦培点头说道:三皇五帝时期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以氏族部落联盟的形态出现的,皇和帝是后人对他们的尊称,看豆子拍摄回来的这些照片,可以看出舜帝的生活很简朴,而且也需要自己亲自下地劳作耕种作物,这个时期应该还是属于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
周老道:夏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这种部落联盟形态,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人从此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产生了剥削,使中国进入到了奴隶制社会,人们之间那种平等的淳朴也从此消失不见了。
正在开车的唐豆咧着嘴说道:师父,这应该也不能怪大禹吧。据我了解,世袭制并不是大禹推行的,而是大禹的儿子启在大禹去世之后夺了王位,从此禅让制才变成了世袭制,而奴隶制社会也是由启世袭夏王之后才推行的。
周老笑着骂道:臭小子,我知道你跟禹帝熟悉,我也并没说禹帝有什么不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秦彦培点头说道:夏商周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这应该算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奴隶社会突破了原始社会部落关系的狭隘,集中了人力,使得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物资也开始有了剩余,而剩余物资的出现也为一部分人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等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奴隶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老侃侃而谈,杨一眼却一声不吭。
唐豆有些奇怪的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紧靠着车窗坐着的杨一眼,小声问道:爸,您睡着了
杨一眼动了一下,面无表情的说道:小子,到了穷桑之后,你给我们指明了地点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剩下的事儿就不用你管了。
唐豆小小的感动了一下,急忙说道:要不我先跟当地政府商量投资个什么项目,先把穷桑圈上保护起来,然后咱们再慢慢想办法。
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唐豆虽然仔细测量过了穷桑的地理坐标,但是他也不知道此时那里是什么样子的,他着急将穷桑的地理坐标告诉给三位老爷子,倒是忽略了穿越到几十年前或者是百年前先去实地勘探一番。
不过唐豆却也知道穷桑的面积很小,充其量也就跟现在的一个村子差不到哪儿去,先找个借口把穷桑圈起来是完全可行的。
秦彦培点了点头,望着唐豆说道:这也是个办法,先保护再发掘。穷桑发掘,名大于利,是不可能把文化部撇在一边的。我看这件事儿提前跟薛心涵通个气,她在正式继任文化部长之前,也需要有一个响亮的政绩来支撑,而寻找到穷桑遗址,将中华文明提前到黄帝到舜帝时期,我想薛心涵会用这件事儿做出一篇大好文章。
周老也开口说道:我有个学生现在在齐鲁省担任要职,到时候我先跟他打个招呼,政府方面的事情应该不会太难办。而且咱们也可以跟齐鲁省的文物考古部门成立联合考古队,这样同样也是可行的。
三位老爷子各抒己见,说话间已经整理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已经将唐豆抛出事外。
对他们来说,唐豆的时间要远比他们的时间还要宝贵,他们是绝不会将唐豆的时间浪费在这些繁琐的事情里面的,杨一眼说让他想办法也不过就是一说罢了。
听着三位老爷子处处为自己着想,唐豆更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穿越古代找到穷桑的具体位置,虽然耗费了他不少的时间,但是话说回来,寻找穷桑跟即将进行的发掘穷桑相比,那也不过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罢了。
唐豆开着车,小心的冲着几位老爷子说道:外公,爸,师父,您三位刚刚发掘了邺城,这件事儿已经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现在马上又去发掘穷桑,会不会太过于张扬了
其实唐豆想说的不是太过于张扬了,如果在三位老爷子身上接连出现重大考古发现,而且定位又是那么准确,这在常理上根本无法解释,必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到那时,也许会再次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唐豆身上,这可是大大不妙的事情。
如果唐豆能够穿越古今的实情一旦暴露,那这个年代他恐怕就真的没法呆了。
三位老爷子从唐豆的话里听出了唐豆的担心,他们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唐豆从后视镜中看着三位老爷子,他被笑得莫名其妙,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
难道我的担心没有道理么
四件青铜重器的出土已经引起考古界的关注了,如今又是穷桑,将来还会有九鼎这些自己搬不动拿不回的东西,如果三位老爷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现奇迹,人们必定会怀疑这其中藏着什么猫腻。
周老笑着拍了拍唐豆的肩膀说道:这件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们三个老家伙现在已经一致推举你爸当这个神棍,以后所有的发现都说是他掐算出来的,没凭没据的东西,就算有人怀疑了,他也奈何不了我们,你就安心去做你自己的事情,我们三个老家伙绝不会让人把目光转移到你身上。不过,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三个老家伙都不在了,那可就要靠你自己想办法了。
原来三位老爷子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连解决办法都想好了,怪不得杨一眼刚才说到了穷桑之后,他只要指明地点就可以离开了呢。
唐豆有些感激的盯着后视镜中的三位老爷子,使劲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654章 要阻止这事
一路疾驰,十几个小时之后唐豆四人抵达距离穷桑最近的一个县城,此时天色已晚,几人心中虽然迫切想要见到穷桑现在的样子,可是也只能暂时在这里休息一晚。
唐豆找了一家酒店,安排着三位老爷子住了下来,吃了一些东西,大家各自回房休息,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四人聚在一起,对照着地图再次查看坐标,很快确定了穷桑的准确位置。
地图上显示穷桑所在的地方如今是一个叫桑林的小村子所在,距离他们下榻的这里只有二三十公里的路程。
这个小村子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桑字,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出自于巧合,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数不清的兵祸战乱,有几个历史时期,穷桑这一片区域甚至沦为了无人区,如果说桑林村名字中有这个桑字纯属巧合的话,那恐怕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清晨七八点钟,农民们已经趁着凉快开始在地里忙碌了。
距离桑林村还有一段距离,唐豆的奔驰5缓慢的停在了村道一旁。
唐豆走下车,放眼看了一圈周围的环境,竟然找不到一点儿似曾相识的记忆。
数千年的时间跨度,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唐豆清晰的记得穷桑紧邻一片占地几十亩的湖泊,还有一条小河环绕着半个穷桑,那时的人类都喜欢逐水而居,而现在眼前的桑林村不仅没有小河环绕,就连那片湖泊也消失不见了。
唐豆只得从挎包里取出定位仪,校对了一下。
三位老爷子已经下车站在了唐豆身旁,周老有些紧张的望着唐豆问道:确定是这里么
唐豆观察了一下定位仪,伸手一指前方百米处一片疏林说道:穷桑已经在咱们脚下了,那里应该就是舜帝居住的石屋所在。
舜帝时期的穷桑虽然是都城所在,却是连城墙都没有,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没有大型的武装冲突,建设城墙做什么
走,去看看。周老左右搀扶着秦彦培和杨一眼冲着唐豆说道。
唐豆嗯了一声,把定位仪塞回挎包里,从周老手中接过了秦彦培,搀扶着他走下路基,向那片疏林走去。
看到路上停了一辆看上去非常威风的汽车,又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附近正在田里劳作的几个农民停下了手中的活,手拄着锄头远远的凝视着几个人。
顺着田垄,唐豆和三位老爷子走到那片疏林附近,几个人忍不住都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树林中散布着密密麻麻的坟冢,很显然,这里应该是桑林村墓地的所在。
这时,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半百老农拎着锄头走过来,他盯着唐豆一行看了几眼,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几位老人家,你们这是到桑林村干啥来的
路旁停车,直奔墓地,难道这几个人是认祖归宗来的
桑林村地处齐鲁大地,也并非封闭的山村,自古以来从桑林村走出去的人太多太多,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从全国各地来到桑林村认祖归宗。
周老呵呵一笑,冲着那个老农问道:老弟贵姓
见周老态度和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