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牛古董商-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奋之下的秦始皇大排盛宴招待各国权贵,宴会过后,各国权贵纷纷辞行,各自回国向君王汇报这个消息。

    发展军垦,秦国几十万士卒放下刀枪拿起了锄头。

    郑国渠加速兴建,此事由蒙骜负责,修建郑国渠的民夫中增加了不少卸甲兵卒。

    吕不韦被诛,他在封地洛阳大肆兴建的洛阳宫自然终止,史书所记载的中国第一座天桥无疾而终。

    李斯向秦始皇请命,将兴建洛阳宫的工匠全部调集来咸阳,全力建设以咸阳别宫为中心的阿房宫,实际上主要是修建唐豆要求的那座规模庞大的地宫。

    秦始皇自然准奏,不仅下令将兴建洛阳宫的工匠全部调集到咸阳修建阿房宫,他还令蒙骜调拨了大量士卒给李斯,加快咸阳别宫地宫的建设。

    给秦始皇搭好了班底,又帮着秦始皇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唐豆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最少一段时间之内无需再为秦国的事情操心了,可是事与愿违,唐豆一觉睡醒睁开眼睛,头疼的事情就已经摆在了眼前。

    天上只一日,地上已一年。

    唐豆一觉睡醒再次穿越到咸阳别宫就已经是秦始皇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几个月的时间,秦国早就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原本这个季节是最令人心情舒畅的季节,可是唐豆穿越到咸阳之后,脑袋马上就大了。

    黄绫留书:咸阳南郑两地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刚刚长起来的秧苗全都枯死在了田里。

    唐豆痛苦的咧起了嘴,他招呼过来皓月公主询问了一下旱情,马上噔的一下穿越到了秦始皇黄绫留书的时间。

    唐豆黑着脸快步走出禁地大殿,小秦始皇带着李斯刚好走进禁地大门。

    小秦始皇满脸焦急的冲着唐豆喊了一声:师父

    唐豆挥了挥手:不用说了,令人备马,咱们到田里去看看。

    对于唐豆的未卜先知小秦始皇和李斯早就已经习惯了,小秦始皇应了一声,李斯折身飞奔而去准备马匹。

    唐豆脚步不停走出禁地,皓月公主从身后追上来,小心的冲着唐豆说道:公子,贱妾也想跟你出去看看灾情。

    唐豆嗯了一声,拉住皓月公主的小手点了点头:一起来吧,多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对你有好处。

    在几十名随从的伴随下,唐豆秦始皇皓月公主李斯等人一路疾驰奔出咸阳城,此行并没有什么特定目标,此次旱情灾情严重,咸阳又是地处黄土丘陵地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焦黄,连那些百年老树都已经枯萎得垂下了软塌塌的枝叶,更何况地里巴掌高的秧苗了。

    随走随行,唐豆不时停住战马,走到路旁的田地里伸手抓起一把枯草般的秧苗,深深的忧虑已经毫无掩饰的挂在了脸上。

    如此大旱,预示着秦国今年过半的收成将会毁于一旦,老百姓将会生存与水深火热之中。

    踩着干枯的禾苗,唐豆头也不回的冲着紧随身后的秦始皇和李斯问道:你们是如何应对的韩非呢,如此大旱,为何不见他一同前来

    秦始皇急忙答道:师父,左相月前向我告假返回韩国借粮去了,想必他应该也快要回来。

    借粮唐豆摇头苦笑:韩国只有那么大点疆域,能借来多少粮杯水车薪。

    秦始皇和李斯二人同时叹了口气,他们也知道借粮度日不是办法,秦国人口十倍于韩,借来的粮草也不足以支撑秦国度过灾年,可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聊胜于无,能多少借来一些粮草,总能使一部分人勉强度过灾年吧。

    这时,一旁的皓月公主眼圈红红的低声说道:公子,贱妾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公子和皇上,从今天起,贱妾每天只食一餐即可。

    唐豆苦笑着拉住皓月公主的小手,沉声说道:刚才我就想问你,几月不见你为何瘦了许多。想必是你早就已经在节食了吧算了,你有这份心就好,不必委曲自己,我有办法帮助百姓度过灾年。未完待续。
 第829章 我的办法就是找师父

    听到唐豆说有办法应对大旱,随行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秦始皇更是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骂道:我怎么这么糊涂,师父能召唤来神龙助势,师父只要命令那些神龙行云布雨就好了,哈哈

    啪,唐豆一巴掌拍在了小秦始皇脑袋上,丫的小兔崽子,你还真把师父当成神仙了,师父召唤来的那些神龙只会喷火不会下雨,烧死你个小兔崽子。

    这时,唐豆抬头看到田头枯萎的大树下蹲着一个抱着锄头的老农,他叹了口气,举步向那个老农走了过去。

    老农听到脚步声,缓慢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盯着走过来的唐豆等人。

    唐豆等人气势不凡,身后不远处更是跟随着大队的侍从,不用问,老农也知道来的这些人必定是咸阳城中的权贵,可是老农并没有起身问礼的打算,相反的,老农反而抱紧锄头把头低了下去。

    唐豆走到老农面前,蹲在老农面前,轻叹一声呼唤道:老丈,禾苗都已经枯死了,您还蹲在这里干什么

    老农抬起头望着唐豆,干涩的说道:苗苗还没死透,这时候如果下场大雨,也许苗苗还能缓过气来。

    下场大雨秦始皇李斯包括皓月公主都满怀希冀的盯住了唐豆。

    你可是无所不能的上仙,施个法术求场雨应该不难

    唐豆抬头看了一会儿天空,苦笑着摇了摇头,就算是人工降雨,那也需要天空上的云层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而现在的上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就算自己能从现代鼓捣过来人工降雨专用的火箭,把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打到天上去,可是这样的天空也不可能落下一滴雨。再者说了,这么大面积的受灾地区,就算自己真的变成神仙恐怕也无计可施。

    唐豆伸手按住老农枯藤一般的老手,苦笑着说道:老丈回家,当今秦始皇帝正在想办法筹集粮草,只要咱们众志成城,一定有办法渡过难关的。

    老农望着唐豆摇了摇头说道:这位大人还是请回,老朽知道,当今的大王是位好大王,他下令免除徭税,鼓励俺们垦荒,可是遇到这天灾,大王又有什么好办法

    一旁的嬴政忍不住微笑着开口说道:老人家,你放心,我们已经有办法了。

    有办法了萎靡的老农精神一震,转头看到说话的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忍不住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公子生于富贵家,不知道这天灾有多厉害,十四年前那场大旱还不如这一次,那次百姓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这一次

    老农深深叹了口气,他已经为天灾后的生计担忧了。

    李斯忍不住在一旁说道:老丈,刚才跟你说话的这位乃是当今的大王秦始皇帝,秦始皇帝既然已经说有办法了,那必定就是已经有办法了。

    什么老农浑身一抖,不可置信的望向了小秦始皇。

    小秦始皇冲着老农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重复道:我们确实已经有办法解决这次旱情了,我保证秦国子民每个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老农翻身匍匐在地爬到秦始皇面前,双手按在秦始皇脚上连连叩头,直起腰来泪流满面的望着秦始皇说道:上天开眼,大王英明,老朽这就回村去告诉乡民有吃的了,大家不必逃难了。

    秦始皇点头,老农翻身爬起撒腿就跑,跑了几步又折回来捡起地上遗落的锄头,连连向秦始皇鞠着躬倒退着跑了几步,转身飞奔而去。

    秦始皇微笑着望着老农的背影,轻声叹道:多好的子民,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目送老农带着一溜黄尘跑远,唐豆转向秦始皇问道:你说已经有办法了,什么办法

    秦始皇望着唐豆嘻嘻一笑说道:师父不是说有办法么,我的办法就是找师父。

    皓月公主和李斯在一旁点头赞同,刚才确实是唐豆说有办法解决的。

    滚,唐豆飞起一脚踢在秦始皇屁股上,又一脚踢在李斯屁股上,又一脚跺在了地上。

    丫的,哥只说有办法帮助百姓渡过灾年,大不了就多开粥棚,哥再当回苦逼搬运工搬些粮食过来,怎么也能想办法帮着大家把灾年撑过去,可是听这臭小子的意思,还得让每个人都吃饱穿暖,秦国这么多子民,就算是把哥累死也是绝对不可能填饱这么多肚子的。

    秦始皇嘻嘻笑着搂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脑袋问道:师父,你有办法对

    唐豆一头黑线,开口说道:你命令人统计一下受灾范围有多大,受灾百姓有多少

    一旁的李斯急忙开口说道:公子,这次旱灾受灾严重的地区一共有二十七个县,人口大约有四百余万人,咱们如今手中的粮食还可以坚持三四个月,如果左相能够从韩国借几十万石回来,咱们再从巴蜀等地调拨一些,应该可以支撑五六个月,可是,等到秋粮下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万一

    李斯犹豫了一下,小心的接着说道:万一旱情再持续三两个月,秋粮恐怕也无法接济上。

    唐豆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这就是说,他最少要想办法解决四百余万人两个月的口粮,按每人每月二十斤粮食计算,那就需要一亿六千万斤粮食,那就是八万吨

    唐豆晕了,他不知道自己这小身板能否在秦国断粮之前把八万吨粮食背过来。当初给朱元璋送粮的时候,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吨粮食,当时自己就已经累得跟死狗一样了,八万吨

    唐豆满眼都已经是小星星了,他一头黑线的冲着正期待的望着他的嬴政李斯皓月公主三人无力的挥了挥手,吩咐道:你们先回去在咸阳别宫等我,我回去想想办法。

    说罢,唐豆也不理会小秦始皇等人,找了个避人的地方,避过那些随从们的目光,直接启动了穿越戒指,噔的一下飞走了。

    :3333068
 第830章 玉米

    三位老爷子在听到秦国发生的旱情之后也是一筹莫展,三位老爷子并非农业专家,杨一眼虽然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三间房临近湖泊,是个靠水吃水的地方,少有干旱发生。

    三位老爷子虽然不是农业专家,可是他们人脉广泛,周老掏出电话打给了农科院的某位老朋友,呵呵笑着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周老不着痕迹的将话题带到了抗旱问题上。

    对方的那位农科专家也是老学究型的人物,听到周老询问起自己专长的话题,登时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周老偷偷按下了录音键,一个小时之后才与那位意犹未尽的农科专家挂断了电话。

    听了两遍录音,唐豆心里有了谱,又找来一些设备跑去秦国各地采集空气数据,还是周老给他一个当气象站站长的学生打去电话,那位学生接到周老的电话欣喜若狂,根本没有询问周老提供的那些数据从何而来作何用途,马上就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很快得出了结论。

    唐豆跟三位老爷子头凑头的商量了一番,周老笑呵呵的骂道:小子,赶快滚到秦始皇面前去装神棍吧。

    唐豆愁眉苦脸的摸着脖子苦笑道:师父,貌似我是去当搬运工好吧

    周老笑着赏了唐豆一巴掌:快滚吧。

    唐豆噔的一下穿越到咸阳别宫,老神在在的提着一个打包袋从房间里踱出来,小秦始皇皓月公主和李斯已经在大殿中等候了。

    小秦始皇见到唐豆出来,马上扑过来拉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头满怀希望的问道:师父,是不是有办法了

    唐豆呵呵一笑说道:现在是春季,春旱已经接近尾声,我料定十天之内天上必定会降雨。

    一旁的李斯愁眉苦脸的说道:公子,就算十天会有降雨,可是地里的禾苗也无法再支撑十天的时间了,就算雨后百姓及时补种庄稼,但是今年的收成也只有一季,恐怕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仍然会要挨饿。

    唐豆一笑问道:现在百姓耕种的作物以什么为主产量多少

    李斯答道:秦国向来以耕种谷粟为主,兼之耕牛和铁器的应用,产量一直居七国之首,亩产有四百斤。若非逢此大旱,自给有余。

    唐豆呵呵一笑,轻轻摇了摇头,伸手一指坐席说道:坐下来说吧。

    唐豆知道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发展是战国诸雄中最为先进的,据秦简秦律所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秣仓库,栎阳粮仓二万石一积,咸阳粮仓更是达到十万石一积,各国均称秦国栗如丘山,秦国的粮食不仅供给本国人们食用,还变卖或出借给他国,如左转。僖公十三年所记载的泛舟之役,就是描写秦国向晋国运送粮食时的盛况,上千舟楫满载粮食,如同是一场战争一般。

    各国虽然对秦敌意颇深,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秦之富,十倍于天下。

    因此秦国连年征战,又逢此大灾之年,秦国的余粮尚能支撑几个月之久,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其他几国身上,恐怕国家经济早就坍塌了。

    坐稳之后,唐豆笑着说道:谷粟亩产四百斤,听起来产量似乎不少。

    李斯望着唐豆,亩产四百,何止是不少,那些没有使用耕牛和铁器的国家,谷粟产量不过才二百七八十斤而已,相差太大了。

    唐豆一笑说道:田间的青苗基本已经旱死,政儿,你吩咐下去,令受灾严重的各地不必再徒劳挽救了。三天之后,你令人到这里来领取种子,分别派送到各地,等到降雨之后马上耕种下去,等到这一季庄稼收获之后,想必这一季的收成已经足可以令所有人吃饱肚子了。

    一季的收成就可以令所有人吃饱肚子

    秦始皇皓月公主李斯惊奇的望着唐豆,秦始皇问道:师父,你要给我的是什么种子

    唐豆一笑说道:玉米,这种作物亩产将会达到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如果栽种适宜,产量也许还会更高一些。

    一千斤什么粮食产量竟然这么高秦始皇三人都吃惊的瞪大了眼。

    唐豆哈哈一笑,伸手将一直提在手中的一个塑料袋放到了面前的几案上,打开塑料袋,露出了几枚还在冒着热气的玉米棒子。

    唐豆拿起一根玉米棒子,伸手撕去苞衣递给身旁的皓月公主,笑着说道:你先尝尝,这就是玉米。

    其实秦始皇他们几个早就已经闻到了唐豆手中塑料袋中散发出的甜香,只是他们关心旱情,暂时还无心询问唐豆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皓月公主小心的接过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看了一眼唐豆,小心的在玉米棒子上咬了一口,瞬间瞪大了眼睛,不由得惊异的惊呼出来:好甜,好香。

    小秦始皇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抓起了一只玉米棒子,三把两把撕衣,向玉米大口咬去。

    唐豆一笑,将一个玉米递给李斯:李少府不要客气,你也尝尝,这就是玉米。

    多谢公子赏赐,李斯急忙双手接过玉米,小心的撕衣也品尝了起来。

    皓月公主手中的玉米刚刚咬了两口,小秦始皇已经狼吞虎咽的啃干净了手中的玉米,伸手将打包袋中最后一只玉米抓到了手中,苞衣撕了一半,这才想起唐豆,他讪笑着把玉米递向唐豆:师父,你吃。

    唐豆呵呵一笑,宠爱的说道:你吃吧,师父不饿。

    小秦始皇嘿嘿一笑缩回手,望着玉米吞了一口口水,伸手将已经撕开的苞衣又重新合拢塞进怀里,冲着唐豆嘿嘿笑着说道:其实我也不饿,这个玉米我带回去给娘尝尝,娘如果知道这是师父从上界带来送给她吃的,一定会很高兴的。

    皓月公主停住小口瞪了小秦始皇一眼,公子可没说是带给赵姬吃的,是你故意歪曲了公子的意思。

    唐豆丝毫没有听出小秦始皇话中之意,他笑着伸手揉了揉小秦始皇的脑袋:百行孝为先,不错,你喜欢的话回头我给你多带些过来。

    寻秦记中将秦始皇描写得心肠狠辣,连生母朱姬最后也是死在了他的手下,用一个假朱姬替代,实则现实中的秦始皇却也是个乖巧的孝顺孩子,这令唐豆很欣慰。

    不过黄大忽悠貌似也没错,在他的寻秦记中,秦始皇根本就不是秦始皇,而是被项少龙狸猫换太子,用赵盘替代的,也许本来的秦始皇就是如此呢。

    小孩子需要从小诱导,唐豆接触秦始皇的时候他不过才九岁,在唐豆的监督诱导下,小秦始皇的心性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只是如今的秦始皇跟真正历史中的秦始皇恐怕也已经大不相同了。

    不过唐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他穿越而来的历史早就已经被他改变得面貌全非,干脆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好了,就比如现在,他不也是将明朝末年才出现在中国的玉米带到这战国时期来了么

    唐豆之所以选择玉米,自然是听了那位农科专家的话,玉米高产抗旱,亩产达到千斤轻轻松松,更主要的是,玉米的植株距离比较大,每亩只需要播种三四公斤就足够了,这样他虽然还是要当一回苦逼搬运工,向这里搬运一些种子过来,但是相比起其他抗旱品种的农作物,搬点玉米种子过来绝对是最轻松的工作,随便搬运几袋过来就可以耕种上百亩良田,更何况他还给自己预留了三天的时间,有这三天时间的缓冲,他已经足以搬过来足够的玉米种子了。

    这些玉米一旦在秦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此以后秦国将永不再有粮食之忧,这可是一劳永逸的大事情。

    解决了心头大事,秦始皇和李斯都变得轻松了起来,秦始皇望着唐豆说道:师父,我有一个想法,你看看可行不可行。

    唐豆一笑说道:你说来听听。

    秦始皇望着唐豆说道:目睹那老农对土地的眷恋,我想推行黔首自实田

    唐豆眼睛一立,秦始皇不知唐豆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应,瞬间闭上了嘴。

    唐豆盯着惶然不知所措的秦始皇突然笑了起来,他伸手抚摸着秦始皇的脑袋笑道:政儿,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很好,按照你自己的思想去做,师父支持你。

    秦始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伸手搂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脑袋兴奋地问道:师父,你同意了

    唐豆笑着点了点头:师父当然同意,黔首自食田,使耕者有其田,这是好事,师父当然支持。

    黔首自食田,就是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实行土地私有制,这项政策本来就是秦始皇率先推出并在全国推广的,此举一举打破了延续至战国末期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只是唐豆没想到小秦始皇现在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这比历史记载的又整整提前了好几十年。

    想友一下手机访问
 第831章 大难题

    得到唐豆的认可,小秦始皇更加兴奋起来,他恨不得将自己脑子里所有的想法全都一股脑的说给唐豆听:师父,还有水利建设,如果大兴水利,那咱们以后就不怕洪涝灾害以及大旱了

    唐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小秦始皇已经开始长大了。

    接下来的日子,唐豆又变成了这世上最苦逼的搬运工,往返穿越向咸阳别宫中搬运抗旱玉米种子,还好,这一次唐豆掌握好了节奏,七八吨玉米种子他用了现实中数倍的时间倒腾到咸阳别宫,并没有觉出疲惫来。

    三天之后,秦始皇带领人来到咸阳别宫,当唐豆微笑着打开别宫仓库的时候,秦始皇等人见到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玉米种子时,登时欢呼雀跃了起来。

    唐豆只向人们示范了一下该如何栽种玉米就拍屁股走人了,派发玉米种子这事儿自然就由秦始皇安排,李斯代为实施。

    此时秦始皇已经发布了黔首自食田的诏令,这个年代地广人稀,而且荒地甚多,划分土地并没有那么繁琐,只是那些封地领主感到不快罢了,不过此时就算那些封地领主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对神龙眷顾的秦始皇帝,黔首自食田的政策被坚决地推行了下去,所有农民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第九天上,秦国普降大雨,久旱逢甘霖,百姓们跪倒在雨地中感恩上天开眼,而小秦始皇和李斯更是将唐豆奉若了神人,因为唐豆早就已经断言十日之内必有降雨,他们哪知道唐豆的这个断言是出自于周老那位学生对秦国空气数据的分析。

    各郡县官吏安排部署乡农栽种玉米,农民们从未见过玉米这种作物,栽种时还有一些犹豫,不过在官吏们的强压下,分发的玉米种子还是被栽种了下去,更何况栽种玉米还能得到官府的支持和奖励,甚至还能在官府借到铁器用于耕作。

    不过很多农民还是不放心这从所未见过的玉米是否能保证填饱全家人的肚子,于是他们又挑灯夜战开辟荒地,在新开辟的荒地上耕种下了传统的谷粟,做到了万无一失。

    按照秦始皇宣布的黔首自食田制度,对于开垦荒地的,谁开垦就归谁所有,农民垦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暂且不说秦国史无前例的大范围耕种玉米,在秦始皇宣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各国使节陆续回国。

    齐王建听闻秦国休养生息的决定之后,叹息小秦始皇错失争霸良机。齐王建斟酌之后,命令国相田单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攻伐聊城,试图趁燕国伐赵兵力空虚之时收复被燕国占领的聊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