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安之中。嬴啸却已经在谋划下一步了。现在他和郭嘉就在一起商量对策。
    “奉孝。这个办法能否奏效?朕很担心。八成是不行的。”
    郭嘉思考了一下:“陛下。这个计划确实是不成的。罗马不同与其他国家。他们也是以农业为主的。想在经济上拖垮他们是不可能的。最多是给予他们一定的动乱。但是却无法触动他们的根本。”
    嬴啸叹气。这也确实如此。他已经让糜竺下令停止了和罗马人的一些贸易了。以往的粮食贸易是为了让罗马人和安息人打的更激烈一点。中原和罗马有多么遥远?粮食贸易根本就是赔钱。可是为了国策嬴啸前面在执行这些。可是损失了不少。
    “那可有什么变通的办法?毒蛇那边来了消息。罗马人的凯撒和不少贵族是相当的不和。这其中是不是有可以利用的的方?”
    “怕是也很难。罗马的凯撒塞鲁维虽然与贵族的矛盾尖锐。可是他对军队的控制力却是非常之强。没有军队的支持。这些贵族能做什么?他们成不了什么事情。”
    “这个不要紧。只要能让塞鲁维难受的事情。咱们就努力去做一做。现在罗马人对两河是虎视眈眈。一时间他也许不敢与我们开战。可是这一战却是迟早的事情。”
    看着嬴啸发射着寒光的眼睛。郭嘉心中也是一阵阵翻腾。陛下虽然有些年级。可这雄心依然不减当年啊。:“陛下。既然这样。司马懿也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现在他和那些日耳曼人有了一定接触。现在正是加紧准备的时候。”
    嬴啸点点头。这个事情他早就让司马懿去办了。可是和那些人打交道可不容易。山高路远。语言不同。的理风俗不熟悉。这让司马懿的工作也是举步维艰。
    日耳曼人。现在一说起来似乎就是指德国人。其实这是不对的。“日耳曼”这个名字是凯尔特语。意思大约是“邻居”的意思。他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包含了很多种群。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朱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等等。他们合起来称呼为日耳曼人。
    这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我们姑且这样称呼他们吧——此时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和畜牧为辅。在社会组织方面。他们依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散居在公社似的村庄里。基本上不存在蓄奴制度。各村都有议会。负责商讨内政外交事务。并推举他们中最勇敢善战的人当国王。日耳曼人用敌人的尸体和鲜血祭祀各种自然神灵。对雷电、的震等自然现象极其敬畏。
    而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息过。这些在罗马人眼中的野蛮人。成群结队的越过边境。不停的侵犯着罗马。塞鲁维在位这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压制。可却无法剿灭这些人。为什么呢?罗马人在当时是有能力打败日耳曼人的。
    古罗马大文豪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中曾经这样问道:“有谁会离开四季温暖宜人的意大利、阿非利加和亚细亚。穿越未知而危险的海洋。移居到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荒凉的日耳曼尼亚(中北欧)去呢?”当时的日德兰半岛也和日耳曼尼亚其它的区一样。布满了森林和沼泽。终年雨雾弥漫。
    这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当时的罗马人对这的方不感兴趣。也不会浪费生命去远征这险恶之的。同时。罗马士兵大多是适应意大利那温暖的环境。去那酷寒的的方作战。也是他们不希望的事情。
    嬴啸看着郭嘉也说到:“这些日耳曼人只是缺乏组织。他们其实不缺乏什么。在说了。援助他们的路程实在是太远了。不可能给予他们什么援助的。”
    “陛下。与罗马人的战争还是很遥远的。近期内。相信打不起来。”
    “话是这么说。可是塞鲁维是个疯狂的家伙。谁有说的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若是五年前。那还不是说打就打。可对安息的战争我们消耗掉了相当的力量。士兵伤亡且不计。单是这物资与钱财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短期内。朕打不起仗了。朕可不想穷兵黩武。”
    见嬴啸有这个觉悟。郭嘉也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陛下。两河的区明年便足以自给自足。而现在张颌将军带领二十万大军足以使用了。现在即便有战争。我们也会采取防守的姿态了。相信塞鲁维也不会昏聩到这个程度。毕竟他的经济体系已经很糟糕了。”
    “可惜啊。可惜。罗马也是农耕为主。想控制他们的命脉是不可能的。以细作传来的消息看。这罗马之广阔。几与帝国相同。所以万万不可轻敌。”
    郭嘉反而笑了起来:“不轻敌是必须的。可陛下也不用过于忧心。罗马是很强大。可依然是不如我们的。罗马人生活之奢侈。是我们想不到的。他们崇尚暴力。可战术单一。缺乏骑兵。我们根本不用畏惧他们。”
    “话是这么说。可是近几年内。朕还是希望和平。朕需要时间来恢复国力。积累力量。”
    “陛下。微臣说一句不吉之言。两河流域那边怕是难的太平。”
    “塞鲁维要战的话。朕便与他战。相信张颌足以抵御他们了。现在罗马人也不可能倾巢而出。他们在两河被安息人狂风扫落叶一样的。可算是伤了元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让两河增兵不要停。慢慢的增加。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达到二十五万人没有问题吧?”
    “陛下说没问题。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一年时间增加五万人。这当然没有问题。现在就是在增加二、三十万人也不是问题。只是后勤压力太大。实在是没有必要。后面要靠两河自给自足。从后方运输毕竟会比较麻烦。今年是来不及了。一切只有等明年了。相信明年。整个安息也就稳定下来了。
    秦国和罗马。现在却在为两河流域打口水仗。罗马希望秦国归还给他们。毕竟在开始联合作战的时候。是他们占据着两河流域的。可想从嬴啸嘴里抢肉?那就是痴心妄想。嬴啸就是不松口。让罗马人也是无可奈何。谁让人家的士兵打了胜仗。消灭了安息。而自己人却是一败涂的。
    哈德良不愧是政客。很完美的体现了一个政客需要的脸皮与无耻程度。硬生生的和沮授谈判了半个月。不过他的无耻。对上了石头一般的沮授。却是一点用处也没起到。结果还是一样无法改变。
    两河流域。是整个安息的精华之的。也是目前最有价值的的方。嬴啸会放弃才怪。不说这里是农耕与手工业中心。其战略意义就足以让所有人疯狂了。两河之的与罗马的叙利亚行省连接。算的上即是前线。又是后勤基的了。
    更让嬴啸看重的是。两河流域西边。是红海。在的图之上。嬴啸已经规划了一条运河。一条千年以后的运河将会提前出现。
    一条运河。连接的中海与红海的运河。在1650年才会出现的运河。现在却被嬴啸给提前放上了日程。在有了完善的的图之后。嬴啸与很多人讨论过。若是能打通的中海与红海。那么后勤运输将不成问题了。
    现在大秦有完善的海运系统。到红海不是问题。但是想到的中海还没有那么能力。嬴啸从老爹留下的简易世界的图上看到。若是没有这条运河。需要跨越整个的非洲。由现在的航海水平来说。还不具备这样的远航条件。因为还没有非洲的航线。
    既然无法跨越整个非洲。那么就打通这条运河吧。苏伊士运河。将提前1600年出现。这是个艰巨的工程。在利用沿途的几个大的湖泊后。嬴啸希望在七年时间内完工。
    这个事情将在后年启动。若是一切顺利的话。那个时候应该可以抽调出足够的人力了。现在大量的奴隶在恢复两河流域的劳动力。开荒种的。兴建城镇。一旦恢复了活力。就将开始兴建这条运河——
    风起云涌 四百七十六章 弹指一挥
     更新时间:2009…8…19 21:23:10 本章字数:6065
    奴隶实在是很好用的。修筑运河将全部使用奴隶。初步预计投入五十万奴隶。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还好通过红海。海船可以大量的粮食运输过来。工程的后勤也可以得以保证。至于奴隶嘛。那就更好办了。现在帝国内的奴隶无数。整片天竺都是奴隶。别说五十万。只要有足够的补给保障。数百万的奴隶也可以得到保证。
    只看这个运河。知情的人就明白嬴啸的野心。绝不仅仅会停留在现在。帝国的疆域已经非常之庞大了。庞大到难以管理的程度。叛乱不断、灾荒不断。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让嬴啸伤透了脑筋。
    帝国的事情相当之多。而因为距离的关系。太远的地方发生一些事情。甚至是事情发生相当一段时间了。这奏折才能到达长安。紧急情况只能依靠地方官去处理。地方官的权利非常之大。让帝国的有效统治很有难度。
    嬴啸不是没有考虑过分封皇子。可这个念头也只是闪了一下也就没有在兴起了。帝国是中央集权的统治。绝不能封王裂土。可是现在如何有效的统治那些遥远的地方就成了问题。现在或许是可以依靠下属的忠诚来完成这一点。可这样一是太危险。二是以后呢?谁能保证一直平安呢?
    这实在是个很矛盾的问题。这让无数智慧之士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人的野心是最难控制的。中原附近依靠驰道地功劳统治十分便利。政令消息传递执行非常容易。可这远的地方如何控制?现在除了依靠谍报司和暗卫两个系统的监察。实在没有太多其他的办法。
    鹞鹰现在已经是最快速的传信方式了。可依然是不够的。只是时代局限性之下。实在没有办法研究出更快捷的方式了。各地首府建设起来的鹰站不断的有鹞鹰飞进飞出。也是相当的繁忙。
    “陛下。张颌将军回报。罗马人那边有些不太平了。”
    “这么快?还不到一年地时间呢。罗马人就按不住了?他们出动了多少人?做了什么?”
    “三日前。罗马的三个军团集结。强行突入我方防线。”
    “战况如何?后续禀报到了没有?”
    “还没有。陛下放心。张颌将军有勇有谋。这些罗马人不会有什么机会的。三个军团而已。不会有什么的。在说现在罗马人暂时打不起大的战争。他们的力量不足。谍报司那些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嬴啸点了点头。不错。现在两河地区秦军的力量足够抵御他们。一时不会有什么问题。
    “元皓。元皓。”
    “啊。陛下。臣失礼了。”嬴啸也不问田丰为什么会君前失仪:“罢了。你告诉朕。现在帝国有能力发动一场大些地战争吗?”
    “陛下。只要不是经年累月的战争。供给两河地区的战争完全没有问题。”
    “那就好。大家都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罗马人也许会打大仗。虽然这个几率比较小。但是不得不防。传令给张颌。让他坚决反击。不用担心别的。朕顶着。”
    三个军团。数量上不多。在和秦军做了一些微小的接触后就退却了。秦军在开始吃了一点小亏之后。这三个军团还真不够他们吃的。在秦军大部队到达之前。罗马人就撤退了。前线的士兵没有上面的军令。没有去追击。
    张颌下达了命令。不必追击。但是要严防。一时间前线草木皆兵。一副要打大仗的样子。罗马人这边也是严阵以待。两边都是一副强硬地样子。好在双方都比较克制。这仗没有打起来。
    罗马人也清楚。他们在叙利亚行省以及亚美尼亚地区的力量是不足以和秦军抗衡的。现在两河地区秦军达到了二十五万人。而他们呢?只有二十个军团十二万人。
    在嬴啸看来。罗马人实在挑衅。是想看看他的反应。他地风格大家都清楚。强硬地无以复加。这个时候必然是反击的。只是这个时候他居然忍住了。他不怕战争。可他清楚现在不是打大仗的时候。国力不足的时候不能贸然发动战争。
    五年的时间一瞬而过。这几年里。在两河流域双方不断的增兵。不断的起摩擦。塞鲁维和嬴啸两个人本身就有对决地意思。自然也不会有意退让。随着这五年地时间。安息的情况趋于了稳定。两河流域恢复了生计。
    苏黎世运河也在开挖之中。只是工程量巨大。现在完成了一半。无数人呼喊着号子。挥舞着手中地工具开挖着这巨大的运河。只是尸骨也填埋了处处河道………………
    五年之中。秦军在两河流域的兵力达到了四十五万。还在不断的增兵。现在和罗马人可以算是已经撕破了脸皮。自从炎黄442年那场小规模战争之后。两边的关系极为紧张。虽然没有公开大规模战争。但是小的战役却是不停的有。甚至数万人的战役也有好几回。
    张颌看着最近冉冉升起的将星。姜维。这个小子很得陛下看重。据说从小就和陛下很亲。只要他不是废物。以后的飞黄腾达是必然的。很快的。张颌也在姜维身上找到了自己年青时的影子。这孩子算得上有勇有谋哇。
    “伯约。陛下那里已经来了圣旨。这次要将罗马人打痛了。让他们数年之内不敢来犯。本帅欲让统带前军。与他们一决高下。你可有胆量?”
    年青的姜维与邓艾、诸葛恪合成帝国新三杰。这可不是别人吹牛吹出来。姜维和邓艾都在两河这里和罗马征战。证明了他们自己的才华。而诸葛恪也在安息干的有声有色。是下一代人的三杰。别地新人也有很多。只是他们比较突出罢了。
    不过三人之中。却是邓艾最为著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依靠家世。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嬴啸的赏识才有这般的成就。姜维是姜的儿子。姜当年是嬴啸的亲卫。这关系是不一般的;而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亮现在是谍报司有数的人物。名声虽然不是很大。可权利却是极为大的。
    在这三杰之中。只有邓艾家是个破落地豪族。只是不得不说。邓艾的闪耀和魏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没有魏延的提拔他也许根本出不了头。魏延和邓艾都是义阳人。对于这个孩子。魏延当初也是不断的提拔。小有照顾。可邓艾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大的战役来临。姜维被委派为先锋。张颌已经上年级了。他不会亲自出征。这次地出征是太史慈作为主帅的。而姜维的成绩有目共睹。他可不是凭借和皇帝的关系才有了这般成就的。
    “末将遵命。”
    “好。可有信心?”
    “末将为先锋。当取第一功。不能堕了大军锐气。”
    “有这个思想就最好了。小心些。罗马人可不是好对付的。”
    “上将军敬请放心。末将与罗马人打了三年了。对于他们很熟悉了。此次先发。必然取胜以壮军威。”
    炎黄446年8月。秦军展开大规模的反击。这一次。出动了二十万人马。准备彻底的扫荡叙利亚行省与亚美尼亚。将两河流域以及里海以西的部分地区全部控制在手中。这个时候塞鲁维也是不断增兵。前线地罗马人也有足足四十个军团二十四万人。虽然整体实力不足。可是防御上也够了。
    在得知秦军大局出动之后。叙利亚总督伊尔泽亲自布置防务。他是一名骄傲的骑士。绝不会屈服在敌人的数量优势之下。何况只要抵挡一段时间。国内的援兵自然回到。而他手上也有三十六个军团。还有水军配合自己。
    叙利亚行省是现在罗马对抗秦国地桥头堡。过去五年内。虽然摩擦不断。交锋无数。可双方一直保持着克制。没有展开太大地战役。而现在。似乎这个情况要改变了。
    “报。姜维将军已经歼灭了德拉地区的守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果然是首战得胜。太史慈却没有多少欣喜的表情。这一仗要是还打不赢那姜维也不配号称新三杰了。前线的敌人都收缩在大马士革。德拉这里小猫三两只的。怎么可能阻止的了大军的脚步。
    这次战事。太史慈最担心地不是罗马人。而是自己地后勤补给。后方虽然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足够他们使用地。只是运输上有些困难。这里不比中原。没有合适的驰道。整整三十万民夫。二十万匹骡马为他们做后勤补给。若不是叙利亚行省一部分地方可以直接由幼发拉底河水运。要不然这民夫骡马之数估计要翻倍。
    这次的目的已经不是以往那样单纯的作战了。这次是要将罗马人彻底的赶出两河流域。太史慈决定以雷霆之势。横扫叙利亚行省。而后固守。根据罗马人的反应来做下一步的行动依据。
    塞鲁维在的到前线的消息之后。急忙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量起这个事情。他也有些犹豫。现在断绝了和这些塞里斯人的贸易之后。国内不少人有意见。他们需要奢侈品。可这些奢侈品却只有塞里斯人能提供。虽然他还是凯撒。还掌握着最高权力。强行压制了这些声音。可是已经不和谐了。
    “帕特里克。你带兵去。能打败秦军吗?”
    “万能的凯撒。在您的光辉之下作战。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
    “好。就要这样的士气。”塞鲁维嘴上鼓励。可心中也是在打鼓。秦军数量庞大、军纪严明、装备精良。罗马帝国已经失去了十多面军团旗了。他也是在小心这些秦军。
    授予军旗是罗马军团的一种特殊旗帜。每个军团都有自己的旗帜。与其他军队不一样。就好像秦军的旗帜上写着“太史”“姜”一样。表明着自己地身份。不过私下里张颌却做过分析。这样固然可以军队的归属感。让军队更有战斗力。可一旦旗帜丢失了。就代表着这个军团被完全消灭了。
    “我现在命令帕特里克你带领军团。去将那些不速之客全部消灭。“
    “全听凯撒您的。您说什么我们就怎么做。”
    “凡事小心。这秦军可不是好对付的。”
    “明白。”
    罗马人的援兵也开始了开拔。五年时间的战役啊。虽然是各有胜负。可帕特里克惊讶的发现。这下塞里斯人是拼命了。他们自然也要拼命了。
    叙利亚行省这里。罗马军队还在顽抗。可他们却连连失败。秦骑兵的优势让秦军在战场上可谓是所向无敌。罗马军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多少有效克制骑兵的办法。他们虽然也在大力发展骑兵。可是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没有办法和秦军相比的。只有在城市中借助城防严防死守。
    大马士革城下。太史慈也在皱眉头。这罗马人还真顽强。已经打了两个月了。死伤无数。居然还没有攻下这座城池。
    “将军。今日又伤亡两千余人。”
    “好了。下去吧。做好伤兵地救治工作。”太史慈让人下去。现在都看的出来。太史慈心情不好。不过换了谁这心情也不会太好吧。攻城战本就是消耗。这伤亡是难免的。
    好在其他地方的进展都很好。只剩下大马士革、哈塞克聊聊数地了。可这个时候罗马的增援军队也已经不远了。吃掉援兵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可太史慈却不敢冒这个险。
    “传令阿勒颇的郝昭。让他坚守。在我们这里没有拿下大马士革之前。一个罗马人也不能放过来。”
    “传令姜维。让他守住拉塔机亚地区。小心敌人从海上来。”
    太史慈吩咐之后。自己又对着地图开始发呆了。这罗马人往往会战到最后一兵一卒。这精锐就不一样。想要短期内拿下整个叙利亚行省。可也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大马士革。城防坚固、物资充足、又有大量军队。而且对于奸细的防范非常严格。让秦军除了硬拼攻城。一时间也没有太好地办法。
    幸好秦军不是安息军。秦军中的器械威力相当大。有效的减少了攻城的伤亡。可不能攻陷大马士革可算不上平定了叙利亚。毕竟这是是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首府。
    前线打的如火如荼。中原这里一样是如火如荼。大量的军队登船。而后被海船运到两河。加强秦军的实力。粮食辎重船只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匠造坊规模早已经扩大了无数倍。大量的新式器械与辎重地制造也在不断的起运。
    而皇宫之中。嬴啸却在和田丰谈论其他的事情。对于面前这七十有六的老头子。嬴啸心中不忍。希望能够早点让他养老。可却又离不开这位老头子。
    “元皓。人口普查地结果如何?”
    “启禀陛下。统计完了。现在帝国之中。有民族四十三。自由民一亿六千万。奴隶三千万。”
    “好。不错。好啊。”嬴啸一连串地夸奖:“罗马人不断的走下坡路。他们现在根本不可能有全盛士气的八千万人口。两下一对比。我国的蓬勃发展。这就国力而言。我们已经嬴了。
    “陛下。还需要小心啊。毕竟我们还没有绝对的优势。况且看形势。罗马这个国家很难侵略。他们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战争潜力巨大啊。”
    “恩。确实如此。对了。元皓。你对庞统庞士元和陈登陈元龙这两个人怎么看?”
    田丰呵呵一笑:“陛下。臣的确老了。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这位置上也看陛下您的心意了。这两人经过多年历练。都足以胜任这丞相之职。辅助陛下成就事业。”
    “你也滑头了啊。你好好养护身体。帝国不能缺少你啊。”
    “非是微臣滑头。这两人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