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求生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仁听说曹昂是数刻之前才回到的家,心里稍稍安下点心来,这点时间应该出不了什么事才对。
  曹操领着陆仁来到花园,却见曹昂傻站在那里……
  曹操怒道:“昂儿,你今日是否去找过义浩想强要婉儿?孤是怎样交待你的!?婉儿现在又在何处?”
  曹昂慌乱道:“父亲……婉儿她……”说着用手一指身后的地上。
  陆仁几步赶入偏院,婉儿腹间插着一柄匕首,血流满地,人也已经奄奄一息。
  “婉儿——”
  撕心裂肺的喊声……
  轻轻的扶起婉儿,陆仁眼泪划落:“婉儿,我来晚了……你又为什么这么傻!”
  婉儿费力的睁开双眼,凄然笑道:“太、太好了……我最后、最后还能见到老公一面……老公、婉儿以、以后不能在陪在你身边了……你要、你要多注意照顾自、自己……”
  曹操暴怒着扇了曹昂一记耳光,吼道:“畜生!你给我跪下!侍卫,快去请医师来!”
  陆仁道:“婉儿你别说话,你流了好多血!千万别闭眼,医师马上就来了……”
  婉儿勉强握住陆仁的手道:“没……没用的……老公,我已经不行了……你、你要答应我,千万不要记恨主公和公子。你附耳过来……”声音已经越来越轻。
  陆仁紧紧的抓住婉儿的手,含着泪将耳朵侧到婉儿嘴边。
  婉儿轻声道:“老公,答应我不要为我报仇……你、你永远斗不过主公和公子的……答应我,好好活下去……还有,婉儿有件事一直没告诉你……”
  陆仁听完这话混身一震,再看婉儿已经香消玉殒……
  曹操走过来道:“义浩,婉儿之事是孤有负于你……”
  陆仁回过头望了眼曹操,又望了眼跪在那里的曹昂,轻轻的摇摇头一言不发。弯腰抱起婉儿,向曹操道:“主公,我现在想带婉儿回去,可以吗?”
  曹操想说点什么,却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话,只能叹道:“你先去吧……”
  陆仁微微的躬了躬身,抱着婉儿向府外走去。侍卫们刚想拦住他,曹操喝道:“让他走!你们几个一路跟随在他身后护他周全!”
  忽然,有一样东西从婉儿的怀中划落地上。陆仁与曹操同时望去,是一只没有缝完的鞋子。看那大小是给婴儿穿的。
  陆仁与曹操巨震,心里面同时在想:“难道婉儿她……已有身孕!”
  ——————
  三天后,婉儿被陆仁安葬在了小镇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他拒绝了曹操厚葬之意,只是选了这么个清静的地方让婉儿能安息。与婉儿一同下葬的没有任何的首饰,棺中全是陆仁与诚、信、兰采来的野菊花。唯一值几个钱的,也就是婉儿下葬时身穿的那件一直舍不得穿的丝绸锦衣。而婉儿唯一常佩戴的银钗,被陆仁作为婉儿的遗物留在身边。
  三个孩子在不停的抽泣,陆仁默然坐在墓前沉思:“都是我害了婉儿!如果我不教婉儿跳那舞,就不会被曹操借去教人,那就不会发生这事……我这几年来到底都在做些什么?看上去混得身居高位、风风光光,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最心爱的女孩都保护不了,我到底有什么用?就连婉儿在临死的时候,都劝我不要报仇,她都知道我根本不可能斗得过曹操、曹昂!如果我不是这么胡混一气、不思进取,手边有些自己的权势,哪怕就像荀彧、郭嘉一样,曹昂也不敢对婉儿有什么非份之想……现在婉儿死了,我又能对曹操、曹昂怎样?陆仁啊陆仁,你……”
  “义浩……”
  郭嘉出现在陆仁身后。等陆仁回过头望去时,郭嘉已经深深的向婉儿坟行了三礼。
  陆仁道:“老郭,婉儿只是一个侍女,哪里值得你如此大礼。”
  郭嘉黯然道:“别人只知道婉儿是你的侍女,我能不知道婉儿在你心里的位置吗?再者像婉儿这样世间少见的女子……唉,可惜了……怎么没有立碑?”
  陆仁凄凉一笑:“我拿什么给婉儿立碑?”
  郭嘉明白过来,摇头不语。
  远处马蹄响过,不多时曹操带着几个近卫来到墓前。陆仁正想起身,曹操却先他一步在墓前三礼。
  陆仁道:“主公,婉儿她当不起主公如此大礼。”
  曹操道:“婉儿身死,孤之过也。且死者为大,三礼又何妨。”
  陆仁无言。其实他也知道婉儿的死根本就与曹操无关。
  曹操道:“义浩,孤有负于你,心有不安。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
  陆仁望望坟包道:“主公,陆仁确有一事相求。”
  曹操道:“义浩请讲。”
  陆仁道:“婉儿随我三年,情深意重,可是如今身故我却连一个名份都不能给她,现在连墓碑都不能立……主公能不能劳您屈尊,给婉儿一个名份,也好让陆仁了却一桩心事,立起这墓碑。”
  曹操道:“孤答应你!丁夫人膝下并无子女,孤就代丁夫人收婉儿为义女……这样你就可以给婉儿一个名份了。”
  陆仁深鞠一躬,默然走到送葬的车前揭开一块白布,吃力的将白布下准备好的墓碑搬下来立到婉儿坟前,碑文是:爱妻婉儿之墓,夫陆仁义浩谨立。
  曹操亦无言,从人送上笔,曹操在碑上补了一句:曹孟德正室丁氏义女。
  陆仁再次在碑前坐下,平静的道:“主公、奉孝,你们请回吧。我想一个人再陪陪婉儿。”
  曹操道:“义浩,婉儿之死是孤照料不周。现在你身边无人陪伴,孤府中诸女随你挑选。日后孤也会为你挑选一个好女子纳为正室……”
  陆仁低声道:“主公,陆仁的婉儿只有一个……主公又能找到第二个婉儿给我吗?”
  曹操不解的望着他。
  陆仁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全天下只有一个婉儿!婉儿身死,全天下也许只有三个女人能让陆仁再动心!”
  曹操道:“哪三人?”
  陆仁狂笑道:“哈哈哈……长安貂婵、洛阳蔡琰、河北甄宓!”
  曹操的脸色阴晴不定,许久才转身欲去。
  陆仁突然道:“主公,陆仁有一事相劝。”
  曹操回过身来望向陆仁。
  陆仁静静的道:“陆仁适才狂乱,有所失言,主公勿怪!这一事相劝,是劝主公一句,有一些女人最好不要去染指,特别是大胜后掳掠来的女子。”
  曹操迷惑不解,不过看陆仁的样子好像有些精神错乱,到也没有放在心上。
  陆仁又看见了典韦,向典韦道:“典都尉,你不要太过贪杯,要知道酒过是会误事的。特别是你护卫在主公左右的时候。”
  典韦一个大老粗更不明白陆仁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茫茫然的点点头。
  曹操想起婉儿之死似乎是女人与酒的关系,以为陆仁是在说曹昂酒后乱性,歉然道:“昂儿已被孤罚在家中面壁思过,还望义浩不要过于责怪他。”
  郭嘉担心的问道:“义浩,你……没事吧?”
  陆仁道:“主公、奉孝请安心,我没事。这几日我心烦意乱,镇上诸事无心去理,主公请勿怪。各位都请回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叹息离去,连诚、信、兰也被陆仁赶回家去。陆仁一个人坐在坟前道:“婉儿,也许我以后会再娶别的女人,但绝不会忘记你……以前不敢说,现在告诉你吧。你老公我是后世来的人,知道貂婵曹操自己想要的女人,不可能给我;甄宓是曹丕的夫人,更不可能给我;而蔡琰要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能救回来,那都是在十年后了……我还会再单身好长一段时间的,就算是为你守灵吧。
  “本来我是想救曹昂一命的,但是他那样对你,不救也罢。我是杀不了他,但我知道他很快就要死……可是曹操真的不能出什么意外,不然北方无人抵挡异族,死的人只会更多,所以我必须要保证曹操的安全……我现在这样提醒曹操一下,也算是尽了点自己的能力,至于曹操能不能听进去就听天由命吧……如果曹昂命大跟着曹操一起活下来,你不要怪我不能为你报仇……我其实恨曹操、恨曹昂、更恨自己!”
  眼前再次浮现出婉儿的一颦一语,还有几年来的点点滴滴,陆仁眼中的泪水划落……
  (往后是曹昂挂掉,曹操事后回己起陆仁的这段话开始心生怀疑。同样陆仁这时已经开始对曹操有一些不满,暗中联系到糜竺合作经商,糜贞其实是作为一个合作的运作人出现,与陆仁拾不上什么关系。瓶子当初的设想也只是让糜贞在合适的地方露露面,定位只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女强人而已。也罢,就写到这里吧,瓶子要去睡觉,还要上班那!)
    作品相关 这是瓶子收集到的史料
     更新时间:2008…10…4 23:07:20 本章字数:8535
  第九章三国
  (公元220…265年)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建魏,史称曹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也在建邺称帝,国号吴,史称吴或孙吴。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灭蜀,两年以后,司马炎代魏建晋。279年,晋灭吴,三国亡。
  第一节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成的原因
  第一,这是东汉后期州部长官权力恶性膨胀的结果。东汉后期,东汉王朝接受了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并选择有名望的官僚充任,使其总掌一州的军政大权,遂使州牧的权力大增。当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王权极度衰弱之际,这些州牧和一些州刺史便企图火中取栗,摘取皇冠。其中为祸最烈的军阀并州牧董卓以及徐州牧陶潜、荆州牧刘表、冀州牧韩馥、益州牧刘焉、刘璋和幽州刺史公孙瓒等都是以州牧和州刺史起家的军阀。
  第二,这是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门阀士族是从两汉之际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兴起的一个特权阶层。到东汉后期,这个阶层的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但在政治上累世享有高官厚禄,在经济上广占田宅、佃客,而且还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大都组建了一支由佃客、部曲和宗族亲兵构成的私人武装,遂使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出身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绍、袁术兄弟就是这部分军阀的代表。
  第三,这是中小地主势力乘机崛起的结果。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一些中小地主也乘机建立武装力量,发展私人势力,并挤身军阀行列,参加军阀混战。曹操、刘备以及割据江东的孙坚父子等即是这类军阀的代表。
  二、军阀混战的经过
  董卓之乱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何皇后之兄何进入朝辅政,并拥立皇子刘辩即位,史称少帝。他密谋诛杀了宦官首领蹇硕,并企图悉诛宦官,独揽朝政。由此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又趋激烈。宦官张让、段珪等先发制人,杀死何进。何进党人中军校尉袁绍闻讯,遂勒兵洛阳,将宫中宦官二千多人全部诛杀,结束了为时数十年的宦官专权的局面。不久,原何进之党的并州牧董卓率兵进入洛阳。他下车伊始,即废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董卓专制朝政后,放纵其所部胡、汉兵士四出抢掠,烧杀**,无所不为,遂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骤然加剧。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遂纠集后将军袁术、典军校尉曹操以及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组成关东军,讨伐董卓。董卓在关东军的强大压力下,挟献帝由洛阳迁居长安,后被司徒王允和部将吕布合谋杀死。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又杀王允,逼走吕布,关中大乱。
  董卓西逃后,关东军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又展开了相互厮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至此拉开。
  官渡之战关东军瓦解以后,盟主袁绍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相继从韩馥和公孙瓒等人手中夺取了冀、幽、青等州之地,遂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关东军成员曹操也在董卓西迁后,大肆在中原地区扩张势力。他先被兖州地方官迎为兖州牧,不久又收编了青州黄巾军30余万,势力大振。建安元年(196年),又迎汉献帝都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两年以后,又相继攻杀了吕布,逼降了张绣,势力扩大到了徐州和南阳一带,成为和袁绍足以抗衡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向曹操发动突然进攻,并迅速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进围白马(今河南渭县东)。曹操用声东击西策略,解白马之围,并阵斩袁军将领颜良、文丑,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接着,袁军主力亦抵达官渡,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后袁绍的谋士许攸因进谏受阻,愤而降曹,并暴露了袁绍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的储粮据点。曹操当即率兵五千,假扮袁军,焚烧了袁军的乌巢万余石储粮,使袁军军心动摇。大将张郃率部在前线倒戈,袁军全线崩溃。曹操乘机麾军进攻,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率800余骑,逃回河北。官渡之战即以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曹操不但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而且他本人也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任人唯贤,其部下谋士武将多为“效实之士”;又宽宏大量,能虚心接受部下建议,故内部精诚团结,将帅用命。曹操又处事果断,“用兵如神”,长于应变,他极高的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袁绍虽兵力众多,但他却自恃门第高贵,放纵豪强兼并,境内百姓不附,可谓失道寡助,故兵虽多而内部不合,离心离德。加之他又任人唯亲,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又“不知兵要”、“军令不立”。故在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与曹操相比,都处于劣势。因此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就不纯属偶然,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官渡战后第二年,袁绍忧愤而死,其子袁谭、袁尚又相互争立,发生火并。曹操乘机先后攻占邺城,杀袁谭和并州刺史高干,驱逐袁尚,占据了幽、冀、青、并四州之地。后又大破乌桓和袁氏联军,收降乌桓和汉人20余万口,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以后,想乘胜向南扩张,一举消灭割据荆州的刘表和割据江东的孙权,进而统一全国,遂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亲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向荆州挺进。这时,荆州牧刘表新逝,继领荆州牧的刘表次子刘琮慑于曹操的强大兵力,遣使投降。只有被出任江夏太守的刘表长子刘琦和北驻樊城的刘表部将刘备坚持抗曹。
  刘备是涿县(今属河北)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属汉朝远支宗室。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担任过县丞、县尉之职。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亦拥有部分武装力量。但因实力微弱,只能依靠强大的军阀,故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官渡战后他投靠了刘表,被派驻新野,后移驻樊城。他在樊城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面又搜寻人才,积极壮大自己力量。他曾三顾茅庐,将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的诸葛亮请出山,作为自己的幕僚,并访以政事,终于结为莫逆之交。
  占据江东的孙权是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次子。孙坚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升任长沙太守。在军阀混战中追随袁术,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长子孙策代领部曲,始向江东发展。孙策死后,孙权袭领旧部,经过苦心经营,势力渐强。
  当刘备听说曹操率军经樊城向江陵进发的消息后,因兵力单薄,遂向南撤退。行至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被曹军击溃,使折而向东,在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与刘琦会合。为了联合江东势力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孙权接到曹操在江陵给他的关于要‘会猎于吴‘的书信后,当即召集部下商议。但部下中的主降派和主战派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孙权虽力主抵抗,但由于受到投降派的压力,很难决断。诸葛亮抵达江东后,孙权始坚定了抗曹决心,并很快组成了孙刘联军,以江东周瑜为统帅。曹操率部东进,在赤壁与联军遭遇,初战失利,便把军队撤回长江北岸的乌林,又将船舰首尾用铁链相连,欲使北方的曹军将士适应水上生活。周瑜指示部将黄盖向曹操诈降,曹操当即应允。于是黄盖遂率领载有膏油干柴的数十艘蒙冲斗舰,向曹营驶来。时东南风劲吹,船行迅疾,快要接近曹军船舰时,黄盖令部众放起火来,蒙冲斗舰犹如火龙直冲曹营。曹军首尾相连的船舰当即着火,并引燃了乌林营垒。曹军大乱,人马被烧和溺死者甚众。周瑜又指挥联军水陆并进,乘胜追击,曹操慌忙率残部逃回江陵。
  曹军数量虽多,但内部并不统一,收编的荆州降众,心怀犹豫,不肯用命;曹军主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远来疲惫,发生病变,战斗力大减。加之曹操麻痹轻敌,急于求成,放弃了自己的陆战之长,而就水战之短;连锁战船,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又在仓猝之际,中了黄盖诈降火攻之计。因此,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赤壁兵败以后,曹操曾主动放弃江陵,把战线收缩在襄阳、樊城和合肥一带。接着,他又麾军西入关中,逐杀了关中陇右地区的军阀韩遂和马腾、马超父子。不久,他又南下汉中,打败了张鲁。为后来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战后,刘备占领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又向孙权借得荆州。后来,刘备又打败刘璋,占领益州,为他的建立蜀汉创造了条件。
  赤壁战后的孙权一面同曹操争夺江淮地区,一面又派兵经略岭南,相继占领交、广等州,势力扩展到了珠江流域。不久,他又派吕蒙袭杀了刘备的荆州守将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彻底逐出长江中游。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第二节三国政治
  一、曹魏政治
  曹操评价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蒿,是宦官曹腾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时以孝廉被推举为郎,遂步入仕途,历任洛阳北部尉、屯丘县令、议郎、济南相、东郡太守和典军校尉等职。董卓之乱发生后,他在兖州召募丁壮,训练士卒,并率部加入关东军,曾以孤军向董卓进攻。关东军瓦解后,遂着手经营河南之地。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赤壁战后,又进军关陇,占领关中,由魏公晋升魏王,220年病逝。
  曹操从小喜读兵书,曾广泛收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曾传之于世,可惜原书现已失传。他在官渡之战及其众多战役中,都充分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能够由弱变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虽功盖天下,又‘挟天子而以令诸侯‘,但却能审时度势,至死也未代汉称帝,说明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并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白脸奸臣。他曾三次发布《求贤令》,都把才能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他身边罗致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和文臣武将。这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总之,曹操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促进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同一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拟的。虽然有时他也会表现出残酷暴虐和奢侈荒淫等诸多缺点,但他的巨大功绩却是不能抹煞的。
  九品中正制这是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代汉建魏前夕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创立的一项选官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权门请托,贿赂公行,致使秦汉以来实行的察举、征辟等选官制度已腐朽不堪,加之军阀混战,士人播迁,原来察举制时盛行的‘乡举里选‘已无法照常进行,于是九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办法是先由中央的司徒选择在京师任职的官吏兼任原籍州郡的大中正或中正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然后综合他们的门第、德才,订出‘品‘、‘状‘。品分九等,主要依居门第、资历,状是士人的德才行为。品、状写好后上报中央,以备选用。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中央吏部还较重视士人的状,但后来状则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选官用人单靠门第高下。这就为后来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曹魏政权的建立及司马氏势力的崛起220年10月,曹丕在洛阳即帝位,是为魏文帝,曹魏政权正式建立。七年以后,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受遣诏辅政。次年,孙权和诸葛亮相互配合,向魏进攻。明帝当即派兵抵抗,又多次派兵北攻辽东,并淹有其地,使曹魏政权进入了鼎盛时期。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死,养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入朝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