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种兵王在古代-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无论是国力还是兵力,现今都还没有能力入主中原,统一天下,所以干脆把中原的物资抢掠一番,然后把烂摊子丢给扶植的儿皇帝。
    这样不仅解决了当前的各种军需费用,更能从儿皇帝手中每年再得到大量的贡赋。
    洛阳城陷入恐慌之中,作为文人士子代表的浩然堂内,也压抑着令人窒息的气息。
    冯道近年来受到朝廷打压,托病不出,把一应事务交给长孙冯浩宇打理,实际也是在表示着对朝廷的不满和磨练冯家接班人的打算。
    但遇到这等大事,冯道却又放心不下,亲自把浩然堂如今在大晋担任副相的三人慕容威,罗廉,黄世权召来密议。
    大晋当初是靠着高祖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引来契丹铁骑的帮助才定鼎天下,所以权力机构成立之时,在崇政院,枢密院的基础上,另设北政司,专职每年和契丹搞好关系。
    崇政院院使由左相兼领,主管朝中政事,下设副使两名,分由两名副相兼领,辅助正使。枢密院亦设正使一名,副使二名,主管朝中军务,权力相当于右相和副相。
    而北政司的成立,是建立在主管每年向契丹输送贡赋职责基础上的,但近年来却取代了原本户部的责权,不仅负责每年给契丹的贡赋,还主管起全国的财政。
    这样一来,原本的六部实际成了执行部门,朝廷有什么政策,通过两院一司决议之后,下达到六部执行。
    慕容威为崇政院副使,罗廉为枢密院副使,黄世权为北政司副使。三人在大晋朝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实际上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或者财政,他们都有发言权。
    冯道原本是崇政院正使,但去岁却给石重贵以其年岁高,应回家颐养天年为由罢黜。真正的原因,恐怕所有人都清楚,这些年来,无论是哪个政权定都中原,冯道都无耻的带头迎立,凭着迎立之功,牢牢掌控了朝廷的政事。
    另外,冯道这些年大肆任用浩然堂中出来的门生为政,不仅掌控了崇政院,就连一向由皇室亲自主管的枢密院和北政司也插手。
    石重贵忌惮冯道,这才找个借口,一脚把他从朝廷踢开,并准备着手清理浩然堂在两院一司中的官员。
    无奈,浩然堂行事一向机密,就连石重贵本人也很难搞清楚,哪些人是浩然堂门生,那些人不是浩然堂门生。
    此次代表大晋领兵北征的景延广在朝堂之中一直是反对冯道最激烈的副相之一,年初被石重贵提拔为枢密使,执掌大晋兵事。
    景延广口才了得,加上也有真才实学,一直鼓动石重贵对契丹用兵,洗刷高祖之耻。
    石重贵乃是武将出身,本身对政事就没什么见解,加上大晋经过这将近十年来的经营,军容大盛,前两年在与契丹的战事上也着实小胜几次,遂听了景延广的建议,从年初开始,就大举调动禁军,征调各镇军马,陈兵北边,准备北伐。
    起初以其小姨夫杜重威为北营招讨使,举兵北伐。北伐之初,晋军士气如虹,全军上下无不想着洗血前耻,从契丹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
    甚至在上半年的战事中,晋军还取得过几次值得称道的胜利。但任谁也没想到,战事持续到八月,杜重威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挟裹着五万禁军投向契丹,全军大哗,一些一心想要收复失地的有志之士,更是在痛骂杜重威的同时,失声痛哭。
    杜重威的倒戈,连带着令统领四万镇军的李守贞也投向契丹。
    石重贵震怒惊恐的同时,急招景延广入宫密议,最后任命景延广为北营招讨使,征兵御敌。
    任谁都想不到,在朝中一向和冯道唱对台戏的景延广,其实也是浩然堂中人。景延广自知无论是声望还是实力都不如冯道,他便连夜秘密找到浩然堂主事人浩宇大少,祈求浩然堂联络各镇节度使,请各镇出兵出粮,北上抗敌。这才有了前次打着凤鸣诗会的幌子,其实是召各镇青衣幕僚密会之举。
    这次景延广本是踌躇满志,率领京都最后可拿出的三万禁军,以及各镇集结的五万多镇军,北上御敌,想着总算可以凭着所学,有所成就,一举脱离浩然堂。
    但想不到这八万多良莠不齐的军卒竟如此不堪一击,刚刚接战便溃败。
    “景延广此厮竟然如此不堪,空负老大人一番努力,可恨之极!老大人,咱们该怎么办?”罗廉右拳击打在左掌之上,满脸痛恨之色,其实心里却是暗暗高兴。
    景延广为枢密使之后,处处打压他,让他这个枢密副使有名无权,着实让他恼恨非常。这次景延广兵败,若说他是难过,还不如说他幸灾乐祸准确。
    不用说,景延广这次兵败,朝廷肯定是要追究其责任,罢免其枢密使之职是肯定的了,作为枢密副使,又是从地方上被调入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的罗廉,有极大可能接任枢密使之职。
    他这么问,肯定是想探探冯道的口风。这件事,若冯道不支持,即便晋帝有意提他为枢密使,恐怕他也坐不到那个位置上。
    朝中官员的任命,向来由崇政院和晋帝共同商议任命。如今崇政院正使韦应举虽然不是出身浩然堂,但为人却很耿直,但两名崇政副使却都是出身浩然堂中人。
    崇政院副使除了慕容威之外,另一副使高翔其实也是浩然堂门生。不过由于高翔受命北上巡察地方还未返回京都,所以这次密会他没能参加。
    冯道端坐太师椅中,眯着眼,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冯浩宇却暗自冷笑,罗廉的心思他怎能看不出来。
    这罗廉志大才疏,比景延广还不如,如今景延广兵败,他不先思谋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却仍想着能得到祖父的支持,爬上枢密使的高位,令浩宇大少十分不爽。
    无怪乎这些年来,没有一个朝廷能撑多长时间,朝中之人,个个都想着如何爬上高位,却没几个真心想要为国出力,如何撑持?
    “子瞳,你怎么看?”冯道手指轻敲太师椅,抬眼看向慕容威。
    子瞳是慕容威的字,慕容威是冯道一手提拔起来的门生,今年只有三十九岁,但实际看上去却只有三十左右。
    “大厦将倾,学生以为咱们还是早作准备吧。”慕容威叹息一声,无奈道。
第60章 冯府之议
 第一卷:异世立足 第60章 冯府之议    
    罗廉吃了一惊,满脸不解的望向慕容威。慕容威不同于罗廉,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乃是天福三年的进士,而且是位列三甲的榜眼。
    这些年虽然战事不断,割据者建立的朝廷却并未间断过科考取士。慕容威自高中榜眼之后,便被冯道委派到地方任职,而后提拔入吏部为官,去岁冯道在被石重贵踢开之前,把他提拔为崇政院副使。
    可以说,慕容威是冯道一手提拔起来的浩然堂门生,而他本身对于政事也非常精通。政治眼光也不差,不然冯道也不会下这么大力气培养他。
    但罗廉却不同,他是举子出身,原本此生绝无机会进入朝堂为官。不过此人善于专营,先是花钱买通吏部官员,在地方上捞了个吏官,而后不断巴结在地方任职的一些浩然堂门生,最终搭上浩然堂这条大船。
    从地方一步步爬上朝堂,罗廉所付出的努力远非常人所能想象,所以他才比任何人都在乎这次的机会。
    罗廉虽然政治眼光比不上慕容威,但政治经验却并不比慕容威差,怎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子瞳兄,这话可不能乱说。景延广虽然新败,但符彦卿将军却及时率援军赶到邺都,符将军被人称为‘山东之狐’,在山东与契丹对峙多年,从未听闻契丹军能占到便宜,由此可知符将军之能。有他坐镇邺都,想必很快就能击退契丹军吧?”罗廉道。
    黄世权也道:“是啊,老大人,学生也以为这次符将军虽借着救援之名,想趁机插手朝廷军务,是有些令人担忧,但符将军多年来在山东的威名大家有目共睹。不说别的,单是前年,他率两千青甲军大破五千契丹铁骑于漳河的漳河大捷,便能推知他在对付契丹铁骑上有自己独到的战法。这次他统领一万青甲铁骑军,一万五千青甲步卒,依青甲军这些年来的威名,还有符彦卿狡猾似狐的为人来看,若无必胜把握,他怎肯轻易出动山东大半军力出战?”
    “子瞳言之有理啊。这天眼看是要变了,你们近期还是好好安排自己家里的事情吧。去岁你们打压杜重威部将,老夫就曾劝诸位莫要计较过甚,却又有几人肯听?今日召你们过来,老夫只有两件事情告诫诸位。其一,料理好各自的家务事,待时机成熟,老夫自会出山;其二,调回江湖堂分布各地的死士保护好浩然堂诸青衣内眷家小。各藩镇动向不明,有不少已经封锁了驿路,控制了咱们浩然堂的青衣使,看来是不会再有人来援,咱们只有保存实力,方有东山起时。”冯道突然双目睁开,眼芒闪烁,透着一股子慑人之极的威严,他的语气虽然和缓,眼神却犀利之极,三人低垂头颅,小心应着。
    “子瞳,老夫安排你的事情,切莫怠慢。这件事做好,咱们才不至于陷入被动。世权,北军之事,一切还要你从中斡旋。他们此次恐怕志不在小,绝不会为难我等,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记住,无论朝中发生什么样变化,守好北政司方是上策。清明,禁军司的事儿,还需你守好,至于其他,现在还不是时机,莫要因贪念而做了鲁莽之事。”
    清明乃是罗廉的字,此人在官场沉浮多年,一向标榜自己做官清正廉明,所以取清明二字为自己的字号。
    冯道历侍三朝,所有事情早就看的通透,待把所有事情安排完后,叹息一声,低语道:“唉,我这把老骨头,何时才能长乐?”
    三人同时礼拜,齐声道:“老大人放心,学生们定会全力以赴,布置好京中大小事务,绝不辜负老大人提拔栽培之恩!”
    冯道无力的挥挥!”
    三人起身告辞,鱼贯离去。冯浩宇送了出去,直到三人离开冯府,才转身回到厅堂。
    “爷爷,慕容威和黄世权二人是您的门生,向来也与我冯家亲近,孙儿倒不担心,只是这罗廉,人品低下,急功近利,会不会坏了咱们大事?”
    “浩宇,这些年你做的很好,但你一向把眼光放在下面,从未真正经历过政治浪潮,看不明白朝堂局势,才说出这些话。罗廉此时绝不会背叛浩然堂,其他人也未必会始终如一的忠于浩然堂,以后你就会明白。如今你也长大成人,我冯家未来,还需你撑持,也该历练一番。这事我曾跟子瞳议过,过些日子,你先去吏部锻炼一下吧。”冯道双眼又眯了起来,似乎在想着事情。
    浩宇大少认真的听着,冯道继续道:“那些刺客都召回来。特殊时期,给人抓住把柄就再难翻身。再者,这种事情你也不必直接插手,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行。”
    “孙儿省的。爷爷,你看刘家这次会不会出兵趁机入主中原?”浩宇大少轻声问道。
    “哼,刘知远向来居心叵测,这么好的机会,不动才是怪事。只看他现在收缩兵力,封锁四关,切断与朝廷官道,便可知河东此时正在等待时机。上次便让你务必要和刘家搞好关系,不想你依然意气用事。刘承佑不过竖子尔,何须跟他一般计较。”冯道提起河东之事,神色稍显凝重起来。
    浩宇大少面显愧色,“爷爷教训的是,孙儿还需多磨练。”
    “嗯,你去吧,这天下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爷爷老了,冯家能撑起这个家的就只剩下你一个,辰风那小子,虽然没有大才,可毕竟是我冯家血脉,你万不可做出骨肉相残的事来。以前爷爷没有管你们小辈的争斗,也是想让你们能迅速的成长起来,你不要怪爷爷心狠。”冯道慈爱的看一眼冯浩宇,语重心长的说道。
    冯浩宇点了点头,冯道的做法,他以前也很不满,但随着年龄增长,遇事见多,也渐渐明白了冯道的良苦用心,早对幼年的事看开。
    冯浩宇再跟祖父商议片刻,告退离去。
    暗夜堂丢失一万六千两黄金之事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眉目,也让浩宇大少十分闹心,不过今日听了祖父一番话,知道眼下局势混乱,再不可把精力放在这些琐事上。
    离开冯府后,浩宇大少直奔洛神楼。他打算在把暗夜堂的事全部交给夜帅处理之前,再和夜帅商议一下关于康龙的事情。
    对于康龙此人,他一直都有点摸不清,决定进行最后一次考验,若康龙的表现能令他满意,他准备利用手中的资源,培养出浩然堂自己的将领来。
    在当下情势下,他已经基本看透,手中若不能掌握一股可用的军事力量,在这乱世之中,将处处受制于人。他不想重蹈祖父冯道覆辙。
    掌握朝堂权力又如何,还不是做着迎来送往,被天下人耻笑之事?只有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力量,才能牢牢控制住所得权势。
    洛阳城如今被皇室亲卫军实行了封城之策,四面城门聚集了大量衣甲鲜明的护卫,严格盘查出入城门的人员。
    只要发现可疑之人,不问情由,一律锁拿投入牢城。
    在这种情况下,暗夜堂虽然有冯家在背后撑腰,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城中搜捕劫了他们的神秘势力。
    康龙手中拿着暗夜堂从浩然堂抄录过来的军报,开始担心起前线战事来。
    他没有进入过当世军伍,有些搞不清楚当世军种编制。不过从手中掌握的这些资料,他也能分析出不少事情来。
    对阵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符彦卿虽然手中掌握着两万五千兵卒,算上邺都城内两万多守军,也不过四万多不到五万。反观契丹军马,不仅有国主耶律德光亲自率领的五万契丹铁骑,还有新投降契丹的杜重威的四万多亲军,李守贞的五万镇军。
    虽然李守贞并未跟随契丹铁骑,而是把军马驻扎在邢州,但以区区四万多残兵对阵兵锋正盛的五万契丹铁骑,还有杜重威的四万多亲军,这场仗绝难打胜。
    刘知远封锁河东诸镇通道,显然是想坐观天下变动,好寻机而动。若契丹军胜,他可率军投诚,若是大晋军胜,他亦可率军出雁门关,堵住契丹军退路,一举歼灭契丹军。
    最好是两方打的不可开交,两败俱伤,他正好趁机出兵洛阳,以勤王保驾为名,趁机夺了京都之地,成就霸业。
    其他诸路藩镇皆不足为惧,实力最强的淮北节度使唐天宝,被南唐兵马牵制,无力北上。
    如今能有实力与契丹军抗衡者,只有河东刘知远和山东符彦卿。
    刘知远经营河东数年,手下兵强马壮,文有史弘肇,苏逢吉等,武有郭威,慕容彦超等悍将,羽翼已成。
    而符彦卿虽然手下没有多出名的文才武将,但他本人却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多谋善断,兼且近年来不断在山东河北等地与契丹人作战,声名显赫,手中更有威名赫赫的青甲军骑卒一万五千人,步卒两万五千人,实力甚至超过刘知远。
    不过符彦卿不同于刘知远。刘知远的根基在河东,因此家小也全部安置在太原城,其用心不言而喻。符彦卿的家小一直住在京都洛阳,若符彦卿有何异动,大晋无疑可以先控制住符家老小,逼迫符彦卿就范。
    这样一来,就大大去了大晋皇家对符彦卿的猜疑之心,也可让符彦卿能够放开手脚,在前线作战,而不会担心朝廷猜忌。
    康龙思虑再三,觉得自己现在若能去往前线作战,亲自参与冷兵器时代的大型战役,不仅可以积累军功和声望,还能磨练自己,尽快适应这个时代的战事,才是最好的出路。
    中原的局势虽然混乱,但中原朝廷当下最大的敌人却是契丹人,若不能亲自领略契丹铁骑的厉害,始终无法制定出相应的练兵之道,训练出一支精锐的军队来。
    但他现在却又只能蛰伏洛阳。他刚刚取得夜帅信任,还没有彻底摸清局势,完成符彦卿交托的任务,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去往前线。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夜帅突然来临,并带来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
第61章 亲军都头
 第一卷:异世立足 第61章 亲军都头    
    “夜三,本帅听闻你有领军之才,也有大志,所以决定趁如今局势,为你打通了朝廷关节,令你去前线磨练一番,不知你可愿意?”夜帅依旧穿着宽大的黑色斗篷,遮住面目,令人看不清他的面目表情,但他的声音却透着笑意,显然心情已经比前几天好了很多。
    “多谢夜帅栽培,夜三必不负夜帅所望!”康龙惊喜之极的跳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夜帅对于一向沉稳的康龙突然露出如此失态的表现,无丝毫不满,竟反而更加放心起来。
    康龙的这种表现,恰恰说明他非常在意权势,只要在意权势,就好控制。
    “四日后,朝中会派使者领一千步卒,押运一批粮草去前线犒军。押粮官冯辰风乃是我暗夜堂故交,本帅为你谋得亲军都头之职,一路负责冯辰风的安全。我已交代冯指挥,等到了邺都,你会被安排在邺都留守王审琦部效命。你放心,王留守也是我暗夜堂故交,若你真有统兵之才,王留守必会重用。这是你的机会,也是我暗夜堂的机会,你可要珍惜,莫要辜负了本帅,辜负了暗夜堂的苦心。”
    夜帅邪异之极的笑一声,黑色斗篷里露出两点邪异奇光,盯着康龙。
    “是!”康龙挠了挠头,故作平静的掩饰内心的兴奋。
    “你在洛阳还有什么未完成的事,趁着这两天的时间,赶紧去办了,两日后,本帅亲自送你去亲军营报到。”夜帅说完这句话便甩身离开。
    “这才叫刚刚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康龙的兴奋并非刻意装出,而是真感到兴奋。
    毕竟,前世学了那么多军事知识,但从未遇到过什么大型的战争,根本就没机会施展,既然上天给了他这样一次机会,怎么能不珍惜呢。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第三日一早,夜帅带着康龙,直奔驻扎在洛阳城内的亲军司营地。
    大晋建国之后,石敬瑭把自己原来的镇军改建为禁军,又从禁军中挑选勇武忠诚者三千人,成立亲军司,专职皇室安全。亲军司编为六营,每营五百人,有弓弩一营五百人,长枪营三营一千五百人,铁骑营两营一千人。
    石重贵继位之后,曾对亲军司进行过调整,调走了一批原来忠于石敬瑭的军官卫卒,安插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人进去。但总体的人数却并未调整,依然保持三千人的编制。
    这次冯辰风押运部分物资去往邺都,需走水路,所以挑选了长枪营两营步卒,分别是长枪营二营和三营。
    康龙被编入长枪二营花阗麾下。二营指挥使花阗,身材魁梧,擅使丈八大枪。花阗今年三十六岁,却从军已有十八年,是亲军司中唯一跟随过石敬瑭的老将而未被调走者。
    亲军司营地设在洛水边,数十排简易的砖石房舍在高达两丈多的青砖石墙内整齐排开。营房辕门建有两座四丈高的碉楼,数名身着铁甲的护卫手提长枪,在碉楼上来回巡逻。
    花阗亲自在辕门外迎接。他深知夜帅的身份,为将这么多年,也学到一些混迹官场的手段。若不是生性耿直,意气用事,凭他的本事和资历,也不至于一直窝在亲军司内当个小小的营指挥使。
    原来一同跟随石敬瑭的那批人,心思活络一点的,一个个投入石重贵麾下,早都混入朝堂,或登堂拜将,或外放成为一州刺史,参将,哪像他,如今还只是个营指挥使。
    夜帅的神秘身份他不清楚,但他背后的人物,花阗还是知道的。若能和夜帅背后的人物搭上关系,对他以后的升调也是大有臂助的。
    “见过指挥使大人!”康龙上前见礼,却一把被花阗扶住,听他哈哈爽朗笑着道:“哈哈,浩然堂推荐的人物果然不凡!俗礼就免了,以后大家在一起共事,还需多亲近亲近才是!”
    夜帅也不多言,只交代了一句,“花指挥,康龙就交给你了。盼你能多加照拂,我家公子说了,事成之后,必有回报!”
    花阗面色一喜道:“如此就多谢公子了!请回禀公子,花某仰慕已久,这次任务完成,一定要前去拜见!”
    夜帅邪异一笑,转身离去。
    康龙有些奇怪,这次任务的使者是冯辰风,若说到照拂,也该是他照拂才是,夜帅怎么会把自己送到花阗面前,而不直接去面见冯辰风呢?
    揣着疑问,康龙被花阗领到营地的校场上。
    此时还是辰时,也就是上午八点左右,营房外的校场上,有不少军卒正在操演。康龙好奇的观察着操演的那些军卒。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当世军卒的操演,禁不住拿他们的操演科目和后世的军事训练比较一番。
    操演中的军卒,整齐划一的随着各部军旗挥动,做着战阵配合演练,康龙看了片刻,觉得这些军卒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仅能做到令行禁止,而且配合的也相当默契,基本上能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心里暗暗佩服花阗的治军才能。
    在战阵中,只有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整体的战斗力来。当然,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卒的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