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巅峰大艺术家-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个镜头难度偏大。
马大宽正低头劳作,忽听门口有人高声一呼:“哎呀!劳烦小哥打听一声,你这咸菜坛子,可卖否?”
马大宽慌忙抬头,见屋中呆立一人,两眼冒光地盯着桌上的坛子,于是不明所以地问:“卖给您,我这冬天就没有咸菜吃了。”
师行剪没理会,径直窜到桌前,抱起咸菜坛子里里外外看了个通透。
马大宽有些不高兴了,说道:“我说这位老师傅,我好不容易才刷干净的,你洗手了吗?”
师行剪根本没听进耳朵,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来,重重地拍在木桌上,用力之大,竟把一个萝卜头震落到了地上。
马大宽半张着嘴巴,低头看向那沓钱币,数了数正好是10张大团结,10张大团结啊!
话说,在那个年代,可是不小的一笔横财。
马大宽双手发着颤,看向师行剪,师行剪两只手紧紧地抱着坛子说:“小兄弟,够了吧,吃几年咸菜都没有问题吧?”
“您当真要买这坛子?”马大宽紧紧地捏着钱,“一个破坛子能值10张大团结?”
故事发生到这里,师行剪淘到宝贝,本应该乐颠颠地跑了。
可这是在演戏,演戏就得虚构,就得跟现实矛盾,为了令其更有可看性,师行剪要对这坛子大讲一番。
只见师行剪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子,用刀刃轻轻刮掉坛子上的漆。
漆是红棕色的,应该叫做防锈漆,原本是涂在铁器上隔离空气防锈用的。
这种漆附着力并不强,所以很容易就被刮了下来。
慢慢地,一个淡淡的天青色瓷坛便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器形古朴稚拙,釉色光润鲜亮,这是宋代汝窑瓷器的一大特征。”师行剪摇头晃脑,“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在宋代隶属汝州,故简称汝窑,汝窑色调多为浅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青’,釉层不厚,釉面开裂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对了,请问老弟,这坛子是从何而来?”
“捡的。”马大宽不假思索地说。
“哪里捡的?”师行剪投来一个颇为怀疑的眼神。
“以前厂子里的老仓库拆了,一堆破烂儿堆在当院,我见这坛子还有点儿用处,就捡回来腌咸菜用了,看它绿不啦几的,就给它涂了点红漆,嘿嘿,都用了好几年了。”
“原来如此。”师行剪装模作样地点点头,“‘革’初期,全国各地的红小兵闹起‘破四旧立四新’的风潮,从很多家藏丰富的人家里抄走很多古玩,有的被砸碎销毁了,有的就集中存放在某处,这些东西被叫做查抄物资……以后落实了有关政策,查抄物资被允许退回,物主一般没人敢去认领,况且那时候旧物本就不值钱,我想这汝窑坛子应该属于幸免遇难的、没有退回去的查抄物资……”
戏拍到这里就算收场了,还有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师行剪乐颠颠地抱着淘到的宝贝走出大门。
摄影师把摄像机从三脚架上卸下来,扛在肩头,准备跟拍。
谁也不知道,乱子就出在了此刻……
或许是摄影师的疏忽,也可能是师行剪故意想显示一下他矫捷的身段,就在他抱着坛子准备转身之时,不料幅度太大,支起的手臂不慎撞到了一架辅助照明灯。
第140章:密室惊魂
整个剧组的人,正在暗自思忖,突然间,黑暗之中,传来“喵……”的一声叫唤,两秒钟之后,整间屋子里的人都轰然大笑起来。
“一惊一乍的,原来是只野猫,导演,赶紧让灯光师傅把电源修好,快快快,”这是主持人柳炎的声音,“师老,您还好吗?”
“哎呀,吓到老夫了,”师行剪仍旧心有余悸地说,“刚才,有一个毛茸茸的东西从老夫的双腿之间穿过,如鬼如魅,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此言一出,屋里又是一阵窃笑。
不过,很快,灯光重新照亮了整个屋子。
马大宽眯缝着眼睛扫视四周,师行剪不知什么时候已然安坐在了一把折叠椅子上,一只手抚摸着胸口,似乎还没缓过神来。
在师行剪的脚边不远处,便是那只高仿瓷坛,可惜,已被摔成了八瓣儿。
“你们快看啊!”摄影师一声惊呼。
马大宽立刻看向摄像师,那人眼睛发直,一条手臂快速地抬起来,指着一个地方。
“怎么凭空多出一扇门来?”
“什么门?!”
“哎呦,可不是吗,真的是一扇门?”
“怎么会有门?!”
马大宽顺着众人的目光一看,有一盏大灯砸在墙上,那灯很重的,竟然把一面墙砸出了个大窟窿。
不,不是窟窿,马大宽绕到摄影师的身后,这才看清那里竟真是一扇木门。
木门非常厚实,大灯并没有把门砸破,而是砸坏了门闩,门从里打开,似乎合页上有自动关门的弹簧,所以门紧紧地夹着半只灯罩,只露出了一道又窄又黑的缝隙来。
小楼密室?!
人们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百年前的老楼里,居然隐藏着一间密室。
可是,密室里会隐藏着什么呢?!
没想到这幢即将毁于推土机之下的小楼,还别有洞天?!
马大宽抬腿迈过倒在地上的灯架,下意识地,一步步朝那缝隙走过去。
里面很黑很黑,似乎很久没有光线射进去了,使得那种黑不是一般的黑,是一种死气沉沉的固体的黑,令活人产生窒息的黑。
马大宽正陷入沉思中,不料竟然有只冰凉的手搭在了他的肩上,马大宽吓得哆嗦一下,身后便响起了师行剪那干涩的如同锯木头般的声音。
“小马,是我,别紧张,你看见了什么啊?!”
“黑,就是黑。”马大宽摇摇头说。
“那你躲开,让老夫一观便知,快躲开啊!”师行剪凑上来把马大宽挤到了一边。
马大宽朝左移了一小步,师行剪一张老脸凑近了门缝,只片刻,他就一个劲儿地咳嗽了起来。
“师馆长,怎么了啊?”马大宽立刻问。
“潮气熏天,里面的味道真噎人啊!”师行剪咳嗽着说。
二人正说着,柳炎处理完电源也凑过来,悄声问:“您二位看见什么了?估计只是小楼的地下室吧!”
“应该是地下室,或者厨房间。”一个场工说。
“哎呦,还真是,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是啊是啊,下去看看吧?!”
剧组很多工作人员都凑上去,嘴里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充满不解。
“要不要下去看看啊?”柳炎随口说。
人的天性都是好奇心很重的,突然在墙壁上砸出一个大洞,还有一扇门,怎么能不想下去看个究竟呢?!
有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胆子特别大,已经举着手电筒走到了门口,低头就要往下走。
师行剪拦住了那几个冒失的年轻人,他说:“先等一等,这里面空气不流通,万一空气有毒怎么办?”
柳炎问:“那要等多久才能进去呢?”
柳炎是这次节目的主持人兼策划人,职业的敏锐告诉她,这地下室里如果真有什么东西,那么能拍到第一手的资料,或许自己一下子就火了。
如果真的火了,柳炎直接平步青云,从津海电视台调到央视做主持人也说不定,所以,柳炎也非常想下去看看。
师行剪说:“空气是否安全,其实比较容易鉴别,请美女主持人给我拿来一根蜡烛……”
身后有个毛头小子挥动了一下手里的手电筒说:“我们有手电筒,还要什么蜡烛呢?”
“你懂个屁啊!”师行剪瞪了一眼那个毛头小子,居然报了粗口。
“好好好,师老您别着急,我现在就去找蜡烛。”柳炎点点头,就去找蜡烛去了。
要说柳炎不仅是长得漂亮,办事能力也是超强的,很快,就拿来了两根蜡烛,一根白色一根红色,还有一盒火柴。
或许,电视台剧组的人看不懂师行剪要蜡烛做什么,但是,马大宽当然知道,因为他看过盗墓小说,这不是就里面的情节吗?
下古墓的时候,点上一根蜡烛,看那蜡烛火苗的颜色。
如果是正常的橘红色,这就说明空气质量没问题,如果是蓝绿色,这空气里面就罕有什么有害气体。
其实,摸金校尉那一套,什么灯灭不摸金,那都是迷信,里面没有那么多恐怖的元素,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火苗变绿并不是鬼吹的,而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杂质,比如,现在家中做饭用的天然气,颜色不就是蓝绿色吗?不也是有毒气体吗?
第141章:热点新闻
师行剪又观察了一下火苗,非常正常,马大宽也看到了。
其实,师行剪这么做也是多余,这里又不是千年前的古墓地宫,能有什么毒气呢?
得到师行剪肯定的回答,柳炎这才把手电筒打亮了。
手电筒的光线可是真够亮的,其实,这地下室本来就相当狭小,马大宽接过柳炎的手电筒,快速地在地下室里扫了一圈儿。
顿时,在下面的三个人,都震惊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的是一尊白玉佛像,没错,就是一尊晶莹剔透的白玉坐佛的玉佛像。
但是,奇怪而又可惜的是,这一尊白玉坐佛的头部缺失了,在这黑暗潮湿的环境里,看起来有着一丝诡异。
整个白玉佛像大约半米高,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玉器的雕刻物件儿来说,体积就已经十分巨大了,因为玉石的原料毕竟体积较小。
师行剪夺过了马大宽手里的手电筒,仔细地去照,这尊佛像雕刻是一个佛陀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打了一个手印放在双膝上,因为看不到头和脸上的表情,佛像的身份比较难于判断,白玉佛像的下面,有一个木质底座,颜色很深,看不出材质。
这时候,柳炎已经把上面的摄影师招呼了下来,摄影师扛着摄像机玩儿命地拍,所有人,就跟打开了胡夫金字塔一样惊奇。
“小马啊,你怎么看呢?”
师行剪背着手,慢慢地绕着那一座玉佛走着,眼睛在玉佛上身上仔细打量。
马大宽毕竟年轻,眼神比师行剪可好得多,他没有细看,就已经看出了一些问题,眼睛直直地盯着玉佛的脖颈那断面处,看得有些失神。
被师行剪突然这么一问,马大宽恍惚了一会儿,这才抬起头看向师行剪。
“师馆长,有您老在这里,哪有我这等小辈人说话的份儿呢?”
马大宽很识趣,有大人物师行剪在这里,并且摄影师还在一边录像,自己即便是看出一些端倪,他也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难道,你们就没看出问题的所在吗?”
师行剪故意拉长了声音,脸还故意去找镜头,显然,这师行剪已经十分熟悉了镜头下的生活,一举一动,都是分的老练,不亚于专业演员。
“师老,您快给我们说说吧!”
主持人柳炎不知从什么地方抽出来一个话筒,用采访考古学家的口气问。
“好吧,既然你们都看不出什么,那就让老夫说一说吧,”师行剪摸了摸下巴,学着大学教授讲课的模样说,“你们看,这尊玉佛,体积巨大,显然通体都是由一块上好的白玉雕刻而成,大家都知道,玉石里面,籽料最好,可是籽料虽好,但是大块的籽料却十分稀少,像这么大的一块更是世间罕有,能够雕刻成了一尊玉佛,这价值更是没办法去估算了,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既然一整尊玉佛本身就非常珍贵,为什么玉佛的头部却被人给分离开来,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师行剪说得云里雾里,柳炎只能不住地点头,但是马大宽已经听明白了。
师行剪的意思是,这尊玉佛的整体要比一个佛头更珍贵更值钱,盗宝的人,为什么偏偏要把佛头取走,留下了一个身体,完整的一尊玉佛,价值绝对比一个佛头要大得多?
除非那盗宝的人是个棒槌,就是因为是个棒槌,所以,就这么毁掉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艺术臻品,真是太可惜了……
马大宽叹口气,看向师行剪,师行剪依旧对着摄像机不停地在说,吐沫星子都快把镜头弄模糊了。
趁着这个机会,马大宽走进了佛身,拿着手电筒,往那脖颈的断面一照,就这么一照,他立刻看出了异常。
因为,那断面处非常的平滑,根本就不像是用锯子锯断的,很像是用快刀用力一铲,给铲掉的。
可问题是,这玉佛又不是豆腐做的,即便刀口再锋利,一铲子,恐怕是不可能就能铲掉的,而且,还能留下这么光洁的平面,这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想到这里,马大宽已经伸出了手,想要去摸一摸那断裂面。
没想到,师行剪眼观六路,他正在摄像机前面白话,眼角却看见了马大宽这边伸出了手,于是,立刻跳过来拉住马大宽的胳膊,说:“不要上手,这可是国宝,上面的一些信息,必须要留给专业人士去鉴别……”
师行剪说得在理,马大宽就点点头,退了一步,正好看到有个剧组人员拿着一台单反相机。
马大宽招呼那人过来,借过来单反相机,对着玉佛的残骸,各个角度都照了好几张,然后对那人说:“这些照片,你可不要删除了,回头电邮给我,好不好?”
第142章:丢失的玉佛头
连日来的媒体,也开始大肆宣传这样的一个话题,就是玉佛头的下落。
如何能让国宝回归,把这一件古代艺术珍品复原,这才是关键。
由于马大宽是这一次玉佛发现的亲历者,所以,电视台那边的消息不严,全国上下,有很多小报记者都来采访马大宽。
实在是太烦人,结果,马大宽干脆从学院的宿舍里搬了出来,这些天,就住在了作璞轩的2楼,就是为了躲避那些小报记者。
古文化街的这个大店铺,之前已经说了,是两层的楼房,上面的一层,一切生活设施都齐全,床铺洗手间厨房都有,住人完全没有问题。
搬到这里来之后,那些小报记者打听不出这里,这才清静了一些。
住了几天之后,马大宽感觉,这地方还真是挺好,虽然白天吵闹了一些,但是到了夜里,李槐树和老顾回家了,整条古文化街也没有游人了,就变得特别的清静。
马大宽是个喜欢图清静的人,他就准备在这里常住了,因为学院里高年级的学生总是喜欢在外面租房子,是有这个先例的。
所以,不在宿舍里住,老师倒是不反对。
既然决定在这里常住,马大宽就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笔记本电脑,又储备了一些吃的放在冰箱里,过起了钻石王老五的单身生活。
这天晚上,马大宽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晚饭,新闻里又重复报道玉佛的事情。
这已经不算是新闻了,新闻里说,专家从残留的玉佛身体上,已经鉴定出,这尊白玉坐佛应该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的时代,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这尊玉佛原本应该是供奉在某做唐代的大寺庙里。
众所周知,唐代的上层贵族,十分崇奉佛教,最著名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段时期。
所以,才会有人花费巨资用一整块的完美白玉,雕刻了这一尊白玉佛,这绝对是国宝。
现在,有关部门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正在向世界各地发出信息,希望可以找到玉佛的佛头,迎接国宝归国。
但是,新闻里并没有说任何结果,想来,虽然消息是发出去了,到目前位置,玉佛头的下落,依旧还是无从知晓。
这则新闻已经播完了,马大宽的饭也吃完了,他一边洗碗一边想,脑袋里还是玉佛的事情,在他的脑海里,正在重播当天潜入地下室的经过,试图从画面中找到什么可疑的地方。
毕竟这可是唐代的一尊玉佛,年代过于古老了,如果可以复原成功,不但可以令国宝再度生辉,而且,对于信佛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莫大的公德。
想着想着,马大宽突然想到那一天,他借了单反相机给整尊玉佛都拍了照片。
没错没错,是有这件事,不知道那个剧组的人是否把照片给删除了。
想到这里,马大宽擦干净手,找出一个手机号码,就给那个人打了过去。
很快对方就接了电话,马大宽就把拍照片那件事说了,那人说,照片他都保存了,随时可以发到马大宽的邮箱里。
想一想,现在真是麻烦,这时候,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朋友圈,如果有,直接把照片传过来就可以了。
可惜那时候,连大屏幕的智能手机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只能用电子邮箱。
马大宽打开笔记本电脑,插上网线,这时候还是悲催的电话线拨号上网,好半天才注册了一个邮箱,足足等了1个小时,那些照片才给传了过来。
照片刚好有10张,启动大眼睛看图软件放大了照片,仔细观看,虽然是单反相机拍的,但是当时那地下室黑暗,单反相机的像素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照片也不是特别清楚。
尤其是暗的地方,照片上的颗粒很粗大,只能勉强看看,用于鉴定真伪恐怕不行。
不过,真伪无需鉴定,那么多专家已经说了,那是一尊唐代的玉佛。
翻看了几张,马大宽就把眼神集中在其中一张照片上,这正好是一张俯拍,拍的正好是玉佛脖子处的截断口。
马大宽滚动鼠标,把照片放到最大,即便放大了,看那横截面,依旧是十分的平滑。
自始自终,马大宽都对这断口处感到疑惑,到底是用了什么工具,才能这么平滑的把头部给铲下来呢?!
熟悉玉石雕刻的人都知道,虽说和田玉算是软玉,但是那硬度也很高。
要想分割玉石,现代化的工具是电锯和电砂轮,古代人没有电器工具,只能用钢丝锯条,用一根很细的金刚丝,才能慢慢把玉石锯下来。
如果是钢丝锯条的话,那玉佛的横截面必须会留下粗糙的痕迹的,不可能是那么平滑?
也不知道,这一点,那些专家是否已经猜测到了。
之前也提到过,佛头这东西,在国内的市场是不行的,信佛的人总不能去请一颗头回家供奉,主要还是卖给外国人。
事实上,佛头虽然也算是古董,但是这东西,在从前根本就没人理睬。
一直到了清末民初,外国人对佛像有了兴趣,可是,整尊的石佛特别巨大,很多都是沿着山体开凿出来的,无法搬运,怎么办?
第143章:刘一铲
想到此刻,马大宽就拿起手机给胡哥打了过去。
胡哥的语气有些警惕地问:“喂,是马兄弟吗?”
马大宽说:“是我,胡哥,你别紧张,我只想问你一件事情……”
胡哥说:“哦,什么事情?”
马大宽说:“胡哥,我手上有几张照片,想发给你看一看,你有电子邮箱吗?”
胡哥想好几秒钟,却问:“电子邮箱是啥东西?”
马大宽心里说:我晕,看来胡哥太复古了,跟他没办法沟通,这电子邮箱解释起来有难度,那还得从互联网说起,还是算了吧!
马大宽又说:“算了,回头我把照片冲印出来,我想让你帮我看看,因为那些照片我有疑问?”
胡哥说:“没问题,不过,3天后,我要去外地收货,你最好明天来见我,要不然,就得多等几天了。”
胡哥那边还挺忙,马大宽就说:“好吧,胡哥,你这两天在什么地方?”
胡哥说:“我目前就住在上次那个宾馆里,就是上次举行拍卖会的那个地方。”
马大宽说:“好吧,我明天去那宾馆找你吧!”
说完之后,两个人就挂了电话,胡哥的做事风格也很奇怪,居然并没有问那照片上的内容是什么,他就答应了。
转天一早,马大宽让老顾去把佛像的照片都冲洗出来,老顾以前就是干这一行的,洗照片的工具他都有。
很快,马大宽就拿到了10张10寸的大照片,彩色的,很清晰。
然后,连忙搭乘北上的火车,来到了京城,坐出租车到达那家宾馆门口,马大宽给胡哥打了一个电话,这才见到了胡哥本人。
胡哥带着马大宽进入一个客房里,客房之中,地板上堆放了一些行李箱,似乎胡哥说3天后要出远门,是真的。
见胡哥这边挺忙的,马大宽就立刻拿出照片,递给了胡哥。
胡哥一看,眉头居然皱起来了。
马大宽小心地问:“胡哥,你怎么了?!”
胡哥摇摇头说:“马兄弟,你什么意思,这样的买卖,我是从来不做的,太损阴德了……”
看来胡哥是理解错了,马大宽连忙解释说:“不是这个意思,胡哥,这佛像是我偶然在一座废弃的小楼的地下室里发现了,可是,当我们发现的时候,这佛像就是这么残缺不全的,所以,我很像打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