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行-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捧日军指挥使杨再兴看到自己手下如此神勇,哈哈大笑,高举着长刀狠狠地从一具尸上踩过去:“大叫,咬住敌人的弓手,不要让他们逃了。长枪手,蹲!”
    随着这一声大喊,长枪手们突然下蹲,露出后面平端着神臂弓的士兵。
    发现这个变化的洛索瞳孔收缩,心中一片茫然。作为一个素以智计见长的有经验的指挥员,应该在最短时间内随着敌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可看着上满弩箭的河东军弩手,他只感觉头皮发麻,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两军之间相隔不过五十米,而河东军手中的神臂弓射程达两百米,这么近的距离,万箭齐发。而他的弓手正在混乱地撤退,盾牌手还在后面没有跟上来。不管他现在如何调整阵型,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令人牙酸的破空声传来,眼前全是银亮的光芒,箭头的反光犹如一轮当空的烈日,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可怜那些女真弓手身上本就没穿铠甲,被着强劲的弩箭射中,往往被直接透体而过,死了个彻底。
    河东军的射手显然是训练已久,用的是宋军最惯常使用的三叠
    。有的弩手都排成三排,前排的射手在扣动扳机后,T(后退,将位置留在后排的战友。
    这些士兵大多是以前的西军精锐,而大宋军队以弓弩为主,此刻使用起这套战术来,当真是得心应手。只要敌人被这种万弩法缠住,往往会陷入混乱,再没有重整部队的可能。
    碰到这样的箭阵连来去如风的骑兵也头疼无比,更别说行动迟缓的步兵了。
    其实,箭阵也不是没办法动摇的。一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之策是不顾死伤向前猛冲,在最短时间内同敌人肉搏。以前,辽军步兵也曾经仗着厚实铁甲使用过这样的决死战术。刚开始时,宋军箭阵使用的是普通步兵弓,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但是,随着宋军神臂弓和各式强力远射武器装备到位,辽军要想靠近宋人大阵就得付出极大代价。弩,天生就是铁甲的克星。
    所以,即便是宋军最弱的时候,一但看到宋军在平原结成厚实的步兵阵,不管是辽军还是金军都选择放弃,而不会轻易去找苦头吃。
    当然,到政和年见,北宋军队已经彻底退化成一支腐朽没落透顶的民兵时,宋人的箭阵也就不足为惧了。再先进的战法,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合格的士兵使用才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人才是第一要素。
    然后,这个时候洛索却正好命令将弓手都撤下来。弓手们都转身逃跑,反给宋军留出了射击的空隙。被这如雨的弩箭一射,弓手们全乱了,失群的野蜂一样在阵前乱跑,将金人的阵势弄成一团糟。连跟上来的盾牌手也被他们撞得东倒西歪。
    见情形不对,洛索大喝:“盾牌手,把弓手给我撞开,乱我军阵者,杀!”
    听到这个命令,盾牌手们都是一楞,然后将手中的盾牌同时向前一退,将扑过来的弓手们都推翻在地。
    “盾牌手,前进!”
    轰隆一声,那些身穿铁甲,手持斧子和狼牙棒的盾牌手同时向前一步,惘顾地上不住惨叫的同伴,大声呐喊着向前奔去。
    金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在盾牌手进入战场后,形势终于稳定下来。只见,一道平行移动的墙壁在阵前缓缓推进,转眼已经冲到宋军阵前。而河东军的神臂弓射在那些用生牛皮的大盾牌上,只发出一阵“劈啪!”的声响。
    见敌人的箭阵失效,女真人同时发出欢呼,好似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杨再兴把脑袋上的头盔摘下来,用手使劲地抓着:“弩手,停止射击。前排长枪手起立,刺!”
    又是一阵“噗嗤!”的戳刺声。右刺的长枪从盾牌与盾牌的接缝处狠狠地刺了进去,直没入女真人的肋下。
    “啊!”长长的惨叫连绵不绝穿来。
    金人的盾牌手虽然用大盾在阵前布成一道矮墙,按说应该能防住长枪手的戳刺。可是,河东的长枪方阵很怪,并不像普通宋军的长矛阵那样直刺,而是整齐地随着军官们的口令向右刺。
    盾牌手都是左手举盾牌,右手提着武器。在防御的时候,盾牌也都放在身体左侧,这样以来,身体的右边就会出现一处破绽。
    而河东军的长枪因为实在太密集,很自然地从这道缝隙里刺进来,盾牌手就算想防也防不住。
    转眼,第一道盾阵被破。
    “怎么这么简单就被破了?”洛索定定地站在阵中,怎么想也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
    不等他多想,第二队盾牌手也上去了。
    “需要把他们撤回来吗?”洛索用失神的眼睛看着整齐上去送死的女真士兵,不禁这么想。“可是,把他们都撤回来,又该用是部队顶上去呢?难道……这个长枪方阵就无法破解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汉人不是说过一物降一物吗?一定会有办法的,一定会……可是……可是我真想不出来呀!”
    不出意外,这队盾牌手会成为纯粹的消耗品。
    加上先前的骑兵,到现在,宗翰的这支部队已经阵亡四千多人。全军总共才一万多人,又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杀戮?而敌人才七千多……天啦,七千人就能制造出这么大的伤亡……完蛋了,打不下去了!
    洛索只觉得一阵深重的无力,他抬头有看了一眼战场。在敌人长枪阵中突然摇摇晃晃地推出来一台三弓床弩,粗大的弩箭直接顶在盾牌手胸前。
    “居然还有这东西……”
    床弩之前,骇得面如土色的盾牌兵们都同时大叫起来。
    洛索看见,一个河东人举起大锤狠狠地朝床弩的弩机砸去。
    “射!”
    “这么近距离遇到床弩!”洛索痛苦地地闭上了眼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崩坏
     更新时间:2009…9…18 17:15:41 本章字数:3924
    封。
    金人上千门投石机的威力自无庸多说,连续多日的强攻,超过十万颗磨盘大小的石头被投射进城来,封丘门一带的民居早就被着连天石雨轰成平地。
    为了自身安全计,河东镇军统司开封站搬迁到宣得门靠近宫城的位置。一大早,关群就坐上一辆牛车,优哉游哉地抱着暖手炉从封丘门那边出发了。
    牛车里面堆满了关群心爱的书籍,四周都用蓝色毡子围住,光线显得有些暗。但也因此,虽然外面北风呼啸,但车内却还很暖和。
    本来,金人因为兵力有限,加上开封又是一座大城,包围得并不严密。为了城中百姓的生计,开封府还定时打开城门,让百姓出城谋生。可这几天不知怎么的,女真人像发了疯似地猛攻。于是,东京城就彻底戒严了。
    开封,当世第一大城市。加上周边的卫星城和陈留等几个县城,总人口达百万之巨大。单就开封一城而言,也有三十万百姓。人多固然力量大,城防也无人力匮乏之虞。随便喊一声,就能征召上万壮丁。不像当初的太原,全城百姓也不过三万,死一个少一个,城防也弱上一分。
    可是,靖康年间的连连失利,空前惨败让往日本以世界主人自居的东京军民们愕然发现,貌似庞然大物的大宋帝国早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绣花枕头,外表看起来花团锦簇,里面却不过是一包稻草。
    第一次开封之围时,东京百姓认为,之所以大宋朝会打败仗,不过是因为“六贼”误国,朝中出了奸臣。而新旧朝更替,君权不显,朝政混乱,以至于被金人打得灰头土脸,迫不得已付出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从某种意义上来,女真不过是拣了一个便宜而已。
    大宋虽败,但国力还在,忠臣良将在还。一旦振作,小小北奴何足挂齿。
    当初,以大宋国力之强,来年童贯这个奸贼也能在西夏之役中取得辉煌胜利。现在,新君发奋,朝局稳定,又有李纲、吴敏、种师道等忠臣良将在朝,绝对能在战场上重铸大宋军威。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五路救援太原,十多万精锐西军居然被小小一个银术可分而歼之。种师中阵亡、折可求败北、张覆灭、种师闵阵亡、姚古落败、种师道病故,主持军事的李纲被流放。
    大宋败得一塌糊涂。  等到敌人打到眼皮子底下。自大而又信地开封人这才愕然发现。看起来强盛无比地大宋已经沦落到任人欺凌地地步。
    这种沦落体现在军事上。其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肯定是地。有地事情。并不是杀几个奸臣。任命几个所谓地主战派就能迎刃而解地。
    所有地人都迷茫了。惊惶地空气笼罩在城市上空。
    满大街都是混乱地人群。开封百姓拖家带口。疯狂地朝城门口涌去。试图在城破之前离开这座即将被战火毁灭地城市。可是。在接到封城令后。他们被告之。在金人退兵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出城。
    其实。即便他们出了城。也不得不面对金人游骑兵地追杀。
    可百姓不管这些。他们疯狂地叫嚷着。在十座城门之间跑来跑去。一夕三惊。将一个东京搅得混乱不堪。
    京城局面开始失控,开封府也无力弹压陷入疯狂的百姓。
    “其实,大宋朝的问题在于制度。”关群看了看车外百姓,叹息一声:“崇文抑武,祖宗家法。文臣视武将为潜在的反叛份子,诸多限制。
    百年养士,文官们一个个被养得脑满肠肥,武官却被限制成一群只知道捞钱的笨蛋。民风柔弱,如果是北敌胡人的对手。你说我可说得对,拓拔山岳将军?”
    车角黑暗中传出来“扑哧”的一声轻笑,“也对也不对。崇文抑武固然让宋人软弱,兵不堪用。但其根子还是其中央大一统思维对地方力量的削弱。兵权政权全部收归中央,强干弱枝。一旦敌人入侵,地方无力抵抗,常常是,等中央组织军队抵抗时,敌人已经打到眼皮子底下来了。而一旦宋人转入进攻,军队一应辎重又都得从中央发放下去,千里转运,路上消耗且不说,光是那速度就慢得令人懊恼。兵贵神速,宋人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从出兵到开战,有的时候居然要用上半年。不败,没有天理。”
    关群嘿嘿一笑:“拓拔兄,你我今日谈话,好象有点替大宋盖棺定论的味道。”
    “好好好,且不说闲话。我马上就要离开东京,不凡兄若要让我带人出城,请尽快定下日期。”拓拔山岳在黑暗中一挺身,脑袋几乎要碰到车顶,他本就是军人出身,这次来北宋出使,其实就是为了协调陕西宋、夏两国纠纷的。
    拓拔山岳现在是夏国
    一个郎官。靖康一年年初,宋金两国在两河和京畿:'T手,精锐西军纷纷从关中调出。陕西防线立即变得空虚起来。
    西夏前线军官见有机可趁,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同宋军在陕北打了十几仗。
    西夏本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式的国家,虽然经过长期汉化,确定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中央对部族的控制力却不甚强。各部落的首领们见陕西空虚,都想随手来占便宜。
    按说,西夏本应该趁这个机会大举入侵的。可是,西夏上次可是被童贯给打残了的,到现在国力都还没有恢复,东面又是虎视眈眈的女真。哪里还有力量打一场大规模的国战。
    因此,西夏上层都认为,宋金两国之战,西夏也只有当看客的命,不介入、不站队是最佳选择。
    可是,上层贵族们不想打,架不住下面的部落首领们想南下占便宜。
    因此,陕西的两国摩擦越来越剧烈,有进一不阔大事态的迹象。
    发现这一点的西夏上层勒令底下的部落不得轻动,并派出以拓拔山岳为代表的使节团来东京调停事端。
    可到东京没几天,金人杀到城下了。大宋皇帝也没心思追究西夏在陕西的所做所谓,应付了几句,胡乱赐了些财物就把拓拔山岳给打发掉了。
    关群很快以河东镇杨华的名义联络上了拓拔山岳,希望能够随西夏的使节团将郓王赵楷带出城去。当然,他还不至于笨蛋到直接对西夏人说要偷一个大宋皇子出城。只说,这人是大牢中的一个囚徒。
    河东镇这一年来在山西威风八面,也算是西夏的一个强邻,又是西夏和女真的缓冲地带。见关群找上门来,拓拔山岳也不敢怠慢,回答说要弄人出去没问题,但要抓紧时间。现在,西夏和女真还算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同宗望说说,应该能顺利从金营穿过去。可一旦金人杀进城来,到时候兵荒马乱,可没人认得什么西夏的使团。
    “日期嘛……”关群有些犹豫,那个该死的赵楷大概还是在怀疑自己所说的话,一拖又是两天,怎么也不肯定下日子。大概,在他心中,这开封还是有救的。只要开封不被金人攻陷,他依旧在宫中当他的太平王爷。哪里还有去山西那种苦寒之地吃沙喝风,而且,若东京守住,将来皇帝肯定会定他罪名的。
    刀不架在脖子上,这个懦弱的皇子就是不会下决心。
    一想起那个已被皇帝的政治清算折磨成惊弓之鸟的赵楷关群就觉得头疼:这就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关群叹息一声:“也就是这两天,能不能再等等?”
    拓拔山岳装出很为难的样子:“再等几日……东京都要破了。不凡兄,还是抓紧吧。到时候,不但你们走不了,连我也要陷在这里了。你看这开封,乱成这样,还守得住吗?“
    车外,一个浮浪子弟模样的人跳上街边的栓马柱大叫:“大家安静,我刚得到消息东城大库已经没人看守了,里面有几十万匹绸缎,大家都在抢。够胆的,想发财的就随我来。我且问你们,想不想?”
    “想!”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抢他娘的!”
    ……
    一声呼啸,几百人都挽起袖子,朝东面拥去。
    车中的关群和拓拔山岳面面相觑,良久,二人才异口同声地说:“灭亡之兆啊!”
    “他奶奶的,这个该死的赵……究竟在等什么啊?”关群禁不住开始咒骂起来。
    “赵什么?”拓拔山岳狐疑地盯了他一眼。
    关群摸摸胡须,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该死的赵官家,怎么不派兵弹压,究竟在等什么?”
    “哦!”
    “什么人,出来?”外面赶车的是军统司的一个情报员,以前也是个军汉,武艺出众,目光犀利。他大概是发现了什么吧。
    关群忙将脑袋伸出门帘,却见街角有条人影突然蹿出来,站在街心大喊,“里面的可是不凡兄。”
    不是赵明诚又是谁。
    一看到他如此大张旗鼓地找来,关群心中一惊,回头对拓拔山岳说了一声:“我去去就来。”
    说着话就从车上跳了下去,一把将赵明诚拉到街边,低声埋怨:“满城都是皇城司的探子,你怎么找上门来了?事行不密则泻,你怎么连这个道理也不懂?”
    赵明诚喘着气说:“我已经说服了大王,什么时候能够出城?”
    关群心中一喜:“明天一早。大王怎么答应出城了?”
    赵明诚愤怒地说:“官家受方士蒙蔽,要征六千神兵开城门迎敌……东京,东京要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六章 冬夜靖康
     更新时间:2009…9…18 17:15:43 本章字数:7707
    赵明诚这么说,关群吃了一惊,忙问他究竟是怎么回
    赵明诚自从关群密访赵楷之后,心中翻起了万丈波澜。一则以惧,二则以喜。
    所惧者,此事事关河东镇和郓王府一干人等的身家性命。若事情暴露,只怕有数不清的人头要落地。宋朝虽说不以言杀士大夫。可是谋逆大罪,担的是血海关系;所喜者,这事若成,荣华富贵举手得之。大丈夫不九鼎烹则九鼎食,有河东镇这个强援协助,怎么也要博上这一把。
    赵楷已经被前一段时间的政治清算吓破了胆子,已经没什么主张。真正拿主意的自然是他赵明诚。可以说,赵明诚的态度就是郓王的态度。
    因为这事实在是骇人听闻,赵先生也不敢毛躁地做决定。他这几天四下奔走,到处打听消息,揣摩这事该如何操作。借着往日夫人李清照在京城的人脉,倒也让他打听到不少禁中的消息。
    在得知皇帝要让神棍郭京招募神兵出城退敌之后,赵明诚算是彻底对皇帝能死心了。事态已经发展到要靠虚无缥缈的神兵解围来的地步,由此可知开封战局已经恶化到何等程度,由此可知皇帝对打退敌人已经绝望到何等地步。
    如此一来,赵明诚算是彻底下了决心。与其等东京陷落随满城军民一起玉石俱焚,还不如奋起一搏,先从包围圈里逃出去再说。至于以后的路如何走,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相机而动了。
    于是,赵明诚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竭力说服赵楷,说现在太上道君皇帝年事已高,又同天子一样长期服食仙丹,一旦龙御宾天,大王该如何自处?现在有太上在,大王还可以做你的太平王爷,到时候,只怕你就算躲在宁德宫里不出去,宗正府的人也会找上门来。
    历来,帝王家事都极为残酷,互为对手的皇子们毫无妥协的可能,一旦走上了这条路,你只有硬着头皮走到底。要么以死亡终结,要么一飞冲天。
    回想起皇位之争的残酷,郓王这才害怕起来,忙点头说:“幸亏有赵先生提醒,我险些坐以待毙了,一切都由先生来安排吧。”
    听赵明诚说完事情的始末,关群叹息一声:“神兵……亏官家想得出来,若这世界上真有神。金人入寇,我等只需烧香念经就可以了,又何必劳师动众出兵迎敌?”
    “是啊。这么浅显地道理市井小儿都知道。偏偏官家就不明白这个道理。”赵明诚叹息一声:“大王已经决定。尽快出城去山西。一切还得劳烦不凡兄。”
    听赵明诚说赵楷答应随自己回山西。关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干冒奇险。在京城呆了这么长时间。不就为着一天吗?总算是功德圆满了。
    关群已经可以肯定这次会太原定会因自作主张手到杨华地责罚。但为了河东军地利益。也顾不得那许多。
    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地道路。河东军迟早要走。早一天走就早一分主动。
    关群:“回去对你家大王说。我们明日黎明随夏国使节团出城。我找人去接你与大王。记住了。千万不要让别地人知道了。什么也别带。就你们两个人。小心惊动了皇城司地人。”
    赵明诚狠狠地点了点头。“知道。我今夜我就呆在宁德宫中。”他有些激动地说:“关先生。想不到你已经联络上了夏国地使者。用这个方法出城自然是最好不过。妙。妙。妙!”
    说完话,赵明诚急冲冲地离去。
    回到牛车上以后,拓拔山岳疑惑地看了赵明诚的背影一眼,问关群这是什么人。
    关群回答说,这人是他的一个老友,明天一大早要随时节团出城,提前通知了他。
    拓拔山岳嘿嘿一笑,小声对关群说:“不凡兄休要瞒我,这人我以前见过,叫赵明诚,同郓王关系密切。你们河东镇不会是要将……不凡真是胆大妄为啊!”
    关群心中一惊,背心出了一层冷汗,忙道:“拓拔兄说到哪里去了,关群胆子是出了名的小,怎么敢做这样的事情。”
    拓拔山岳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突然说:“不凡,自从你们河东镇放耶律五马一马之后。他那两千残兵一直在河东与我国的交界处驻扎,时不时西进寇掠。我听说五马的背后好象有人撑腰,不凡是辽人吗?”
    关群听拓拔山岳这么说,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知道这个家伙是在同自己谈条件。
    耶律五马离开太原之后试图借道西夏去与大石汇合,这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巨大的难度。
    首先,大石的部队一直在草原上游荡,草原这么大,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距离何止万里。他那点人马在草原上四下游牧,鬼知道现在何处?
    其次,借道?说得容易,西夏好歹也是一个国家,两千乱军要想从他们国境里通过,要吃要喝,从哪里来?
    于是,五马和西夏打了几仗,终于顶不住撤到宋、夏两国的边境线休养。因为好歹是友军,河东军倒没有去找五马的麻烦。
    而五马在西夏也抢了不少牲口,自己也用不了那么多,就拿了不少于河东军换粮食。大家在边境上搞起了贸易,倒相处得不错。
    拓拔山岳知道五马的粮草都是从河东镇换来的,如果能够说服河东镇断了五马的给养,或许能够消灭掉这支辽**队,为西夏剪除一大隐患。
    拓拔山岳和关群都是聪明人,聪明人说话只说一半,彼此一张口就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所以,当拓拔山岳用无所谓的态度提起这件事后,关群一咬牙,笑道:“拓拔兄说的原来是那件事呀。我军于五马打过几仗,上次杨侯慈悲,放了他。现在他已在夏国恢复了元气,对河东来说也是一大威胁。杨侯也有心扼杀这股匪徒,只是,他们驻扎在你们国内。我河东军倒不好意思越境用兵。”
    拓拔山岳见关群摆明态度,心中大为高兴,“不用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