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侵娱乐圈的骗子-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姆比瓦酒吧播放华夏电影的消息开始在戛纳当地传播,这个举动在很多外国人眼中显得奇葩,成为饭后谈资。
黄垒听说后,联系上麦小余,哭笑不得的询问:“你玩的也太溜了吧?戛纳这么多银幕,你非要在酒吧播放?”
“你能帮我联系影院?”
“扼,这倒是,你下手太晚了。”
“你找我就这事儿?”
“不,我想问问,今晚还放吗,我听到有个老外说,电影还不错……”8
第三八九章 “黑户”逆袭(二合一)
吉姆是英国杂志的资深编辑,连续多年来到戛纳小镇,负责电影节的报道工作。
中午他从朋友口中得知,昨晚有家酒吧播放的华语电影,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罕见的采用“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的谋杀案,不禁嗤之以鼻。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的骄傲,其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她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因此被称为“推理女王”,多部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也形成了独有风格,影响欧美甚至日本的诸多侦探作品。
采用“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的华夏电影,吉姆表示怀疑。他印象中的华夏电影,更多的停留在东方的古老神秘,以及可以飞檐走壁的神奇功夫。
晚上十点多,他独自来到姆比瓦酒吧,坐在吧台上品着酒吧招牌鸡尾酒,和吧台服务生及身边的酒客随意闲聊。
“听说酒吧昨晚放映电影?”
“是的。我在这里生活三十三年,还是头一次遇到酒吧放电影。”
“今晚还放映吗?”
“那要问我们老板。”
“电影好看吗?”
旁边的酒客插了一句:”我朋友说悬念很强,结局让他很意外。”
“所以你来酒吧是为了电影?”
“为什么不呢?我只需要买一杯鸡尾酒,就可以观看一部可能还不错的电影,比起电影院便宜多了。”
……
蒙人big3专属卡座内,今晚来了不少熟人。
除了跟他打过招呼的黄垒带朋友过来,还有李冰氷及谊华的高管。林志铃参加完台湾电影的首映礼后已经回国,不过斯图尔特来了,坐在麦小余身边,令人眼睛碎了一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黄垒他们过来,一是凑热闹想看看萌人新片质量如何,二是好奇麦小余的套路。
谊华来人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想验证麦小余用这种奇葩方式寻求海外发行方式能否成功,如果成功的话,自身可否借鉴。虽然他们跟麦小余不熟,但是有李冰氷居中介绍不是?
至于斯图尔特,纯属想要尽可能多的了解麦小余,为自己的赌博增加信心。
“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就不能走回寻常路吗?”黄垒开玩笑的说道。
对此麦小余很无辜:“如果能进影院放映,我何至于出此下策?”
“也不算下策吧?国外好多明星在推特上发了和脖子、朝的合影,国内媒体也在宣传他们在国外大受欢迎;MLGB乐队也好是你的人吧,我记得他们以前是玩地下乐队的,这回成功复出。还有小鱼儿的身份,剧组频频见报,这可是你们公司投资的电视剧。”
正如黄垒所说,为了的海外发行,麦小余设计的套路颇有点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味道。还没有发行商联系,但是其他方面好处多多。
如果最终搞定海外发行,那就是完美收官的大丰收了。
“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如果在影院播放,或者召开媒体、发行商的看片会,效果会更好,可能已经有发行商跟你联系了。”说话的是叶楚,昨晚看过后,持肯定态度。
“我也想啊,可我们是‘黑户’,做不到。”
麦小余当然知道叶楚说的没错,但是参展的影片尚且无法实现每部都在影院播放,何况他这“黑户”?至于看片会……他倒是能邀请媒体和发行商,但是你一点名气都没有,人家会来吗?
“你的意思是说,你现在的做法,是迫不得已?”
谊华的高管疯了。本以为可以参考萌人的另类海外发行方式,现在才明白,麦小余是寻求正规途径不得,被迫剑走偏锋。
麻麻地,我们谊华一直通过正规途径运作海外发行,只不过难度较大罢了!
斯图尔特碰碰麦小余,小声道:“看那边,弗伦德里希先生和麦克唐纳先生来了。”
“那个麦克唐纳是发行商?”
“不,他是福克斯的高级经理。”
今晚,麦小余肯定不会再上台了,连续跳了两晚太空步已经给足老外面子。从今晚开始,只有MLGB乐队作为压轴表演,舞蹈交由法国本地的爱好者表演。
和昨晚一样,十一点半播放的时候,酒吧再次遭遇酒客转场风波,不过比昨晚少了许多,认真观看的电影的人数,也从昨晚的寥寥无几,变成了寥寥有几。
电影播放完毕,刁祎及其小伙伴登场,酒吧恢复狂嗨氛围。
黄垒、叶楚、晹小星等人讨论着电影剧情架构,谊华高管借口明早还要出席活动告辞离开,李冰氷报以歉意的眼神。
没过一会,姆比瓦带着吉姆走过来。
“麦,他说他是的编辑,希望见见电影的导演。”
吉姆怀着质疑的心思而来,带着批判的目光审视电影。可是电影看完后,他发觉里演员表演并不出彩,只能说中规中矩,可是剧情节奏……竟然真的领悟到“阿加莎·克里斯蒂”谋杀案风格的精髓!
不仅如此,谋杀案背后,是对人性、心理的深刻探讨,而人性题材的电影,哪怕在主竞赛单元,也是最受欢迎的题材!
他很好奇,很想见见拍出这部影片的华夏导演。随即找到酒吧老板姆比瓦,跟着后者找过来。
编辑?
终于钓到大鱼了!
麦小余心中暗喜,拉来晹小星不动声色的介绍:“他就是导演。”
“你好,我是杂志的编辑吉姆,这是我的名片……”
和吉姆交换名片,晹小星看眼麦小余,借口自己英语蹩脚,请麦小余担任翻译,然后哥俩开始和吉姆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
张小泉搂着沈菲,眉角带笑的在她耳边不时说着什么,听得沈菲美眸异彩闪烁;黄垒、叶楚等人停止交谈,注意力集中在三人的交谈上;斯图尔特竖起耳朵,听着麦小余和吉姆的谈话。
谁都明白,搞定编辑吉姆对于的重要性。
“黑户”风否见光,或许就在今晚!
麦小余和晹小星搭档多年,默契方面毋庸置疑,连蒙带骗忽悠了吉姆二十多分钟。最后吉姆离开时提议,今天时间太晚,希望明天上午十点在酒店咖啡厅对晹小星进行专访,主题自然是!
来到戛纳后,网撒下去好几天,麦小余先后往里面投入大量诱饵,如今重要到了收获的季节。
次日上午,他本想以翻译的身份,陪同晹小星接受记者专访,但是法国一家小型发行公司工作人员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
没办法,他只好拜托叶楚陪同晹小星前往,反正哥仨商量大半宿,晹小星知道该如何答复记者。
叶楚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他是最大的看客,如今好戏到了高|潮,他当然不会错过。
然而麦小余并不认为现在是高|潮,恰恰相反,他认为目前正式进入最艰难的时刻。
就像面前这位趾高气昂、充满优越感的发行公司鹰钩鼻主管,用傲慢的言语表示对较感兴趣,然后提出索要DVD样片的要求。
“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静下心来对这部电影进行评估。”
“抱歉,DVD样片还没有准备好。我想你们应该在酒吧看过影片,不是吗?”
“你们华夏人准备的太不充分,不得不让我怀疑你们的诚意。好吧,我退一步,粗剪版有么?”
“没有。”
“我们公司对这部影片比较感兴趣,很有诚意将其搬到大银幕上。可惜我没有从你身上感到任何诚意,只能表示遗憾。或许会有别的发行公司感兴趣,或许没有,祝你好运吧。”
说完,鹰钩鼻转身离开。
“鱼儿,好容易有发行商找上门,你干嘛直接拒绝他?”旁边的张小泉焦急的问道。
麦小余冷冷一笑:“叉哥你别多问,这里面猫腻很多。总之一句话,不见兔子不撒鹰。”
“可是……”
张小泉还想劝说,沈菲拉住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
她的举动得到麦小余赞赏,笑着点点头以示肯定。
“叉哥,我有种预感,那家伙下午还会来。”
不用等到下午,仅仅过去一个小时,鹰钩鼻又来了,但是态度依然傲慢。
“我回去商量了一下,我们公司认为华法两国正在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愿意帮助你们国家,让更多的欧洲人看到华语电影……”
“直接说结论吧。”
“扼……”
结论很简单,鹰钩鼻愿意以20万欧元的高价,购买的欧洲发行权。
“20万欧元?欧洲发行权?”
“有问题?”
“呵呵。”
麦小余的眼神像看傻逼。
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小,但是偏偏极为追求海外发行上映。海外票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逼|格上去了,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
哪怕票房一塌糊涂,只要有个小噱头,在国内也能炒作成牛逼哄哄的样子。
因为这种缘故,华夏制片商在国际电影市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海外发行,不得不经常做出退步,彰显华夏人的宽广胸怀。
投资不过三百万,20万欧元的买断价格不算太低。鹰钩鼻认为己方看出的条件很高,但是麦小余的回应还是:“呵呵。”
可以让对方代理欧洲发行权,但是不接受买断,只接受分账票房,这是麦小余的底线。
“这不可能!”鹰钩鼻感觉尊严受到挑战,“你要知道,这部片子不是功夫片,也不是贵国明星主演,我们公司发行的风险极大。没有足够高的利益,我们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那就拜拜了您呐。”
再次不欢而散!
“自大的华夏人,你们会为失去这个机会后悔的!”
鹰钩鼻负气而去,但是麦小余心里越来越稳。
连张小泉都感觉出对方的色厉内荏,骂了句“叉了个叉的”,不理会对方的威胁。
一天就这么过去,日子波澜不惊。
第二天,李冰氷准备启程回国。她在戛纳的行程已经结束,没必要继续留到闭幕式,国内还有通告等着她。
收拾好行李,吃过午饭,回来的路上随手拿起今天的特刊,回到酒店后无聊翻看,随手翻到一页,愣住了。
“酒吧”,“华语片”等字样吸引了她的目光,仔细一看,果然找到了“致命ID”的字样。不过这片报道的标题,却是介绍电影。
Identity?
英文名吗?
“这是一部来自华夏的悬疑片。开头用雨夜、荒山中孤零零的旅馆这样的情境,大肆渲染了典型的连环凶杀环境,然后通过角色的接连神秘死亡,把故事慢慢引向高潮……”
“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全片弥漫着惊恐的气氛,悬念环环紧扣,一直到最后才揭示出杀人凶手……”
“导演小星·晹是位才华横溢的华夏年轻导演,深刻理解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谋杀案的精髓,并且运用到这部影片中,令人拍案叫好。”
杂志详细介绍了这部电影,文末的编者语中,带着戏谑的口吻表示:
“这部逻辑严密的悬疑惊悚电影,因为一个滑稽的理由——制作方疏忽大意,没来及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为这部电影报名,最终与戛纳电影节擦肩而过。”
“庆幸的是,制片方采取了在酒吧放映的方式。虽然荒诞,但却展现出华语电影的另一面,不同于‘功夫’的华语电影……”
看完报道,李冰氷找到了谊华主管,后者简单看过报道的第一句话是:“他们花了多少钱?”
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固定场刊,也是电影节期间影响最大、关注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行业杂志,更是推广电影的有利平台之一。
场刊封面是各大商业电影必争之地,其中报道的电影,同样是宣传推广的手段。
登上报道并不难,只要肯花钱。
“不是钱的问题吧?”李冰氷提出异议。
戛纳电影节期间,、、这些场刊期数是固定的,每天介绍的来参展、参映、卖片的电影早都交完钱预定了时间、位置。
麦小余不可能临时花钱,为买到宣传位。而且有关的报道,是做为电影节期间发生的娱乐新闻登在杂志花边新闻页,而非前面需要花钱购买的宣传页。
“那是什么问题!”
第三九零章 准备斗羊羔
“对于人性的探讨,是电影永恒的主题之一。或许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最邪恶的灵魂,往往表象最无害,隐藏得最深。”
场刊的报道,回答了谊华高管的疑惑。
因为的缘故,一天后,、等场刊媒体,也派出记者前往姆比瓦的酒吧,然后陆续报道了电影。
引起不少媒体、电影人的注意,甚至有那不安好心的媒体,公然宣称躲在酒吧“偷偷”放映的,其优秀程度超过了那些参加戛纳电影节、在影院上映的华语电影。
之所以会引起高度关注和评价,是因为电影主题对人性的披露更加深刻。
不论是东方古装武侠片,还是爱情、亲情、动作等各类影片,在最受欢迎的类型上,绝大部分电影人都投向了人性主题。就连电影节官方也承认,对于人性主题,电影节明显更加喜爱。
不仅仅是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都是如此。
曾有多次获奖的欧洲著名大导演表示:“不管那是一部商业化的电影,还是政治意味浓厚的影片,重点你得始终围绕人性拍。”
中,每一个人格,不论好坏,都象征着不同的意义,代表着那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不同经历,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格。
“……悬疑中带点恐怖,没有特别出彩的桥段,但环环相扣,可以说没有一个浪费的镜头,每一个画面都可以找到前因后果……”
“情节链接方面比较出色,开头部分的镜头转换和剧情描述,难免会有让人感到有些混乱拖沓看不下去,但每每刚产生这种感觉,剧情就会突然峰回路转,再次抓住观众的心……”
“对细节描绘的夯实,用多重隐喻构筑了精妙绝伦的剧本架构。而那以黑夜阴雨为基色的呈现,一个个为人屏息的节点不断渲染出层层深入的惊悚氛围,多重人格的反转则又几度塑造了绝然不凡的悬疑观感……”
戛纳场刊、媒体的报道,迅速通过来到戛纳的华夏媒体记者传回国内。
对于华夏记者来说,不论是以何种身份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上,受到的肯定毋庸置疑,而且打破了长久以来存在的东西文化壁垒!
消息传回国内,迅速引发刷屏效应。
尤其是公众得知,没有通过国内审核,以近乎滑稽的方式“偷渡”戛纳,反而得到国外电影人、媒体的好评,引起一片哗然。
这份哗然,随着一对在戛纳旅游的华夏夫妻,在网上发表的文章,瞬间爆了。
那对夫妻去姆比瓦的酒吧看过。
文章中,他们信誓旦旦的表示,这是一部悬疑片,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有关国内负面形象的画面,也不涉政、不涉黄,很难理解没有通过审查的原因。
至少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不存在任何不和谐因素。
于是,有关国内电影审核标准的话题,热度直线上升。
不少网民高呼,应当将标准公开,透明化。
显然这是开玩笑,电影人都只能靠一次次碰壁的经验,摸索审核标准,吃瓜群众又怎么可能知道?
“这家伙还是人吗?”
宁世斌瘫坐在沙发上,面前摊着一桌的报纸,都是有关的报道,但他这次罕见的没有发脾气。
“在KTV播电视剧,在酒吧放电影,这是正常人干的事情嘛?老外也是有病,三百万投资一帮群众演员拍的电影,他们也说好?”
宁世斌累了,心累。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严重消磨着他的信心。
“那个疯子,让我赢一次不行吗……”
张瑞霖递上一杯热茶:“斌少,其实这次也不能算他赢。国内舆论吵得这么厉害,他等于自断后路,这部电影休想在国内上映。”
是啊,官老爷的胡须是谁都能随便撩的吗?
如果过审拿到龙标,顺利在国内上映,不等于官老爷变相承认自己错了吗?
官老爷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华语电影,没有国内票房,只靠海外票房……
宁世斌露出轻松的笑容:“也就是说这次我还是赢了?这样的话,事情结束我也没必要继续收拾那个疯子,以后别在我面前提起他,想想就烦。”
你是害怕吧?
张瑞霖稍作迟疑,提醒道:“可是董事长那边……”
“董事长关我什么事,他只是我大伯,又不是我老子!他想跟疯子斗,让他儿子回来啊!”
……
戛纳。
有关的声音,并非全都是正面的,也有异样的声音。
比如说意大利知名影评人雅各布,就在自己推特的上,发表了不同看法。
“这部电影再次刷新了我对华夏人的感受。诚然,它让我领略到华语电影的另一面,但也让我对华夏人秉承的‘宽容大度’产生质疑。
为什么关注的人多了,反而每晚只播放一个小时而不是放映完毕,现在更是停止放映?抱歉,我没有在制片方身上看到华夏人的开阔胸怀,反而感觉到犹太人的精明……”
没错,自从报道了后,姆比瓦的酒吧每天只播放一个小时。
你说酒客没看完有意见?
想看电影去影院,我这儿是酒吧!
等到、等场刊媒体也开始报道,麦小余干脆停止了在酒吧的播放。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些小电影公司或者独立电影人,开始联系姆比瓦,想在他的酒吧播放自己的电影,希望复制的成功。
姆比瓦的回应很豪爽:“没问题,但是要付钱!”
此刻还没人能想到,在姆比瓦的酒吧播放电影,居然发展成为一种现象。以后历年的戛纳电影节,都会有电影在姆比瓦的酒吧播放,成为戛纳电影节一道独特的风景。
麦小余也不知道自己为成为“始作俑者”,他现在正面临最最艰难的时刻——和上门的羊羔们斗智斗勇!
PS:推荐两本朋友的书。
一本,同为娱乐文,百万字可宰。
一本,据说是混进都市文里的未来新世界文。
第三九一章 华夏影坛第一奸商(二合一)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表面上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那只是次要的多数,实则惹怒了重要的少数,结局未必乐观。
注定无法过审,无缘内地影院,这一点麦小余已经从刘晓丽的电话里得知。
在戛纳旅游的那对夫妻,不是他找来的水军,那篇文章也并非出自他的授意,完全属于自发行为。
造成的后果嘛,麦小余不在乎,更不会去埋怨那对夫妻。
与其费尽心思将剪得支离破碎,去讨好国内的“老爷”们,不如集中精力剪现成的羊毛。
这次戛纳设套,入圈的羊羔数量超出他的想象。
总共有七家国外中小发行公司主动联系他,有意代理的海外发行权。
只是这些羊羔非常不可爱,态度方面还凑合,但是加码低的令人发指!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放在电影行业同样成立。
如今华语片主流输出的是画面优美、场面宏大的古装武侠片,以及程龙为代表的时装动作片。
虽然华夏也有小成本文艺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但是商人逐利,发行商只看重该片的发行,是否能为自己创造利润!
根据代理发行地区的不同,发行商们开出买断发行的条件,价格主要集中在10万…30万美元之间。
这是大部分华语片海外发行的惯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低价走量,最终实现回本或者盈利。
以为例,如果麦小余同意他们的价格,收回三百万投资成本不成问题,还能略有小赚。而且电影走向世界,回国后还能大肆吹|逼,晹小星如果不要脸的话,也可以冠以“与国际接轨”的导演头衔。
然而,骗子的便宜不好占。
麦小余来戛纳做局,不惜亲自上阵,没想当“国际雷锋”让海外发行商吸血,而是要剪海外发行商的羊毛!
“分账!”
“不可能!”
“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