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情仙使-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这样,朝廷军队也死伤了四百余人,狼狈自然是难免的。
  李永生终于见到了夏真人,此人男人女相,长得相当俊美,若不是脸上有一道比较新的刀疤,令人很难相信,他竟然是一名男性军人,而且还是真人。
  夏真人说话也比较阴柔,话不算多,但是他对李永生还是很友好的,“永生你好,我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今日才得一见,果然不愧是博本院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修生。”
  “有史以来可是不敢当,”李永生笑着摇摇头,然后眉头一扬,“夏真人也是博本院的?”
  在中土国这么久,他已经遇到过了很多博本院的学长,不过对于已经悟真的学长,客气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惭愧,我没考上,只上了渔阳军事本修院,”夏真人笑着摇摇头,“不过我的妹妹在博灵郡政务司,她认识你的。”
  李永生皱起眉头想一想,才试探着发问,“莫非是夏明妃夏司长?”
  “就是她,那可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夏真人笑着回答,“她对你的评价相当高。”
  中土国的一般都是大家庭,说起兄妹来,堂兄妹表兄妹满天飞,但是一母同胞显然不同。
  李永生这就明白了,夏真人打算套一份交情,他在博灵郡的时候,夏司长对弱小的他表示过关怀,怎么说也有点香火情。
  于是他很干脆地发话,“既然是夏司长的兄长,咱们也就不说套话了,你希望我做点什么?”
  别看夏真人是男人女相,声音也很阴柔,但是他行事并不拖泥带水,“我希望你能配合我,将桐河和永乐的义军,各抽调一半给我……”
  想一想之后,他有补充一句,“他们主要负责后勤,原则上不会参加战斗……除非遇到紧急情况。”
  李永生听得就笑,“他们只是义军,又不是我的私军,你想征用他们,去跟他们谈就是。”
  夏真人还真没想到,他会这么好说话,愕然地看着他,“这样可以吗?”
  “当然可以,”李永生笑着一摊双手,“不过我有个条件,不得用强!”
  “不得用强?”夏真人再次愕然,“那你让我怎么征用他们?”
  李永生翻个白眼,有点无奈地发话,“你可以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征用就必须强迫吗?”
  “征用哪里有不是强迫的?”夏真人苦笑一声,“哪个国家都一样。”
  “我这里不一样,”李永生摇摇头,淡淡地发话,“他们都是自愿追随我……既然我这个草民都能做到,你这军方重将,更没理由做不到。”
  夏真人愣了一愣,才叹一口气,“这一点你比我强,体制内行事,哪里能像你一般随心所欲?我倒是很羡慕你的无拘无束……哦对了,你其实在教化房也有官身,不过不是军役房就好。”
  李永生一摆手,有点不耐烦地发话,“你根本没弄明白我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得弄明白,这些义民为什么会主动跟随我,找准问题的核心,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我明白啊,”夏真人一摊双手,很无奈地回答,“你帮他们寻找亲人、报仇,还分散军粮,他们当然会跟着你。”
  “这不就结了?”李永生眉头一皱,奇怪地看着他,“你也这么劝说他们,不是挺好吗?”
  夏真人支支吾吾地发话,“他们在你麾下,是不受约束的,在军队里,可是不兴这样……且不说军法无情,只说管理不当,可能偷偷跑掉一些人,都会成为别人弹劾我的理由。”
  这可不是他叫苦,而是真的为难,体制森严这话不是白说的。
  “这我可是没办法了,”李永生摇摇头,其实他都不想让别人征用自己的追随者,知道是夏司长的兄长,他才网开一面,现在夏真人叫苦,他也只能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可是到了最后,他还是提了一个建议,“其实你可以诱之以利……比如说做出承诺,打下大营之后,分军粮给他们,总不能让人白出力不是?”
  征用可不就是免费的?夏真人苦笑着一摊双手,“军粮我可不敢承诺,军中现在盯粮食盯得最紧……就算我承诺了都没用。”
  李永生不屑地一笑,“盯得再紧,照样有人在私卖军粮……有意思吗?”
  夏真人无言以对,半天才又支支吾吾地发话,“永生,不瞒你说,我的军队现在也只有十天的粮草了。”
  李永生警惕地看他一眼,“你别跟我说这个,再说的话,我就担心要对不住夏司长了。”
  “我知道你为难,可是我也为难啊,”夏真人的眉头一皱。
  他非常苦恼地发话,“我领兵出来,军营就只给了一万两千人和十五天的粮草,永乐的蒙县令不给补充,若不是想着能遇到你,我就要考虑就地打粮了。”
  打粮这个词,真的是刺耳,攻打乡镇夺取粮食,会将黎庶置于何地?
  李永生怪怪地看着他,半天才叹口气,“你觉得咱俩……真有这交情?”
  夏真人俊美的脸上,泛起一些红晕,“其实我是想说,满足我这万把人的肚皮,粮草还勉强够支撑。”
  李永生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原来你不但想征用我的追随者,还想征用我的粮草?我说……你这么做人,很容易没朋友的。”
  他这才算计出来,夏真人带了兵和十五天的粮草出来,到现在还有十天的量,要说紧张的话,是较为紧张,但也不至于惶恐。
  可是一旦再征召几万丁壮,这点粮食也就能撑个三天左右,必须马上去找粮食了。


第九百八十一章 想跑?
  夏真人闻言,脸上的刀疤处涨得通红,忍不住怒吼,“我也不想这么做啊,可是军营就给了这么多粮食,想要征召人手,不得再找粮食?李大师……只要你有粮食,我给钱!”
  “我差你那点钱?”李永生白他一眼,这个时候,钱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既然你没粮给丁壮,那也不用征召了,靠你的兵打大营吧,反正你自家不缺粮。”
  夏真人的脸又皱做了一团,“可是只靠我这一万两千兵,十天打不下来的。”
  对他来说,怎么算都是缺粮,兵多的话粮食不够吃,只靠本部的话,时间不够——一万两千人去打六万人,已经是很狂妄了,想要十天打下来,基本上是做梦。
  正经是一旦着急取胜,心态失衡的话,很可能犯了致命的错误。
  人少打人多,本来就很不容易了,再没个好心态,其实也就不用打了。
  李永生听得又是一翻白眼,“我就奇怪了,知道不好打你还来?”
  “中土板荡,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际,”夏真人正色回答,“我不来,自有人来,他们却未必会像我一样体恤黎庶。”
  李永生转身就走,“好了,话就说到这里,我许你征召人,动我的粮是不要想……还有,必须自觉自愿,要不然别怪我翻脸。”
  他一听就明白上面是怎么想的,下面想争功不是?人数和粮草给你定死了,出去之后自己发挥好了,能弄到多少人和粮,我们是不管的。
  当然,不征召人和粮也可以,反正军队就给这么多兵和粮食,只要能打赢了就行。
  军方这么做,也不能说是完全错了,很多战争都是这么打的,但是……该死的!这是中土的内战,不是国战,也不是在异国的土地上作战!
  军队没人没粮,自然是要骚扰地方,你可知道,你荼毒的是中土黎庶?
  这种情况下,夏真人还要争抢着出兵,以为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李永生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好了。
  总之,看在夏明妃的面子上,他做出了小小的让步,许对方征召追随自己的义军,再多的退步,却是不可能了——义军原本就不算雷谷的人,他也不便干涉太多。
  当天下午,夏真人就遣了手下兵将过来,分别关说两县的义军,想要征召他们。
  可是这两县的丁壮,又哪里是那么好哄的?大家虽然地处偏僻,见识算不得上太多,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朴素的认知能力。
  加入朝廷军队好不好?那肯定不错,但是自由吗?给关饷吗?遇事军官会冲在前面吗?
  既然什么都没有,征召我们做什么?
  至于说报仇和救人?我们跟着雷谷李大师,也不愁做到,雷谷的人遇事,还会冲在前面。
  雷谷也不关饷,但是管饭啊,等闲也不呼来喝去地斥责人,甚至谁愿意参加战斗,人家都不管,只不过想上场打仗的人,要事先协调一下,保证听从安排。
  自由主义之所以能盛行,而且屡禁不绝,魅力就在这里了。
  尤为重要的是,雷谷足够强大,能在战场上有效地庇护大家,战损比非常低,而且一点都不介意郑王的态度。
  这样的势力,才是大家最愿意投靠的,谁都喜欢打胜仗,但是首先……咱们要少死人。
  哪怕是百胜将军,若是每一战基本都打光了士兵,你看谁愿意跟着他?
  而雷谷在两县威风八面大杀四方的时候,朝廷在做什么?
  郑王起兵之初,朝廷就是步步退让,对于子民被郑王盘剥,朝廷只有坐视。
  当初你不理会我的死活,现在要我为朝廷效力……凭啥呢?
  大部分人坚决拒绝了朝廷的招揽,有些胆小的人,原本是不敢拒绝的,但是看到大家都在拒绝,也就有胆子说不了。
  少数人有点心动,这是因为夏真人也承诺了,打下你们县之后,查一查有哪些人附逆了,他们的田土和家产被充公之后,可以用奖励的形式发给你们。
  夏真人终究不是迂腐的,他也将李永生的建议听了进去,知道现在征召丁壮,不能光凭着军令了,必须要有利诱才行。
  利诱的话……粮食他是拿不出来,这个是真的为难,但是不要紧,他还有别的,比如说那些附逆者的家财。
  当然,这些家财现在并不掌握在他手里,不过,等他打下希山之后,可不就到手了?
  用尚未到手的财富来许诺,不得不说,夏真人也是满拼的。
  半天时间下来,他们拉拢到了三千多人——义军里的丁壮,来希山也未必都是激于义愤,不少人前来的最大目的,是要冒险发点小财。
  这些被拉拢的人,大部分是桐河人——桐河和希山的仇太大了,对于合法地抢劫希山人的财物,桐河人有极大的兴趣。
  这点人数,令夏真人很有点失望,不过他还是鼓足勇气,让军士们继续沟通,希望这些被征召的人,能自己带些干粮过来——军方可以补贴一些银钱,不让他们吃亏。
  当然,这个“不令其吃亏”的价格,跟夏真人买高价粮的价格相比,要低很多,虽然他不知道“发动民众”的说法,但是他很清楚,这么做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支出。
  在这一点上,义军的脑瓜转得就不太够了,因为跟雷谷的人在一起,他们并没有觉得粮食有多么难得。
  李永生接到消息,就有点苦恼了,心说这夏真人还真是能折腾,这么从我手里搞粮,有点防不胜防啊。
  就在他闷头琢磨,该如何应对这个场面,才能尽量不伤和气的时候,第二天中午,有一支溃兵,投奔两军而来。
  来的竟然是箫阳人,这一点,非常出乎李永生的意料,在他的感觉里,箫阳虽然是打下了,但是那里的人,对郑王的怨气,应该不是特别大才对。
  在箫阳遭遇屠杀的,只有永乐兵和桐河兵,而现在的箫阳,也是一帮地方豪强在做主,其中还有祭真人曾经的袍泽。
  不管怎么说,他觉得箫阳人没有来希山的兴趣——这两县的关系也不算太糟糕。
  不过很快地,他就知道箫阳人前来的目的了,这帮家伙……合着是捡漏来的。
  箫阳人确实不太想来希山,他们的悍勇,比希山和桐河都差一点,能不招惹希山的话,还是不愿意去招惹。
  然而,当他们听说,雷谷拿下了桐河,心思就活泛了起来,只要是个人就知道,雷谷是绝对放不过希山的,哪怕他们不想打,桐河人也会去打。
  雷谷能不能打下希山?这根本不需要问的,人家战力强悍,又有大义在手,还有复仇心切的两县义军,怎么看都是稳居不败之地了。
  这种局面下,箫阳人忍不住怦然心动,那两县有义军?我箫阳也可以有啊。
  我们打着响应雷谷号召的旗号,去希山武装游行一番,岂不是很好?
  当然,若是在这游行中,能遇到什么肥肉,抢几口来吃也是正常的。
  他们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进入希山的。
  箫阳来的人不多,一共就五千多人,分属四个大势力,他们进了希山之后,本来想袭击符扬镇,夺取镇子上的军械和军粮——符扬是希山第三大的镇子,应该比较富裕。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出手,就在侦查中发现,郑王府的兵正在镇子上抢劫。
  这些兵搜走了黎庶最后一点粮食,烧了不少反抗者的房子。
  同时,他们还告诉被抢劫的希山人,“我们在箫阳和桐河,被雷谷的人抢了很多粮食,要不是这样,也不会夺你们的口粮,你们想要活命,还是去找雷谷的人要吧,他们粮食多。”
  箫阳的人听到这话,顿时大怒,他们还是很念雷谷的好的,而对方这架势,明显是祸水东引之计。
  眼见对方不过两千人左右,他们商量一下,决定埋伏起来,打上一场,不光能为雷谷出气,同时也能抢粮食。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他们看到的是两千人,事实上,人家还有两千人在另一个乡抢粮,才开打不久,郑王府就有军队来援了。
  五千散兵游勇和四千正规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差距,真不是打个埋伏能抹平的。
  箫阳人见势不妙,撒丫子就跑,好在郑王的军队要保护粮食,也没追上来。
  再然后,他们就遇到了朝廷军队的斥候,被领到了这里。
  敢来希山的箫阳人,也没几个善碴,别看吃了败仗,但是大部分人都跑脱了,五千人跑到这里,竟然还有四千多。
  夏真人听到这消息,马上前来安抚他们,同时又抛出橄榄枝——要不你们接受军队的庇护好了,到时候我们帮大家报仇。
  不得不说,环境真的特别锻炼人,他才接触了李永生一天,现在就不说征召了,口口声声不离“庇护”二字。
  李永生听到这消息,反应却是另一回事,他气得直跺脚,“这郑王的军队,着实可恶,竟然逼迫黎庶来跟我们争粮。”
  老海头不屑地冷哼一声,“要不我就懒得理会这些破事?真的很让人寒心。”
  下一刻,李永生惊呼一声,“不行,马上集合队伍,这些家伙想跑了!”


第九百八十二章 主动出击
  驱使黎庶就粮于敌,这种招式非常冷血,也非常无耻,但是在战争史上,并不罕见。
  这么做虽然有点草菅人命,但不可否认的是,能有效地消耗对手的资源,打击敌方士气。
  相较于驱使无辜的黎庶攻城,这么做已经算是相对仁慈了。
  不过,这里本来就是郑王的地盘,郑王肯定还存着杀回来的打算,所以这么选择这么选择,倒也没错——总不能把黎庶们都得罪死了。
  事实上,李永生一开始都有点奇怪,郑王的军队大肆劫掠,难道就一点不担心,把希山人也逼进雷谷的阵营里?
  要知道,希山人是出了名的悍勇和好斗,大部分的豫州人认为,桐河虽然号称希山人的死敌,但是真要比起来,大概还差希山人那么一点点。
  希山的童子和老妪,都敢一言不合就持刀杀人。
  郑王的军队将希山人逼到这一步,那么接下来,军士们在人数比较少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出门了,一旦让希山人逮到机会,他们的下场会很悲惨的。
  李永生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种可能,能解释了这个现象:希山大营的军队要跑路了。
  否则的话,希山的黎庶固然可以去找雷谷的人讨要粮食,却也能围着大营要粮。
  什么……你说不给?可以不给,但是看到外面遍地的饿殍,希山大营的军士们,心里也不会舒服了,士气也会遭到打击。
  甚至雷谷派兵来围的话,这些人在饥饿的驱使下,甚至可能充当进攻的先锋。
  毕竟,抢了希山人粮食的,是郑王的军队,而不是远道而来的雷谷人。
  希山大营不怕本地人来围,那就说明,他们做好跑路的准备了。
  李永生想到这里,不再犹豫,马上就着手整顿人马,同时派人通知夏真人。
  夏真人虽然小动作比较多,但是他本人对李永生,并没有个人的成见,闻讯很快地就赶了过来,并且毫不见外地发问,“你这儿是怎么回事,乱糟糟的……是在准备拔营吗?”
  “没错,拔营,”李永生点点头,“你打算拉走多少人,尽快去关说,我没时间等你了。”
  “着什么急嘛,你的墙角可是不好挖,”夏真人不以为意地笑着发话,不过很快地,他就是一愣,“你是打算去解救那些希山人,帮他们避免被抢劫?”
  “未必能解救多少,”李永生淡淡地发话,“我的意思是,要堵住逃窜的郑王军队……”
  他将自己的分析讲了一遍,“……这么丧心病狂地抢粮食,他们肯定做好了离开的打算。”
  夏真人沉吟一下,缓缓点头,“你这个判断,我认为很有道理,不过……他们离开不好吗?”
  他身为朝廷军官,首先想的是收复失地,至于对手是主动撤退的,还是被他打走的,这一点不是特别重要——好吧,若对手是被他打走的,他会获得比较高的声誉。
  当然,如果能有效地杀伤对手,那就更好了。
  “一点也不好,”李永生摇摇头,然后反问一句,“粮食都被带走了,你如何面对整个希山的黎庶?”
  “这倒也是个问题,”夏真人的功利心比较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会不在乎黎庶的死活,统治一个缺少粮食的县,麻烦也太多,“那么咱们现在就……出击?”
  “出击,”李永生点点头,“我是打算直扑希山大营的,你怎么看?”
  “我觉得,希山大营未必有多少人,”夏真人认真地思索一阵,方始回答,“他们此刻应该都在外面抢粮……怪不得我会遭遇万人的队伍埋伏,”
  李永生毫不犹豫地发话,“不管有多少人抢粮,只要希山大营还在,抢来的粮食,肯定都要放在那里……不能放他们走了。”
  夏真人毫不犹豫地表态,“你说得有理,我愿意配合。”
  两人很默契地搁置了此前的争议,这个时候,实在耽误不得,而且,希山大营真的收拢了很多粮食的话,两人此前争论的那点东西,就不值得一提了。
  更别说,对夏真人而言,只要能收复了希山,就是大功一件,他甚至都无须征召义军了。
  军队这种机器,一旦统一了认识,运作起来是很快的,在傍晚的时候,两支队伍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两人对视一眼,齐齐一摆手,“出发,前往希山大营。”
  必须指出的是,两人带的队伍,再加上箫阳来的溃兵,总人数接近了六万,这么庞大的人马,想要全部快速推进是不可能的。
  想一想就知道,隔着两米一个人,一里地也不过才两百五十人,就算是五路纵队,一里地也才一千多人,六万人起码能拖延五十里地。
  当然,这只是一种算法,有运粮的马车在,还有骑兵,不可能两米一个人,大军齐头并进的话,也不可能是五路纵队,排出一个宽达十里的扇面都是可能的。
  总之,天还没黑就出兵,一夜过后,大军走了七十里,这已经是相当难得了,尤其是在路上,还遭遇了一些小小的接触战。
  虽然战斗都不大,但是每一次遭遇战,都得当作大战来打。
  否则的话,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真要遇上优势敌军,夏真人的军队倒还好说,雷谷的四万乌合之众,铁定会四散崩逃。
  到了天明,距离希山大营还有五十里,大军短暂就地休息,夏真人来找李永生,“咱们怎么打,你在前面,还是我在前面?”
  李永生眉头紧皱,“我感觉情况有点不对,一路上没遇到太大的阻碍……难道这些人,已经都龟缩回去了?”
  其实他并不相信自己的猜测,希山的军队到处打粮,己方的反应速度不算慢,六万军队,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撤回去?
  恰好,夏真人也是这么认识的,“我先冲吧,你的人使唤起来,有点乱糟糟的。”
  李永生就算再是要强,也不能否认这话,于是双方在短暂歇息之后,继续向前推进。
  两军扎下大营之后交战,二十到三十里是个比较合适的距离,万一敌人有什么异动,己方有足够的空间,来做出反应。
  不过,考虑到还有很多郑王的军队可能打粮未回,为了不让那些人轻易地逃入大营,两支队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十五里左右的位置,才开始着手扎营。
  扎营的过程中,肯定是要放出警戒的,但是郑王大营的士兵,可不想让他们轻易地扎营,于是派出了两千人的马队,在周围试图骚扰。
  然而,夏真人率领的朝廷军队,并不是李永生所带的散兵游勇能相比的,他直接派出几支队伍,支起拒马和盾阵,又有弓弩手准备,防备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