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锻造师-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鉴于参知政事佑敬言在柳林县任县令之时劳苦功高颇受当地百姓爱戴,且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当地的农业。”

    “在就任参知政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查出胡惟庸谋反一案。”

    “特此以下嘉奖:赐宫人男女各三十人供使,另赐绸缎十匹,燕窝等补品…”

    零零碎碎的非常之多。

    太监全部念完以后,伴随着佑敬言的一声:“谢主隆恩。”

    才算是结束。

    “佑大人,清点一下呗。”

    “不用了。”佑敬言本来本不在乎这些东西,他便也懒得再走这套繁琐的程序。

    “刘鸣…”传旨太监刚走,佑敬言便想招呼刘鸣把这些东西归置归置,刚喊出口才想起来刘鸣好像还在大理寺大牢呢?

    唉,这几日都忙晕了,怎能把刘鸣都给忘了。

    “李冰,你帮着把这些收拾收拾。”

    安排好之后,佑敬言边独自一人回了房间。

    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给他这么多东西的用意很明显,不就是想让他留下来吗?

    说实话要想找到像佑敬言这样既有能力又忠心而且还懂得进退的臣子实在是不易。

    朱元璋这么紧抓着不放也可以理解。

    但是,佑敬言他能留下来吗?

    即使他愿意留下来那块神石都不会答应的。

    哦,对了,倒是忘了,自从他不知什么外力作用下把他送到这个时空之后,他还一直没有再见过哪块神石。

    估计还在佑家的密室之中呢?

    只是他回去的时候如何呢?佑敬言也是不敢想象。

    明知要离开还许什么大话,要不然即使走了也得徒招他人的诟病。

    唉,早知道就不这个时候与朱元璋说这些了。

    佑敬言躺在床上,理着接下来事件的发展头绪。

    翻来覆去的想了良久之后,佑敬言绝顶还是先进宫与朱元璋把明天早会上的具体事件给敲定敲定。

    佑敬言进宫之时,朱元璋正在吃着饭呢,脸拉得老长。

    不知道是因为谋反的事儿还是因为佑敬言要辞官的事儿。

    “皇上,吃饭么?”

    “少嬉皮笑脸的,有什么事儿,说!”朱元璋看都没看他一眼,便开口道,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辞官的事儿免谈。”

    “先坐吧。”很快朱元璋又道:“没吃饭一起吃点儿吧。”

    “加双碗筷!”

    光是从这一点儿上看,朱元璋对待佑敬言已是足够义气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有几个能如此平等的与朱元璋坐在一起吃过饭呢?

    “谢皇上。”佑敬言也不客气,放下手机的军刀,一屁股坐了下来。

    “皇上。”饭坐上佑敬言边吃边道:“臣刚才去见了李善长与胡惟庸。”

    “哦?他们怎么说?”

    “李善长满是悔恨,同意主动上交丹书铁券,还说对不起您。”

    “只是胡惟庸油盐不进,臣该说得都说了,也没有拿下他。”

    “不过,他作为策划谋反之人,且有弑君之举,即使有丹书铁券恐也难逃一死。”

    “哼,胡惟庸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敬言,你说朕如若裁撤了丞相会如何?”

    朱元璋突然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看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即使因为佑敬言的带来改变了这么多,这个矛盾还是很难化解的。

    君权与相权地这个矛盾是封建体制发展到现行阶段下的必然潮流,佑敬言即使阻止了朱元璋废止丞相制度。

    况且如若不借着谋反的这股东风把丞相制度给一并废除了,估计后世之君再废除丞相之时不知道又得有多少的腥风血雨呢?

    所以朱元璋的这句试探性的问话一出来,佑敬言马上便道:“皇上,臣也赞同。”

    “皇上,古之以来的贤相不少,可是也出过不少丞相独揽大权把皇上架空的事儿。”

    “丞相的职责就是帮助皇上处理政务的存在,所以,如若丞**邪的话,君主的身边就好像放了一匹豺狼,那能不危险吗?”

    “但是如若丞相贤良,也能省君主不少事儿。”

    “所以说丞相的存在也是利弊同在的。”

    佑敬言每次出主意之时,都能把所以的利弊都陈述出来,因此朱元璋才院子听。

    “从夏商周伊始,丞相的权力有些高于君主,且所有的军国大事都集于一人之上,唐宋时期,开始把丞相权力分于几人,起到互相牵制的目的,元朝之时更是设立了中书省,丞相的权力更小。”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终章(6)

 

    “饶是这样,依旧会出现丞相专权的现象,按照历史地发展来看,废除丞相制度也不是不可取的。”

    “嗯,敬言你小子每次都能说到朕的心坎之上。”

    “明天早朝,你就通报胡惟庸一案的详情吧,这几日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也不是个事儿。”

    “是。”

    “还有李善长不是打算上交丹书铁券呢?你去督促督促他。”

    朱元璋能这么直白的把话挑明,恐怕也只有在佑敬言面前才能做到。

    “是。”

    “对了,你聚众赌博的那事儿,功过相抵朕就不与你计较了,明日早朝之时朕会当众宣布的。”

    “谢皇上。”

    “行了,走吧。”

    这结果倒真的有点儿在佑敬言的预料之外。

    从皇宫出来以后,佑敬言便又直奔大理寺而去。

    等他再次见到李善长之时,没用他开口,李善长便主动开口道。

    “这是老夫的请罪书,劳烦你呈交皇上,免死金牌在老夫家中书房之中,你去拿吧。”

    李善长眼睛都没睁,说了这么长的一串话够便不再言语了。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文武百官齐聚。

    由于近日以来的胡惟庸谋反一案,群臣上下被搞得人心惶惶的。

    没有要紧之事,谁都不敢首先上奏,都担心一不小心被划到胡党之中砍了脑袋。

    “众位爱卿,可有要事要奏?”朱元璋看着鸦雀无声的大殿,主动开口问道。

    那眼神还一个劲儿的往佑敬言身上瞟来钱去的。

    文武大臣全都低着脑袋,谁都不敢言语。

    良久过后,只听得佑敬言那痞痞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了起来。

    那声音在诺大的大殿之中显得尤为的空灵。

    “臣有本要奏,近日以来,臣负责调查原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谋反一案,现如今终于有了眉目。”

    “哦,是吗?说说。”朱元璋还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这演技估计搁在现代早就把奥斯卡影帝奖给抱回来了。

    “胡惟庸勾结陆中亨以及御史中丞涂节以家中出现醴泉的奇观邀请皇上以及太子殿下去参观。”

    “打算暗害他们以后,扶持一个年幼的皇子,借着皇子年幼由他辅政的借口,从而把禅堂变成他的一言堂,进而把权力一步步的收进他的手中。”

    佑敬言此话一出,朝堂之上彻底炸开了锅。

    大多数人虽然不能说为官清廉,但是要说想把朱元璋废了自己当皇帝,恐怕没有一个人敢有这样的野心。

    尽管朱元璋早就知道了答案,但是现在再听佑敬言说一遍,心里的那股火气也很难压制。

    只见他板着脸,眉头紧皱,谁都知道此刻的他极其的生气。

    佑敬言也不管朝堂之上的窃窃私语之声,只听得他继续说道。

    “胡惟庸为了保证他谋反计划的顺利实施,还把左丞李善长给拉下了水。”

    “在谋反案之前,胡惟庸的恶性也是昭然若揭了。”

    “他凭借着右丞相的身份,扣押对自己不利的奏章,对自己不及的事儿不向皇上汇报。”

    “这是什么?这是欺君之罪。”

    佑敬言把胡惟庸的罪行全部给抖落了出来,描述出来的语言虽然不是那么的优美,但是也足以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了。

    这不,这下子朝臣全部否一边倒地开始谴责起胡惟庸来了。

    佑敬言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要不然还有人以为是佑敬言故意报复胡惟庸而为之的呢?

    “这还不算,有些官员为了巴结胡惟庸大肆收刮上民脂民膏的前去给胡惟庸送礼,无论是什么胡惟庸全都照收不误。”

    “不瞒各位大人,前几日敬言在收查胡惟庸的家之时,发现了一本所有官员给其送礼的账册和名单。”

    “那多得都快赶上销声匿迹的首富沈万三了。”

    “这不前些日子,这个消息一爆发出来,有些个官员又抬着重礼都快把敬言家的门槛给踢破了。这些东西了绝不是他们的俸禄就能买得起的,可想而知这些钱是从哪而来的。”

    朝堂之上也不乏有一些有志之士,这不就有人答话了:“这类官员觉不能姑息,每放过一个就会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要受苦了。”

    “这位大人说得对,区区一个胡惟庸就把朝堂上下给搞得是乌烟瘴气的了。”

    “如此一看还是因为丞相权力太大所照成的弊端,这次幸好发现得早,要是下次在换上一个丞相与胡惟庸也是一丘之貉呢?那皇上,我大明及我百姓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谁都不知道佑敬言说这话是何意。

    既然朱元璋已经有了废除丞相得心思了,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机会,而且由佑敬言提出。

    他把所有的矛头都引向了他,只希望朱元璋看在他为他解决了这么大一个难题的面子上批准他的辞官请求。

    还没等佑敬言开口,就有官员开口了:“佑大人所言极是,丞相的人选必定是一个贤良之人,在朝臣之中威望较高,且有能力之人。”

    “这么说,这位大人你有合适的人选了?”佑敬言痞痞的问道,他笃定此人只是单纯的想露个脸,绝对不会真的说出一个人来的。

    你想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除了真正的硬人,是没人愿意做的。

    果不其然,这人吞吞吐吐的半天,才终于道出了一句:“这倒是没有。”

    “没有?”佑敬言给了他一个迷你微笑后道:“既然没有,那就听敬言说完,可好?”

    佑敬言都这样说了,那人只好尴尬的咽了口吐沫不言语了。

    “敬言年幼无知,说得话有不合适的地方还望各位大人海涵。”

    佑敬言先给文武百官吃了口糖。

    朱元璋许是猜到佑敬言要说什么了,对朝堂之上百官的言行也不做声,只是在嘴角边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扫视着这一切。

    其实佑敬言不知道,他的能力表现的越强,朱元璋越就不会放他离开。

    “皇上,臣提议永久废除丞相制度。”

    这么重要的事情佑敬言也不能说与文武大臣“商量”就可以的,所以朝着朱元璋恭敬的提议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终章(7)

 

    佑敬言此话一出,那可比tnt的威力大多了,整个朝堂之上被他轰得是人仰马翻的。

    也是,丞相制度存在几千年了,历经多少王朝的兴衰更迭,可没有哪个人敢狂妄到提出要废除丞相。

    其实,仔细想想臣子是不会有些个想法的。

    为何呢?

    丞相一职基本上能让为官者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们又不傻,会把这个有可能得到手的荣誉给废除了吗?

    所以,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上上下下一片反对之声,一个个的全都是对佑敬言的讨伐之音。

    “各位大人,丞相的存在分化了皇权,况且谁敢保证不出现类似胡惟庸这样的事儿。”

    “佑大人,丞相制度的存在那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形成的,你废除丞相,那是背弃祖宗法制,天理难容。”

    这次群臣对于佑敬言的讨伐之声可比那次他创建工厂被爆发出来强烈多了。

    佑敬言要不是不想改变历史太多,再加上他想给朱元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又何苦这样呢?

    反正大的历史潮流不会变,丞相制度即使他离开爷终究会被废除,他又何必自找苦吃,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我说这位大人,你纵观历史之上的那次重大发展都不是背弃祖宗礼法之后才有的结果。”

    “商鞅在变法之时哪个老古董不是说他背弃了祖宗法制,可结果呢?正因为有了商鞅的变法,秦国才有了一扫六国的资格。”

    佑敬言列举了最经典的一个例子道。

    “站在我大明拥有蛮夷无可匹敌的人口,无需改革了。”

    “是啊,废除丞相制度就能保证我大明的发展了。”

    …

    讨伐之声不降反升了。

    的确,丞相制度的废除弊端确实非常的大,首先的一个结果就是会导致君主的专权。

    朝堂上下变成皇帝的一言堂。

    但谁让君主权力的强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呢?他佑敬言还是个不喜欢打破规则的人呢?

    呵呵,这话说得可真是够唯心的了。

    那声音搞得佑敬言都没有发言的余地了。

    而朱元璋自从佑敬言提出废除丞相制度后,无论在朝堂之上吵得多严重,他始终都冷眼关注着所有任的一举一动,就是不发一言。

    这下就连能言善辩的佑敬言否被讨伐得说不出话来了。

    他再不说话可就不合适了。

    一个眼神过去之后,站在一旁的朱标立马开口了。

    “大家安静安静,大家安静安静。”

    两声出来,良久之后才终于回府了平静。

    刚刚安静下来后,就听得朱元璋冷声道:“乱糟糟的,成何体统,这又不是菜市场。”

    那么多大臣被朱元璋冷着脸一批评全都不敢再言语了。

    佑敬言痞痞一笑,倒是有些后悔由他提出废除丞相了,这样看来估计只是朱元璋的一句话就解决了,何必再浪费上这么多到工序呢?

    “这事儿先不议。”只听得朱元璋道:“敬言,接着上面的议题接着说。”

    “是。”佑敬言道。再这样下去他估计得被口水淹死了,还是不要再说的好。

    而朝堂之下的文武百官这下可是反应过来了。

    废除丞相一事儿估计他们的这位朱皇帝早就知情了,或者压根就是由他授意佑敬言说得。

    这时有人开始后悔起来了,他着实不该与佑敬言对着干,这要是让朱元璋记恨上可是怎么好。

    对于他们的这些个想法佑敬言不知道,他也不想去关心,只听得他不急不缓的说着。

    “胡惟庸名单上的那些人且给臣送了礼的官员臣建议严查这些东西的来源,由此可按国法对他们处置他们。”

    “至于剩下之人,也得去查他现任官职是凭什么坐上的,以及为官几年来的政绩风评如何?”

    佑敬言缓缓地道:“如若有一个漏网之鱼,他们日后必然心存侥幸,还会干出一些祸国殃民之事来的。”

    “所以在调查之时务必详实详尽。”

    “嗯,这个是肯定的。”朱元璋道。

    “众位爱卿觉得由谁来担当此重任为好啊?”

    朱元璋虽然在心里早就有了计较,但是还走的步骤还是得走的,要不然,势必会有人质疑其中的不公的。

    朱元璋话音刚落之后,便有人开口了。

    当然被举荐之人最多的就是佑敬言。

    佑敬言只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群的乌鸦飞过。这还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良久之后,朱元璋才问道:“敬言,你看呢?”

    佑敬言能怎么说,他眼睛咕噜一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皇上,各位大人,敬言能力有限着实担当不起这个重任来,况且敬言目前还算是带罪之身,如若再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恐怕会在朝堂之上引起非议的。”

    佑敬言此话一出,文武大臣们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可是其中的关节,恐怕也只有朱元璋知道,佑敬言不想留下来的心思恐怕还在的。

    可是佑敬言都说成这样了,朱元璋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了。

    说得再多,岂不是要失了自己的颜面。

    “行了,这事儿暂且不议。”朱元璋开口便道:“敬言,你继续说下一个问题。”

    “皇上,还有一件事儿,现任胡县县令的杨宪曾在北伐中原臣押送粮草的路上受胡惟庸的指使雇佣地痞娄阿强强行与臣索要粮食不成之后便诬陷臣,败坏臣的名誉,臣为了洗清名声便扣押了娄阿强,因为娄阿强嗜赌如命,臣一时糊涂之下便在府中设下了赌局,违反了朝廷法令还请皇上治罪。”

    该说得一些话还是得说清,越是藏着越是容易引起别人的遐想。

    佑敬言话音刚落,只听得朱元璋就又询问了下面文武大臣的意见。

    有了前面废除丞相的那件事儿,所有的文武大臣们也学精了,全都含糊其辞的不敢表态了。

    “朕在问你们的意见,你们这样吞吞吐吐的到底想干什么?”

    朱元璋正因为佑敬言要离开的事儿不开心着呢,心里的火气正愁没有发泄的地方呢?这些大臣们的表现正好让他找到了发泄的口子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终章(8)

    朱元璋这么一吼,下面的那些个老油条才开始有人答话了。

    “臣认为佑大人触犯朝廷律令情有可原,况且在胡惟庸谋反一案上也算是劳苦功高了,因此臣建议功过相抵就免了对佑大人的责罚吧。”

    佑敬言虽不认识此人,但他的这个意见倒是挺中肯的。

    此人的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附和起来。

    这些人倒是全然忘了佑敬言刚才提出废除丞相制度之时,他们是怎么群起而攻之的。

    如此看来,他们这些人倒是有可爱的一面的。

    其实,这些人还不是知道朱元璋对佑敬言的态度不一般,有些人是存了溜须拍马之意。

    良久之后,朱元璋觉着也差不多了,挥挥衣袖便道:“好,那就功过相抵了吧。”

    大概朱元璋一辈子之中开过的后门都是为了佑敬言吧。

    “皇上,各位同僚。”朱元璋话音刚落,佑敬言没去谢恩,反而郑重其事的道:“你们虽原谅了敬言的错误,但敬言却不能原谅自己。”

    “敬言违反朝廷律令虽不是死罪,但敬言愿意主动上交丹书铁券抵消自己的错误。”

    佑敬言此话一出,一些精明一点儿的朝臣立马知道这恐怕也是佑敬言与朱元璋君臣二人给他们挖好的坑了。

    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是什么,反正只见他拧着眉思考了好长时间之后才喊出了一句:“准。”

    朱元璋刚刚说完,只听得佑敬言又道:“李善长委托臣上交请罪书于您,另外他也主动上交了丹书铁券。”

    佑敬言此话一出引起了波澜可是也不小。

    李善长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为什么还要主动上交丹书铁券,这其中的缘由可是令人费解了。

    “哦,呈上来。”心知肚明的朱元璋当然不会有疑问。

    朱标把佑敬言手中关于李善长的请罪书递交到了朱元璋手中。

    请罪书无疑就是一个请罪,李善长把自己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到现如今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后来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走上了谋反之路。

    一封请罪书说得是如泣如诉的,看来李善长是付出了真感情了。

    本来作为最恨他的朱元璋看完他的请罪书之后眼角也变得湿润起来了。

    佑敬言本着君子的道德之心没有私拆这封请罪书,要不然他估计也得折在这封请罪书上了。

    “善长是朕的肱骨之臣!他的对大明的功绩不容抹杀,必将彪炳千古,名留青史。”

    一个乱臣贼子在谋反之后还能让君主说出这么高的评价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列为说说如何处置胡惟庸等一党之人呢?”

    朱元璋又问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那些文武百官提出的处罚无论多轻,想必也绝对低不过佑敬言给予朱元璋的那个意见了。

    果然,罪轻的建议也是让胡惟庸李善长等九族,涂节与陆中亨等三族之人男丁充军,女人为奴。

    这与革职世代许为官相比较起来还是后者比较开明不少。

    在这年月一个一无所有的良人与那些出身奴籍的人想比可是早幸运上不少了。

    等所有人说得都差不多了,佑敬言才开口道:“皇上,臣认为护卫用等人都算作是开国元勋了,如若用严刑峻法处罚他们。”

    “那么肯定会有人说皇上过河拆桥等云云的,如若皇上在他们身犯如此重罪的情况之下还能对他们施以仁政的话,那么天下人必然会感恩皇上的仁义,天下归心,百姓永享太平的。”

    佑敬言说了一大堆都是再说施行仁政的好处。

    全都说完之后才又道:“臣建议李善长与胡惟庸九族中人,涂节与陆中亨三族中人为官者全部革职,且世代不允许在考功名。”

    “至于李善长等人,应该处以死刑,但看在李善长悔罪及时且主动上交丹书铁券的的态度上,改死刑于幽禁。”

    “况且李善长已是将近古稀之人还走几年的活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