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探索爱的本质:少有人走的路-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频率来安排课程,但我相信,教孩子学会倾听是明智之举。即使取得的成效有限,起码也应该使孩子明白,倾听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更应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怀的具体表现。大部分人不懂得倾听,是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不久前,我有幸聆听过一个知名人士的演讲,题目是讨论宗教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我对这一题目颇感兴趣,而且早有涉猎和思考。那位演讲者开口不久,我就意识到他绝非等闲之辈,他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业界专家。他在演讲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显然是想把诸多抽象的概念,清晰地传达给场下听众,我也听得格外用心。他演讲了大约一个半钟头,礼堂里温度很低,我却听得满头大汗。由于太过认真和专注,竟然感觉颈部僵硬,头也隐隐作痛。他演讲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我估计自己能吸收的顶多不到一半,但已是受益匪浅了。演讲结束后,听众们都去参加茶会,我在茶会会场的文化人士之间走来走去,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意见。我发现多数人都对演讲失望,他们慕名而来,却感觉毫无收获。他们不理解演讲的大部分内容,认为演讲者不是他们希望的那种一流的演说家。一位女士甚至说:“他到底讲了什么?他没说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啊!”旁边的人也纷纷点头,对她的话表示同意。

  我无法赞同他们的看法,我理解演讲的绝大部分内容,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他是杰出的学者,我相信他掌握的知识富有价值,所以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倾听。其次,我对他的演讲题目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倾听演讲提高我的认识。我认真倾听演讲,就是爱的付出,爱的行动。我愿意思考演讲的一字一句,认可他为演讲而做的努力,我也愿意为心智的成熟付出努力。至少在我这一方面,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热衷于聆听他的演讲,是因为我想有所收获。与此同时,演讲者能从听众当中,感觉到特有的关注、理解与爱,这对于他也是一种回报。爱,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接受者要懂得给予,给予者也要懂得接受,它其实是一种“双向车道”,一种典型的互惠行为。 

关注的艺术(2) 
关注的艺术(2)

  上面说的倾听模式,其实是“接受者的倾听模式”,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给予者的倾听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倾听孩子说话。根据孩子年龄不同,选择的倾听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六岁孩子,说起话来可能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对于这种情形,父母如何处理呢?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让孩子闭上嘴。在有的家庭里,父母甚至做出规定,决不允许孩子说个没完。自然这样的家庭决不允许“童言无忌”。第二种方式是不管孩子说什么,大人都不做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能自言自语,或只有跟空气对话了。他们跟 


  大人之间,丝毫没有互动,没有交流。第三种方式是假装倾听,实际上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着自己的心事,偶尔说一声“嗯、啊”或者“好极了”,以此应付孩子。第四种方式是有选择地倾听,孩子说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时,家长才会竖起耳朵,集中一下注意力,试图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多的信息。当然,大多数父母未必受过专门训练,可能不具有良好的选择能力,所以,通常会遗漏许多重要信息。最后一种方式,当然就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尽可能去理解它们的含义。

  在以上五种倾听方式中,父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一种比一种多。你或许以为,我推荐的是最后一种方式,因为它能体现父母对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不过,你却想错了。首先,六岁大的孩子很爱讲话,如果聆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父母就没有时间做好其他事情。其次,努力倾听并认真分析孩子的一切话语,这将使父母感觉筋疲力尽。最后一点,六岁大的孩子说的话,大多单调而乏味,整天倾听,只会让你感觉无趣而厌烦。最好综合以上五种方式,有选择地权衡运用。有时候,让孩子直接闭嘴大有必要,尤其是在他们喋喋不休的时候。他们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只会让父母分心,无法专心做好别的事。你和别人讲话的时候,孩子也可能故意插嘴,表示他们的敌意,或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六岁大的孩子并无明确意图,常常只是为说话而说话,不一定需要你的倾听,须知他们即便自言自语,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不过有时候,孩子也渴望与父母亲近,需要父母听他们讲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的不是言语交流,而是和父母间的亲密感,因此只要假装倾听就足够了。其实孩子也能够意识到,父母有时是在有选择地倾听,但这种“倾听原则”,同样会使他们感到满足。六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种倾听规则,而且在他们大量的话语中,只有少部分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反应。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种“平衡点”很难掌握。尽管倾听孩子讲话的时间本就有限,许多父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也不肯付出精力用于倾听。他们可能认为,假装倾听或顶多是有选择地倾听,已经是真正的倾听了。这只是自我欺骗,目的是掩盖其懒惰。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多么短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首先,它需要倾听者做到全神贯注。你不可能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去忙活别的事情。父母应该把别的事放到一边,真正把倾听的时间用于孩子,而且它也必须是属于孩子的时间。不愿把别的事放到一边,包括你不佳的情绪或别的念头等等,就意味着你不愿真正倾听。其次,把注意力放到六岁孩子的讲话上,需要的努力甚至多于倾听一次演说。六岁孩子的讲话通常是不规律的,有时语言像泉水那样汩汩涌出,有时中间还有大量停顿和重复,更使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所说的事情,难以让成年人持久地感兴趣;出色的演说家却能够使观众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他们的演说。换句话说,倾听六岁的孩子讲话,通常是相当枯燥的,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假如你能够做到,就是真正的爱的行动。事实上,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关注的艺术(3) 
关注的艺术(3)

  可是,你又何必为此感到烦恼呢?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倾听一个六岁孩子单调、枯燥、喋喋不休的话语上呢?首先,愿意这样做,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你给孩子的尊重,等同于给某个一流演说家的尊重,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爱,进而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似乎有着某种口音的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说出了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 


  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特别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无意去学习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当,孩子就渴望从你那里学到更多。他们学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与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转,而且动作流畅、敏捷。

  上面针对的是六岁的孩子。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听与不听的平衡点也会改变,但总的原则没有什么变化,即,不论年龄有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尽管父母与年幼孩子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不过仍需给予全部注意力。你不可能一边想别的事情,一边和孩子玩“拍手游戏”。玩游戏时三心二意,你就有可能培养出做事三心二意的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父母倾听的总体时间,显然要少于六岁时期———他们讲话的目的性更明确,不像幼儿时期那样随意。不过一旦他们开口讲话,和小时候相比,就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

  子女需要倾听,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有一位30岁的专业人士,因过度缺乏自信而患上了忧郁症。他清晰地记得,同样是专业人士的父母,几乎从不听他讲话,偶尔勉强聆听,也每每抱怨他婆婆妈妈、说话啰嗦。22岁时的一件事,最令他痛苦和伤心。当时,他写过一篇毕业论文,论述当时广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他的论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他有过高期望的父母,也为他的优异表现感到骄傲。遗憾的是,尽管他把论文影印本放在家里,而且是位置最明显的客厅,但整整一年时间,父母都视而不见。他再三暗示父母:有时间去读一读,但他们根本未曾翻过一次。“要是我主动开口,要求他们阅读我的论文,他们一定不会拒绝。”在治疗即将结束时,他说,“只要我鼓起勇气说,‘拜托你们读读我的论文好吗?我希望你们了解我写的东西,评价一下我的想法。’他们一定会答应的。可是,那样做,无疑是哀求他们听我说话。我都22岁了,还主动要求他们关注我,这让我无法接受。靠哀求才能如愿,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能够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感受。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进而都能实现自我完善。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会使说话者心有灵犀,更为坦诚,更愿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隐藏。这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爱的“双人芭蕾舞”。这是耗费精力的过程,而且须以爱为出发点。基于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但是,我们通常缺少倾听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务活动还是在社交生活中,长时间倾听他人讲话,是叫人难受的事。我们只是有选择地倾听,头脑中早已有优先项目安排,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倾听,一边想着怎样尽快达到目的,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我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己感到满意。 

关注的艺术(4) 
关注的艺术(4)

  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而婚姻是其最佳的表达场所。遗憾的是,很多配偶不懂得倾听。对婚姻出现障碍的夫妻进行治疗,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他们学会倾听。夫妻双方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对各自的不良习惯加以约束。也正因如此,治疗才常常遭遇失败,这并不奇怪。当患者听到医生提出要求,让他们特地安排时间倾心交谈时,他们通常都感到这难以理解。他们觉得这样太过正经,缺少浪漫。事实上,除非专门为倾听安排时间,并选择适合的场合和地点,不然的话,治疗就难以顺利进行。可以想象,假如夫妻一方 


  正在驾驶汽车、准备饭菜,或下班后感觉疲倦,双方就难以深入交谈。他们彼此的倾听,不是敷衍了事,就是草草结束。如果接受心理医生的安排,完成一两次像样的倾听,他们会更多地理解和关注对方,夫妻一方甚至可能激动地对另一方说:“我们结婚29年了,但似乎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你。”这时我们就可以相信,他们的婚姻正在出现转机。

  一般说来,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心理医生治疗病人时,首先要学会用心倾听。以我本人为例,在治疗中常常走神,忽略病人说的话,这时我就会歉意地说:“对不起,我刚才有点儿分心,没有集中精神听你说话。你能否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病人极少因此而抱怨,他们知道,我能意识到漏听了某些内容,证明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我承认自己分心,等于是向他们做出保证: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让病人体验到有人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根据我的经验,在心理治疗最初几个月,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不管他们是大人还是孩子,即便还未接受真正的治疗,病情都会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多年来,病人均未体验过有人倾听的感受。不夸张地说,有些患者甚至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别人全身心的倾听。

  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其他形式的关注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幼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同他们玩拍手游戏或者“躲躲猫”———一种类似于捉迷藏的游戏。对于六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同他们一起玩魔术、钓鱼、捉迷藏。对于十二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打羽毛球,等等。给孩子读书、指导他们做功课都是表达关注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其他家庭娱乐活动,比如看电影、外出野餐、开车兜风、出门旅行、观赏球赛等等。有的关注形式,完全是为了孩子着想,比如坐在沙滩上,专心照看四岁大的孩子,或是专门驾车把孩子送到某个地方。各种关注(包括用心倾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必须在孩子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关注意味着陪伴,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就越高。父母与孩子相处得越久,给予的关注越多,就越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对待家庭作业;如何读书和学习;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勇敢,什么时候害怕……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经常和孩子共同活动,父母可以教给孩子更多的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和教诲,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也会以做游戏的方式同儿童患者沟通,同时予以观察和诊断,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把注意力放在海滩上四岁孩子的身上,认真倾听六岁孩子讲的不连贯的、漫长的故事,教青春期的孩子学习驾车,以及聆听伴侣叙述办公室的一天,或是她在洗衣房的遭遇,认真体会他们的问题和感受,所有这些,都需要持久的耐心,需要把其他杂念排除在外。这一切可能枯燥而乏味,让你感到不自在,甚至要花出很大的精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意味着真正的爱。懒惰者无法把工作做好。如果我们不那么懒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习惯。由于爱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懒惰这一主题也很重要,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将对此专门讨论,以便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死亡的风险 
死亡的风险

  我说过爱是行动,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现在,让我们从“爱的行动”转向“爱的勇气”。爱,意味着自我完善,即让自我进入陌生领域,塑造出不同的、崭新的自我。在此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并由此获得改变。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章制度、陌生的人、事物和活动,都可能使我们面对痛苦,并由此而产生畏惧。人人都有对抗畏惧的方式,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 


  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如果你定期上某个教堂做礼拜,或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女人:她将近50岁,每个周末上午,在礼拜仪式开始前五分钟,她都会准时来到教堂,坐在教堂后面靠边的椅子上。礼拜仪式刚结束,她就悄然、快步地走向门口。主持礼拜的牧师来到教堂门口,跟每一个人打招呼和寒暄,她却像幽灵一样,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主动接近她,并邀请她喝咖啡、聊天,她会神情紧张地表示感谢,尽可能避免和你四目相对。她会歉意地告诉你:她另有重要约会,接着便一溜烟跑掉了。假如你跟在她身后,想看看她究竟有什么重要约会,最终,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她径直快步回到家中。这个女人的住处,是一座小型公寓,通常是门窗紧闭。她刚刚走进家门,就迅速把门锁好,直到下一个礼拜,才再次出现在教堂里。经过深入的调查,你得知她在一家大公司里,做打字员之类的基础工作。她听从上司的一切安排,很少发表意见。她在公司里默默无闻,工作也极少出现差错。就连吃午餐时,她也不会离开座位与旁边的人进行交流。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总是一个人步行回家。途径超市,她会进去购买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然后回到家里,再次紧闭门窗,直到次日上班时,才会再次出门。到了周末下午,她可能独自去电影院。她的家里有台电视机,却连一部电话也没有。她也很少和别人通信。如果你有机会亲口告诉她,说她看上去孤独而寂寞,她会明确地回答你:她喜欢当前的状态。你问起她是否养过宠物,她会伤感地告诉你:她曾养过一条狗,她非常爱那条狗,不幸的是,她的狗八年前死了,此后她再也没有养过狗。她还会补充说:那只狗在她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呢?我们无法知晓她的秘密。我们只知她尽力避免与人接触,不想冒险与别人打交道,也从未想过自我完善。她宁可让形象越来越小,哪怕像影子一样。她希望不被打扰、不为人知。除了上教堂做礼拜,她没有精神贯注的对象。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爱,但贯注毕竟是爱的起点。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如果对方是某种有生命的事物,不管是人、宠物还是盆栽,它们都有可能突然死亡。如果信任或依赖某个人,就有可能因为对方的亡故,让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精神贯注的代价之一,似乎是或早或晚你都要因为贯注对象的死亡或离去,让自己饱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性爱、晋升、友谊,但惟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生丰富多彩。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痛苦和悲伤,你同样可以收获快乐和幸福。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面对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死亡。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脱离现实,去过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一直活在狭隘的圈子里,可能是因为经受过一连串死亡的打击———朋友和亲人相继离世,让她备感痛苦,宁可放弃真正的生活,也不想再次面对不幸。她不想经受任何痛苦,由此放弃了心灵的成长,哪怕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但是,因害怕打击而逃避,只会导致心理疾病。大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观地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我们甚至应该像唐璜那样,把死亡当成“最忠实的朋友”。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宏大的意义。 

独立的风险(1) 
独立的风险(1)

  人生就是一种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这是了不起的人生跨越,它相当于跃向前方的奋力一跳,而不是随意迈出的一小步。很多人一生都未实现这种跨越,他们貌似成人,有时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正寝之际,其心理仍远未成熟,甚至从未摆脱父母的影响,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我是幸运的———即将满十五岁时,我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