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记住了,多谢姐夫的关照。”王靖国也回答着。
照例,刘建业又是在司令办公室里,处理着每天都少不了的各种公文,连午饭都是在办公室里面草草将就的。
下午,正在和那些公文文件做着艰难搏斗的刘建业的办公室大门,被推开了。
副官杨舟走了进来,打开拿在手里的文件夹,拿出一份电报,交给刘建业,“军座,战区急电。”
刘建业接过电报,在回执上签了字,然后打开电报,电报的内容很简短:“奉军委会指示,南昌作战计划启动。”
“把杨参谋长,邱副参谋长,我们军的三个师的师长,还有南昌警备司令部下属的保安纵队队长,南昌市府的李市长,南昌警察局长,浙赣铁路局的负责人都召集到警备司令部来,就说有紧急的事情,十万火急。”刘建业立刻下达了命令。
“向战区发电,就说我部立即开始计划实施,请战区配属我部的部队迅速到达。”
“命令我部随军家属,立即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疏散。”
“命令我部和南昌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的全体官兵,一律取消休假,立即回营,等候命令。”
第九十一章 … 计划启动
一个小时以后,南昌警备司令部的小会议室。
“各位,本人刚刚接到第九战区长官部发来的急电。电报上说,以本人名义所呈报的南昌防御作战计划,已经被军委会批准。所以,从现在开始,计划正式全部启动。”刘建业坐在会议桌的正中座位,面色沉静的说。
“现在,就请各位打开放在你们面前的文件夹,里面是在整个计划里面,你们所需要负责的内容。”参谋长杨伯涛接着说。
在座的各位,除了刘,杨,邱三人之外,其余的人都打开了面前的文件夹,看着里面的文件。
“刘司令,你要组织这么多人疏散,还不如说是要把整个城市变成一座空城。”李市长的语气虽然显得还比较平和,但是,刘建业知道,这个官僚已经是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不满情绪。自从长沙的文夕大火以后,国民政府的地方官员们,可是一听到疏散,就会联想到焦土抗战,然后就是纵火焚城。
“李市长,不要太过于神经过敏嘛,这次之所以要组织民众的疏散,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国军决心在南昌城与敌人坚守到底,为了避免万一城破以后,日本的那些野兽士兵,再来一次他们以前在首都干过那样的屠城行为,造成无谓的牺牲嘛。你看呢,李市长?”刘建业也难得的打着官腔。
“嗯,嗯,还是刘司令考虑的周全。”李市长本来想向刘建业发难的,结果,刘建业提到了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杀。李市长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要是由于他的原因,万一南昌失守以后,几十万市民被鬼子军队再来一次屠城,那他也就成了历史上的罪人了。这样的罪名,可不是他能够和愿意承担的。
“刘司令,你要我们警察局把监狱交给军队,还要带着你们扫荡全城的大小帮会,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怕造成全城的混乱吗?”作为省城的警察局长,这位局长每个月都能收到来自大小帮会组织的孝敬,所以,长期以来,只要这些组织做事不是太嚣张太过分,他也不会去和他们发生冲突。现在,收了孝敬的他,自然也是要站出来说说话的。
“自抗战军兴之时,蒋委员长就在庐山发表过讲话,里面讲过”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社团的弟兄们,值此国难之际,也不能有所推托。我找上他们,正是有事情要用到他们。难道,局长大人对于委座的公开讲话,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刘建业也学着给别人头上扣帽子,这位局长就成为了他的试验品。
“刘司令多心了,我是担心这些人会在国军和敌人浴血奋战之时,在背后干坏事,破坏抗战,绝对不是对委座的讲话有所怀疑。”警察局长忽然想起来,这位刘军长,刘司令可是委座的高足,陈部长的干将,嫡系的红人,要是他对上面汇报几句自己的坏话,那自己可就肯定会有一些麻烦事情的。于是,警察局长连忙改了口。
“这件事情,我们早就有所考虑了,就不用局长大人费心了。”刘建业觉得自己的官场作派至少有点小成了。
“我浙赣铁路局在南昌的所有人员,所有物资,听凭刘司令差遣。”看到前面两位没有什么好结果,浙赣铁路局在南昌的负责人也学乖了,赶紧表明了态度。
“很好,我们只要你们铁路局做好疏散人员的运送工作,还有就是抢运军需物资,同时把所有的仓库和车站设施,都交给我们军方,剩下的就没有你们的事情了。”刘建业看到对方的态度,也就不多说废话了。
“我铁路局必定尽力配合军队,为抗战效力。”铁路局负责人马上表态。
“我们保安纵队,坚决完成司令交给的任务。”南昌警备司令部下属的保安纵队的秦队长,看到刘建业的目光转到了自己的身上,马上站起身来,大声地说。
“秦队长,请坐下说话。我是考虑到你们保安纵队毕竟不是野战军,所以,安排你们坚守保卫赣江上的军用桥梁。一旦战事开始,这些桥梁就是我军仅有的生命线,所有的物资和伤员,以及补充的部队,都要经过这些桥梁。你们的职责重大,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你知道吗?”刘建业面色严肃地说。
“卑职明白。卑职保证,我保安纵队近万名官兵,将死战到底,誓死保卫赣江桥梁。”秦队长向着刘建业做着保证。
“我记住了。守住南昌,你们就是大功一件。”刘建业对秦队长说道。
“你们三位师长,还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提吗?”刘建业转过来对着第6军的三个师长说。
“只要保证物资和兵员的补给,我们保证和鬼子战斗到底,与南昌城共存亡。”三个师长里岁数最大的,也是最沉稳的张建说话了。
“我们还要大量的工兵修筑各种防御工事。可是,现在,我们的工兵部队数量不足。”宋瑞珂说道。
“这个你们可以放心,战区经过向军委会请示,给我们调来了两个重迫击炮团,两个工兵团和一个平射炮团。工兵部队明天下午就能到。几支炮兵部队,乘坐火车,也就在几天之内能够到达。除了部队之外,战区还会给我们调运大量的弹药,粮食,医药。我们在南昌城内坚守,为了保护我们和外界的联系,战区决定,由彭位仁的第七十三军负责守卫赣江以南地区,保证我军的对外联系不至于中断。”刘建业放出了几个好消息。
“那我们就方便多了。后顾无忧,又有充足给养和火力支援,我们保证不会让小鬼子太舒服的。”还是张建说了话。
“那就好了。既然大家都已经表明了态度,那么,大家回去以后,就立即按照计划开始行动起来。最高统帅部对这次会战的关注,恐怕我就不用再次对大家说明了吧。作为这次会战的成败关键,我部能否坚守住南昌,死死的拖住敌人的攻城部队,就要看大家能不能共同精诚团结,为国家民族而努力了。谁要是拖延推诿,破坏整个作战计划的施行,我就会以破坏抗战的罪名,把他送交战区和军委会以军法惩处。”刘建业看了一下四周,说出严厉的话语。
“好了,散会。”看到大家都保持沉默,不敢有任何的不同意见,刘建业站起身来宣布散会。
“让新来的王副官,到我这里来一下。”刘建业回到办公室,让黄峰守在门外,拨了副官处的电话。
“请进。”没有多久,刘建业听到有人敲响了自己的房门。
“姐夫,你找我有什么事情?”王靖国推开房门,走进房间,向刘建业问道。
“记住,在这个地方,有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叫我军座。这里不是延安,是中央军。”刘建业板下脸来教训着自己的小舅子。
“明白了,以后,我一定注意。”王靖国说道。
“这次,我叫你过来,是有事情要你去办。”刘建业不再板着脸了,对着王靖国说。
“什么事情?”王靖国问道。
“眼下日本人即将对南昌发起进攻,但是,我军对于日本人的作战计划,还了解的不是很详细,这在军事上是很危险的。我知道,你们的组织在各地都有情报网络,而且,还有着相当的规模和活动能力。我想,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多收集一些敌人的军事情报。这样也算是支持我们国军的正面抗战嘛。你看怎么样?”刘建业也不想白白的浪费了GCD方面的情报网资源不去利用。管它GCD还是GMD,现尽量都利用起来,让我能顺利渡过眼前的这个难关再说。要是连这个都过不去了,后面不就没有戏了?
“这个要求,我无权答应。我只能向上级转达,至于上级能否同意,我就不知道了。”王靖国可不敢随便答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地下工作人员,权限有限。刘建业提出的这个要求,超出了他的权限,他只能向上级长江局汇报,然后等候回复。
“这个我知道,我不急。对了,为了大家的方便,你们派到我这里的人员,最好不要那么着急发展你们的组织,否则,我们都会一起完蛋。我相信,我要是完蛋了,对你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刘建业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刘建业已经得到了消息,在53军111师里的那些工作者们,由于活动太频繁,太招人注意,已经引起了罗家湾的注意了,很快就会在那里展开清查。刘建业可不想因此被送到重庆的磁器口。
“我还是只能向上级汇报,看上级怎么回复了。不过,这个建议,我想应该是不会拒绝的。”王靖国说道。
“我会等候你们的回复的。过一会,我要回去了。明天就要送你姐姐走了,你也一起送送吧。”刘建业对王靖国说道。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王靖国对此很诧异。
“没有什么事情,是因为南昌即将面临战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要组织全城的市民疏散撤离。你姐姐当然也要疏散。我正想把她送到澳门,我老家的一大家子人,现在几乎都到那里去了。你姐姐到了那里,正好可以有人照顾。”刘建业向王靖国解释道。
“我一定会送姐姐的。眼下,我就只有这一个亲人了。”王靖国放下心来,马上说道。
“你就放心吧。今天晚上,跟我回去以后,好好地陪你姐姐吃顿晚饭,再陪着你姐姐多说说话。你们刚刚见面,就又要分开了,总是会有话要说的。”刘建业说着。
“姐夫,你放心,我一定会的。”王靖国答应道。
第九十二章 … 城市要塞化(求收藏+推荐)
次日上午,南昌火车站的站台。
“大哥,你在这里独撑危局,困守孤城,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实在不行的话,千万不要逞强,一定要活着出来。”在妻子的眼里,宁可自己的丈夫没有盖世的功名,也要安安全全的活着最好。人只要活着,一切都还能再争取。人要是死了,哪怕死后哀荣无限,那又有什么意义?
“小妹,这一仗下来,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我守住南昌,要么你就等着领我的抚恤金吧。自从抗战开始以后,我才真地感到穿着这身军服的意义。你就让我安心的和鬼子较量一次吧。”刘建业说完,对着几个刘家的家人说道:“送少奶奶上火车,到了澳门,给我发电报。一切就拜托你们了。”
“少爷放心吧,我们一定安全的把少奶奶送到澳门。”家人里的带头的人说道。
“那好吧。我还有军务,不能多陪你们了。我走了。靖国,你来送送你姐姐吧。”刘建业说道。
“姐夫放心,我一定看着姐姐的火车开走。”王靖国对着刘建业说道。
“好。黄峰,我们走。”刘建业招呼着自己的贴身警卫,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到处都是第6军家属和送行人员的站台。
出了车站,登上汽车,刘建业的眼睛却变得湿润了。
随着第6军随军家属的疏散撤离,南昌城的老百姓也开始了向相对安全的赣南地区的疏散。本来,我们这个民族是有着守土重迁的传统的。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有天大的事情,人们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甚至是祖祖辈辈都生活的故土的。但是,前面有日本军队制造人间地狱的生动范例,后面又见到军队的家属率先开始了疏散撤离,人们的心理就变得不是那么顽固了。毕竟,谁都不想成为被野兽肆意屠杀的人。日本军队在制造屠城事件方面可是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强烈的主观意愿的。在南京,他们可是毫不犹豫的就杀了超过30万人。苏州也从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地狱。国军可是放出了话来,说要在南昌城死守到底的。对于国军的守城功力,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可都是没有什么信心的。自从抗战以来,国军打了不少的守城战,结果却是每守一座城,必丢一座城,至今还没有守城防御战的成功例子。虽然,现在国军对于守城信誓旦旦,可要是他们万一守不住了,鬼子破了城,刺激的鬼子兽性大发,再来一次屠城,倒霉最多的还不是老百姓?再说了,连军队的家属都一早就撤离了,这就说明连军队都对守城防御的胜利没有什么信心。否则,仗还没有开始打,为什么就先把家属送走了?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所以,咱们也不傻,撤吧,等到南昌的战事结束了,局面平稳了,咱们再回来。大不了,咱们就艰苦一段时间吧,总比无缘无故的被鬼子砍了脑袋取乐子好得多。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少不了刘建业命令警察局连夜找来的南昌城里的大大小小社团势力的头目们的帮忙。
南昌的大疏散,一直进行了将近两个星期。当局调用了浙赣铁路局的大多数车皮和机车,昼夜不停的把大量的部队和装备以及军用物资运进南昌城,然后再把拖家带口,屈家搬迁的市民们,送出南昌这座即将成为战场的城市。除了火车,还有大量的市民选择步行或者乘船出城,投亲靠友,免予兵火之灾。就连江西省政府,也在熊主席的遥控之下,搬离了省城,迁往赣州。南昌市政府也在疏散的尾声阶段,撤离了城市。在南昌城里,也有一些知名的人士,原本抱着义不独生,身土不二的想法,想要和南昌城共存亡,也在刘建业派出的军队的软硬兼施之下,被强行架上了撤离的车辆。唯独只有南昌的大小帮会社团的成员们,被军队用刺刀挽留了下来。然后,他们就不幸被刘建业以军队的名义强行征召入伍,穿上了一身军装,丢给了对于操练新丁有着强烈爱好的岭幕理,赵安城。
“各位道上的兄弟们,千万不要怪我,我也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这一次就辛苦你们了。我保证,等到仗打完了,你们就可以回家了。当然,谁要是敢战场上投靠鬼子,当他娘的汉奸,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绝对会让你和你们的家眷,死得很不舒服的。你们的家眷,可都被我们军方统一安置了。”刘建业在对这些被强行穿上军服的道上弟兄,进行着有自己特色的动员讲话。
在市民不断迁离的同时,第6军也集中了自己的工兵营和军委会调来的两个工兵团,在郊外阵地开始了防御工事的开挖建设。在这些防御工事里,有不少是刘建业特别为这次攻打南昌的鬼子设计建造的,集中了后世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广大反美群众展现出来的非凡智慧。其阴险的程度,使得第6军的杨参谋长见到这些工事的图纸以后,也不禁要质问刘建业有没有顾忌到他的做法是否违反《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
“什么狗屁公约,那只是在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才适用。〈海牙公约〉禁止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日本人早就是公约的签字国,他们在中国什么时候遵守过?在淞沪前线,在台儿庄,在武汉会战,他们哪次没有使用过?〈日内瓦公约〉规定了战争时期的平民和战俘的地位和待遇,日本人又什么时候遵守过?他们在中国肆意屠杀的老百姓和被俘的中国军人,还少吧?仅仅是一个南京,就至少杀了30万人!30万人啊!既然他们可以把国际公约当废纸,就不要怪我不遵守国际公约了。我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再说了,作为国力衰弱,遭受侵略,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中国,还有资格来选择打击侵略者的手段和方式吗?只要是能打击日本人的手段,无论多卑鄙多阴险,我们都可以无所顾忌的使用,这也是我们的国家主权所在。”刘建业倒是振振有词,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这个,我倒也无所谓,我只是觉得,这样是不是……”杨参谋长毕竟在幼时读过多年的私塾,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他认为刘建业的做法有一些不合儒家精神,但是从纯粹的军人角度来看,刘建业的说法又是完全切合实际的,所以,他的话就变得有一些支支吾吾。
“我知道你想说我的做法有违天和。什么叫天和?什么叫天理?至少在我看来,这个世界还没有显现出天理来。我们中国当年对低三下四来我国求学的日本人是百般的照顾,典章制度,饮食服饰,礼仪文字,甚至连他们所谓的国技柔道和相扑,都是从我国学过去的。他们的所谓茶道,更是脱胎于宋朝的寺院饮茶礼仪。就连他们的那个国名日本,都是我们的唐玄宗皇帝钦赐给他们的。可是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我们这个无私的老师的?整个明朝,几乎都苦于东南沿海的倭寇作乱。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派去质问他们的使者,竟然被他们无辜软禁在寺院里长达两年时间,不闻不问。到了清朝,先是抢了我们的属国琉球,又是染指朝鲜。甲午战争,他们把整个旅顺城的几万中国老百姓,杀得只剩下几个人,这还是特意留下来收尸的。在济南呢?在东北呢?他们又干了多少有违天和的事情?最近的就是南京了。这个事情,你也是很清楚的。我还可以告诉你,现在在哈尔滨郊区的平房,那里有一个叫做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编号731的部队驻地,那个部队的所作所为,更加的骇人听闻,更加的违反国际公约。要是说有报应的话,那么报应就应该落在这些直立行走的人形野兽身上。可是,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老天爷,他瞎了眼睛。一直到了现在,那些畜牲们还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面逍遥着,还在残害着我们的同胞。这难道就是天理吗?如果这就是天理的话,那我根本无所谓。如果,这不是天理,那我就是替天行道。再顺便告诉你,我从来不信什么鬼神。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鬼神,而是人。只有人才是最值得害怕的。”刘建业向来就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在他的理解里,打鬼子是天理,怎么打无所谓,给鬼子当走狗是罪无可赦的背叛祖宗的行为,当汉奸的那些人,比鬼子还要可恨。
杨参谋长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顶头上司了。无奈的苦笑了一阵以后,杨参谋长摇摇头,走开了。
在刘建业的一声令下,第6军连同配属的部队,将近五万人,一齐动手,各司其职,把整个南昌古城和郊外的土地,变成了一座大工地,其热闹程度,不下于后来的一些人民公仆们所热衷的建造新城的工地。
“仲良,辞公和我可是在委座那里大力支持你的作战计划的。如果,这场仗打下来,真不知道以后的世人,会怎么评说我们了。”刘建业的顶头上司,负责赣北地区防务的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中将看着眼前的一边大工地,对陪同自己的刘建业说。看着千年古城在自己的眼前,一点点地变成一座大要塞,一座大战场,即使是戎马生涯几十年的罗中将也不免心里有一些不安。为了确保南昌作战的万无一失,罗中将还是亲自到了南昌来视察一下,亲眼看一看,心里才有底嘛。
“青公,我记得有一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在1812年的冬天,俄罗斯的库图佐夫元帅,下令不战而火烧了俄罗斯的古都莫斯科,当时也是承受了很多的骂名。许多的贵族和军人,都指责他是俄罗斯的叛徒,是懦夫,甚至是沙皇业对他的行动极其不满。但是,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并没有打算不战而退,而是要在这座以整个城市构筑起来的要塞里和鬼子进行血战,压力总应该比当时的库图佐夫要小一些吧。况且,青公,我这样做,也是不想要南京城的那种惨剧再次在南昌重演。”刘建业的内心虽然也很不安,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做法,是现在这个时候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在这样的空荡荡的要塞化的城市战场里,才能最有效地消除敌人和自己部队之间存在的巨大的装备差距,也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的杀伤敌人。再说了,仗要是打败了,自己肯定是不会活着了,什么骂名,和自己是无关了;要是打胜了,几十年以后,谁又会记得他是用什么办法打败的日本人?最多,也只会记载着刘建业带领数万国民革命军将士在南昌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已。
“你准备怎么联系赣江南北的部队?要知道日本人可是会出动飞机轰炸赣江上的桥梁的。”罗中将对于南昌作战得细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