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了不起的张志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右邻居的距离,不远。中间,有一个小通道,也算是一条路。这条路,过人可以。如果过个拖拉机,就不行了。道路,有点窄。邻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微妙的关系。在村子里,有一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一句乡俗的话,很地道也很精辟的阐述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上午的太阳,照耀着身上,温暖温暖的。院子里,打扫的干净。在堂屋的门口处,李光复和媒人在喝茶。两个上了年岁的中年人,在某些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岁月的沉淀,让男人成熟。两碗信仰毛尖茶,一包烟,两个男人。在李光复的门口,两个人侧身而坐。农村常见的靠背椅子,洋槐木做的。既结实又耐用,更拿取方便。两个或者多个谈话的人,在座位的排布上,是有一定讲究的。这种讲究,是经过科学研究。例如,此刻在李光复院子中的两个人。他们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两个地道的庄稼人。李光复和媒人,不是面对面而坐。两个人的中间,有一个小板凳。板凳上,放着两个白瓷茶碗。茶碗里,泡着两碗绿色的毛尖茶。两人,侧成六十五到八十五度而坐。他们两个人这样做,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一种人的,自身的反应。在科学研究上看,面对面交谈效果,没有两个人侧成一定角度的交谈效果要好。具体的原因,是因心理因素所致。

  “这个过年,过的是,一不留神机嘴上起泡。”媒人手里端着茶碗,不急不慢地说道。他的儿子,比李阳小二岁,现在在上高中三年级。

  “是啊。不过俺家还好,今年李阳在家过年。家里的年货,鸡子和鱼,他和花儿,给报销了一大部分。”李光复,看着龙门头上方的天空说道。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着李阳年前到家的那一幕。

  “过年,还是萝卜白菜好。这个鱼肉,是要买点。不过,鱼和肉,还是少点好。过年,还是素的好。鱼肉哦多了,犯病。”媒人,笑着说道。他面带微笑,看着茶碗里漂浮的青茶叶。

  李光复,看着远方的天空。他想着儿子不久前见面的事情。在李阳的婚事上,李光复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李阳还在上学,有机会见面相亲的话,最好。在没有毕业前,能够见面相亲,并且订婚,是一件好事。在大学毕业之后,跟着让他小子结婚,这样的话,什么都不耽误。做为家中的独子,做为家中的长子,能够在修完学业就成家,在李光复看来,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老话常说,成家立业。先成家,然后才能够立业。如果说,在没有毕业前相亲订婚,那么毕了业之后再做也不迟。毕竟在没有修完学业前就结婚,是不可能的。在李阳的身上,没有毕业,是不会结婚的。这点,在李光复哪里,是统一意见的。不仅在李光复哪里,是统一意见的,就是在整个家庭中,也是统一意见的。年前,李阳相亲见面的事情,李光复很是支持。他的老婆张梅,持有的态度,是不反对。在家里,是掌柜说了算。李家的掌柜,是李光复。当然,李光复在做每一项决定的时候,都是和张梅商量过的。即便是家中很小的一件事,他都会时不时的在老婆那里念叨下。这不是商量或者是讨论,而是一种惯性使然。一种经过岁月洗礼,在岁月的印迹中,留下的习惯。在李阳结婚的这件事情上,李光复不会采取强硬的态度。时下的社会风气,是提倡自由婚姻的。这点,李光复,是知道的。在他看来,只要对方的家庭条件够格,然后儿子和对方见了能够满意就好。当然见面相亲的事情,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结婚的的事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光是一个人同意,更重要的是要两个人都同意。

  “是呀,素菜还是好。”李光复,接到话茬。

  媒人茶碗里的水,不多了。李光复看到后,拿起水壶给他续水。暖壶里水,是早上沏的。喝茶叶茶,要用水壶烧水。在做饭的锅里烧水,烧出来的水质泡茶不好喝。喝毛尖茶,也有一定的讲究。媒人看到李光复倒茶,立马伸手示意。示意点到即可,不用斟满。


第七章:李阳相亲下


  第七章:李阳相亲下

  家里的人们

  “这两天的天气不错。这样的天,还行。就像今天一样。”媒人看着天空,说道。今天的天气,是不错。蓝蓝的天空,没有乌云。凝练的天空,太阳的光芒不很刺目。在院子里的人,坐在门前,感受着阳光的温暖。

  李光复:“是呀,最近这两天的天气不错。那个,最近没事?”

  “没事,这段时间没事。俺家老二,过个半月,估计要盖房子。”媒人平静地说道。

  李光复听到媒人说,心中感到一丝诧异。“你家老二,要盖房子。这几年在外边,看样子挣钱,挣得不少。”

  两碗清茶,在方凳上。茶碗里,青色的茶叶,在碗里上下漂浮。一个红色外壳的茶瓶,在凳子的旁边放着。在初春的上午,两个中年人晒着太阳喝着茶,是一间悠闲的差事。一包香烟,在茶碗的旁边放着。在香烟的身上,躺着一个打火机。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李光复家里,没有养牲口。前两年家里边,还养着鸡子和猪的。从去年开始,家里就不在养牲口了。农家小院里,养上几头畜生,养上几只鸡鸭,是正常的事情。清净的小院,多了几只活物,会显得很有生机。李光复家里,不养牲口的原因,是因为嫌麻烦。这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养些鸡鸭院子里脏。在农村,那家院子里养鸡子的人家,一定是屋里边脏的人家。那活蹦乱跳的鸡子,不仅喜欢在院子瞎转,更喜欢随地的拉鸡屎。李光复身后的们,是堂屋门。刚过罢年,门上贴着的门帘,依旧带着新年的气息。在农村的乡俗里,正月里都是过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乡俗。堂屋门的门心,贴着一张秦叔宝的画像。作为新年的门帘,秦叔宝和尉迟恭,是门帘中的常客。

  “还行吧。老二,这些年在外边,还可以吧。”媒人吖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他历经风霜的脸庞,带着一丝微红。冬日寒冷的空气,冬日寒冷的温度,把他的耳朵给冻了。这个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边。日子过得不好不坏。他有一个儿子,在家中上学。他家的二弟,也就是准备要盖房的,在外边打了几年的工,现在手里有些钱。媒人是家中的老大,上边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父母。这两年他也想出去打工,出门挣钱。在外边,当过泥巴匠,一个月可以整个四千多块,不是个问题。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难处。媒人家的情况,让他走不了,只能在家中。在家中的媒人,和李光复家一样,每年多种些地。种地是个辛苦活,不过也是一个自由的活。

  李光复:“出去好几年了,还能不行。前两年,他过年都不会了。你家老二,也是一个争气的,好样!”李光复发自内心的说道。

  两个人,喝着茶闲聊。庄稼人,在农闲的时候,是很清闲的。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四下地走动。农闲的时候,喝茶侃大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农闲的时候,多是冬季。

  在村子里,农闲的季节,是人们清闲的时候。人们清闲的时候,喝茶聊天,是经常做的事情。上了年纪的人,在村子里找个熟人,能够喝上半天茶。年轻的人,多是三五人,一起打牌消磨时间。

  时间是一个很公平的东西,不会让人抱怨或是心生怨恨。经过岁月的沉淀,那些上了年岁的人,对于时间的认知,有自己的独特见地。李光复院子门前,不远处有一棵杨树。这颗杨树,是岁月的见证者。在李阳没有上大学时,它被种下。如今的杨树,已和李光复的两层楼高了。风霜和阳光。早就了杨树的高大。

  上午的时候,李光复和媒人咋喝茶。女儿李花,跟着母亲到邻居家玩耍。年少的孩子,喜欢跟着大人跑。年少的孩子,有着童真的想法。在孩子们的想法中。永远是充满了童真。在邻居家玩耍的李花,很乖。小孩子很乖的情况,无外乎有两种常见现象。一是在吃东西,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的一种情况是看电视,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和大人们不同,小孩子的世界是不同的。充满童真的小孩,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在她们的世界里,充满了欢乐和眼泪。那些高兴的事情,让她们脸上挂着笑容,让她们嘴角微咧。没有缘由的不顺心,会让小孩子大哭一场。哭过之后,孩子们很快就恢复了笑颜。在邻居家的李花,手里拿着饼干,眼睛盯着电视机。电视里放着动画片,灰太狼和喜羊羊。饼干的牌子,是好吃点。好吃点,好吃点,好吃你就多吃点。李花的母亲,和邻居咋门口聊天。

  在李光复的院子了,媒人依旧在哪里喝茶。

  半晌的阳光,很是温暖。照在人的身上,很有暖和。冬日的上午,在院门口处,晒晒太阳,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两个中年人,在喝茶的时候,免不了聊些孩子们的事情。在李光复家里,李阳是长子。李阳结婚的事情,年前张罗了一番,没有多少结果。过罢年后,也有人给李阳提亲。年前给李阳说媒的人,李光复还是有些上心。有合适的,他还会给李阳提提。过罢年后,那些给李阳说媒的人,他过多的是敷衍了事。李阳在过罢正月十五后,就去学校了。作为家长的李光复,考虑的是李阳。过罢年后,没有几天就要上学。过年后再给李阳说相亲见面的事情,李光复怕影响李阳的心思。影响李阳在学校的心思,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媒人和李光复,喝着茶聊着天。半晌的日子,在闲谈中被打发走了。时间是一间很奇怪的东西,两个没有事情的人,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半天时间。中午的时候,李花和母亲回家做饭。看到李光复的妻子回家准备做饭,支取的媒人起身离去。


第八章:大学开学 上


  第八章:大学开学上

  张志强返校

  正月十八的早上,张志强出现在南阳火车站的广场上。

  由南阳发至北京的火车,途径焦作,正月十八早上8:00出发。张志强买的火车票,半价27。5元。在中国的火车运输上,有临客车一词。临客车,曾一度使用绿皮车厢。绿皮车厢,没有空调。在冬天坐没有空调的火车,暖和。咩有享受型的火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年四季里,都暖和。

  由家里去学校,不需要带很多的东西。张志强拿了一个小包。黑色的学生书包,里面装了两身换洗的衣服和一些吃的零食。原本计划是在十八的晚上到焦作,没想到买了张十八早上的火车票。南阳的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涌现了很多人。在站前广场上,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候车棚子,主用是供一下路线用的:南阳至新乡,南阳至北京。买了张站票的张志强,上车后找了个坐的地方。

  坐火车,讲究个策略。在买火车票的时候,要选对路线,选对车次。同样的一个地方,有不同的路线经过。同样的价钱,买的车票会出现不同时间到达的现象。聪明的人,在临行前,会用电脑搜索出正确的买票方案。买完车票,下一步就是乘车。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人多。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用世界上不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人多,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看到:超市买东西,需要排队;银行取钱,需要排队;去快餐店吃饭,需要排队、排队,在文明场所中体现了素质。当然有些地方,是不排队的。例如在火车站。在火车站上车,你要是等着排队,不敢说你上不了车,至少是在节前节后上车不容易。张志强就经历过挤火车的事情,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张志强去焦作上学,上车的时候不是很挤。张志强由焦作回到南阳时候,那时、真是,叫做一个挤火车。手里拎着不多东西的张志强,在那一霎那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提醒自己,坐火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带很多的东西。站在拥挤的火车站台上,看着拼了命向上挤的人们,你会感到什么是”强者“!无论男女,在挤火车时表现出的胆识,在挤火车时表现出的智慧,都是令人去学习的。无数挤火车的人,为的是、在一年到头的时候,会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往往越是简单的要求,往往越是合理合情的愿望,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很难实现的。有时候面对困境,你会感想,是不是自己就这么的背。其实,是你错了。真正在困境中崛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些在平静生活里的人们,可能会有所建树。但是当风雨来临的时候,真正抵挡住风吹雨淋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下了车后,张志强去公交站牌处坐公交。学生时代里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很节俭的。张志强自打有过一个打工经历后,对金钱的认识有了重新的改变。能够坐公交,剩下几块钱,就坚持坐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的张志强,看着窗外的景色。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氛围。焦作,永远是充满活力和向上精神的一个城市。NOKIA手机,是一个很实用的手机品牌。张志强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后,给李阳打了个电话:“快到学校了,还有二十分钟。”

  “好的,我到咱们学校门口去接你。”话筒里,传来李阳声音。

  公交车上,坐的人不是很多。12路公交车,由火车站出发后,终点站是焦作师专。”在师专,我坐的车是12路车。”张志强一脸笑容说道。12路公交,由焦东路到焦作师专。车不是很好,一般般。在焦作的公交车里面,途径理工大学的11路、有焦作大学始发的15、18路公交车,都是很新的车。

  人们都有一个心里作用,喜新厌旧。对于美好的,新生的事物,人们爱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感触。情感的转移,也有好奇、喜欢,逐渐变为喜爱和深爱。

  “没事。知道了,一会就过去……”电话的另一头,李阳的轻快的口吻说道。

  初春的大学,是沉寂的大学。像一位缄默的少女一样,焦作大学在风儿的吹拂下静静地,静静地,静静地……焦作大学在建校之初,上级领导层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眼前的建筑物来看,可以看出一些远景性的东西。在人民路东边的焦作大学,从建筑物的设计和规划上来看,可以看到设计人员有意要把它打造成一所一流的大学。焦作人民路的东段,是焦作大学的北校门。人民路的东段,焦作大学是最后一个上档次的事业性单位。林立的商业银行、繁华的购物商场,门面肃穆的事业性机构,在人民路的西段。站在焦作大学的北门外,出现的画面是立体感的:主体教学楼,前后三排相互映衬,构建出一副视觉上的大景观;鎏金的四个字,时刻在提醒着你,这里是一所科研及学术中心——焦作大学。焦作大学的建筑设计,是费了一些心思的。在主教学楼的前面,有一条人工湖。有水的地方,往往会出现诗意。而大学,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在大家都还对理想充满憧憬的时候,进入大学的校门。在大学的时间里,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开始知识和理想的升华。当离开大学的时候,那个当初懵懂的孩子,已经变了模样。对理想的执着,对困境的认知,都在大学里得到了学习和历练。在焦作大学人工湖的前面,有一排杨柳。每到夏天的时候,杨柳开始吐绿。到了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杨柳树一身繁盛的绿色,人工湖里错落交织的荷花,构成了初春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第八章:大学开学 中


  第八章:大学开学中

  大学生返校

  下午五点的焦作,是迷人的焦作。

  城市的生活,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早上七点到九点的时候,是上班族和学生的赶车的时间。生活在城市里,上班和上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两件事。作为大人,上班养家糊口。作为小孩,上学就不用说了。没有一个小孩,到了该上学的时候还在家里玩耍的——子不教,父之过。

  张志强乘坐的12路车,到达塔南路和焦东路交叉后的一站,上了一些学生。学校的制度和规定,可能有很多地方时一致的。要不然,正月十八大学准备开学的时候,小学生就早开学了?

  李阳在师专对面的站牌处,等张志强。下午,他和张明一起上网。学校附近的网吧,上午都不贵。五块钱,三个小时。如果是会员的话,会充费五十送二十到三十块钱不等。在师专和焦大附近的几个网吧里,李阳有三个会员卡。中午饭,是张明请李阳的,吃完饭后,他们一起去了焦作大学对面的千禧网吧。在师专对面,有一个网吧叫无极。焦作大学对面,有两个网吧,其中千禧的人多。李阳平日里,也喜欢去千禧网吧。理由很简单,千禧网吧的网速好,沙发坐着也算舒服。李阳和张明在千禧网吧上午,一个聊天,一个打游戏。到下午三点的时候,张明说他女朋友找他,准备走。李阳看了下时间,说自己也走,然后两个人一起离开了网吧。

  师专对面的公交站牌前,有三个可以做下等车的简易坐椅。李阳到公交站牌处,有两个女学生在站着等车。走到近处,李阳定睛看了两眼,等车的女学生都还算漂亮。可是还没等他细细品味时,11路公交车来了。两个女学生,一前一后上车离去。

  坐在公交站牌前的椅子上,李阳颇有耐心的等待着。李阳喜好玩手机,掏出手机,他可以在英语课堂上玩上一个小时都不知疲倦。对英语不感兴趣,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上课的时候没有有心,态度不端正。12路公交车,在焦作汽车站那一站,停下拉了十来个人。原本显得有些空荡的公交车,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张志强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致,静静地不做声。原本就话少的张志强,在经过一段大学实习生活后,话语变得就更少了。至于说,是成熟了,还是成长了,还要用时间去验证。

  “李阳,嗨!”下了车的张志强,笑着说道。一路的奔波,疲劳和等待,在张志强的眼角处挂着。

  李阳听到声音后,站起向公交车门口处走去。公交车头朝北,停在离公交车站牌哟两米的地方。“呵呵,呵呵……”李阳笑着,伸手去接张志强手里的包。

  看到李阳后,顿时觉得身上的疲劳减半。从家里到焦作,要做近八个小时的火车。长时间的旅途,是累人的。坐火车和坐汽车相比,要轻松一点。

  由焦作师专门口步行,到焦作大学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李阳拎着张志强的背包,张志强跟在身后。两个人一前一后,行走在师专教学楼前的人工湖旁。

  大学有个规矩,就是一次性把学费和住宿费交清楚。焦作大学的学费,不贵。张志强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花费了一万元:3600的学费,800的住宿费,书费是400,其它的钱花在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是两所公办的三年制大学专科院校。

  到了宿舍楼,还有四层就到宿舍了。

  在宿舍楼下,张志强买了两个火腿肠。“你吃方便面不?”张志强看了下李阳说道。

  李阳中午吃过饭,现在还不到饿的时候。李阳:“不饿,中午吃过饭了。张明请的,我们一起吃的饺子。”

  张志强没有笑着,没有说话。然后掏了钱付账。刚过罢年的人,都是有钱的。加上今年张志强在外边打工,自己挣了些钱。张志强从口袋中掏出的一叠钱,五十的一百的,各有两张。十块和五块的,倒是不多,只有两张红色的五块。

  李阳站在张志强的身后,张志强打开了宿舍门。

  “把你们的宿舍,也打开。让我泡碗面,快饿不行了!”张志强推开宿舍门,一股沉闷的空气迎面而来。

  “噢,忘了告诉你。宿舍没水,还是用你们的饮水机吧……好吧,也没事,我去给宿舍开开。我上午还从家带了点好吃的,给你拿过来尝尝。”李阳把张志强的背包,放在书桌上。张志强的书桌上,铺了张报纸。和其它宿友的书桌相比,张志强的书桌是干净和明朗的。和所有宿友的书架一样,张志强的书架分为三层:第一层,放置着花400元买的当年教科书、日常用的笔记,日记和作业本。第二次,放置着去年和大一时的教科书,另外在第二层,还放置着张志强买的自考书籍。张志强自考,是觉得拿一个大学本科文凭是件好事。在书架的最底层,放置了一个保温杯,一个玻璃料杯子,一个空了的可口可乐瓶子。张志强喜爱白色透明的杯子,尤其是工艺优美的杯子和酒器。在上大学的三年时间了,每次张志强到丹尼斯和大张惠利佳的时候,最爱留恋于玻璃和陶瓷货架处。白色的陶瓷制品,以居家用为主,上大学的张志强只能是看看而已。透明的被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被用作喝茶之用。张志强现在书桌上放置的那个玻璃杯子,是大学二年级时买了,4。5元。买的时候,张志强觉得它挺贵的。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