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夫子品评忍经-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
内容简介: 关于“忍”,有太多的名言名典俚语俗话,比如,“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容乃大”,“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无所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已被无数人倒背如流。纵观历史,举凡功成名就流芳百世者,多有“忍”的故事,可见,“忍”并非无原则的退让、放弃,并非单纯的忍受、忍耐,更有着宽容、克制、约束,以及更深远的考量与权衡;它是一种万言态度和自策略,是识大局明大体的克已负重,是韬光养晦与大智若愚,是欲成大事者必须修炼的高超境界和不凡的品质。“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这句古话所展现出来的,正是中国“忍文化”的真谛。〃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WwW。fsktxt。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www。fsktxt。com 】
=
老夫子品评忍经 1。言
【处世忠告】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询询,是十分诚实的意思;便便,为明白善辩的神态;侃侃,即刚强正直的样子;同同,和颜悦『色』而爽直的姿态。据《鲁论》记载,当孔子在乡间闲游时,他显得十分实实在在,特别的诚实,待人也非常谦逊恭顺,尤如一个不擅言谈的人。而当他在宗庙或朝廷上呈辞时,则立刻显得明白善辩。在同下大夫说话的时候,刚毅而朴直;而在同上大夫说话的时候,则显得和颜悦『色』而又直言不讳。
〃忠、诚、厚、敬〃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一竭尽自己的力量即为忠,诚实相待即为信,厚道严肃即为笃,始终如一即为敬。以上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的准则时,孔子给他的答复。它告诫人们,当你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忠诚老实,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夸大有失偏颇且随口胡说的言辞;在行为处事方面必须严谨、谦恭,这样就会减少那些有邪恶低俗、胡『乱』放纵的行为了。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你就是走遍天下也能行得通。如果不能依照上面的原则去做,即使你在自己的家门口也难以行得通。听了孔子的训诫,子张十分信服,还特意将它书写在一根标有〃绅〃的大宽带子的下摆上,以便经常能看到它,不至于忘记和疏忽,以时时警醒自己。
出言谨慎是孔子的再三忠告一孔子说:〃君子说话言辞要慎重缓慢。〃《易·系辞》上由孔子的话引伸出:〃动『乱』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出言不逊而引起的。〃为此古时有个姓蔡的人也感慨道:〃人招惹祸害,其中言语是最厉害的。〃《国语》中也曾记载了晋国大夫郭偃的一段话,表达了与以上相同的含义:〃口是三五之门。因此,讲人坏话的话,是会很快引起大『乱』的。〃傅玄则在《口铭》中进一步阐释道:〃精神是由感悟来沟通的,心之所想是经由口来宣讲的。因此福的产生有预兆,祸的来临也是有原因的。〃晋代的王献之和他的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块儿去谢安家,他的两个哥哥话说了很多,王献之却只是寒暄了几句。他们出来后,有人问谢安王家兄弟的好坏。谢安说:〃话少的好,君子话少。〃
言语不当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一《书经·说命上》认为:〃只有口是产生羞辱的,〃意即,话从口出,如果不合于礼仪,就会招来羞辱。传说这一古训曾在劝戒殷高宗时派上用场。同样,在《诗经》里也有出言之悔,即〃斯言之拈不可为〃的警句。
关于言语表达要谨慎,还有大量的故事和典故,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晋书·天文志》上就绘声绘『色』地说:〃在昂星的北边有一颗星叫卷舌星,它就是专门主管人们口中的言语的,用来识别那些说坏话和花言巧语摆弄是非的人。〃
好子家语》中也记载了如下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到周朝参观,当他进人了后稷的庙时,见到有三尊金铸的人像。他几次都闭口不语,而是在这三座金人像的背后题了如下的字:〃他们是古时说话小心的人,要以他们为戒啊!不要多说话,言多必失;不要多找事,多找事就多祸害。〃
总之,正如《诗·大雅·抑》中所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试想想,白玉的圭,是诸侯拿它做为盛大节日的宝物。当宝玉缺损时,尚且还可以把它磨平,可是一旦说话不当,可就无法补救了。这更进一步深刻地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凡是开口说话,一定是从口骨开始启动,然后话才出口。但是,话一说出口,即便是用四千匹马去追也无法追上它了。所以《说苑·纵谈》篇说:〃口,是一关口,舌是一机关。一句话说错了,四匹马也追不上;一句话说得匆忙了,四匹马也赶不上。一句话说得恰当,可以用来使敌方退却;一句话说得得当,可以保卫国家。〃因此,应尽量避免因出言不慎所导致的过错,否则你将追悔莫及了!
老夫子品评忍经 2。气
使万物干燥的材料中,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使百物弯曲的东西中,没有比风更猛烈的。风与火同在,当风鼓动起火时,着实令人战栗。一旦气触动其心志,就有可能使他跌倒或不静。所以说,气对人的状态好坏影响极大,就如同皮囊向着火炉鼓风一样。一个能培养〃刚正之气〃的人才能成为君子,那些凡事就显『露』暴躁之气的人就只配当小人了。如果因一时的忿怒,而忘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这难道还不叫糊涂吗?!
【处世忠告】
君子养之,匹夫暴之
风与火俱,扇炎起凶一关于自然风火与人的涵养的辨证道理,我们可以从《易经》中学到。正如《易经·说卦》所言:〃使万物干燥的材料中,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使万物吹拂的东西中,没有比风更迅捷的。〃而且〃风产生于火〃。在《易经》中,异卦代表木、风,它最终是干燥的,此卦意指:本能够产生火。加上用风来扇动它,火必然会更旺。如果还有震天雷响的鼓动,这就是不寻常的躁动的征兆了。所以说,〃扇炎起凶。〃
保持心态,又不要损伤元气一孟子则更进一步对公孙丑阐明过相同的道理:〃心志专一于是心气流动,心动气不畅于是心志移动。当你发现有人走快了就跌跌撞撞的话,这正是其气不畅通所造成的。〃古人云:心属火,气像风。其意思是说,如果不培养浩然之气反而去损伤它,滞燥的气在走得快时就会触动心志,正像皮囊向着火炉鼓风一样。因此,孟子又忠告人们要〃保持你的心志,又不要损伤你的元气。〃而且还向他的弟子们传授了他的秘诀,就是〃我擅长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以上就是孟子在回答公孙丑时关于养气的作用的论述。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培养浩然盛行之气,并将它与义配合起来,他在行动时就能表现出合乎义礼的勇,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君子。如果损失了对气的培养,行动起来就只有粗暴之气,它只能算得上是血气之勇。它只能勉强抵挡得住一个对手。这种人就是通常所称的匹夫小人。
一个对自己的怒气臼无抑制的人会殃及他人一关于一个人在忿怒时缺乏忍耐所导致的后果,孔子也有番高论。根据《鲁论》上的记载,当孔子在回答樊迟的询问辨『惑』时,他作了如下的质问:〃一个人如果因一时的发怒,竟忘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当一个人的怒气发作起来时,如果不压抑住这种『性』子而予以忍耐,而是由着『性』子妄自行事,这不仅会使自己遭到杀戮之刑,而且还会拖累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又是什么!对此,朱熹曾进一步展开说:〃知道一时的怒气很微小,而祸患延及他的亲人就成了大事,如果能明白此一道理,一个人就可以辨清是非并抑制住自己的怒气了。〃
老夫子品评忍经 3。色
夏桀的灭亡,是因为宠爱妹喜;周幽王的灭亡,是因为宠爱褒拟。晋国发生的内『乱』,是因为晋献公宠幸骊姬而起;吴国的灭亡,是困为吴王宠幸西施所致。汉成帝对赵飞燕的宠爱,已经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以致于在披香殿里传出〃祸水〃的讥讽。唐朝帝位的中断,始自武则天;天宝年间的安禄山入侵,也由杨贵妃而起。陈灵公因在夏姬家中公开『淫』『乱』而死,宋国的华父督则目送孔父嘉之妻离去而终遭杀身。这些亡国败家的事情,大多是因为『迷』恋女『色』所致。年轻的美女是砍伐『性』命的斧子,越女齐姬更是毒『药』猛兽,我们期望枚乘这番话,能够成为后世的警句。
【处世忠告】
败国亡家,女『色』相随
桀为取悦妹喜而导致国亡身死……桀是夏的君主,他讨伐有施氏。有施氏为了躲过一劫,于是把女儿妹喜嫁给了他。桀对妹喜十分宠爱,可以算得上是言听计从。桀还为她修建了琼宫瑶台,用尽了民力、财力。据史书记载,襄殿里边的鲜肉像山,于肉像森林,酒池可以行舟。一击鼓而像牛一样喝酒的人有三千,妹喜为此而非常高兴。但是,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国内人心涣散,汤乘机来攻打,桀被放逐南巢后死去。
周幽兰为取悦褒姒而导致被杀一周幽王时,褒地的人有罪,就把一位叫褒姒的女子进献给幽王,幽王很宠爱她。褒姒不爱笑,幽王用各种方法取悦她,还是不笑。在此之前幽王曾与诸侯相约:外敌进犯时就举起烽火,用来招集援兵。现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也举起烽火。诸侯于是全来了,但这一次却没有外敌,由此引得褒拟大笑。后来申侯因为幽王宠幸褒拟,废除了申侯以及太子宜日,以此来招引犬戎来攻打幽王。幽王于是又举起烽火招来援兵,但这一次诸侯却以为和上次一样而没有上来。于是犬戎把幽王杀死于骊山脚下。所以《小雅·正月》里有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骊姬的『迷』『惑』与挑拨遭致晋国五代之『乱』……据《春秋》载,晋献公征伐骊戎,俘获骊女,封为骊姬。献公十分宠幸她,而且被她『迷』『惑』住了。诬陷太子申生以及公子重耳、夷吾,申生上吊死了,二公子出逃。于是立骊姬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据《左传》记载,僖公九年九月,献公死了,奚齐即位。当年冬天十月,奚齐被大夫里克杀死。又立骊姬次子卓子为国君,又被里克杀死。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用黄河外的五座城池贿赂秦穆公后得以回到晋国,被立为晋惠公。可是后来他又背弃秦国,不给秦国土地。秦国大怒,鲁僖公十五年来征伐晋国,把惠公俘获回去。秦后来放了他。僖公二十三年,惠公死了,子围立为国君,即晋怀公。二十四年,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在高梁杀死了怀公,并自立为晋文公,终于称霸。晋国五代大『乱』,都是骊姬『迷』『惑』挑拨造成的,所以说〃晋之『乱』,以骊姬〃。
吴王因宠爱西施遭至自取灭亡一《史记》记载:吴国攻破越国,把越王围困于会稽。越国进献西施,请求退兵,吴王答应了。吴王得到西施后,多次游玩于姑苏台,子胥于是进谏说:〃我担心姑苏不久以后就要成为麋鹿游玩的地方了。〃吴王不听。《吴越春秋》:越王派使者在国中寻找美女,在芒萝山寻到了卖柴人的女儿西施和郑旦。进宫后用绫罗打扮她们,教她们走路的姿势,三年后学成,尔后献给了吴王。《左传》:哀公二十年,越攻伐吴国。二十二年,吴国最后灭亡。吴国灭亡的灾祸,都是由于接受、宠爱西施的缘故,是自取灭亡。所以说:〃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帝因宠幸赵飞燕而至驾崩一据史书记载:汉成帝经过河阳公主家,喜欢上了善歌舞的赵飞燕,召她人宫中,非常宠幸她,称之〃温柔乡〃,说:〃我要终老在这温柔乡里。〃赵飞燕的妹妹叫做合德,鸿嘉三年时,也被召人宫当了妃嫔,姿『色』情怀更是浓丽,汉成帝手下人见她,都喷喷称赞。当时有个披香殿学士淖方成,在成帝背后唾声大骂:〃这是祸水,一定会把火灭掉的。〃这时飞燕、合德都是妃嫔,在后宫最显贵,因而,她们进谗言废掉了许后。绥和二年,汉成帝驾崩。皇帝一向没有病,到深夜还像平时一样好好的,快到早晨时,想起床,不能说话就死了。民间议论纷纷,都归罪于赵昭仪。这时赵氏妹妹已不被宠幸,成了昭仪。因此《叙传》说:〃赵飞燕是妖孽,使她的妹妹遭受灾祸。〃
才人〃则天皇后〃使唐朝几乎灭亡一唐朝武后,是荆州都督武土的女儿,太原人。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的美貌,把她召人宫中,封为才人。当时天下有支〃武媚娘〃的曲子已经成为谶语,于是她出家当了尼姑,当年二十四岁。后来唐高宗到寺庙中,看见并喜欢上她,把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又立为皇后。唐高宗死了,太子被立为君,这是唐中宗。她后来把中宗贬为庐陵王,自己称帝,名为〃则天皇后〃,改〃唐〃为〃周〃,把唐宗室几乎杀尽。她八十岁时死了,唐中宗得以恢复唐朝。在这个时候,唐朝的国运由于武则天,已几乎灭亡,后来才又重新振兴,所以说:〃中绝于昭仪〃。
唐玄宗因杨贵妃而致中原祸『乱』一唐玄宗天宝四年,以原蜀州司马杨玄淡的女儿杨太真作为贵妃,专门宠爱她一个。杨贵妃又收胡人安禄山作养子,用锦绣做大襁褓,让人用彩轿抬着。皇上听见欢笑声,询问原因。手下人回答说是贵妃在给养子安禄山洗澡。皇上赐给贵妃洗浴赐给安禄山的钱十分丰厚,让他们尽情玩乐后才散去。从这时起,安禄山出人内宫,整夜不出来,皇上也不怀疑。后来安禄山当了营州都督节度使。大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人侵扰『乱』中原,最后攻陷了长安。唐玄宗侥幸逃往四川,到了马鬼驿,将土又饿又累,都愤怒起来,杀了杨国忠等人,也『逼』迫杨贵妃上吊死了。中原祸『乱』,是由于杨贵妃亲呢接近安禄山而埋下的,难道不是杨贵妃招来的祸患吗?所以说〃天宝召寇于贵妃〃。
陈灵公与夏姬私通导致举国上下道德伦理紊『乱』……《左传》载,宣公九年,陈灵公与二位公卿孔宁、仪行父与大夫御叔之妻夏姬私通,三人甚至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戏笑。大夫泄冶因而进谏说:〃公卿公开『淫』『乱』,百姓没有了效法的榜样。〃两位公卿大怒,杀了泄冶。第二年,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姬那儿饮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你。〃征舒是夏姬的儿子,听见此话很痛恨他们。灵公出来后,他从马棚『射』死了灵公。
关于当权者因『迷』恋女『色』导致国家权力旁落甚至朝代更替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以上所举的例子就表明,在历朝历代,有的人葬送了国家,有的人失掉了自家『性』命,大多是因为『迷』恋女『色』而造成的。所以白居易在《题古家狐》中有这样的话:〃褒拟之『色』善盅『惑』,能丧人家覆人国。〃西汉的枚乘,也著《七发》感叹:〃皓齿蛾眉,是砍伐『性』命的斧子〃;〃越国美女在前侍候,齐国女子在后奉迎,往来游宴,在曲房幽隐处任『性』放纵,这是把毒『药』当成甜食吃,是在和猛兽的爪牙游戏。〃苏轼则在《韩子庙碑》中更是写下了如下的警句:〃有时,匹夫能够成为百世宗师,一句话能够成为天下的准则。〃
老夫子品评忍经 4。酒
夏禹尽管深感美酒的甘甜,但因为深诸〃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道理,因而疏远了酿酒人仪狄。周成王为了社稷天下,更是严正告诫百姓:严禁酗酒,对于那些聚众饮酒的人,一律格杀勿论。郑国的一位大夫嗜酒如命,后因在酒窖里长夜饮酒而遭诛杀。唐朝李适之曾任玄宗的左相,每天起来就饮酒,就如大海中的鲸鱼吞吸百川的水一样。因此,切莫自夸自己饮酒有海量而甘愿充当一个遭人唾弃的酒徒。晋朝王异曾劝诫爱洒如命的孔群:〃你常喝酒,难道没看见盖酒坛的布,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吗?〃孔群却回答道:〃你没有见肉,用酒糟腌了保存时间更长吗了'此一问一答,明眼人一听就能知道什么是箴言,什么是狂语。司马子反接受了谷阳的酒,用来解渴,结果醉卧不起,贻误军情,招致斩首;西汉灌夫因饮酒过量,居然在丞相田蚣的婚礼上使酒骂坐,结果使自己酿成了祸患。
【处世忠告】
酒多必失,吉多必危
自古即有帝王对酒的危害『性』的防范……《史记·禹本纪》记载,在禹的时候,有个叫仪狄的人善于造酒,禹喝后开始也觉得很甜美,但同时也引起了他的警觉,说:〃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而使国家灭亡的人〃,于是便疏远了仪狄。另据《尚书·酒港记载,周成王告诫康叔时说:〃你要严格控制有放纵狂饮的坏现象。如果有人报告你们那儿有聚众饮酒的人,你一定要抓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逃掉,全部抓住送到周朝来,我马上杀了他们。〃
酒多必失,犹如言多必危……自古以来确有不少以酒为乐的酒徒,但他们大多落得悲惨的下场。《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有喝酒的嗜好,他为此给自己修了一个地客用作夜里饮酒的地方。庚子日,子晰用驷氏的兵甲攻打他,并将他的酒窖烧掉。郑伯有逃到雍梁,酒醒才明白已发生了些什么事。后来驷氏带领国人来攻打他,郑伯有死在了羊肆里。
晋代孔群,字敬林,他生来就喜欢喝酒,王导劝戒他:〃你老是喝酒,难道没看见酒家盖酒坛的布,日子长了会变烂吗?〃孔群却不以为然,回答说:〃你没见过肉经过糟腌后不是更长久吗?〃此一问一答,难道我们还不明白劝者的好意与饮者的狂妄吗?
皮日休也在《酒箴》中写道:〃饮酒的道理,哪仅止于填充肚子。消愁取乐啊!甚至能够使在上位的人沉溺于『淫』靡,在下位的人成为酒鬼。因此圣人用献酒来节制它,用告训来让人明白。可是还是有身居高位的人被酒『淫』溺所腐化,以致国家灭亡;普通的人因酗酒,导致杀身之祸。〃
过于溺酒,既伤个人前程,又误国家大事一纵酒者不仅贻误国家大事,而且还遭致杀戮之祸。据载,春秋时,楚恭王与晋厉公在鄙陵打仗。这时楚国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仆人谷阳拿酒递给他。子反说:〃拿下去!是酒。〃谷阳说:'不是酒。〃子反又说:〃拿下去!是酒。〃谷阳又说:〃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它。结果喝醉躺下了。楚恭王准备开战,派人召见子反。子反以心里不舒服推辞了。楚恭王直接走进子反的卧室,闻至酒味,说:〃今天这场战斗,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亡我的国家而不体恤我的民众,不要再打了。〃于是杀了子反,班师回朝。谷阳进酒,并不是嫉妒子反,而是衷心爱戴他,却使他被杀了。
又有一例。西汉时有个叫灌夫的,汉武帝时,他进人朝廷做了太仆。此人『性』情刚直,喜欢喝酒。元光四年,丞相田蚣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诸侯去庆贺。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灌夫敬酒依次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在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说:〃你平常低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为年长的人祝寿,你又像『妇』人似地嘀嘀咕咕!〃田蚣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能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蚣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颖川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救助他,说灌夫是因酒醉而犯下了过失。皇上让他争辩,汲黯。郑当时都说窦婴说得对。可是太后很生气,不得已,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老夫子品评忍经 5。地质
不听邪恶的音乐者,为清高的人伯夷;将郑国的靡靡之音取缔者,是圣人孔子。魏文侯不喜欢雅乐,而沉醉于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唐明皇不爱听奏琴,而是拿外族音乐来解闷,致使两位君主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霓裳羽衣》这样的舞乐导致朝政疏离,祸『乱』发生;唐明皇的欢快之声不正是变成了一曲悲歌吗!《玉树后庭花》这样的歌曲,导致朝政松懈而亡国。陈后主一时的欢笑不是变成了永久的哭泣吗!作为权贵者整日享受荣华富贵,挥金如土,享受声『色』犬马,享尽荣华富贵,买来女子教他们唱歌跳舞,挥霍无度。但最后也落得自己被杀,并殃及父母兄弟与妻儿。这正是妖曲未尽,死期已到。声『色』如此祸国殃民,难道不应该拒绝它的诱『惑』吗!
【处世忠告】
妖曲未终,死期已临
拒绝不高雅的音乐是每个圣人都必须要做到的一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恶浊的颜『色』,耳朵不听恶浊的声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