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隐心中一阵吐槽,他这几年四处“刷威望”,也才渐渐得人看重,李世民现在可才十五六岁,也没见他做什么事,这就能得人敬佩了?果然不愧是位面之子啊!
李隐见长孙无忌眼中似乎隐隐有忧虑之色,便道:“无忌兄是在担心那虞柔还会来惹事?”
长孙无忌道:“不错,他这次吃了大亏,只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李隐道:“那不如你们暂且搬去唐国公府?谅他虞柔也没那个胆敢去唐国公府闹事。”
李渊现在可是封疆大吏,节度着关右十三郡呢,可谓风头正紧,只怕就连虞柔的老子虞世基,也是不敢惹的。
不过,李隐知道李渊在这个位置上坐不了几个月。
长孙无忌听了李隐的建议后,有些意动,他这两年经常在唐国公府走动,与李世民关系要好,与李建成的交情也不错,去住上一段时间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
另一间房屋中,观音婢正跪在她母亲高氏面前,高氏一脸茫然的道:“阿婢,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观音婢欲言又止,最后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道:“娘亲,我想嫁给客厅中的那个李隐!”
高氏顿像是被雷劈中一般,惊得呆住了,过了一会后才稍微定了一下。
高氏已跟李隐见过,觉得那他为人还不错,但万万没想到女儿竟看中了他!高氏心中自然是不同意这事的,长孙家好歹是名门,长孙家的女子,怎能嫁给庶子为妻?
不过高氏知道自己这个女儿从小就极具主见,而且她是长孙晟老年得女,一直十分痛爱,长孙晟去世前,曾嘱咐高氏,观音婢的婚事一定得让她心甘情愿才行。
所以,考虑再三后,高氏打算使用“拖字诀”,打算以后再慢慢劝劝这个倔强的女儿。
她咳嗽一声,道:“阿婢,你还年幼,这婚事咱先不急,以后再说吧。”
观音婢一脸奇怪的问道:“还小吗?为什么我看我们长孙家的好多个姐姐,都是十二岁嫁人的?”
长孙氏原是北魏皇族鲜卑拓跋氏的一支,因为是拓跋氏长房,故而被赐姓“长孙”,现在虽然基本与汉人无异,但仍存在一些鲜卑人的风俗习惯,比如,普遍早婚。
在这个时代,汉族女子十五六岁结婚的比较普遍(女子一般在十八岁以前出嫁,二十岁还没嫁人的,算是老姑娘了,会遭人非议的。),十二岁嫁人是还是比较少的。
高氏又找了几个借口,来劝观音婢,观音婢这才勉强答应,只是有些担心的道:“万一再过几年,他娶了别人怎么办?”
高氏心里暗道:“要是这样就好了!”
……
自晋到隋以来,方士(即道士)盛行,有个叫安伽陀的方士,自言知晓图谶,名气很大,杨广以前还召见过他几次。
这天安伽陀在入宫面见杨广时,对杨广道:“当有李氏,应为天子。”然后劝杨广诛尽天下所以姓李的人。
杨广听后,将信将疑。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与李氏有关的谶语了,自北周以来,就有“李氏当兴”的谶语流传甚广,大业六年十二月那首“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更是闹得人心惶惶,不过这两个谶语都是比较隐晦的,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安伽陀现在说的“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就很直白了,身为皇帝的杨广,听了这谶语后自是十分不喜,当即拂袖而去。
至于安伽陀所说的“诛尽天下所以姓李的人”,他自是不会做的,天下姓李的那么多,怎么可能杀得干净?
杨广听了安伽陀所说的谶语后,一直心绪不宁,当晚还做了个噩梦,梦见洛阳发了滔天洪水,连皇宫也被淹了,他本人也在快要被淹死的时候醒了过来。
翌日,杨广心怀余悸的找来几个重臣,让他们给自己解梦。
宇文述自然也在场,他右骁卫大将军李浑是姻亲,但两人一直不合。
李浑字金才,跟李渊一样,也是出自陇西李氏,事实上,他算是现在陇西李氏的门阀之主,其父名为李穆,在隋文帝篡位过程中立有大功,位列三公,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的殊荣。
李浑只是李穆的第十子,按理说李穆死后,怎么也轮不到他来继续家业,但他的妻子的兄长,便是宇文述,那时李浑对宇文述道:“若得袭封,当以封国赋税的一半,每岁俸公!”
宇文述贪图这份钱财,于是经过一番操作,让李浑继续了李穆申国公爵位,但李浑得常如愿后,竟然反悔了,之前答应给宇文述每年一半的封国赋税,在给了两年后就不再给了。
宇文述于是对李浑大恨,有一次在喝醉酒后,对于象闲道:“我今为金才所卖,死且不忘!”
于象闲后来又将这事告诉了李浑,李浑由此不再与宇文述交往,两人由此结怨愈深。
此时,宇文述在听了杨广的梦之后,眼睛骨碌碌转了几转,一个灭族之计已在心中生成。
他率先上前答道:“陛下,右骁卫大将军金才有一个儿子,名为李洪,正应了陛下梦中的洪水,而且我知金才的性情行为最近有些异常,时常与其兄李敏、善衡等人日夜屏语,有时终夕不寐,他又手握重兵,昨日安伽陀‘当有李氏为天子’的言论,恐怕也不是子虚乌有之事啊!”
杨广听后,脸色大变,来回踱步了一会后,向宇文述道:“你说的有理,李浑不可不防,朕名你即刻派人去监视他,一旦发现异动,立即向朕禀报!”
宇文述双眼露出凶狠之色的领命而去。
………………………………
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
宇文述自然是不会慢慢收集证据的,他立即遣手下将领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杨广当即让宇文述带了千余宿卫将李浑全家老小给捉到了大牢里。
杨广随即让裴蕴审理李浑案。
李浑作为陇西李阀之主,牵连太广,裴蕴虽然什么事都迎合杨广,但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更何况,李浑又真的没有任何反状,于是连审了几日之后,裴蕴就如实上报了。
杨广对这个结果相当不满意,于是将案件交给宇文述来审。
宇文述当然是不会按部就班的审理案件的。
李浑的哥哥李敏的妻子,是杨广的外甥女,宇文述找到了她,对她道:“夫人是陛下的外甥女,何患无夫?李敏、金才犯了谋反大罪,必死无疑,夫人不会想为他们陪葬吧!”
李敏之妻哀求道:“还请尊长教我!”
宇文述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让人递上笔墨,由他一边口述,李敏之妻则一边书写奏表,当晚,宇文述便拿着那份奏表面见杨广。
奏表先是讲诉了李浑兄弟二人的一些怀有不臣之心的言论,然后再详细的介绍了两人的叛乱计划,包括了几时发动叛乱,让哪些将领带兵,找什么借口叛乱等等。
杨广看了这奏表后顿时大怒,下令诛杀了李浑、李敏宗族上百人,只有没成年的才得以免死,流放边疆,至此,陇西李氏李穆一脉,就此没落。
不过,陇西李氏李穆一脉虽然没落了,陇西李阀也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整个陇西李阀并不会消亡,陇西李阀的那些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现在门阀中实力最强的李渊……
李隐这几日一直都待在洛阳城中,他要在这里等候封赏,四月份时在济阴军击败叛军郭方预、杨玄感初反时拖住他关键的两日、参与救援东都、擒杀杨玄感,杨积善兄弟,几件大功一起算赏之下,李隐觉得自己这次的封赏应该差不了。
中秋之夜,圆月慢慢的爬上了柳梢头,李隐独自在外面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回到了西偏院,在小院中抬头出神的看了许久月亮后,忽然转身走出了小院。
由于李渊去了弘化郡当官,带着了李建成等国公府的不少人,所以现在的国公府略显冷清。
李隐在暗处悄悄行走了好一会后,来到了一座阁楼前,附近花团锦簇,花香醉人。
不远处阁楼的窗边,坐着一个正在赏月的女子,风姿卓约,仙资玉质,正是唐国公府的三小姐李秀宁。
李隐神色郁郁的暗叹一声,正要转身离去,就在这时,窗边的李秀宁轻轻的唱起歌来,这歌还是以前李隐教她的,李隐迈到一半的脚不由的停了下来。
皎洁的月色下,一片宁静,只回荡着李秀宁令人沉醉的歌声:
鸳鸯双栖蝶双飞,春色满园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依,爱恋依
愿今生相随
……
这首歌名叫《女儿情》,是电视剧《西游记》中女儿国剧情时的一首插曲,女儿国国王喜欢唐僧,想要跟唐僧成亲,于是问唐僧,“女儿美不美”,还劝他不要怕戒律清规……
李隐还没等李秀宁将这首《女儿情》唱完,就狠下心来匆忙离开了,就如唐僧最终还是离开了女儿国一样。
“小姐,你这歌唱得真好听,就是曲调有些奇怪,不像咱们中原的。”李秀宁身边的婢女说道。
李秀宁浅浅一笑,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婢女点了点头,“都收拾好了,小姐,我们真的要在这个时候去关中吗?现在的道路可不太平。”
李秀宁从墙壁上将一把利剑取下,放在包裹旁,“不太平才有趣呢,我就是嫌这洛阳闷得慌。”
第二日,李秀宁一身戎装的带着几个人离开了唐国公府,骑马往关中去了。
……
杨玄感之乱虽然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平定了,但这场叛乱对隋朝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江南地区自刘远进七月份时起兵响应杨玄感后,八月初,吴郡人朱燮、晋陵人管崇也聚众在江左一带起兵抢掠。
朱燮本来是还俗的和尚,个子很小但涉猎经史,很懂得兵法,还是昆山县的博士。他和几十名学生起兵后,那些苦于官府赋役的百姓都去投奔他。
管崇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抱负不凡,他在常熟隐居,自称有王者之相,因此群盗都尊奉他。
杨广命令虎牙郎将赵六儿率兵一万人在扬子驻军,分为五营以防备南面的刘元进和管崇、朱燮等人。
管崇派遣部将陆渡江,袭击赵六儿,攻破他的两个营垒,缴获官军的军资器械而去。管崇的势力越发强盛,部众达十万人。
中秋之后,杨玄感兵败的消息传到江南,刘元进这时正准备率部众准备渡江北上支援杨玄感,听到这个消息后,只得作罢。
朱燮、管崇等在一番商议后,共同迎接刘元进,推举他为盟主。刘元进乘势占据了吴郡,并自称天子,朱燮、管崇都被任命为尚书仆射。
刘元进随后任命百官,毗陵、东阳、会稽、建安等郡的很多豪杰之士都把地方官吏抓起来响应刘元进,江南震动。
刘元进是第一个敢称天子的人,在他之前,称王的都没有,而且他还任命百官,对地方进行管理,这却是借鉴了杨玄感在河南的作为,在此之前,各地的叛军基本都是流动的,走到一个地方,就烧杀一地,在这之后,不少人转而开始占据郡县对抗隋军了。
杨广在得知刘元进称帝之后,震怒不已,天无二日,他怎能容忍别人称天子?
于是一个遣左屯卫大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率大军前往讨伐刘元进,并言道,得刘元进头颅者,升官三级。
吐万绪、鱼俱罗与刘元进交战,屡战屡胜,但就是灭不了刘元进,江南战事于是陷入胶着之中。
………………………………
第七十七章 打猎
八月二十三日,李隐终于等来了他的封赏:缣彩一千段、上仪同三司(从四品)、雁门鹰扬府郎将(正五品)。
这个封赏结果,略低于李隐心中的设想,但也没差到了去,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卫府的郎将,这是他一直奋斗的目标,终于在花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后完成了。
只是这雁门鹰扬府,可是在北方边境啊,那地方可着实不好混,当然李隐相信,挑战一直都是与机遇并存的。
李隐这次封赏,一次子从中原富庶之地,调到形势恶劣的北方边境,怎么看都像是明升暗贬,这时因为有人向杨广进了谗言的缘故。
能影响杨广决策的人不多,虞世基则是其中一个,他的儿子虞柔那次被李隐打了三拳后,一直在床上躺了五日,才能勉强下地走动,要想完全康复,没个两三个月是不行的了。
虞柔事后派人多方打听,知道了李隐的身份,于是便百般请求他爹虞世基为他出气。
虞世基虽然答应了,但那时李家风头正盛,虞世基也不想在这时得罪李家,但在李浑案之后,李渊的好日子似乎也到头了。
先是有人说他的姓也犯图谶,不宜重用,接着又有人向杨广打小报告,说李渊到了弘化郡后,四处结交能人贤者,且在关右十三郡暗中安插亲信,又对部下显示宽厚容忍,得到许多人的归附,似乎意图不轨。
安伽陀的那个“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贤者都快成了杨广心中的一根刺,再加上众说纷纭,杨广不免就对李渊也起了猜忌之心。
不久,炀帝征召李渊回洛阳见他,李渊以患病为由未去应召谒见。
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杨广的一个妃嫔,杨广便问王氏:“你舅舅为什么迟到?”
王氏回答说李渊病了,杨广又问:“那病能死人吗?”
李渊知道了这件事很害怕,于是只好再次像以前那样,以酗酒受贿来自污。
这件事发生后,虞世基知道,李渊现在的官职肯定保持不了多久,便不再有所忌惮了,恰巧这时,杨广正在处理封赏的事宜,李隐战功卓著,位列前茅,所以也是由杨广亲自封赏的。
杨广原本是打算提拔李隐为骁果军的一个虎贲郎将,明年再次随他去征讨辽东的,但因为李隐也姓李,而且还是刚受他猜忌的李渊的儿子,所以心中就有了疑虑,于是向一旁的虞世基问策。
虞世基想了几下,心中便有了定计,答道:“臣闻东。突厥最近似乎蠢蠢欲动,而上谷等边境之地的地贼寇近来也多了起来,不如就派这李隐去雁门郡,为陛下扫清贼寇,震慑突厥!”
杨广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就采纳了,于是便有了李隐现在的职位……
李隐原本打算在受封赏后的第二天,就离开洛阳的,但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却兴致勃勃的邀请他在这天到城外打猎,李隐不好推辞,便答应了。
这天,李隐与李世民、长孙无忌三人,穿上了劲装,带上弓箭等物,与七个护卫一起骑马出了洛阳城,直往北邙山而去。
秋季是动物最肥的季节,所以最适合打猎,而洛阳附近的天然猎场,当然是非北邙山莫属了,故而李隐他们在道上一路北行,遇到了许多与他们目的相同的人。
道路旁的一个凉亭中,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兄弟俩正在那停歇,他们两人也是打算去北邙山打猎的。
忽然几匹马呼啸而过,原本懒洋洋坐在凉亭中的宇文智及猛的站了起来。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宇文化及问道。
宇文智及脸色难看的道:“刚才过去的,是李隐那家伙。”
宇文化及随意的答了一声,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他虽然答应过宇文智及要为他报仇,但对这事一直不怎么上心。
要是李隐身份一般的话,宇文化及早就叫人动手了,但李隐怎么看都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宇文化及才不想无缘无故的去招惹他。
宇文智及见了自己大哥神情后,也猜到他的想法,心中暗恨,不过他已有了让宇文化及出手的办法。
宇文智及道:“这李隐可不简单,现在还凭着战功,当上了雁门郡的鹰扬郎将呢!”
“还有这事?”宇文化及立即不淡定了,因为他们宇文家在雁门郡可是有大利益在那里的。
宇文智及又道:“这李隐要是到了雁门郡,知道了我们家的那些事情……”他一直有密切关注李隐的事情,所以昨日李隐刚得封赏,他现在就知道了这消息。
宇文化及立即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回走了几下,最后脸露狠色的道:“绝不能让他到雁门郡坏了我们宇文家的好事!”
宇文智及听到顿时大喜,“那我们该怎么做?”
宇文化及看向远处的北邙山,笑道:“那里悬崖险沟那么多,他李隐一个不小心摔死了,也怨不得谁吧!”
宇文智及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道:“这李隐还得罪了那个大软蛋虞柔,我们不如也邀请他来一起行事?”
宇文化及道:“可以,不过我才等他的人到了,我们已将事情办妥了。”
……
“嗖!”一支弓箭离弦而出,瞬间将一只正在吃草的兔子贯穿而过,李隐拍马上前,将兔子连着弓箭捡了起来。
“隐哥好箭术!”李世民称赞道。
李隐看了看李世民马上挂着的猎物,“你的箭术也相当不耐啊!”
三人中,长孙无忌打到的猎物稍少,他这时道:“打了这么久,也没见个大一点的猎物,不如我们再往山里面走吧!”
兴致很高的李世民立即表示赞同,李隐自然也就没说什么。
他们三人与七个护卫向深山前行了半个多时辰后,忽见一头满是肥膘的獐子从树丛钻出,往前方快速跑去,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兴奋的喊了一声,立即拍马追去。
李隐感到有些不对劲,大声道:“辅基、世民,快回来!”
………………………………
第七十八章 反杀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听了李隐的喊声后,立即勒住了马,转头疑惑的问:“怎么了?”
李隐赶到两人身边,一脸警惕的看着前方:“我有不好的预感,这里太安静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知道李隐社会经历丰富,听他这样说后,自然是选择相信他,虽然他们心里并不觉得会有什么危险。
李隐搭箭拉弓,对着前面某处喊道:“快给我滚出来,不然我要射箭了!”
他并没看到那个位置有人,单纯只是凭感觉而已,当然,他只原本只是想试一试,没有人的话就更好了。
然而,就在李隐以为自己是太过疑神疑鬼了,准备将弓箭放下的时候,只见高大的灌木一阵晃动,接着走出一大队凶神恶煞的人马。
位于这群人中间的两人,便是宇文化及跟宇文智及两兄弟了。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你们这是做什么?”李世民皱着眉头道。
宇文智及一脸傲然的道:“李世民、长孙无忌,这里没你们两个什么事,赶快给老子滚蛋,我们只要李隐小儿的命!”
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你竟敢直言要杀我李家的人,是谁给你们的胆量?”
“有什么事,是我们宇文家不敢做的?”宇文智及仰头道。
在李世民与宇文智及对话的时候,李隐已小声向两人道:“对方人多,而且装备精良,不可力敌,等会听我口号,你们直接向后跑,我单独往左侧跑。”
长孙无忌知道李隐这时要为他们吸引敌人火力,便着急的道:“要走一起走,我们怎么能丢下你逃跑?”
李隐道:“我有丰富的树林对敌经验,他们奈何不了我的,就这么决定了!一、二、三,跑!”
李氏说到最后一个字后,立即猛挥马鞭,向左侧跑去,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等则调转马头,向后疾驰。
宇文化及兄弟立即带人追来,走到他们分离的位置时,李隐已越过前方的灌木丛消失不见,但长孙无忌等却还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宇文智及问:“大哥,要分兵吗?”
宇文化及道:“只追李隐,其他人不用理会!”说着率先骑马向李隐跑的方向追求。
他们兄弟现在带来的五十多号人,全都是从他爹的军中挑选出来护卫宇文述的,属于军中精锐,个个弓马娴熟。
他们追了一会后,发现了李隐的坐骑正在山溪边喝水,李隐却不知去了哪里,宇文智及生气的将那匹马射死后,大骂道:“真是狡猾之徒!”
宇文化及道:“他丢下坐骑更好,说明他跑不了多远的,咱仔细搜!”
于是,宇文化及让众人三五成群的已李隐的坐骑为中心,四散搜查。
离那匹马不远处的一处地方,枯树叶和枯树枝很多,李隐便将自己埋藏在厚厚的树叶树枝下,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当一个三人队骑马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李隐忽然一跃而起,张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一人背心,其他两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李隐再次迅速无比的接连射出两箭,将那两人射落马来,然后快速的往其他地方走去。
半个多时辰后,宇文智及一脸慌张的看着四周,“大哥,情况有些不妙啊,咱的人已经死了十个了!再这么下去,我们兄弟恐怕都要有危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