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伐四海-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然后,咱们可以先行派一些大夫随军而行,尤其是中医,将这些大夫混编入前锋部队,主要负责勘察各地情况,以免那些地方有了疫情,咱们的士兵还没有察觉。”
“呵呵,好一个未雨绸缪!”杨麟兴奋地夸奖道。
似乎打开了思路,杨麟的脑海里划过一丝明亮,更是说道:“嗯。。。内蒙古、乌里雅苏台以及新疆、西藏等地,不同于关内等地,那些人都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不像是关内,只要拿下城池,占领一些险隘要地,基本就算结束战斗了。”
百里河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想了想,这才认真地说道:“皇上,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百里先生,有话尽管直说,不用顾忌什么。”杨麟立即说道。
百里河的内心是那么的感动,私下之时,杨麟从来都是尊称自己百里先生,这是将自己当做老师,从未视为奴才,亦或是臣子。所以,百里河才会对杨麟愈发的忠心,愈发的敢于畅所欲言。
“皇上,以往之时,从广东一路北上,打到直隶,基本都是攻伐为主,招降为辅,要么归顺,要么灭亡。当然,凭着咱们强大军事实力,在关内并没有问题。”
“可是,关外那些地方不同于中原,到处都是茫茫无际的草原和沙漠,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城池,即便大廣军以秋风扫落叶的气势,一举打败他们。然而,并不能实际占有。不需要太久,大概一个夏天,又或是三五个月,他们又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大廣军不可能无时限的待在关外。更确切地说,以大廣军,乃至于整个大廣朝,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守卫那些疆土边境线。”
杨麟已经明白了百里河的意思,内心也是非常的赞同,但并未立即表明态度,而是神色一收,平静地说道:“走,先回去,再找一些大臣,具体商议下,才能更加了解那些地方,制定出详尽的措施。”
随即,两人没有再继续交谈,纷纷翻身跃马,在警卫连的簇拥与保护之下,向着北平城而去。
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口减少
西苑,勤政殿之内。
杨麟端坐于上,百里河、朱珪、王杰以及钱沣等人坐于下方,分为两侧。杨麟让百里河将十里亭的那一番话说一遍之后,这才询问道:“各位,你们在清廷曾经都是身居要职,对天下的事情知之甚详,了解的要多得多,尤其是关外之地,关于那些游牧民族的事情。”
一语落罢,就是久久的沉默,最终还是王杰最先坐不住,抽身而起,先说起来。
“启禀皇上,自从清兵入关以后,划分了等级阶层,从而分配不同的利益,瓜分天下,由于种种的特权,清廷给予八旗兵的种种要求,不仅使得满洲八旗和汉八旗的军队被腐蚀,丧失战斗力,整日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还有蒙八旗,他们的战斗力也不行。不仅如此,相对于满汉八旗的人口急剧膨胀,蒙八旗的人口却是在减少”
“而且,根据微臣所知,历代清廷的皇帝都很鼓励喇叭教的传播,尤其是在新疆、蒙古以及乌里雅苏台等地,更是任由大喇叭宣传教义。”
杨麟眉头一挑,有些不解,更有一些不悦,觉得王杰这是废话,在敷衍搪塞自己,现在可是在谈,如何才能让晁晟的大军行进的更加顺利,而不是这些有的没的。于是,语气略有不满的插话问道:“王杰,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王杰想要说什么,钱沣就是这么一位,已经洞悉了王杰的意图,杨麟刚一问出,钱沣随之站起,恭敬地解释起来。
“启禀皇上,王杰之所以说喇叭教,而是因为,喇叭教的教义就是让教徒们进行苦修。同时,新疆与蒙古等地的游牧民族,由于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苦的原因,他们多会将家里的男孩送入喇叭教,减轻家庭负担。”
钱沣微微一顿,语气一转,忽然说道:“微臣在前朝历任户部尚书一职之时,对蒙古有着更加直观的了解。由于喇叭教的迅速传播蔓延,新疆、内蒙古以及乌里雅苏台等地的蒙古族人口迅速减少,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这种趋势还在继续下去。目前为止,整个蒙古部落,人口也不过百万之众,能够战斗的青壮年更是少之又少。”
杨麟明白了,同样惊喜非常,暗暗盘算,出口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刨去老弱妇孺,这个蒙古部落能够拿得出男人,能够有三十万就不错了,你们想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王杰与钱沣同时点头,不等他们回答,百里河也站了出来,出言说道:“皇上,我觉得王杰应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哦~还有什么用意?”杨麟很是好奇,看向百里河。
然而,百里河却是笑而不语,将目光投向王杰。如此情形,杨麟更加欣赏百里河的为人,不贪别人的功劳,也就将目光看向了王杰。
很显然,王杰也明白了两个人的用意,于是,没有再迟疑,将自己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用意说了出来。
“皇上,诚如百里河所言,关外之地,茫茫草原,地广人稀,蒙古各族更是居无定所。收复那些地方,不如使用招抚为主,攻伐为辅,让蒙古各族臣服。”
“而且,蒙古各族一直都有着女多男少的现象,人口减少的趋势从未改变。如果先采取收服蒙古各族,不动他们,将那些关内的政策先不要在关外推行,尤其是蒙古各部落的领地。”
这一刻,杨麟已经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接话道:“如此一来,就为朝廷赢得了时间,只要关内的民生得以恢复。那么,朝廷就能贯彻那些利民政策,削弱各部落头领的影响力。即便是蒙古各部族强烈反对,抵触非常,朝廷也完全有能力将其镇压下去”
一时之间,勤政殿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朱珪也说道:“既然蒙古族女多男少,皇上,咱们可以派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驻扎在草原之上,两万骑兵,三万步兵。而且,还可以允许那些男儿郎在当地娶妻生子,在那里繁衍生息,进行通婚。”
杨麟变得兴奋起来,更是语出惊人的说道:“不仅如此,朝廷已经实施了义务参军的制度,只要是成年的男子,超过十八岁,就必须从军服兵役。而在蒙古、乌里雅苏台、新疆以及西藏等地,就可以作为服兵役的地点。”
“不出二十年,只要与蒙古族、藏族等族群通婚顺畅,让当地百姓懂得汉语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关内的各种利民政策。久而久之,就会民心所向,蒙古与西藏的各部落的下层民众就会渴望那些利民政策,那些各部落的头领也就失去了动乱的基础,为将来撤销他们的军队所有权打下基础,获得当地百姓的民意支持。”
众人都在点头,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傻瓜。只要在关内与关外建起一道交流的桥梁,让那些各族的下层百姓了解朝廷。那么,他们必然会心生向往,真正的想要成为大廣朝的百姓。毕竟,人活一世,就是为了能够吃饱穿暖,这是百姓的基本追求,也是最为向往的生活,没有种族之分。
杨麟也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大举迁民,充实到关东之地,使那里地广人稀的情况能够缓解。不由得看向了钱沣,这个清廷的户部尚书,不仅关着前朝的财政,更是对天下人口有着深刻的了解。
“钱沣,既然你在前朝掌管着户部,通晓各地的财政税收,那你说说关东之地的情况。”
钱沣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是本能的说道:“启禀皇上,自从清廷完全控制了关内之后,无论是哪一个皇帝,都将关东视为他们的龙兴之地,龙脉所在。所以,自从康熙年间,除了原有不多的满人之外,关东是一个禁忌的地方,不准其他的种族人群迁徙到关东。”
“所以,关东的人口越来越少,几乎成了蛮荒之地。因此,相应的,那里也就没什么税收,成了发配重犯以及满人犯罪之人的地方。”
杨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嗯。。。想必这就是康熙年间与沙俄的雅克沙之战,之所以让出那么多地方的原因吧。关东以北的地方荒无人烟,气候寒冷,更本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无胜于有。”
然而,不等钱沣回应,杨麟又说道:“据朕所知,关东虽然是黑土,但土地肥沃,非常盛产小麦、棉花以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各种煤矿更是极其丰富,清廷冬季所使用的取暖煤块,就是产自于关外。”
感受着杨麟那灼热的目光,钱沣想也没有想的答道:“是的,皇上,关东的土地非常肥沃,远胜于中原之地,每亩地所收获的粮食收成,也比关内的多个一两成。清廷皇室所使用的的煤块,就是从那里采集的。”
杨麟早就有准备,只是一个眼神,立即就有两个小太监架出一个地图,铺在地摊之上,接过一个指挥棒,分别在在盛京、吉林以及黑龙江三省指了指,其他人也围了上来。
“你们看,晁军长拿下这三地之后,如果能够在这个地方迁移民众,居住于此,开荒播种。那么,朝廷就相当于在关东建立一个粮仓,不需要几年,这个粮仓就能装满粮食。而一旦蒙古各部落有任何异动,朝廷的大军北伐之时,就可以直接从这三个地方补给粮食。”
“而且,这三地千里沃野,到处都是良田。只要开发出来,种满作物,即便是关中出了天灾人害,地里颗粒无收,也能从关外划拨粮食,进行救急,不会再出现百姓流离家所,进行逃难。”
朱珪苍老的额头皱了皱,迟疑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皇上,您说的不错,如果能够将盛京、黑龙江以及吉林的土地种上粮食,朝廷的国库就会充盈起来,不缺少粮食。以往之时,天下遭受旱涝之灾时,要么调集中原的粮食,救济江南或者其他地方;要么就是就是从江南筹集米粮,向其他地方赈灾。一旦两个地方同时遭遇天灾,就意味着,朝廷将会面临无粮可征的局面。有了关外这个地方,就等于多了一层保障。”
然而,就在这时,朱珪的神色一敛,转而说道:“可是,天下刚经历过一场朝代更迭,大战的硝烟还未尽褪,西南之乱和清廷时期的天灾,使得人口锐减。现在这个时候,关内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良田没有人栽种,要是现在迁移人口前往关东,是不是有些过于着急了啊,皇上?”
不可否认,朱珪说的是客观原因,真真实实的存在。几天之前,杨麟曾经看过总人口的估计,能够有三亿人就不错了~!如果再迁移人口,前往关东,对于关内而言,不啻于雪上加霜,将会许多省份出现无人区,将会更加荒凉。
尤其是四川,诺大的一个省,几乎没有什么人了。
思及于此,杨麟不得不语重心长地说道:“看来,向关东迁移人口的事情不得不推迟一下,最起码也要等到十八年到二十年之后,才能启动实施。”
闻听此言,众人立即意识到,皇上开发关东的决心很大,十八年到二十年,正好是一代人,只要生活条件好,百姓能够吃饱喝足,总人口一定会出现井喷。到时候,开发关东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进入北平城
大廣朝元年,农历四月十四日。
这一天,繁华的北平城内,一群人行走于热闹的街道之上,看这些人的衣着与相貌,很像南方人,不错,为首者正是施明志,一旁之人一身的华贵之服,商人的打扮,就是广州十三行赫赫有名的伍秉鉴,广州府商会会长。
此刻,行走在北平城内,众人都是一脸的好奇之色,左顾右盼,打量着这个三朝古都。
林立的店铺,络绎不绝的赶集市之人,引得伍秉鉴感叹道:“施师长,如果这次不是沾了你的光,我伍秉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来到京城。。。。”
伍秉鉴的声音戛然而止,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赶忙改口道:“瞧我这张嘴,应该是北平才对。话说,施师长,这北平城不愧是皇都,皇上住的地方,单单是这里的民居和酒楼,就比广东的气派多了~!”
施明志也是兴趣盎然,说不出的喜悦,左右打量着周遭,新奇北平城内的一切。即便是路上小摊卖的东西,广州府也有,施明志也觉得好奇,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
“呵呵,伍会长,这个我可不敢当!你可是有名的富商巨贾,怎么用沾我施某人的光?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到这北平城。”
伍秉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随即面露忧虑之色,轻声说道:“施师长,此次进入北平城,求见皇上,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接见我这个商人,哎~。如果见不到皇上,我怎么回去与那些同仁交代啊?”
施明志依旧在看着街道两侧的摊子,兴趣丝毫不减,摆了摆手,朗声说道:“伍会长,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廣朝不同于前清,皇上很重视你们这些生意人。何况,你这次带了这么多东西,原意捐给朝廷两百万两,还有八千石的粮食,皇上一定会接见你的!放心吧,等一会儿我进攻之后,汇报完了军务,就会将你的事情向皇上提的,施某人答应的事情,一定是言出必行!”
闻听此言,伍秉鉴就知道,施明志没有忘记自己所求之事,顿时心中一松,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靠口才了,能不能说服新的皇帝?
不过,伍秉鉴有十足的自信,前清之时,广州十三行每年的贸易量,所上缴的财税总额占据了清廷的四分之一财政收入。如此庞大的银两收入,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可能视若无物?都不可能不重视?
所以,伍秉鉴有很大的把握说服大廣朝的皇帝。
心念及此,伍秉鉴不禁想起了出发之前的一些事情,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理人的请求,不禁有些犯难起来。
如今这个时候,大廣朝才建国两个多月,作为一个商人,伍秉鉴不仅在生意场上精明,善于专营,对于天下大势,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鞭辟入里。
伍秉鉴明白,大廣朝虽然推翻了清廷,平复了西南之乱,但也是多事之秋,非常需要一个稳定的治国环境。如果让那些洋人启程回国,谁也无法肯定,这些洋人会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长期的与洋人打交道,无论是美洲的美国人,还是西方的葡萄牙人、法兰西人,亦或是英国人、瑞士人,这些洋人都怀着不轨之心。尤其是前清时期,这些洋人的海军公然进入广东近海海域,一旦有什么不轨企图,突然登岸,那将是灾难性的,以前又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因此,对于西洋人嘱托的事情,伍秉鉴忐忑了,犹豫不决起来。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往来东西方的洋人,自己这些行商等同于名存实亡,那些丝绸、茶叶与瓷器等货物就会大量囤积,销售不出去,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无论是他伍秉鉴,亦或是十三行的其他行商,都将是承受不起。
就在伍秉鉴出神想这些事情之时,施明志突然停了下来,侧头说道:“伍会长,你就先找个客栈住下吧。我去一下皇宫,面见皇上,将此行的任务上报上去。”
精神一震,伍秉鉴立即清醒过来,连连说道:“呃~嗯~行行,施师长,你就先去办事儿吧,我就到前面的悦来客栈客栈投宿,如果您有什么事情找我的话,尽管派人传唤一下!”
说话之时,伍秉鉴一指不远处的一个客栈,灯笼上面的四个大字,显得尤为耀眼,抬头就能发现。施明志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看清楚之后,这才客气地说道:“行,汇报完了事情之后,我一定将你的事情向皇上提一下,如果皇上召见你的话,我就派人提前通知你。”
“呵呵,那就拜托施师长了,有劳施师长在皇上面前多美言两句!”伍秉鉴作揖道。
“那~伍会长,咱们就说到这里吧,进宫之前,我还得将这些士兵与随从安排到驿站呢。”施明志也拱着手说道。
“好吧,施师长,那咱们就在此分别吧。”
一路走来,伍秉鉴知道,即便是自己再如何真诚实意的邀请,施明志等人也不会跟自己一起住客栈的。因为,他已经了解到大廣军的一个纪律,若非特殊的原因,上到将领长官,下到士兵一般兵卒,只能投宿到驿站之内。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过了一段时间,伍秉鉴才明白大廣军的军队之中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就是防止军人骚扰百姓。因为,他住到从前的一个客栈之时,想起了清兵在客栈里生事儿,喝醉闹事儿,殴打客栈老板伙计。
然而,伍秉鉴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有这样的一条规定,还有保护军人的意思。一旦军人外出行事,几乎都有着任务在身,在驿站里不仅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彼此交谈的秘密也不会被窃听出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施明志等人,直至消失在热闹的街市之上,伍秉鉴这才带着一干下人行走,前往不远处的悦来客栈,一脸的复杂之色,心里更是杂念匆匆,暗暗嘀咕起来。
“哎~也不知道皇上还是不是当初的那个管理十三行的行长?还是不是那个极其重视商人之人?”
第五百九十四章 四大通商口岸
紫禁城内,毓秀宫之中。
杨麟与商务部长、财政部长、税务部长以及海关总署的署长商议着事情,气氛郑重而极其宁静,只有几个人的交谈之声在回荡,显得很是冷清。
杨麟坐在圆形会议桌的上座,一手拿着茶杯,一只手在桌子上的文件上面连连轻轻地点击着,一一看过众人,平静地说道:“各位,春季已经过了大半,即将是洋人前来贸易的季节,商务部、财政部、税务部以及海关总署都要做好准备。”
话语一顿,杨麟看向海关总署署长,询问道:“今年不同于以前的清廷,咱们大廣朝不仅要开放广州一个港口,还有福建的厦门、江苏的上海以及浙江的宁波三处,作为通商口岸。作为直接负责的部门,你们海关署准备好了没有?”
闻听此言,海关署总署长立即身体紧绷,坐得笔直,随即答道:“启禀皇上,经过两个多月的部署,四个通商口岸的海关署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应对即将带来的通商旺季。”
似乎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说服力,不是信口开河,海关总署署长又补充道:“由于厦门、上海以及宁波三处的通商口岸都是刚开通的,过去将近几十年没有使用。所以,在这个春夏之季,往来的洋人商船要少得多。因此,仅仅是目前的分海关署就足以应对了。”
“而广州的通商口岸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那里的各种设施早就很完善了,只要将朝廷的官员派驻进去,照章办事,严格监管,随时都能够运转。”
杨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说道:“嗯,那就好。不过,你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些小册子不仅要发给洋人,还要让他们明白与咱们大廣朝通商的规则,先是到海关署报备,获得批文,才能进入珠江码头,贩卖他们的货物。不管他们还买不买我大廣朝的货物,都要将关税和贸易税交了,才能离开码头。否则,他们的货船将会被海军的战舰击沉!”
海关总署的署长犹如小鸡啄米一般,频频点头,连连说道:“是,皇上!如果他们离去之时,购买了茶叶、丝绸以及瓷器等大廣朝的货物,还要缴纳一笔贸易税,上缴货物的清单,海关署验证过货物之后,确认没有问题,商船才能离开码头。”
杨麟很是满意,带着微微警告的语气,又说道:“一定通知下去,告诉各个分支海关,他们只有查验货物,开批文的权力,却没有收关税以及贸易税的权力,一旦发现有人因公肥私,定当查处,严惩不贷!”
不等海关总署的署长回话,杨麟又看向其他三人,继续说道:“不仅是海关署,还有你们财务部、商务部以及税务部。你们都知道各自部门的权力吧?”
话语虽然平淡无奇,但听在四人的耳中却有一种霸气与威严,隆隆作响,使得他们情不自禁地身体一颤,纷纷表态,回答杨麟的问话。
“是,皇上,我们商务部只有接受大廣朝商人和洋商的交易货单,以及对各种各种生意成交价格确认与审核的权力,以防止那些商人暗中作假,隐瞒成交的真实价格,从而少交或漏交税款。”
“皇上,我们知道,税务部只有开具应交税额的单据,同时,检查那些商人上交的财物报表是否与商务部和海关署的一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上报,交给有关部门查处,财务部只有开税单的权力与义务,却不能直接收钱。”
“皇上,我们财政部也已经将职责下达到各个分部了,不仅要核对应缴纳的税额是否正确,还要将受到的税款上交朝廷,并签上每个负责人的姓名,还要给缴纳税款的商人以收据,作为凭证。”
听着娓娓道来的四人讲述,将各自部门的职责精要汇报,杨麟有一种满足,更是一种享受,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汹涌而来,堆积如山,充盈整个国库,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