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王侯-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自己的忠诚,欣然说道:“武忠…………准!”
…………
…………
开封西城叶府大门门媚上悬挂地烫金大匾巳径换成了‘祥符郡王府’。
门旁两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示着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进进出出地人,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或者仆从护卫,总是昂挺胸,充满自信,院子里面也是一片欢乐的世界,甚至在开封城内侍女、家丁、护卫的圈子里面,早有公认叶府的下人是整个开封城最幸福和幸运的下人。
然而,现在叶府却被一片浓重的悲哀笼罩着,到处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降临。
大门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楼,以往那四个写着“叶府”的大红灯笼,已经换成白绢制成的素灯,连那两只石狮颈脖上也套了白布条。门前旗杆上,挂着长长的抬魂幡,被风吹着,一会儿慢慢飘上,一会儿轻轻落下。
门前空地正中,搭起了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着一块朱红销金大宇牌,上书“祥符郡王叶尘”。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银山,一团团浓烟夹着火光,将黄白锡纸的灰烬送到空中,然后再飘落在四处。
华夏卫府的秘探如同游魂一般,在叶府四周打转儿,监视着一切可疑人员。门前昂挺胸,站着的华夏卫,也是人人素服、腰间系着白绫,一脸悲伤肃然。
李君浩献了挽联,面色悲伤地走出叶府,没有理会门口华夏卫恭敬行礼,站在门口抬头望天,口中喃喃自语道:“楼炎明、上官冰云、弥勒教!李某对天誓,此生不杀尽尔等妖僧,李某誓不为人。”
等他头低下来,向前看时,眸中已经一片杀机。
他不能长时间在叶府逗留,华夏卫府七大司使,刺杀司司使白沧海和情报司司使许方义还在南唐未归,武器司司使喻清妍和总司使大人一起遇害。如今在开封的只有监察司司使的自己,内务司司使贾宪,保卫司司使韩虎,执法司的司使刘水之。
其中刘水之就是水儿,此时和叶尘的另一名徒弟寇准正哭的一塌糊涂,贾宪虽然管着华夏卫府的所有钱物,但威望和权力都只在内务司那一块,而内务司也是最为相对稳定的一个司。至于韩虎对出生禁军的寻常华夏卫还有一定威信,但其他各司的杀手、密探,特别是对于那一百多名江湖高手根本就没有丝毫威信。
所以,如今在开封的司使,只有李君浩还勉强拥有一定压制下面人的威信和资历。
第四百零一章 总司使的令牌出现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华夏卫府,很需要李君浩在华夏卫府中坐镇,以安抚下面的人或者说以定人心。
自总司使大人遇害消息传开之后,华夏卫府上下人心浮动,晋王赵光义和宰相赵普的人暗中开始对部司使以上官员进行拉拢,原本那一百多名‘半死迷宫’收服的江湖高手也开始心思不定,已经解了毒的,有些人生出远走高飞的念头,没有解毒的,嚷着要让李君浩去找叶府要解药。若不是叶尘余威犹在,且这些羁傲不逊家伙都多多少少记着叶尘的好,再加上鬼医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否则他们都要去闯叶府,直接去抢解药了。
李君浩刚走下叶府门口石阶,任志亮从叶府中追出,先向李君浩抱拳行了一礼,然后低声说道:“大人,晋王殿下对大人您向来看重,今晚上王爷想和大人见一面,不知大人能否给王爷一个面子?”
李君浩眉头一皱,停下脚步,转头对任志亮说道:“任大人,总司使大人刚刚遇害,你认为以李某的为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见晋王殿下?”
任志亮苦笑一声,却是已经无话可说。他自从来到华夏卫府担任监察司副使之后,这一个多月与李君浩互相配合,查探黄河水库修建的贪腐一案,配合得还算愉快,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网也已经撒出去了,本来就等着总司使大人自江南回来之后,下令收网捉鱼,彻底打响监察司第一炮。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可是居功至伟。同时,也经过这一个多月,他对李君浩的为人有了准确的认识,深知后者在这个时候的确是不可能去见晋王的。可是他是晋王的人,明知不可为,但有些话还是要替晋王说到的。
在任志亮苦笑中,李君浩已经自顾向自己的马车快步走去。
但就在这时,从旁边茶楼中走出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来到李君浩面前,深深一礼,面带笑容的开始说话。只是不等此人将话说完,李君浩说了声抱歉,便钻进马车,八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华夏金卫护在马车两侧,一名华夏卫充当车夫驾车离去,只剩下那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脸色铁青的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
任志亮自然认识这名中年文士,此人是宰相赵普的心腹幕僚皇甫同。
看到宰相赵普的人也没有成功,任志亮心中松了口气,心想这种结果也能向晋王殿下交差了。
马车中,李君浩神色已经恢复平静,只是心中对弥勒教的杀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炽烈。他深吸一口气,想起刚在叶府中先是碰到来祭奠总司使大人的魏王赵德昭,后者在自己面前那一番热情得有些过分的礼贤下士的表演,以及暗示拉拢自己的那些话。紧接着任志亮和皇甫同代表赵普和赵光义向他发出邀请。
这些事情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李君浩不由若有所思,想着原本自认为不可能的那件事,或许真的有可能。
华夏卫府人多势众,高手众多,编制体制大异于朝廷的任何衙门。若是从政事堂或者枢密院调一方大员接叶尘的位置,成为新的总司使,却是有各种不妥。第一,在华夏卫府内部没有威望,难以服众,特别是那一百多名羁傲不逊的江湖高手根本不会搭理。第二,外人根本不了解华夏卫府各种套路和工作模式,而能够接任叶尘位置的大员至少都是从二品以上高官,这些人年龄至少都在中年以上,做事方法习惯和理念观点已经定型,且往往都很自负,甚至自以为是。这样的人若是来到华夏卫府,基本上可以预料到,多半是要进行一番改革调整,且免不了要安插自己的心腹,或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很可能是要打压一部分人,然后再拉拢一部分人。
如此一来,华夏卫府大好形势定是被严重破坏,并且以李君浩、白沧海和许方义三人的性格和威望,定会使得华夏卫府分成好几个山头,明面上还是一府,但实际上很可能已经四分五裂。
这样的华夏卫府绝对不是大宋皇帝陛下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些天不管是赵普和赵光义指使下推荐提议华夏卫府之外的任何大员,甚至赵普曾经提议与他交情不错的曹彬兼任华夏卫府总司使,赵匡胤都没有同意。
皇宫之中都有赵普和赵光义的耳目,几天下来,两人都大体猜到了赵匡胤的心思,知道赵匡胤多半是正在考虑让在华夏卫府内威望最高和资历最老的李君浩接任总司使的位置。所以,如今李君浩却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宋朝廷最为炙手可热的人。
…………
…………
马车经过一拐弯处时,一名头戴斗笠的江湖剑客吸引了李君浩,不过他也只是随意瞟了一眼。
但是,这一瞟之下,看见剑客手中的那枚令牌时,李君浩却是身体巨震,脸色大变。正待他有所行动之时,那剑客右手一扬,将手中令牌弹出,向马车窗户后的他激射而来。
八名华夏金卫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已经拔刀,眼看着就要向这剑客扑去,在最后时刻,李君浩将八名华夏金卫呵斥停住,而这一耽误,那名剑客身形左右晃动,快捷如风,瞬息间混入人群消失不见。此人分明是一名一流剑客。
在这个过程中,李君浩已经顺手将那令牌抓到手中,想起某种可能,他神色激动无比,身体更是抑制不住的抖动起来。
这枚令牌是叶尘的令牌,是华夏卫府总司使大人的令牌。整个华夏卫府就一枚,是由叶尘和喻清妍联手以特殊方法炼制而成,天下间无人能够仿制得了。且只有七位司使见过这枚令牌,知道如何辨认这枚令牌。
李君浩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给八名华夏金卫下达了任何人不得接近马车,否则格杀勿论的命令之后,放下车窗帘,这才开始仔细辨认令牌。
半响之后,李君浩深吸一口气,但心跳速度怎么都减不下来。没用多长时间,他便从令牌上面暗藏的小机关中找到一卷寸许长宽,上面写有蝇头小字的牛皮。
李君浩快速的看过上面写的字之后,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哭过的他,却是已经喜极而泣。
便在这时,外面华夏金卫轻声说道:“大人,陛下派宫中王总管来传召大人进宫。”
李君浩小心的将令牌和那小卷牛皮收起来,然后说道:“请王总管上马车,与本官同车前往皇城。”
…………
…………
崇政殿中,赵匡胤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甚至加封李君浩为一等伯爵,升任华夏卫府总司使的圣旨都已经让人写好了。另外,他给白沧海、许方义、贾宪、韩虎这四名司使也提升了爵位,至于执法司司使刘水之那个小女孩,之前因为叶尘的原因,担任一司司使这等显赫重要位置,如今叶尘不在了,自然不能再让刘水之这样一个小女孩继续当这执法司司使了。
不过,考虑到刘水之与叶尘的亲密关系,且据说自己儿子赵德芳与刘水之关系极好,所以他也不会亏待刘水之。赵匡胤已经想好了,叶尘的小妾若是生了儿子,自然按照之前旨意在叶尘郡王的爵位上降一级,加封为祥符国公。而水儿这丫头他也会同时加封为郡主,也算是对叶府的另一个补偿。而若叶尘的小妾生的是女儿,自然无法接叶尘的爵位,他便封叶尘女儿为异性公主,水儿这丫头同样会是郡主。
另外,赵匡胤最为担心的则是对华夏卫府在西部、北部和南部所投的三处分府的控制。因为情况特殊,这三位分府的司使之前可都不是什么正儿不经的官员。
设在契丹国内的北府司使吴秀明本身就是契丹国的官员,也不知道叶尘是以什么手段收服,且不用担心其忠心的问题。
西府司使则是原本江湖上四大镖局之一中原镖局总镖头黄楼平,此人情况还算好,赵匡胤还有一定信心和手段确保此人不会因为叶尘的死而与朝廷离心。
南府司使刘金元甚至原本是江南第一大帮大江帮的帮主,此人是一方枭雄。不管叶尘是以什么手段收服,想必叶尘死了之后,多半会与大宋朝廷离心。且此人和北府司使吴秀明一样,分府本身是分别处在南唐和契丹境内,就算真背离的大宋,即使贵为大宋天子,一时间也有鞭长莫及之难。而这也是他宁愿起用李君浩,而不愿派遣其他大员接任华夏卫府总司使的主要原因之一。
…………
…………
赵匡胤今天召见的人不止是李君浩,还有华夏卫府此时在开封的另外两个除水儿之外的司使————内务司使贾宪和保卫司使韩虎。
这三人中,李君浩是华夏卫府内如今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的人。而贾宪虽然平时很低调,但赵匡胤却知道贾宪掌控着华夏卫府那庞大得足以影响大宋财政收入的生意财富。至于韩虎本身就是天子近臣。
第四百零二章 瞒天过海
赵匡胤很清楚,能否让华夏卫府势力和实力在尽量不受损的前提下,且一直保证对自己的忠心,便要全靠这三人了。
李君浩到的时候,贾宪和韩虎已经到了。
李君浩跪下向天子行过礼之后,赵匡胤温和的说道:“爱卿平身。”
等李君浩起身,赵匡胤便准备说一些勉励褒奖的话,以进一步让李君浩向自己表表忠心。结果不等他开口,李君浩率先说道:“陛下!臣收到关于总司使大人遇害的最新情报。其中已经查实,总司使大人遇害一事,我大宋朝廷之内也有人参与。”
赵匡胤闻言,顿时怒极,他一直以为叶尘的死乃是弥勒教所为,最新一次华夏卫府送来的调查结果,也怀疑其中可能有圣堂参与。也就是说是圣堂和弥勒教这两个大宋的心腹大患和死仇联手杀了叶尘。但他却从未想过有自己的臣子也参与其中。
“李爱卿,你将所说最新调查情报细细告于朕。朕想知道是谁要逼着朕诛他九族。”赵匡胤咬着牙,眸中杀机四射,寒声说道。
李君浩从袖中拿出那小卷牛皮,双上一举,说道:“调查的结果和过程都在此,请陛下亲自过目。”
旁边辛石早已机灵的上前接过小卷牛皮,躬身快步上呈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打开牛皮卷纸一看,先是龙目瞪圆,然后猛得站了起来,紧接着神色又恢复平静,看了一眼李君浩,然后目光扫过整个大殿,说道:“李君浩、韩虎、贾宪三人留下。其他人全部退出去。”
包括站在赵匡胤最近的王继恩和辛石在内,所有的太监宫女躬身一礼之后,迅速全部退了出去。李君浩神色如常,韩虎和贾宪则是心中有些疑惑和各种大胆的猜测。但他们突然发现赵匡胤此时的神色和刚才大为不同。此时神色中那发自心底深处的欣喜若狂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
赵匡胤轻笑一声,说道:“韩卿和贾卿不妨先看看这上面写得内容之后再说。”
韩虎和贾宪看过之后,前者目瞪口呆,然后便是对某人由衷的佩服和发自内心的欣喜。后者则是激动得双眼通红,御前失态。
赵匡胤说道:“好了,既然这小子没有死,且瞒过了整个天下的人,那弥勒教的妖僧和圣堂的逆贼也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这个时候他亲自隐在暗中,潜伏在江南,调查江南钱庄和江南商行与圣堂的关系,且想办法毁去圣堂最大的依仗和财富来源。这的确是个大好良机。毕竟这天下间,北方契丹不算,对我大宋朝廷威胁最大的一直是圣堂,让朕一直心中最为忌惮的也是圣堂。甚至在朕看来,即使先前的南汉、吴越、南唐三国结成联盟与我大宋对抗所带来的麻烦,都远无法和圣堂对朕和我大宋朝廷所带来的威胁相比。叶卿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大难不死之后,才果断将此良机利用。而为了确保叶卿能够成功,他还活着的消息,除了叶卿密奏中提到的这些人可以告诉之外,对其他人是绝对不能泄露的。同时,三位爱卿要带领华夏卫府暗中务必配合好叶卿的大计,绝对不能辜负此次重创圣堂的良机。”
李君浩、贾宪、韩虎躬身齐声说道:“谨遵陛下旨意。”
赵匡胤又笑着说道:“当然,为了不被有心人看出端倪,三位爱卿和朕还要一起演一场好戏给世人和整个天下看。”
…………
…………
李君浩从皇宫内出来之后,先去了叶府。
水儿虽然古灵精怪,在玉道香和鬼医先后培养下,早已学成了一身的不凡本事。寇准更是小小年纪,已经智计无双,心思缜密。但这两个小家伙毕竟太过年轻,城府太浅,心中的真实情绪很难藏得住。所以,李君浩并没有告诉他们某人还活着的消息。
李君浩一路进了叶府,找到一脸沉痛的麻刚子,让其将他送进了‘半死迷宫’,见到了鬼医。
“小子,老夫让你准备的那些东西和人手,准备的如何了?”刚一见面鬼医便说道。声音平淡得不含一丝人类所拥有的情感,且又蕴含着火山随时爆发式的恐怖杀机。
李君浩向鬼医恭敬行了一礼,说道:“前辈!您不用再去试着毒死弥勒教自楼炎明和上官冰云之下的所有人,也不用毒死半个金陵城的百姓给喻司使和总司使大人陪葬了。”
…………
…………
半响之后,鬼医又坐回了喻清妍亲手给他打造的躺椅上,脸上有着欣喜的感慨,幽幽的说道:“老夫早就说完,叶尘那小子本就不是这个世间的人,哪有那般容易死。”
李君浩说道:“所以,还请前辈以新任武器司司使的身份前往华夏卫府,以震慑那些生出异心之人和宵小之辈。”
鬼医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叶尘这次差点死去为了救老夫那宝贝徒弟,那老夫这次就勉为其难的再帮他一次。替他先看着华夏卫府。”
李君浩心中长松了一口气,说道:“多谢前辈。”
…………
…………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杭州,贯穿了长江与黄河。
其中,长江往南,以镇江为发端的运河一段,便称为江南河。
江南富庶,自镇江往南,一路水道上船只来来去去,令得江南河也不负这名字的成为京杭运河最为繁忙的河道之一。这一条河道水流平缓,周围的山势倒也没有长江沿岸的那般瑰丽,起伏之间,山水翠绿倒并不显得深邃,偶有破旧的码头、小小的村落、田地,或是与河道并行的道路,路上偶尔能见到行人,偶尔见驶过的牛车,衬着河道间来去的船只,倒也的的确确的给人一种江南的安然气息。
江南河宽度大约十四五丈,但水并不见得深,通常只是一丈五左右,河道两旁偶有低洼之处,形成重重叠叠的芦苇丛,附近渔翁撑船驶过,也有鸬鹚之类的水鸟起落,嘎嘎嘎的叉起了水中的鱼儿,日光之中,水上的一幕一幕,安静却又怡人,便是山水画儿的意境了。
这长长的水道承载了太湖与长江一带的漕运,也承载了绵绵近千里间依水而生的人家的生活。
时间正值下午,一艘商船行驶在苏州附近的水道间,船分两层,外里看起来和寻常船只没有多大区别,但里面的装饰和空间却要比一般行走于这条水路的商船客船舒适得多,所谓‘外表低调,内在奢华’便是如此。
此时这船在运河面上缓缓而行,秋日的阳光里,二楼的房间里,一些足以让整个天下都为之惊骇的谈话正在进行。
“大人,夫人被陛下接近了皇宫待产,由皇宫中的产婆和陛下亲自看顾,再加上小皇子刻意关照,想来比在府中还要放心得多。”
“如此甚好。”
“关于大人还活着的消息,已经按照大人的意思,通知到了我们华夏卫府内部一些该知道的人,再加上有陛下看着,又有李司使、白司使和许司使、贾司使坐镇,开封总府那里大人不用再担心。”
“家中包括水儿那丫头和虎子在内所有人人,都先不要透露我还活着的消息。否则家里面反而是最容易被人看出端倪的地方。”
“是!大人。吴越王和高成祥那里也已经通知了。想必吴越之地是不会出大问题的。只是清理山石,寻找大人您…………尸体的差事已经由赵赞将军的属下移交给了枢密院签书院事曾尚飞。那些山石虽多,但数千人没日没衣清理,预计还有不到十天时间便会彻底清理干净,到时候就怕…………”
“本来还想着赵赞那里毕竟不能百分之百信任,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但现在既然是曾尚飞处理此事,这件事就好办了。将我还活着的消息,以及全部计划告诉曾尚飞,他知道怎么处理此事。嗯!记得将我当时在那麻苏小镇一丝峰时穿的衣服给曾尚飞送过去一套。”
说话的两人是叶尘和胡三光。
对话进行到此时,胡三光陡然明白那曾尚飞恐怕也已经是总司使大人的人,心中凛然的同时,也是微微松了口气。
是否能够将总司使大人还活着的消息绝对隐瞒住,其中一个最大的漏洞便是在山石下面能否找到总司使大人的尸体。胡三光这些天没少为此事头疼。现在既然是完全信得过的自己人处理这件事,总司使大人话也是这般说,他自然不用再担心了。
“胡三光,你说我已经被封成郡王,等日后回到开封之后,陛下和朝廷会不会将我的这王爵之位又收回去?”叶尘有些玩味的说道。
胡三光也是流露出由衷的笑容,说道:“陛下金口御言,朝廷已经昭告天下,若是再收回大人的王爵封赏岂不是贻笑天下。属下估计不管是陛下,还是朝廷两府几位大人都丢不起这个人,多半会顺水推舟,坐实了大人的王爵之位。反正,以属下看来,以大人的丰功伟绩,不说封郡王,就算是加封大为亲王,也是应该的。”
第四百零三章 被利益驱使的那些大人物
叶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玉儿当日突然出现给我示警之后,便去追那藏身在一丝峰悬崖洞窟里面的人,至今未归。想来,那人实力不在玉儿之下,恐怕又是一位超一流的高手。只是弥勒教有哪些人我们已经调查得很清楚,除了楼炎明之外,也就上官冰云勉强能够做得了此事。但那日所见身影绝对不是上官冰云。并且,看玉儿当时的神色表情,多半是认识那人,所以一丝峰坍塌山崖之事很可能不是弥勒教所为,多半是圣堂弄得,或者说为了杀我,楼炎明和玉枫又合作了一次。”
胡三光只是听说当时是失踪半年之久的玉夫人突然出现,给总司使大人示警,大人一声令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