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王侯-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不自觉的夹紧双腿,裤裆里凉嗖嗖的,从窗户看见这一幕的女人掩着脸结头交耳窃窃私语。
叶尘长出了一口气,甩了甩胳膊,拍了拍手,这才看见不知何时一名十二三岁,可爱甜美的小女孩站在这间卧室门口,睁着一双依然流泪的大眼睛,有些欣喜,有些担忧,但却没有畏惧的看着他。
“真是个懂事且胆大的丫头,应该是刘南的女儿。”叶尘对于刚才自己做的事情被小女孩看见,感到有些尴尬。
叶尘又转头看了一眼一脸呆滞惊恐,依然一脸惨白,犹如大祸临头的刘氏,摇了摇头,转身对水儿亲切温和的说道:“我是你爹的战友,也是他的朋友。你爹死之前,托付我照顾你们一家。你要叫我叔叔!”
说完这些,他也不等水儿和刘氏说什么,走上前牵起水儿小手,走到外间门口,从腰间扯下伯爵腰牌甩给捕快头子。
捕快头子翻看腰牌一看到‘祥符县伯叶’这几个字,双手捧着腰牌恭恭敬敬的递还给叶尘,原来是这位新贵,他哪敢接这位的腰牌。
叶尘没有接腰牌,和声对捕头说道:“我今天怒火攻心,行为有所不妥,这小子虽然咎由自取,但我如此做事与大宋律法也是不和的,且让你们难做了,腰牌你们拿上,回去也好对你们上官有个交代。”
“爵爷折煞小人了,何衙内冲撞爵爷其罪在先,爵爷怒而出手在后,小人自然如实禀报,不敢有扰爵爷行程,至于腰牌大可不必。”捕头从没接触过这么尊贵的人,腰躬得更低了。
叶尘点点头,收回腰牌,捕头躬身行礼之后,进去将何衙内抱着走了,刘南的抚恤和免税凭证自然留下了。
但捕快头子将何衙内两名爪牙当着叶尘的面,也给锁了起来带走。走之前,将外面的观众也都驱散了。
叶尘进去好言安危了一番刘氏,然后进去看了一眼昏迷过去的刘南老母,让护卫去请大夫。
刘氏知道叶尘的身份之后,脸上担忧之色已经大半散去,但心中依然有着隐忧,众人都能够看得出。
这期间,水儿一直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一边给众人端上水,一边一脸崇拜的看着叶尘。
等护卫找来大夫给刘南老母亲治疗过之后,叶尘拜见过醒来的老人家,然后留下了十锭金子,好言安慰一阵,便在水儿不舍的目光中告辞离去。
李君浩等在门外,见叶尘出来便迎了上去。
“叶………小人拜见爵爷!”李君浩迟疑了一下,拜了下去,但神色举止却不卑不亢。
不等李君浩拜下去,叶尘便抢步上前,将李君浩双臂拖住,说道:“李兄不要客气,让你在这里久等了。”
李君浩却是一个极为洒脱之人,顺势便直起了腰,目光在叶尘身后八名老兵身上扫过,心中对叶尘不由得多了一丝敬畏。然后他看了一眼刘南小院门口送叶尘出来的刘氏和水儿,说道:“爵爷就这样走了,刘南留下的孤儿寡母恐怕就危险了。”
“李兄的意思是说以我的身份地位还压不住那开封县令,事后定会对水儿她们报复?”叶尘皱着眉头,郑重问道。
“以爵爷的身份地位自然可以在明面上压住那开封县令,但暗中这小院子走水、遭贼什么的,只要不留下证据,爵爷又怎么能够算在那狗官身上。”李君浩叹了口说道。
叶尘闻言,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君浩的意思,且知道李君浩所言很有可能发生,不由心中一凛,自责不已。自己还是经验不够丰富,考虑问题太过简单了一些。
“那依李兄所言,此事如何处理,才不会有后患。”叶尘虚心请教。
李君浩心中想到,要是我自然将那狗官杀了,以绝后患。不过他嘴上却说道:“自然是要将刘氏三人保护起来,嗯……爵爷何不将刘氏母女人接到你府中,就近保护起来。”
叶尘眉头微蹙,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七八个月,自然知道接寡妇母女到自己家中,会引来世俗何种眼光和流言蜚语。
“以爵爷的身份,大可不必担心会被世人误会。”李君浩仿佛看出了叶尘心中的顾虑。
叶尘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李君浩的意思,若是寻常人,即使是军中低级军官,将刘氏母女接到家中,不管是好心还是歹意,都会被世人所怀疑。但叶尘身份比起刘氏这样的寻常百姓实在是云泥之别,而刘氏母女虽然有几分姿色,但却并非是绝色之姿,除非叶尘真做了什么龌龊之事,否则没有人会认为叶尘对刘氏母女起了觊觎之心。
想到这里,叶尘对李君浩说道:“李兄所言极是。”
言毕,叶尘转身几步走到正向这边张望的刘氏母女身前,说道:“嫂子!我刚得到圣上赐予的府邸正缺人手打理,不如您和水儿带着伯母到我府中帮我。嗯………不过此处家里,距离我府上太远,来回多有不便,而我府上空房很多,不如就搬到我府上住吧!这样一来,也好帮我打理府邸。”
叶尘省害怕刘氏误会,或者有所顾虑,所以才以请刘氏帮忙的名义,请刘氏一家搬到自家府中。
在水儿欣喜期待的目光下,刘氏微微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这让叶尘心中长长松了口气。
当下,叶尘便吩咐两名护卫去找拉人和拉货的马车,同时让其他护卫帮忙整理东西。本来按照叶尘的意思,这小院中实在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只要人跟着走就行了,但刘氏坚持要收拾一下,叶尘自然不好拒绝。
就在叶尘和李君浩坐在刘家小院中的石凳上,讨论营救被关在新乡县两名南帮兄弟时。开封县衙乱作一团,县令何山岳更是焦头烂额,何家正妻的手指快要点到他额头上了,一只手包的跟粽子一样的何衙内,躺在担架上不时惨嚎一声,何山岳穿着官袍,绿色袍服裹在肥胖的身上勒的跟蚕一样,在大堂上走来走去,非常不安。
从得到禀报起,他怒火万丈派出捕快,结果听说凶手是那位正如日中天的伯爵爷之后,便一直惴惴不安,这两种心思在心里纠缠不休,如果儿子只是手被打残,他也就忍了,可大夫说儿子今后子孙堪忧,家中悍妻顿时吵闹不休,和他纠缠厮打,要告到开封府尹衙门去。
PS:第一大更送上,苦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四十八章 天子的猜忌
作为天子脚下县令,他知道许多寻常百姓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对于叶尘在当今圣上心中的地位更是有所耳闻,虽然叶尘如今只是授予爵位和勋职,还没有安排差遣实权位置。但何山岳知道,那是因为当今圣上太过重视叶尘,对于将其应该放在何位置上一直犹豫不定。
更何况,他还知道当今首辅宰相赵普和自己顶头上司开封府尹赵光义都对叶尘示好,甚至在早上庆贺大典上,当场便上演了一场拉拢叶尘的戏幕。
何山岳看着叫嚣不休的妻子,一股悲凉之意涌上心头,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家有悍妻不说,还有一个不知廉耻,整日寻花问柳,欺男霸女的孽子。
如今惹下天大乱子,那位年轻的祥符伯是好惹的?听说还与枢密院副使曹彬交好,与那三司副使罗公明之子罗耀顺也是交情深厚。最主要的是自己作为依仗的赵光义也示好于他,这不刚刚听说今天还送叶府一批仆人。
这案子就是打到陛下面前也不会赢,毕竟这孽子欺辱禁军战死都头遗孀在前。听着妻子尤在吵闹不休,何山岳心头无名火起,大吼一声:“够了,你这蠢妇,平日里不好好教导儿子,让他闯下这滔天大祸,如今全家一百多口人危在旦夕,你还吵闹不休,是要害死全家人你才甘心?”
那妇人从没见过丈夫这样大声向自己吼,心中顿时生出怯意,虽然脸色不好看,却也不再嚷嚷了。
“不过,此事还是要告于府尹大人,他老人家就算不替我们做主,但也会保我们一家平安。”何山岳喃喃自语。
………
………
赵匡胤站在甘露殿前一棵茂密的梧桐树下,享受着皇后宋氏揉捏着肩膀,心中却玩味着何山岳的这句话。
赵匡胤是历朝皇帝中少见的几个不是很沉迷女色的皇帝,对皇后很重情意,他的结发妻子贺氏在他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已死去,赵匡胤怀念亡妻,做了皇帝之后追封为皇后。第二任皇后王氏只入宫四年就病故了,赵匡胤悲痛欲绝,鳏居四年以示怀念。及至如今这位皇后宋氏,今年刚刚二十岁,和大皇子赵德昭同岁,虽甚得赵匡胤宠爱,却从不恃宠而骄。
赵匡胤能够知道何山岳所说的话,自然是从武德司那里得知的。
说起武德司,是北宋前期密探特务组织,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但没有后者规模大。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每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凡臣僚觐见皇帝,上下马有定处,自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员有定数。以内侍派遣亲事卒伺察臣民动静,报告皇帝。在原本历史上,太平兴国六年,宋太宗赵光义改武德司为皇城司。
武德司关注着开封城里发生的任何风吹草动。叶尘殴打何衙内这件事自然在第一时间被赵匡胤所知。
右手五指全部粉碎,胯下子孙根也成肉饼,毫无康复的希望,这自然是何衙内的伤情诊断。叶尘出手的狠辣让赵匡胤暗自皱眉,虽说那纨绔子品行不端,但是遭此重创确实有些过了。
“好敏感的小子,貌似是做给我看的,这是让我放心吗?”赵匡胤喃喃自语。
叶尘空白的这二十来年究竟在那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赵匡胤实在是不相信有隐居如此彻底的高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教出叶尘这样的徒弟,这位高人比叶尘更加神秘,可任凭武德司如何调查,竟无丝毫头绪。仿佛人世间陡然多出来叶尘和其口中的高人师傅这两个人,无根无底无过往。要知道那位‘真无’道人在世间过往还是有些蛛丝马迹的,可是叶尘没有丝毫痕迹。
赵匡胤发现自己刚刚册封的这位祥符伯满身秘密,这让他充满好奇,他已经从曹彬那里知道了叶尘出现时的情景,特别是其昏迷十数天,不吃不喝且健康之极的事情,而随手拈来的制盐妙法,小小年纪在枯燥无味的算学领域轻松击败学富五车的贾宪,就连贾宪老师,如今的国子监祭酒张青也对那两幅算学图解惊为天人,这算学一道叶尘自然超越了一代宗师的张青。学识作不了假,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偷不到,抢不来。
这些似乎已经可以确定叶尘那位高人师傅的存在,没有强大的传承,他不认为仅靠叶尘一人就可演算出如此复杂的图解,加上他师傅也是不够的。学问靠的是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一两代人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小子会不会与那股势力有关。”赵匡胤突然想起始终压在心中的担忧,眸中寒光四射。当然这不是说他开始怀疑叶尘,而是本能觉得以叶尘的神秘,刚好与那股势力的神秘隐隐相似,都是那般让人难以捉摸,难以看透。
“不对,难道是那位真无道人的弟子。”赵匡胤突然心中一动,又想起那一段有关真无道人的记忆。
“不管是何来历,这样的好苗子却是不能散于外,让有心之人争来争去,嗯………日新年龄与叶尘相仿,不如将叶尘弄进宫来,给日新当侍读好了。”赵匡胤喃喃自语。
赵匡胤口中的日新乃是大皇子赵德昭的表字。实事上,赵德昭不是赵匡胤长子,而是次子,赵匡胤长子赵德秀于少年时便夭折。
按惯常做法,皇子一出阁就该封为王。但赵匡胤认为赵德昭年幼,想让他渐渐进封为王。所以赵匡胤两个儿子一直都没有封王,而赵匡胤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同样没有封王。
…………
…………
开封府后堂,赵光义神色平静,但身边几位心腹亲信都从其眼神中看出这位主子心中的不快。叶尘赶出了原府邸中的管家,收下了其他仆人,在叶尘看来已经算是给了赵光义的面子,可在赵光义看来,这依然不够,他对叶尘不识抬举还是隐隐感到不快。
当何山岳上门哭诉之后,他心中则更加不快,打狗还要看主人的。
“一个根基如浮萍一般的小儿,竟然如此狂妄,该是找机会予以教训一二。”赵光义说的很平淡,但了解他行事习惯的几名心腹,却已经知道赵光义盯上了叶尘,且是想以老套路收服叶尘归于自己一边。
赵光义牢笼朝臣,网络私党的有三条套路,其实也是自古以来的老套路。就是威逼、利诱、示恩这三条。
威逼自然不是简单上门以武力相逼,而是调查出别人的把柄进行威逼。利诱则是请客、送礼、示好。此次送于叶尘一众家仆便归于此手段。而示恩则是每每有官员获罪时,依靠自己身份地位为其说情,开拓罪责。
此时赵光义说出这一句话,则代表着利诱一法在叶尘身上的结束,而威逼和示恩这两法则可能会用在叶尘身上。
…………
…………
叶尘亲自带着八名老兵,护着一载人,一拉物的马车,回到了自己府邸。李君浩自然也随行在列。
回到府邸,叶尘叫来麻刚子,亲自交待,给刘氏一家在府邸中找一处独立小院居住,且调去两个丫鬟服侍。
消息的传递速度总是比马车的速度还要快,叶尘还没回来,他在南城的惊人事迹,却已经传到东城。祥符伯府上几名出去采办东西的家丁听了之后,将这个消息带回了府中,很快便传遍了府中上下。
所以,叶尘回到府中之后,便用他那远超寻常人的听力,不小心听到了以下一段对话。
“以后要当心,爵爷脾气不好。”
“不是吧,爵爷挺和气的,今天中午爵爷出门时碰见我,我行礼时,还对我笑来着。”
“那是不发脾气的时候,没见开封县令家的败家衙内被爵爷打成残废,连那啥都给砸成稀巴烂了!”
“那是他惹了爵爷,爵爷上过战场,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我听说光是爵爷让那晋阳城倒塌,便砸死,压死了数万人。你想,爵爷火气上来那还有好?”
“其实,在我看来,那是咱爵爷今天刚受封伯爵,心情好,一时忍住了气,所以才只是把何县令的败家儿子那啥弄碎了,要不然,按照爵爷在晋阳打仗时的脾气,恐怕把他们全家都杀了都有可能。”
丫鬟甲和丫鬟乙站在一百多步的花坛后面,一边偷看叶尘带人进入府邸大门,一边兴致勃勃的聊着天,自认为没人能够听到的谈话,却被叶尘听了个正着。
叶尘嘴角往上提一提,看来自己这个混不吝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想来那赵匡胤应该能够将看成是正常人了,不会再过多猜忌才是。只是晋阳城死了那么多人,都怎么算到自己身上了?
不提水儿一家对伯爵府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惊叹,叶尘被紧接着到来的罗耀顺领着去赴宴。
PS1:第二大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PS2:九孔是兼职写小说,为了写小说,将每天所有休息时间都用上了,一般都是晚上写出,第二天早上一次性更两更。这几天每天都有读者催更的,大家若是要看第三更,我便要晚上加班至很晚很晚。大家若是实在需要,给点捧场月票什么的,让九孔在很疲惫劳累的情况下,还能够生出动力,才能写出,否则那个时候真的提不起精神来。
第四十九章 春风楼
罗耀顺带了四名护卫,叶尘想了一下还是带了八名精悍老兵,他隐隐感觉太一道和太平教,以及玉道香背后的势力,在自己回到开封,离开大军之后,很快便会找上门来。
叶尘想在赴宴的路上向罗耀顺请教一下营救李君浩兄弟的事情,所以顺便将李君浩也带在了身边。
罗耀顺一见到叶尘,便提起了叶尘废了开封县令之子的事情,一脸的遗憾,不断埋怨叶尘做此事时没有将他叫上。连连叮嘱叶尘下次若是还要做这种事情一定要将他喊上。叶尘心中清楚,罗耀顺是想替他分担一些麻烦。
说到这里,叶尘便顺口将营救李君浩两名陷入新乡县大牢兄弟的事情提了出来。结果在问清楚整个事情来龙去脉之后,让叶尘感觉一时间无处下手的事情,罗耀顺随口保证此事交给他办,保证三天之内,让新乡县衙放人。
不提李君浩对叶尘的感激,以及叶尘又对罗耀顺够朋友的感慨,二人说说笑笑,便来到了此次赴宴的目的地————春风楼。
开封城内外,大小酒店、食肆、铺子,有数以千计之多。但能被开封城百万民众中,上到高官勋贵,下到寻常市井小民口耳相传,排得上号的,只有三十六家正店。其中有的是官营,有的是民营,有的原是行会会馆,也有的本是豪门旧宅,来历五花八门,但名气却都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宋。
位于东京内城新门里的春风楼做着酒楼、妓院、住店等各种营生,与富贵楼、凤仙楼并称开封三楼。
春风楼虽然比不上富贵楼的富贵奢华,也比不上凤仙楼的店面广大,但却地势绝佳,更是闹中取静,尤其是后院的诸多小雅院,都以幽静隐秘而著称。
坐在春风楼楼上靠北临窗的座位,不但可以纵览汴河胜景,还可以望见北面不远处,隔着一座虹桥,就在汴河对岸的开封府衙。只是很少会有贵客来选择在楼上用餐,二楼三楼的桌位,日常多半是被开封府的低层官吏、寻常豪商所占据。在后院的花园中,被假山、树木、小桥、池塘,还有几条蜿蜒曲折的长廊所分割出来的一座座独具匠心的雅院,才是春风楼中最为受到开封城达官贵人欢迎的地方。
叶尘和罗耀顺一行赶到春风楼时,已经皎月当空,凉爽的晚风吹过,让叶尘感到格外舒爽,漫天的繁星在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窥视着这个喧嚣、亢奋了一整天,显得有些疲惫的古老都市。
今日在春风楼后院幽兰小院宴客的不是罗耀顺,而是赵光义第三子赵恒,宴请开封城内一众二世祖,也就是真正的官二代纨绔。
而叶尘虽然不是官二代,但若真论起身份地位却要比绝大部分还没有继承父辈爵位的官二代还要高,特别是名望在年轻一代更是一时无两,所以才能够被邀入席。
实事上,赵恒举办这个宴会的名义则是邀请此次参加北伐之战的几名二世祖,而其它二世祖则是捧场。
除了与赵光义不合的赵普家外,几乎开封城内的王公贵族、高官勋贵的年轻一代都来了,叶尘一路从罗耀顺那里听说有美妙的歌舞,丰盛的酒宴,甚至不穿衣服的美女,大半年没有吃肉的他心中隐隐多了一份期待。
叶尘和罗耀顺来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大半执垮已经来了。
对于这些执垮们来说,叶尘是个稀罕人物,不管是真心结交,还是表面上的礼貌,在罗耀顺一一介绍之下,都对叶尘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和热情。
叶尘不卑不亢,一一回礼寒暄,其中唯有两人让叶尘印象最深。
首先是此次宴会的主持者赵恒。
叶尘记得赵恒便是原本历史上宋真宗,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当然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改变,原本在赵光义手上才拿下的北汉,现在已经提前归于大宋,所以后面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连锁反应,或者自己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就不是叶尘目前所能够知道的了。
在叶尘记忆中,赵恒好文学,善书法,且为人深沉,颇有其乃父赵光义之风。历史上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口中,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赵恒知道自己父亲有意招揽叶尘,且目前并不顺利,对此他没有对叶尘不喜,反而暗自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以自己之力与叶尘结交,从而将叶尘拉入父亲阵营,那岂不是立了大功。
所以,宴会上,赵恒对叶尘极为热情,话语劝酒之间,结交之意分外明显。
叶尘却因为不喜其父赵光义在历史上所表现出的阴险狠辣,对赵恒表明上给予了足够热情,但心中却抱着敬而远之的想法。
另外一人却是曹彬之子曹玮。曹玮在此次北伐之战中,也随父亲出征,且原勋职是从六品上骑都尉,差遣是步军都虞候,麾下统领五千兵马,已经算是独挡一面的将军。此次也是立了大功,官升一品,成为正六品的步军都指挥使,比刚刚升为从六品的步军都虞候罗耀顺还要高一级。而他也是在座除去叶尘不算,官品最高之人。
叶尘在晋阳和回来的路上,也见过几次曹玮,但因为后者领曹彬麾下一路兵马,并未跟在曹彬身边,所以叶尘并未与其有过交谈。只是从王超等曹彬亲兵口中知道,曹玮虎父无犬子,沉勇有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