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鹿也说道:“还请马相公说说第二个选择。”

  马韬自然知道二人不会同意,这第一个选择却是为了提醒二人自身的处境,好为后面选择做铺垫。

  “这第二个选择是你们二位直接带领各自军队和部落并入我祥符国,朝廷自会给你们安排安家立命之地。”

  二人忍不住心中叹了口气,虽然知道祥符国皇帝叶尘绝对不会允许在为了他们二人举全国之力和辽国打了一仗,且在大胜之后,还让他们在其控制之外。但到了此时此刻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依然心中充满不甘。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不庇护在祥符国之下,他们难以生存下去。而得到祥符国保护且赐予的土地和生活保障之后,还想保持独立,甚至名义上的臣服,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叶尘绝对不允许的。

  二人显然在之前对此事有过商量,又互视一眼后,耶律鹿轻轻点了点头,耶律寒夜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愿意率领麾下军队和十数万百姓投靠于祥符国,向祥符国皇帝陛下效忠。只要陛下和朝廷能够给我们给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我们每年自会给陛下和朝廷上缴税收和供奉。此外,陛下和朝廷但有所需,我们定会率领麾下儿郎出力。”

  马韬冷哼一声,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二位便带着自己的人在这里自生自灭,或者远赴西域说不定能够打下一片天出来。”

  话音一落,马韬便站了起来对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邓崇轩和王超说道:“来之前,陛下说过,若是耶律寒夜和耶律鹿不同意第二个要求,便让我祥符国大军立刻撤军。所以,两位将军准备撤兵吧!顺便给张大为也通知一下,让青龙军团也即刻撤回自己驻地。”

  邓崇轩和王超敬军礼称是,便跟着马韬向厅外走去。

  耶律寒夜和耶律鹿顿时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待马韬三人走到大厅门口时,二人一咬牙同时喊道:“马相公且慢。”

  “马相公请留步。”

  马韬停步转身,面上依然淡定从容,说道:“怎么?二位还有话说。”

  耶律寒夜说道:“不知我们率人投靠祥符国之后,陛下和朝廷具体怎么安排我们?”

  马韬傲然说道:“二位放心,我祥符国皇帝陛下雄才大略,自不会亏待二位,也不会让二位失去军权。”

  

  

第八百四十四章  威逼宋国

  耶律寒夜和耶律鹿闻言,不禁心中一松,耶律鹿急忙说道:“还请马相公细说。”

  马韬说道:“二十日之后的元旦大朝会之日,陛下会下旨组建两个新的军团,二位到时候会是军团长和副军团长。二位麾下一万多大军自然会并入新的军团之中。只不过按照我祥符**枢部相关规定,旅长以上高级将领的家眷必须住在夏京城。”

  耶律寒夜和耶律鹿心中先是一松,然后便是大喜,在他们看来只要手中有军队,便拥有保证自己地位和一切的基础。至于家眷住在夏京城充当人质,这在他们看来是在最正常不过的了,祥符国朝廷若是没有这样的手段,他们二人反而还不放心呢?

  耶律寒夜惊喜之后,又问道:“那敢问马相公,我们麾下十多万百姓又在如何安置?”

  马韬说道:“自然要将他们改土归流,登记为户,不过,具体是放牧,还是种田,将会遵循党项人的旧例,朝廷不会强求。具体地点在横山河套平原黄河流域东北一带,朝廷会帮助你们安家。”

  十二月十七日,室肪和耶律休哥先后回到上京。

  萧绰力排众议没有对逃回的室肪和灰溜溜带兵回来的耶律休哥治罪,依然二人担任原职。而于建业因为对室肪的救命之恩,刚一回来,便被室肪升了一级,提升为枢密院承旨。

  …………

  …………

  庆州是宋国西北永兴军路面对祥符国的最重要边防州郡,与祥符国龙州和盐州接壤,自大半年前,宋国两次兴兵且败于祥符国,并将土石寨和黄湾关丢失之后,宋国又沿庆州边境由西南和东北走向,耗费百万两银子的巨资,修筑了大口寨、三定寨、成谷寨、西王寨、刘家寨、等足足十数个军事据点,这些据点与东北方向河东路的晋阳府,秦凤路的熙州一起构筑了宋国针对祥符国的重要边防线。如若庆州失守,祥符国大军可以从两条大道进军,一是由府州入河东路,攻击葭州,直入晋阳府。另外一条便是由兰州长驱直入,进入熙州,再经秦州,直抵京兆府。到那时宋国西北部边防立时就有崩溃的危险;而且过了京兆符,再一路往东,直入西京洛阳,这样一来,宋国京都开封,就直接暴露在祥符国大军之前了。

  因为庆州有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一直以来宋国西北边军便主要盘踞于此。且因两次大败于祥符国,这大半年以来一直奉行守内虚外的国策,但是这一次祥符国与辽国大战,宋国却借道辽军。而且西北边军于这一个多月中整军备战,时刻准备着等银州或者后来的河口县被辽军攻克之后,便趁火打劫出兵。这件事情自然不可能再没有后续。

  十二月九日,叶尘刚回到夏京,便下令徐铉和刚刚因为战功荣升两级成为正七品高级参谋的唐兴武出使大宋庆州,对宋国借道辽国表示抗议,而且意图不善,要求宋国停止修筑城寨、商定祥符国与宋国边界,赔偿损失银百万两、绢五十万匹,且扬言若宋人不予,则是祥符国大军当自己来取。

  消息传到开封,宋国皇帝赵德昭面对死仇的军事威胁,在悖然大怒的外表之下,实在有着深深的担扰和惊惧。给辽军借道,虽然是赵普先斩后奏,但毕竟有后奏,赵德昭虽然恼怒赵普胆大妄为和永兴军路、葭州武官员竟然没有他旨意便按照赵普的话去借道辽军。但这种事情若是传出去,只会更让他脸面和威望扫地————更加暴露他身为皇帝对边臣的掌控竟然不如宰相赵普。所以,这件事情赵德昭只能哑巴吃黄莲,苦闷咽到肚子里,难以诉诸于口,甚至还要下旨替赵普擦屁股,以彰显是他授意赵普所为。

  赵德昭发现他竟然对权倾朝野的赵普没有办法,除非他直接于大殿之中不分亲红皂白,让人杀了赵普,或者派人刺杀。先不说宫中侍卫有多少是赵普能够控制的,就算能够这样,赵德昭若还有一丝理智,也不会这样做。一国宰相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说杀就杀,若是没有能够拿得出充分理由,如何让天下官员、士子、百姓心服。更何况天下人都知道,赵德昭能够当上皇帝全凭赵普之功,赵德昭若是杀了赵普,天下人会怎么看,人心何所向?

  不过,以赵德昭如今行事的疯狂,并非没有派人去刺杀赵普,但自是没有成功。而赵普却始终没有丝毫回应,也没有对赵德昭进行报复。

  “诸位爱卿,叶尘狗贼欺人太甚,实在可恶!”赵德昭气愤的拿起一块桌子上的玉斧,一把摔成两断。一国天子在朝会之上如此失态,曹彬、罗公明、薛居正等人心中无不叹气,充满失望,而赵普及其部分死党嫡系则是心国冷笑,就差讥讽轻视之色挂在脸上。不过所有臣子,包括赵普在内都很配合的唰的一下跪了下去,齐声说道:“陛下息怒。”

  自古以来,凡是天子大怒,身边的人无不跪下去,所言都是‘陛下息怒’。

  赵德昭眼看众臣都跪倒在自己脚下,特别是赵普也在其中,不由心情莫名的好了一些,但依然妆模作样的叹了口气,说道:“朕失态了,实在是叶尘狗贼太过可恶。众爱卿平声吧!然后说说看,此事如何处理?”

  因为借道给辽军一事是赵普私自越过皇帝陛下与契丹萧太后所商定,牵扯到权倾朝野宰相与陛下之间的斗争,所以一时间根本没有人敢出班说话。

  赵德昭见此,神色再次变得阴沉起来。眼神示意吕馀庆,后者明白皇帝的意思,正要了班说话,不料赵普面无表情的抢先出班说道:“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赵德昭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是紧蹙眉头,说道:“朕想这等无耻要求,自然是答应不得,但若不从,不免兵祸连结,因此不若趁着祥符刚刚与辽国打过一仗,国家军力、国力损耗极大,挥师西进,先发制人。”

  赵普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又问道:“既如此,那么请问陛下,如今我大宋储蓄赐与,已经备足了吗?士卒甲仗,相比祥符国,又当如何,算是已经精利了吗?”

  赵德昭被问得一怔,颇有些恼羞成怒,强词夺理的说道:“这些事,现在筹办也不迟。”

  曹彬站在武官首位,心中微微叹息,抢在赵普说话之前,出班委婉的说道:“陛下,祥符国如果那么容易打败,叶尘如果那么容易对付,早在前两次早已灭了祥符国,何必等到今日?所以,祥符国之事,不若缓缓图之。”

  这一年多以来,先是为争皇位,京都乱战,后来潘美带领数万大军叛变,经历一场内战,紧接着叶尘判出立国,西北两次大战惨败,宋国却是元气大伤,国财政同样紧张,再加上帝相之争,让宋国朝廷乌烟瘴气,且直接影响到地方路、州、县。赵德昭胸中,又何曾真有半分战意?他若真想或者真敢派大军攻打祥符国,早在一个多月前辽军出兵的时候一起出兵了,又怎么会等到现在。所以,刚才只是因为对叶尘恨之入骨,不过是一时冲动之言罢了,这时听曹彬之话,那一点冲动,早已消于无形,但他一直怀疑曹彬和赵普走得很近,甚至暗中联手妄图把持朝政,将他架空。此时自然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事实上,宋国君臣始终没有承认过祥符国的存在,更没有与后者建交,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如今祥符国趁机派出使节敲诈勒索,与宋国敲定边界,宋国君臣承不承认祥符国的存在,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

  …………

  庆州城,寒风萧索,沙尘飘扬。

  参知政事吕馀庆与庆州知州周发贵坐在一匹马车上,闭目养神。吕馀庆一闭上眼晴,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崇政殿中最后确定由他前往庆州与祥符国使臣的情景。

  因为曾经与赵普之间的仇怨,他成为朝中重臣之中皇帝陛下最为信任之人,事实上他也没有让赵德昭失望,在赵德昭的支持下,拉拢提拔了一些臣子在身后,虽然还远无法和赵普对抗,但至少能够在朝会上替皇帝撑撑脸面。那天他垂手站立在崇政殿上,听皇帝说道:“卿往庆州,当不能失地辱国,但也断不可轻启边衅,有负朕望。”

  自己当时朗声答道:“臣既为陛下之使者,必当据理力争,若辱使命,臣当死在边关,以报圣上之恩。”

  此外,就在启程之前,皇帝陛下又私下赐下钦差谕令和圣旨,赐予他拥有对西北两路正四品官员罢免生杀之权。

  吕馀庆岂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那永兴军路葭州武官员未经皇帝旨意便私自给辽军借道,已经重重触犯了皇帝的逆鳞,皇帝之意是想让他找借口弄死葭州相关武官员。甚至吕馀庆隐隐感觉在皇帝陛下心中这件事情或许比与祥符国谈判还要重要一些。

  

  

第八百四十四章  巫石山

  吕馀庆心里百感交集到庆州之后,一直把赵德昭赐予的钦差谕令和圣旨深藏,绝口不提,以免被赵普一党觉察之后,做出一些安排。这几天他先是与刚刚伤愈没多久的西北边军统帅党进密谈,暗中调查揣测党进与庆州知州周发贵是否已经成为赵普的人,一边进行与祥符国使者谈判的各种准备事宜。

  …………

  …………

  宋国虽然一直不正式承认祥符国的存在,但是宋国君臣如今对祥符国多有畏惧,从此次辽祥两国大战,宋国虽然借道,但却不敢出一兵一卒助战便可看出这一点。所以,宋国使节的安全和食宿宋国朝廷却不敢马虎怠慢,严格按照该有的礼仪对待。

  今日是祥符国使臣徐铉和副使唐兴武入宋境,前来庆州,在驿馆设宴,这是吕馀庆和徐铉的第一次交锋,吕馀庆岂能有不去之理。

  不多时,马车便到了驿馆。吕馀庆与庆州知州周发贵下了马车,有迎接的人却没有看见徐铉,吕馀庆不由心中冷哼,心想堂堂大宋副相,徐铉真是好大的架子。

  唐兴武却早已在门口迎接,一脸淡淡笑容,抬手行礼,说道:“在下祥符国副使唐兴武,吕大人、周大人,请。”

  吕馀庆仔细打量眼前青年,方额浓眉,腰带长剑,英俊非常,双眸精光内敛,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人物。他冷笑一声,说道:“你便是楚州唐家的唐兴武,想你唐家与赵相公都有姻亲关系,你竟然判出我大宋,在敌国当官。你以为陛下便不会对你唐家灭族。”

  唐兴武微微一笑,说道:“灭唐家全族正是在下心中一直想要做而做不到的之事。宋帝若是帮在下成此愿望,自是好事。只是就怕有赵相公的存在,宋帝没有这本事。”

  吕馀庆和周发贵顿时勃然大怒,但知道以此事与对方争辩,只会越辩越自曝家丑,更何况事涉皇帝最为忌讳之事,唐兴武可以说,他们却不敢妄言。所以,吕馀庆冷哼一声,便向驿馆内走去。

  周发贵却则很快恢复平静,神色自若,满不在乎的低声吩咐了随从几句,跟随而来的宋军立时在驿馆外列队站好,隐隐对驿馆形成包围之势,两人的几个幕僚随官则跟在身后,一同入内。

  入了大门,祥符国正使徐铉在二门亲迎,抱拳面无表情说道:“吕大人、周大人,远来辛苦。”

  吕馀庆抱拳回礼,淡淡的说道:“徐铉大人说错了,这里是我大宋地境,应当是徐大人和唐大人辛苦。”

  徐铉假装没有听见,不置可否的一笑,抬手说道:“请。”把吕馀庆、周发贵等人迎入厅中。

  吕馀庆等人走进大厅,却见厅中早已布好酒宴。徐铉往主位上一站,高声吩咐:“奏乐,请吕大人、周大人入坐。”有侍者立即走了上来,把二人往客位上引。

  吕馀庆与周发贵飞快的对望一眼,二人皆是一动不动,吕馀庆朗声说道:“徐大人,你又弄错了!”

  徐铉一脸愕然,问道:“本使有何错处,还请赐教。”

  吕馀庆走到徐铉面前,昂然说道:“这里是大宋国境,驿馆亦是大宋欢迎邻国使节的驿馆,于情于礼,应当请徐大人坐客位。”

  徐铉在一旁听到这话,不由悖然大怒:“吕大人如何说出这种不知礼的话来?既是我们祥符国设宴,焉有反坐客位之理?吕大人莫非是有意轻慢?”

  吕馀庆冷笑道:“若是私宴,自然能坐主位,不过徐大人代表贵国皇帝,在下代表大宋皇帝,这是两国之宴,既然在宋境,自是本官坐主位。”

  徐铉却不答应,“吕大人莫要逞苏秦之辩,天下之事,理为同一,我等设宴,自是我坐主位。”

  吕馀庆知道这第一次交锋,事关双方锐气,如何肯退让半步,当下冷笑道:“大宋的国土,大宋的驿馆,若要设宴,自然由我等来设,这宴会所费几何,不必由贵国出。”

  徐铉上前几步,厉声说道:“吕大人这等小节,都一步不让,如此不近情理,可是没有诚意谈判,想要战场刀兵相见吗?”

  徐铉和周发贵顿时脸色微变,但吕馀庆紧接着便又冷笑道:“本使千里迢迢从开封持节而来,如何说没有诚意?想祥符国君臣大多都出自我大宋,岂能不知且不顾礼义,为天下所笑?天下万事万物,都抬不过一个理字,没有道理的要求让步,到底是本使缺少诚意,还是贵国缺少诚意呢?”

  吕馀庆舌辩滔滔,徐铉却突然恢复一脸平静,笑道:“本使设宴,这个客位,本使也是断然不坐的,既然吕大人与周大人一定要争这个主位,不过这样吧,本使明日在黄湾关设宴,再请二位大人与会,重开谈判,可好?”

  吕馀庆与周发贵对望一眼,微微点头,不亢不卑的说道:“如此明日必定准时赴约。”

  吕馀庆和周发贵离开之后,徐铉和唐兴武对视一眼,前者说道:“唐大人看出了什么?”

  今日徐铉和唐兴武设宴自然是存着目的而来————通过宴中徐铉和周发贵言语举止而摸底,弄清楚宋国君臣对与祥符国开战惧怕到何种程度,好为后面正式谈判打好基础。所以,今天徐铉先是有意没有迎接,怠慢对方,然后唐兴武于门口激怒对方,后又故意以主座客座之争试探。

  唐兴武知道徐铉是祥符国最为核心的那波人之一,甚至比左右二相韩熙载和马文韬,以及大将军杨继业还要深得叶尘的信任,深知与徐铉搞好关系,让其认可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今后在祥符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认真思考之后,摇了摇头说道:“吕馀庆此人与陛下有私怨,谈判之中恐怕会被心中私心所影响,下官一时不敢确定宋国君臣底线。”

  “无妨,吕馀庆已经为官多年,在宋国任副相一职也有六年时间,城府还是有一些的,单凭一事就想探出其底,也不可能。”徐铉顿了一下,又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只要将黄湾关南边那片名叫巫石山的山脉从宋人手中弄到手就行了,至于其他地方或者边界的界定倒是小事。”

  唐兴武略一犹豫,最终还是将这几天心中的疑问说出口:“徐大人,那巫石山………下官来之前查了一下,荒山野岭,并未有什么产出,人烟也极为稀少,除了四五个村落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何陛下一定要那座山脉呢?”

  徐铉看了一眼唐兴武,笑了一下,说道:“告诉你也无妨,陛下说那座山里面有蕴藏极为丰富,且纯度极高的铁矿和煤矿。如今装备部武器生产基地听说在炼钢之法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刚好需要大量的铁和煤炭,我祥符国已知的几个铁矿出产已经远不够用。所以,这巫石山我们必须从宋人手中弄到手。来之前,陛下已经吩咐过,若宋人不愿意割让,等过了年让部队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便硬抢到手。”

  唐兴武心中恍然大悟,但紧接着心中又生出疑惑————叶尘为何会知道巫石山中有铁矿和煤矿?还有听说三岔谷中的金矿也是叶尘发现的。他是怎么发现的?

  越是接近叶尘,越是了解叶尘,唐兴武便越感觉叶尘的深不可测。

  …………

  …………

  十二月二十一日,夏京一带万里无云,阳光灿烂,是难得的好天气。

  五十多个行人走在通往夏京南门的官道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骑着马走在车队的最前面。他身着一袭白色的皮袍,头上戴的是黑色的乌纱幞头,削瘦疲惫的脸庞上,一双细细的眼睛炯炯有神,留着三缕美须的嘴角略带微笑,想起这大半年所吃的苦和所取得的成绩,不由感慨颇深。

  没错,这中年男子正是大半年前因为牵扯到间谍一案,被降职发往河套七县的农部尚书张泊。

  当时河套平原和横山荒原新开垦了两百多万亩良田,要新建立了七个县,建城、设户、分田、管理等事情上极为繁杂,且移民过去的汉民与当地党项人冲突不断。所以叶尘刚好将张泊派过去戴罪立功,总管此事。张泊也是不负叶尘所望,这大半年劳心劳力,拼尽全力硬是将七个新县建成,且步入正规,如今各县自有知县带着官吏治理,所以张泊被叶尘重新召回。

  紧跟着张泊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身布衣,一脸坚毅,眸中精光闪动。

  张泊打量着南门外官道两边,只见两边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书店…………商店门楼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各色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和夏京城内城的繁华比起来,亦是毫不逊色。他脸上不自觉的露出惊讶的神色,停住马叹道:“飞扬,老夫不过离开夏京大半年时间,这里的变化竟然堪称翻天覆地,真让人吃惊。”

  今日第三更送上,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支持和鼓励————————

第八百四十六章  官复原职

  

  和张泊对话的那个年轻人,是张泊在河套七县发现的一个颇有能力的人才,名叫孟飞扬,这大半年来,充当张泊助手,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此次张泊带他来到夏京是准备推荐给陛下的。

  孟飞扬也勒住马头,说道:“大人言之有理,但这大半年可不止是夏京城变化大,整个祥符国都在陛下和朝廷的带领下日新月异。”

  二人却不知道,这南城外之所以一片繁华景象,短短大半年时间就变得堪与夏京城的内城相比,完全是因为在南城外有着祥符学院和几个大型民用工坊的原因。

  先不说祥符学院在校学生已经有两千多人,大部分学生都有书僮,以平均每个学生一个书僮来计算,就有近四千人,再加上延请了数百名教师、教工以及家眷,还有许多来到夏京游历或者慕名特意来祥符学院求学的学子,为了贪图方便与节省,也尽量住在祥符学院附近,祥符学院的人口单就这一项,就已经有七八千之多。而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