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此时,张彩的脸色却是一沉,他猛地感觉到有些不妙了,竟是发现自己无法反驳,王华是帝师,你能挑出什么错呢,何况无论是资历还是出身,王华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人选。
想了想,张彩只能道:“王公?他前几次致仕,都说年纪老迈,体弱多病,臣担心……”
叶春秋见到了机会,因为他看到了朱厚照松了口气的样子,这就说明朱厚照已经厌烦了,现在只求有一个各方面能够接受的人选就好,而这几乎等同于是张彩唯一一次否决的机会,张彩只能用身体来做文章。
叶春秋立即道:“有劳张公关心,泰山大人身体很结实,何况他正在壮年,哪里来的多病?”
张彩的脸不由地抽了抽,人家女婿都跳出来说话了,你还能说什么,他抿了抿嘴,没有再说什么。
朱厚照见状,打起精神道:“王师傅啊,可以,那么就他了,既然诸卿在此都无异议,那么过几日,就廷推做最后的决断吧。”
叶春秋已松了口气,虽然还需要经过一次廷推,才能把这个程序走完,可是现在,张彩等人已经推不出更好的人选,即便是极力反对,也找不到理由,那么这件事也就算是板上钉钉的了。
大功告成!
叶春秋心里不由雀跃,他几乎可以肯定,刘瑾若是知道王华入阁,多半会气死不可,其实从一开始,刘瑾、张彩几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叶春秋的这个已经被赶出了权力核心的岳父大人,在此时屡屡上书乞归致仕,他们便一直没有将王华当做过威胁,可是万万想不到,最后的结果却因为杨廷和与那刘宇的两败俱伤,而让王华轻松上位。
不容易啊。
从此之后,自己就是武英殿大学士的女婿了。
既然议定,众人便纷纷告退,朱厚照独独留下了叶春秋,道:“春秋,陪朕进膳。”
叶春秋不敢怠慢,留下来陪着朱厚照吃过了午膳,朱厚照的神情有些懊恼,道:“其实当初杨廷和或是刘宇入阁都好,王师傅入了阁,朕的心里就感觉有些毛毛的,哎……可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没有比他更好的人选。”接着,他便朝叶春秋笑道:“朕没有对你的泰山不敬的意思,他也是朕的恩师呢,只是,春秋,你见了自己的恩师,难道不会害怕吗?”
只有陛下这样的人才会害怕吧,叶春秋心里想,却是随即道:“陛下,人懂了敬畏,是有益身心的。”
“嗯?”朱厚照愣了一下,道:“这是什么道理?”
叶春秋道:“历代亡国之君,亡国的理由有许多种,却多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不知敬畏,商纣王不敬畏比干,所以周代了商,二隋炀帝却是常常对人说,他不喜欢别人提出批评的意见,那些地位高还想藉由批评来博取清名的家伙,他是很看不惯的。至於地位低的人批评他,虽然可以稍微原谅,但最后也不会放过。陛下,你看,这二人都是没有敬畏之心,难免自负,最后亡国身死,岂不可叹?”
朱厚照听得云里雾里的,愣愣地道:“这和王师傅入阁有什么关系?”
叶春秋真有一种想敲开他脑壳看看里面装着的是棉花还是沙子的冲动,可还是耐心地解释道:“陛下,臣在夸你呢,历来的暴君,多是不知敬畏,而陛下能敬畏家岳,岂不正说明陛下乃是圣天子吗?”
《
第八百六十九章:新人新气象(第一更)
《
“是夸吗?”朱厚照又是愣了一下,旋即恼怒道:“朕听着不像,怕王师傅,还让他入阁,朕就是圣天子,朕若是不怕他,或是不让他入阁,朕就成昏君了?噢,左右都是你家泰山要入阁,朕还得敬着怕着,对吧?”
叶春秋翻了个白眼,无法沟通啊,脑洞太大,还是不要往这个死胡同继续深究的好了。
眼看就要入冬,庙堂上总有许多稀罕的事,杨廷和的病好了,自然乖乖地回去东阁当值了,对待叶春秋的态度依旧是友好,只是少了许多套路,却多了一些真诚。
显然是上一次受了教训,这一次终于知道叶春秋不是吃素的,因而虽然是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却不敢再在叶春秋面前说什么除奸之类的话题了。
叶春秋也懒得理他了,该客气自然客气,他知道杨廷和与李东阳过从甚密,对此,谢迁也有过警告,所以叶春秋倒也没有和他恶言相向。
镇国新军的招募总算是有了眉目,五百个新卒入营,叶春秋亲自抵达了镇国新军营,镇国新军的章程和军规已经有了,叶春秋带着众人先至明伦堂拜了至圣先师,入营的前三日也不操练,只是每日召集起来训导。
训导的内容便是军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军法森森,触犯者必定受到责罚,每一个人都需将这军规牢记于心,再之后便是让他们慢慢地熟悉环境。
营房是早已收拾好了的,军服、军被乃至于靴子、武器也一一分发了下去,统一制式,甚至是锅碗瓢盆,连吃饭的筷子都是如此。
叶世宽算是叶家的远方亲戚,只中了一个县考,自此连府试都不中,而今在家中长辈的催促下,只好一路北上从戎了。
镇国新军在江南的名声不大,听到从戎,叶世宽便不免心有戚戚,若不是因为家中的长辈严词厉色,叶世宽是怎么也不想来的。
只是到了营中,倒是让叶世宽的心情好受了一些,因为这营中虽也朴素,可是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
宁波那儿的卫所,他大致是知道一些的,那儿给人的感觉就是臭烘烘的,其实想也想得到,毕竟是一群大男人厮混一起,能干净到哪儿去?可是在这里,竟还分配了专门漱口用的青盐,除此之外,还有毛巾、刷子、皂角,这刷子不但要刷靴子,他还见那些老卒们操练之后便细心地拿着刷子刷铠甲,非要将铠甲刷得油光发亮不可,除此之外,还要拿油去拭刀,即便连刀剑的血槽都不能放过。
洗澡有专门的浴桶,便是入营睡觉,还要先提水洗了脚才可以睡。
叶世宽在训导课中,听到最多的几个词除了忠诚、勇敢之外,便是自尊和自爱,这自爱里头就包括了军容的整洁,人就是如此,当你注意自己的仪表时,便会自然而然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不在乎别人怎样看的人,某种程度和烂泥没什么分别,只有在乎,方才会力求做到最好。
这些东西,叶世宽也不甚懂,只是知道这军规不少,三天下来,勉强能背熟,到了第三日傍晚,便是分配的时候,每个老兵领五个人走。
叶世宽分在了一个叫许杰的手里,夜里用过了饭,这许杰露出一种很意味深长的笑容道:“今日就早些睡吧,明日……”说到明日的时候,他拉长了尾音,却不继续说下去了,似乎特意留有了某种悬念,只是那意味深长的样子,让叶世宽觉得有些古怪,贼贼的,细细回想,有一种毛骨悚然的味道。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许杰便进入了他们的营房,黑暗之中,厉吼一声:“起来了,恩师亲自督促操练,立即披衣带甲到校场集结。”
说着,许杰已点起了马灯,将马灯悬在墙壁上,叶世宽忙不迭地起来,匆匆地穿了衣,却见许杰竟是全副武装,身上至少三十斤重,他们现在倒是没有这个待遇,总算还轻快一些。
一个个被许杰驱赶着到了校场,只见叶春秋正背着手,与王守仁站在一处低声说着话。
看着这些‘弱鸡’,叶春秋抿着嘴,带着一丝恶趣味。
各队开始清点人数,叶世宽远远地看到叶春秋,有些失神,这个就是自己的‘堂侄’,嗯……辈分上来说,是的,叶世宽觉得这个家伙,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在他失神的时候,许杰在他面前突然厉吼一声:“打起精神,在想什么?”
许杰的样子很恐怖,叶世宽忙是站直,不敢再有怠慢。
等各队纷纷汇总了人数,叶春秋只是轻描淡写地道:“先跑一个时辰吧,跑了一个时辰再说。”
很轻松,也很惬意,比如许杰这些人,就一丁点也不觉得诧异,而接下来,叶世宽终于知道为什么昨夜许杰会意味深长地说出那番话了,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叶世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了,爹娘还真够狠啊,竟把自己生在了这个世上。
累,无休止的疲倦,从晨跑到炼体术的操练,这完全是一种骨头散架的感觉,方才他还有许多的想法,还有一些好奇,偶尔还会想到自己的爹,到了后来,脑子里嗡嗡的响,就再没有什么意识了,这个世界仿佛一下子只剩下了自己,剩下了这个军营,剩下了那个叶侍学,还有那总是眼中带笑的许杰。
正午的午饭很丰盛,可是太淡,叶世宽依旧是狼吞虎咽,他是饿得狠了,吃饱喝足,只有小小休憩的时间,低声的议论却是不免传来,有几人私底下抱怨:“那叶春秋有什么了不起的,哼,早知如此,我们就不来了……”
聚在这里的都是新兵,那些生员们在督促他们用过餐之后才去用餐的,一上午下来,许多人筋疲力尽,抱怨在所难免。
叶世宽也是满肚子的委屈,若不是那叶春秋是他的堂侄,多半也早就骂开了。
《
第八百七十章:再生父母(第二更)
《
来这里的毕竟都是读书人,家境困苦的有,可是相比于真正的劳苦大众,生活却还是要优裕一些,现在被如此地折腾,半辈子的苦就在今日吃了,不跳起来骂娘就不错了。
可是这时候,却有人跳出来,厉声道:“你骂谁?”
说话的人,一脸的愤怒,带着明显的北地口音,捋着袖子就要动手。
那刚才调侃着说叶春秋不好的话的人迟疑了一下,有些畏惧,却还是壮着胆子想继续要说点什么,就在这时,又有一些人站了起来,只瞪大着眼睛,对这人怒目而视。
这人立即缩了缩脖子,噤若寒蝉,便埋着头不敢再说什么了。
叶世宽不由愣了一下,他明明看到站起来的几人方才也是累得跟狗一样,就差点没趴下了,怎么反而维护起了自己那远房的堂侄了?
这时候,却又有人低声议论:“这些是宣府大同的人,别惹,招募来的五百人里,有七十多个都是大同人,进了营,逢人就说叶侍学乃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在他们的面前,谁敢说一句叶侍学的不是,人家是要拼命的。”
叶世宽恍然大悟,之前的确也听说过大同天花、地崩之类的话,这些事,他多少有些印象,不过记忆不大清晰,毕竟那大同的天崩地裂、瘟疫流行距离宁波过于遥远,很难感同身受。
正午用过了饭,小憩一番,紧接其后,便是那许杰凛然入账,将一个个浑身骨头要散架的人拎起来,而后一个个被带去校场继续操练。
依旧还是炼体术,他们只是简单的炼体术,可即便如此,却依旧让叶世宽百爪挠心,痛苦不堪,许杰虽是在旁监督,却也一起操练,只是炼体术的动作,却比那些新兵的难了不知多少倍。
一日操练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已筋疲力尽到了极点,好在饭菜供应却是充足的,倒也不至于营养跟不上。
到了夜里,便是夜课,众人席地在明伦堂坐着,由叶春秋亲自开讲,讲授的无非还是军规,仁义礼智信之类,只是和起初三天的听讲全然不同了,前三天不需操练,所以大家的心思还甚是活跃,虽是坐在那里,可有人思乡,有人想着与人打交道,有人满脑子想着如何钻营讨好老兵,可是现在,至少叶世宽觉得,自己脑子里已经空空如也了。
这是一种疲惫到脑子都不想动的感觉,所以今日夜课的灌输,和前几日不同,前几日有人教授什么,叶世宽还会在心里颇有微词一下,这条军法也太严苛了,噢,凭什么非要死战到底,我不过是拿钱当差而已,犯得着拼命吗?
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讲授,倒不如直接说是灌输,粗暴而简单,最是疲累不堪,也是人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内容,足以让人牢记于心,不再有任何的心理抵抗。
读书人的花花肠子,此刻都被消磨了个干净。
一连数日都是如此,每日累得生不如死,从起初的惊喜,到后来的抱怨,再之后,就只剩下了麻木,因为他们发现,每一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天罡拂晓张开眼,叶世宽就能听到许杰熟悉的声音,他一声厉喝,所有人迅速起来,接着是晨跑,是炼体术的操练,一日又一日,时间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叶世宽感觉自己是隔绝于世间的,人生只剩下了操练,操练再操练。
那叶春秋在他们的眼里,也变得无比的敬畏起来,这成了一种身心上的本能,只要听到叶春秋的名字,每一个人都条件反射地会站直或者坐直一些,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家并不知道,仿佛入了营,理应就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最休闲的时光,就属饭饱之后小憩的功夫,叶世宽听这许杰讲故事了。
故事很多,吊打各种人,也不能分辨真假,只是许杰说出来的时候,口里不免带着傲然。
叶春秋隔三差五都要来,对这批新兵,他是寄以厚望的,因为这是镇国新军第一次扩张,从前第一批的镇国新军,人数不多,所以叶春秋可以亲力亲为,那百来人的老兵,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可是现在,人数增多了,整个镇国新军营已有六百多人,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已经无法兼顾得可这么多了,即便加上王守仁也不成。
那么……整个镇国新军的架构就会发生变化,原先的垂直管理,变成了金字塔形,而真正带兵的人,从叶春秋,也就成了许杰这种老生员,那么新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发生,叶春秋要随时在营,而后做出决断。
幸好,事情还算顺利,除了因为苛刻的操练消磨了任何不安分的因素之外,镇国新军生员们的举止也在渐渐地感染每一个人。
就如叶世宽一样,他会渐渐地佩服起许杰,因为这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任何举止都是一丝不苟的,操练时亲自示范,甚至比他们所操练的更多,却从不喊苦喊累,而且许杰与他们同在一个营房,便连营房里的被褥,即便操练得再累,他也会清洗干净,许杰这样的人,身上有太多太多闪光的地方,因为许多人无法做到,所以才使人觉得他令人敬佩。
或许还是有所怨言,可是有人和你吃睡一起,处处来做你的典范,而绝不是像寻常官长那样对你吆三喝四,自己享着清福,却是对你刻薄对待。
当然,年龄也是最重要的,大家年岁都差不多,也都有相同的经历,文化水平也基本相同,大家虽是来自于天南地北,却总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倒不至于有什么代沟。
新兵和老兵之间的相处,虽然偶尔也有摩擦,不过渐渐的,却也培养出了感情,所谓的感情,本就是用时间堆砌而出的,每日在一起,同吃同睡,可能你不觉得身边的人有多好,可是一旦没了这个人,就不免会处处觉得不习惯起来。
《
第八百七十一章:繁荣昌盛(第三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这是叶春秋亲自主抓的工作,载重车辆是重中之重,不但可以给车坊大量的效益,最重要的是,能提高运力。
运输,就如一个社会的血液一般,货物的运送,更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就如各家作坊收购的原料,甚至只是不值一钱的石头,可是进了作坊,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根本的成本其实未必就在采石和石头本身的价值上,而在于运输的环节,几百斤石头需要用车马运来,偏偏这时代的道路崎岖难行,一个车夫赶着一辆车,即便是一百里路,那也需要几天时间,这一路上的吃用,还有骡马的草料花销,都是不菲的。
那么,假如同样的马,原本只能拉动百斤,现在却能拉动三百斤乃至于五百斤呢?
这就意味着成本将会剧烈地暴跌,不但各处的工坊得到好处,便是提供原料的各地土豪也能分一杯羹,甚至是那些车夫也能获利。
而未来各个作坊所需的原料越来越多,若是能提高运力,也不必担心未来运料运输不及。原料收购是如此,商品的贩运也是如此,大明的运河,主要的职能是漕运,寻常的商贾是没有资格走这条水道的,货物的贩运,主要走的还是陆路,若是一车货送去其他地方,如水晶或者丝绸之类,同样是一车货物,一个是百斤,一个是三五百斤,这其中的运输成本不知下降了多少。
如此一来,就免不了导致两个情况,一个是商人贩运货物时,成本降低,能牟更多的利,既然能挣钱,自然就会引来更多的商贾趋之若鹜;而另一个好处就在于,能够降低商品贩运之后的价格,原先卖三两银子的水晶,若是在江南价格跌到了二两,那么原先无法消费水晶的小富之家,此时也可购买。
货物卖得越多,生产的需求就越大,工坊这儿就不免需要扩张,就有更多人纳入这个体系中来,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匠人,更多的学徒,更意味着镇国府越来越繁荣。
对于车辆的载重,叶春秋自然是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减小车辆的阻力,这在仙鹤车里已经得到了验证,使用更平滑的钢轮,采用滚珠转轴,可以将这阻力降到最低,而另一方面就是载重量了,这就需要在底盘上下更多力气,仙鹤车的底盘着重于舒适度,所以研究院要尽力改进结构,弄出一个载重更大的底盘。
叶春秋现在是镇国新军营和镇国府两头跑。
今日却是完全不同,宫中已有旨意,陛下要带着群臣来镇国府避寒。
显然……这是套路。
无非就是朱厚照想出来逛逛罢了,偏偏没什么名目,现在趁着刘健等人急着让王华入阁,这才提出无理的要求。
不答应是吗?那就慢慢耗着吧,只要旨意不出来,看你们怎么办?
朱厚照不但懂军事,他的聪明更在于,总是能寻到无数种方法去和人讨价还价,一切的事都可以成为他的筹码,各种手段越来越溜了。
内阁那儿,倒是没有什么动静,不支持也不反对。
不过据说,已经有一些御史摩拳擦掌了。
这很可以理解,自从叶春秋得罪了那刘宇之后,刘宇作为言官的头头,下头不知多少御史想给他们的上官出出气呢,毕竟你找点小毛病骂骂叶侍学,人家也未必会和你认真,却总能投上官的喜好。
因为这一次是皇帝巡游,还要在镇国府下榻两日,所以有不少大臣要陪驾,此事非同小可,因而不少非议也开始传出来。
叶春秋大致地从钱谦那儿得了一些消息,无非就是这一次自己的岳父入阁,那原本卯足了劲、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内阁的两个最有力的竞争者,却是折戟沉沙,等到王华入阁的消息传出来,大家回过了味来,我去,被你叶春秋给耍了。
虽然大家都十分恼火,偏偏又不能将叶春秋如何,人家圣眷正隆着呢。
不过钱谦也是晓事的,他还是露出了一脸的担忧道:“现在不少人就等着挑叔父的刺呢。”
叶春秋听到叔父就不舒服:“叫春秋吧。”
钱谦却很是认真地摇头道:“不可,规矩就是规矩,要讲辈分。”
………………
听说你们为了催我更新还在《龙武2》【惊涛】区建了个“打老虎党”?你们呀,总是想要搞个大新闻。我真想看看9月23号那天到底是“打老虎党”的大军强还是“老虎党”更厉害!
《
第八百七十二章:相依为命(第四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钱谦也看出叶春秋郁闷的脸色,只是笑了笑,便又转入正题道:“现在已经有人将镇国府比作是行宫了,你看,镇国公不就是陛下吗?这镇国府和行宫又有什么分别?现在大家就等挑你的错呢,我已派人偷偷地打探过了,那个刘宇,甚至是杨廷和,似乎都在背地里……”
背地里……
叶春秋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他很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刘宇对他的怨恨,自是不必说的,而杨廷和,估计已经完全品味出叶春秋在那场内阁大学士之位争端里的角色,而这一次不正是刘宇和杨廷和给他找麻烦的好时机吗?
怎么说呢,现在叶春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若是这镇国府太寒酸,皇帝看了,不免心中不喜,刘瑾和张永这些人少不得要背地里说几句坏话,当着朱厚照的面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刻薄了天子,虽然朱厚照也未必会肯听,可是终究会让朱厚照心里留下遗憾。
想当初建立镇国府,朱厚照可是出了大力的,地是他从寿宁侯那儿倒腾来的,大臣们反对,是他咬着牙力排众议,所需的匠人也是他屡屡催促着户部拨发钱粮,工部征募匠人。
可以说,没有朱厚照,就绝不会有这镇国府。
若是这个时候,让朱厚照大失所望,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