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了,倒是几个沐家子弟来拜访,对此很是关切,定国公徐光祚是个浑人,最近也跟着寿宁侯几个在闹,还有驸马都尉崔元,据说他近来收购了不少的名画,花费了巨资,还赊欠了不少钱,就指着分红过日子呢,一见到张懋,直接哭成了泪人,说是国家要亡了,内阁已经没好人了,诸如此类的。

    真正如张懋这样的巨擎,却还端坐着,可是或明或暗,都透露着一个事,这事儿想办成,难。

    张懋大抵就透出了这么点意思,他倒是也有点恼起怒叶春秋了,这镇国府是你家的啊,现在倒好,皇帝不急,要急死太监了,大家都急得如热锅蚂蚁了,你却是不见人影,人一直都躲在镇国新军大营里,偏偏那镇国新军大营却是禁绝人出入的,门口的卫兵,除了叶春秋和天子,谁的帐都不认,有人寻上门,却说正在秘密操演,事关重大,涉及到了军事机密,所以谁也别想出入,这些家伙还真是……

    细细一想,这镇国府的银子,本就是叶春秋平白拿出来给大家分的,人家不招惹内阁,你能说什么呢?

    哎……

    张懋只能无可奈何地摇头,思前想后,都想不出一个办法来。

    ……………………

    抱歉,昨夜凌晨才码出第八更,老虎那时太累了,竟然忘了将章节更新上去了,刚刚才发现,现在补上,希望大家谅解,刚把今天的第一更码出了,等会修改了就更新上去!

    《

第一千五十七章:公布出山,奈苍生何(第一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即便是刘健等人也清楚,先帝在的时候,也曾看到了这个隐患,土地的兼并,已经愈发严重了,不只是如此,士绅们在地方还瞒报人口,隐瞒佃户的情况,这也是为何明初时,黄册中的人口到了现在,居然户籍人口不增反减,说来也是好笑,大明承平百二十年,人口竟是不及明处时经历了战乱和无数天灾人祸之时。

    可这能改吗……不能。

    刘健并非是私心,他只是怕而已,著书立说的人是谁?是士绅!朝中做官的人是什么出身,还是士绅!地方上,政权不下县,为官府包税和帮忙拉夫的人是谁?又是士绅;大明这个内阁制,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没一样东西和士绅没关系的,这是国本,是基础,一旦动摇,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自始至终,刘健和李东阳、谢迁、王华的意思很明白,宗室不能动,士绅更不能动,不是他们不尽心,不是他们不忧国,实在是一旦动了,必定是要出大事的。

    现在,很明显,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镇国府了,可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镇国府比自己想象中要可怕得多。

    张太后那边旁敲侧击,几家国公也有了暗示,一些勋贵和驸马更是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还有某些和镇国府走得近的藩王,也若有若无地差人来说项,这里头每一个人,都是在京师中跺跺脚,地皮都要颤一颤的人,一个两个还好说,可是十个八个一百个,可就不太好说话了。

    所以,现在的日子,难啊。

    刘健心情忧郁,长吁短叹。今日朱厚照将大家都叫去了暖阁,又问起了兴建水师的事,刘健几乎是无言以对,只说章程还没出来,可章程容易拟定,说句实在话,刘公禀国二十载,要拟定出一个万全之策容易,可是让他找钱,他便懵逼了。

    大明到了现在,积弊重重,天下之利,都集中于特定的人群之手,而偏偏这些特定之人,任何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没一个是好欺负的,哪一个吃了亏,就可能立即造成严重的后果,历史之上,无论商鞅变法还是王安石变法,都制造了新旧党争,残酷无比,最后商鞅被五马分尸,北宋则因为党争,最后国家分崩离析,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刘健素来是顾全大局的性子,他想守成,不愿挑起纷争。

    坐在茶房里,刘健感叹道:“老夫近日眼皮子总是在跳,总觉得要出事啊。”

    他这一句感叹不是没有道理的,都是割肉,不是割你的肉,就是割他的肉,割谁的肉都疼。

    王华和谢迁都是默然无语,他们当然也深知其中的凶险。

    李东阳却是在沉默了良久后,终于道:“我瞧着,叶春秋倒是真有心建水师的。”

    刘健抬眸看了他一眼,憋屈地道:“即便他肯,镇国府其他人肯吗?”

    李东阳摇头道:“听闻这几日,他一直闭门在镇国新军大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来也是想躲这麻烦,可是论起筹措钱粮,这天下再没有人比他更有本事了,我等枯守于此,不妨叫他来议一议?”

    “就怕不肯来。”刘健摇头笑道;“不是对外说那镇国新军在秘密操练吗?现在镇国新军了不得了啊,都晓得他们的厉害,你若是为此耽误了操练,到时候莫真有什么事,从而功亏于溃,反而是内阁理亏了。”

    “他操练个什么?就是个托词而已。”谢迁看了王华一眼,他倒是没把叶春秋当外人,很不客气地道:“你们不去叫,老夫和王公就厚颜亲自去请,难道他还敢学诸葛孔明吗?”

    刘健听罢,皱眉终于舒展了一点,不禁忍俊不禁,正待要点头。

    李东阳却是摇头道:“不好,这样反而不妥当了,谢公和王公的人情不能放在这上头,不如请陛下出面为好,咱们养足精神,等叶春秋来了再使。”

    刘健诸人陷入深思。

    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不说其他,至少在某些方面,还真离不开这位镇国公,或者说,若是从前没有镇国公,朝廷遇到了这种事,大抵也只好用老一套的办法,可现在老一套不管用,结果有人有了新办法,从前老一套就不太好使了。

    对于叶春秋这小子,现在不禁让人感觉居然有了那么点儿‘公布出山,奈苍生何’的意味。

    三人只是短暂地犹豫,最后刘健当机立断道:“那么就由老夫去面见陛下,只要陛下出了面,叶春秋亦是避无可避了。”

    

    《

第一千五十八章:入华则华(第二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从某种程度来说,葡国水手们很温顺,他们很乖巧地参加这种苛刻的新兵训练,然后叶斯很意外地发现,这些汉军都称呼叶春秋为恩师(父亲),而今,算是入乡随俗,叶斯领了头,将叶春秋当做了父亲的角色。

    每到清晨的时候,叶斯总会拿着一个用鹅毛笔记录的小本本跑去叶春秋的公房,然后将一日操练的事进行汇总。

    此时,叶春秋也到了办理公务的时候,便让他在一边候着,大抵看了一下奏报,谁谁谁思念家乡了,谁谁谁和人发生了争执,谁发了抱怨,这些歪歪扭扭的汉字,有时掺杂了一些葡语,好在叶春秋能通过光脑翻译出来,大致的意思能懂,于是一些重点关照的事,他便提了毛笔圈了出来,这是告诉叶斯,圈出来的事,是要及早处理的,是重点,至于怎么办,过几日还要回报。

    “父亲……”因为每日和汉人交流,叶斯带有葡国特色的汉话已经有几分熟稔了,这来自于他在马六甲时,就和当地的华人有过一些交流,现在汉话更加熟稔,他看着叶春秋,小心翼翼地道:“许多人抱怨说,这样的操练不合时宜,很辛苦。”

    “嗯。”叶春秋颌首,而后道:“那就继续操练。”

    叶斯则又道:“还有人怀疑父亲是否会如之前约定的那样,会给大家付薪金,当然,我已经严厉地惩罚了那些家伙。”

    叶春秋不由觉得好笑,这些葡国人倒是有一样品质让叶春秋很欣赏——他们死要钱。

    叶春秋淡淡地道“这是应该的,只要好好效命,所有薪酬会按时给付,用的是你们葡国的标准。”

    叶斯松了口气,甚至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因为按照标准,他的薪水和阿方索一样。

    叶春秋此时的神色突然多了几分肃然,沉声道:“现在最紧要的是操练,还有沟通和磨合,我不希望有人在我这里耍什么滑头,这样的人,都会得到严惩,我们这儿有一句话叫做,入华则华,到了这儿,你们要忘却自己的身份,否则,可就不太好说了,汉语的学习要加紧,往后还要学四书五经,别急,慢慢地来,真正水战的技巧,是以后的事。”

    叶春秋说罢,长身而起,道:“好了,去办事吧。”

    “是。”叶斯很恭谨地行了礼,而后匆匆地离开了。

    叶春秋的公房正对着操场,所以从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头操场上的操练。

    此时,叶春秋透过透明的玻璃窗,正看到一千六百个混编的水师人员在一起操练,带队的则是镇国新军的老兵,等于是一个小组之中,有一个镇国新军生员,一个葡国水手和一个汉人水兵。

    有镇国新军的生员负责带头操练,叶春秋倒没有什么担心,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清洗掉这些葡国人身上的印记,让他们学习汉人的风俗,学习汉人的语言和文字,让他们改头换面;而对于水师的新兵来说,往后则将这些葡国人数十上百年所积累的操作舰船经验,还有海战的经验学习到手,将来这些葡国人,若是能用,当然继续用着,不能用,也可以驱逐出去。

    叶春秋将目光从窗外头收了回来,旋身走到公房的沙发跟前坐下,闲坐了片刻,正待要去校场亲自监督操练,却有卫兵过来道:“恩师,宫里来人,请恩师入宫觐见,宦官就在营外等候。”

    叶春秋的眼眸闪过了一抹亮光,终于来了……

    《

第一千五十九章:暴利(第三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说到这里,叶春秋看了神色复杂的众人一眼,又继续道“其实……叶某人深受国恩,倒也想为朝廷效绵薄之力。”

    叶春秋郑重其事地道:“若是陛下和内阁愿下旨命镇国府筹建水师,春秋愿意勇于任事,水师的军费,春秋愿尽力筹措,保卫我大明海疆,既是朝廷的责任,也是镇国府的责任,大家都是为天子效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该分出彼此。”

    叶春秋的这番话,可谓是真诚到了极点。

    这一下子,刘健等人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原本还在心里想着该如何游说叶春秋呢,谁知道叶春秋居然主动提了出来,声情并茂,全无私心。

    朱厚照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叶春秋的答案,也很悦耳,要不为何说是兄弟呢?别人都巴不得丢掉的烫手山芋,春秋却急着捡起来,而理由只有一个,无非是为君分忧罢了。

    真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刘健咳嗽一声,只好笑了笑,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好,他很快发现,现在建水师的障碍,反而不是叶春秋,而是镇国府的股东,就算叶春秋在此表了态,又能如何,那些人肯甘心吗?

    李东阳却是变得深沉起来,却仿佛在思虑着什么,一时间默不作声。

    王华和谢迁倒是感觉很是欣慰,他们没有看错人啊。

    “只是……”刘健钦佩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接着道:“水师靡费太大,镇国府如何筹措钱粮?老夫敞开天窗说亮话吧,春秋自己也说,将来要维持水师,至少得要三五百万两纹银,这个数目太大了。何况,只怕春秋肯,未必别人也肯?”

    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叶春秋心里知道,图穷匕见的时候到了,道:“其他股东若是不肯,春秋愿一个个游说,给他们晓以利害,请他们以大局为重;至今钱粮,确实是麻烦,其实要说服其他股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皆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叶春秋。

    刘健直接道:“此话怎讲?”

    “现在朝廷实施海禁,货物不能出入,可是要开海,这是祖宗之法,只怕有些困难,既然不能开海,不如寻一个变通的法子,朝廷若是能默许镇国府独揽海上的贸易,准许镇国府的舰船与诸国贸易,春秋就有办法筹措出更多的钱粮来,这样,也可以给诸股东们一个交代了。”

    海上贸易!

    这才是关键啊。

    建水师是为了什么?虽然有守御的需求,可是保障海上通道不也是必要吗?一旦保障了航道,若是不做点小生意,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在这个时代,互通有无,简直就是暴利的行业,大明的瓷器运到了倭国,那就是数十倍的利差,南洋的香料运送到了大明,亦是数十倍的利润,这哪里是海贸,简直就是一船船的运送金银,这里头的获利,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明虽然海禁,可依然有无数人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走私,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跑一趟船,用现代人的话,那简直就是单车变摩托,杀头的买卖也干。

    而一旦镇国府获得了海贸的特许经营权,那么这大明东印度公司的称号,可就真正地坐实了,水师开销再大,可是在这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天下财富的时代,莫说是几百万两银子,就是这个数额再增加几倍,叶春秋也绝不会皱一皱眉头的。

    

    《

第一千六十章:一劳永逸(第四更)

    《



    叶春秋所开出的条件,对于宫中或者是内阁来说,不过是一个特许经营的橡皮图章。

    而内阁得到的,却是未来海疆的安定。

    这显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

    历朝历代,中央王朝的敌人都来自于北方,所以任何一个中央王朝的使命大多是修河、赈灾,同时将所有的力量调集在北方备战,自秦汉开始,这样的方针从未改变。

    可是如今,当出现了海上的敌人,他们反而不知如何应对了,毕竟沿海没有长城,毕竟陆路的军队调集,远远不如海上的敌人快捷,等泉州遇袭,你即便有百万大军,等你花费一两个月功夫将人调去了泉州,说不准在几天之后,人家已经袭击杭州了。

    这种前所未见的敌人,使内阁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筹措一套专门用于海洋防御的方案出来,而丢给镇国府,显然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刘健与其他几位大学士才会请朱厚照出面招叶春秋进宫商议。

    他们也真的是急了,不过刘健很谨慎,特许经营,似乎……

    朝中理应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音,有固然会有的,因为这等同是给海禁的国策开了一道口子,可现在,朝中的重点是建立水师捍卫海疆的安定,还有一部分人看重的是从镇国府得到的利益是否被削薄,剩下的要反对给以镇国府特许经营的那部分,就算要闹也闹不出太大的风浪。

    刘健看向朱厚照,道:“陛下意下如何?”

    他这样问,显然是已经心动了。

    朱厚照挠挠头,不由道:“朕也不懂哪。”

    呃……于是朱厚照只好看向叶春秋,道:“春秋,你的意思是,若是镇国府特许经营海贸,就能完全筹措出水师的军费?”

    叶春秋正色道:“完全可行,臣也不敢吹嘘,不过若是不开海贸,臣也无法去说服诸位股东。”

    朱厚照点头,这是倒是实情,想割人家肉,总要给个甜头,于是他便道:“朕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若是内阁这儿也没什么意见,那么就这么办吧。”

    刘健则目光与李东阳诸人交换了一个眼色,似乎都无人反对。

    这一次倒是宫中、内阁和镇国府都觉得满意,朝廷少了一个麻烦,宫中急于要建水师,何况镇国府的水师,即是大明水师,毕竟朱厚照和宗室以及各家国公,可是占了六成以上的股份。

    叶春秋呢,则是突然喜从天降,突然得到了一个特许经营之权。

    这是垄断啊,而且是赤。裸裸的垄断,普天之下,无论是任何人想要用瓷器和丝绸,只能从镇国府的商队里购买;而天下的特产,可能那苏门答腊的香料在苏门答腊一钱不值,可到了大明,就是天价,除此之外,还有倭国的银矿,甚至无数的金矿。

    想一想这个,叶春秋便觉得激动。

    既然已经商议出了一个大家满意的答案出来了,刘健的心头也舒坦了一些,便起身道:“陛下,容臣等告退,臣等尚需去好生拟定出一个章程,再请陛下过目。”

    事情已经敲定,刘健最担心的反而是这个特许经营还不够分量让叶春秋安抚住股东,于是别有深意地看了叶春秋一眼,道;“其余的事,就拜托镇国公了。”

    叶春秋连忙站起来道:“哪里,这是分内之事,应有之义。”

    几个学士告退而去,朱厚照便急不可耐地道:“春秋,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朕瞧着你,似乎一直都在卖关子,快,从实招来。”、

    “舆图。”学士们走了,在朱厚照的面前,叶春秋便觉得轻松自在了许多。

    “朕去拿。”朱厚照嗖的一下,便心急火燎地去抱了舆图来,二人早有默契,直接将这羊皮舆图摊在地上,朱厚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叶春秋道:“嗯?”

    叶春秋道:“陛下,葡萄牙国民不过百万户,士兵亦不过十万,可是陛下可知葡萄牙王室有多富有吗?他们一年的收益比大明一年的税赋还要多得多,所以他们才有余力建立更多的舰队,招募更多的武士。”

    叶春秋说罢,索性拿着毛笔,开始在地图上绘出一个个墨点,反正这样的舆图,已经拓印了不知多少份,叶春秋也不担心糟蹋了,从葡萄牙的位置,再到北非,到西非,到好望角和印度,再到马六甲,叶春秋将葡萄牙人的据点一一点出来,口里道:“他们靠的,就是海上的贸易,南洋的檀木和香料,到了佛郎机,价值就是百倍,北非的金矿银矿,更是无以数计,除此之外,还出产钻石珠宝,天竺国人口千万,颇为殷实,他们在天竺建立了据点,随时可以将货物运至天竺兜售,再将天竺的物产运回佛郎机。甚至还有人口的买卖,这儿是非洲,他们运送人口至诸口岸为奴,总而言之,这小小的葡萄牙,不过是京畿大小,却是富可敌我大明,陛下再看这里……”

    叶春秋指着美洲道:“陛下可知,就这美洲,给西班牙人提供了多少财富?”

    朱厚照云里雾里,如拨浪鼓似地摇头,而后道:“你说。”

    叶春秋道:“据统计,西班牙人从美洲得到白银三千六百万斤白银,就是说,单单白银,就是五亿两……”

    朱厚照顿时瞪大了眼睛,显然是吃了一惊,可是这一下,也有直观的感受了。

    其实这个数目,叶春秋所说的是西班牙在美洲百年来的收益所得,他故意掩去了时间,直接报出了这个数目。

    五亿两纹银是什么概念呢?

    朱厚照有点懵逼,大明的岁入纹银是在两百万上下,大明已有百二十年,也就是说,朱家这堂堂天子,作为一个奢侈的皇室,统治者上万万的百姓,他们得到的银钱税收,一百二十多年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亿五千万两,竟还不如小小一个西班牙的一半,朱厚照突然觉得自己挺失败的,说好的上天之子,富有四海呢?

    

    《

第一千六十一章:雄心(第五更)

    《



    叶春秋的一席话,给朱厚照的观感绝对是震撼的。

    而叶春秋将朱厚照的神色看在眼里,心里其实也很是理解朱厚照的心情。

    不过,叶春秋的表述似乎还没有说完,此时,他又道:“这还只是白银而已,黄金足计二百万两,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稀世珍宝,更是不计其数,陛下,大明海禁了一百多年,这些本该是大明的财富,却被撮尔小国给占了去,你说可气不可气?”

    叶老师还是很专业的,他又开始玩伪概念了,他的意思就是,陛下你是天子,对不对?这世上的珍宝和金银,理应都是你的,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混得如鱼得水,这是他们抢了你的钱啊。

    朱厚照的脸色胀红,他脑子其实有点发懵,这数额太大了,他曾经还为自己在内库中存着的几十万两银子而得意洋洋呢,可是那种满足感突然间被一扫而空,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叶春秋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接着道:“只是要开海,哪里有这样容易呢?只怕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场纷争了,既然如此,那么陛下和臣,就理应夺回该是咱们的银子,这个特许经营,就是这么个意思,用特许经营规避海禁,陛下呢,自管在宫中等着多建内库准备装银子就可以了,而镇国府那儿……”

    朱厚照听着,眼眸渐渐亮了起来,一拍脑门,道:“朕明白了,哈……你为何不和内阁诸公说?”

    叶春秋叹口气,无奈地道:“哎……读书人之间,是不能谈钱的,若是臣弟和他们说这些,就不但恶俗了,也不免……”

    “朕明白了。”朱厚照笑意满脸地道:“到时候若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咬着牙要下海,这银子最后都是镇国府和朕的内库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给气得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