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首要的当然就是求其所好了,叶春秋认识了小皇帝这么久,当然也是知道小皇帝的性子的。
叶春秋便笑道:“其实也不多,要知道,这世上,海上的得利是最大的,可是水师的花费,也是最大的,现在镇国水师所用的,多是佛朗机舰,臣也不是说佛朗机舰不好,可是臣却以为,秦皇岛现在百废待举,也该到了造舰的时候了。”
“造舰?”朱厚照显然来了兴致了,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道:“你继续说。”
叶春秋道“佛朗机舰的结构,现在匠人们已经大致了然了,这舰船确实堪称犀利,用来御守国门,自然不成问题,可问题就在于,陛下是否想过,镇国府的水师,只是近海御守呢,还是将来远超西班牙与葡萄牙,与他们分庭抗礼呢?”
暖阁里正悬挂着万国的舆图,叶春秋直接走到了舆图边,将这世界以一条线中心划了一道线,随即道:“葡萄牙与西班牙,俱都以水师见长,这两国就在十年前,达成了协议,以子午线为界,共同划分整个天下,之所以大明遭遇的是葡萄牙人,是因为这大明按照他们的约定,属于葡萄牙的世界范围,将来大明一旦建立水师,拱卫东洋和西洋,这就意味着,葡萄牙国在这西半球,遭遇到最有力的竞争者,他们势必会竭尽全力,以消灭我镇国府水师为己任,葡萄牙人现在的舰队,数量和战术上远超镇国府水师,一旦他们感受到了威胁,势必会大规模提高其舰队的实力,下一次必定是倾巢而出,务求对镇国府水师全歼,所以臣弟以为,镇国府水师势必要做好万全准备,以备不测。”
叶春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说,若是大明不开海,维持住镇国府舰队的规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一旦开海,就意味着镇国府的商船会大规模地将货物送去东洋和西洋诸国,偏偏,西洋已是葡萄牙舰队的势力范围,而东洋,更是他们进取开拓的目标,如此一来,这等于是彻底地断绝了葡萄牙制霸西半球的野心,这时候葡萄牙人会怎么做?
作为一个海洋帝国,又与西班牙制定了瓜分世界的子午线协议,偏偏在协议中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们居然碰到了硬钉子,这硬钉子你乖乖的禁海倒也罢了,知道你厉害,大不了干脆不招你惹你,可问题在于,你居然还开海,现在的葡萄牙人还没有将触手伸进东洋,可是他们已经开始在西洋经营了啊,在锡兰,在印度,在苏门答腊,在满剌加等地,都已经存在了他们的利益,这时候的葡萄牙人,甘心将这些利益拱手相让,而后很识趣的缩回非洲去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非洲土地贫瘠,而印度和西洋的利益丰厚,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维持这西半球的霸权,而问题在于,镇国府水师横在这里,再加上双方的新仇旧恨,怎么可能罢休呢?
叶春秋预估,在不久之后,葡萄牙人势必会卷土重来的,他们根本没有选择,毕竟举国上下,在海军上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花销,难道让庞大的舰队在非洲耀武扬威?
到了那时,势必会是一场恶战,镇国府一旦战败,这些葡萄牙人不但稳固了在西洋的存在,必定会借机进入东洋,出现在日本,出现在大明的东南沿海。
这一次击溃了他们一支舰队,夺了他们的舰船,可是叶春秋一丁点都不敢小觑他们的实力,现在的欧罗巴大陆,因为对于财富的渴求,已经陷入了某种癫狂的状态,为了利益,他们敢于冒任何的风险。
而显然,从倭国得到的大笔赔款,就是镇国府水师造舰的契机,一方面建立一套真正的造船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建立新型的舰队。
叶春秋当着朱厚照的面,着重说了关于西班牙与葡萄牙瓜分世界的子午线协议,他太了解朱厚照了,作为天下之主,想到自己特么的无缘无故被人瓜分了,换做是谁,只怕心里也不好接受的,这就好像,一个富贵人家,本来关起门来和自己的妻子开开心心的,结果得知隔壁县的两家人已经划分了自家妻子的从属范围,但凡有点血气的人,多半都会提起菜刀去拼命的。
朱厚照何止是有血性,这可是一个一直幻想着做出伟大功绩的天子。
听了叶春秋的说辞,果然勃然大怒地道:“真是可笑,他们就这样自以为是?瓜分天下?这普天之下,哪里有他们瓜分的份!这些人,未免也过于异想天开了。”
叶春秋则是摇头道:“若以陆战,大明与他们,或许生死难料,可以海战来论,他们的造舰技艺和远洋技巧,以及海军的家底,远比我大明丰厚得多,他们的舰队纵横汪洋,未逢敌手,他们的信心,其实还是十足的,所以陛下不可小看了。”
朱厚照不由眯起眼来,像是在沉思着什么,过了半响,才沉声道:“那就造舰,只是造什么舰呢?”
说了这么久,总算达到预期效果了,叶春秋心情大好,笑着对朱厚照道:“昨儿,锦衣卫在刘大夏那儿收缴到了一批海图的资料。”
朱厚照惊愕地道:“什么意思?不是说他把那些东西都给烧了吗?”
说到这里,叶春秋也不禁冷哼了一声,道:“他对外是说烧了,可是实际上,却是为了阻止朝廷造舰,他和私商勾结,自然手里有一份存底的。”
朱厚照差点气得吐血,道:“无耻,真是无耻之尤,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真是可恶至极。”
《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野心
《
看着愤怒不已的朱厚照,叶春秋心里不由想,无耻的人,陛下还是见得少了呢!
接着,叶春秋便道:“臣已征募了大量匠人,研究佛朗机舰的构造,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以及造舰的资料,能否一并送镇国府存档,供研究人员和匠人们研究,以战舰而论,佛朗机舰固然是在速度和抵御风暴方面较强,而郑和下西洋之后,我大明的造舰水平虽然一直踟蹰不前,可是那福船,足可容纳千人,可见其规模宏大,若用来制造商船,则益处极大,何况,这些舰船的造舰资料,也可和佛朗机舰相互之间进行借鉴,所谓采两家所长,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臣也有一些构想,如此,让匠人和研究人员融汇起来,镇国府这儿,只要舍得下本钱,有足够的银子,臣弟与他们一道,一定想尽办法,造出镇国府自己的战舰,将来等到佛朗机倾巢而来,正好与他们决一高下。何况,现在水师舰队不多,只能维持东洋,镇国府开了贸易特许,前去西洋的商船得不到保护,扩大水师,也是迫在眉睫。”
朱厚照的情绪总算好了起来,欣然道;“你都开了口,朕可以不许吗?就这么办吧,呃,两百五十万两纹银,可以造出百艘舰船吗?”
叶春秋顿时犹如看疯子一样看着他,道:“臣弟尽力造出十艘。”
十艘……
朱厚照的脸霎时白了。
这是抢哪,这意思是说,大明一年的岁入,就只是造出十艘船来?当年的福船,也没有那样昂贵吧!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越加肉痛的样子,耐心地解释道:“其一,是要造出坚船,就要不惜工本,其次,现在镇国府造船,虽有一些前人的借鉴,可是无论是匠人还是船坞,都是从头来过,所费耗费巨大一些。”
朱厚照还是显得很惆怅,幽幽地道:“朕从前一直琢磨着,要四方来朝,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太过想当然了,想不到竟是要花费这么多,好吧,好吧,朕不念了,只是心里还是有一些难受,总感觉银子砸进了水里。”他完了这话,他倒是笑了,又道:“反正朕只砸了两成银子,也不过四十万而已,想到连国舅他们的分红也贴了一半进去,朕心里就好受了许多。”
呃……
股份制,不但是一个成功的分红机制,某种程度,也确保有了风险,可以一起承担。
叶春秋心里想,陛下这样一说,我特么的六十万两银子砸进了海里呢。
不过叶春秋和朱厚照的区别在于,叶春秋能够洞见未来的方向,也正因为如此,他反而不心疼。
和朱厚照寒暄之后,到了正午,刘瑾进来,汇报了私商一案的进展。
朱厚照冷着脸道:“那刘大夏竟有如此多的劣迹,莫要急着动刑打死了他,先让他好好地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哼!”
当初刘大夏‘烧毁’海船资料的义正言辞还有言在耳,而今此人却是勾搭私商,实在令人觉得讽刺至极。
叶春秋一丁点都生不出同情之心,因为他很清楚,这个人……活该。
郑和下西洋,确实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它政治的目的性更强,没有培养出一个远洋的利益集团,没有让某些达官贵人从中谋取到好处,所以难以产生持续性,可是刘大夏的烧海图,却是几乎断绝了整个中央王朝对外探索的可能,单这一条,可谓是遗祸千年了。
叶春秋告辞出去,出了宫,又步行回到了家中。
家中的人还在窃窃私语,今儿倒是见到了来到了厅里的叶老太公。
见了叶春秋,叶老太公却是带着几分暧昧的笑容。
看叶老太公笑得贼贼的样子,叶春秋索性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叶老太公又怎么会让他轻易跑掉,便语重心长地对他道:“春秋呀……”他本想长篇大论一番,却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转而道:“哦,对了,有个倭人来访,我请他在侧厅静候。”
叶老太公虽然爱装逼,还爱唠叨,可是在正事跟前,倒是从不含糊的。
叶春秋点头道:“可是姓足利?”
叶老太公想了一下,旋即道:“正是。”
叶春秋知道,那位新结识的倭国小跟班来了,便道:“大父,孙儿去去就来。”
对于这位很识趣的足利殿下,叶春秋还是颇为期待的,他既登门,肯定是有事儿要谈,却是不知什么事。
足利义材早就在偏厅等了,北京城和京都完全不同,规模宏大,足利义材在这里逛了两日,尤其是去了镇国府,更令他震撼。
倭岛虽然多金银,粮产却不高,所以生活困苦,因此一切都以实用至上,而大明物产丰饶,这也使得这大明朝,尤其是在京师里的花哨的东西更多一些,可是镇国府又是不同,镇国府的生产能力使他大为震撼,那里虽是巴掌大的地方,可是每日吞吐的货物,无以数计。
不过这一次来拜访,他有着很大的目的,见了叶春秋来,他连忙起身行礼,显得有些拘谨,毕竟习惯了跪坐,现在坐在这沙发,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叶春秋含笑道:“有劳殿下了,殿下来这里,可习惯吗?”
足利义材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叶春秋倒是被他的话逗笑了,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足利义材虽是做了许多年的傀儡,可毕竟出身高门,任何一个似他这样的大贵族,都希望能够挽回家道的中落,或者说,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野心。
于是二人坐定,叶春秋命人给足利义材换了茶,足利义材呷了口茶,才道:“大明什么都好,唯独这里的茶,我却是吃不惯,噢,忘了恭喜镇国公,铲除了国内的奸贼,可喜可贺。”
叶春秋抿嘴,他晓得足利义材的意思,言外之意是,这一趟他也出了大力,所以……自己欠他一份人情。
叶春秋又怎么不懂,表面恭喜,暗则却是在提醒他。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汉学为用
《
虽是欠人情这种东西,是一种心理压力,但是叶春秋的心理素质一直不错。
所以,对叶春秋来说,欠着人情就欠着人情吧,人情债这种东西,欠着欠着也就不愁了。
此时,叶春秋淡淡道:“这次也是多亏了殿下相助,殿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你我之间,就不必委婉了,却不知殿下有何事请教?”
足利义材却不敢鲁莽了,他很懂得点到即止,毕竟是征夷大将军出身,对于这种人情往来,是最为熟谙的。
足利义材道:“不敢请教,我有今日,自然多亏镇国公的帮助,倭国的内情,镇国公也是一清二楚的,国内诸侯林立,若非水师镇住他们,他们怎肯臣服幕府呢?幕府现在百废待举,我此番回国之后,欲重整幕府,不知镇国公意下如何?”
叶春秋心想,倭国单靠武力的镇压,迫使其通商,是断然行不通的,没有幕府作为代理,大明没有办法完全征服倭国。
足利义材看火候差不多了,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一次来,是我有一个想法,当然,可能说出来,要让镇国公取笑。”
在叶春秋看来,这足利义材虽以往在倭国如同傀儡,可跟他接触了这么久,也深知他绝不是愚蠢的人物,他立志于复兴幕府,既是有想法,就绝不是这样简单。
叶春秋呷了口茶,道:“殿下但说无妨。”
可是这时候,足利义材就显得有些踟蹰了,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开口,似乎他觉得叶春秋理应不会同意自己的构想,所以不免有点儿不安,可是最后又觉得无论成与不成,总该说出来。
最后将牙一咬,足利义材道:“镇国府新军,实力超群,实在是天下罕见,我在北京城里,听闻了镇国新军的许多事迹,还有这镇国新军的步枪,更加……哈……我来自于东夷的小岛,可能这些话要让镇国公取笑了,嗯……在下对镇国新军可谓是倾慕不已,因而……这两日脑海里总是在想,若是在倭国,也建立一支新军,岂不是好……只是……”
他说到这里,很小心翼翼地看着叶春秋的眼色,因为他很清楚,这是叶春秋的法宝,水师和新军,是镇国府最大的利器,现在自己提出这个要求,这位镇国公只怕要怫然不悦,甚至还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居心。
因此,他不免忐忑起来,自己可是受到镇国公的保护啊,还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有点儿该死呢。
镇国公若是认为自己有居心,若做何想法,以后对于他们交往说不定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正在足利义材不安的时候,叶春秋却大抵了解了他的心思,他没有急着说话,反而是冷着脸,定定地看着足利义材,不发一言。
不过他心里想笑,因为自己脸一冷,足利义材立即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似乎……
叶春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时候才徐徐道:“这件事……有些为难,却是不知殿下要这幕府新军做什么用?”
足利义材已是绝望了,建新军,本来就是痴心妄想啊,倭人的骨子里本就崇尚武力。
足利义材虽是看到了大明的繁华,可是他志不在此,他真正关心的,反而是镇国新军,现在得到了镇国新军的实力和大抵的情况,心里就不免来个‘汉学为体、汉学为用’,说穿了’,反正文化上是承袭大汉,再练出一支‘汉军’,如此一来,幕府就可以固若金汤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足利义材便挥之不去了,虽是完全不可能,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因为这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日思夜想了两天,还是决定来找镇国公碰一碰运气。
而镇国公的脸色,显然已经给了足利义材答案,足利义材只好尴尬地回答道:“不过是作为幕府护卫之用,防范于未然,倭国的情况,镇国公是了解的,诸侯林立,虽然现在各地大名暂时被压制,可是水师毕竟不能随时拱卫幕府,所以……”
叶春秋听了他的话,脸色缓和了不少,他想了想,道:“若只是如此,其实有何不可?”
听到有何不可四字,足利义材却是愣住了,镇国公……这是……居然同意了?
足利义材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觉得这是匪夷所思的事,忙道:“若如此,镇国公的恩德,下邦感激不尽。”
叶春秋心里却是想笑,口里道:“既然要建幕府新军,幕府可有银子吗?”
足利义材咬了咬牙道:“虽是困难一些,可凡事一旦下了决心,自是戮力而为,幕府可以想尽办法筹措。”
“那么,以殿下对新军的了解,知道该怎样做吗?”叶春秋接着问。
足利义材道:“首先是招募人手……”
叶春秋不有感叹道:“招募人手确实是当务之急,可是操练之法,又该如何解决呢?”
“这……”
“不如这样吧。”叶春秋显得关怀备至地道:“这操练的武官呢,就从镇国府新军之中调拨一批骨干协助殿下,可好?”
叶春秋心里想,这些骨干去了幕府新军,至少都是新军中的长官,到时候幕府新军的武官,除了足利义材安插的人手,至少近半都是镇国新军的人。
足利义材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他终于知道为何镇国公对此表示支持了,却还是欣喜地道:“若是如此,那么这些上国的教官,下邦一定以礼相待。”
叶春秋微微一笑,他知道足利义材会怎么做,足利义材为了取信于镇国府,这些叶春秋派去的教官,在幕府新军之中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他们是以镇国府的军人名义派驻倭国的,等于是身兼两职,其实完全是听命于镇国府,而这兵却又是他们带出来,将来对幕府新军的掌控力一定不低。
这等于是,倭国人出了银子出了人,却使镇国府多了一支在倭国的力量。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双管齐下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用别人的银子,招募倭人,而后建立一支半从属于镇国府的武装,可以说,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聪明如叶春秋,哪里会不肯?
心里虽然非常的满意,叶春秋的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淡定的态度,道:“既然足利殿下有兴致,此事,我算是拍板了,相关的事,我会交代下去,从镇国新军之中挑选三十人前去贵国京都,至于枪弹之事,却不是我一人做得了主了,你知道,这镇国府乃是股份制,即便是枪弹,若没有朝廷的准许,也是万万不成的,因而我还需去为殿下说项,价钱,得去招商局和孙大掌柜商量。”
足利义材大抵知道,这幕府的新军,未必能牢牢地控制在幕府的手里,可是又想,只要幕府与镇国府之间能够相互依存,那么被镇国府夺权的危险也就降到了最低,要指挥幕府新军去针对日本国内的大名,当然好说,只要不是针对镇国府,又有什么干系呢?
想到此处,他反而放下了心,忙道:“此事,便拜托镇国公了。”
“哪里的话,你我之间,同气连枝,彼此相互依存,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叶春秋这句话倒不是客气,很是实在。
叶春秋甚至心里感叹,大明的对外政策,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帮了自己的一个大忙,正因为这种与邻为善的国策,使得各国都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大明并不会贪恋你的土地,正因为如此,大家才趋之若鹜地跑来朝贡,也因为这种固有的认识,所以才会有今日的两国互信。
譬如这足利义材,他宁愿相信镇国府,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国内的大名,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他清楚大明的国策,大明对倭国没有开疆拓土的野心,这就不会影响到幕府对于倭国的统治,而幕府真正的心腹大患,反而是国内林立的诸侯。
正因为有这点共识,对于新军的主导权,虽然可能捏在镇国府的手里,足利义材反而不放在心上,只要不反对镇国府,那么足利家族对于倭国的统治,也就固若金汤了。
说完了正事,二人都不由轻松起来,叶春秋心想,这算是镇国府第一次展开军火的贸易,恰好现在镇国新军的步枪已经经过改良,正准备换装,淘汰下来的这一批枪械,正好送去倭国,从此镇国府又多了一个财源,军火买卖,历来是暴利,何况靠着这个,若是能在镇国府养起一批匠人,实在太好不过。
办完了正事,随后二人谈天说地,各自说了一些见闻。
足利义材心花怒放,心情甚是愉快,所以说话也轻松一些,道:“此番来朝,收获实在太大,只是倭国现在百废待举,我欲早些回到倭国,筹措钱粮,噢,步枪之事,要尽快为好,金银之事,倒是好商议的,就怕大明皇帝不准,却有些难了,不过料想镇国公言出必践,既然答应此事,定然会有保证,那么,我想过几日就坐船回国,也好早些招募武士。”
叶春秋心知他怕夜长梦多,倒也没有拒绝,便道:“什么时候走,殿下打一声招呼,叶某为殿下践行。”
说着,足利义材便动身告辞,叶春秋将他送出去,叫了仙鹤车,要将足利义材送去鸿胪寺,足利义材突然驻足,道:“下国若是编练新军,该用什么名号好一些?”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授人以鱼
《
叶春秋倒是没有想到足利义材连这个都会问他,倒也看出了足利义文这是有着讨好的心思,并没有感到反感,随即道:“倭国练兵,乃是典范,不妨就以模范新军为名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