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了,等快要入冬的时候,那些疯了一样的胡人势必会洗掠那关外汉人的牧场。
哼,一旦流了血,且看那叶春秋该如何交代!
想到这里,杨廷和本是不平衡的心终于舒坦了一些,便含笑地朝李东阳行了个礼:“是。”
………………
哒哒哒哒哒……
此时,朱厚照正愉快地骑着快马,驰骋在草原上。冷风刮面,他也恍若不觉。
细细而看,他的腰间插着数柄骑枪,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发。
在朱厚照前方数十丈外,一头獐子正疯狂地奔跑,朱厚照毫不迟疑地抬手便击发了骑枪,连续射了三发。
啪啪啪,那獐子猛地跃起,只是在半空扑哧了一下,接着便血流如注地落地。
“好枪法。”
身后一骑火速追上来,却是那赵大哥,赵大哥很佩服地看着朱厚照。
这个家伙简直就是天生的草原英雄啊!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对骑枪上手奇快,马术也是精湛无比,而且居然对这里的人文地理了解得比他还清楚,这家伙竟还粗通一些蒙语,更可怕的是,他说起兵法来,可谓头头是道。
牧场里三百多人,无一不对这个年轻人信服有加,连黄东家见了他,都对他青睐无比,竟有将女儿嫁给他的意思,不过这朱寿,却也没有答应,只是不置可否,专心地教人使用骑枪和骑马之术,他总是随身带着一张舆图,闲下来的时候,他便趴在帐里琢磨着舆图。
也不过几个月功夫,他已脱颖而出,隐隐之间,已是这个牧场真正的主事者了。
“小赵啊。”朱厚照看着赵大哥哈哈一笑,从前的赵大哥,现在成了小赵了:“将这獐子捡回去,叫刘东几个剥皮,煮了,晚上下酒吃。”
赵大哥连忙笑着下了马,快手地捡起獐子挂在马下,一面道:“朱公子枪法如神,教人佩服。”
朱厚照撇撇嘴,望向天穹,道:“哪里,不过是勤学苦练而已,这骑枪实是好东西,银子花得值,你知道这骑枪最大的妙用是什么吗?”
赵大哥道:“自然是比弓箭射得更快,比弓箭射得更精准,比弓箭……”
朱厚照抿抿嘴,他唇上的一撇小胡子被这冷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原本白皙的皮肤,略略带了几分黝黑,他却只是笑着摇头道:“错了,这骑枪的真正作用在于上手快,要培养一个弓手,若是在从前,需要数年,可是现在,只要是个汉子,苦练个把月,便可媲美一个蒙古的骑射手了,骑枪的真正妙用就在于此。就如一个真正的武士,没有三五年,是绝不可能在战场上成为雄狮的,可是有了这骑枪,只需一个月,人人都可是武士,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地方。”
赵大哥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伙子,虽然年轻不大,可是他说的每一句话,居然都极有道理。
赵大哥连忙点头道:“朱公子高见。”
朱厚照豪迈地笑着道:“哪里是高见,这是常识。”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不虚此行
《
常识?
赵大哥有种很强烈的哭笑不得的感觉,我特么的浪迹江湖半辈子,也没有这样多的常识呢!
他愈发地觉得这朱公子真是神鬼莫测了!
此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来,笑了笑道:“朱公子可知道一件事吗?现在青龙那儿正四处寻找两个人,那悬赏可高了。”
“嗯?”朱厚照侧目看他一眼,道:“什么人?”
“倒是和朱公子一样,出身福贵,却是跑到关外来了,只是私下里,有人流传说是天子……哈……一开始,我还怀疑过找的是朱公子呢,可是听说找的是天子,我便不信了,呵呵,不说这个了,我们该做的还是好生为黄东家办事,就不打那悬赏的主意了。朱公子,时间也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朱厚照看了一下天色,随即点头道:“回去吧!”
赵大哥确实一开始对朱寿的身份有些怀疑,可是很快,这个念头便打消了,他怎么都觉得这个朱公子断然不可能是什么流落在外的天子。
天子那该是养尊处优,满口仁义道德的,哪里能像这朱公子这般,在马厩里照样睡得香,有一手漂亮到极点的骑术,还孔武有力,又有如此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朱公子说话时,总是不经意地会说几句他娘的之类的粗口,他平常穿着一件御寒的皮制衣衫,也和其他人一样席地而坐,照样是几日不洗一个澡,大口吃酒,大口的吃肉,用草茎剔牙的动作,完全就像一个久经世故的小无赖,撒尿的时候,掏出了家伙,还要把人邀来一起,迎风飘飘,看谁射的更远,这简直就是无赖中的无赖,泼皮种的泼皮。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生在帝皇之家的天子?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位新的带头大哥挺讲义气的,黄东家给他提了薪俸,他是一分半点也不看重,其他的人,薪俸到了,多少要储存起来,而他呢,却是叫人买酒,让大家聚起来一道喝,谁若是有点困难,他也是慷慨解囊,从不将银子当银子。
有一身的本领,又和人打成一片,几个月功夫,牧场上下,没一个人不对他敬佩有加了,虽然年纪轻,大家却都叫他朱大哥,便连附近牧场的人,也都听了他的大名,若是有牧场的人和朵颜部族人发生了什么口角和冲突,将这位朱大哥请到了,朱大哥胆子大,他真敢冲上去,扬起拳头把人打得服服帖帖为止。
这人若是天子,赵大哥真是一万个不信,他若是天子,老子就是天子他爹。
赵大哥很愉快地翻身上马,跟着朱厚照策马朝牧场方向赶,朱老大这个人实在很念旧情的,因为自己曾是他的赵大哥,所以一直对自己很照顾,历来让自己跟在他的身边,这也让赵大哥渐渐风生水起起来,在这附近也算是闻人。
二人策马,一前一后地回了营地,在营地的门前,钱谦早就在外焦灼地等候了,一见朱厚照平安回来,连忙上前道:“公子,今日带了什么鲜活……”
可惜钱谦这一套不太好使了,这朱厚照一回来,顿时许多人热情地跟他打起了招呼,这些牧人早已学会了骑马,此时天色将晚,霞光万丈,许多人骑马赶着牛马回到圈里,还有一些刚来的新手,晃晃悠悠地骑马跟在背后,可是每一个人见到了朱厚照来,纷纷打招呼道:“朱大哥……”
“哟,朱大哥好……”
朱厚照抿着嘴,一一点头。
成为了这里的带头大哥后,他那皇者气势便渐渐显露了出来,此时,颐指气使地道:“待会儿让杨胜清点一下马圈,新送来的牛犊子和小马驹要特意看管一下;小钱,带人把新来的都召集起来,让他们练一练枪;今夜杀一头羊,让冯二娘来煮,莫让赵恩的婆娘去打下手……小赵啊,带着人在附近警戒一下,近来这里不太平,你没看到那朵颜部的牧人都许久没有在这附近出没了吗,事有反常即为妖啊。”
“好嘞……”
“是。”
听着手下的人一一应下,朱厚照感到很满意,随即便直接打马进入了营地。
所谓营地,也不过一群帐篷堆罢了,外围只是用栅栏围住。
回到了自己的帐篷,朱厚照很习惯地点了马灯,这马灯是玻璃罩子,上头有一个孔通气,里头却是火油,可以遮风。
将马灯移近,朱厚照的目光便落在了那舆图上,他小心地拿起了炭笔,这炭笔用的人可不多,多是镇国府研究院的人用的,市面上能买到的少,这还是朱厚照托人去青龙好不容易买来的。
只见在舆图上,朱厚照已在这里做了无数个标记,都是出关牧场的大致方位,这些牧场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围着青龙,而他的目光,最后也落在了青龙上。
每次看到青龙的时候,朱厚照便吸了口气,脑子里也不由地在想……
春秋现在不知如何了,这家伙,倒是在青龙快活得很……
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这笑容许是因为心头涌上了一些温馨的回忆,带着几许暖意。
天已冷下来,他随手拿起案边的一件大衣披上,蜷着身子,又不禁想了许多。
他真的很喜爱这样的日子,只是可惜,他知道这是不能长久的,因为现在,他已经有些想念朱载垚,想念自己的母后,还想去见一见叶春秋了。
不知叶春秋那个家伙在关外,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想念。
刚才听赵大哥说叶春秋现在还在寻找他,还给了很高的悬赏,其实他前些日子就知道有人四处在牧场附近寻访一个和他酷似的人,哈哈,叶春秋一定很焦急吧!……
叶春秋理应也会想念朱小海,想念他的妻子吧。
想到此处,朱厚照抖擞精神,他龙目一张,心里不禁想,自己在关外能呆的时间可能不多了,自己必须得做一些事,方才可以令自己不虚此行,也好让那些看轻自己的人看看。
………………
谢谢大家对老虎的关心,最好顺便求点票儿,老虎拜谢!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御胡
《
天色完全漆黑起来,星夜无光,唯有营地里无数篝火点起,照亮了这片草原。
其实每到入夜,这些渐渐已经习惯了关外生活的汉人都会娴熟地架起篝火,随意地盘膝坐地,豪爽地喝酒吃肉,欢快地聊天说笑。
没了世俗的烦恼,许多人甚至放声高歌,这是属于男人的世界,在这世界里,腼腆的人渐渐开朗豪迈,连平时畏畏缩缩的人,说话都不免带上几句天南地北的骂娘声。
他们和真正的胡人不同,他们有充裕的物资,有足够的盐巴,有穿得暖呵呵的衣物,有蹭亮的马镫和合金钢打制的匕首。
他们在此,衣食无忧,因为他们养出来的牛马和胡人不同,他们背靠着关内,有足够的需求,能令他们养出来的牛马足够买一个好价钱。
一些家眷,已经络绎跟着来了,她们专门负责营地里的一些杂事,大家如一家人一般,甚至等到那青龙的砖窑开始敞开供应的时候,东家甚至决定在这里开始搭起砖头结构的屋子,还会专门在屋里搭建火炕和壁炉,保证每一个牧人的舒适。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的牛羊,牛羊就是财富,是巨大的财富,任何一个东家都深知这些牧人们的重要。
朱厚照从帐中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敬畏地站了起来,有人自动给他让了位置。
朱厚照随意地坐下,开口便道:“狗娘养的,真冷。”
众人纷纷大笑起来。
有人高声道:“朱老大,据说东家要嫁女儿给你呢,怎么还不肯答应?”
朱厚照面不红,气不喘,完全没有小青年一般的羞赧,很直接地道:“怕是消受不起,还是另请高明罢。”
哈哈……
众人又纷纷大笑。
正说着,哒哒哒的快马却是从远处传来,外头警戒的人大叫道:“青龙来人了。”
众人纷纷起身,有人不禁按住了腰间的枪柄。
在这草原上,必要的警觉却还是需要有的,前些日子,就出现过有胡人趁夜袭击其他牧场的事,听说还死了三个人。
很快,便有人飞马进来,气喘吁吁地举起手里的令牌,道:“镇国府有令,入冬在即,各大牧场加强警戒。”
众人纷纷围了上去,只见是个穿着黑衣的巡警,他高声着继续道:“为此,镇国府特颁御胡令,凡有敢侵入牧场的胡人,尽都可杀,诛杀一人,提头去镇国府,可领赏金一两,今日开始实施,望关外诸牧户,相互传告。”
众人听罢,顿时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道:“若是没有侵入牧场的呢,朵颜部的算不算……”
朱厚照听了,却想得比寻常人深远。
他没有走上去凑热闹,而是压着眉,心中思量。
看来,一场血雨腥风要开始了,万万料不到春秋这家伙的应对办法居然是用这御胡令,赏金一两,说多不多,说少其实也不算少了。
远处,便传来了叫嚣声:“镇国公都这样说了,弟兄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杀人不用偿命,弟兄们怕个什么?”
许多人都跟着起哄起来,这些人已经有了几分野性,再不是关外那些老实人了,在草原上,若是不显得自己够狠够胆,只会被人瞧不起,为人所轻贱,何况每日骑着马四处放牧游荡,体力早就打熬出来了,每日吃着肉nai,营养也是充分,何况腰间还别着火枪,只是隔三差五地打獐子,打野兔,也早就腻歪了。
“朱老大,朱老大,你来说一句。”
此时,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只是等他们回眸,却发现朱老大已经不见了,反而他的帐子里,已经隐隐点起了灯,许多人不禁愕然。
唯有吃瓜群众钱谦却似乎明白了几分陛下的心思,陛下这又是去看舆图了啊。
钱谦不禁紧了紧自己腰带,腰带上别着几把骑枪,心里不禁在想……
依着陛下的性子……
………………
大漠的天气已是愈来愈冷了,一股寒流开始席卷各大草场,雪还未下,在关内可能还只是深秋,可是在这大漠,几乎各大草场却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这里的人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从这里呱呱坠地的人从开始蹒跚学步起,他们便知道一个道理,生活是如此的艰辛,条件是如此的恶劣,人要活下来如此的不易,正因为如此,所以但凡想要生存,想要让自己的婆娘和孩子能够遮风避雨,能够有东西果腹,就必须去拼,去抢,不深谙此道的人无法熬过冬天,不学会这些的人,哪怕只是有一丝恻隐之心,也是致命的。
人性并非本恶,不过高尚的情怀和仁义道德,在这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面前,也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于是,每一个部族都不乏有人开始磨刀霍霍起来,他们已经开始寻觅起目标,有的部族是为了自保,有的,是因为夏日并没有储存更多的马料和粮食,而选择了让别人无路可走,换来自己安然度过寒冬。
已经没有人有心去放牧了,而今年,在这浩瀚的牧场上,在靠近这长城一线的部族眼里,他们显然已经有了各自的目标。
他们没有轻举妄动,不轻举妄动,绝不是他们在等待什么,又或者是他们心怀恻隐,只是因为……他们并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最后被其他的部族打了黑枪。
而汉人的牧场,御胡令也已颁发,除了下令各大牧场御胡之外,还有相关的法令也随之颁出,譬如镇国府随时征募牧人,譬如各牧场之间相互联保。
这些在关内一盘散沙的人,竟无人去质疑镇国府的命令,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处在草原中的自己风雨飘摇,唯有团结一心才得以生存,唯有背靠着镇国府,才能度过这个冬天。
这几乎成了每一个人的共识,人在万里之外的异乡,在这布满荆棘的地方,虽然生活比关内要好的多,可是依然不可避免使每一个人有一种不安全感环绕在心头,因此,唯有抱团,方能取暖。
《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圣君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这一次若是汉人的牧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不但商贾们对投资关外失去巨大的信心,也正好给了许多人攻讦的口舌。
能否站稳脚跟,就看这个冬天了。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往往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草原上就难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因为这个时候大雪覆盖了草场,而蒙古的铁骑往往是轻装上阵,他们不可能组织大量的军马,带着巨大的辎重去作战,因此往往草原上的军队作战,都会选择开春或者是夏日,一到了秋冬,虽然会更加残酷,可是绝大多数,却是小股的敌人以袭击和骚扰为主,属于单纯的劫掠,而非真正的军事行动。
可即便如此,也依旧可怕得很,因为这些强盗一旦得手,就意味着烧杀掳掠。
为了防备这种袭击,各种相关的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关内和关外,完全是两套法则,为了应对关外的任何情况,叶春秋总会与幕友和新军制定任何可行的办法。
现在在关外的镇国府,颇有些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切都需从头学起,可残酷的现实,却已不给他们太多的喘息时间了。
只是,在这凛冽的寒风之中,也未尝不会有一丝温暖,一片小小的书信,混杂着叶家的家书,送到了叶春秋的案头上。
叶叔父亲启,朱载垚敬上……
歪歪扭扭的字,这是什么鬼?
叶春秋带着疑惑,打开了书信,这竟是太子殿下的亲笔书信。虽然字迹像狗爬,而且有些地方,涂涂改改的,甚至有些复杂的字,显然是被人删改过,可是……特么的太子殿下居然会写字了。
叶春秋那连日来紧绷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不少,甚至忍不住眉开眼笑。
四岁多的孩子能写字,虽然这在后世,只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且较为聪明的孩子勉强可以胜任,可是叶春秋还是觉得有些稀罕。
他那总是浓稠在一起的眉毛终于舒展了起来,专心地看着这封特别的书信。
书信之中的内容很简单,大致问了好,说起了自己的父皇跑了……
看到了这里,叶春秋汗颜,朱厚照果然不是东西,竟让自己四岁的孩子担心。
接着便说自己已经开始读书,在几个师傅的教导下,已可以背下三字经和千字文,还学会了写字,当然,看这字迹,叶春秋有些心疼,小孩子的手骨还未长好呢,就急着开始练字了,拔苗助长,只怕这不是什么好事。
接着便是语焉不详地交代了一场杨廷和如何使坏的事,当然,伟大的小英雄朱载垚挺身而出,将他驳斥得无地自容。
是无地自容吗?叶春秋有些怀疑,他大致可以想象,一个和四岁孩子辩论得杨廷和是什么样子。
叶春秋看到这里,不禁开怀大笑。
“公爷,怎么了,莫非陛下已经找到了?”一旁帮忙整理公文的唐伯虎难得听到叶春秋露出这样爽朗的笑容,不禁精神一震,满是期待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笑道:“不,是他儿子修书来了,哎,真是个好孩子啊,和我幼时一样聪明。”
唐伯虎像见了鬼似的,连忙凑来:“来,来,来,学生看一看。”
他这一看,也是大笑:“这是我大明的福气啊,太子殿下异日必定是个圣君。”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暴风来袭
《
叶春秋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朱载垚的书信上收起来,吁了口气,才对唐伯虎道:“倒是难为了他,你拿笔墨来,我回书给他。”
对于唐伯虎对朱载垚的的评价,叶春秋未必认同,不过很愉快倒是真的,但有天大烦心的事,也不免被这封稚嫩的书信所冲淡了。
唯一令人不悦的,怕也只有书信中提及到的那个使坏的杨廷和了。
杨廷和显然并不是想和叶春秋死磕,只是想碰瓷而已。
诚如这家伙从前总想钻空子,想要将人当做他的垫脚石一样,这一次又找到了一个空子可钻,眼见不少士绅被镇国府的南人牧马而弄得‘怨声载道’,于是在这时候,选择做一件收割民意的事。
叶春秋完全明白,杨廷和毕竟刚刚入阁,底子薄,正是需要得到这样的赞誉。
这个人,看似是守正的大臣,可实际上,却最擅长一将功成万骨枯。
叶春秋虽知道这个家伙坏不了太多的事,可是这种行径,不免令人不齿。
你可以反对我,甚至叶春秋的泰山大人察觉到南人牧马的弊病,自然会私下里修书和叶春秋探讨,即便是那谢迁也感觉有些不太对,觉得叶春秋这一次可能会得罪人,所以也会修书过来臭骂叶春秋一顿。
这些,叶春秋作为一个后生晚辈,都能够接受,乖乖地挨骂,还得小心地修书回去陪个不是,而后尽力去阐述自己的想法。
可是似杨廷和这种喜欢在别人背后捅人刀子,以此收益于自己的行为,就有些无耻了。
令人恶心是有的,但叶春秋不作理会,他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把太多心思花在这种人身上,就实在太不值得了。
只是他心里不由生出一个奇怪的心思,呃……难道自己该要发出一声感叹,呀,幸好有太子殿下在?
这样的想法,好像怪怪的。
想到这个小家伙,在这个带着刺骨寒意的关外,令叶春秋的心里感到暖洋洋的,不由自主地会心而笑。
带着点点笑意,小心地收了书信,正准备下笔给朱载垚回信,却在这时,有人急匆匆地进来道:“公爷,辽南牧场遭人袭击,足足一百多骑。”
“来了!”
叶春秋眉头微拧,口里低声念了一句,不禁精神一震。
他很清楚,这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牧场遭受袭击,更不只是这百多人,这,理应只是一个序幕而已罢。
只是叶春秋知道,他现在能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