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451之争雄欧陆-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虺罚⒂示址植渴鲅妹拧�
还有一章,写得慢,各位多多包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35章 53新政(二)
当然,县里面也只是这些。
邮局分部还要分管地方的驿站,这部分中央和地方一起贴钱;另外还有税关的看守,这是税房负责发薪水的,但却是属于府里面统一规划;户部专职民事,分出税房是为了清净;兵房和刑房不但受县丞节制,还要归属府里和中央直线监察。十个衙门里有的属于县令管,有的属于县丞管,税房专属主簿管,邮局分部又是全国一盘棋。
所以地方上已经乱成这样,严重影响到了行政效率。不改也是不行。
同时还有两个系统在第三道命令里出现了。
第一个是公议。现在官方的正式名字是乡校。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地方人民议论发声的地方。每个镇子和每个村都要组织乡校,各级乡校层层组建,然后止步在乡一级,然后乡校与税房直接挂钩,负责税收比对,摊派。同时还要与户房沟通,梳理地方政事。这就是议会的用处。
当然,甩锅的时候也是背黑锅的主要地方。谁让是他们提出的建议呢?(笑)。
第二个是监察系统。这个当然是和司法一样,都是分离的。
县里面的司法和兵事虽然不是分开的,但是不代表以后不分。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监察系统很意外的被委身于地方上的乡校。乡校们的评价代表着官员们的升迁滚蛋,这也是以民制官的另一个好处。同时不只是乡校,地方的初等学堂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这是属于国子监的内容。
另外第三道命令里也包含了另一部分的内容。
漕运、湖泊河道、税关等内容也一一定下。
漕运主要指未来的第聂伯河以及其他大河的漕运内容,湖泊河道、税关等也大差不差。这些东西都归府一级的规划之中。
而府的官员主要有府尹(负责民事,但也要总理大政)、布政(府尹的民事助手)、提刑(刑名司法)、按察(检查官员)四个衙门组成。
多出来的按察主要负责各地的乡校意见梳理,在评判官员升迁和官员失格上下功夫。
另外府的附属机构除了漕运等之外,正牌的三班十房升格为三衙十所。算是升了一级。
于是剩下的梳理就到了中央。
中央怎么算?
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因为中央最是麻缠。
首先是大汉采取内阁制。这是一个非常好甩掉皇帝黑锅的体制,并且也很适合提高行政效率。
内阁入阁主要由皇帝(未来的)挑选,并且也要公认才好。
然后中央的各种事权也开始全部规划。
往日孟卓彦总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中央上,大汉主要向宋代制度看齐。入阁的都要加参知政事的头衔,首辅加中书门下平章事。
首先剥离兵权。这个是对外以及对国家兵的权力。兵部归入枢密院之中。枢密院首为陈翰林,正二品,加参知政事衔。
然后便是办事的机构设置。
内阁之下,设中书门下省(负责提出规划、审计规划)和尚书省(执行)。
中书门下省又主要向上承接,有审计院(大家都懂)、规划院(主要负责整理规划)、铨曹院(官员审计提迁)和监院。
尚书省则比较多了,吏、户、礼、刑、工外加税部、商部、教部三个正部共八部。然后是邮局、殖民局等外挂的局子衙门。局子衙门实际上是绕过尚书省向上负责的。
之外还有御史台、大理寺、都察院、钦天监、国子监、鸿胪寺、宗正寺、太常寺一共八个直属于内阁的单独衙门。
御史台与地方的按察是一条系统,属于官员上的检查;钦天监负责天文和农业历法规划;国子监是教育,下属高等学堂和初等学堂,最近在办中央国子监的直属学校;鸿胪寺则与礼部有交叉联系,礼部负责外交和礼仪(地方上的则归属于教谕,负责教学),鸿胪寺负责来宾、使节的安置,实际上是个清汤衙门,主要官员在礼部做副官。
还有大理寺和都察院。前者负责进行司法执行,后者负责立法审法和事后司法检察。
以及宗正寺和太常寺。宗正寺不用说,秦苍和秦川以及秦四两,再加上撑架子的秦长安一家,一共四家秦氏被纳入宗正寺的范围,不过也是个清汤衙门,由秦氏族人在负责。
太常寺则负责各官员的后勤保障、朝会指挥等等。
于是,
孟卓彦任中书门下省的中书门下令,加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内阁。
秦长安任尚书省的尚书令,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王荣芳任工部尚书,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陈翰林任枢密使,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张琦任商部尚书,入内阁。。。
杨琇高福星高照,加礼部尚书,暂不入内阁。
其他的尚书及次位都简拔了一群人上来。如地方上的汤茂入京任都察院院长,孟卓彦的得力助手张成林任大理寺正卿等。
魏阳任殖民局局长,秦川任宗正寺宗正。柳玉京任教部尚书,名义上是管理国内宗教,实际上是在以官府正部的方式推行改造后的道教。
其他的人选也一一扎堆。
目前主要是铺起一个官府的架子。许多机构,如鸿胪寺实际上挂在礼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不怎么分家,太常寺正卿实际上是内阁的一个厨子和礼部的一个老学究一起在兼任。。。。。。
必须提到的是,许多官员的子弟都已经加入了分派官员的行列。如王荣芳的几个儿子在户部和税部,孟卓彦的大儿子孟长青避嫌,去了礼部修养,秦长安的大儿子秦福临在铨曹院任主事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分官盛宴。以至于赤州人都说在大街上一板砖可能都能砸出一个官来。
这样也让一个月四千海佩伦的官爵金支出一下子高到了九千多海佩伦,支出整整涨了一倍!
但是这是一个国家的必经之路。架子铺开了,骨肉才能长出来。
如原先的各监,现在都部分并入了工部和商部,然后自组一院——监院列在中书门下省的四院之中。他们也都得到了最少四品的官位。
这场官职上的大变动被称为53新政,成为了大汉开国以来最重要的事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36章 马骚味
五三新政听起来当然是很粗俗。只不过是因为在一四五三年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而实际上,正派的史书里当然是不能这么写的。
史书里写的无一例外的全是‘赤京鼎革’!
赤京,便是赤州。只不过在正式的发布了政府成立的各种细则之后呢,赤州便改名为了赤京。为此还特意在南区的更南边再开辟了一块儿住宅区,迁入五百余人让赤州的人口活生生的顶破了一万人的总数。
赤京鼎革的意义当然是非凡的,在评价里全部都是‘立一国道统’‘全上下之通’之类的评语。
而实际上对于参与了赤京鼎革的人来说,这不过是把本就有的系统再整理一遍,正式确立而已。唯一不爽的,可能就是看到一群人都摘了桃子,拿了往日不敢想的大官。
“诸位皆是从龙之功,大汉必将名留后世!”
说起来,秦苍这一句狗屁不通的对联竟然被官员们刻在了西北的正门——金龙门的两侧。日后众多的汉人,甚至东方的汉人来到赤京瞻仰圣迹的时候都纷纷绕道表示这谁写的,我不知道(心里想的是真是没文化,这肯定不是太祖的!)。
另外一件事就涉及到了宗正寺。
功名爵衔如何分?
经过许久的讨论,最后大概认为,王族首先五服之内袭爵,五服之外只列族谱。
封秦川为陕公,秦长安为咸安伯、孟卓彦为辅运伯、王荣芳为效慎伯、李安世为维柱伯。另外张琦、魏阳等人各有封号,不过是子爵。还有秦福生和秦稳当他们都是子爵起身。
现在唯二的公就是秦川和二儿子秦弘润了。
于是纷纷乱乱的十月过去,十一月的时候,秦苍拿着不多的钱财又简略的兑换了一次。
这次依然是人口。五千人口随后来到了壁邺府之下的长津卫垦殖。这个长津卫在今乌克兰的扎波罗什城。在金城县往南的一段河中岛东侧。控制了这个地方,不只是中转站的功效,还能联通东西,阻断河流。
另外当然是历代皇帝不能少的东西了。
一个内部监察、对外暗杀刺探的组织。
其名曰——中统!全称为——中央统御侍卫亲军司。
好吧,这只是秦苍的一腔恶意,但是这个组织的确被他复刻出来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国内没有太监,没人帮他监察各方。虽然已经有了乡校和按察,中央有都察院和御史台,但是这都是草台班子初创。他需要一个可以真正得到有效情报,刺探各方的组织。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了,我这儿没那么多的礼数。”
【潘氏家族。祖籍浙江,世代为锦衣卫。现家主潘道安、字鹏举,再转三法司,后又入锦衣卫。土木堡事变而受人牵连,不得已举家西逃。潘氏子弟世代习刑名诉讼、审讯刺杀缉捕。】
秦苍坐在书房里,一个黑影伏在窗外。
“接着这个令牌,去西山牧场找一个希腊人,叫杨毛。从今以后,他帮你负责刺探情报的事物。你的中统必须在全国各地铺开!一县一乡都要有你的人给我定期传达消息!”
“是!”
“银钱也屯在西山牧场了。钱不是问题,你能不能把架子铺开,这才是问题。”
“臣明白。”
“听说你弟弟擅长刑名诉讼?”
“是,本家族弟道全,曾在三法司内转辗。”
“那就让他去找张成林吧。也是个光明正大的大理寺少卿了。再多带几个族内子弟,大理寺和都察院都缺人。”
“微臣告退。”
“。。。。。。”
秦苍站在窗户边,看着云淡云卷,心里不由舒了一口气。
然后他眼睁睁的看着一个黑衣人从一家人的飞檐上跌了下去。。。。。。
“小贼!好胆!敢在我巡防司眼下偷盗!”
“希望靠谱吧。”秦苍心里感叹。装逼你也给我把手脚收拾完整啊。你这么整,我还要批条让人从赤京巡防司里把你捞出来。。。。。。。
巡防司便是古代那些金吾卫啊之类的负责京城治安的组织。现在在做事的是李景颇,高等学堂里一个颇有文化功底的人。这个人兼通文武,少时还中过童生,故而刚出门就直接拉到了巡防司上任。
赤京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按照钦天监新修订的旧历,赤京过了史上第一个十三月。
以前是不知道,现在恢复了旧历,也就按着旧历开始过新年。不然日后回了中原岂不是要让人耻笑连哪天过年都不知道?
当赤州来到一月的时候,正是克拉科夫的十二月末。
斯利尼茨斯基脚底抹油的跑了,他一路直接带着人跑到了克拉科夫向卡奇米尔兹四世求援。
然而此刻的卡奇米尔兹四世正在准备和哈布斯堡的伊丽莎白结婚。
“那个狗腿子来了?”
“是的!他现在被我安排在了城堡里居住。说实话,我不喜欢他满身的马骚味。”总管不高兴的说。那马骚味让他以为自己在和一头野马亲密接触。
卡奇米尔兹四世回头,“我也不喜欢马骚味。所以你觉得我会见他吗?”
“不会,当然是不会。”
几个侍从围上来,为卡奇米尔兹四世整理衣衫。今天是娶走伊丽莎白的日子,当然也是娶走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的日子。
一旦成功,他雅盖隆家族将成为欧洲一霸!波兰、立陶宛、匈牙利、波西米亚!四个国家本来就国土相连,这一合并,当然是实力倍增!
毫不夸张的说,雅盖隆家族此时此刻是欧洲的第一大家族。
“找个地方,给他一个归宿吧。我不喜欢那么多磨磨唧唧的事情。”卡奇米尔兹四世出门了,无数的贵族正在等待他迎娶世间最伟大的辉煌!
而斯利尼茨斯基,这个马匪头子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我斯利尼茨斯基是不会败的!我们。。。。。。我们去找西方的教宗!我们改宗!就说。。。。。。就说黄祸又来了~!没错,就说这个!”
“对了,都去洗澡,抢个贵族换个衣服,把马骚味去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37章 过年
年末,除夕。
阿尔忒尼斯起了一个大早。床头上是乔素给她量身定做的大袖素色襦裙。而另一边的架子上还有一套火红色的,看起来十分庄重的金罗蹙鸾华服。那是明天一起去天坛祭天时要穿的礼服。
秦苍家依然住在离港口不远的这个大院里。不过大院已经经过两次拓土,变成了一个占地千亩的小型宫殿。为此秦苍还花了不少的钱来购买旁边人家的产权。
一家人当然要住在一起。阿尔忒尼斯还记得昨天晚上自己和秦苍奋战到了半夜,怎么今天早上就不见人了?
换上汉人的传统服装,阿尔忒尼斯在床头的一块玻璃镜前转了一圈,心满意足的收起了自己从君士坦丁堡带来的旧衣服。
既来之,则安之吧。她这样想。
这块玻璃上还有很多气泡,颜色也不纯,但是已经算是玻璃攻略组的杰作之一了。他们现在也停了手里的研究,回家过年了。
不管是赤京,还是临海县、得胜县、报喜县,又或者是鲁州、瑟州,所有的人都开始庆祝新年。在道教的老君庙的主持下,还有小规模的表演举行。就连只是大概只好过年习俗的外族人也在周围人的带动之下加入了庆祝新年的队伍。
舞狮、庙会也出现了各乡村之中。
作为帝王家,阿尔忒尼斯还是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的。而且今年历法修订,冬至也没来得及过,所以新年就显得格外隆重。
首先是打扫屋子。
一家一男四女二子一女,平常家里都有忠诚稳定的侍女打扫,所以说是打扫,实际上大家都是做做样子玩的。
这不,你看乔素还捏着秦弘鼎的手去擦刚上的玻璃。
早上的时间在喧闹之中度过。秦苍也挤了进来,东戳一下,西戳一下,搞得满室灰尘。然后再次被老婆们追着打闹。
对于这样的场景,阿尔忒尼斯已经见得很开了。只不过她还是第一次参加进来。
心里搅了蜜糖一样的阿尔忒尼斯回屋之后给在索菲亚港的王昌写了一封信。
“。。。。。。告诉他,我过得很好,我很思念他。把这封信带给他。还有。。。。。。。我亲自做的饺子。。。。。。算了,饺子会坏的。麻烦王总管帮我做一盘饺子送给我父亲。”
过年是要吃饺子的。所以中午时分,拿着家里的菜练习了好久的四个女人齐上阵,带着儿女一起包起了饺子。
至于她们的饺子嘛。。。。。。。
秦苍只能说你们包的难道是印度饺子嘛?怎么那么大?
就连乔素都包得大大小小,在场手艺最好的居然是秦苍自己!从小爱吃饺子的秦苍是有一手饺子技术的。
只不过这边没有好面,用的小麦磨的面粉也因为风车磨坊的粗糙而让面粉都显得颗粒化。但话又说回来,现代那种粉状的面粉在这里的确已经是天堂级的美食了。
下午,乔素四个女人带着女仆们把新的对联挂在了王宫门口。
而民人们也都拥挤到了王宫外。按照某种说法,这对对联代表着今年的主要方向,也即大汉的‘主题思想’。
【灭东虏平西戎、一国家家安宁】
【兴商货保正道、大汉万事如意】
怎么说呢。。。。。。
据说孟卓彦、秦长安等人回家之后都在琢磨怎么写出一副更好的对联,趁着晚上偷偷给改了,免得在后人看史书的时候太丢人。
而新修建起的国子监的学生更是个个开始吹嘘自己的写作功底比网上好得多。
总之,秦苍又一次为国内的文化水平画出了低水平的直线,让众多半吊子文人纷纷觉得自己其实挺好的。
快到晚上的时候,众人一起来到了院子东面的一个小屋子。这是一个布置庄重的地方。
“不肖子秦苍苟全性命,得以建国世界之西。然终不可迎灵位东归商洛,此为我一生憾事也。愿先祖明白,日后再不必责备后人东归故土。这新立之国便是我等之土。。。。。。。。。。”
秦苍双手奉香,跪在软垫上向历代祖宗行礼。有据可查的当然是秦苍往上追溯三代。但是三代以前就因为万里迢迢之远而误了许多。这支乞活军从头人到小兵,全都是农夫泥腿子,故而没有人会记得超过祖孙三代的东西。大家只是依稀记得,你是长安人、你是商州人、你是洛阳人、你是孟津人。。。。。。而万里之后,大家连这个都分不清楚了。
“他在做什么?”阿尔忒尼斯在心里想着。
不过即便是不明白,她也知道这是非常隆重的仪式,所以她也像其他女人一样乖乖的稽首,伏在软垫上。
出了这间屋子,索菲亚才低声向阿尔忒尼斯解释起了这个习俗。
“汉人相比于信神,更喜欢祭拜他们的祖宗。最近柳玉京尚书在推动的附籍君庙就是这个。把大家的吸引到老君庙里去拜祭祖宗。对于汉人来说,这比老君神更重要。”
是吗?
阿尔忒尼斯不知道如何是好。在赤京所有的异教徒都要接受教部尚书的管理。并且非常重要的是,异教徒都需要登记,而不合于汉人情理的东西则必须删除。
反应最大的是希腊人。因为这个规定其实是在针对东正教。国内只有他们和汉人的生活习惯出现冲突,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是希腊人,所以在屠刀之下他们的反应是最小的。
而另一大群体——鞑靼人则被各方面有意无意的放过。不管是长生天还是佛陀,又或者是安拉,柳玉京使出十二分力气分化瓦解,效果甚佳。
古迪勒部的萨玛仁上个月刚刚宣布决定接受道教为信仰。并且把长生天具化为太上老君,合二为一。
晚上到了,守夜。
秦苍给儿子们一个一个的包上压岁钱。
月亮升上来,一个月亮,两个家乡。
王昌拿到信已经是大年初五了。
他带着两篦饺子和着两封信送给了君士坦丁十一世。这位君王和着泪水吃下了据说是女儿亲手包的饺子,然后泪流满面。
直到这个时候,他依然无时无刻的体验着孤家寡人的感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138章 环黑海贸易
十分蛋疼的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和托马斯·巴列奥略两个人终于还是分道扬镳。
人们常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完美的体现在了君士坦丁十一世和托马斯之间。当胜利之后,被人们称颂的是君士坦丁十一世,是朱斯提尼亚尼,从中调度的托马斯却被冠上了委曲求全者的称号。
接下来,在德米图斯死去之后,罗马帝国的直系继承显然就冠在了托马斯身上。
那么,这就又回到了巴列奥略王朝的制度。
皇子们分别治理除了君士坦丁堡之外的海外领土。
所以,现在所剩的唯一海外领土就是达达尼尔海峡外的利姆诺斯岛和格克切岛。那两座不算小的岛屿其中一座的格克切岛已经分给了朱斯提尼亚尼。所以只剩下了利姆诺斯岛给托马斯。
可分出了摩里亚公国的托马斯如何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他要求把上色雷斯,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交还给罗马的土地交给他治理。理由也很简单,他需要一块海外领土。
现在除了君士坦丁堡,全都是海外领土。
这也让这对原亲密无间的好兄弟之间产生了裂痕。经过长期的宫廷斗争,双方终于在元气大伤之后重新分割。
上色雷斯再分出色雷斯西亚,这个更靠北的一块儿领土交给托马斯,而君士坦丁十一世终于在最后。。。。。。失去了唯一体贴的人。
君士坦丁堡的日子当然是过得很没意思的。
大年初五,在君士坦丁广场上,在君士坦丁记功柱之下,汉人们舞着狮子尽情宣泄自己的高兴。索菲亚港口三个月经手了超过十万海佩伦的商品,在君士坦丁堡已经形成了一股风尚。而王昌也就很快踏入了君士坦丁堡社会的高层。
但是对于这个腐朽的城市,王昌从内心里嗤之以鼻。
看哪,这是他们铭记祖先功劳的广场和柱子,他们就这样租给了外人。而这还算好的,再往西的狄奥多西广场和狄奥多西凯旋门已经荒无人烟。
不少希腊人也来参加了汉人们的庆典。这对于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来说,殊为讽刺。
不管怎么样,王昌自认是征服者的。
。。。。。。
一月,赛理斯人的船队再度起航。拥有黑海最强舰船力量的赛理斯人在整个黑海已经家喻户晓。在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