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知识大全-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忌在剧烈运动后吃大量冷饮。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体温升高、咽部充血。此时,胃肠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饮的刺激,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或咽部疼痛、发音嘶哑、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忌吃不卫生的冷饮
由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摄氏零下170度的低温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洁的冷饮,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故没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
婴儿忌食冷饮,幼儿少吃冷饮
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绝对禁食冷饮。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粘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因而不要多食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老年人慎吃冷饮
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已明显减退,对冷饮的耐受力也大大降低,如吃了过多的冷饮,不仅会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特别是体质虚弱的高龄老人,最好禁用冷饮。
忌吃不新鲜的冷饮
吃冷饮以“色清、味美、品鲜”的为佳,要认真查看冷饮是否卫生、新鲜。一般的果汁类饮料应没有沉淀,瓶装饮料应该不漏气,开瓶后应有香味。鲜乳为乳白色,乳汁均匀,无沉淀、凝块、杂质,有乳香味。罐头类饮料的铁筒表面不得生锈、漏气或漏液,盖子不应鼓胀,如果敲击罐头时呈鼓音,说明已有细菌繁殖,也不能食用。
夏季在空调房里,皮肤如何保湿?
方法一:自制保湿喷雾
用一个带喷头的瓶子加入矿泉水(农夫山泉就行);感觉皮肤干燥的时候就喷一下;效果不错;跟各大品牌的保湿喷雾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如果想有美白效果的话还可以加入一两滴柠檬汁。
方法二:自制保湿面膜
先去美容用品商店买几张纸膜(干的那种,5毛钱一张),用的时候将其浸泡在美容液(就是蜂蜜水、柠檬水或者用干花泡的水,记住一定要用矿泉水哦)里,然后再敷在脸上,很快脸就恢复水嫩了。
方法三:多喝水,最好喝蜂蜜水,很滋润的。
夏天吃什么中药进补?
冬令进补,有一定道理。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季节一概不能进补,相反,只要是症状需要,夏令进补也是在所必行的,但必须区别虚弱症状选择应用,选用原则如下:
滋补:就是服用具有滋腻性质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等。由于这些补品、补药都会增加消化道负担,有的还偏于温性,所以在夏季一般很少服用。然而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因此像患重症、手术后或妇女分娩后,即使在夏天也照样可以服用。不过要注意:(1)适量服食,不要过量;(2)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
清补:就是服用有补益、清热功效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西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包括枫斗)等。但要注意:第一是身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必须少食或不食;第二是服食应该有所节制,在春夏两季过于用寒凉药物,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平补:就是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这一类补品、补药为数较多,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紫河车、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若能在夏季正确服食,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只是在吸收蕴蓄方面略逊于冬令进补。
为了取得良好的进补效果,进补者应该以虚弱的类型选用相适应的补品、补药,如气虚的应补气,阴虚的要补阴,心虚不宁的要补心,脾虚食少的要补脾等等。至于自己的体征需要何种补法,应在中医的指导下实行。
夏天脸上总是油光光的,很不好看,怎么办呀?
“清新”和“持久”是夏天妆容的两个关键词,除了选对适合的产品,还要掌握独到的上妆技巧,才能让你的脸“无油光”而“有眼光”。
让底妆更服贴轻盈
1、上粉底前先上隔离产品,
可以加强粉底的附着力,让浮粉现象大大降低,提高粉底的持久效果。
2、在涂抹粉底前使用遮瑕产品将肌肤表面细纹填平,令上妆步骤更容易,整体妆容更持久顺滑。
3、用饰底产品和粉底调和使用,可以减轻粉底的厚重感,让妆容更透明、持久。
4、选择粉底时,乳霜质地的比粉状质地的更持久,不易脱落。
5、为了避免油脂轻易浮现引起脱妆,优先选用具有控油成分的饰底产品,避免毛孔出油过盛,。
6、无论你是什么肤质,无油脂粉底都可以使你的肌肤在夏日里自由呼吸。
7、使用水溶性的润肤乳代替油性的润肤乳,减少油脂的聚集导致脱妆。
8、防水粉底大多都是油性的,所以油性肌肤只可用于需要的部位,如脸颊、颈部,而不可以全脸使用,尤其不可用于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
9、以海绵蘸取适量的粉底,顺着同一方向慢慢地在脸上推匀,再以按压的方式让粉底更服贴。
10、海绵在脸上推开粉底的方式应该是垂直轻弹的方式,这样粉底与肌肤更帖合,粉底能更加持久。
11、如果用两用粉底上妆,将海绵拧成八成干,可以使上妆更容易、妆效更自然、持久。
12、在用湿海绵上妆后,接着用干海绵再上一次粉底,并在上妆过程中用海绵轻轻按压。
13、涂抹粉底后,用粉扑蘸取适量蜜粉,拍打脸各处,使面部盖上薄薄一层蜜粉,再用干净的蜜粉刷刷去余粉,以海绵按压,达到定妆效果。
14、把微湿的化妆棉放到冰箱里,几分钟后,把冰凉的海绵拍在扑好粉底的肌肤上,肌肤感觉格外清爽,妆容会更加清新、持久。
15、上妆后,在距离面部20公分处,喷洒上一点喷雾或者化妆水、矿泉水,使妆容服贴。再纸巾吸干,能防止汗水及游泳时的水弄花妆容。
16、上完底妆后不要着急进行下一步骤,静待十分钟,如果肌肤十分钟就出油,就要及时使用吸油蜜粉,加倍控油。
17、吸油面纸是维持粉嫩妆容的秘密武器。
让腮红更透明自然
18、腮红以粉质及口者喱质地优先,有效避免油光,维持妆容持久。
19、液状或霜状的腮红虽更易上妆,但不持久,可以接着使用与之颜色相近的粉状腮红,这样色彩会更明显也更持久。
21、,如果是乳状腮红,可利用湿润的海绵涂于双颊,然后用手指向外涂抹,可以使腮红透明而持久。
22、涂抹腮红后,在整个面部扑上薄薄一层的蜜粉,蜜粉是定妆的最好帮手。
让眼妆更细腻精致
23、先用眉笔画出眉型,
再用细的眼影笔蘸点水等到快干时,蘸点眉粉或眼彩粉,顺着眉毛形状轻刷眉型,少许的水分,可让眉粉更易固定在眉上。
24、画完精准的眉形之后,可以使用透明的睫毛定型液将眉毛的型态固定好,一方面维持完美的形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色彩粉末不容易脱落。
25、油性肌肤最好不要使用膏状或带有油脂成分过高的眼影产品,否则容易在双眼皮的折痕处产生细纹,破坏妆容。
26、粉末状或霜状的眼影产品较为适合夏天使用,眼窝部分也一样先上粉底,有助于眼影的持久效果。
27、眼影的粉末越细致越容易贴合肌肤,也越不易脱妆,所以上妆前要选择好产品。
28、在眼影刷或眼影棒上蘸少量的水,再用面纸将眼影刷上附着的水分吸掉,眼影刷快干时蘸上眼影粉,以按压方式上妆,眼影便不易脱落,而且颜色更好。
29、使用眼影棒以按压方式上色,然后用手指蘸取眼影,重复按压,让色彩更饱满。
30、选用防水型睫毛膏和眼线笔,可以最有效的保证不脱妆,这些产品一般都标有waerproof和water…resistance等字样。
31、睫毛膏完全干后,再刷上一层透明睫毛膏,妆效更自然、持久。
32、眼线笔持久度不如眼线液,想保持眼妆长时间不脱落,最好选择眼线液。
33、使用眼线笔上眼线之前,现在眼线部位上一道蜜粉,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持久效果。
34、以防水睫毛液代替眼线液描绘眼线,会有意想不到的持久效果。
35、尽量将眼线画在睫毛的根部,就像是把睫毛根部的点与点连起来,效果更清新自然。
36、眼线笔描画完后,再重复涂一层眼线液,效果更持久。
37、使用眼线笔后,在眼线上再盖一层眼影粉,可以使眼线更持久。
让唇妆更清新持久
38、选择持久口红或粉质口红,可以掩饰多余的油脂,色泽效果持久完美。
39、将遮瑕膏涂在唇部,再涂上口红也能让唇妆更持久。
40、画唇彩时,先用相同颜色唇线笔勾画出唇型,能让效果更持久。
用眼影刷代替唇刷涂抹口红,因为眼影刷不但大小适合涂抹唇彩,海绵又能吸去多余的油分,让唇彩更持久。
41、用专门的定唇液,在画完唇彩后,蘸上定唇液涂唇部。
42、涂上口红后,用一层薄纸巾盖在唇上,吸去浮色,再重复涂抹口红,加强持久效果,即使是普通口红也见效。
43、在唇部打上些许的定妆粉,除了可以模糊唇线轮廓之外,也可以让唇部色彩更持久。
夏天晒红的皮肤要怎么处理啊
西瓜皮敷肌肤
做法:把西瓜皮涂抹在晒伤的胳膊上反复擦拭,很快,西瓜皮的汁液就会被缺水的皮肤所吸。这样反复多次,皮肤的晒伤症状会减轻不少。如果用刮刀把西瓜皮刮成薄片,敷在晒红的皮肤上更有利于皮肤充分吸收瓜液。
原理:由于西瓜皮含有维生素C,敷在皮肤上具有消炎美白的功效,所以能治疗晒伤的皮肤。
茶水治晒伤
有关专家介绍,茶水最适合用来做紧急晒伤处理。
做法:用棉球蘸茶水轻轻拍被晒红处,这样可以安抚皮肤,减轻灼痛感。
原理:茶叶里的鞣酸具有很好的促进收敛作用,能减少组织肿胀,减少细胞渗出,对于轻微晒伤而没有暴皮的皮肤非常管用。
如果晒伤的面积太大,您也可以在家里的脸盆中加入浓茶,让晒伤的皮肤浸在水中多泡几分钟,效果会更显著。
化妆水冰敷
做法:先用蘸了化妆水的化妆棉敷面,要不断交替敷面。
原理:因为晒伤的皮肤极度缺水,补充化妆水有收缩毛孔、润泽皮肤的作用。
30分钟过后,您感觉怎么样?如果还要采用冰敷,您可以在化妆水中加冰块,或把化妆水放入冰箱冷却,然后取出已冻结的冰块,用毛巾包裹敷在脸上。
据有关人士说,症状较轻的晒伤,一般也要1~2天才会恢复,症状较重的则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所以要坚持治疗。
先吃饭较好还是先喝汤较好?
喝汤时间要讲究 常言道:“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上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顺利下咽,吃饭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的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纳入,从而避免热量摄入过多。而饭后喝汤,容易使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的答案是:先有鸡后有蛋。何解?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当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问者期待的是哪一种答案。当有人问你“先有美国还是先有英国”时,一句简单的“先有英国”就行了,最多再加上几句对历史的解释。很显然,鸡与蛋的问题要求的不是这类答案,无论你回答的是鸡还是蛋,一定都离真正被期待的答案很远,不然的话,文章的开头十几个字就够了。因为这里问者早已预先认为无论哪个直截了当的回答都似乎同样有道理,或同样缺乏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发问,如果不是早就断定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而故意刁难的话,就是想知道到底哪种答案更有道理,要你帮他解开心中的疑团。所以,这里要你说清的是“为什么先有鸡”或是“为什么先有蛋”,而不是直截了当的“先有鸡”或“先有蛋”。那么我们要如何回答这里的“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把问题本身可能隐藏的歧义加以澄清。“鸡”可以指所有的鸡,也可以指某只确定的鸡,“蛋”可以指所有的蛋,也可以指某只确定的蛋。如果问题中的“鸡”是指所有的鸡,“蛋”是所有的蛋,显然我们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有些鸡先于有些蛋,另一些鸡后于另一些蛋。如果问题中的“鸡”和“蛋”指的是某个确定的“鸡”和某个确定的“蛋”,那么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就不能单靠思维推理得知,而是要求我们进行实证性的调查研究,看看究竟哪天的什么时间哪只鸡被孵出来的,而哪个蛋是哪天下出来的。如果你认为在蛋壳里边鸡已存在,在母鸡的身体里蛋也已存在,问题会复杂些,但原则上,这样的问题只能个案处理,我们不可能给出一个普遍的哪个在先的答案。
其实,上面的都是题外话。我们稍作思考,就会知道问题中的“鸡”和“蛋”,是指“第一只鸡”和“第一个鸡蛋”。所以,问题的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先有第一只鸡还是先有第一个鸡蛋?如果有答案,那么答案的依据是什么?”现在,一个“先”字的含义决定了整个问题的性质,如果它指的是时间上的先后,就属于事实问题,如果指的是逻辑上的先后,就属于概念问题。比如说,你问我先有汽车还是先有汽车轮,我的回答是事实上先有汽车轮后有汽车,因为在时间顺序上,不先做好汽车轮子,完整的汽车就做不出来。但是在概念上,先有汽车,后有汽车轮子。因为在逻辑上只有先理解了什么是汽车,才能理解什么叫汽车轮子。那么在鸡与蛋的问题中,我们问的是事实问题还是概念问题呢?
如果把它理解成事实问题,那么只要你设想自己的寿命很长,从既无鸡蛋又无鸡的远古活到今天,且记忆力没有问题,一直不断地观察有关的过程,似乎你就能明白无误地回答这个问题了,可不是吗?其实呢,问题要复杂得多,我们稍微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思路问题多多。鸡和鸡蛋从无到有的过程,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像进化论所说的那样,动物从低级生物演变而来,这样的演变可以是缓慢渐进的,或者是突变的。第二种可能,就是直接创生的,也即在第一个鸡或第一个鸡蛋出现之前,没有导致其出现的从非生物状态而来的中间状态。
先讨论进化的渐进过程,看看情形如何。因为是渐进,过程中任何一天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天之间不会让你看到任何物种进化的明显迹象。这样的话,你的寿命再长,从远古无鸡无蛋时期活到现在,你就能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吗?那可不一定。想想看,由于在没有鸡和鸡蛋的时候你还没有机会形成何为鸡何为鸡蛋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你一刻不停地观察进化的整个过程,你都没有可能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猛然断定第一只鸡或第一只鸡蛋出现了,所以这条现场断定的思路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想法。按照今日我们对鸡和鸡蛋的定义或一组断定什么是鸡什么是鸡蛋的充要条件,设想一下进化过程中当时是鸡蛋先出现还是鸡先出现。其实,只有这样的思路,才可能有某种可行性,因为当时不存在给鸡蛋下的定义,定义只能取今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今日的概念理解过去的事情。那么,我们今日要如何给鸡蛋和鸡下定义、或采用何种判别标准才最自然合理呢?定义可能比较复杂,但鸡蛋一定是要在鸡的身体中长成的。今日,如果一个母鸡下出一个其他方面都像鸡蛋但没有蛋黄的东西,我们仍可以将其称作鸡蛋,但是如果某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造出一个与鸡蛋不可分别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拒绝称其为鸡蛋。如此看来,按照这种自然的定义,没有鸡就没有鸡蛋。对比之下,鸡是如何定义的?判定一个东西是不是鸡,是否必然要看它是否从鸡蛋中孵化出来?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有人在实验室里用某种遗传工程技术绕过蛋的阶段培养出一只各方面都与一般的鸡不可分别的东西,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把它称为鸡。其实这里已把事实问题暂时转换成概念问题了:在概念上是先有鸡后有鸡蛋。
概念澄清后,我们还是回到事实问题上来,继续讨论进化过程中的情形。这里,我们可以试图采取一种不符合原则、但也可以从某种角度理解的用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只要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与我们今日的鸡蛋在物理上不可分别的东西,不管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称之为鸡蛋。也就是说,我们用今日对鸡蛋物理性能的内涵描述,去指称鸡蛋概念产生之前的相符的对象,从而“鸡蛋”可以指称不是鸡下的蛋。这样的话,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呢?
假设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在第一只鸡出现以前,第一个在物理上与现在的鸡蛋相同的东西出现了,我们现在就把它称作“鸡蛋”。进一步假设这只鸡蛋是受精鸡蛋(有点奇怪,但如没受精这第一只鸡蛋也就永远不会变成鸡了),于是,这只鸡蛋在适当的温度等客观条件下就很快变成了小鸡:这哪是什么进化呀,这完全是奇迹!因为鸡蛋与鸡在物理上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相似之处,前者只是承载着后者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的控制程序再携带着必要的营养物质,把这样的先有控制程序后有物理过程的序列理解成自然进化的一个环节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在进化过程中首先成型的是鸡,而鸡经过自然选择慢慢进化成能把自己的机体信息经产卵的方式传给后代,倒是不那么费解了。这样,鸡也就在事实上先于鸡蛋。
现在再考虑进化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情形,那就是,很久以前某只鸟(或任何其他会下蛋的东西)下了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的蛋,孵出来后,有了第一只鸡。这样的话,那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蛋能不能被称为先于第一只鸡的第一个鸡蛋呢?从语言的使用看,把那叫做第一颗鸡蛋也许有可以接受的理由,从而我们似乎可以想象鸡蛋先于鸡的情形。但是,这样一来,问题的实质却被掩盖了。如果我们采取这样的概念使用方式,一开始的问题,就应该是“先有鸟,还是先有鸟蛋”之类的了。人们对“鸡”并没有特殊的兴趣,而是对产蛋动物与这种动物的先后关系感兴趣。这里用“鸡”这个词,只是说起来更方便而已。所以,接受这种遗传突变的可能性,并不影响我们刚才得到的结论的实质,只是把“鸡”换成其他的什么东西就是了,如果说的是鸟,那么答案就变成:“先有第一只鸟,后有第一个鸟蛋”。
现在我们再思考非进化的创生的可能性。不管创造的力量是源于上帝还是其他我们不知道的什么东西,事情都要简单得多。鸡蛋有两种,受精的和没有受精的。要先创蛋,这个蛋就必须是在没有公鸡参与的情况下达到受精的状态,而且由于蛋造出来时没有母鸡,还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蛋孵化。接着,还要重复整个过程,造出第二个受精状态的鸡蛋,孵出一只异性的鸡。然后,让造出的两只鸡交配,母鸡下蛋孵小鸡,才能让繁殖的循环过程开始并继续下去。这样的创造过程,虽然不是绝对不可能,但显然是笨拙混乱、事倍工半的。但是,如果先造鸡就是事半工倍了。一开始就造两只鸡,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创造即告完成。它们交配后下蛋再孵出小鸡,循环往复乐此不疲……这两个创造过程,到底哪个是实际上发生过的,靠单纯的推理是得不出结论的。但是,很显然,第二个过程,即造了鸡再让鸡生蛋育子,要合乎情理得多。不过,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个过程为实际发生的过程,我们都可以最后坚持先有鸡后有鸡蛋的说法。这是因为,如上所述,我们今日定义中的鸡蛋不是能孵出鸡的蛋,而是鸡下的(至少是鸡体内产生的)包括没受精的因而孵不出鸡的蛋,也就是说,不能孵出鸡的鸡蛋还是鸡蛋,而不由母鸡体内产生的东西不管与鸡蛋多么相似,我们还是有理由坚持不把它叫做鸡蛋。就是上帝先造出像鸡蛋那样的东西,我们也不必把它称作鸡蛋。这样的话,还是先有鸡,后有鸡蛋。
所以,说到底,这主要还是一个概念问题,其次才涉及到事实问题。在概念上,先有鸡,后有鸡蛋;在事实上,如果我们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