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銓听了,不禁松了一口气,随即道:“吕状元是否一同前往?”

    吕宫刚想答应,可回想起进城时的一幕,心中立刻没了出去的**,“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下官要回屋看书,便不出去了。”

    冯銓一阵无语,心道八股害人,文字狱更是害人。

    待冯銓走后,不多时,天便黑下来,吕宫也是无聊,便回屋点了油灯,研好墨水,开使做他的学问,考究孔圣人到底是哪天出生,顺便在研究下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

    考据学,这是清廷控制区域内逐渐兴盛、壮大的一个流派。

    他起源于明,原来是因为明朝思想日渐开放之后,诸多民间思想流派,为了打破理学束缚,以求重新注疏、考据儒学经典,以此来证明南宋理学家歪曲儒家经意,好与理学抗衡,但满清的考据派却明显走上了另一条错误的岔路。

    这文人相轻,自古骚气,总归要找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才能超过他人,以前可以作诗、写词,但在大清这都是高危的行为,一个不留神,用错一个字,写错一句话,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要连累家人。

    这顺治二年,就有江阴人黄毓祺被告发写有诗句“纵使逆天成底事,倒行日暮不知还”,被指为反清复明,抄家灭门戮尸,儿女发配给旗人为奴。顺治四年,又有和尚释函可,身携一本纪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再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在严刑折磨一年后,以私撰逆书的罪名流放沈阳。又有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是目无“正统”的“不赦之条”。

    这有些是确实有反清的意愿,杀了不怨,但还有“一把心肠论浊清”,“清风不识字”便纯粹就是空穴来风,死的冤枉了。

    这诗不能随便写,书也不能随便著,那清廷治下的文人们,便只能考据考据,比一比茴香豆的几种写法了。

    吕宫一连在宣纸上写下四个不同的“茴”字,心中还在琢磨,终于又写下一个,内心顿时十分得意。

    这时他推开窗子,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三更天。

    他走到院外来,侍卫给他行了个满礼,他随口问道:“冯阁部回来了吗?”

    侍卫答道:“回禀大人,冯阁老还未回来。”

    吕宫听了不禁微微皱眉,这探查广州的情况,也不用这么久吧,而且以是夜半三更,他能探查些什么?指不定是去了青楼,还是什么龌龊之地,不行,得给摄政王写个折子去。

   

………………………………

第653章文斗

    清使团被放在一边,吕宫每日憋足了劲儿,还派人到礼部质问,何时谈判?操碎了心。

    另一边冯銓却每日出去快活,还美其名曰探查南朝民情,让吕宫越发不满,这使团的正副使仿佛颠倒了过来。

    冯銓确实被广州的繁华所震惊,整个城内的活力,并非是政治高压下的清廷城镇可比,城内居民生活及其丰富,比满清要更有魅力,但他却并非沉迷其中,他也有他的目的。

    一方面,他确实了解南朝的民情,另一方面,他并不急着谈判,他来的目的就是用谈判来拖延南朝反攻江南的时间,让清廷有时间备战,所以这谈判越迟,谈的越久,便越是合他心意。

    此时中原大国,还是比较讲信义的,基本上不可能做出这边谈判,那便开打的行为,冯銓了解汉人的习性,也准备利用这一点,来完成拖延的目标。

    南朝这边迟迟不见,吕宫也是百无聊赖,总不能每日窝在房间里研究茴香豆的九十九种写法。

    这日上午,冯銓正准备外出,见吕宫正在院中,便随口又邀了一句,没想到吕宫居然答应下来。

    冯銓微微一楞,便让人取来衣服,但这厮却不愿换,愁得冯銓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一阵好说歹说,两人才乔装一番出门。

    这出门逛了一圈,冯銓将他这几日间光顾过的酒楼、货栈、戏楼、商铺、票号,当然还有青楼统统带着吕宫走了一遭。

    “世风日下,商贾之辈,优伶之人,大行其道,士农工商本末倒置,南朝这是走上南宋的老路,不吸取宋亡的教训,我朝合该定鼎天下。”旁晚回到驿馆,吕宫对于这次出行,还是非常满意。

    这时他与冯銓,刚走进驿馆大门,大明的官员便到了驿馆,说是召他们前去礼部初步商谈。

    “不准备宴请么?”吕宫看天色,正好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不禁皱眉问道。

    宴会上行酒令,作诗,写词,是文人间切磋,一较高下的好时机,吕宫一直充满期待。

    官员是主客司的正六品主事,甚为年青,听了这话,不禁斜眼看了吕宫一眼,意思很明显,明清打成这样,他娘的,还想吃宴席,不请你吃刀子就不错了。

    冯銓见此忙带着吕宫进入驿馆,这是正是会面,得穿好大清的官服。

    两人准备妥当,冯銓不忘叮嘱了吕宫几句,才登上主客司的马车,往礼部而去。

    如今六部已经从原来的总督衙门迁了出来,不再挤在一块儿,马车在街道上走了一刻多钟,便在位于城北的礼部衙门前停下。

    广京城发展迅速,但城南靠近码头,所以发展更为繁华,地价、屋宅的价钱攀升迅速,朝廷的诸多衙门便迁到了地价相对便宜的城北,占据了一整条街道,两侧都是中枢的各个衙门。

    冯銓与吕宫下车,见衙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兽头大门,甚有威严。

    正门上有一匾额,上面大书“礼部”两个大字,旁边一副对联,门前站着几人,依然是钱秉镫和夏完淳,吕宫见此眉头一挑,眼中不禁冒出丝丝火花。

    夏完淳见吕宫看着他,眼神一眯,轻蔑的对视一眼,空气中立刻火药味弥漫。

    这时钱秉镫一个侧身,笑着请两人入内,冯銓先整了衣冠,扶正碗帽,进了大门,才知道这内部与外部截然不同。

    他们被引着走过一段甬道,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向南的大厅后,便到了内院,上面一间正堂,两边几间厢房,中间一条长廊直接穿过池塘、假山连到大堂。

    这也是朝廷经费紧张,虽然衙门外修的颇具威严,但里面还是原来主人家的模样。

    南朝这边根本没有宴请的意思,这让吕宫十失望,挑事需要一个由头,不能没个由头上来就咬,毕竟他也是个有身份的人文明人。

    这一进内院,吕宫正好看见池塘里有几只小鹅戏水,顿时灵机一动,站着不走,忽然指着小鹅说道:“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他这是故意找茬,不过也不算唐突,必究有个由头。

    他这行为,钱秉镫心里门清,明清两方的较劲,是各个方面同时进行,不过他并不担心,这比文斗,大明是满清的祖宗。

    夏完淳何等聪明,知道这厮早想找他麻烦,见他年轻便有意相欺,他打眼一看,正好一只乌龟趴在石头上伸头,嘴角不禁一笑,脱口而出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此言一出,顿时一阵哄笑,冯铨难免脸上无光。

    吕宫出师不利,脸上一红,他见那池塘,马上又出一联,“点水难掀千层浪。”

    他这是说,夏完淳年纪小,能有多少本事,掀得起什么风浪,也是暗讽明朝丢了大半江山,现在这点地已经不能有什么作为。

    吕宫出完这一联,颇为自得,谁知夏完淳马上对道:“一火能烧万重山。”

    钱秉镫见夏完淳从容应对,大长明朝威风,不禁哈哈大笑,招呼众人进入大堂。

    众人在堂内坐定,冯銓便与钱秉镫交谈起来,大意便是希望能与高级别的大明官员交谈。

    满清的目的是用谈判来拖延明朝,许下极好的条件,来分化明朝,但这得有人和他谈,他才能做到,现在仅是两个小官,明朝根本不重视,那显然无法达到他的目的。

    他最想见的自然是王彦,不过王彦现在地位很高,最近又封了郡王,不可能一开始就与他交谈,可王彦见不到,明朝至少也该派个尚书、大学士之类,能做主的来谈。

    冯铨这边商议,吕宫却一言不发,堂堂大清状元,居然败在一个小儿的手里,他算把大清的脸丢完了。

    吕宫急于挽回面子,恰巧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小吏进堂点了蜡烛,又罩上灯罩,他趁众人停下交谈,立刻抓住机会,见缝插针,立马又道:“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这表示他很不高兴,夏完淳见这厮没完没了,眼珠一转,便骂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你~”吕宫拍案而且,怒气冲冲道:“少小欺大乃谓尖。”

    夏完淳立即回敬道:“愚犬称王即是狂。”

    这下大清状元险些被气得吐血,一旁的冯铨便有些忍不住了,说好的为大清长脸呢?

    你这说好了出去打人,结果每次都打你,不太合适啊。

    “消消气,消消气,今天就到这里了~”冯铨好心劝慰一句,趁输得不是太难看,收手吧,不然大清的脸都要丢完了。

    吕宫两眼通红,却根本听不了劝,他刚得大清状元不到一年,今后风光无限好,要是载在这里,名声全毁了,今后还怎么混。

    夏完淳也微微一笑,“对子只是消遣切磋,长音兄不用在意,我们还是要以谈判为重。”

    切磋消遣?老子名声全毁在你小子手里了,吕宫强忍着火气,沙哑着声音道:“我在出一对,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哪个是先生?”

    这幅上联乃是他这几日在驿馆苦思所得,自己都没想出下联,料定小儿对不出来,“你对吧!”

    夏完淳出生于书香门第,三岁识文,六岁能诗,师从文坛泰斗陈子龙,十多岁就号称江左少年,才华不仅横,而且溢。

    不过这对子,确实复杂,稻、粱、菽、麦、黍稷,要找对应,确实不容易。

    吕宫见他皱眉,心头一喜,“怎么?对不上来吧。”

    他话音未落,便听夏完淳笑道:“诗书易礼春秋,许多经传,何必问老子!”

    吕宫顿时一口鲜血喷出。

    一旁负责记录会议的书吏,立刻提笔,在宗卷上记上,顺带着准备回家后再写个揭贴~

   

………………………………

第654章红夷使清

    大清状元被气得吐血的消息,因为一封揭贴,被整个广京的军民知晓,大涨军民士气。

    广京文化鼎盛,不多久夏完淳的事迹就被文人改变成戏剧,评书流传出去,吕宫因此一病不起,暂且不提。

    却说冯銓为了吸引明朝的注意,可谓煞费苦心,他在向钱秉镫提出大清愿与明朝“划江而治”之后,消息层层传达,终于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

    虽然一部分大臣,认为建夷不可信任,但面对不战而得江南,这样的诱惑,还是使得不少人动心。

    冯銓嘴炮一放,成功搅动了大明朝廷,负责谈判的人,也从正五品的主客司郎中钱秉镫,变成了大学士礼部尚书何吾驺,规格一下提高几级。

    一时间,冯銓便繁忙起来,而大清状元吕宫,却一病不起,整个人消瘦大半,脸颊凹进去了,眼窝也陷了下去,就像是被人蹂躏过一样,一下苍老,完全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

    在广京谈判时,江宁城也来了一波特殊的使者。

    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到了顺治四年底,再过一个多月便要过年。

    对于清廷江南总督洪承畴而言,顺治四年是极其不顺的一年。

    路上失败,江上失败,最近海上也失败了。

    浙江水师偷袭舟山,正遇郑氏战船北上,结果偷袭失败,反被爆锤。

    这么一来,他从侧面打破长江封锁的计划便落空了,如今江面上的明军战船依然还在,而且随着闽地的郑氏战船加入,明军对与长江的封锁也变成了一个长期的战略,三家水师轮班,每家封锁一月,然后休整两月,牢牢卡主了清军的命脉。

    这让洪承畴只得冒险从别处悄悄运送物资过江,长江千里,明军战船也只能控制几个关键点,他这个策略确实奏效,连续几次将米粮运到江北,又将江北的盐铁运到江南。

    虽说因为不能走大运河,物品要走一大段陆路,提高了运输的成本,但只要能运,便已经是好事了。

    只是可惜,这种背地里的运输,在十月间清廷内部六王内讧后,满清人心开始动荡,运输也变的不再安全,洪承畴最近两次偷运,都被明军水师半路抢劫。

    洪承畴坐镇江南,此时已经感觉表面上平静的局势下,暗流不断涌动,他感觉到了一阵风雨飘摇。

    卯时一刻,东方天空泛起鱼白,天色麻麻亮,洪承畴早已起身来到书房。

    如果是往常,他要先在书房待上一个时辰,用过早饭后,再前往衙门办公,可今日却出现了意外,他刚坐下不久,便有书吏前来禀报,“启禀总督,方才守卫太平门的千总派人前来,说是来了一伙红夷,手持浙江巡抚衙门的路引批文,还有引荐信想要拜见总督,不知总督见是不见?”

    “红毛夷?”洪承畴闻语眉头一挑,“信带来了吗?”

    书吏双手呈上,洪承畴拿过来,展开信纸观看,他才看了几行,便吩咐道:“让他们进城!”

    太平门是江宁城东的一座城门,早上城头响起悠扬的钟声,“咚咚咚”的提示着城外等候的小贩,马上就要开城。

    江宁是大城,城中人口众多,每日消耗甚多,全靠城外供应,百余名菜农挑着菜担,赶着驴车,争先恐后的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队。

    与往常不一样,在队伍一边,却有一群奇装异服的红毛夷,一个个长得跟魔鬼一样,身上还有股子骚味,正是纵横与海洋上的荷兰人。

    此时的荷兰人刚刚与英国一起击败了西班牙,获取了海洋的霸权,但无论他在西方世界多厉害,在东方他都没有话语权。

    南面大明在南海上凭借大国的人力物力,快速崛起,使得荷兰人在南海上的利益,丧失大半,而明朝方面流露出来收复台湾,将他们赶出东海和南海的意图,便使得荷兰人大感不安。

    远交近攻,这个策略即便是西夷,也能无师自通,眼看这明朝在海上崛起,挑战荷兰人海上的权益,荷兰人理所当然的将目标投向了北面的鞑靼朝廷。

    由于得不到中国的货物,荷兰在大员,在巴达维亚的利益爆减,荷兰台湾第九任总督欧沃德以及巴达维亚总督约翰·马绥掘通过书信商议,便决定派遣了一个使团出使鞑靼朝廷,意图两方合作,一是贸易做生意,二是对付明朝。

    荷兰这个使团的首领,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小头目名唤揆一,使团对于此次出使怀有了很高的期望,可惜结果却不尽人意。

    起初满清对于荷兰使团,还是十分感兴趣,而且非常欢迎,毕竟如今天下两国并立,能有使团来京,有利于满清争取法统地位。

    揆一起初还十分欣喜,但很快就发现,基本是对牛弹琴,大清国根本不知道荷兰在哪里,大清完全是以“萬邦之主”的口吻表示對“远人”的怀柔,将荷兰视为“藩服”属国。

    至于贸易,大清什么都有,并不需要贸易。

    联合对付明朝,你谁啊?插的上手吗?

    结果荷兰人的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临走清廷道是大方的赏赐了一些东西,但也告诉荷兰人,你可别每年都来,最好八年来一次,每次不得超过百人,毕竟大清也不富裕。

    本来这一次出使,也就这么完了,荷兰人正准备原路返回大员,但是在经过浙江外海时,遇上了风暴,荷兰人只能靠岸躲避。

    浙江的清兵以为是明朝的大船,派兵将靠岸的荷兰人围了起来,此事很快便惊动了浙江高官。

    正好满清浙江巡抚偷袭舟山失败,损失了不少兵船,他见红夷船大,便有心占为己有,结果发现是使节的坐船,才打消了心思。

    不过毕竟是汉员,思想上不像京师的满洲贵族那么无知自大,他与揆一聊了几句,便决定把这群荷兰人引荐给洪承畴,便指使揆一往南京碰碰运气。

    此时城门准时吱吱嘎嘎的开启,商贩、菜农们一个个的进城,只有揆一行没有动静,之前他们已经将浙江巡抚引荐的书信送上,可这半天了还没动静,他们便急了起来。

   

………………………………

第655章洪承畴试炮

    城门处,十多名荷兰人像牲口一样,被进进出出的人群看来看去。

    此时的西夷可没有后世那么高高在上的地位,彼时无论是南方的明,还是北面的清,都有足够理由蔑视这群红夷,在时人眼中,荷兰不过是番邦蛮族罢了,过往的行人大多也是瞟上一眼,纯粹看个稀奇。

    “揆一阁下,中国人傲慢无理,鞑靼人更是狂妄自大,比明国的官员还要难以接触,那位洪总督必定也是个傲慢的鞑靼官员。我个人觉得使团的作为,完全没有意义,公司只能用大炮来和他们沟通。”一个荷兰人等了许久抱怨道。

    揆一听了,向城门张望一眼,然后说道:“路易斯,你要知道,公司在东方的力量,无法挑战明国,事实上连国姓爷也无法应对。公司要想保证大员的利益,就必须学会联络明国的敌人鞑靼。”

    “但愿这位洪总督是位开明的鞑靼官员吧。”

    几名荷兰人正说着话,一队绿营兵簇拥着一名清官缓缓而来,慢慢的在他们身前停下。

    清官黑色官袍,戴着斗笠,看胸前的补子,是个七品官,他扫视了个荷夷一眼,也不下马,态度居傲,高高在上,“是你们要见总督大人?”

    这群衣冠禽兽对治下的汉民都这样,自然不会给几个白番好脸色。

    荷兰人在东方主要贸易的对象就是中国,所以大多会一些汉语,北京一行,揆一见惯了这样的鞑靼官员,他领着头,将手放在胸前,躬身一礼,“尊敬的大人,我们授浙江巡抚马大人引荐,要拜见尊贵的江南总督洪大人。”

    “跟着本官来吧!”清官听了,不赖烦的挥了挥手,拉动缰绳,往城内而去。

    揆一等人,看了看,只能跟上去,他对左右说道:“走吧!”

    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他们所走的道路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同,他们主要是从事海上运输,并不生产多少物资,而运输自然需要有货物来供他们倒卖。

    在东方他们主要的货物来源,便是中国的瓷器茶叶,而现在明朝方面自己造船出海,便断了他们的财路,荷兰人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货源。

    荷兰是个商业国家,对他们而言,商业利益大于一切,能与鞑靼合作,对付明朝倒是其次,关键是能绕开明朝海商,获取鞑靼治下的货源。

    满清强调骑射,但事实上下面的绿营依然保持着明军的特点,装备了大批的火器。

    江宁铸炮坊,原来是明朝所有,清军占领南京后日渐荒废,但随着满清这两年来战事不顺,再加上从明朝手中接手的火器、兵甲的库存,随着战事逐渐消耗一空,洪承畴便将铸炮坊,从新建立起来。

    铸炮坊是去岁恢复,但真正扩大生产,还是在今岁多铎战败之后。

    此时铸炮坊实际上包括冶炼和铸造两个工坊,得益于明朝留下的底子,现在是整个江南,甚至整个大清,最重要的兵器铸造场所。

    从去岁开始,洪承畴便通过八大皇商,从铜陵、江北购买了大量粗铁、粗铜,又从淮北、浙江长兴运来石炭,由工匠将粗铁、粗铜冶炼成用来铸炮造铳的精铁。

    这些精铁、精铜再铸造成为红衣大炮、佛朗机小炮、鸟铳、刀剑、盔甲等物,但是随着水道被明朝水师把持,铜陵过来的铜铁,只能走陆路运输,成本暴增,而且江南本就缺少石炭,只有长兴一座石炭矿山,江北的铜铁、石炭运不过来,江宁铸炮坊的产量立刻暴减。

    王彦在湖广大募新卒,洪承畴也在江南招募绿营,可这兵器造不出来,募集在多的人手,又有什么用?

    铸炮坊位于水西门旁,位置十分合理,船只可以从长江进入秦淮河,再经过水门将铜铁、石炭运入城中。

    整个场所占地百亩,洪承畴修缮了原来的仓舍、炼炉,并在四周修建了高高的围墙,由一个千总的绿营兵巡逻守护,戒备十分森严。

    洪承畴并没有将接见红毛夷的场所放在总督府,而是在铸炮坊内。

    明朝火器的装备,最多时达到军队的六七成,洪承畴作为曾经的大明朝高官,对于火器的认识,自然不是山野间的满州贵族能比。

    京师里的满洲贵族,不知道红毛夷是什么东西,但作为大明曾经的高官,他对红毛衣的了解虽然也不多,但至少知道红夷的火器厉害,而这也是他接见红毛夷的原因。

    当然他这么做,无疑超过了他的权限,不过眼下江南情况并不乐观,他只能先聊一聊,然后再写折子自辩了。

    此时一声“轰隆”的炮响突起,片刻之后,又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