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七年秋-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有光早就忍不住了,闻语立刻急道:“三哥,尼堪来大同了,已经进了宣大总督衙门,小弟托人打听,据说是朝廷想调三哥去山东剿匪。这不会是朝廷听到了什么风声,想借机对咱们姜家动手吧?”
(求支持正版,求订阅)u000bu000b?????????
………………………………
第672章花园谈话
冬日暖阳高照,广京城行在内,朱聿键在庞天寿的陪同下,两人顺着花草间的甬道,朱聿键在前庞天寿在后,在御花园中闲庭信步。
“陛下这几日心情真是极好,内臣看了心里也是为陛下高兴。”广南花开四季,庞天寿跟在后面笑着说道。
朱聿键这几日心情确实是极好的,他听了脸上难得流露笑容,“哦,有这么明显么?”
“内臣岂敢胡说,陛下这心情一好,龙体也精神了哩。”庞天寿太监用特有的声音说道。
朱聿键最近心情确实不错,从北面传来消息建夷内部生出了裂痕,豪格据有川陕已经与多尔衮决裂,一直压在大明身上的亡国之危,算是除去了大半。
因为这件事,也使得他对多尔衮求和之意又多信了一分,毕竟建夷分裂,多尔衮自顾不暇,此时与大明求和,也算是明智之举。
朱聿键原本以为他有生之年,能够光复南都,祭拜孝陵就已经到了极限,没想到马上就能拿回南京和淮南。
此时他真想还能在帝位上多干个二十年,如果能多给他一点时间,他有信心至少为朱家续上国祚百年,而在他身后,以他夺回祖宗基业的功绩,就算不能向成祖一样得个“祖”号,谥号也该是“文、武、明、康”了。
朱聿键苍老的脸上,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着,忽然他似随口问道:“衡阳藩的折子,你看了吗?”
庞天寿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禀陛下,折子内臣看过了。”
朱聿键停下脚步,在御花园内的石墩上坐下,“衡阳藩这次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欲往湖广督师,并举荐堵爱卿接替他进入内阁,你怎么看?”
最近一段时间,广京朝堂上确实出现了大变化,庞天寿作为司礼监大太监,所有的折子都要经过司礼监,他心中自然一清二楚。
这王衡阳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大批楚党官员被他调出朝廷下放到地方,似乎有将势力收回西南之意,或是他见朝廷局势大好,知道皇帝看他不顺眼,提前谋划割据自保。
朝中诸多势力,影响他插手朝局的还是楚党,这些人仗着有五忠军支持,飞扬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庞天寿不管王彦为了什么,在他看来,楚党退出朝堂,对他而言绝对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朝中少了楚党,对付那些文官,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怎么不回话?”朱聿键等了一阵没听到回应,不禁抬头看着庞天寿道。
庞天寿反应过来,惊觉自己失态,忙行礼说道:“陛下,臣方才是在想衡阳藩为何要这么做。”
朱聿键眉头皱了下,“那可想出些什么?”
庞天寿方才主要想着怎么利用这次契机,发展他在朝中的势力,到是没有深想王彦的意图,此时皇帝问起,他答不出来便是欺君,不过作为皇帝身边的亲近内臣,他并不缺乏临场机变的能力。
庞天寿弯腰行礼,“陛下,内臣以为衡阳藩大概是想割据西南,建藩自保。”
朱聿键听了,微微沉默,他与王彦弄成现在这样,他自己其实也知道原因,太祖皇帝为了朱家江山,七十多岁的李善长都被污蔑为造反,徐达也被逼死,开国元勋被屠戮大半。
这些人都是追随太祖多年的人物,都是大明的石柱,徐达若在或许可以破蒙古于漠北,胡惟庸、李善长或许能在制度上摒除元朝糟粕,他们留下或许对天下有益,但却是朱家的威胁,所以太祖绝不留情。
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就是帝王之家。没有什么君臣之义,要想保持江山稳固,朱聿键不能有妇人之仁,他年事已高,而皇子还小,他没有时间像太祖那样等天下平定之后,再去一步步清理对皇家的威胁,这就注定了他与王彦的冲突提前。
“建藩自保?”朱聿键沉吟一声,如果准了王彦的折子,将堵胤锡调入朝廷,那西南几省岂不全部落入王彦手中,这样一个大藩,对于朝廷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庞天寿善于察言观色,整天就琢磨皇帝的各种言行举止,他见皇帝脸上的神色,似乎不想同意王彦的折子,心中却是一急。
这王彦不离开朝廷中枢,他司礼监怎么能够重整雄风,庞天寿当即又躬身说道:“陛下,恕内臣直言,衡阳藩远离朝堂,对于陛下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朱聿键听了,看向他问道:“哦?怎么说?”
“陛下,如今两广在衡阳藩手中,湖广在何腾蛟手里,堵抚台掌握的只是湖南的民政权和抚标万人,衡阳藩势力以经很大,眼下马上就要与北面敲定和议,一旦达成,朝廷就多了江南,淮南之地,若是衡阳藩在朝,必然插手江南、淮南,势力会更加旁大难制。臣以为不如应下衡阳藩之请,如此陛下虽失去湖南民政之权,却能在朝中做到乾坤独断,利用江南、淮南,迅速壮大朝廷势力,再反过头来削藩。”
朱聿键却不能这么轻易的做出决定,“衡阳藩总督五省,又有桂藩在手,若让他掌握五省,恐怕今后削藩不易啊!”
明朝皇帝为了与文臣抗衡,十分注意培养身边的太监,对于皇帝而言,太监内官,这些家奴才是自己人,所以专门派人教授太监识文断字。
朱聿键一开始是很讨厌宦官的,这也是明朝继承人培养制度的问题,他算是天纵英才,自己摸索出了制衡之到,发现以明朝的制度而言,他只能依靠宦官,才能实现制衡。
庞天寿是一定要将王彦赶出朝堂的,否则以王彦对阉党的态度,他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天下膏腴之地在东不在西,在南不在北,陛下控制了江南、淮南,又有江西、福建之助,削藩不难。衡阳藩号称五省,但除了广东、湖广还算富庶,广西、贵州都是贫瘠之地,且要面对云南的叛贼,川东川南也都是大山,且要面对虏首豪格,这些地方都要倒贴银钱,衡阳藩到手的其实只是湖南的民政权,而他却要因此为朝廷承担云南和川陕两个方向的压力,而陛下则可专心经营江南,内臣认为这是好事。”
朱聿键眉头紧锁,他与王彦一路走来,知道王彦的能力,他实在不敢让他控制西南。
庞天寿见皇帝还在犹豫,心里急得上火,便再次说道:“陛下,自宋以来,中华制度日益健全,陛下可见过外臣谋逆成功之例,南宋吴家,功劳何其之大,不到两月就被平定,就说当年魏党的势力,也不比衡阳藩小,但毅宗皇帝一纸诏书,还不是立刻烟消云散。”
理学盛行数百年,正统思想深入人心,皇帝授命于天,权利天授,代天行事,而官员的权利来自皇帝,是自上而下的关系,所以魏党面对皇权,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而王彦想要打造的是自下而上的关系,他的权利来自与支持他的士绅地主,情况便不一样了。
不过皇帝与庞天寿都不明白这一点,朱聿键想了一阵,他现在并没有压制王彦的能力,与其这样在朝堂上,斗得人心动荡,便宜了清廷,或许先准了王彦的折子,两边便能暂时缓和下来,先各自经营。
只是如此一来,恐怕打完了满清,今后内部怕也要打上一场才行,但如果不准,恐怕满清还没打完,内部便先行火拼。
朱聿键犹豫许久,最终点了点头,“折子你等会儿送来,朕批复之后,便让内阁执行。”
(希望书友们能支持正版)
………………………………
休一晚
………………………………
第673章大国之怒
在两淮山东风起云涌时,南面的明廷内派系斗争也初步显现出来,可即将发展的愈发激烈之时,却忽然来了一个大转弯。
整个朝廷因为王彦辞去中枢的职务,自请到地方督师,而安静下来,之所以如此,或许也是众人拿不准此事的影响,不明白王彦的意图,所以不敢贸然出手,想要先静观其变。
王彦最近很少上朝,大多数时间都在王府里与幕僚进行规划,如何以幕府来取代朝廷的制度。
王彦更加倾向于宋制,但却被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反对,宋制确实解决了中国历代的诸多问题,但是毕竟年代久远,而且任何一个制度的关键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在人,再好的制度,人不会玩,也是枉然。
明制推行以久,上下官僚都十分熟悉,而且明朝皇帝通常不勤政,常常不理政务,整个朝廷依然可以保持正常运转,就说明明制可以脱离皇权,可以在上面进行改变。
此时天下未定,大变的时机尚不成熟,王夫之等人建议王彦不要做太多改变,也不要太过放权。
经过商议,今后幕府的制度在明制上做出改变,但王彦决定先恢复六科给事中封还执奏之权,以表明自身的政治理念。
此时王彦的奏章被批准下来,他的政策便开始全面转向经营西南,先把自己的根基打结实,下一布就是请加大将军之衔,此衔自徐达之后便被废除,现在皇帝肯定不准,但他今后必须要把这个职衔拿过来。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底,他想从朝廷抽身,并不是那么简单,想要控制西南也并不容易,大明是个二百七十多年的老帝国,而他进入官场才四年多时间,军中还好,但文官系统中他却只能暂时掌握一些要害,地方上还有大批朝廷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并非他王家之人。
这也是王夫之、顾炎武说他摊子够大,却没有根基的原因。
衡阳王府,王彦与一众幕僚正连日商议,陈邦彦问道:“殿下,陛下的折子批下来,幕府之事宜尽早定下,不知道殿下准备何时前往武昌?”
个人精力毕竟有限,王彦最近有点晕头转向之感,见陈邦彦问起,他想了想却反问道:“诸位觉得孤何时离开行在比较合适?”
顾炎武起身一礼,“殿下,在下以为当乘着朝廷和议之前,先回武昌。如此殿下才能以备战之名将西南大权握于手中。”
陈邦彦点点头,然后约带不满的叹了口气,“建夷和议,明显只是想借此打通漕运,拖延时间,陛下怎会如此轻易相信呢?”
顾炎武摇摇头,“朝中大臣自然未必全信,但对于陛下与阉党而言,此事哪怕只有一成机会,都可以一试。若是成了,那便是天大的功绩,若是不成,对于阉党而言,也没有什么损失,他们只为一姓私利。如今朝廷亡国之危渐消,对他们而言,就算中计,不过是征战的将士多死些人,我等多费些功夫而已。这便是家天下与公天下之分,也是我等追随殿下的原因。”
陈邦彦等人听后,微微沉思,王彦则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孤会在近日启程,诸位也要准备同行。”
诸多幕僚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此时堂外忽然来了一个王府侍卫,“殿下,司礼监来人求见。”
“必是为了和议之事。”王彦冷笑一声,然后对侍卫道:“带进来吧!”
侍卫得令,行礼退下,不多时便带着一个小太监进来。
王彦威名在外,阉党在朝势力并不强大,太监们自然也跋扈不起来,小太监十分恭敬的行礼道:“小宦,参见殿下!”
“小公公,所来何事?”王彦抬手说道。
小太监便赶紧说道:“内相让小宦请殿下去礼部商议议和之事。”
冯銓开出极好的条件,却紧咬着明军水师必须先行撤出长江不松口,而王彦也一直不与配合,弄的主持和议的庞天寿极为恼火,但又没有办法,只能不停的请王彦。
王彦觉得庞天寿已经被冯銓开出的条件,弄得鬼迷心窍,不过这冯銓与满清也实在无耻。
这和议之事,中国历史上也不少见,但从未这么不择手段来骗人的,一旦达成,想要毁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形象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才行,不然整个国家就没了诚信,无法取信于周边。
不过满清显然并不在乎,也亏得此时东方就明清两强,他不讲便不讲了,但这种基因种下,也是另段历史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诱因之一。
王彦听了太监的话,便挥手道:“孤今日还有大事要与部署商议,公公且转告庞内相,让礼部先行商议,孤改日再过去。”
小太监听了心里大急,还商议什么,全都妥当了,就您这儿过不去啊。
王彦不去,小太监自然不敢生拉硬拽,但这么回去,老祖宗那儿却不好交代,于是他急道:“殿下不去礼部,可否告知水师何时撤兵?”
王彦听了,不禁眼神一眯,小太监立刻心中一凛,知道他的身份,并没有资格来问衡阳王,顿时就把头低了下去。
就在他低头之时,余太初却匆匆来到堂外,然后急步进来,走道王彦耳边一阵耳语,王彦脸色便慢慢沉了下来。
余太初说完,就站到一旁,王彦沉默一阵,脸上可见阵阵怒意,半响后对那小太监道:“你且先退下,待孤与幕属商议后,近期会给庞内相一个答复。”
能有这么个保证,小太监散是能有个交代了,他连忙行礼告退。
待小太监离去,陈邦彦见王彦态度转变,面待怒色,不禁问道:“殿下,不知发生了何事?”
王彦沉吟半响,说道:“洪承畴已经打通漕运了。”
众人听了心头一惊,三家水师合力断长江,满清在江南的水师根本不是敌手,洪承畴怎么可能突破封锁呢?
王彦见众人惊疑,便让余太初将情报,说了出来:“郑国姓接到密旨,从长江退回福建,封锁长江的水师力量减弱,而荷夷与满清勾结,洪承畴购得重炮百门,能射六里,覆盖江面,水师遭受火炮威胁,鲁监国退回舟山,满将军也借风冲破岸炮封锁,西返湖广,满清漕运已经贯通。”
从理论上讲,王彦是兵部长官,明军的调动都要经过他,这也是庞天寿要与他交涉,而不能直接下令让水师撤退的原因,但皇权社会却有一个高于官府的存在,郑成功并不是王彦下属,并不像满大壮归他节制,接到密旨,在兵部命令和皇命间选择皇命,也算合乎明朝的规制。
王彦这几句,信息有点大,但诸人很快抓住了重点,洪承畴能够打通漕运,郑成功先撤到不是主要原因,关键还是从荷夷处购得了百门射程极远的重炮。
水师战船毕竟是木头,中弹要沉,要倾覆,在对抗岸炮时,并不占据优势。
原本水师便是利用满清江防糜烂,各个炮台火炮不足射程有限,才能沿江扫荡满清炮台,但洪承畴一下准备百门重炮集中使用,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陈邦彦听后,不禁勃然大怒:“殿下,区区荷夷,居然敢插手中国事务,此事绝不能忍。”
王彦心中也很恼火,沉声说道:“大国之怒,伏尸百万。这荷夷屡次挑衅,孤以其不过疥痒之患,一再隐忍,如今此夷得寸进尺,以为本朝软弱可欺,尽然与满清勾结,此事确实不能容忍,必须让此夷知晓中国之怒。”
(喜欢本书的书友,请支持正版)
………………………………
第674章号令南洋
满清入关后,从关外小国,变成雄踞万里的大邦,内部的组织结构迅速扩大,负担便也增大起来。
中央官员、地方官员要俸禄,几十万绿营兵要粮饷,十多万旗人要享受特权,这都需要满清朝廷支出大批银钱。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随着满清前线战事失利,明清攻守易势,过去用劫掠的方式来维持军队的方法便行不通了,满清迫切需要从正常的渠道,来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
整个满清统治区域,北穷南富,之前满清顺风顺水,便也不怎么在乎恢复经济。
现在遇到了困难,便只能临时抱佛脚,但满清想要恢复北方被破坏严重的生产,就及其依靠江南的输血,所以隔断长江之策若是长期执行下去,结果必是明愈强清愈弱。
此时随着洪承畴购得百门重炮,重新在镇江、扬州段长江水域,建起了有效的防御,隔断长江之策,便基本失败了。
由此带来的影响,便是满清南北物资通畅,清廷可以调集粮草,从容平定两淮、山东的叛乱,恢复北方生产。
江南之地,毕竟是天下膏腴之地,明朝财政十之七八都来自江南,满清若是能好好经营,对于隆武朝廷绝对没有丝毫好处。
王彦原本准备拖上一段时间,可现在洪承畴这个奸贼居然和荷兰人搞在了一起,突破了封锁,这不仅破坏了他的策略,也让他丧失了一大收入来源。
原本明军在江面设卡,收取重税,以得一百四十万两白银,三家分掉之后,王彦也有六十万两进帐,可以解决湖广扩军的费用,但现在这条收入便被斩断了。
王彦让侍卫将南洋海图拿来,挂在大堂内,他与诸多幕僚围了过来。
“既然荷夷的手伸这么长,影响到本藩大计,本藩便不能容此夷在南海猖狂。诸位看这海图,以为该从哪里着手铲除此夷!”王彦负手站在海图前,他已经下定决心。这并不只是因为洪承畴购炮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与西夷接触比较多,知道西夷制造火器、战船的优势,如果让满清从西夷手中的到这些,那对于大明必然十分不利,所以他必须将荷夷驱走。
几名幕僚心中也是怒火中烧,本来大明差点被建夷打趴下,就已经让人恼火了,现在红毛夷居然也敢插手中国事务,中国威严真是荡然无存,这对于士人的自尊,民族自豪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众人站在海图前,看了看,却有些一阵茫然,这大地上要进行报复,直接发兵灭之就行了,但海上要怎么打,却让人有些为难。
此时王夫之看了看,最先说道:“殿下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或许可以借着此次对荷夷出手,顺势加强对南洋诸邦的影响。”
王夫之在市舶司时,接触南洋的情况比较多,所以比陈邦彦、顾炎武等人要熟悉南洋的情况,不至于摸不到头脑。
王彦之前与诸多海商会面,诸商便有言明朝在南洋影响减弱,让他们的贸易比较难做,王彦听了王夫之的话,不禁扭头过来,“哦?不知怎么影响南洋诸邦?”
王夫之走到海图前,指着说道:“殿下,大海广阔,就算是千艘战船,也休想控制整个海域,要想驱荷夷出南洋,唯有合诸方之力。首先便是联络佛郎机,吕宋岛上的西夷,此二家皆是荷夷宿敌,再者殿下可以用朝廷之名,传旨诸邦,令各藩属不得与何夷贸易,凡是不尊号令,便移除藩属之列,不许进贡,属国可共分其地。如此将南洋诸邦联合起来,便可共击荷夷,使南洋战火突起,荷夷无容身之地。”
荷兰人注重商业贸易,如果真如同王夫之之言,将南洋诸邦联合起来,那荷兰人在南洋的贸易肯定全部完蛋,但以大明如今的影响力,能够号令南洋诸邦吗?
王彦看了看海图,大海虽然广阔,但船只在海上航行,却需要靠岸补给,所以航线其实就只有那么几条,只要掌控一些重要的藩属,便可以达到目的。
王彦沉思道:“兄长,若是这些藩属不尊号令怎么办?”
王夫之沉声说道:“殿下若是下令,便可迅速判断我朝的影响力,将势力划分开来,确定我朝能够控制的区域,凡尊我朝者,我朝保其国祚延续,而对于不尊号令,则以敌夷视之,灭其国,掳其王,震慑四方!”
王彦听了眼神一眯,仿佛看见了大海之上,处处烽火,荷夷成为了过街老鼠,大明在南洋一呼百应,小弟如云。但他知道明朝对于藩国的管理,除了北面朝鲜、东面大小琉球、南面安南行汉字汉法,号小中华外,交往不断外,其他诸多藩属,基本疏于管理。因为天朝并不想从属国那里得到什么,所以没有必要关心这些蛮荒之地。
但此时王夫之却表现出了强烈想要干涉南洋的意图,这并不符合传统士人的身份,但其实仔细一想,便不奇怪,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利益趋势,或为名,或为利,或者是为了大义。
随着广南海商在海上扩张势力,王家的商号,也乘上了东风,而贸易想要做大,除了海商走进南洋外,背后必然也需要朝廷势力进入南洋。
没有朝廷守护,走出去的海商便只能如吕宋岛上的两万汉民一样,沦为待宰的羔羊,海商迫切需要朝廷能够干涉南洋,为他们争取更好的环境,才能于西夷对抗,而他门这种意愿又表现在他们所支持的官绅身上,与当年东林党死活不让朝廷征税是一个道理。
王彦在澳门看见几幅佛郎机人绘制的海图时,心中也是十分震惊的,一些原来的藩属,如吕宋、爪哇居然都已灭国,而明朝一方居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