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七年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喳~”范文程拜道:“奴才这就按主子爷的意思去办。”
多尔衮随即一挥手,便起身转回殿后,而一直众满清大臣,则立马低头恭送,待看片刻后,才三三两两的退出五音殿。
詹霸自从扬州返回北京后,拿着王彦交予的十万两白银与诸生王续在城中活动,却没见多少成效,而剃发令一下,王续也不便在城中活动。
今日他在武英殿上,听了多尔衮欲招降郑芝龙之事,觉得事态重大,随一离开皇城,便直接回到府中。
詹霸对大明没有忠义之心,但他被王彦绑架,却不得不为大明的命运忧心,而随着大批的汉臣投清,他这个无论才学或是能力都不出重的汉臣,自然被逐渐冷落,不再受多尔衮的重视,因而他原本是因为胁迫才为王彦做事,现在却有了一丝真心起来。
对于如今大明的局势,詹霸作为清廷官员,看得远远要比南明朝廷的官员,要清楚许多,这无关能力,只是他旁观者清,也因为他所接触到清廷内部的变化。
剃发令出,天下鼎沸之时,詹霸以为南明的机会到了,至少能与清廷划江而治,但结果却是顿兵不进,眼看义师败亡,现今他在清廷之中眼看着能调动的兵马,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多,清廷无论在兵力和财政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南明,詹霸心中不禁有些心急起来。
这时他一路急匆匆的回到府邸,便去后院寻找隐藏在他府中的王续,却见一直故明衣冠的王续,今日却身着猥琐的满服,头上顶着一条金钱鼠尾出现在他的面前。
曾今方巾道服的佳公子,现在看起来,却如勾栏里的老龟一般猥琐。
詹霸见此不由得大惊,王续却叹了口气,指着光秃了的脑袋道:“这样方便于城中行走,不然整日藏于府邸之中,如何为王大人收集情报,又如何光复大明江山呢?”
詹霸与王续相处已有将近三月,对其秉性和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深有了解。剃发令出时,王续就曾对他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虏欲取吾发,当先斩吾头也!”
詹霸一向对忠孝节义嗤之以鼻,所以满清一来他便降了,但这时见王续能为了完成王彦之命,而放弃原本心中坚持的东西,心中不禁生起一丝澜漪。
“詹大人,今日回得这么早,可是有什么要事与在下商议?”王续不想詹霸将主意集中在他今天的装束上,又见今日时辰尚早,随开口问道。
詹霸闻语,才想起正事,随连忙道:“今日在武英殿,范文程谏言招安郑芝龙,已经被多尔衮批准了。郑芝龙乃闽地总督,朝廷就立在福京,他若投降清廷,那大明就危矣。吾觉的此事重大,所以赶回来告知于你。”
王续闻言,脸上却不禁一惊:“此事重大,吾当尽快传回福京。不过这事也十分复杂,北京于福京相距数千里,而吾等与南方的情报通道又没有建立,恐怕一般人不能胜任,吾决定亲自返回南方,去寻王大人,北京之事,便只有先托付于詹大人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162章王士衡夜观土客斗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对于北京与江南之事,王彦不曾得知,他如今正领着五千兵马,过新会往开平而去。
大明朝局势的恶化,从北而南,天南之地也因为各种原因,经济日趋萧条,使的粤地之地的资源紧缺,一部分客家人,随迁往粤西,粤南,但随之而带来的粤西、粤南,土地水源的紧张,也加剧土客矛盾,为大规模冲突创造了条件。
一时间,广南人把客家人称为“匪”,自以为与之水火不容。反之,客家人认为广南人生性残忍,不能信任。
王彦从幕僚处得知,土客之争在粤地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这次声势比较庞大而已。
这让他意识到,想要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如果不能将最根本的问题,土地和资源分配好,那即便这次争斗被他压服下去,今后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未免事态过于扩大,王彦行军的速度很快,越过了情况较轻的新会,直奔事件的中心开平县。
当王彦领着兵马赶到开平时,天色已经全黑,但隔着数里都可以看见,离县城不远的一座小山上火光冲天,一阵一阵的喊杀,也影影约约的传了过来。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一阵大惊,这等声势,相隔数里,依然能闻,哪里像民间械斗,分明是两军交锋。
当下王彦不敢在等,随连忙命属下兵马,打起火把,加速往开平赶去,而大军越接近事发之地,那慢天的喊杀之声,便越发激烈。
不多时,王彦一行终于赶到离小山不远的地方,但他们的到来同时也引起了冲突双方的注意。
开平境内,客家人少,而广南人多,所以被围在山上的客家人不能下山,一群数千之众的广南乡民却挡住了大军去路。
这些乡民手中或提土刀或握长枪,有的甚至还背着弓箭,除了没有火器外,分明就是一支大军,甚至比一般的流寇,装备都要精良。
华夏历朝,除了秦与蒙元,其它各朝,包括大明,除了精良的铠甲和机弩之外,并不禁止民间藏有兵器,只是王彦却没有想到,广南民间,尽然藏有着么多兵器,看得他心惊不已。
王彦见此,脸上不禁眉头一皱,大声呼道:“吾乃广东都督总镇,皇帝亲封的楚国公,汝等赶紧让开道路,本督要去调和矛盾,有什么事情,本国公定然给汝等一个满意的处理方案。”
一众乡民闻语,顿时一阵骚动,但却未挪开半步,王彦见此不禁有些怒了。
这些乡民,居然不将官府放在眼中,今后如何管理,随怒道:“汝等都是大明的子民,难道真要争个不死不休,还要得罪官府吗?”
王彦带来五千人,衣甲整齐,兵器在夜空中寒光闪闪,乡民虽然人数不少,但毕竟是民,对官军还是存在一些畏惧,而且眼前还是什么国公爷,心中难免有些心虚。
这时众人见王彦发怒,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半响后才推出一年老者出来说道:“老朽见过国公爷,方才族老们以为国公是客家人搬来的救兵,所以才让乡民出来阻拦,还请国公见谅。””
王彦看远处山上,客家人结塞而守,广南乡民打着火把,蚁附攻山,双方火箭乱发,不时有乡民中箭倒下,心中又惊又急,“阻拦之事,本督不会计较,现在汝立马让人通知各族家主,告知他们本督前来调解,让乡民立马停止功山,一刻钟之后,山上若还有乡兵,本督必然严惩不贷。”
土客械斗,乃长有之事,波及广,涉众多,常常整村整族的参与其中,官府对此不敢管理,也弹压不住,所以都是土客之间自行解决。
长此以往之后,无论土、客,在发生矛盾之后,基本上都不会去找官府。
老者听闻王彦之语,心头一惊,没想到官府会突然插手,而且态度如此强硬,随连忙让人前去通报,又令乡民让开一条通道,让王彦的军马通过。
王彦领着人马到达山下时,攻山的乡民已经满山便也的退了下来,而在山脚的一片空地上,则摆满数百具尸体。
一时间,王彦心中寒到极点,看来这次调解,不会像想向中的那么简单了。
“国公!”跟在王彦身后的陈邦彦,见王彦神情,知他心中担忧,随打马上前,“在下以为,在没想出一条妥善的安抚之策以前,今夜暂时不要和各族族老接触。”
王彦闻语,收回神来,“岩野先生说得对,情况比本督想象的要负责许多,之前商量的安置之法,恐怕双方都不会接受。今夜,先让大军扎下营来,本督再同先生、何大人连夜商议一番,看看应该如何处理。”
当下王彦便让大军寻一处扎下营塞,而这时正好有广南乡老前来求见,王彦则让属下将众人挡下,言明日再与乡民相见。
王彦见乡老退去,而这时军帐又尚未搭建,随领着陈邦彦、何刚,在选定的营地外,向山脚下的乡民营塞观看。
他只见山下点点火炬的光芒下,每个营塞都扎的十分规整,营与营之间距离合理,既能阻挡山上人马突围,又能随时相互支援,而山上的客家土寨,他虽然看不真切,但其能在近万广南乡民的攻击下屹立不倒,其实力自然也不会一般。
这时,王彦不禁发现,无论是山脚下的广南乡民,还是上山的客家土寨,都颇具章法,并非是他之前想象中的大乱斗,而当他回想起方才于远处所见的攻山一幕,同样发现,无论攻守双方,都显得经验十足,于夜间作战,都不见慌乱,他心中顿时惊奇起来。
“岩野先生。”王彦心中忽然一动,回头对身边的陈邦彦道:“这些乡民长期争斗,懂战阵,又悍不畏死,稍加训练,就可自成一军。若本督能解决这次土客之争,或许着扩军之事,也迎刃而解也。”
“国公欲效法戚武毅招募义乌兵之举呼?”陈邦彦闻语,挑眉道。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163章不耗钱养兵十万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福建一省,郑氏拥兵近二十万,而王彦总镇广东,带入粤地的兵马,却不到两万人,朝廷给他定额三万,他都尚未补齐。
虽说广东之地还有些卫所之兵,也有些募兵,但这些兵马的战力,却连盗匪都不如,王彦自然看不上这些兵马,不然也不会将陈邦傅等四部兵马赶到桂林。
同为总镇,王彦与郑芝龙相比,却显得名不副实,差距甚远。
自梧州返回广州之后,王彦所有的政务中心,便是扩军二字。
军中邝露,虽然不喜同武人打交道,但在王彦为其讨要了兵部主事之职后,加之身为士人的操守,使他教授各级校尉时,十分尽心,也十分严厉,就连斗大的汉字都不识一个的刘顺,也能偶尔说句“兵法云”了。
将校的问题,王彦决定在军中决绝,但兵源的问题,却让他很是苦恼,原来的卫所之军不能用,而新募兵马又需要大量的钱财。
粤地一年赋税不过一百万两左右,除去官府消耗和解押朝廷的税银,能剩下的银钱根本没有多少,勉强能养三万人马就很不错了。
如今粤海通商之事,因为郑氏破坏而一筹莫展,海商们不相信粤地水师的实力,出海根本不报备市舶司,反而给郑氏交税,插郑氏的黄旗,使得粤地海税尽归福建所有。
在粤地水师没有练出来之前,根本不可能出海查禁走私,逼迫海商回市舶司交税,所以王彦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享受海外通商带来的利益。
王彦要扩军,三万人马自然不够,至少要十万大军,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既能守住粤地又能北上湖南。
可扩军就需要银钱,但他手中唯有郑氏那里抢来的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这比钱看起来数目巨大,但王彦初到粤地,要做的事却太多,三百五十万两白银,根本不够花销。
今时以是十月,农时已过,扬州三十万百姓,至少要到明年夏秋之际,才能实现自给自足,而这段时间之内,粮草、物资、工具等等的花费,至少一百万两白银,而王彦在梧州封赏全军又花掉十万两白银,今岁还需想朝廷解押一百万两,剩下的银两,便只有一百四十余万两左右。
这一百四十万两,还需要为水师添置火炮,为大军购置粮草器械,为士卒发饷,还需为北上湖广留下一批银饷,基本就已经捉襟见肘。
王彦要募兵十万,显然没有足够的赢钱支撑。
昨夜王彦夜观土客之争后,心中却忽然多出了一点想法,随连忙连夜于幕僚相商,逐渐相处了一条对策。
是日清晨,王彦便上属下请土客两族之人,来到他的大营,为其等调解矛盾,解决危机。
不多时,广南乡民推选的四位老者,便来到王彦营中,但客家人却迟迟不至,王彦随只得先于四位乡老攀谈,以便多了解一些广南人的想法。
王彦不须多问,广南人已经将想法和盘托出,“田产留下,客家人必须离开肇庆、广府,反回粤东之地。”
对于这样的要求,王彦早有料到,土客之争归根结底,还是资源的争夺。
这时被派往山上传命的校尉却进来禀报,言:“客家人不敢下山,必须得到保证,只派了几个小辈前来。”
王彦闻言,不禁微微皱眉,不过他也理解客家人的顾虑。
历次土客之争,官府或多或少的都会偏向人多势众的广南人,不然客家人也不会有平原不驻,而跑到山上铸坚寨,就是因为被欺负很了,才以此自保。
王彦理解客家人对官府的不信任,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事情,但几个小辈明显做不了客家人的主,所以王彦连见都没见,便起身向四位广南乡老告知一声,让他们稍事等待,便决定亲自往山上走一趟。
王彦一行只带了两名卫士,再加上陈邦彦和黎遂球两人,他们一个是王彦的智囊,一个是掌管后勤的钱袋子,所以王彦几乎事事都会将他们带在身边。
广南之地的山都不是很高,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是丘陵,王彦等人来到山脚,向上走去,越走却越是心惊。
昨夜星辰暗淡,王彦看不真切,可现在却将山上土寨尽收眼底,只它他高三丈有余,周长约一里,占据了整个山头,而外墙上除了几个通气和瞭望孔外,几乎不设窗口,俨然犹如一座塞堡,而这样的土寨,在附近的山头上,尽然还有四座。
“粤西的客家人才迁来不久,这样的土塞还只能算十分简陋。”陈邦彦见王彦脸上震惊,随一边爬山,一边说道:“余曾在闽北、赣南之地游历,那边的客家土寨,比眼前的还要坚固一些。”
王彦闻语,不禁暗暗乍舌,“看来昨夜吾等商量的对策没有错。无论是广南人还是客家人,都是本将扩军的好兵源。原本本督担心银钱不够,只打算募兵一万,但现在却决定,一定要将这两股力量利用起来。”
“国公~”黎遂球闻言,不禁停下脚步道:“如今海上贸易为郑氏垄断,我粤地未得分毫之利,财政全靠田赋支撑,养三万兵,以是极限,再多招的话,恐怕无钱发饷,反会影响老卒战力矣。”
“美周不必担心!”王彦索性停下脚步,“本督方才突然想到一策,可不费钱粮,养兵十万也!”
“国公莫不是要将土客之民编成卫所?”黎遂球闻言皱眉道:“国朝卫所之制早以败坏,而朝廷也未曾添置新卫,民间对卫所亦无好感,国公若欲编之,恐土客之民皆会不满,甚至激发民变。如今非常时期,还请国公稳妥起见,不能草率从事。”
不花钱养兵,黎遂球自然想到太祖所创的卫所制,但事实证明,卫所制却是个失败之物。王彦自然知道这一点,于是摇了摇头解释道:“美周误会矣。本督并非要编练新卫,而是欲编练府兵也。”
陈邦彦听到此处,不禁出言道:“国公欲用南北朝之府兵制耶?”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164章卫所制与府兵制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明代卫所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但与府兵制又有很大不同。
两者都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但卫所制是死籍,一旦入籍,非绝丁绝户不能除籍,而府兵制则由折冲府选拔,它开始于南北朝,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特权,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才被募充作府兵。
卫所制以在籍之民养兵,民负担沉重,且只有正丁免杂役,民多不愿入籍,而府兵制,士卒只需自备参战武器和马匹,一丁被选全家免赋,民多以此为傲。
两者相较,府兵制创建了隋唐,而卫所制却没有守住大明的江山,当然这与唐时尚武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府兵制的好处也摆在那里。
府兵制既然如此辉煌,为何又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呢?为何府兵制又会在唐朝达到鼎盛的天宝年间被废除呢?
府兵制起源于南北朝,中华正统崩坏,衣冠南渡,北方版图碎了一地,先后出现十六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特点就是版图小,府兵作战,不用离乡太远,而一但守土,又因为保卫的是家乡安宁,所以人人争先,这是府兵制兴起的原因,而盛唐之时,版图何其之大,边疆之地离中原何其之远,而古时出行千里,便不知道人还能不能回来,几乎就是生离死别,府兵们的战斗意志也自然低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屡屡对边疆进行征伐,时诗圣杜工部于天宝年间所作《兵车行》中有,“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老者出征的时候年纪小,是里正帮他裹头,十五岁驻防河西,四十岁了还在西面边疆屯田,等归来的时候,头发都已经花白。
这除了因为战争频繁,也因为盛唐时版图太大,从关东汉地,到河西走廊,甚至天山之外,岂止千里,府兵制已经完全不能应对,这与秦国实行秦法,小而强,而秦朝实行秦法就立马成了暴政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国征发劳役,关中到长城,劳役两三月便能回,秦朝征发劳役,从楚地到渔阳,几乎就是有去无回,所以系统扩大之后,原本好的制度,可能就会变成一项坏制度。
府兵制在盛唐被废除,说明他并不适合盛唐,但在其被废除不久,便爆发了安史之乱,而后就是漫长的藩镇割据,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
黎遂球听了李邦彦之言,眼睛突然瞪大了不少,“府兵制?”
“不错,以如今粤地财力,本督若想多养兵马,唯有此制也!”王彦点点头,接着往上走去。
黎遂球掌管后勤,他一边跟着王彦的脚步,一边在心中盘算,片刻后,不禁点了点头,“粤地一百五十余万户,国公养十万府兵,田赋少收不足一成,此法可也!”
陈邦彦却道:“余也赞成此法,只是身为幕僚,却有几言须说予国公听之,其一,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道。国公欲改兵制,朝廷态度为何?却须上奏陛下,若陛下准之,一切好说,若陛下不准,国公该如何?其二,府兵起于南北朝,终于盛唐,其中自有废止之原由,国公知兵事,无需余多言,国公当有补全不足之法。其三,府兵自备兵器,其家赋税全免,然其中必然有平有富,贫者少田,甚至无田,而富者田多,国公因该如何处理,而又该免多少赋税,当有定制。”
王彦边走边听,他顺着陈邦彦的话语思索,心中的想法也就越来越清晰,“岩野先生思虑缜密,此三点,本督方才约微思考,现在先说一个大概的应对之策,具体该如何实行,还是等会营之后,与众人再行商议。本督先说第一点,此事本督会上报陛下,但朝廷若是不准,本督会以卫所之名义进行,第二点,本督编练府兵后,会从府兵中挑选精锐,补充道三万募兵之中,如此募兵负责主要作战,府兵负责防守地方,而募兵损失之后,又立马能从府兵中获得兵源补充,迅速恢复战力,二者结合,必不至唐时挫折。第三点,这就需要岩野先生与布政使司商议个可行的结果出来,不过本督觉得解决此次土客之争,或许这一点也是关键。”
陈邦彦听完王彦的话语,心中不禁一动,停下脚步看了王彦的背影一眼,神色有些亦常,但几吸之间后,还是提步跟了上去。
这时,一行人在不觉间,已经来到土寨之下。
山上的客家人早就发现了他们这一行人,李、王而族的族老,看见王彦头戴乌纱,身着莽袍,不禁有些惶恐。
他们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身着青色官袍的知县老爷,连斗牛服都没见过,何况是蟒袍呼。
一众客民,见王彦一行上山,连忙出来迎接,他们因为方才拒绝下山商议之事,心中有些惶恐,是以王彦一上来,便齐齐拜道:“草民等人,恭迎大人。”
王彦见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