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录事,洮州就交给你了。”张超对带着一群官吏送到城门口的孙伏伽一行道。
“请都护放心,某一定看好家!”
张超倒是很放心的,虽然洮州一下子走了好多高级官员,但洮州的那一万兵还都在呢,吐谷浑或者党项人都没有这个胆子敢挑事。
挑事就是找死。
“起程!”
张超站在潭水河边,很想吟诗一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第384章 毛衣皮裤
第四更!今天上午有事在外面,用手机的,结果把385当成383先更出来了,哎。r?an ?e?n ?.ranen‘
“黑豹,你看到了吗,唐人的军械好精良。铁盔铁甲,马槊陌刀,还有那强弓劲弩,每一样都好厉害!”
“那还用说,你阿夏被人称为军神,统兵打仗未曾一败,不管是吐谷浑人还是党项羌人,在他手下是屡战屡败,为何?我觉得正是这些军器的犀利精良。若是我们东女国也有如此精良之军械,根本不用担心那些蛮獠和六诏人。”
獠人蛮人,都是西南的土人。
一般来说,獠人是唐人对于壮族先祖的称呼,而蛮则是对于苗、土等族祖先的称呼。至于六诏,则是位于后世云南一带的六个部族。是六个较大的诏,诏也意为王。六诏,意为六王。
这六诏主要是分布在洱海周边,北面是河蛮人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洱海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诏,洱海南面是蒙舍诏。
西南山高地远,部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族散布在无穷的山谷之中,有的势力号令百里,大的势力则号令千里。
如东女国就是大雪山西面大金川一带的诸部之首,西山八国等许多部族都奉东女国的号令。而在大雪山的东面,则有诸蛮、獠并不服从,甚至东南的六诏还跟东女国关系紧张。
更别说西南还有一个吐蕃,越发的虎视眈眈。
吐蕃在西南崛起,吞并象雄和苏毗,这两大部族都是比东女国实力还强大的部族。尤其是苏毗国,其国制度与东女国十分相像,都是大小女王掌国,本来两女王各住一城,分掌国政。可后来两王内乱,最终战争,苏毗中有贵族暗通吐蕃,最终引来吐蕃军入侵,一举攻占王城,杀死女王。
苏毗的灭亡,让东女国十分警惕。这也是他们积极与唐使交往,并在这次派出了使团的真正原因所在。贸易只是一部份原因,真正让女王派出了王女前来,还是想与借助中土大唐的实力,来对抗吐蕃的日益强大。
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与唐结盟,通过贸易等,获取更强的实力,好让他们对付经常越界来抢劫犯边的蛮獠和六诏。
“青鸾,你应当跟你阿夏谈谈,我们可以帮大唐牵制党项羌人,也可以把我们的黄金白银和铜跟唐人交易,只要他们肯把这些强弓劲弩和铠甲卖给我们。”
女儿国里女子主政,但负责打仗的都是男子。
黑豹是王子,他也是一员战将,他很清楚唐军那些武器有多么的精良,女儿国的装备跟他们相比,相差太大了。
女儿国的战士们很勇敢,尤其是在山地之间,矫健如飞。可是看过了唐军的装备,黑豹就沉默了许多。再矫健的女儿国战士,可能挡的住他们的强刀劲弩,挡的住他们的陌刀马槊吗?
“阿注和阿夏之间,不应当掺杂这些东西的。”青鸾对于哥哥的话很清楚,却不想因为这事情去找他。
“可是我们东女国并不安全,北面的党项羌,西南有吐蕃,东面的蛮、獠,东南有六诏,这几年我们越来越不好过了,谁知道苏毗的昨日,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日呢?”
“可是,铠甲军械这些,唐人岂会轻易的交给我们?”
“我们跟他们换,黄金白银还有铜,我们历年积储不少。我知道这些在中土都很值钱,应当能换些军械。”
腊月的时节,白日很短,风很冷。
张超骑着马,感觉手脚都很冷。好在他身上有几件好东西,秋裤毛衣,有了这两样加持,再加上羽绒服,和大披风,总算没有那么冷了。
张超很怀念各种保暖衣。
也怀念小时候的棉袄棉裤秋衣毛线衣。
不过这时代棉花虽有,但多还是达官贵人们府上的观赏花,真正用来织布的,中原很少,只有在西域的那些小国才有,棉布产量很低,但运到了中原价格却非常高。棉布称为白叠布,一匹棉能当几匹绢,棉布卖的比丝织品还贵。
要是在长安城里看到一个穿着普通棉布袍的人,千万别觉得人家穷,那是低调的奢华。一般人都还买不到这种少量进口的外来货。
至于普通百姓,想要穿上棉衣棉袄,想要用棉花填充衣物保暖,更别想了。现在的衣服夹袄之内的,用的还是绵,不是棉。那种绵的丝絮,比起棉花来差远了。当然有钱人会穿皮草,裘衣皮衣效果不比棉衣差。
不过张超在洮州的时候,还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了几样新产品。
毛线衣和秋裤。
都是以羊毛为主,毛纺织出来的。其中秋裤用的羊毛是山羊毛,这种羊比较少,其羊毛更细密保暖,就是羊绒。
羌人早在先秦时代,就会割羊毛搓成毛线,用以织布。这种方式织出来的布,就叫做褐。后来中原人开始改良他们的办法,用剪刀剪羊毛,并用织机织布
张超的洮州牲畜加工厂建成后,已经集屠宰、奶肉加工、皮毛加工等为一体。其中就有专门的毛纺厂,把收购来的羊毛、牛毛、骆驼毛等加工。
羊毛加工也挺复杂的,收来的羊毛得分类,得洗,要去脂,还要风干,还得梳理。最后得出了干净的羊毛后,就可以纺线了,可以按需求并股,以及染色。
纺好了羊毛线,剩下的就跟织布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张超新开了一家毛织厂,教女工们织毛线。用织衣针织毛线适合织毛衣,比起直接织成毛料子要更简单实用,直接应对有用毛线织成衣服,而不是先织成布料再裁减做衣服。
织毛衣其实也挺简单,简单易学好上手。如果不考虑花样,会更简单。
张超身上的毛衣毛裤,就是由崔莺莺亲手织的,很合身,相当暖和。还织了条很舒服飘逸的围巾。
山羊绒十分稀少,更加珍贵,这些羊绒纺织成的料子,更细,于是用这个裁减制成了更贴身的秋衣秋裤。
里面有羊绒秋衣秋裤,外面是羊毛线衣,羊毛线裤。再配上羊皮制成的皮衣皮裤,还有皮帽和皮披风皮手套。
全身有点臃肿,可是暖和啊。
特别是张超还弄了一件里面填充了野鸭绒的鸭绒服,已经大大抵抗了野外长距离赶路的寒冷了。
张超对于这些新产品,自信十足。他的毛线衣毛线裤、秋衣秋裤,还有皮衣皮裤皮靴这些,运回到长安,肯定能卖的很火。
关中可是处于西北的,冬天很冷啊。
那些长袍大袖的衣服,根本就不保暖,除非呆在家里。毛衣这个东西,保暖没有人比的过。
而且张超还准备在长安开些织毛衣培训班,直接免费教长安的妇人们织毛衣,这样大家学会了织毛衣,自然就都愿意买羊毛回家自己织了。
要说陇右那边最多的是什么,肯定是羊。
羊比牛和马多的多,比人更多的多。每到冬天来临之时,牧民们都要开始大肆宰羊。把公羊都杀了,不杀也没那么多草料过冬,趁着一秋养肥了膘杀了,天气冷可以存着。
缺少贸易的时候,羊肉羊皮羊毛这些在草原上都不值钱。多了,什么东西都不值钱。
中原羊也不少,但中原人更多,羊肉羊毛羊毛连羊骨都能消化干净。对于羊毛羊皮的需求缺口还很大,张超在洮州开边市,能够极便宜的获得大量的这些东西,然后加工加工,运回中原,就能立马增值许多。
羊皮经过揉制加工后,是很好的皮料,做成衣服或鞋子,都是很不错的原料。
内有毛衣,外有皮袍,何止一个爽啊。
既不透风,还保暖。
张超挺喜欢皮衣皮裤皮靴的,虽然这些衣服的款式注定了不能弄成宽袍大袖,真弄成那样,费料子不说还不实力保暖。款式都比较贴身,也更保暖。真要嫌不好看,也没关系,外面再罩一件袍子就是。
以前男男女女不也没有穿裤子的习惯嘛,到了天冷,直接套两条裤腿,称为胫衣。真要把它们称中吊带袜,估计也没毛病。
可到了后来,不但男人开始穿上了裤子,女人也一样穿上了裤子。
再从无裆,到开裆,再到后来的有裆,这也是一直在变化的。
隋唐之时,虽然崇尚汉魏衣冠制度,但对于胡风也并不完全排斥的。非正式场合下,各种衣饰都可以。
崔莺莺她们也穿上了毛线、秋衣,不过她们却是不肯穿皮衣皮裤的。毛衣外面,依然是长裙,好在她们接受了张超的建议,穿上了张超为她们设计的马甲。倒也暖和了许多,而且坐在马车上,少了许多风。
不过女儿国的青鸾和她的女战士们,却是直接如张超一样穿着皮衣皮裤骑马的。
那个修身啊。
青鸾穿皮裤非常性感。
牛见虎他们这些天没少围着这些女儿国的女战士们转,别说,还真有不少人得到了机会。只是让这些牙兵们不爽的是,这些女人相当无情,今天可能钻了他的帐篷,但明天可能又去钻别人的去了。
为此,还发生了好几场争风吃醋差点斗殴的事情,弄的张超不得不出面维持了下军纪,执行了几次鞭刑,才算刹住了这股风。
再到现在,虽然也依然有互相交流,可起码大家也都看开了,知道女儿国的女人就是这样的,争也没用。
天还很早,张超便下令扎营。
因是腊月,地上又有未化的积雪,早点安营也省去许多麻烦。
张超下马活动了下自己有点僵硬的手脚,望着青鸾刚搭好的帐篷,犹豫了一下,还是往那边走了过去!
崔莺莺的侍女看到,马上就跑去打小报告了。
“去那女儿国王女的帐篷了?”崔莺莺听后,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惊讶的,“好了,我知道了。”
月底最后一天了,距离第五名,依然有四百票差距,真的好累啊。
这更后,还是欠十一章!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来几个打赏吧!
第386章 渭桥拦截(第五更,为赽命天涯万赏加更!)
第五更送上,为赽命天涯兄弟的万赏加更!
过陇山入关中,沿渭河河谷一路向东,经陇州、岐州,队伍最终进入了京畿。
从临潭到长安,整整一千五百里路,跋山涉水,总算是赶在新年前到了京城。抵京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七。
不过兵马并没有真的进长安。
过了马嵬驿不远,张超一行在西渭桥被拦了来。
长安北面的渭河上有三座桥,渭桥和东西渭桥,西渭桥离长安还有大约四十里路。
西渭桥有禁军把守,看到张超这支数千人的队伍十分的警惕,远远的就吹响了角,一队队士兵开出来,布阵。
张超的队伍确实有些庞大,原本是两千多人。结果从临潭出发开始,就不断的有商队和百姓加入其中,许多商人是图着跟着大队一起走安全,还有许多关中的百姓是要返乡,准备回家祭祖,顺便把先前留在家里的老人孩子也都接到洮州去,甚至有些人准备把自己出嫁的女儿、或者姐妹什么的一家人也接到洮州去落户。毕竟洮州现在分田授地还能免赋三年,着实不错。
这样的结果,就是当张超的队伍到达西渭桥的时候,已经滚雪球似的滚到了五千人马。尤其是许多商人还携带了大批的货物,尤其是有许多牛马羊群等,使得张超这支队伍更是庞大无比。
张超一行在前面走,后面烟尘滚滚,似一支万余人的大军一样。
西渭桥的守军也是番上的府兵,他们早接到朝廷的通知,知道定西都护近日会带着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入京经过。
可现在来的似乎是上万人,他们不敢大意轻心,于是乎,警钟响起,驻扎在这里的两千府兵,全都集结布阵。
张超勒住战马,有些无奈的笑笑。
闹出这么大动静,他也算是习惯了,一路上来,这样的事情没少发生。好几次沿途的城池,都鸡飞狗跳的。
没办法,谁家朝集带着五六千人,数万的牛马羊群啊。
一紧张,就觉得是吐谷浑打过来了,或者是突厥人打过来了。
敲警钟,关城门,附近的百姓也是四处躲避。
西渭桥边,因为这座西渭桥,使得这里既是军事重地,同时也是很繁华的一处商集。本来新年将至,这里很是热闹,不少赶紧的百姓。
突然看到一支大军到来,于是乎渭桥旁边的这个集市就乱了套,百姓如躲避瘟疫一样的奔跑。
“见虎,我不是早让你带人来打过前站吗?”
牛见虎很委屈的道,“都护,我三天前就来过了,跟这里的守将说的清清楚楚,说你三日后要经此过河入京。”
“你没说我们人比较多?”
“说了啊,说我们这次不但有都护带着洮州朝集官吏,还押运了一批赋税方物,还护着十八国使团入京呢。我说的清清楚楚,我们的队伍有两千多人。”
张超哼了一声,回头望了眼后面那支长长的尾巴,“你没有给他们说跟随我们一起进京的那些商队和百姓?”
“没啊,那又不是我们的队伍,说他们干嘛。”
张超翻了翻白眼。
“你再过去,如实把情况说明,包括跟随我们的商队、百姓数量等,这里是京畿重地,莫要引起恐慌。”
牛见虎拍马前去。
那守将如临大乱,让牛见虎远远的就下马步行过去。
问了半天后,才骑马过来拜见张超。
“末将拜见武安公!”
张超出示了自己的官印,那将领又仔细的过打量了后面的商队和百姓,最终才松了口气,原来真的只是定西都护张文远入京,还以为突厥人或者吐谷浑人突然打过来了。
“可以过关了吗?”
那将领有些为难的道,“这么多人马,末将不敢擅自放行,还请武安公在此稍待,我立即派人入京禀报。”
这样的回答也算合情合理,张超便让队伍在渭河北面停了下来,然后安扎。
那些商人和百姓,也被要求暂时呆在这里不得离开。
张超安排着扎营,他估计一时半分也不会有消息过来,而且就算消息来了,他的牙兵也入不了京。
“何必扎营这么麻烦,等一会肯定就能过桥了。”
“安营吧,反正天寒地冻的,当就是热热身子。营伍记得扎整齐点,别让京畿禁卫小瞧了咱们洮州兵。”
命令传下,洮州的士兵们虽然有点小意见,但执行起来却不含糊。倒是后面的商队和百姓,眼看着都到了京城了,却被要求不得走动,个个都抱怨不停。但等张超的命令传下后,这些人也很老实的遵守起来。
一路行来,张都护的兵从没有为难过他们,更没有抢占过他们半点财物,对他们还很照顾。加之这些百姓多是洮州来的移民或者在洮州边市经商的商人,对张超是知根知底的。张超的威望,让他们都很顺从。
渭桥岸边,那两千守军,站在那里还不敢轻易散去。哪怕确认了张超的身份,但没得到上面的指示之前,他们不敢放行,甚至不敢相信这支庞大的队伍。
刚才那守将过去的时候,已经看的清楚,这支兵马相当的精锐。尤其不光有洮州府兵,还有许多蛮夷士兵,甚至不少蛮女也都骑马佩刀,这些洮州兵和蛮兵身上,都有股杀气,这让守关的将领很是忌惮。
“将军,咱们就这样站在这里?”
“嗯,以防万一。”
副将苦笑,对面五六千人,光是战士得有不下两千。这些番汉兵马一看就是骠悍善战的,看他们那气势都与自己这边不一样,真打起来,他们也根本没有胜算。
“这些洮州兵真够彪悍的!”
“人家本来就是元从禁军,向来就装备好训练足,到了陇右去,本来还以为他们是倒霉了。谁知道遇到个不按常理的张三郎,允文允武,硬是带着他们在洮州搞风搅雨的,我的个天啊,吐谷浑一个二十多万人口的部族啊,被他们打的只剩下一半不到人口了,三百多里地,十几万人口和数十万的牛羊啊,全成了洮州的战利品。你听说没,这些洮州府兵现在一个个全发了,家里几百亩地不说,他们每月都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津贴赏赐呢,更不用说每次战后,还能大把的分战利品呢,据说现在洮州兵随便拉一个出来,身家都是数百贯啊!”
“啧啧,真是遇到个好上司啊。”
“谁说不是呢。”
“这张三郎也真是厉害啊。”
“那还用说,不到两年时间,人家白手起家,硬是从一个刚还俗的小沙弥,成了现在的上柱国、武安县开国公,这等本事,放眼全天下也没几个啊。”
“人家不光会打仗,还是个大文士呢。你们别忘记了,张三郎可是光禄大夫,那是文官呢。打仗,人家不过是顺带而已!”
一群西煟桥的守军,站在那里晒着太阳,看着洮州的队伍在路边安着营地,一边充满羡慕的聊天。
张超陪着崔莺莺等一起在渭河边上散步。
“以前每年三月的时候,我也常来渭河边散步,看着渭河就比洮河亲切,更比潭水大气。”
“那是,渭河到了这里,可是很宽阔的了,哪是潭水和洮河能比的,不过洮州也有洮州的好,那里的水更清澈。”
青鸾这时骑着马带着自己的一百女战士也来到渭河边上饮马,崔莺莺打量着远处的青鸾。
“女儿国的女子真是奇特。”
张超不接话,只是笑笑。
“你笑啥,我又不会管你们的那点事。反正我也知道,女儿国的女人不成亲的。”
张超率部抵达西渭桥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朝廷。
“张文远终于抵京了?带着五千多人正在西渭桥?”
听到这个消息,尚书都省里当值的封德彝不由的吓了一大跳。张超带着五千多人入京,这可是相当严重的事情。
等吏员接着又说洮州兵只来了八百个,另外有十八番国使团的人一千余人,还有跟着一起入京的商队和百姓三千余人的时候。
封德彝才算长松一口气。
张文远真要带着五千洮州兵入京,那就视为叛乱谋反,朝廷就得调兵了。
“下次说话记得一次说全了。”
“十八番国使团,张文远说到做到了,新年前赶到,今年正旦大朝更加热闹了。”封德彝笑着抚须。
拿起奏报,封德彝入宫面圣禀报。
渭河边。
很快又来了一支队伍,却不是朝廷过来传令的。
这群人却是同样驻扎在渭河北岸的一支兵马,来自凉州的陇右大都督府的兵,是罗艺入京朝集带来的,数量没张超的多,只有二百骑。
他们被安置在西渭桥附近,听说来了许多人,甚至还有商队和番女,便赶过来瞧热闹。
他们一过来,还真的就看到一群番女在渭河边上饮马。
“哎呦,这些夷女居然还会骑马挎刀,难不成她们还会上阵打仗不成?”
“行不行,你去试试就知道了啊!”
一群凉州骑兵便笑着上前,围住了女儿国的女战士们调戏起来。
5000月票,加一章,还欠12。我终于不再是欠11了!!!
离第五,只差三百票,惜败!这个月五千月票加更了五十章,然后分类榜十四到第六,又加更十六章,为了争这个奖,背了六十六章的加更债,最后还欠了十二章,结果还是没争到,只差三百,哎,别问我心痛是什么感觉!好想喝酒!!!
第387章 张三狗贼,受死!
女儿国的女人们比较开放,但不代表着她们会任人调戏。她们走婚,讲究的也是情投意合,你情我愿。
对于凉州骑兵们的调戏,这些女人可不会有好脸色。
青鸾更是挥鞭就把一个家伙抽落马下。
那一鞭子可不轻,直接把那人脸上抽出了一道血痕。
“滚!”青鸾一声轻喝。
“臭娘皮,居然还敢动鞭子!”那个被抽了一鞭摔落在地的家伙,摸着脸眦牙咧嘴,又羞又怒。
旁边的其余十余骑凉州骑兵倒反而在一边哈哈大笑。
“姚老三,没想到这朵花还带着刺呢。你行不行,不行就换爷来采!”
姚老三咧着嘴,哼了一声。
“这个娘们是我的,越是带刺的爷越喜欢。”
“好,那这个就让给你,我们挑其它的,反正这里这么多呢,一人可以挑好几个。”
青鸾厌恶的看着这群言语轻佻的士兵,相比起洮州牙兵来,这些人差的太远了。洮州牙兵虽也是唐军,可人家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