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算了,不过你们也别尽站这里看着了,拿几个碗来,每样菜打点,你们再端个桌,就在这炕边吃,那里也能暖和点。”
钱贵还要推辞,张超摆出了少主人的架式,这家子终于听话了。
就挨着炕摆了一张桌子,钱家五口围坐着吃,菜是张超给他们打的,每样菜打了一些,因此大家不坐一张桌,吃的却还是一样菜。
这么简单的举动,却让钱家上下心中暖意洋洋,换了新主人,一路上他们还担心无比,不知道新主子脾气如何,现在看来,新主人确实很好,尤其是这小郎君,和气,可亲。
炖萝卜的熏肉是小十三从家里拿来的,是他哥柯山以前打到的猎物熏下的。柯山家这次也卖了不少粮给张超,柯山又跟着张超学盘炕,每天收入增加不少。这次大家都知道张家收粮亏了钱,可大家却又舍不得把粮拉回去。
卖给张家,一石糜比现在市价高了一千钱呢,而且听说这粮价还会继续跌,谁愿意这个时候把卖掉的粮再收回去?
好在张超没说要退粮,大家如释重负,心里松一口气同时,也无不称赞张超大气。称赞同时,也觉得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乎,今天村里那些卖了粮给张超的,你家送来两块肉干,他家送来一点鱼干,那家送点鸡蛋,还有送些萝卜、菘菜的,柯五家里兼做豆腐生意,还特意送了几块豆腐和一些豆渣。
大家送来的这些东西,张超全收下了。
别看张超在人前人后不停的喊着这次亏大了,喊着自己亏也不能亏了乡亲们,但实际上,张超并不会真的亏,只是利润减少了许多而已。但有那番造势,现在张超在乡亲们的心里,那可真算的是上义气无双的一个小郎君了。
“咱明天还蒸馍卖馍不?”老爹问。
“卖,明天咱们做两万个馍卖,今天晚上得多发些面。”单个的利润低了,现在在只能把销量提上去,来弥补一点损失了。
“那咱明天还卖五文一个吗?”
张超苦笑摇头,当然不可能了。糜子面都从原来的三百钱一斗跌到了二百一,跌了三成,他们的馍馍肯定不能再卖五文。
随行就市,卖个四文一个,都不错了。
不过就算卖四文一个,张超也还有的赚。人工都是给的粮食,因此粮食跌涨对人工开支其实相当于没影响,原来是每个馍成本三文,现在暂时忽略跌价的影响,影响成本的还是制面碱的成本增加了。
算下来,张超的馍一个成本从原来的三文,涨到了三文半。降价卖四文一个,也还能赚半文一个。
只要暂时粮价不要继续大跌,张超手里的这些糜子面早点做成馍卖掉,还是有钱可赚的,只是赚的不多了。
提高产量到两万个馍,就需要十石糜子,以及数石的红豆,以及配料的枣干等。另外还得一斗的面碱。
张超从药铺买回来的材料不多,如果同时供应张家和崔家,是坚持不了几天的。可现在在张超也管不了这些了,先趁着粮价还没再跌前,先把那些高价粮出手掉再说吧。
一天如果能卖掉两万,一个赚半文,那利润也还是能有一万钱的。
账其实挺好算的,不过不论是老爹还是赵叔还是村民们,这么简单的帐对他们来说又似乎有些复杂了。因此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张超现在的黄馍馍生意依然有赚头,而不是已经处于亏本卖的状态了。
萝卜炖熏肉,很简单的一道菜,可钱周氏做出来不错,也没放什么佐料,甚至连葱姜蒜都没放,油都没放,但那野猪熏肉照样炖出了味道,仅加了一点粗粒盐,在这寒夜里,居然也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
唐朝的富裕之家,肉食主要是吃羊肉。牛肉是不论贫贱都没什么机会吃到的,马也差不多。这年头连驴骡骆驼这些大牲畜也很难吃到了,因为它们也算是珍贵的军用和民用物资。
而另一方面,鸡鸭鹅鱼蛋,这些在唐人眼里又不算是肉。
唐人吃肉,富贵人家主要吃羊肉,普通百姓则吃猪肉。
猪肉在富人眼里是贱肉赃肉,嫌味道不好,和狗肉一样还上不得席面。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猪肉却是他们难得的肉食。富人嫌,他们却不嫌也嫌不起。
至于富人为什么嫌猪肉,听说是嫌有味难吃。这年头的猪多是散养,也不会阉割,而且养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这年头的猪和狗一样,它也会****的,许多百姓家的厕所,其实就是在猪圈里头,直接就让猪给吃了。吃了。。。
再加猪肉上烹饪的方式问题,兼之这年头调味料少且珍贵,因此简单的水煮猪肉、炖猪肉当然难吃了。
后世的猪一般在小时就阉割过了,出栏的时间也快,这样的猪肯定好吃,而且烹饪处理的方式也多样。
其实就算这年头散养的猪也难吃不到哪去,好比现在张超吃的野猪,那也可以算是自由散养,也不可能阉割过,甚至养的时间长达几年。但野猪吃起来也还是不错的,关键还是在于烹饪。
熏过的野猪肉,本来就相当于进行过一个处理,熏肉比新鲜野猪肉更适合这时的烹饪方式,就如这盆熏肉炖萝卜,也没什么调料,只是炖的时间长一些,便完美的释放出了美味。
新鲜猪肉如此腌一腌,烹饪的方式再换一下,加点调味料,相信也会大变样。
张超一直在想着猪肉的事情,是觉得自己可以用猪肉做肉包子。猪肉便宜,配上自己的碱面让包子能更蓬松,肯定好看。若是肉馅的,肯定能多卖点钱。
若是把这个大肉包子开发出来,只要能解决这个猪肉难吃的印象,以后肯定就能赚钱。
这就好比后世那些开鸭头店什么猪头肉店的,不值钱的材料,用独特的方式做成了难得的美味,立即价格大涨。
那盘豆渣煮菘菜也很好吃,菘菜就是大白菜,但没有后世的大白菜那么好吃。豆渣搭着菘菜一起煮,味道很好。
“周嫂手艺不错。”
张超舀了一些,倒入自己的碗里,今天晚餐主食是粟米饭。粟米饭其实不如做饼好吃,但胜在方便简单。只是米质煮成饭后有些糙,吃起来比较干,若是煮粥其实最好。
不过张家现在也有官人之家了,总不能还天天喝稀饭吧。
菘菜豆渣配饭,正是良配。
张周氏听了张超的赞扬,连忙放下碗站起身来谢过。
豆渣是做豆腐滤下的渣,不值什么钱。本来豆子就比米麦粟糜这些便宜的多,豆渣就更便宜了。在后世,豆渣只会拿来喂猪,但唐朝的百姓可舍不得,他们会拿来当菜,甚至直接当主食吃,绝不会浪费一点的。
张超突然放下筷子,他想到,如果自己在长安的店里卖豆浆、豆花,估计会有人喝。剩下的豆渣还能配上些糜子面做成杂粮窝窝,一个豆子弄成几样东西来卖,反正成本也低,价格也卖低些,总会有人买吧。
一个糜子馍馍要卖四五文钱一个,如果他买以豆渣配糜子做成的黄窝窝,只卖两文一个,甚至是一文钱一个。
相信总会有不少穷人愿意买来果腹吧?
张超不由的高兴起来,他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一个赚钱之路。
第四十三章 风云聚会
一大早,程咬金又出现在了张家沟。
不过这一次,除了牛进达一起来之外,秦琼也来了,另外还有两个上次没有见过的年轻男子,却能一眼看出绝非他们的随从。
“叔宝,这就是铁枪的嗣子,你的义子?”
两个陌生年轻人中那个高大些的人笑着打量着张超,张超也打量着他。能开口称翼国公秦琼为叔宝的,还是这么副语气,这人肯定身份也不简单,甚至不会给秦琼官职低。
莫非这人是秦王李世民?
不过李世民今年应当才二十三岁,而眼前这男子就算没三十,估计也有二十六七了,对不上号。
他还在那里猜测,秦琼却已经叫他过去。
“三郎,过来见过你李叔叔。”
张超惊了一下,李叔叔,真是李世民?他心里还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居然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与伟大的天可汗见面了。
等到了面前,他还在想着要怎么称呼李世民呢,结果只听到他却笑着道,“你是铁枪的嗣子,叔宝的义子,确实该称呼我一句叔父。我原名徐世绩,归唐后陛下赐姓李,因此现在在叫李世绩。”
原来是李世绩,不是李世民。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区别还是很大的。张超心里突然有点小失落,哎,还以为李世民微服跟着秦琼过来呢,他刚才甚至在想,或者是自己表示的太抢眼了,以致让李世民都有所耳闻,新自赶来见自己了。
“久仰世叔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英姿伟岸。”张超一通马屁不要钱似的拍了过去。
虽然是李世绩不是李世民,但张超也知道这个李世绩也不简单。曾有人把唐初将领们排了个名以评价他们。结果若以勇武论,自然当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为最,但若是以帅才论,则非李靖和李绩这二李不可。
李世绩呵呵一笑,“听咬金说你是个聪明的小和尚,花花肠子多着呢,原还不相信。现在在倒是信了,别的不说,你这嘴确实厉害。你现在跟我说说,你知道我什么啊,就久仰大名,名不虚传,若是说不上来,那今天可不饶你个满嘴胡说的小和尚。”
不过这可难不倒张超,他那番话不全是恭维,李世绩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李世绩原来叫徐世绩,出身河南的富豪之家,家里相当有钱,说是个亿万富裕也不过份。
不过虽然徐世绩出身就是富二代,但他也确实很厉害。隋大业末年,天下大乱,徐世绩才十七岁呢,就放着自己家的亿万家财和富二代身份不顾,直接跑到瓦岗山去参加了造反者翟让的队伍。
他为翟让出谋划策,让瓦岗军在中原声名崛起。不说其它的,仅凭这个,就足以让张超无比的佩服了,一般的二世祖,纨绔子弟岂能做到这些?
更别说虽然后来瓦岗火并,徐世绩做为翟让的心腹差点死在李密刀下,但徐世绩后来还是很快又成了李密的心腹之将,替瓦岗数拒王世充,并打下了黎阳仓。
后来李密兵败降唐,徐世绩一人力挽狂澜,控制了李密降唐后原来魏军的地盘。但徐世绩没有直接拿着这些地盘人马去降唐,反而把这些弄成名册后送给了李密,让李密交给唐朝。
这个举动让李渊觉得徐世绩是个相当纯厚的臣子,因此封他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很快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甚至封他父亲为王。
当时的李世绩可是实际上控制着河南和山东大部份地盘,并控制着原魏军兵马。李密后来降而复叛被杀,李密还上表请求收葬李密,为他披麻带孝,让朝野都赞扬李世绩为义气。
今年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之战,李世绩也是立了许多大功。凯旋入朝时,李世民是上将,他是下将,两人一起穿着赏赐的金盔金甲,乘兵车到太庙告捷,别提多么的风光了。
当然,张超还知道,以后李世绩一人灭三国,为凌烟阁功臣,历经李唐三朝,荣宠之重,无人可及。
秦琼程咬金他们和李世绩比起来,地位差的远了。当年在瓦岗时,李世绩相当于首领之一,而秦琼他们只是大将之一,说白点,就是李世绩是公司大股东之一,而秦琼他们顶多算是高管。如今同在李唐为臣,但李世绩却是左武侯大将军,父亲和他两人都是国公爵,更别说还赐姓李,现在原河南的魏军还多由他节制着呢。
秦琼程咬金两个现在只是秦王李世民的麾下大将,但李世绩在朝中的地位却是一方元帅,是跟李世民这一档次的。
张超把徐世绩那些风光威风的事迹,拣了几处重点说了一遍。
李世绩听过后,脸上笑咪咪的,明显很受用。
“你小子倒还真知道我不少事情,估计是听铁枪老哥说过的吧。好了,你小子没胡言乱语,但你小子也确实有些太滑头。”李世绩笑着说完,从腰上解下了一块玉佩。
“今日第一次见面,没带什么见面礼,这块玉佩还算可以,就送给你吧。”
“多谢世叔。”
那玉佩一入手,张超就知道不是凡品。
徐世绩给了块玉佩,另一个更年轻些的黑瘦男子不由的道,“茂公你送这么重的见面礼,这不是让我为难嘛。”
“士信你别给我哭穷,堂堂郯国公岂会连点见面礼也拿不出?”徐世绩道。
郯国公?
张超听到这个爵名马上想到一人,黑瘦,又有些矮,还爵封郯国公,那这人岂不就是当年秦琼的好基友,不,好兄弟罗士信吗?
当年同在大隋战神张须陀麾下作战,他们一起号为双璧。
原来罗士信还没有死啊,他不是应当已经死了吗?好像就是死于河北军手里啊,不对,罗士信不是死在窦建德手里,而是死在刘黑闼手里。对了,历史上,他应当是死于明年。
今年罗士信可是才二十一岁啊。
论勇悍,罗士信甚至还在程咬金、牛进达之上。这人可是真正的罗疯子,一打起仗来,根本就如疯子一样的不要命。他当初降唐,可是让李渊无比兴奋,特旨加封罗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郯国公。
这次平定中原,罗士信进封为绛州总管,唐初的州总管,可是相当于军区司令级别的。论地位,同样比秦琼这个秦王府马军总管还高不少的。
张超也没想到,今天居然是李世绩和罗士信这两人一起过来。
“你果然就是罗叔叔,我早听说过你与义父并肩作战多年,是极好的兄弟。我还听说,罗叔叔和我义父曾经被人称为军中双壁,一个勇一个悍,无人可匹呢。”
罗士信打起仗来是个疯子,但私底下也很随和,他个子矮小精瘦,但却是如李小龙一样的那种充满爆发力的悍将。
二十一岁,跟张超一样的年纪。
人家都已经在战场上撕杀多年,亲手砍下的人头,估计都比张超吃过的精武鸭头和周黑鸭头还多。
“我也没别的可送你,就送你一把刀吧。”说着,罗士信直接从身上解下了自己的佩刀。刀看起来很普通,但这毕竟是绝世猛将的佩刀,那这刀就拥有了无比的价值。
张铁枪这时也从远处赶来,一早上,他就去和七娘一起帮忙蒸馍馍和打包了。
“铁枪老哥,你眼光不错,运气更好,收了一个好儿子。”
李世绩笑着对老爹道。
老爹嘿嘿的笑着,那一只独眼里透出自豪和高兴。
“大家去屋里坐吧,这下雪天呢,家里有暖炕舒服。”老爹请几人进屋。
秦琼等人还是头一次看到暖炕,对这个大炕台有些好奇。
“这炕台好暖和?”徐世绩手摸到炕席,发现居然暖和的很,当下惊讶。
“这是三郎弄的,听说是他师父三藏法师发明的,盘了这炕,可以在天冷时在下面烧火,不费多少柴,却十分暖和。尤其是到了晚上,只盖个薄被就行了,一点都不冷咧,美滴很。”
李世绩罗士信五人一起上了炕,迫不急待的感受起这特别的暖炕。
“真暖和,跟屁股底下塞了个炭炉子一样。”程咬金摸着屁股大声的嚷道。
“放心,烧不着你屁股的,没看这上面还有炕席嘛。既然炕席都烤不坏,肯定也不会烤坏你。”李世绩不愧足智多谋,马上就发现在了这火炕很安全。
牛进达跟程咬金一样嚷个不停,哎哟不断。
“太舒服了,不行,三郎你回头也得给我家盘一个,不,多盘几个。各屋里头都要盘上一个,老天爷啊,这冬天里有了这炕,那还不美死咧。”
李世绩不时的打量着火炕,仔细观察着,“这火炕确实不错,不过也不算什么匪夷所思吧。想当年我们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天寒地冻,有时不也烧火取暖。等到要睡觉时,就在火堆边挖几个坑,从火堆里取出热灰和火炭埋在坑里,再填平,然后人睡在上面,一整晚都很暖和呢,这个暖炕和那也差不多一个理,只是明显更好用。”
说到最后,李世绩一把拉着张超的手道,“文远啊,叔父我这个腿啊一到冬天就疼的难受,怕冷。你回头给叔家先盘几个暖炕,要啥材料,只管开口。”
程咬金一听不乐意了,“好你个李茂公,你也太不地道了,明明是我先开口的,谁也别想跟我抢,先给我家盘火炕。”
罗士信一拍炕桌,大喝道,“凭什么你先说就得先给你盘。”
“不服啊,不服咱们出去单挑,谁打赢了让三郎先盘。”程咬金很不要脸的吼道。
张超在一边,看的目瞪口呆,握草,诸位可全都是堂堂国公爷啊,这样不好吧?
第四十四章 贱肉包子
“三郎,快把你家的黄馍馍端来,一大早就空着肚子,就等着吃你家黄馍馍呢。”程咬金一伙人吵嚷了半天,最后还是张超大声喊停,告诉他们自己有五个盘炕的班子。今天吃过早饭,他就让五个盘炕班子去长安城,分别给五家盘炕。
家家有份,不用争先后。
这总算是让这些帝国新贵们不再争了。
可程咬金不争盘炕先后了,却马上又叫起饿来,还指名就要黄馍馍。
李世绩也在一边道,“一路上就听程咬金这夯货说过好多次黄馍馍好吃了,快弄来偿偿。”
“包你吃了一回想二回。”程咬金得意洋洋的道,“上回我可是一口气吃了三十个。”
“我吃了三十一个。”牛进达不甘示弱。
张家沟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黄面馍馍,整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为张超蒸馍馍。张超与各家早有约定,每帮忙蒸一笼馍给他们多少粮食,用的火和柴火则由各家自理。
只需起个早再费点柴禾水,就能足不出户的赚到一份粮食,虽然不多,但各家都很满意。
天还没亮,七娘就带着一群妇人开始把经过一夜发酵发好的面团,赶着包馅制成一个个的馍坯子,然后放入蒸笼交给各家去蒸。那边的配送组,也开始把蒸好的馍装进保温的柳筐里,路远的先拿够数出发,路近的则最后走。
张家灶上也没浪费,同样架着蒸笼。
张家是新灶,可以架三口锅,早上大锅就用来蒸馍,小灶用来做菜,后灶烧水,各不耽误。
“周嫂,把刚蒸好的馍端几笼来。”
徐世绩见张超对家里的奴婢这么的客气,微微意外,笑道,“三郎待家中奴婢也这么客气,仁厚啊。”
张超笑笑,“既然进了张家的门,那以后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就是一家人。”
李世绩笑笑不说话,他家以前可是地方豪富,仆僮千人。更别说如今,他们父子两个都位列国公,他还是上柱国、右武侯大将军。朝廷赏赐给他家的仆僮奴婢无数,如今家业资产以及那奴仆数量都是远超过去。
他家可不会如张超这样对待下人,这些大家族拥有着那么多的奴仆,如果没有一套规矩,那是要乱套的。而这些家族的规矩,无外乎就是立威了。稍有些过错,就可能被鞭打,甚至打死都可能,要的就是杀一儆百的效果。
热气腾腾的新出笼黄馍馍端了上来。
一个很大的柳盘,装着满满的一盘黄馍馍,放在桌了,几乎占了整个炕桌。
“三郎,再多拿些来,就这么几个,还不够我一人吃的。你还怕我吃穷你咋个?”程咬金嚷道。
张超忙道,“程叔别急,先吃点垫巴一下,等会还有其它好吃的。”
“你个乡下山沟子里,还能有啥好吃的。要吃山珍海味,我在家里吃不到?我就想吃你家的黄馍馍,不想吃别的。”程咬金嚷嚷着道。
“一会叔父们就知道了。”
张超下炕,系上围布。
牛进达在一边道,“嘿,三郎你还准备亲自下厨啊,难道不知道说君子远庖厨吗?”
张超不理会他们,揭开灶边桌上盖着布的陶碗,里面的面团正在发酵,比之前膨胀了许多,但还没到原来两倍大,他检查了一下,面团里的小孔不够大,说明面团还没有发酵到时间。
重新盖上布,张超从另一个碗里取出一块肉。
那边李世绩见了,越发好奇了,“猪肉?”
程咬金一听,放下手里的黄馍馍,大声的嚷道,“猪肉?猪肉我老程可不吃,骚的!”
罗士信立马跟程咬金唱起了反调,“你地主出身,当然不吃猪肉,我们穷人小时候可是一年都吃不到两回猪肉。能有猪肉吃,高兴的不得了,哪还管他什么骚不骚。”
“我做的这个肯定不骚,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张超把猪肉切条切快,然后剁成肉馅。剁好肉馅,他又拿来姜葱,这还是他昨天从里正家要来的,猪肉也是。
将切好的姜葱丝放入一个碗中,倒上开水,浸泡一会后,取出姜葱丝不要,把姜葱水倒入肉馅之中,一边倒一边拿着筷子顺一边搅动。张超这样做,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