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地主们除了正租外,可是无不巧立名目的征收各种额外地租,什么耗米啊、斛面啊佃鸡、麦租等。
现在张家做的却敞亮、大气!
这年头,遇一个这么好的地主,可比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还难的多了,可遇不可求啊。
赵老爷子胡子颤抖,激动的带头就跪下来。
乌秧秧的赵家庄老少爷们全给跪了。
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
李世绩又来了。
不过脸色看起来还不错,张超远远的松了口气,确认今天不会受什么无妄之灾才上前迎接。
“我过几天就要离开长安了,回黎阳,最近窦建德的那些余部闹腾的有些厉害。”李世绩跳下马,一面说着一面将一个盒子递给他。
“叔父现在就走,京师单伯父这边呢?”
李世绩哈哈一笑,“那事情有回转了,昨日我们回长安后,按你说的去办,果然有用。现在叔宝已经说动秦王愿意对单二哥网开一面了。你说的对,这件事情我原先是当局者迷,越是上奏求情,只会越发坏事。因此我也想好了,干脆现在就离京,有叔宝他们几个,我放心。”
我说了什么啊,就按我说的去办,张超心里暗道,他其实什么办法也没出,不过是点醒了几个当局者而已。可他话说的是轻巧,但要如何说动李世民改主意,还让他去说明皇帝,这个可就很难了,不是一般的难,起码张超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才能说明当今的皇帝和秦王殿下。
但李世绩和秦琼他们做到了,仅隔了一天而已,真是厉害。
个中详情张超并不太想知道,他只想安心做过小地主。
张超对自己的现在状也很满意,与五位国公合伙,有张家沟全村参与的老铁枪早餐,现在铺开的很顺利。昨天的两万个黄馍馍都卖光了,试卖的豆渣窝窝也卖的不错,肉包子和豆浆油条一推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
有五位国公做后盾,又有崔旅帅牵线,张超已经成功的在长安东西两城外拿到了四个早餐铺营业权。
西市外的金光门和延平门外,东市外的春明门和延兴门外,官衙里已经打点好了,地皮都给他们划好了,就在这四门外不过百步处。他们可以在路边搭一个棚卖早点,每个棚每月只须缴纳三百文钱就行了。
一天只十文钱的费用,真是相当于没有。
张超已经跟柯山的木匠伯父说好了,今天就开始过去搭棚。说是搭棚,肯定也要弄的有些模样,铺子也是由张超昨晚上亲自设计的,用木板搭建,类似于一个移动板房,相对简单可绝不会简陋,而是简约大方的设计。木板搭建的房子靠路的一面,白天取下木板架起来,那整个一面都是营业区,摆上各种早餐让大家选择,晚上歇业了木板再一块块合上去。
屋前,还要搭一个伸出的雨棚,还能摆上十来张桌子供人吃早餐。
这四家铺子也不光卖早点,还兼做豆腐铺子,同时也给来往的路人卖些干粮、茶水。反正馍馍包子这些,既可以做早餐也是能做主食还能做干粮的。
每天早上还能煮些茶叶蛋卖,茶叶蛋也不会坏,能一天卖到晚,头天卖不完第二天还能继续。再煮点小米粥,炖点萝卜汤什么的,屋里还能摆上几桌,又成了饭店了。
在周边几个县乡里也取得不错的结果,已经在四个县租下了小店,在下面各乡还租了摊位推车,每天把早餐送去后就能卖。另外长安和周边几个县里的一些驿站饭店酒楼茶肆,也有不少愿意让他们把这些老铁枪面食放他们那里代售,反正他们还能坐收得一份利,何乐不为。
也有一些店,则在试过张家的早点后,愿意直接订购,让张家每天早上按量送货,然后他们放到店里自己卖。对这些商家,销售员们都按张超的底线给出了优惠价。
昨晚上张超几乎一晚上没睡,又是忙早餐铺的设计,又是统计各个销售员们谈到的订单。昨天长安城做餐饮的几乎都降了价,张家的黄馍馍也降到了四文一个,其它几样餐点也都随行就市。
单价虽下来了,但销量却是可喜的。两万个馍都卖完了,而且接到的单子也多,若全部满足,张家光一个黄馍馍日产量就得提升到三万个。
肉包子也有好几千的订单,连豆渣窝窝都有过万的订单。
利虽薄,但销的多,收益还是很高的。
张超已经决定扩大张家的早餐生产团队规模了,原来六十来人,现在张超打算直接扩到一百人,以满足现在喜人的需求量。
张超的张家班炕灶班子也不错,这两天他们已经给十来户人家盘了炕改了灶,一些迫不急待用了新灶新炕的人家,都反响很好,他们主动的帮着张家班打广告,口碑极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现在这块张超完全交给了柯山和柯五两个徒弟,这两个汉子整天笑的合不拢嘴,天寒地冻的也不肯歇息一天,整天带着五个组四处开工。他们现在接到的活都已经排到了年底,张家班每天都能张超带来好几千钱的收益。
张家的新窖,也已经开工了,干的正起劲。
总之,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张家新分了几百亩地,新的租约得到了所有原佃户们的称赞,大家都争相来跟张家签约。五百多亩地,都已经全都租了出去,都是每年亩收租五斗粟的一式同样契约。
现在老爹都已经准备去长安西市牛马行找牙人买牛了,老爹甚至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天好的时候,还要请人到那十几块地里去打井。
用老爹的计划,地里都打上井,井边还得栽上柳树,将来井边柳树成萌。
附近乡村的石匠们都接到了老爹的邀请,请他们为张家的五百多亩新地打制新界碑。
一大早,老爹就去田里转去了,此时都还没回来呢。
一回生二回熟,今天李世绩是一个人来的,也不用秦琼他们带路了。一进村子,把马缰绳交给了张超身边的家生子钱栓子,然后便熟门熟路的进了窑洞,脱鞋上了炕。
“热碗豆浆来喝。”
张超笑着也上了炕,转头对站在一边有些怯生生的钱家大丫头招手,“去弄碗热豆浆来,再弄几根油条,夹盘热包子来。”
“李叔,我这穷门小户的没有茶叶,可对不住你了。”
李世绩也不挑剔,“我当年也是乡下郎,没那么挑剔。”
茶叶在中国饮用的历史很长,唐时更是进入高峰。不过这年头的喝茶,还是那些有钱人的爱好,就好比后世那些有钱人们爱品红酒一样。这年头的茶叶还是很贵的,而且饮茶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茶叶多是制成茶饼,很少散茶。也很少直接泡着喝,而是要跟做汤一样,很繁琐,叫煎茶。从茶叶饼上取一小块下来,还得碾成碎末,然后加上盐葱姜甚至桔子皮等各种东西,用很特别的方式煎,还要煎出茶花来。
张超之前在秦琼府上喝了一回,喝过一回他就再不想喝第二回了。
与其称那叫喝茶,不如说是紫菜汤,甚至紫菜蛋汤还比那个喝的顺些。张超后世也喝茶,但没那么多讲究。
后世的那功夫茶,那些年青漂亮的妹子表演起来,那才叫一个赏心悦目,比唐人的煎茶既好看又好喝。
今天李世绩过来,其实就是来感谢下张超的。
感谢他出手帮忙搭救单雄信,李世绩跟单雄信的关系,那真是很铁,结义兄弟。比起秦琼程咬金来,大不相同。秦琼上瓦岗之前跟单雄信并没有交往,上了瓦岗,可一个以前是官军,一个以前是叛军,关系也不会亲密到哪去。
而李世绩跟单雄信多年老交情,还是结义兄弟,这关系相当铁。
李世绩的谢礼,也非常的豪爽。
他本来就是豪富,现在更是新贵,一出手,也没送黄金送白银,直接送的是地。就是灞上南原的地,隔着一条洗澡沟而已。
整整五百亩原坡上的平地。
虽说如今是战乱之后开国初期,天下未平,各地人口大减,朝廷又均田,因此土地不如太平年月值钱。可那也得看什么地方,关中灞上,那可是就在京师脚下,这样的地方,那些皇亲国戚勋贵们,哪个不争着购买置业。
五百亩地,起码能值上万贯钱。
“我什么也没做,无功不受禄,这么重的礼我可不敢收,要不老爹回来不得打断我的腿。”眼红归眼红,但张超还是没收。京师脚下的这五百亩好地,就算是放在李世绩的手里,也是很抢手的。
“真不要?”李世绩见张超推辞,似乎没有意外,只是笑看着他。
“真不能收。”
‘“这可是你不要的啊,不是我不给。”李世绩居然跟张超开起了玩笑,最终还是把地契给收回去了。
“我可能过两天就走了,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河北?”
“去河北干什么?”
“你真傻还是装傻呢?如今眼看着天下就要太平了,以后获取功勋的机会可就少了。这次河北窦建德余部叛乱,正是个难得的机会。不过你放心,窦建德都死了,那些人也成不了什么大事。现在虽闹的欢,那也不过是跳梁小丑。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河北,肯定能一战荡平他们,你跟着我现在回河北,说不定还能喝上几口汤。往河北走一趟,逮几个倒霉的叛军,你也能有一份军功,到时运作一下,不说授个实职,起码也能捞到一个散职或者勋官的,将来也是入仕之阶。”
李世绩这是为了感谢张超出的主意,特意来送他一场富贵的。
可让他意外的是,张超在听完这番话后,居然没有半点高兴之色,反而只是摇头。
“多谢叔父好意,我不去河北!”
第五十章 烂泥扶不上墙
李世绩现在的官职是上柱国使持节黎州总管殷卫澶四州诸军事黎州刺史曹国公,很长的一串官职,非常拉风。
勋加上柱国爵封曹国公,不过实际的职差,则是黎州总管。黎州,就是原来隋朝时的汲郡黎阳县。
隋时,隋文帝罢撤天下各郡,省并州县,天下仅保留三百余州,使得各地的行政区划精简了许多。到了杨广称帝之后,他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制,进一步并撤精简,天下只一百九十余郡。
但隋末乱世,各地群雄割据。河北河南之地,窦建德的夏国、王世充的郑国、李密的魏国,甚至还有宇文化及的许国,以及朱粲的楚国等等。这些枭雄反王们各立朝廷,在自己的地盘内选派官员。
到了此时,仅河北中南部这片原夏军的地盘,就拥有几十个州。原来隋朝时的一个郡,此时可能却有三四个州,甚至更多,比之当年杨坚简精州郡之前还更多。
这黎州,就是原来的黎阳。
当年李世绩还跟着李密干的时候,他率领一路兵马从河南杀过黄河,进入了河北南部,夺取了隋朝在黎阳的一个重要中转粮仓,也是隋朝四大中转仓之一的黎阳仓。开仓放粮,李世绩一下子为李密招募了二十多万人马。
后来李世绩就一直镇守着黎阳,防范着河北的窦建德。
李密降唐后,李世绩也跟着降唐,李渊便让李世绩继续统领着原魏军旧部,给他的实际官职就是黎州总管。统领着黎州和周边三州,不过实际上,这个黎阳总管府四州,加起来只有几个县而已。
但当初这块地方战略作用很大,是阻拦着窦建德南下,防范着郑夏合流的重要堡垒。李世绩当年在这里是吃过大亏的,他被窦建德打的大败,老爹妻儿都被俘虏了,徐世绩只得也回去向窦建德投降。
不过李世绩当时是诈降,后来又跑了出来,好在窦建德这个比较光明磊落,李世绩后来降而复叛,老爹没救出来,但后来窦建德和李渊谈和,窦建德把李世绩他爹给放了。
这次窦建德旧部拥刘黑闼起兵反唐,已经在河北闹的很厉害。朝廷虽然派了宗室李神通前往讨伐,但同时也做了二手准备,就是让幽州总管李艺和黎州总管李世绩两个,一南一北率本部合进,与李神通的大军汇合,共同夹击刘黑闼。
大唐上下,甚至包括李世民、李世绩、李艺、李神通这些将帅,都认为河北之乱不过是小丑跳梁,不值一提。出动三路大军去征剿,不过也是稳妥起见而已。
他们都认为,只要大军一到,那刘黑闼还不立即为飞烟灭?
说起来,这个刘黑闼还是当年瓦岗一员呢。不过在瓦岗时,刘黑闼仅仅是一个副将,和李世绩秦琼这些人比起来差远了。
刘黑闼是窦建德的老乡,从小关系很好。只是后来刘黑闼去造反时,窦建德还在家里种地。刘黑闼跟着的郝孝德后来投奔了瓦岗的义军盟主李密,刘黑闼也跟着到了瓦岗,慢慢的升到了副将这一级。
再后来瓦岗败亡,刘黑闼也降了王世充,不过在王世充麾下,他不怎么得重用,被派到了河北南部去驻守,防御的恰恰就是窦建德。
结果,自然是刘黑闼干脆去投了旧时好友。
刘黑闼虽也是一员猛将,但在李世绩眼里,也就顶多算二流。号称义薄云天的河北大英雄窦建德都败亡了,刘黑闼还能番出什么浪花来。
大军一到,不还是手到擒来?
因此,李世绩认为这次他回河北,奉命出兵,顶多也就是去打打酱油。
本着感谢和提携之意,他才提出要带张超去河北走一圈。
这其实就是去战场镀下金。
可张超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我不会打仗!”
“谁天生就会打仗?你父亲你义父,还有我和老程以及老牛他们,哪个以前是什么将门子弟?你罗叔,当年十四岁上战场时,不过是齐郡派到张须陀那去做杂役的中男而已。打仗,其实就是那么回事。”李世绩笑着说道。
张超继续摇头,“我,我没有装备。”
“你要什么装备?战马、盔甲、武器,要什么我都有,回头就给们一整套。”
“我不会骑马。”张超继续找理由拒绝。
“不会骑马就学,你跟着我回河北,一路上正好边走边学,等你到了河北,这马也就差不多都会骑了。”
张超看着李世绩,这位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的名将,确实是有心要提携自己的样子。可张超却绝不愿意去河北,这不仅仅是他不会打仗,不会骑马,没装备。
也不是简单的怕死。
实在是河北之战太凶险了。
知道点李唐历史的都知道,李唐开国,真正的硬仗只打了三场。跟刘武周争夺山西,跟王世充窦建德的中原会战,还有一场则是平河北刘黑闼之战。李世民大败的浅水原之战,都只能算是半场硬战。
这三场硬战中,平刘黑闼之战发生最晚,那时天下都差不多平定了。可这场仗却是打的最艰难的,甚至伤亡等情况还超过前两场大战。
在武德四年窦建德刚死时,谁都想不到,河北人会如此的桀骜难驯,更想不到,刘黑闼这个原来在夏军中只算的上是一员大将,连一方统帅都称不上的他,会把整个河北弄的天翻地覆。
具体这仗打的有多艰难,张超记不太清详情,可他记得好像罗士信就是死于这场战争,他记得连李世绩这员名将,好像也被打的全军覆没,只身而逃,差点又做了夏军的俘虏。
一开始平乱的是李神通做统帅,李世绩和李艺各统本部助战,但结果这三人全败了。李神通以前也被夏军俘虏过,这次又被俘虏了。
李世绩和李艺都大败亏输,甚至有野史传说,平阳公主都是在这次平乱中战死的。
最后,朝廷不得不派出了李世民亲自上阵。可李世民损兵折将的好不容易打赢了,刚一回朝,没多久刘黑闼又卷土重来,再次打整个河北搅翻。
最终,是太子李建成挂帅出征,又剿又抚的,才最终平定了。
张超打算等会打开自己的那个背包,看看笔记本里留下的资料。他记得他笔记本里就有新旧唐书等史籍,里面肯定有整个河北之战的详细过程。
如果他记得没错,李世绩在河北全军覆没,只身而逃,应当就是他这次回河北,与李艺汇合李神通讨伐刘黑闼了。
李世绩这样的牛人名将,都被杀的全军覆没,只逃出一人,那自己要是跟着去了,岂不就是那些没有逃出来的人之一?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就算河北战事真的很轻松,去镀个金打个酱油,张超都不想冒那个险。何况,他还明明记得这会是场相当凶险的战事。
“家里事情很多,实在是放不下。”
“家里的一点小事暂时搁下,这是大事。”李世绩有些不耐烦的沉下了脸,这小子怎么有点烂泥扶不上墙呢。好心好意要提携他一把,他居然还懒驴上磨屎尿多,找各种各各样的理由。
“世叔,我现在手底下好几百口人都跟着我做事挣饭吃呢,现在这个摊子刚铺开,我怎么能说走就走啊。”
李世绩终于不耐烦了,一掌重重的拍在了炕桌上。
“行了,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要是其它人,我都懒得管你。可是今天,这个事情,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你都得给我老实听话。我现在也不多跟你说,你自己在家好好收拾下出门的行李,带几件换洗衣服鞋袜就行,其它的马匹盔甲刀枪,我那有现成的。给你一天时间,明天早上自己老实来长安我府上。要是敢不来,我抽了你的皮。”
张超眼皮子一抽一抽的,你好歹堂堂曹国公啊,怎么耍起无赖不讲理了?
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张超只得认怂,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把眼前糊弄过去再说。总之,他是绝对不会跟着李世绩去河北的。
李世绩甩着袖子气呼呼的走了,生气归生气,走之前却又把张超刚做好的一锅生煎包子给打包走了。
这可是张超的老铁枪面点的新产品,以面粉做皮,猪肉末做的馅心,包好的包子尖上还蘸上了葱花和芝麻,表怒还刷了一层油,放在油锅中慢慢煎熟,味道非常棒。
这也算是肉包子的姐妹产品。
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可李世绩在张家大吃大喝,走时还要拿两盘煎包走,结果还一边走一边恨铁不成钢的说张超整天只顾钻研一些贱业,做些君子不该做的疱厨之事,说张超玩物丧志,不思进取。
要不是看李世绩是上柱国曹国公堂堂总管,张超真想上去给他两嘴巴子,嘴里吃了我的都还没咽下去呢,这边就开始说这种风凉话了。
“叔父慢走,路上小心!”
“记得明天早点来长安。”
张超只得面带微笑的点头应下。
待李世绩的背影消失在村口,张超立即跑回屋中,他开始收拾东西。
这个地方不能呆了,起码在李世绩离开长安之前,张超是不能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栓子,给我备马,再去把你柯五大哥叫来。”
“郎君,你现在就要去长安吗?”栓子问。
“公子我要去终南山打猎!”
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
张超还没来的及走,老爹先回来了。
“李叔过两天就要回河北了,说是奉诏要去随朝廷大军合剿刘黑闼,李叔非要带我一起去,说是去捡点功勋。。。。。。”张超老实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这是好事咧。”老爹摘了外面的羊皮袍子,脱鞋上炕,盘着腿坐在那,还没等张超说自己不想去呢,老爹已经很高兴的叫好了。
老爹的那只独眼里露出兴奋的光芒。
“你李叔是个有本事的,当年在瓦岗的时候就非常了不得了。至于那个刘黑闼嘛,当初在瓦岗的时候,只是个寻常副将而已,你义父和程叔罗叔牛叔等随便哪一个,不甩他十几里。刘黑闼这是不识时务哩,窦建德都死了,他们却还非要再做乱,这不是作死嘛。三郎,你就跟着你李叔去趟河北,有你李叔照顾,肯定能挣个功勋回来。”
老爹揉着伤眼,笑的很开心。
“爹,你就真认为这趟河北战事会很容易?”
“那还用说,那天你义父也说过这事,朝廷都派了五万大军过去征讨了,又有河北地方诸州出兵响应,更别说还有燕郡王和你李叔两路兵马协同会剿咧。刘黑闼我也是熟的,勇猛还是不错的,可打仗又不是打架,光有勇哪有用,还得兵马钱粮,指挥战略这些咧,刘黑闼不行的。”
“爹,咱们家这面点生意刚做起来呢。。。。”
“这个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呢,你先去趟河北再说。”
“我不是府兵。。。。”
“这也没啥,你可以以你李叔的子弟家将的身份随征,到时立了功一样有勋赏。”
张铁枪虽然平时不少事情都听张超的主意,可有些事情却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卖面点,哪比的上挣功勋重要。若是正常情况下,老爹也不愿意张超去当府兵,可现在有李世绩带着,那就不是寻常路了。
李世绩可是一个四州总管,他带几个子弟或者家将家丁什么的上战场随征,这是不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