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秀宁看了看,突厥人确实已经进入射程了。

    “放箭!抛射!”

    敌人太多,这个时候没必要一个个的精心瞄准,直接采用集体抛射的方式,其实反而效果更佳。

    随着一阵号角声,娘子军齐齐张弓而射。

    不少突厥人倒在冲锋的路上。

    然后突厥骑兵还以颜色,向城头射出更密更猛的箭矢。

    城上也出现伤亡。

    两边你来我往,战事越发激烈。

    虽然娘子军在城头上有许多掩护,还有高处优势,但突厥人却人多势众。他们很快还是顶着弓箭冲到了城下。

    一架架的梯子被竖了起来,无数的突厥士兵开始蚁附攻城。

    李超在城门楼上看的也不由的皱眉,突厥人这次的进攻强度远超预料,娘子军现在几乎用出全力了,但完全挡不住这攻势,甚至开始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

    “把炸药包拿出来,让炮兵给那些狗娘养的一些厉害瞧瞧。”李超这个时候果断下令,要是弄巧成拙,让突厥人冲上城来,那可就真完蛋了。

    “炮兵,相国有令,抛射炸药包,快!”传令兵跑到投石车那边,高声下令。


第779章 神罚

    蚁附攻城。

    这是一个非常形像的词语,站在城楼上往下看,关城北墙,无数架云梯已经架在了墙上,然后是如蚂蚁一般沿着梯子不断往上爬的人。

    边女墙足有五丈高的城墙,显得高大无比,突厥人则显得更加的小,真像一只只的蚂蚁。

    “快点!”

    炮兵校尉大声喊道,“点燃炸药包,扔到城下去!”

    操作投石车的炮兵们紧张的手发抖,这还是他们头一次操作炸药包。好在配重式的投石炮操作要简单的多,不比拉索式投石车需要很多人手。利用了油轮、棘轮后,可以轻松的把沉重的配重杆拉起来。

    卡死。

    “炸药包,拿过来!”

    一名炮手连忙拎着一个二十多斤重的炸药炮给跑了过来。

    炸药包非常简单,只插了一根点火索。

    看着火药包冒出了烟,炮兵们都有点紧张,炮兵们可是被反复告诫过这些火药的厉害的。

    操作弩炮的炮长拿着柄木锤狠狠的敲击在了投石炮的锁扣上。

    一锤下去,炮长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砰的一声巨响,锁扣打开,配重端巨大的重力使它把投臂一下子拉了起来,装在扫射篮里的火药包就这样哧哧冒着烟飞上了天。

    炮兵们都抬头看着那火药包带着烟,在天空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度,然后落到了城下。

    李超身边的几员校尉们,也全都引颈观看。

    他们都见过火药的试爆,但具体实战效果,还没有见过。这个炸药包,是第一次正式用于实战之中,这种被相国十分重视的东西,究竟能不能达到惊人的效果,全看这一下了。

    “落下去了。”

    “砸到突厥人堆里去了。”

    “怎么没响。”

    

    炸药包只是最简单的火药利用,没有什么延迟引信,更没有碰撞引信,只是采用了最简单的引线点燃,至于什么时候爆炸,几乎只能靠引信长短。但引信的燃烧速度,并不是非常固定的。

    它限于加工技术,以及燃烧时的风力等,有时燃烧快,有时燃烧慢,完全不可精控。

    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李超都是把引线留的稍长一些。

    但引信长,也会有坏处,那就是可能扔下去了,落地了,也不会马上爆,更别说什么当头凌空爆炸了。

    “等一下。”李超对自己的炸药包很自信。

    城下。

    二十多斤重的炸药包很可观,极大的一包。

    从天而降,砸在突厥人堆里,直接砸趴下了一个。这巨大的炸药包吓了突厥人一跳,可他们马上发现,这玩意居然是个布包,那个倒霉的家伙被砸了一下,居然都没死,还爬了起来。

    “哈哈哈,这什么鬼玩意?”

    正常这么大的石弹等,别说砸中,就是挨着碰到一下,都是必死的。甚至还可能在滚动的时候,再伤数人。可现在,居然一个都没炸死。

    “咦,怎么还在冒烟?”

    “冒烟?”

    几个突厥人很好奇的探头去看,甚至都忘记了他们的正事是去攻城。

    那个大布包确实还在冒烟,白烟直冒。

    “这难道是个灭了的火球?”

    有人问。

    还有人一边围着看,一边举着刀去捅。

    一捅。

    却好似捅破了天。

    轰的一声巨响,火光一闪而逝,一朵小火球闪过,然后是黑烟,接着是无数的惨叫声。

    更远些的突厥兵都感觉到脚下有一阵摇晃。

    无数人都不由自主的扭头过来,然后只看到了一团闪过的火花,还有四溅而起的泥土。

    “下雨了?”

    有个突厥兵感觉脸上一凉。

    可当他伸手一擦,却看到手指上殷红一片。

    嘶!

    那竟然不是雨,而是红的。

    他第一反应,难道下了红色的雨,然后马上醒悟了过来,那是血。

    刚才围着那个炸药包的几个人,还有那个倒霉被砸中,然后又幸运没死的家伙,全都在刚才那一下中,被炸了。

    断肢横飞,血雨天降。

    这声响,站在城上的所有唐军都看到了。

    李超嘴边露出了笑容,这声势,确实了得。虽然看起来,爆炸的范围很小,杀伤力不大的样子,但现在城下突厥人这么密集,便也使得这本来威力不大的炸药包,杀伤力十足。

    “耶!”李超握着拳头,向着空中用力一挥,忍不住发了一声好。

    那边的炮兵们,更是呆怔的望着城下,到现在都还有些不敢相信,刚才那一下,居然是他们弄出来的。

    “这玩意,比石弹威力可大多了。”炮兵校尉喃喃道。

    “是啊,头,石弹砸下去一个大坑,但可不会如打雷一下响,还能发出火团,更不说把边上的人也一炸一大片啊。”

    “天啊,这炸药包真的这么厉害?我们太牛了。”

    校尉兴奋无比,大声的喊叫起来。

    “他娘的,你们还在等什么,快把老子的炸药包拿上来,炸死他们这群狗娘养的。”

    刚才只是第一炮,试射。

    试射的效果惊人,出人意料的好。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当然是要把所有的炸药包都扔下去。

    炸的越多越好。

    炮兵们兴奋的搬炸药包,绞动投石炮,然后是点燃,抛射。

    城头上,一架又一架的投石车抛射。

    楼烦关做为朝廷在北方重点打造的内外三关的重心,不但有坚城,也有许多重弩重炮。

    二十多斤重的炸药包,需要很大的投石车才能抛射,但楼烦关城上有许多。

    看着起码上百个炸药包被抛了出去,李超脸上带着微笑,狗日的,这下让你们知道下厉害。

    一个接一个的炸药包落到城下,砸进了突厥人中,然后接二连三的爆炸。

    “有几个没响。”

    “那没事,响的更多,这一下,起码炸死炸残好几百个。”

    “威力还是小了点。”李超道。

    “相国,不小了,这玩意简直是威力大的吓人,普通石弹可没有这样厉害,况且,这玩意不但杀伤大,还声势大呢,就跟天公降下雷劫神罚一样啊。”苏烈兴奋的喊道。

    “再抛一轮,然后停止。”

    一轮齐射后,那轰隆隆的爆炸,确实效果不错,虽然直接杀伤的不多,但把突厥人吓的够呛,许多突厥人甚至在四散而逃,那些掩护攻城进行骑射的骑兵,也控制不住战马,战马受惊吓正乱窜呢。

    原来犀利无比的一波攻势,被这一轮炮,直接给弄熄火了。

    城上娘子军们的压力陡然轻松了许多。

    “相国,再来几轮啊。”

    “别,省着点用,再说了,要是我们打的太猛,把突利吓跑了怎么办。”

    因为关城上突然出现的新武器太过猛烈了,让所有的突厥人都吓了一跳,惊惶未定的突厥人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第780章 不能输个一个娘们

    “这到底是什么玩意,有谁知道?”

    关下,突利面觉如水,暴跳如雷。

    帐中,一群突厥将领们也都垂头丧气,个个跟见了鬼一样,他们也想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呢。打的好好的,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这些人现在都摸不清头脑呢。

    “难道是天雷?”一个室韦首领小心翼翼的道。

    帐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突利跟看傻瓜一样的表情看着那个家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

    他还来不骂那个家伙,下面马上有人站了出来。

    “唐人怎么会掌握天雷。”

    突利点了点头,总算有不那么蠢的人了。

    这时那人接着道,“真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掌握这种可怕力量的啊。”

    突利脸一下子青了,他太低估这些家伙的愚蠢程度了。虽然说草原民族都无比的敬畏雷电,但动动脑子也能知道,唐军不可能掌握什么雷电力量的。更不可能会是神明相助,把天罚神雷的力量给了他们,这肯定只是唐军掌握的一种新的武器。

    就如火球、毒烟、弩箭、石弹一样,威力很大,全都只不过是人力而已。

    不过这种新武器真的是很厉害,一下了就把本来完全占据优势的进攻打断了。当那如雷炸响彼此起伏的时候,连突利自己也吓的不轻。

    “可汗,咱们死了有上千兄弟。”

    “上千?”

    帐中又是一阵惊呼。

    那报告的军官连忙道,“今日战死者,多数是被唐军弓弩所伤,后来敌军的怪雷声响很大,但杀伤倒不大,直接被炸死的倒也没有多少,不过因为惊雷,受惊战马极多,倒有不少人被惊马撞倒踩踏等”

    “好了,不用说了。”突利冷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一帐的人都看着突利,不知道这件事情该如何继续。

    “先休息一下,待明日继续。都各自退下吧。”

    “石萨保留一下。”

    突利叫住了转身要走的石坚。

    等账中无其它人后,他请石坚坐下。

    “石萨保在中原也是见多识广,可否知道今日唐军使用之惊雷般的新武器是什么?”

    石坚摇了摇头。

    突利有些失望,“连石萨保也不知道吗?”

    “我在是原数十年,但也从未听说过中原有过此种武器。不过今天我所观看到的,私下猜测,估计是一种与火有关的军械。以往我听说有道士炼丹,也曾经有过爆炸等情况发生,但却没听说有这么大动静的,但估计也就是此类,加以改进了。”

    “是这样吗?”

    “其实可汗不必忧心,以我今日之所见,这东西虽然声大如雷,还会发出火花,但也就是声势大而已,真正说来杀伤力也就一般,可能还不如石弹和弩枪。”

    “不可能,今日唐人用区区几百个这种玩意,直接瓦解了我们本来就是攻上城头的攻势,岂能说是一般。你是不知道,所有勇猛的突厥战士都已经吓破了胆。连那些酋长们,都在那里胡说什么上天照顾唐人。这玩意可不是威力小,而是大的很,大的惊人。”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东西,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如何再打下去。一攻城,唐人在关上砸石头一样的往下扔这玩意,我的战士们根本就顶不住,这东西直接杀伤力不大,但对儿郎们的心里影响极大。”

    石坚心里很清楚这种武器为何这么厉害,他听李超说过火药这种东西,但没有见过。可既然是李超亲自弄出来的玩意,再厉害也不算过份。

    不过他现在可不想把突利一下子给吓着了。

    “可汗,任何东西总不会有十全十美的,肯定会有破绽弱点。我觉得这东西声势大,战马听到就受惊,士兵们听到也心中畏惧,但这东西肯定也有弱点。”

    “弱点是什么?”

    “我觉得是量。”

    “量?”

    “对,我虽然不懂得这东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但以前听说有道人炼丹也弄出过差不多爆炸的效果,因此我估计其原料肯定是用炼丹烧贡的东西制成,而炼丹可不容易,其材料稀少,而且昂贵。唐军用这种材料来制造出军械,效果再好,可产量也会高不上去。今天他们一下子扔了几百个,估计已经用了大半存量了,甚至可能都已经用完了,后面他们不就没有再扔了?”

    突利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啊。但话虽如何,可一想到今天那玩意此起彼伏的声响,他还是有些受惊的。

    见他犹豫不绝,石坚在一边怂动。

    “可汗,军中粮草不多了啊。咱们在马邑城下受挫,转到楼烦关下来,现在总不能一遇挫又要调头而走吧。咱们现在要是从这里撤退,去哪呢?这楼烦关是唐朝的公主守着,一个娘们。这两次的进攻,可汗也发现了,这关上的守卫力量很薄弱,他们的反击也弱的很,若不是有今天这个爆响的玩意,咱们肯定都已经杀进城去了。”

    “这样的楼烦关也不打,那马邑有李靖这样的狠人可就更难打了。咱们粮草不多,总不能坐等大汗南下吧。我估计,大汗一时之间也来不了,咱们想等大汗带粮草来接济,只怕等不到啊。再说,可汗刚被加封为突厥第二可汗,这个时候可汗做为南征先锋,却先败于云州,折损五千兵马,又受挫于马邑城下,损失千余兵马。如果再在这楼烦关下败退,还是败于一个唐朝公主之手,只怕可汗以后在草原难以服众啊。”

    这番话说的在情在理,突利也觉得很有道理。

    一来,他接连受挫,再退,那就太丢面子,也无处可退,毕竟他只剩下了几天的粮草而已。再者,如今统叶护一统草原,他这个第二可汗也有许多人不服气呢。

    若是就这样在楼烦关下,败于一个女人之手,那真是要被人耻笑万分了。

    “可是这个玩意,确实很厉害。”

    “大汗,中原有句话说的好,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再说了,大汗如今手下这九万余人,真正的嫡系也不多,许多都是室韦契丹等杂部,他们本身对大汗也不见得有多么的敬重。这次不妨就用这些人打头阵,拿他们的人命,用他们的尸体把这楼烦关堆也要堆下来。只要能拿下楼烦关,死点其它部落的人有什么关系,就算死个三五万大汗也没什么损失啊。只要拿下楼烦关,那一切麻烦就都解决了,粮草问题解决了,这威望问题也解决了,如此,可汗还在犹豫什么呢?”

    “强攻能攻的下吗?”

    “怎么攻不下,今天的进攻一开始不是非常顺利吗,差点可就攻上去了。”

    “是啊,就差一点,唐军有那些会爆炸的玩意。”

    “不用管那些了,咱们顶着进攻就是,那玩意吓人的作用更大的,头一次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固然是吓着了,但只要我们跟士兵们解决清楚,然后第二次就不会这么害怕了。到时一鼓作气,凭我们这九万人,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娘们把守的关城?”

    “干!”突利恶狠狠的挥了一个拳头,此时不干,他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第781章 强撸灰飞烟灭

    “王太监,可有河东的最新消息?”

    “回陛下,昨日六扇门密报,突利率十万前锋先是围攻马邑不下,然后调头往楼烦关而去·······李相端是了得,一个计策便骗的突利全军南下,然后又在楼烦关下干等了三天,突利得不到内应,只能强攻。李相却又故意示敌以弱,不肯展示全力,让突利以为能够攻下关城,结果花费数天时间打造攻城器械,三天后全力攻城,却又被李相新发明的炸药包炸的是丢盔弃甲。”

    王内侍说到这些的时候,脸上全是敬佩赞叹之色。

    “陛下,李相的炸药真是了得,突厥人都敬畏的称之为雷罚、天怒呢。眼下算算,突利的存粮应当不足七天了,他顿兵楼烦关下,进退不得。”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

    放下手里的折子,靠在椅背上,甚至还架起了二郎腿,手捋着越来越长的胡子,满脸喜色。

    “李靖做的好,坚壁清野,焦土策略,弄出了数百里的无人区,让突利无法就地得粮,以战养战。尤其是李靖没有退入雁门而是守在马邑,这是一着活棋啊。”

    “陛下,李相计谋也厉害啊,把突利耍的团团转。”

    “嗯,确实如此,李超最多的就是鬼计谋。这个家伙,总喜欢用计。若是换一个将领,手握五万兵马,镇守楼烦雄关,估计第一个念头就是大张旗鼓,摆明架式,把突利吓回去。可李超却不同,他有五万兵,却偏偏要装做只有五千兵。如果李超有五千兵,却反而要装做五万兵。”

    李世民想起当年他调李超去陇右,李超手里就是一群新兵,结果却硬是冒充朝廷的精锐军团,还硬是装成功了,把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都给吓跑了。

    现在李超本来要去朔方,结果他跑去了河东,到了楼烦关,却又故意隐瞒身份,还用起了间谍,诱骗突利南下楼烦关。又故意装着兵力不足的样子,示敌以弱,让突利一时又舍不得离开。

    如此弄来弄去,突利在关下转眼许多天,粮草也快用尽了,更加骑虎难下了。

    “突利此人,朕当年见过的。勇猛彪悍,但头脑就要差了一点。他碰上了李超,真是算他倒霉。朕估计,突利这回弄不好,是别想离开了。李超这家伙的胃口向来是极大的,一般将领,想的只是守好关城,李超却极不会如此简单,他会想着吃掉突利。”

    “吃掉突利?”王太监惊讶一声,“突利十万大军,虽然在白登和马邑都损失了点,但起码还有九万以上的大军啊。李相手下人马最多不过五万,难道要调要靖将军围堵?”

    “若是那样,那李超也不叫李超了,他肯定不会叫李靖。李靖守着马邑,也是非常重要的。再说,对付一个已经上套了的突利,李超也用不着叫援兵。他只要慢慢的收紧套索,突利就得完。按你说的,突利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他面对的是李超,更不知道,楼烦关有五万大军,拖下去,拖到突利粮绝,拖到他兵马疲惫,等他想撤的时候,李超肯定就要收网了,那个时候,粮绝的突利,怎么跑?”

    李世民站起来。

    走到一侧,那里有一张沙盘,正是北方内外三关的沙盘,他指着楼烦关的那里,“你看,这是楼烦关,这是突利,再按你说的,李超不是五万人都放在关里,而是关里一万,关外四万。你再细看,李超的布局,是不是要将突利一网打尽的意思?”

    “这个家伙,早早就预料到了战局的走向,突利的每一步行动,都被他算计了。李超不是不能击败突利,只是故意在拖着,拖到一个最佳的时机,然后一举解决,他是要吃掉突利这九万人啊。”

    李世民越说也是越激动,如果李超的计划成功,把突利的九万人在楼烦关前的恢河河谷里包围,吃掉。那对于突厥来说,这也是伤筋动骨的一次了。十万前锋,全军尽没,突厥人还敢再南下?

    以这样的战绩,再与突厥人和谈,相信到时能谈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要是统叶护还嚣张,大不了继续跟突厥人打下去,守着长城一线,突厥人想南下也不容易。

    虽然现在大唐没有这个家底跟突厥全面开战,但也绝不能让突厥敲诈。

    朝廷有多少家底李世民最清楚。

    战局虽然顺利的超出预料,可李世民高兴之余,已经觉得可以准备使团人选了。

    以打促和,这才是此前定下的基调。

    朝廷之前定下的计划,是出动十万兵马防御突厥,但现在光是河东一路,就已经投入了八万兵马。这远远超出了原计划,虽然这八万兵里有大约三万颉利旧部,还有许多将领们的家兵,还有河东抽调的府兵乡兵这些,但这么多兵,消耗的粮草军械也极多,以如今灾后的朝廷,是无法支持长久的。

    “叫中书侍郎马周来。”

    李世民对于马周很欣赏,这位曾经投在中郎将常何门下,后来又到李超门下做账房的马周,文章和大局观都非常得李世民欣赏,甚至还能写一笔非常不错的字。

    马周在做了半年的洮州刺史后,入朝做了中书舍人和太子中舍人。三省改制后,中书省的地位大大提高,中书侍郎已经相当于宰相了。

    李世民现在还没有给马周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宰相衔,但中书省的许多事务,都是由马周在主持。

    萧瑀陈叔达李超长孙无忌等出外后,李世民对马周越发重用起来,许多大事都找他商量。

    “马爱卿,赵国公在前线进展顺利,捷报频传,朕打算派人去与突厥议和。你觉得,谁比较适合出使?”

    中书令和侍中原是正三品,在改制后,已经升为从二品。中书侍郎也升为了正三品,与六部尚书同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