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见虎和程处默立即大笑着过去两人一起用力,将渊盖苏文的右手给扯了出来,拉直了按在地上。
渊盖苏文慌了。
他使命的抽手,可被两壮汉拉着,根本扯不回。
李超拿起刀,手指在刀锋上轻轻刮着。
然后他把刀放在渊盖苏文的脸上轻轻的刮着,“怎么样,感受到这把刀的锋利了吗?用李记钢铁厂所产钢锭打造而成的横刀,为与以前的横刀区别,陛下特赐名为唐刀。这刀,一刀斩下去,能斩断十八层牛皮。”
“李超,李相国,赵国公,不要!”渊盖苏文怕了,大力挣扎着。
“放过我,我一定劝我父亲与大唐修好。”
“不,我会写信给我父亲,让他劝国王向大唐称臣上贡,永不敢再犯大唐边疆。”
李超无视。
“你算老几,说不要就不要?”
李超收起笑脸,脸上变成了冷酷。
“我说,我把辽西的兵马关防等通通都说。”
李超笑了。
“你刚才若是这么配合,那一切都好说。可惜,你刚才很不配合,那我必须给你点惩罚。再说了,我李超,向来言出必行。既然说了要砍你的右手,就绝不会砍你左手。若是我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我还说个屁。”
李超走到渊盖苏文那条被拉出来的手前,慢慢的扬起了刀。
“李超,你若敢断我臂膀,那就是与我高句丽不死不休之局。”
“呸,你有什么资格代表高句丽说话,你只是老子的一个俘虏。”说完,李超狠狠的挥下唐刀。
唐刀的锋利不是盖的,优质的钢材,加上优秀的锻造工艺,让这唐刀锋利无匹。一刀下去,渊盖苏文的右手,已经齐膀而断。
“啊!”
渊盖苏文看着自己的右手真的被李超砍断了,看着那手臂在喷血,既痛又怒,惨叫连连。
看着地上那条手臂,牛见虎道,“别浪费了,这只手,我看就当作泉盖苏文接下来几天的粮食好了,让人煮熟了,给他吃。”
渊盖苏文痛的脸上全是黄豆般的汗珠,一听这话,直接就给晕死过去了。
“哈哈哈,这狗日的也就这么点胆量啊。”牛见虎不耻的笑道。
“给他止下血,别给流血流死了。”李超把刀放在渊盖苏文的衣服上擦拭干净,收刀入鞘。
牛见虎叫住一个要去叫军医的士兵,直接拿了把缴获的刀过来,扔进火堆里。没一会,刀身就烧的通红。
他把刀抽了出来,直接把烧红的刀身往渊盖苏文断壁的切口上一按。
一阵滋滋的烤肉声音响起,渊盖苏文又疼醒了。
啊啊啊的惨叫,等扭头一看,自己的胳膊正冒着烟,一下子又疼晕过去了。
牛见虎烫了几次,把整个断口都烫过,然后又抓了把草木灰,直接洒到上面,再从渊盖苏文身上割了一块内衣下来,胡乱的缠补住。
“好了。”
渊盖苏文没再醒,牛见虎直接往他脸上泼了点凉水。
于是他又醒了,一醒来,巨大的疼痛袭来,看着自己右肩下空空如也,还有那条正被架在火上烤的右臂,渊盖苏文惨叫一声,差点又晕过去。
“别晕了,你再晕,老子就直接把你架在这火上烤。”牛见虎吓唬他。
李超坐在一边,望着渊盖苏文。
“先办正事,现在你可以把辽西的驻军、关防等都交待了,记住,敢有半句谎言,有半点隐瞒,我会让你知道刚才砍你一条手,其实只是最轻的。”
渊盖苏文怒视李超。
李超冷笑,又把刀抽了出来。
“或许我该把你的老二割了。”
渊盖苏文一下子夹紧了双腿。
“我说!”
他的声音嘶哑低沉,无比的颓丧。
渊盖苏文很老实,不敢再有半点隐瞒,在他眼里,李超已经是一个彻底的恶鬼。
“来人,把他带下去,叫军医看下伤口,不能让这家伙给死了,起码,不能让他死的太早,等他押入京给陛下看过之后,再死也不迟。”
李秀宁问李超。
“你打算现在出兵辽西?”
李超点头。
这次吃了这么大亏,可也总算是把入侵的五万高句丽骑兵给全歼。他虽然也损失惨重,但高句丽人肯定也更料不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眼下辽西,肯定没多少兵马。
这个时候,高句丽朝廷还没反过来,李超打个时间差,出兵收复辽西,机会极大。
“那些将士们不能白死,那些白姓也不能白死,辽西辽东本就是中原所有,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我们不能错过。”
“是否先请示陛下?”
“我当然会请求陛下,不过兵情如火,我会一边进军,一边向陛下奏明的。”
“真有把握吗?”
李超点头。
“刚才泉盖苏文的话你也听了,此次他所率的五万兵马,有不少就是从辽西调集的,也有东部靺鞨部以及其它高句丽部落的骑兵。五万骑,对高句丽人来说也不是支小力量。现在辽西境内,加起来的士兵并不多,就算那些部落的青壮,可也一时集合不起来。”
出兵的兵是有的。
李超和李秀宁手下的兵,加起来还有六万。
六万,足够收复辽西了。
“那些俘虏你打算怎么办?不会也都砍掉他们右臂吧。”
“在你眼里,莫非我就是那种凶恶之人?”李超笑笑,“这些俘虏,就让他们当修城的奴隶吧。我打算在临渝关东面,在平州与辽西之间那山与海之间,修一座新的关城。那座关城本来朝廷就有计划,只是一直还没有开始。现在,这两万战俘,刚好可以用上,就让他们修建那座关城。”
“山海关?”
“没错。”
“如果这次收复了辽西,那山海关还有修建的必要吗?”李秀宁问。
“潼关、武牢关,这些关城也在中原腹地,不在边疆,可难道朝廷就废弃了?就算我们收复了辽西,山海关也非常有必要。这是河北东出关外的一道重要门户,修好了,可与军都关并列,甚至比军都关还重要,当然得修。”
“你说要修那就修,我们什么时候出兵辽西?”
李超想了想,“就三天之后吧,休整一下,三天后出关,收复辽西。”
第894章
几件重要的事情处理完后,李超便睡了。
一放松,就睡了个天昏地暗,等醒来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睁开眼,李秀宁半靠半躺着。她把李超抱在自己的腿上,让他睡的更舒服些。
“怪不得我说睡的这么舒服呢,原来是有个人肉枕头,还带香味的。”李超笑着坐起。
“你太累了。”李秀宁心疼的道。
天亮,赵庄又喧闹起来,北风中还夹杂着血腥气和硝烟味道。
掀开帐篷,李超看到士兵们在忙碌着。
有的人在架柴堆,有的人在挖坑。
一东一西,摆着一具具的尸体。
东边,是唐军阵亡者尸体,西边,是高句丽人的尸体。在北边,则是一个屠宰场,那些死掉和受伤没救的马,都拉到这里屠宰分割。
六万多唐军,加上两万多俘虏,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少,战场上,并不会有浪费。
“我已经吩咐了,仔细核对每个阵亡将士的身份,收集他们的遗物。”李秀宁道。
李超心情有点沉重。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一战的胜利,唐军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
“其实你也不用太难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战死两万余!”李超叹气。
“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不得了,你带着三万来人,还有两万是志愿兵的农夫,结果却硬是歼灭了五万高句丽精锐骑兵,放哪说,也无比了得。”
如果李超带的是正常的府兵,三万五千人打五万,伤亡起码能少一半。
“两万多条性命,皆因为一声命令,而倒在了这里。”
风呼呼响,李超慢慢的走在染血的战场上。
到处是折断的到枪,插在地上的弓箭。
有士兵正在打扫战场,这些折断和遗落的武器会一点不剩的收走,然后回收利用。
不少士兵砍柴回来,堆着柴堆。
他们在准备为阵亡将士火化。
这么多战死者的尸体不可能都带回去,埋骨他乡,不如烧了送骨灰回家,让他们魂归故乡。
“给他们擦拭干净,为他们换上干净点的衣服,我们为他们举行一个仪式,送他们最后一程。让他们的战友同袍,为他们抬上柴堆。”
“他们的遗物整理后,到时都要送回他们的亲人手中。”
风一阵紧似一阵,一大早天就阴沉沉的。
“要下雨了。”李秀宁道。
“不,是老天在为那些烈士们悲伤流泪。”
李超决定每个战死者的遗物留一件,然后在这里建一座纪念碑,建一个陵园,把他们的名字铭刻在这里,让后人纪念。
他还要给所有战死者都颁发一枚烈士勋章,他们的遗孀遗孤可以拿着这个勋章,每月领取一份钱粮,这个钱不用朝廷出。朝廷自有抚恤,李超准备成立一个基金,由李记发起筹款,然后用筹到的款来发这笔钱。
就是活下来的每个战士,也都将得到一枚赵庄战役纪念章。
而那些表现突出的将士,李超也会向朝廷为他们请功。
“其实我觉得最对不起那些志愿兵,他们跟着我来,结果一战下来死了一半。”
李秀宁也感叹一声。
新兵总是最容易死伤的,但大浪淘沙,能从战场上活着下来的,都会迅速成长起来。
“我打算向朝廷写个奏章,这些志愿兵,只要愿意加入府兵,年纪在三十岁以下的,朝廷都可以将他们点选入府军。”
走了一段,李超来到另一边。
那里堆着一万多的高句丽人尸体。
“把他们的首级都砍下来,就在烈士纪念碑前,垒一座京观。”
砍下首级和泥土石头垒成京观,至于尸首,则挖个大坑埋了,要不是担心引起瘟疫这些,李超都准备直接让他们暴尸荒野。
高句丽俘虏被驱赶着挖坑,旁边的唐军不时的鞭打脚踢,李超看了也不为所动。
不值得同情。
“去医院。”
野战医院搭在残破的赵庄里,整个庄子现在都是一个大医院。
受伤的将士们太多了。
各家各户的房子,现在都成了病房。
一进去,血腥味更浓。
同时又有醋味弥漫,这是蒸醋消毒。
伤兵多,好在不乱。
按着李超过去制订下的那一套伤兵营的守则,救护的很有条理,重伤、轻伤分成几个等级,有优先救护原则。
病房里的医护也很干净卫手。
“昨晚到现在,有八百多重伤员死了。”
这些伤兵当时没死,可抬下来后,还是难以救治。伤的太重了,一夜都没撑过去。
不过想想,昨晚算是最艰难的一夜,能撑过昨晚的,基本上有了希望。
野战医院的大夫过来行礼,一夜几乎没合眼,白袍子也成了红袍。
“不用多礼,一切还好吧?”
老军医摇摇头。
“晚上有八百多没抢救过来,还有三百多截了肢,以后永远是残疾了。”
李超咬牙,“朝廷会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的。”
“尉迟将军如何了?”
“还没醒,不过比较平稳。”
李超点头。
进入尉迟恭的病房,尉迟宝琳吊着个胳膊正坐在床前看着他老爹。
“老师。”
“你爹怎么样了?”
“大夫说失血过多。”
李超坐下,铁骨狰狰,铁塔一般的硬汉,此时却全裹的跟个木乃伊一样。白色的纱布,还透着血红。
握住老黑那双粗糙的手,李超心里感叹。
老黑也是朝廷的大将军,还是右军大都督,负责的是河北这一块。堂堂大将军,在这次战役中,就如同是一个先锋校尉一样,左冲右杀的。若没有尉迟恭,他们不可能把这五万辽军吃了。
尤其是在最后时刻,尉迟恭为了阻敌,以五百伤兵,勇冲两万六高句丽骑兵,这气势,这胆量,让李超真正的佩服万分。
尉迟恭的手突然动了几下。
“老黑!”
尉迟恭紧闭的眼皮子下,眼珠子在转动着。
“杀杀杀杀杀杀杀!”
“有尉迟恭在,辽狗休想逃跑!”
李超笑着在尉迟恭耳边道,“老黑,我们赢了,辽狗被我们全歼了,泉盖苏文也被生擒了,老子还砍了他一条手臂。”
尉迟恭睁开眼睛。
“李相。”
“我在这呢,我们赢了。”
尉迟恭过了一会,才好像恢复了记忆。
“我们真赢了?泉盖苏文那狗日的没跑掉?”
“没有,不但泉盖苏文没跑掉,而且一个辽狗都没跑掉。这是你的功劳,此战,你是首功。大唐铭记你的功劳,百姓们也会铭记你的功劳的。”
尉迟恭哈哈大笑,笑了几声,又变成惨叫。
身上伤口太多,笑的太开心,牵扯到了伤口。
“哎呦,这些该死的辽狗,给老子开了多少个口子。”
“放心吧,你老黑皮糙肉厚的,过不了几天,就又跟个狗熊一样了。”
“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尉迟恭白了李超一眼。
李超拍了拍老黑的手,“你也放心将养吧,大战已经结束,我们赢了。”
“李相,既然赢了,那咱们得趁热打铁,干脆一举拿下辽西啊,不能停下。”尉迟恭急道。
尉迟宝琳在一边端来一碗水,“爹,你说的这些相国早就想到了,后天,我们就进军辽西,一举复辽。”
“哦,后天,那到时老子也得去。”
“你还是留下将养。”
“不行,老子一定要去,就是抬,你们也得把老子抬去辽西。不站到柳城城头看着大唐旗帜飘扬,老子岂能甘休。”
“好好好,你说去就去,好吧,你是伤兵你老大。”李超无奈的道。
从尉迟恭病房出来,李超又去其它的病房转了一圈,安慰了那些伤兵们,告诉他们,不用担忧以后。
“就算你没了腿,没了脚,可朝廷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大唐所做出的贡献,你们的贡献不可魔灭!”
当李超对那些幸存的志愿兵们宣布,将把他们转入府兵的时候,这些本身出身不太好,正常选不进府兵的农家子弟,一个个都沸腾了。
回到了帐篷之后。
李超开始观看军官们送上来的各项报告,是战后各方面的总结。看完这些报告,李超心情还是很沉重的。
拿起笔,李超开始给皇帝写奏报。
“臣三日后将率军出关入辽,不复辽西誓不还!”
写完奏章,李超去找老爹。
老爹又添了几处伤痕,不过不算严重。李超找到他的时候,正在炖马肉吃。锅里盛半锅水,然后加入大块的马肉,大火烧开,文火慢炖。
没有太多的佐料,却也香飘数里。
老爹跟一群老志愿兵坐在那里吃着肉。
李超走过去,直接找了个空位置坐下。
“后天要出征辽西,我计划让志愿兵先在临渝关休整。”
“屁。”
老爹抓着一大块马肉,嚼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的。
“濡河一战,没我们志愿兵能赢?赵庄一战,没有我们志愿军,你们能赢?怎么着,现在你手里有兵了,不要把我们抛一边?我们出征以来,战死了一半,现在你要不带我们自己玩?”
老爹好像一下子又恢复了过去军中时的样子,对着李超一边吃肉一边喷,口水都喷到了李超的脸上。
李超抹了把脸上的唾沫,想了想,“爹教训的是,后天一起走!”
第895章
尉迟恭没死,这老黑皮糙肉厚。
身上大小十几处伤口,可没躺两天就急着下病床了。一下床,就先去选了匹好马。
他原来的那匹宝贝河西战马死了,醒来后还心疼的很。听说那宝贝马被宰了弄成了军粮之后,还红了眼。
做为马上大将,怎么能没马。尉迟恭家里好马很多,都是千里马。什么吐谷浑的青海马,还有突厥人的河套马,铁勒的漠北马,甚至是西域的汗血宝马,那些马加起来都抵的上十万贯了。
“先随便挑一匹吧将就下吧,知道这些马比不过你的宝马良驹。”
赵庄一战,俘虏了两万余高句丽人,顺带着也缴获了不少的战马。那些高句丽俘虏下半生就是唐朝的奴隶了,他们的坐骑是永远别想骑了。正好李超和平阳部下现在都没马呢,李超自然顺理成章的就把这些马直接装备自己的部队了。
大约有三万多匹马,这大大缓解了下李超麾下机动的问题了。
尉迟恭挑马的本事很强,马营里直接转了一趟,就挑出来两匹极好的马,十分雄骏。
那马,正是渊盖苏文原来的坐骑。
李超看到那马,也不由的赞叹,确实好马。这马好像是辽东的马种,长的很高大,据尉迟老黑讲,这种马耐力强,别看比不上西域马高大,但特别耐力好,且耐寒不怕冷,一天跑个七八百里路,毫无问题。
得了马,他喜滋滋的就去溜马去了,身上缠着纱布也不怕。
渊盖苏文也没死。
被李超砍掉了一只手,又被牛见虎草草的拿烧红的刀子烙了伤口,草草用了点药,结果这家伙命还挺硬。
昏迷半天,醒来后发了点烧,结果挺过来了。
只是精神十分的萎靡,跟被阉过的鸡一样。
再看到李超的时候,他已经老实无比,脸上没有了之前的那傲气。
“没死就好,准备一下,去辽西。”
渊盖苏文脸上表情很复杂。
最后还是低下头。
赵庄外,为战死者修建的纪念碑已经立起来,在旁边,还有一座高句丽人首级垒起的京观。
敬了一杯酒后,李超率部向东。
到了临渝关后,李超把带着的伤兵留下,又留下了几千士兵留守。
本来他打算让尉迟恭留下,可他却坚决不肯。
“老子吃了这么大的亏,眼下收复辽西,那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少了我?”
老黑伤的不轻,可却一意坚持,李超最后也就不再劝。
“你别看我,我也肯定要去的。”李秀宁也不愿意留下。
最后李超望向老爹。
结果老爹眼一翻,“也别看我,谁愿意留让谁留,我去辽西。”
自统领了志愿军之后,尤其是濡河与赵庄之战后,老爹仿佛又年轻了许多,也许跟着这些老兄弟和小兄弟们在一起后,让当了几十年兵的他又找到了最熟悉的感觉。
最后,李超让史万宝留下。
这史万宝是平阳的副手,也是个传奇人物。他爹史静,北周时也是县公,当然,他大哥的名头更响。
正是隋朝时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
史万宝早年也是长安里的纨绔,结交一群游侠儿,号称长安大侠。后来天下大乱,李渊起兵,李家的那些宗族响应。史万宝就跟着长安的李神通起兵响应,后来他们又与平阳汇合,打下了关中大量的地盘。
在朝廷里,史万宝跟李神通比较近,同时又与平阳关系较好,算是李秀宁这边的人。
这次李秀宁率领府兵来援河北,他就是副将。
不过李超不太喜欢他,没什么理由,就是觉得这人行事做派有点太江湖气,于是便以临渝关需要大将镇守为由,让这位原国公带五千人留守临渝关,同时负责照顾伤兵。
李超便带着五万大军出临渝关,东征入辽。
五万兵马悉受他节制,李秀宁、尉迟恭、老爹,各统一军。郑仁泰、程处默等也分统诸营。
临渝关里补充了粮食和军械等,浩浩荡荡的东出。
两万余俘虏留在了临渝关,但李超把渊盖苏文带上了。
辽西在辽河以西,隋朝的时候原是柳城郡,在隋文帝时,也称为营州。辽西其实地方不大,背面是连绵的大山,山北就是契丹、奚人的部落。
辽西处于山与海之间,是一条相对比较狭长的走廓。
但与河西走廊一样,这条走廊也一样十分重要。
西北的河西走廊,处于吐谷浑与草原之间,连通西域,还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同样的,辽西走廓也很重要。
这里连通着辽东,同时也是联通三韩半岛的重要通道。
汉以来,虽然辽东被高句丽蚕食,但辽西直到隋一直都是在中原控制之下。只不过唐初之时,大唐与突厥屡次大战,无暇顾及高句丽人,他们便趁机占了辽西。
过了临渝关入辽西,一般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北面的玄水河谷进去,一条则是直接沿着海边过去。
海边这条路无疑更方便些,当年隋朝征辽,也是走这条路。
大军出关,一路向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