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庋拇绾卧诤I系挚狗缋耍绾卧诤I献分鸬写

    靠那船上的拍杆吗?

    拍杆如何比的过这战船上的火炮和重弩啊。

    兵部尚书仔细的再看了一遍数据,其实这些船只数据他都已经能倒背如流了。而价格,也一如继往的便宜。

    比楼船的造价还便宜的多。

    还有什么理由不买?

    “买,两个舰队,大小一共一百二十艘船,全买了。”

    洪州。

    江南西道北的重要州城,洪州也就是后世的南昌。这座位于长江中游的城池,也因临江而变的十分重要。

    李记的造船厂在这里有个分厂,不过不是船坞,而是加工船板的厂。造船,木料极为重要。必须选用上等的木材,船舶上不同的部位,得选用不同的树木。

    比如龙骨需要结实,桅杆又得直且较轻。

    越是大的船,龙骨越重要。

    而那种巨大一体的龙骨难找,且并不利于制造航行,因此李记的船厂其实用的是拼船龙骨技术,连桅杆,其实都是拼接的。

    “拼接的?会不会不结实啊?”

    崔瑾有些担心的问道,在他印象里,拼接的肯定不如原木的结实啊。

    “这是许多人的误解,其实我们的拼接技术相当高明,拼接龙骨和拼接的桅杆都比整木的更好,更结实也更轻便。而且有了这拼接技术,我们不需要去寻找那些极罕见的巨大原木做龙骨,这让造船的速度大大提升。”

    李超带着崔瑾等一群贵族们参观船材厂,各种各样的木料采伐后运输过来。在这里还要进行复杂工艺的加工。

    根本不同需求,把木材按不同的方式加工。

    “居然还建了专门的窑来干燥木材,太稀奇了。”

    “因为自然风干的时间太漫长,而且那种简单原始的风干办法,有的时候还会损害木材,比如容易开裂等等。因此,我们采用的是最可控也最快速的方法,建立干燥窑来按需求干燥木材。”

    “那个蒸炉又是什么?”

    “也是加工木材的。你们看到船上不少船板其实是带有弧度的,这些木板就是我们通过蒸再压成形的。”

    崔瑾看的惊叹连连。

    原本以为一个木材厂而已,没什么稀奇的。可是仔细看下来,才发现这里绝不简单,水力锯床利用河水,轻易的把巨木锯开,加工成板材或者条材。

    然后又有风干的窖,有定型的蒸炉等等。

    各种各样的树木,最后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船材。看着那忙碌的景象,他大感惊奇。

    “三郎,我要买用那种龙骨的风帆船,记得这种船叫什么?盖世大帆船?多少钱一条,我准备买几条。”崔瑾道。

    盖世大帆船,其实就是后来欧洲人的盖伦大帆船,这是一种比较经典款的海船,不论是战斗还是运输,都还算不错,各种大小的都不错,李超直接就把这船复制了。

    “抱歉,这盖世大帆船没货,而且这船可不便宜。”

    三桅盖世帆船三个等级,大船是排水量五百吨以上,中船是两百到五百吨,小船则是两百吨以下。

    而一艘船,只算船体和桅、帆,造价一般中一吨一百贯左右。这意味着一艘大盖世,起码得在五万贯起价。

    当然,盖世船这么先进,造船技术又是李记独家,当然不会以成本价卖。李超卖的也很公道的,直接是翻一倍卖。

    这意味着大盖世起码十万贯起。

    “十万贯一艘船?”刚还准备一口气连他七八艘大盖世的崔瑾有些牙疼,崔家确实有钱,可之前买封地花了三百万贯,家里现钱用光,还欠了崔琰一百万呢。

    三百万四个实封爵位四块领地,和十万贯买条船,还是不同的。

    “确实挺贵。”

    “就算这个价,现在也没货,朝廷一口气订了几十艘,另外各大家族也订了不少,订单早排到三年后了,现在就算扩大规模,也不敢再接新单子了,得全力把旧单子做完。暂时能卖的,只有小号三桅盖世船,一条五万贯,不打折,而且每家限购一条。”

    “那船多大?”

    “船长九丈宽两丈七,载重三千石,吃水一丈一深,三桅帆船,可载一百二十人。”

    这是一船较小的三桅盖世船,船原型就是五月花号。不过在这个时代,能载一百多人,还能在海上长距离的小盖世,却又很不简单了。

    “五万贯一条,我买三条吧。”崔瑾道。

    “一家限购一条,得等大家都拿到第一条船后,才放开第二条限购令。”

    “三郎,你可是我姐夫,咱们崔李两家关系可不一般。”

    “嗯,说的也是,那这样吧,给你个特殊待遇,你可以多买。但买第二条得加价一成,买第三条,得加价两成,如果你要买第四条,得加价三成,以此类推。你要愿意就买,毕竟大家现在都想买船,我也得照顾下大家的感受,得公平,不是吗?”

    崔瑾有些无奈,“还要加价啊?”

    “其实我建议你不急着一下子买这么多船,先买一条,你先想办法招募到足够的船员水手再说,要不然,光有船没人,你也开不走。”

    崔瑾这下傻眼了,“买船不送船员的吗?”

    李超白了他一眼,想什么呢,买船还想送船员。


第958章 第四更送上!

    扬州。

    李超站在码头上送泉盖苏文上船,他将搭上一条单桅盖世帆船,航向高句丽平壤。因为此时还是还是初春,东南季风还没开始,他的船并不直航平壤,而将沿着海岸线北上,绕一个大圈回到高句丽。

    “再见!”

    李超笑着向泉盖苏文挥手。

    “期待不久之后,我们能在平壤再见,郡王。”

    一袭白袍站在码头上的渊盖苏文面上挂着勉强的笑,其实心里巴不得永远不要再见。可与恶魔的交易已经签订,自己也许再逃不脱这个恶魔的掌控了。

    在不久前,他答应了李超那个诱人的计划。大唐将扶持他为高句丽王,推翻高建武的统治。而条件,就是将来高句丽国更名为朝鲜,成为大唐的藩属国。他渊氏也将改姓李,甚至大唐皇帝都已经替他赐了姓名,大唐朝鲜郡王李孝贞。

    对大唐忠孝坚贞吗。

    “多谢赵国公相送,再见。”渊盖苏文用那只独臂向李超挥手,然后上船。

    船起锚,扬帆,慢慢驶离码头。

    “三郎这么相信这个高句丽人?他这一回去,只怕就将失去控制了。”一旁的程咬金问。因为辞了职,程咬金一直没肯回去。这次李超南下,他便干脆也来了。说是去看看琉求岛,顺便去高句丽玩玩。

    “泉盖苏文想脱离控制,可不容易。他向朝廷写的那些东西,还有让他爹寄来的那些投效文书以及那些高句丽的机密,你以为若是高建武看到后,还能容的下他们父子吗?”

    “再说了,泉盖苏文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他跟我们合作,也许他真有可能当上那朝鲜国王。而若是不肯跟我们合作,我是真会找上门去的。”

    “我还是觉得这人不可靠,这家伙可是被你砍掉了一只手,受了不少罪的。回去之后,怕是反而会想着办法要报复。”

    李超摇摇头,“不怕,对付他我有的是后招。”

    ······

    单桅盖世帆船速度很快,比他从襄阳到扬州坐的那艘李超的三桅船快多了。渊盖苏文以前也没少坐船,可从没有坐过这么快速的海船,这船既能在内河里航行,也一样可能在海上航行。

    这船的帆是软的,借风极快。

    站在甲板上,渊盖苏文没有半点轻松。

    虽然已经到了大海上,可他知道自己并不自由。

    他一次次的想着等回到高句丽,就要把李超抛到九宵云外去,就要着手他的复仇大计,可最终又一次次的叹息放弃。

    他见识过李超的新式军队,知道火器的厉害,火枪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还是炮。再坚固的城墙,在那些攻城臼炮和将军炮前,都难以久守。

    更别提,李超还有这些更加厉害的战船,这不仅仅是战船,船上也装备着炮。

    这些船又快又大,高句丽的船肯定拦不住。

    而李超更告诉了他一个计划,他将率领无数这样的海船,在高句丽千里的海岸线上随意的登陆、劫掠。

    这意味着高句丽将防线推进到辽河,花了二百多年修建的辽河千里防线,将失去意义。过去,中原进攻高句丽,必然从辽西来,必然跨过辽河,要经过他们修筑在那些山间孔道的防御关城,才能到达后面的腹心,才能到达都城平壤。

    虽然以前隋军也从海上过来,直趋平壤。

    但他们的作战方式,其实还是陆地。从海上,只是运兵过来,是配合辽东来的大军。

    可李超说的计划,却完全不同,他根本不打算海上打平壤,或者从海上登陆后攻城掠地占据城池,他只打算抢。

    到处捅刀子,捅完就走。

    那时高句丽根本防无可防,面对这些拥有快船大炮的唐军强盗,他们只能干瞪眼,千里海疆,无险可防。

    他相信,这也是李超敢让他回去的自信所在。

    因为他回去了也逃不掉,李超随时能找上门来。

    一日又一日的沿海航行。

    驶船的那些人都是些经验极丰之人,一路上没有遇到半点意外,他们的船只就在海岸边上航行,每隔两三天会靠一次岸补给一些淡水肉蔬等。

    这样航行了许多日之后,他终于看到了高句丽的海岸。

    不过他没有上岸,陆地上走比海上慢的多。而他身上带着李超交给他的任务,需要早日回到平壤。

    如果是在夏季,乘西南风直航平壤,顶多三天。结果他们这趟沿海岸绕行,花了将近一个月。

    船只在平壤码头靠岸。

    并没有在码头引起什么轰动,其实这两年,早有不少这样的汉人风帆商船过来了。他们带来许多精美的唐国商货,那是高句丽王室和贵族们的最爱。

    高建武规定,所有唐国商船到来,货物只能与高句丽王室交易。高建武买下这些货,然后再加价卖给那些贵族官员们,另外部份甚至再卖到白山黑水间的靺鞨部族去。

    仅是靠垄断与唐船的交易,高建武这两年就赚了大笔,引得不少贵族们羡慕眼红。

    码头上早有王室的人过来迎接。

    船老大笑着上去,他们本来就常跑这边,与这些人都熟悉。这次他们船上也确实带着许多货物,渊盖苏文不过是顺带。

    渊盖苏文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他装成一个唐国的管事,一直躲在船舱里,一直等到船老大跟王室的人谈完交易后,等到天黑才悄然上岸。

    王室的人很高兴船老大不到夏天就来了。

    一船的佛经道藏还有儒家经典,并大唐的上等纸张笔墨砚台等,还有丝绸、茶叶、蔗糖、酒等,这些商品在高句丽极受欢迎,王室管事笑的合不扰嘴。

    “还是老规矩吗?”管事问。

    船老大笑着回答,“嗯,咱们还是老规矩,用黄金或者白银交易。”

    管事用熟练的汉话笑着应下,一挥手,立即有人抬来箱子。

    里面是早已经按双方约定好的商品价格兑换好的黄金。

    按约定的价格,其实高句丽这边的黄金比大唐的要便宜的多。大唐的金银铜比价,是一两金八贯铜,一两银五贯铜钱。黄金白银是一点六比一。

    但在这里,黄金一两却是按四贯铜钱,一两白银两贯铜钱这样的比例。

    唐商们都非常聪明的利用了这个差价,他们运来的货物,都按铜钱标价,但却又不收铜钱,而是要让高句丽人以金或银来支付。

    如此一来,他们把金银运回去,立即又能赚一笔差价。

    高句丽的金价和大唐的金价其实相差了一倍之多,运一次货物来,虽然风险也不小,但赚的却更多。他们运来货物,本就卖高价,结果以黄金结算,又赚一倍差价。然后回去时,除了带回黄金,他们几乎还是空船,于是他们会在高句丽再采购一批土产,并且不会给钱,而是算做下次货物的订金。

    这些唐商充分的把无耻发挥到了极致。

    反正海贸就是这么赚钱。

    他们带回去最主要的土产,一般都是高句丽的年轻漂亮女子。

    “这次还要女人吗?”管事笑问。

    高句丽女子在中原很受欢迎,跟中原的丝绸茶叶在高句丽贵族中受欢迎一样。带回高句丽的年轻女子总是很赚的。

    不过这一次船老大却不要年轻漂亮的女人了,他要男人,而且要强壮年轻的男人。

    “要男人?中土贵人们的风气变了吗?”王室管事惊讶的问。

    “那倒没,只是我们皇帝陛下去年大封诸侯,诸侯们都有了自己的封地,所有需要人手。买些青壮回去,种田放牧什么的,正好。”

    “这样啊,没问题,我回头就给你弄一些三韩俘虏。”

    船老大知道,这三韩才是这半岛上的真正土著,高句丽和现在的百济,其实都是从北面的辽东迁移南下的,是反客为主。

    在很久以前,这半岛上的南部,是三个部落联盟统治,为马韩、辰韩和弁韩。其中马韩实力最强大,被三韩拥立为辰王,统领三韩之地。

    不过后来中原辽东的扶余部一支,南下建立了百济国,辰韩中最强大的斯卢部则统一辰韩,建立新罗国。弁韩则逐渐融合为伽倻国,后又被新罗兼并。

    三韩在西汉时便也中原王朝密切交往,其中的辰韩甚至因为语言、称谓、器物等都与秦朝极似而被中原称为秦韩。

    三国志中曾经有记载,说东汉末年,当时的韩濊强盛,许多辽东百姓流入韩国。这正是中原对三韩半岛上称呼韩国的最早记录。

    如今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南面是百济和新罗,北面是高句丽。但其中百济和高句丽都是扶余国的分支建立,只不过百济是扶余人与马韩的融合,但高句丽却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是三韩人。

    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扫平三韩半岛,灭掉新罗和百济。这些年,三国也经常战争,算是家常便饭了。

    “李船长,只要你继续给我们运送中土的丝绸瓷器茶叶糖酒书籍纸张这些来,你们要多少三韩奴,我们就能给你们抓多少来。”管事拍着胸脯保证。相比起美貌的三韩少女,这三韩青壮男人可是更好弄。

    船长笑着答应,心里却有些感叹。等家主到时率领着海船开始登陆高句丽海岸时,这么赚钱的对高句丽海上贸易只怕就到头了。

    想想,还有些挺舍不得的,毕竟高句丽人向来人傻钱多,跟他们做生意,太好赚了。


第959章

    渊盖苏文在夜色下悄悄的回到了平壤渊氏家族的豪宅前,看着这日夜想念的家,渊盖苏文差点没哭出声来,终于又回到了家了。

    “谁!”

    几名渊氏的大门护卫,看一个人头戴着斗篷神情可疑的在那里探头张望,立即凶恶的走了过来。

    渊盖苏文低沉的道,“是我,我回来了。”

    只是夜色下,渊家护卫并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声音太过沙哑。

    “他娘的,你以为这里是随便哪个叫花子都可以来的吗,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那熊样。这可是渊府,大对卢的府第,滚。”

    护卫骂骂咧咧。

    渊盖苏文狭长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扬起那只独臂,一巴掌狠狠的拍在那个护卫的脸上。

    一记响亮的巴掌声。

    那个护卫被打傻了,反应过来后,他伸手就去摸刀。

    可这时渊盖苏文已经把头上的斗篷掀了下来,“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是老子回来了,还不滚去开门。”

    那护卫手放在刀柄上,却不敢拔了。他如同看到了鬼一样,“盖苏文公子可你不是在唐国吗?”

    眼前的这人有些像是盖苏文,可他又不敢认。因为相差极大,过去的盖苏文公子,那是天之娇子,多么的光鲜。可现在,这个胡子拉茬,还只剩下一只手的人,难道真是公子。

    一只手。

    他突然想起来了,据说公子在与大唐战败后被俘,然后被砍了一只手。

    莫非真是盖苏文公子回来了。

    这时那边门口的护卫见到这边动静,提着灯笼过来。

    “怎么回事,这人谁?”

    护卫队头举起灯笼一照,然后吓的脸都白了。

    “公子?”

    渊盖苏文黑着脸,“还不快去开门。”

    “是。”护卫队头连忙提着灯笼去开门。

    “不要声张,记住。”渊盖苏文站在大门口,对着几个护卫低沉声音交待,然后踏入府中。

    “盖金,真是你回来了?”

    渊太祚披着衣服仓促奔出,站在儿子面前四下打量。

    “真是你回来了,我的天啊。”

    “爹,儿不孝,让你担心久了。”

    “回来就好,走,回屋去。”

    渊太祚书房里,父子久久沉默。

    看着儿子那条空荡荡的袖子,渊太祚叹气连连。

    “没想到唐人真的把你放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爹,那件事情你准备的如何了?”渊盖苏文问。

    “盖金,什么事情?”渊太祚叫着儿子的小名。

    渊盖苏文低沉声音道,“就是废掉高建武的事情。”

    渊太祚大惊,“那只是骗唐人的,你怎么还当真了。既然你已经回来了,就不要再提了。”

    听到父亲这样说,渊盖苏文有些神情凝重的摇头。

    “爹,这事情必须得做,开弓没有回头箭。”

    渊太祚眉头却紧皱着。

    渊太祚是高句丽的莫离支,莫离支是高句丽近些年才出现的新职位,这个职位与大对卢相似,但比大对卢的权利还更大。

    如果套用中原的官职,大对卢相当于丞相,那莫离支就是大丞相。好比当年杨坚篡位前给自己设的大丞相之职一样。

    渊太祚的莫离支之职,是从他父亲渊子游那里继承来的,当初他还同时继承了东部大人一职。

    渊太祚的父亲渊子游早年从家族继承了东部大人一职,凭借着渊氏在高句丽的影响力,一步步的做到了大对卢,然后给自己弄了莫离支这个新官职。

    渊氏在高句丽的朝中,势力极强。

    渊太祚虽然说是从父亲手里继承的职位,但这些年下来,也依然还是把持朝政。

    事实上,在当年隋朝进攻高句丽后,高句丽国内形成了两股力量,一就是以渊太祚为代表的北方军事力量的将领们,另一部份,则是以朝中大将乙支文德为代表支持荣留王的大臣们。

    在抵御隋朝征讨的几次大战中,乙支文德正是高句丽方面的指挥大将。

    渊太祚后来与乙支文德等大臣派达成了妥协,共同支持了高建武成为高句丽第二十七任大王。渊太祚入朝,然后把自己的东部大人之位留给了长子渊盖苏文。

    “爹,乙支文德那些人早就跟高建武谋划着打压我们了,甚至计划着夺走你的莫离支之职。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尤其是儿子这次用兵失败,更成了他们对付我们渊家的借口。儿这次在大唐败的很惨,可呆在大唐的这段时间,也想了许多,尤其是看到了许多。”

    “大唐太强大了,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对付的。”

    “乙支文德一直吹嘘自己当年三败隋军,击败过隋朝百万大军。可唐与隋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突厥,那么强大,短短几年被唐打的分崩离兮。”

    “唐军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只是这一次,他们会从海上来,我们完全无法抵抗。”

    渊太祚惊讶的看着儿子,以前的儿子年轻,但却充满锐气,可现在话里话外,却对大唐充满恐惧。

    “唐人真有这么厉害?”

    “父亲,你应当也见过唐人的商船了。那些船用的是新式的软帆,而且用了水密舱、指南针、六分仪等许多先进的航海技术。更可怕的是,他们建造的战船,比这些商船更快更大,而且还拥有极恐怖的火力,他们在船上装上了大炮。”

    “是唐人的火器吗?”

    “是的,你完全不知道,那火炮有多强,在海上,根本没有人可以与他们争雄抗衡。”

    “一旦唐人来伐,我们必败。父亲,我们渊家不能跟着高句丽一起亡,我们可以与唐人合作,唐人许诺会让我们建立朝鲜国。”

    渊太祚却对此并不怎么相信。

    “那都是唐人的一面之辞,我们如何能相信呢?等高句丽亡了,唐人为何不自己吞并,却要留给我们?”

    “你一路回来辛苦了,早点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渊太祚觉得年轻的儿子被唐人吓住了。

    “父亲,我们没有其它选择不是吗?”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要对付我们,唐人又要来伐。如果打赢了唐人,我们最后也会被乙支文德他们除掉,因为唐人进攻,我们肯定是首当其冲顶在前面的。”

    “如果打输了,自然更糟。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赌一把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