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情,不用查,也查不到。不过朕敢说,李超也并不是那真正的幕后人。建立这样大的一支私军,动用的不仅仅是钱财和技术,还得有个旗号。朕看来还是小看了那些人啊,他们居然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图谋如此之大。”
王承恩暗暗心惊,不敢接话。
这话真不能接,皇帝话里意思明显,这支南海私军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属于某一个集团的。如果李超都不够成为扛旗之人,那谁呢?
明显是太子啊。
可太子会吗?王承恩不敢确定,不过李超确实有很大嫌疑,而且他已经查到的一些证据,却又表明,张仲坚肯定是跑不掉嫌疑的。
也许,真的是有一个集团。
李世民胸膛剧烈的起伏,他很愤怒。
想到太子去了南洋,他更愤怒了。
现在太子要人有人,要兵有兵,太子会怎么干?
难道要举旗起兵,要造自己这个父亲的反?
自己看走眼了吗?
自己该怎么办?
难道大唐要发生一场内战?
如果开战,有多少人会站在自己这一边,有多少人会站在太子和李超那一边。
大唐会不会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
如果太子真反了,那他要立谁为新太子?
“看来上一次朕真的太愚蠢了,打蛇不死,后患无穷。早知道,去年就应当一次把他们全都灭了!”
王承恩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陛下,是否再查一查,等查清楚再处置。”
“再查一查?查什么,等到那逆子和乱臣李超带着兵打到汉京来?”
“也许,陛下可以直接派个使者去当面质询李超,看他如何回答。”
李世民摇头。
造船造大炮,这可不是小事,这需要的是一整个产业链。而李家的船厂、钢铁厂这些,都是朝廷严密盯控的,现在却依然出了这样的大事。
李超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秘密布局这一切。
这个李超,已经早就在暗中谋划了。
枉他还那么相信李超。
这个坏了心肝的。
“立即召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宇文士及等诸位宰相入宫,马上!”
诸位宰相闻诏,都纷纷赶入宫中。
御书房。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直阴沉着脸,宰辅们行礼,他也不说话。
等诸宰辅都到齐了。
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可一开口却是石破天惊。
“太子谋反,李超、张仲坚附逆,诸位爱卿,你们说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等人都吓一大跳,刚才看皇帝脸色,就知道今天情况不对,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陛下,此事从何说起?”
李世民冷声道,“你们以为朕得了失了疯吗?你们只怕还不知道,在南洋,有一支五万人的大军,拥有着堪比北衙禁军的精锐装备,有坚船,有火炮,还有板甲等。可朕此前,却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支军队,更不知道他们那些精锐装备,究竟是从哪来的。”
这一下,宰相们不淡定了。
“一个叛乱集团,隐藏了这么久。”
“现在,承乾和李超下南洋,他们终于暴露出来了。”
“朕,必须得镇压他们!”
李世民恨声说道,魏征打断皇帝的话,“臣请问陛下,这些话可是有真凭实据,若无真凭实据,臣以为陛下的话就不恰当。事涉及谋反,更涉及太子和太师,这可更应当慎重,绝不能胡乱猜测,不然,后果可就难料。”
李世民怒瞪着魏征,“你意思朕故意冤枉太子和李超?”
“冤不冤枉,陛下拿出证据说话就好。”
李世民一甩袖子,“朕并不需要证据!”
气氛一时紧张,凝重。
房玄龄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此事重大,还是应当查清楚好。可以派大臣前往南洋,先召回太子和李超。”
“若是他们不肯回来呢?”李世民问。
“若陛下能保证事情查明之前,会善待他们,给他们公正,臣相信,只要他们是清白的,只要他们还对大唐对陛下忠诚,那么他们就必然会回来。”
长孙无忌也支持这个办法。
虽然,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逼的太子造反。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他也没想到,事情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
去年才刚来过一次,这眼下又来一次。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废太子吗?
他甚至在暗暗的想,难道这次的事情,其实是子虚乌有,是皇帝故意要逼反太子?只是废太子的一个理由?
其它宰辅们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皇帝一口咬定,李超和太子在外暗中积蓄兵马,打造军械,意图谋反,他们能说什么。现在谁都没有证据,也只能期望太子和李超回京自证清白。
不过很多人都担心,这只是皇帝的一个手段,万一李超和太子回京,只怕就会被逮捕。
许多人心里都十分沉重,又要掀起一股风暴吗?
为什么就不能安生几天呢?
如果皇帝有意对付李超和太子,为何又要让他们出京呢。
这一切,都扑朔迷离。
魏征虽然平时跟李超往往意见不合,但此时,却也不顾两人亲戚身份,毫不避嫌的为太子和李超辩护,认为皇帝这样去召他们回京,只怕真的会逼迫二人反叛。
“陛下,万万不可啊。”魏征苦谏。
可李世民已经心意已决,一想到那支五万人的精锐大军,他就夜不能寐,现在能悄无声息的建起五万人大军,那回头是不是能再拉起十万二十万大军。
他想起此前李超曾向朝廷要求李家全部封地兵额军械的事情,现在看来,那就是谋反的一个铁证啊。
“都不要说了,清者自清,李超若是真的无辜清白的,那他接到诏令,就立即回京自证。若是他不敢回来,那他就是有问题。”
“魏征,你是李超的亲家,此事你当避嫌,不要再多说了,否则,朕怀疑你的动机!”
第1228章 反了
怀着沉重的心情,宰辅们离开了皇宫。
魏征回头看着那巍峨的宫城,深深叹息。
“如果陛下够理智,他就知道他今天犯下了多大的错误。”
房玄龄沉默,长孙无忌不语。
“陛下这是逼李超不得不反啊!”
“十五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盛世,可惜到此为止了。”魏征摇头叹息。
其它诸位宰相都沉默着。
他们认同魏征的话,皇帝如今确实比较刚愎自用。
太子谋反,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呢?
宫门前,长孙无忌叫住房玄龄。
“文远真会反吗?”
“谁知道。”房玄龄很悲观。但他心里认为,李超会。当年李超可是玄武门的主谋,是他的一再坚持,才让皇帝下了决心冒险宫变。骨子里,李超就是个冒险的家伙。
如果风声传到李超耳朵里,李超只怕不会回京。
这种局势下回京,那可真是生杀予夺。李超不是那种束手待缚的人,况且,太子又在李超那里。李超如果真有五万大军,要举旗,也只是随便的事情。
“李超真的在南洋暗中建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吗?”长孙无忌又问,他现在心情很乱。他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是万般不愿意看到太子造反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文远愿意,确实有这个能力。”
“唉!”
宫中。
宰辅们离去,李世民独自坐在殿里。
“王承恩!”
殿外,王承恩应声进入。
“陛下!”
“王承恩,朕要你立即去北衙传令,召羽林军,把赵王府围了,将李超的妻妾儿女,全都看好了。没有朕的手令,即日起,赵王府一只苍蝇也不得飞出去。”
“陛下,是否改派六扇门的人暗中监视?”王承恩小心翼翼的问。这个时候事情还没弄明白,就派禁军围住李府,万一李超知道了,岂不是更不会回来。
“按朕的旨意去办吧!”
“诺!”王承恩低头离去。
北衙。
皇帝一道旨意下来,北衙大帅很震惊,但还是发令给了左羽林大将军。
接到军令,左羽林大将军立即调动左羽林军。
驻扎宫北的左羽林军迅速的出动,他们全副武装,进入城中。
沿路,无数人惊骇的看着这支禁军入城。
“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这么多禁军入城。”
“绝不似寻常调动。”
“天啊,他们是往上东区去的。”
“莫不成,有人谋反?”
有些人跟着禁军,想看他们去哪。
当他们跟着禁军来到了赵王府前,看着左羽林军迅速包围赵王府时,无数惊呼声响起。
“怎么会是赵王府?”
“是啊,赵王犯了什么事?”
“天啊,赵王出事了吗?”
·······
赵王府内。
老管家惊慌的跑去禀报。
“不好了,禁军包围了府邸!”
“管家,慢点说,出什么事了?”崔莺莺问。
“左羽林军,好几千人,他们把我们王府团团围住了,不许任何人进出。”
崔莺莺一听,也脸色大变。
“他们进府了?”
“还没有,只是围住了王府。”
“跟我一起去看看。”崔莺莺带头出来。
大门前,全副武装的左羽林军已经把守了大门。
崔莺莺过来,让带队的说话。
“我们是奉陛下旨意行事,请赵王府中的人退回府中,静侯。在我们接到其它旨意之前,赵王府中人不得出入,一应生活所需,我们会每天提供。现在,请退回去。”
说完,那军官也不再理会崔莺莺等人。
崔莺莺想上前,几把长矛架起,挡住了她的去路。
无奈,只能回到府内。
“十三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卢氏问。
“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不用担心,既然禁军没进来,那说明事情还没到最坏的时候。”
······
一队使者领了旨意,出了汉京,坐上船顺江而下,前往南洋宣旨。
而汉京城里,已经彻底的震惊了。
流言四起。
有人说李超出事了。
“谋反!”
“据说赵王在南洋举兵叛乱了!”
“听说拥立了太子。”
·······
当天,京城的羽林军、金吾卫等四处出动,封禁了时报、半月谈等李家的报刊杂志。
第二天,汉京的李家钱庄总部等多家产业,也遭到了封禁。
由于李家钱庄规模巨大,与李家业务往来的客户众多,李家钱庄被封禁,众多储户都急了。
无数人闻讯赶来,想要取出存在钱庄中的钱,可禁军把守,根本不让靠近。
李家的邮递所被查了,李家的商业信鸽站被查了。
朝廷的行动越来越多,百姓们也越来越震惊。
“赵王赵的完了吗?”
“灞上李家这是要遭灭顶之灾啊!”
“赵王的女儿不是太子妃吗?”
“太子妃有什么用,搞不好这次太子也得完啊。”
“这是要出大事了啊。”
“天啊,好不容易才过几年安生日子,怎么又乱。”
许多人忧心忡忡,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大家都担忧,又要打仗了。
·······
交州。
飞鸽传信。
李超冷笑。
这事情出乎预料,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最终还是来了。
还是走到这一步了吗?
柯庆发来的密信,详细的禀报了京中的局势,还分析了情况。
把译好的密信放在蜡烛上烧掉,李超摇头。
“回京?”
柯庆提醒李超,千万不能回京,皇帝已经动了杀心。他一回去,估计立马就要被杀。哪怕不被杀,也可能是被软禁,永不见天日了。
皇帝已经派人往西域,去将几位皇子接回京。
连京中的赵王府都被围了,他的产业也在陆续查封之中。
李世民真的下了狠手了。
李超让人把承乾请了过来。
“老师,这么晚叫我来有何事?”
“太子,出事了,大事。”
“哦?”
“陛下说我们谋反,要调我们回京接受质询。”
听到谋反两个字,承乾脸色剧变,他想到了去年。
“莫须有!”
“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李超点了点头,“我消息比较灵敏,知道一些。陛下的使者已经从汉京出发,带着召我们回京的旨意。我还听说,陛下此前召开了御前会议,直接与宰相们说我们谋反。而且,我的王府已经被陛下派羽林军围住了,我在汉家的钱庄等产业也被封了。”
承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知道,这一次,暴风雨来的很猛烈。
都已经直接围王府,封李家产业,这是直接就撕破脸。
“这事情还有转寰的余地吗?”
李超摇头。
“如果我们回京,结果会是怎么样?”承乾低沉着声音问。
“若我们此时回京,最好的结果,是你被废为庶人,我被囚禁天牢。”
“坏的结果呢?”
“坏的结果,我满门被斩,殿下被赐一杯毒酒,或者是三尺白绫。”
承乾咬牙,面露痛苦之色。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李超冷笑。
“因为陛下始终不放心你我,视我们为威胁。”
“可我是太子,是他的嫡长子。”
“那又如何,太上皇还是陛下的父亲,废子子建成还曾是他的同胞大哥,齐王不也还是他同胞兄弟。”
承乾抱着脑袋蹲下。
这残酷的现实,让这个才十九岁的年轻太子,痛苦万分。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承乾,陛下行事已经越来越难捉摸了,他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我曾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你是陛下最喜欢的太子,可如今呢,陛下却视我们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我究竟要怎么办?”
“再造乾坤!”李超吐出四个字。
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李超也很沉重。他本以为,只要再等十二年,一切水到渠成。可是现在,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事情起因还是他在南洋的那支私军,但李超不认为这是全部。自去年五月的那次事件后,皇帝与太子,皇帝与他,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信任基础,皇帝对他有了猜忌之心。
这猜忌的种子一旦发芽,只会越来越茁壮。
“我们反了,谁会支持我?”
承乾心里充满着苦涩,甚至充满悲观,他不认为自己能胜。他对自己的父亲,是充满着崇拜的,他期盼着,将来能有父亲的成就。
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造父亲的反。
事情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殿下,我会一直支持你的,还会有许多人支持你。只要殿下旗帜一举,就会有无数的支持者汇聚到大旗之下。”
“可父皇有八十万大军,有无数谋臣猛将!”
“那我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承乾失神落魄。
李超拍拍他的肩膀,“如果殿下信任我,那么请殿下把这一切都交给我。”
“我们能做什么?”承乾抬起头。
“就从占领交州,然后宣布起兵开始吧!”李超道。
承乾咬牙,心中痛苦万分,天人交战。
叛乱,背叛父亲,起兵,以子叛父,这些他从不曾想过,可今天,他却必须考虑。
“老师,你真的会一直支持我吗?”
“是的,至死方休!”李超坚定的道。、
“好,那去做吧!”承乾咬牙道。
第1229章 护新法、清君侧
西南,交州。
交州内城的李府中。
李超一身朴素的白色棉袍,他坐在桌前,奋笔疾书。笔走龙蛇,一篇书信很快写成。
战争开始了。
从汉京来的使者起码还得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交州。
在使者到来之前,这是最宝贵的应对时间。
要造反,首先需要几个条件。一得有声望,没有声望便没有人追随。二得有职权,比如一地封疆大吏或者一镇军将,这有地有人。当然最重要的是得师出有名,如果没有大义名份,那么造反只是叛乱而已。
除此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得有兵有地盘有钱有粮。
对李超来说,他现在有兵,兵不少,钱粮更不少。但他现在首要考虑的不是这些,而是人心。
旗帜一举,谁会站到他们这边。
岭南能不能迅速的结成一块。
如果连内部都不稳,那他们还谈何举兵。
太子在岭南虽然也很得人心,但李超也不会自负的以为,整个岭南人人都向着太子。
首要之急,借着时间差,想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谁又会是中间派。分清了敌友,才能联络好自己人,第一时间抢占先机。
该策反的军队要策反,该控制的城池要控制。
又一封给老部下的信写好。
张仲坚和崔琰进来。
这两位一个是自己的老搭档,两人谋划多年,此时终于要起兵,张仲坚是最可信的人。
在南洋的五万兵马,现在主要就是张仲坚在掌控。
而崔琰,自己的大舅子,同时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他原是安南都护,现任扶南提督。手里掌握的,正是广南、林邑的许多军队。大部分官军的军官,与他都熟。
“文远,急叫我们来,有事?”
“嗯。”李超点点头,“有个紧急消息通知下你们,陛下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那支兵马,而且他还在御前会议上称太子和我们谋反,现在派人来召我们回京。”
张仲坚很镇定。
听说这个消息,也只是一笑。
“然后呢?使者来召我们回京,我们若是回京后呢?”
“很明显,若我们回去,太子肯定保不住储君之位,我肯定也会人头不保。我最担忧的,还是因为此事,朝中新政将会有大变。也许陛下会改变分封之制,或者会因此废除议会。”
李超直言不讳,“我不会回京,也不会让太子回京。我既不想丢了性命,也不愿意看到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那你想怎么应对?既然皇帝都在御前会议上说出了我们谋反的话,只怕这事情不会这么轻易算了。”
李超道,“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皇帝已经围了我汉京的府第,派兵查封我的各个产业,暴风雨已经来临了。”
崔琰坐在一边沉默。
这些消息很震惊,可既然李超都很淡定,他没理由更恐慌。遇大事,更需要冷静。
他只是心里很担忧汉京的妻儿,还有姐姐和外甥们。
“皇帝的使者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到来,我们现在还有时间。张叔,我和太子已经谈过,太子也不打算回去,他同意举兵。”
张仲坚捋了捋卷须。
造反他不怕,但用什么口号呢。
太子造皇帝的反,这可不是好事。
“护法,清君侧!”李超说出了五个字。
不能直接说皇帝不行,也不能直接打出太子造皇帝反的旗号,那样的旗号缺乏大义名份。
“我们就说皇帝身边有奸臣蛊惑皇帝,进谗言要皇帝废太子,停新法,撤分封,罢议会。我们举兵,是为了护法清君侧!”
如果仅仅只是造反,还是儿子造父亲的反,是夺皇位,只怕没多少人会支持他们。
但如果是护法,是清君侧,说反的不是皇帝,而是朝中的奸臣,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不立即登基吗?”张仲坚问。
李超摇头。
现在太子在岭南登基,没有半点好处。
“我们这是一场护法运动,一场正义的护法战争。在清除君侧奸臣之前,太子不会登基,太子将以监国之名。”
确立起兵的口号,这是第一要务,这是行动的纲领。
没有这个,就师出无名,得不到别人的响应支持。
“张叔,我已经写了许多信,联络各方。现在,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两个。张叔你立即回南洋,先不要管南洋那些土著了。把我们的军队拉过来,五万人,都带来。还有,我们在南洋各地的那些军备储存,也都带来。”
这五万人,是李超这次起兵的基石。
这些不是官军,一开始就是李超他们秘密打造的一支私军。他们是雇佣军,他们并不为朝廷卖命。
“张师,一定要控制好军心,那些人虽是雇佣兵,可里面也许有皇帝的支持者。”
李超必须提醒人一点。
“放心吧,我会尽快带兵回来。”
李超又叫过崔琰。
“怎么样,你现在心里真实想法是什么?你可以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