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张琮却依然还是与崔莺莺更亲,跟平阳有些冷淡,也许是小孩子认为平阳抛弃了他。
“爹,有娘的消息吗?”张璟问。
“嗯,我正要告诉你们呢。你们母亲和你们姨娘还有你们弟弟妹妹们,目前已经分批离了开汉京。不过要到广州来团聚,却还不容易。得费很多周折,不过你们放心,起码已经离开汉京,安全许多了。”
因为人太多,官府又查的紧,最后李超也只能让柯庆安排她们分开走。
“你们也吃饭吧。”
李超起身离开。
回到书房,李超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
妻妾孩子们分批离开了汉京,但小十三却在转移时被暴露,不幸落入了李世民的手里。
而他已经得知了小十三的下场,李世民因为平阳把李泰他们劫了,并攻下了兰州城,愤怒之下,直接把小十三在汉京公开处死了。
现在,小十三的首级,还挂在汉京的南门暴尸,不得收敛。
君臣之间,不死不休,再无余地了。
第1249章 暴君
汉京,外城南门。
南门城门上,挂着一个铁笼,铁笼里挂着一个焦黑的人头。那人头经油炸过,可以保持多日不腐。
笼下,一队军官站立,他们的任务就是守着这个笼子和里面的人头。
“路过的都看一看了,这就是叛逆的下场。看看这个人头,这就是逆贼张超之子张琳。”
一名士兵大声的向路过的行人宣告。
经过南门的人,都会忍不住抬头看一眼。
那笼子里一个焦黑却又很小的头颅,炸的分不清面目。
“真可怜啊。”
“听说才八岁。”
“没想到八岁的都不肯放过。”
一些百姓窃窃私语。
张超才八岁的儿子,受到这种惩罚,确实让人惊叹。毕竟那么小,就算张超谋逆,他的儿子才八岁啊。哪怕杀了,也不应当再把人头炸了挂在这啊。
一辆马车在城门前停下,车上下来一人,抱着一卷席子。
席子摭住了他大半的脸。
他身后还跟着一人,扛着一根长竹竿。
那两人在门前停下。
“什么人?”
抱席的人放下席子,并不理会士兵,反而从身后人手里拿过长竿,走到城门下去摘那个笼子。
一旁的士兵一下子全围了过来。
一根根长矛对准了他。
那个男人停下手,目光冷冽的扫过来。
“大胆狂徒,居然敢来抢逆贼首级,我看你也是逆党!”那名军官大声喝道。
“你们好大的狗胆,这是翰林院承旨学士魏相国,你们还不退下。”一个声音猛然响起。
那群士兵惊愣,看着他们的长官快步过来。
那名小校来到魏征面前,行礼。
“请魏相恕卑职手下狗眼不识泰山,冲撞了魏相国。”
魏征脸冰冷冰冷,他道,“我是来取张文远之子张十三郎的首级,为他下葬的。不过如何,这只是一个八岁的孩童,却被枭首,又被如此暴尸示众,这实为泱泱大唐帝国之耻辱。难道我大唐帝国,已经到了此等地步?”
那小校有些为难的看着魏征。
“魏相,这些事情非卑职所能决定的,卑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八品武官。卑职也是奉上司之命而已。”
“我知道,我也不为难你,出了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你现在退开,别拦我路。”
“魏相。”
“退下!”
宰相之威,对于一个小小的八品武官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小校无奈带人退下,站到一旁。
魏征拿着长竿去摘铁笼,捅了好了一会都没有捅下来。
城门处,人越围越多,大家看着干瘦的魏征站在那里,吃力的操着一根长午,一下又一下的费力去试图取下笼子。
大家甚至都在暗暗为魏征加油,希望能早点取下笼子。
良久。
终于,魏征把笼子取下。
“钥匙!”魏征扭头对旁边围观的小校道。
小校犹豫了下,最后还是在大家的注目下,掏出了钥匙,把铁笼打开。
魏征伸手,捧出那个炸的焦糊,甚至发出一阵臭味的恐惧头颅。他拿一块白布包了,放到了席子上。
魏征的随从转身从马车厢里,抱出了一个白布包。
那是李琳的无头尸,被魏征从另一处抢了回来。
现在尸首终于合上了。
那个随从拿出了针,在众目睽睽之下,穿针引钱,把尸首缝上。
现场一片沉寂。
一路僧人路过,双手合十,默默的为这个可怜的亡灵诵经超度。
“走吧,送他下葬!”魏征有些疲惫的道。
随从把缝合好的尸体用席子卷上,抱入一口准备好的柳木小棺材里,然后牵着马往郊外走,魏征背负着双手,神情落寞。
今天他来收尸,并非因为他与张超是亲家。
纯只是因为他是一个文人。
一个有风骨的文人。
他既不赞成张超的谋逆,但也无法赞同皇帝对张超之子做出的这种行为。不但杀了一个八岁的孩子,还要如此暴尸侮辱。
这样做,丝毫不能体现帝国的伟大,不能体现皇帝的威严,展现出来的,只有皇帝的懦弱一面,是这个帝国虚弱的表现。
这是道德的沦丧,是人性的扭曲。
皇帝已经再次突破了下限。
马车辚辚。
无数双眼睛,望着那个萧瑟的背影远去。
就在大家无比感慨的时候。
突然大队骑兵出现。
是神策军的骑兵。
数以百计的精锐骑兵,全副武装,身披板甲,手拿精钢长矛,团团将只一身白色布衣的魏征围住。
魏征负手傲视。
一名禁军军官上前。
“魏相,陛下让你留下李琳的尸首。”
魏征昂首。
“今天,我要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入土为安。今天,是这个孩子的头七。陛下杀也杀了,悬首也悬了,已经够了。”
“魏相,莫要一时负气,自误了!”
魏征冷哼一声。
“来之前,我已经写好了辞表。我出来了,就没想过再当宰相,甚至没想过再当官。”
“魏征,交出李琳的尸首。”
“休想,要想夺走这个可怜孩子的尸首,你们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魏征很干瘦,干瘦的身子,干瘦的脸,配上花白的胡子。
就这样一个干瘦的老头,却在数百精锐无比的禁军骑兵面前,岿然不动。
那将领迟迟无法下令。
最后只得让人去禀报上司。
御书房。
李世民正在为李泰三人被截而愤怒,在计划着派兵夺回兰州,夺回三个皇子。结果,接报魏征在捣乱。
“魏征到底想干什么?”
李世民一掌拍在桌上。
“王承恩,你去一趟,让魏征回家去。若是他敢抗旨,就把他抓起来,丢进大理寺。”
“陛下,三思啊。”王承恩劝谏。
李琳是六扇门抓到的,抓到李琳的时候,王承恩松了口气。要是再没有半点进展,他就真的只能自裁谢罪了。
可是他抓回李琳的时候,并没有想过,皇帝会那样处置李琳。
当着汉京无数百姓的面,将一个八岁的小孩斩首,然后还要暴尸。
确实有些残忍了,不合一个明君所为。
只是现在的皇帝,有些无人能劝的动了。
若是先皇后还在就好了,她一定能说服皇帝不要做那些傻事。
“王承恩,你要抗旨?”
“臣不敢,臣这就去。”王承恩无奈道。
南门。
大群神策军骑兵依然持矛围着魏征,不肯放行。
王承恩赶到。
他来到魏征面前,低声苦劝。
“魏相,陛下让你回府。”
“我办完这件事情,就回去。”
“魏相,你又何必如此呢。反正人都已经死了,再争又不能死而复生。”
“这个时候维护张超,实无必要啊。”
魏征慨然道,“我维护的并不是张超,也不是张超之子。我维护的是朝廷的尊严,皇帝的脸面,是这帝国最后的一块摭羞布。这棺材里的,只是一个可怜的八岁亡魂。”
“难道,死后还不让他入土为安吗?难道,陛下欲做一个暴君,大唐,想要失了天下人心吗?”
王承恩脸跟吃了苦瓜一样。
“魏相,这样值得吗?你若不肯听旨,某也只能让神策军请你去大理寺了。值得吗?”
魏征望着王承恩冷笑。
“王承恩,你知道我与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王承恩感觉心被刺痛。
魏征继续道,“你是个阉人,你比我少了男人的卵蛋。本来,这只是身体上的残缺,就算身残可只要志坚也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比如太史公,就算受了宫刑,可一样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史家。”
“可是你不行。你不仅仅是少了卵蛋,你的心也被阉割了。你一心想的只是听命于君王,你连自己的思想都没有了。说好听点,你是皇帝的应声虫,说难听点,你就是皇帝的一条狗。”
王承恩一张脸青了又紫,紫了又白,白了又黑。
他紧握着双拳,差点要暴走打人。
揭人不揭短,魏征这些话句句好刀子,直扎他心窝。
“王承恩,你愿意当狗,那是你的事情。而我魏征,是一个文人,饱读圣人先贤文章,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情,我们不会去考虑值不值得,只考虑应不应该。”
“魏相,差不多就得了。”
魏征去根本不理他。
王承恩气的血都要炸出来了。
“魏相,某再问一句,你交不交出李琳尸首?”
“不交。”
王承恩气极而笑,伸着手指着魏征。
“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猛的朝神策军骑士挥手。
“陛下旨意,把魏征拿下。”
神策军骑士犹豫着,你望我我望你。
王承恩气的拔剑。
这下禁军终于才上前,魏征被押走。
被押去大理寺监狱的时候,魏征昂首挺胸,一面走一面大声的念着圣人之语。
“李世民,昏君!暴君!他的残暴不会久的,他会后悔的。是他自己,自绝于人民。”
王承恩又气又惊。
“把他的嘴给堵上,赶紧,别让他再满嘴喷粪了!”
魏征嘴被堵上了。
南城外聚集的无数百姓,目瞪口呆的看着刚发生的一幕幕。
他们完全料不到,居然如此跌宕起伏。
堂堂翰林院长,居然被皇帝给抓去大理寺坐牢,还被拿布堵了嘴,就为了不让他再喊出李世民昏君暴君。
“王公公,李琳的尸首怎么处置?”将军问。
“把头砍下来,再挂上去,那尸体,拿去喂狗。”王承恩气极。
“王公公,这是否不好?”
王承恩怒瞪向他,将军不敢再说话。
王承恩看着禁军士兵把首级给重新砍了下来,又挂了城门,才骑马离去。
“都散了散了,有什么好看的。”
神策军士兵驱赶着围观的人群。
“将军,这尸体真要拿去喂狗吗?”一名神策军士兵小声的问。
“喂你个头,悄悄的运到一边去,挖个坑比埋了,记得在那做个记号。”将军交待。
第1250章 立晋王治为太子
九嶷山下。
厮杀声冲宵震地,狭窄的山岭道路上,南征军前仆后继。红色唐军战旗下,持续进攻。
“大帅,太难攻了,将士们伤亡很大。”
山下,大纛下,李世绩面色难看。
他冷冷吐出一句话。
“继续进攻!”
号角声再次吹响,本已经疲惫的士兵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喊叫着冲锋。
鼓声已经有些迟缓,鼓手的手臂又酸又胀。
李绩大步过去,脱下自己的铠甲,夺过了鼓槌。
“咚,咚,咚!”
战鼓激昂起来。
主帅亲自击鼓,督战的军官挥着剑怒吼。
“冲!”
山上。
崔琰身披板甲,亲自坐镇前线。
山上关堡前,还有一道道壕沟,壕沟前垒着胸墙。
一排排的民兵正站在壕沟里,手持着火枪。
“预备!”
“放!”
“预备!”
········
民兵排长们指挥着自己的一排士兵,连绵不绝的对着往上冲的士兵们放枪。在他们的后面,则是由南洋佣兵和岭南府兵组成的弓手,这些兵训练更充足有素,习练弓箭多年。
此时布置在火枪阵的后面,利用弓箭更远的射程优势,对着山下射出连绵箭雨。
而在弓箭手的后面,是弩手。
弩手的后面是炮手。
护法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
兼之火力凶猛,给南征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不论怎么冲,都无法冲上南军的阵地。
伏尸阵阵。
·······
“大帅,不能再这样打了,硬打我们打不下来。这样下去,将士们只是白白在送死啊。”李大亮看着一营营士兵冲上去,然后根本就回不来,心都在滴血。
都说南军弱,乌合之众。
可是他现在却真正见识到了南军的厉害。
南军有丝毫不弱于他们的武器装备,他们的民兵装备的不是木杆长枪,而是火枪。看他们利用地形,顶在最前面的壕沟里,组成了三十步距离的弹幕攻击,根本就是冲不过去的死亡地带。
而南军的弓弩手、炮手,也相当强悍。
他们的弓弩射的很远,箭支也很厉害。
都说看一国的军事力量强弱,看他们的弓箭手数量,看他们的箭矢质量,就知道了。
草原上的游牧部族,虽然战马众多,可他们的弓箭却很弱,尤其是箭矢,多是由骨头磨制而成。
而南军射来的箭,那些箭头却是精钢箭头。
比官军的箭头还要好,哪怕是冲锋的士兵穿着胸板甲,也一样顶不住那破甲箭的伤害。
刘弘基也沉默着不说话。
南军的装备太好了,数量也多。
打了半天,还只是让对方的火枪民兵、弓弩手在还击,他们的炮甚至都没有打过几下。
更别说,山上那蓝旗下影影绰绰的铁甲步兵和骑兵。
连城堡下的那几道壕沟和胸墙都突不破,又谈何去攻下那几座连堡。
“大帅,南军的虚实已经试探出来了,收兵吧。”
李绩停下了手里的战鼓。
山上冲锋中的士兵心头一松,那催命鼓终于停下了。
大家放慢了脚步,喊杀声也减弱了许多。
李绩看着这些,知道军无战心了。
“鸣金收兵吧!”
虽然无奈,李绩还是承认了,他有些低估了南军。他们不仅装备好,也训练足,兵力众,还士气高。
他想不明白,为何叛军在面对官军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气势弱。
“收兵。”
九嶷山下。
鸣金的铜锣已经敲响。
官军如潮水一般的拼命往回跑。
山上也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如飞蝗的箭雨停下。
那震天的枪声也停止了。
战场上,只剩下了随风飘荡的硝烟团。
还有那无数的尸体。
崔琰站在山上,手持着望远镜,看着山坡上,不住的摇头。
本是同袍,如今却战场操戈。
“将军为何不高兴?”
“同袍相残,有什么可高兴的,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杀的人再多,也是耻辱。”崔琰道,“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把内斗的力量对外开拓,我们会成为汉家的功臣。而把力量用于内斗,只会是耻辱。”
“发信给张枢密使,我们打退了李绩的第一次猛攻!”
后方,贺州城。
张仲坚收到消息,仔细询问了一下战况后,也是长叹了一声。
一天的大战,南军射出百万支箭矢,打出了十多万发子弹。
而北军,一天进攻,在五嶷山坡上,留下了超过一千具尸体。
南军损失了很多军械,北军死了很多战士,双方都亏。
“给广州发信吧。”
广州。
枢密院接到军情后,立即禀报内阁,李超拿着战报去见承乾,亲口告诉了他。
“我们击退了李绩,打赢了?”承乾惊喜。
“殿下,我们打赢了第一战,不过是暂时击退了李绩。李绩只算是小挫吧,没有伤筋动骨。不过我们既然能击退他一次,就能击退他第二次,第三次。现在看来,正面战场上,我们南军,也丝毫不弱于北军。尤其是将士们的士气很高昂,这非常好。”
承乾很兴奋。
“老师说的对,打赢了第一次,我们就能打赢第二次。”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军事上我们已经不惧了,按部署守好五岭一线。现在只需要防着从海上来的水师,不过水师我们更不惧他们。臣以为,我们应当马上把这捷报宣传出去,告诉岭南的商民百姓,让他们也鼓舞一下。”
“好!”
“殿下,还有一件事情内阁要请示殿下。如今齐郡王和洛国公在燕北起兵,已经攻下营州。罗士信和单雄信、牛进达等在漠南起兵,攻下了张家口。而苏定方和平阳长公主以及程咬金他们,也联合了苏毗,攻下了兰州,还劫下了李泰、李佑、李恪三兄弟。”
“请问殿下,关于这三位皇子,我们该如何处置?”
承乾皱眉。
“父皇曾经想立李泰为太子,上一次被宰相们拦下了。这一次,他又让人去西域接回三位皇弟,不用说,肯定是准备立李泰为太子了。”
这个确实不用猜,肯定就是如此。
“老师,关于十三郎的事情,我非常抱歉。我实在想不出,皇帝居然如此丧心病狂的那样对待他。”
李超摇了摇头。
“李琳福浅命薄。”
“老师,孤把李泰三人交给你来处置。”
李超意外。
“殿下?”
“此事就交给老师和内阁处置吧。”
李超点头。
回到内阁,李超召集次相马周和其它几位辅相。
“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那三位皇子?”
马周看了眼李超。
“某以为,虽然陛下杀了李琳,可我们不能学他。如果我们把三位皇子也杀了,那么对我们对监国朝廷对太子殿下也不利。不如,先暂时扣押三位皇子,也让皇帝有些投鼠忌器。等以后北伐成功,到时再放了三位皇子也行。”
其它几位辅相也都觉得不能杀,现在杀,那太子的名声就不好了,
李超沉默着。
“既然几位相国如此说,那就这样决定吧,给平阳长公主去封信。”
汉京。
李世民收到了张超来信。
张超让李世民停止搜捕他的妻妾家眷,并将李琳下葬。
“陛下须记得有三位皇子在臣手上!”
这是李超的威胁。
看完信,李世民面色铁青。
“逆贼!”
“枉朕这么些年来,居然从来没有看出来张文远长有反骨。枉朕这么多年来,还如此信任于他。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王承恩,抓紧追捕张贼妻妾儿女,如有拒捕,就地格杀。”
怒气冲冲的下完这道命令,李世民拿起笔给李超回了一封信。
“李芳华还在朕手上!”李世民的信只有这一句话。
信让人送出。
李世民独自一人坐在大殿里,倍感心痛。
如此局面。
心力交悴。
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个锦盒,打开,里面摆着几颗乌黑黑的丸子。
这是之前有道士所献丹药,说服食之后能益寿延年,长命百岁。李世民吃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丹药确实没什么问题,吃过之后还能让人忘记烦忧,心灵放松。
甚至,他还有一次看到了长孙皇后。
拿起一颗丹药,李世民用酒送服,然后靠着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片刻后,他感觉算快的灵魂在飘,云里雾里,终于,他又见到了观音婢。
“陛下!”
“观音婢!”
李世民扑上去,拥住长孙皇后。
········
再睁开眼,天已经黑了,殿里昏暗,没有宫女敢来打扰,依然还没有点灯。
李世民揉揉脑门。
长孙皇后已经不见了。
相聚见面总是如此短暂。
“承乾啊!”李世民长长叹惜。
他不会屈服的。
拿起御笔,蘸上朱沙。
李世民亲自拟诏。
“废太子承乾为庶民,立···晋王治为太子。”
“诏薛延陀可汗夷男发兵,征讨大唐漠南叛臣罗士可、单雄信、牛进达。诏契丹可汗、库莫奚可汗发兵征讨燕北叛臣张铁枪、秦琼。”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