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6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以前他以为新罗都城金城也挺繁华,可是跟中原一比,还不如扬州郊外的一个小镇。
在中原,到处都是那些工商城镇,兴旺无比。哪怕是在那些渡口关津,也有许多市镇、草市,其热闹程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更让她惊叹的地方,在中原呆了许久,走过许多地方,始终都没有见到过一个乞丐。
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过去她在报纸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但总以为是大华粉饰太平。
这天下怎么可能没有穷人,又怎么可能没有乞丐呢。
但大华真的没有,走过了许多地方,根本不见乞丐。见过最接近乞丐的,应当是那些街头艺人。
但那些人其实说来也不是乞丐,他们是在街头卖艺表演,然后大家觉得好就给个打赏,这种跟乞丐应当说完全是两码事情。她也看过一些街头表演,表演的挺不错的,围观和打赏的人还不少,她甚至每次观看也都会打赏,还让人问过这些人的收入情况。
发现艺人们的收入还不错的,甚至比起一般自耕农收入都还高,甚至有些街头艺人,根本就是有田有地的,不过是在闲的时候,或者年节之时,上街来表演赚点钱。
大华也有那些痴傻的,残疾的,但这些人都有官府管着。有养老院、有救济院,甚至还有专门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孤儿院。
甚至那些疯子,都有专门的疯人院。
年满六十的老人,每月都能收到一笔钱粮补贴,数量不多,但足够老人生活。小儿出生,官府补贴,甚至小学六年读书,全由官府提供,免费读书,甚至还有免费的午餐,读的好还有奖学金。
孩子生的越多,奖赏越多。
这真正是大开眼界,大华朝廷和地方上每年在这些方面投入的钱很多,好像他们钱多的用不完一样。
吏员、教师、医生、军人,这些都是极受尊重的职业,收入高,工作也体面。
官府甚至还给包婚配,超过年龄不结婚,就会有官媒帮着匹配。
大华的百姓,简直跟活在天上一样。
走在街头的百姓,一个个都很干净整洁,哪怕有些人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那衣服却很干净,如同他们的脸他们的手脚一样都是干净整洁的。
金德曼真有种恍若置身于仙界的感觉,对比一下新罗,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陛下,金德曼很喜欢大华,甚至发出过悔不生在大华的感叹。”
张超哈哈大笑。
其实这个时代,每个来到大华的外国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
这里繁华无比,这里商业兴旺,这里商品丰富,这里交通方便,这里干净整洁,同时这里也公正公平,可以说,如今的大华,就是这个世界文明的顶端,是全世界的灯塔。
连罗马的皇子都对大华羡慕万分,可以知道大华在世界的地位了。
汉家子民个个都是自耕农,个个都是小地主,人人都生活的温饱小康,谁不羡慕?
商品丰富,生活成本低,收入高,生活也便利,治安还好。
出门不用带着各种混乱的货币,钱包里几张宝钞,方便又好用,信用坚挺。出门交通方便,运河、道路,每年的水陆交通里程都在增长。
治安也好,在中原内地,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大股的强盗水贼什么的,有的也只是一些零星的偷窃抢劫,多是个人或者小团伙做案。而且很少,官府的打击很严,各地都有联防队、巡逻队、治安队等,城里还有巡警等。
遇一个抓一个,处置也严格。一般这种偷窃抢劫的,一经抓到,都是送边疆劳改,甚至一辈子就呆那边落户,根本回不来了。哪怕偷窃抢劫的数额少,但一样会被送边疆去劳改,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强制移民实边。
正是朝廷对移民实边的需求,所以对于犯罪是零容忍的。
一项项的法律摆在那里,敢犯罪,基本就是要流放到边疆的。但与以前朝代流放边疆不同的是,虽然大华对罪犯也是流放到边疆去,但一般是先劳改,劳改期满后,则是就近给安置落户,分田授地,让他们屯垦实边。
因此,其实对犯罪看似很严厉,但也还算是治病救人,给他们一个重新改造的机会。
基本上,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大华这种程度。
开放、包容,但却又不混乱。
国家富有,不但贵族官僚们富有,百姓也一样富有。
大华有钱,可钱没有乱用,因此并没有出现什么物价高涨,通货膨胀这些情况。
大华发行纸钞,也没有靠成纸钞信用破产。
总之,大华的这一切,无不让那些外来人,惊叹莫名,根本不敢相信。就好比绝大多数的外国人来到中原,看到纸钞的时候,都跟见鬼一样。纸片居然能当钱,还能各地通用。
这一切,懂的人会佩服万分,不懂的人,则更惊为天人。但这一切,其实都是朝廷的宏观调控政策,大方向的把握,加之开国之朝,没有什么积弊。
再加上大华不断的对外开拓,以及海外贸易带来的巨大红利,让大华维持着这些外人羡慕的高社会福利,高基础建设的投入。
仅仅是六十万常备军,就让那些外国人给吓尿了。
有几个国家有常备军?所谓的常备军,也多是点国王或皇帝的侍卫而已,多数国家的军队,其实就是那些领主诸侯、骑士,然后加他们领地上的农民。
最主要的骑士阶层,数量很少。
哪像大华,六十万常备军,一年的军费,都能让各国看哭。
“陛下,有不少议员、御史们弹劾牛进达,认为牛进达在新罗、百济大开杀戒,有损大华国威和陛下的仁义。他们请求召回牛进达,召开听证会,要牛进达辩护。”
张超挥了挥手。
牛进达在新罗做的事情,怎么能瞒的过张超的耳目,但他一直没有说话,就是默认了牛进达的行为。
对于大华来说,当年大唐征服高句丽后的善后策略是不适合用在新罗百济的。大唐需要的是这两地永久成为大华的属地,还不能让这两块地方成为死地,而如今大量移汉民过去又不可能,于是如何让新罗百济的百姓成为大华的百姓,让他们为大华的强盛而添砖加瓦就很重要。
统治是需要艺术的。
有时候,杀人也能成为一种手段。就如蒙古人西征,一路打到多瑙河畔,他们征服了无数的国家和部族,靠的是什么统治如此广阔的地区呢?
其中有一种手段就是杀。
有选择的屠杀,既能震慑,又能减少威胁。
张超当然不需要杀光新罗百济人,但把上层清除掉,有时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杀人不是目的,杀人是手段。
牛进达做的那些,正是保证了大华对朝鲜半岛南部的统治。所以说,牛进达没有错,反而是有功。
只不过这种事情,张超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去表彰,但他也不可能还因此去惩罚牛进达。
“不用理会他们。”张超摆手。
第1482章 坠入地狱
中原繁华似锦。
而在东海上,朝鲜海峡。
对马岛附近海域,惊涛骇浪之中,一场大战正在展开。
倭国的舰队以铺天盖地之势掩来,眼看着就要一口吞没大华的那十八条排成纵队的单薄舰队,但就在距离不到二百步的时候,大华的战舰却开火了。
相隔二百步远。
这在倭人的眼里,是一个极安全的距离。
一条条倭船上,那些大小名主们,正在动员着自己家的士兵,呼喝着让他们拿起藤牌,拿起长枪、刀剑。
苏我仓麻吕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凭借着巨大的战舰数量一拥而上,来个蚁多咬死象的战法,围上去,登上敌船,然后近身博斗。
他有一千多条船,五万士兵。
而对方只有十八条船,哪怕那些船再高大,也绝不是他们的对手。
一手倭人已经迫不急待的拿着刀在敲击着他们的盾牌,发出啊啊的喊声,似乎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有些人甚至在想着,到时一定要抢几把横刀,或者扒两套盔甲。都说大华的刀剑最锋利,铠甲最坚固。
在倭国,一把唐刀可是能卖到极好的价格,一套大华铠甲,甚至能换了一大片土地。
兴奋的喊啊,叫啊。
大名们喊着弓手们准备。
这些弓手们手里的是倭国独有的长弓,一把弓比弓手们还长很多。
就在此时。
突然对面的那排成单薄纵列的大华战舰,迎面的船舷闪过一朵接一朵橘红的火花。
“哇,好漂亮!”
“跟樱花一样美丽!”
站在甲板上的倭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美丽的景象,彼起此伏的火炮开火的时候,声未响,火花先现。
火花闪过,是阵阵的白烟。
在蓝蓝的大海之上,确实极为的美丽。
天边突然响起一阵阵的惊雷。
那巨雷就如同是在耳边炸响。
有些倭人不及防之下,被这连绵不断的巨响直接响的坐到了甲板之上。甚至有的吓的直接尿了。
“那是什么?”有人呆呆的问。
“听说华国战舰上有种武器叫火炮,很厉害,也许这就是火炮吧。”
“火炮?”
有人疑惑,“我们还隔着这么远,他们就放火炮干嘛?”
在他们的想法里,炮,应当就是投石车,火炮,估计是能投火球的投石弹。船上装投石车很正常,他们的那些大船上也有。但一般船上的投石车不比陆上,受限制投不了太远。
二百步,这也太远了。
“是啊,他们干嘛呢?”
有倭人笑大华海军傻。
“哈哈哈!”
他们哈哈大笑,有人开始嘲笑刚才吓的坐地上的,更有人去踢打那尿了裤子的家伙。
一阵尖啸声传来。
那个刚刚才脸红着爬了起来的倭了,感觉脚下一阵剧烈的摇晃,站立不稳又摔了下去。
这一次,摔倒的不止他一个,甲板上一群人都摔倒了。
“怎么回事?”
船晃动的剧烈。
有人在高喊,“我们的船被砸中了。”
有人爬起来,探头到船舷处,震惊的发现自己的船被砸出一个大洞。好在那个洞在水线之上,可依然震惊那威力。
距离二百步,居然被砸中了?
这火炮是什么东西。
呼啸声不停,又是炮火来袭。
有人感觉前面呼啸着甩来一片黑影,吓的连忙蹲在了地上。
那黑影在他头顶飞过,然后撞上了桅杆。
嘎吱嘎吱声中,那粗壮的桅杆居然断了。
仔细看去,才发现桅杆断裂处,居然缠绕着一根铁链,而那根铁链的两头,居然是两个栓在铁链上的铁球。
那铁链缠住桅杆,然后铁球带动的巨大力量,将桅杆生生的绞断了。
“谁有这么大力气,居然把链球抛出了这么远?”有人惊惶。
这得多么大的力量,才能做到?
桅杆断裂,船无法再借风,后面的船撞了上来,船上的人又一次摔倒在地。
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一次他们的运气没那么好了,直接被打在了水线处,船开始漏水。
倭人们慌张的大呼小叫,想要去堵住破洞,但进水很快,船开始倾斜。甲板上的人东跌西倒,有些人更是直接被甩进了海里。
有些倭人根本不会游泳,掉进海里慌张的呼救,可是此时,到时都是纷飞的炮弹,到处都是慌乱的船员,哪里有人管的了那些落水的倒霉家伙。
处于最前面的那些倭船,接二连三的被击中,不被有船进水倾覆。有的船甚至直接就被炮火轰断了桅杆。
大华海军的舰炮虽然用的是实心弹,并没有开花弹,可实心弹里也有链弹和葡萄弹。
链弹就是用铁链链接在一起的两个炮弹,轰出去后旋转着扫过去,专门是冲着敌舰的桅杆去的,这种链弹对绞断桅杆是极大的杀伤力。
而在海上,失去桅杆,往往就失去动力,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尤其是对于倭人的那些旧船来说,本来就帆小速度慢,一桅断,整条船就可以退出战斗了。
葡萄弹则也威力强大,一枚葡萄弹里有数枚铁弹,相当于大号的霰弹,一扫一大片。
十八条炮船,加起来的火炮一千多门,就算一次只有不到一半的火炮射击,依然是五六百门火炮。
紧密排在一起的五六百门火炮射击,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弹幕。
那一条线上的敌船,基本上都处于轰击范围之内。哪怕此时的火炮精度不足,但这就如同是火枪队的排队枪毙,以密集的火力弥补了精度的不足,尤其是倭人的船还排的那么的密集。
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
持续不停的射击,各个炮位前,那些炮手们都在拼了命的清理、装填,他们发挥出了最专业的素养,以最快的速度射击。
到了后面,硝烟弥漫,炮手们根本就看不清楚对面的情况了,完全就是听着桅杆了望哨上的指挥在发炮。
对着一个方向,不断的清理、装填、射击。
炮一响,赶紧清理炮膛,重新装填,然后将炮复位,再调整方向角度,点火开炮。
霸王号甲板上,刘仁轨拿着千里镜不断的观察着对面。
看着一条又一条的船中弹沉没,看着许多船失去动力而飘浮在海上,看着那片海上,倭船撞的乱七八糟,堵的更加密集,他心里跟喝了酒一样的兴奋。
这酒,还是皇帝亲赐的御酒。
太醉人了。
这些倭人,摆的姿势也太好了,让人忍不住就想把这炮一直打下去。
“再来!”
“注意好风向,把握好距离,别让那些狗日的冲过来了。”
“冲过来了也不怕,我们这些战列舰如此高大,他们那些小舢板就是靠近了,一时半会也爬不上来。”一名参谋得意的道。
另一名军官则笑道,“我们陆战队可是一直在这闲着呢,他们来了,我还正好开开荤。”
刘仁轨笑骂着道,“草,老子亲自指挥,这可是十八条巨无霸,全是一二级战舰,算是大华海军最强大的一支海上交战力量了,若是老子还让那些倭人给靠近,还爬上了老子的船,那真是恶心死人。”
“这些船可是老子的妻和妾,岂能让倭人爬上来?”
“司令说的好,绝不让倭人靠近,摸都不让他们摸一下。”
倭人的船小,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速度快。大华的军舰大,也不代表着速度慢。其实恰相反,大华的战列舰都是流线型的,这种船只本身设计上就是专为战斗而设计,因此他们有着最快的速度,和最快的转向。
尤其是这些一二级战列舰,拥有四桅,大量的帆,满帆升起后,那速度跟飞一样的。
就倭国还在用硬帆的船,是吃了奶也追不上的。
猛烈的炮火,把倭人都给打懵了。
他们从来没有打过这种仗,或者说倭人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大战的经验,以前的战斗,往往是各个豪强之间的战斗,说的夸张点,也就是村战水平。
别看现在凑了五万人过来,但这些拼凑起来的军队,真的连大华的民兵水平都没有,装备也差。
乘坐的这些船,数量虽多,但各种乱七八糟的商船、渔船都有。更加糟糕的是,他们缺乏一个有效的指挥体系。
说是舰队,其实就是由无数豪强们联合起来的,相当的松散。
当大华以这种无可匹敌的强大火力将他们前军打的七零八落的时候,后面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往前继续冲的,有往后跑的,甚至有停在那里张望的。
“倭寇们,记得爷爷的名字,爷爷叫刘仁轨,到了地府报声爷的名号。下辈子投胎,别再做大华的敌人。”
苏我仓麻吕怔怔的看着自己的旗舰正在沉没,连续挨了数发炮弹,好几发都在水线之下。
这种运气,也没有其它人了。
不过看看周边那些沉没的船只,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抱起一个木桶,苏我仓麻吕趁着船还没有完成沉没,跳入海中。冰冷的海水灌入鼻腔和嘴中,充满苦涩,还带着血腥的味道。
这是失败的滋味,苏我仓麻吕看着眼前那一切,只感觉已经坠入地狱!
第1483章 雄心
血气冲天。
铅云低垂,海天相接。
海上到处都是破碎的船板,还有飘浮着的尸体,整整一天。
对马海战,持续了整整一天。
与其说这是持续一天的战斗,倒不如说是持续一天的屠杀,因为从始至终,倭人至死也没有摸到过大华舰队的船板。
到了后来,倭人开始逃。
刘仁轨把港口那只待命的舰队召了出来,让那些三四五六七级的大小战船,都加入了追击的战斗中。
倭人彻底崩溃,毫无战斗意志,只知道跑。
连北海舰队的一条七级通讯船,都能追着好多条倭船杀。七级船也就几门小炮,于是火箭也派上用场。
最后许多倭船跑不过,直接投降。
有一条只有十个人的小船,连炮都没有,可愣是俘虏了一只倭人船队,足有十来条大小船只,一共俘虏五百多倭人。
血腥吸引来许多鲨鱼,围着那片海域兴奋的翻滚撕咬,享受着这场饕餮盛宴。
“司令,没有人逃出这片海。”
接近一成的倭船沉没或失去动力,还有九成的船则是最后投降。这种情况也是相当罕见的,战损一成就溃逃,结果最后一个没逃掉,全投降了。
北海舰队一战扬名。
风帆战列舰和线列战术,也在这一战中彻底的证明了自己。
一千多敌船,五万名倭贼,一战尽没。
“开始打捞,还没沉的船拖回港口,没死的拉上来,这些可都是青壮,回去就是个好奴隶,可别浪费给鲨鱼了。”
“司令,大捷啊,这一战,真是打出了我们北海舰队的威风。”
“是啊,以后天下谁不知道我们北海舰队。”
“对马海域一战,必将成为以后大华海军战术经典啊。”
一群军官们纷纷向刘仁轨祝贺着。
真是上天的馈赠啊,歼敌五万,真是不敢想象。到如今,大华所向无敌,立这么大军功的机会可不多。
此次东征,太子亲自挂帅,牛进达、张仲坚为副帅,刘仁轨虽统兵一路,可被派到对马,根本没机会上场。
可谁又能料到,倭人居然如此送上门来,还一送就送了五万。
真是天上掉富贵,拦都拦不住啊。
如此漂亮的一场战斗,歼敌五万,结果自己只有几个伤亡的,还在追敌的时候遇抵抗阵亡的。
可以说,这是一场非接触战斗。
这么大一个军功,完全就是刘仁轨和北海舰队的。
“赶紧统计战果,我要马上向太子殿下和皇帝禀报。”
·······
中秋过后,天气转凉。
日子依然还是如过去一般,张超的生活变化不大,不过是早晚加件衣服。
北苑自留地里的庄稼大都收了,趁着秋高气爽,张超又带着些侍卫和皇子公主们,去给自己地里再种点大白菜、萝卜、油菜之类的。
御河里种的莲藕也已经长大了,卷起裤脚下到河里扒几根莲藕,长的如儿臂一样的粗壮,就在河里洗干净,直接就可以生吃。
脆生生的,咬一口,藕断还丝连。
几个小皇子都很喜欢吃,还特意每吃一口就要把那丝线拉的长长的,互相比拼着谁拉的丝更长。
拿了网,在河里捕了几网,网上来不少小鱼小虾,甚至还有几只肥硕的螃蟹。
洗干净脚,回到田边的茅草屋边,架起柴枝,用稻杆引燃,然后把三指宽点的鲫鱼串在柳枝上,插在火边烤。
小虾也一样串起来烤。
螃蟹则在火边架个锅,放个蒸笼,摆进去蒸。
还有皇子们拿来玉米,也串在火上烤。还有那捉了蚂蚱的,也有样学样的串起来。
公主们则把豆荚放在里面烤。
围着火边,你一串我一串,烤着各种鱼虾蚂蚱,说说笑笑。虽然火烤着脸上出汗,可这种新鲜感却让人兴奋。
“再拿两地瓜来,煨地瓜才好吃。”
地瓜要煨才好吃,不能直接烤。煨其实很简单,等火堆烧久了,会有很多炭火,把炭火扒开,将地瓜埋进去,然后就可以等着熟了。
烤地瓜的关键是得要粉地瓜,不能是那种特爽口的。爽口的地瓜生吃好吃,但煨着吃就太松散,没有那种味道。另外,煨地瓜不能直接放到火堆中心,得把炭火扒出来一点,然后地瓜埋在火边边上,这样才不会烧掉。
张超一边弄,一边对几个小儿女教道。
有一个皇子弄来一窝鸟蛋,说也要煨着吃,张超让他们取来几张纸,把纸先浸湿,然后把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