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下关的倭兵,本就是地方大名们召集起来的农民。他们毫无战斗力,没有人愿意参战,大名们只能用弓箭刀枪逼迫他们参战。

    临时征召起来的这些倭兵,甚至连武器都不齐,几个人才有一把刀,多数士兵只有一把竹枪。

    至于弓箭更少。

    对于许多倭人来说,如果手里有把钢刀,或者能一套铠甲,哪怕是一套皮甲,也能让他们士气高涨不少。

    两手空空的去打仗,甚至连粮食都无法保障,这让他们毫无战斗意志。

    与之相反,登陆下关的大华军队却精神抖擞,他们人人都有护甲和武器,甚至有数样长短武器。

    陆战队有骑兵步兵炮兵车兵,他们的装备精锐无比。

    不同的部队,在铠甲外面还罩着不同番号和图案纹章的战袍罩衣。

    他们行军时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齐整的步伐,还有军乐队在一边敲着鼓点。士兵们一边迈步行军,一边高唱着军歌。

    他们高唱着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这样一支军队,仅仅是军容士气就已经将倭人吓退了。

    而让许多来不及逃跑的下关倭人们震惊的是,这样一支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军队,居然不是华军,而是由倭人组成的扶桑民兵部队。

    在那些倭人民兵中,甚至还有一支来自朝鲜半岛的民兵部队,有一个新罗旅和一个百济旅,甚至还有一个靺鞨旅。

    还有契丹旅和库莫奚旅、室韦旅、霫部旅。

    这些都是来自大华这几年征服的东北诸部,由各部中原来的士兵组成的民兵部队。

    由东北各征服地部族民组成的七个民兵旅,是皇帝特意征召调给皇太子张璟的。

    用这些部族民兵,也是为了避免太子张璟手里倭人过多。

    这七个旅组成了民兵第一零三师。

    太子的两万正规军还在九州,但他已经把手里的三个民兵师都派了出去。三个师都在下关港登陆,一零一师攻山阴,一零二师攻山阳,而第一零三师则是总预备队,也是督战队。

    这些由各部民组成的民兵,每天除了作战训练,还要学习汉语。他们每天高唱着大华的军歌,不但行军时要唱,就连吃饭时也要排队唱军歌。

    在下关港,这些唱着大华军歌,穿着灰绿色民兵军服的民兵们,也梳着与大华汉民一样的发式,如果不是细看,远远望去,还会以为是大华的汉军。

    登陆下关之后,三个民兵师六万人,在朝鲜舰队的协助之下,迅速向东推进。

    这些来自各部族组成的民兵,在皇太子的命令下,迅速推进。

    对于两道诸国的倭族守护大名以及各郡大名们来说,这场在春季展开的战争,简直就是措手不及。

    天很寒冷,倭人并没有战争的准备,他们面对大华的进攻,甚至还在犹豫不决。

    为投降还是反抗争吵不休。

    第一零一师和一零二师的倭人民兵很猛,在不久前,他们还温驯的如绵羊。可现在,却已经在大华这头狮子的带领下,从绵羊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副武装的狼。

    他们气势汹汹,战意高昂。

    因为大华有功必赏,民兵们只要是作战和训练期间,都是有军饷和津贴的。而作战表现勇猛,更会有嘉奖。甚至战争期间,缴获的战利品归公之后,也会按比例拿出一部份来赏赐给民兵。

    这些,都大大的刺激着倭人民兵。他们以前给大名们打仗,可没这么好的待遇,自带干粮上战场,死了都未必有什么抚恤。

    可大华对这些倭人民兵却很大方,立功就有赏。皇太子甚至宣布,这些倭人民兵立功后可以得到田地的赏赐,赏赐的田地为勋田,可以子孙世袭相承。

    在这些激励之下,蛮夷民兵们战意高昂,一路势如破竹,他们用八千倭兵的尸体,宣布了大华春季攻势的胜利。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两个倭人民兵师,就远远甩开一零三民兵师,一路斩关破城,把山阳和山阴两道给攻占了。

    他们甚至为自己的胜利而洋洋得意,因为攻破两道十六国,歼敌八千,他们只损失了八百人。

    一比十的战损,这让他们有了一句自己的战号。

    “我们是强者,必定会取胜!”

    大华复兴三年,二月。

    皇太子张璟登陆本州岛,来到了传闻中的石见银山。

    在攻占此地后,石见银山就迎来了矿产公司的人。大量的倭人被征召前来挖矿,张璟在这里观看了银山后,对于攻占倭国一如继往的表达了自己的信心。

    他认为,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能彻底的攻占倭国。

    倭人民兵还在长驱直入。

    现在唯一能阻拦他们的,只剩下了倭国那糟糕的道路。

    倭人民兵师在倭国,成功的学习到了大华军队的闪电战精髓。

    一个又一个的令制国被攻破。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华军队,难波的皇极天皇与苏我虾夷都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现在必须面临一个选择,是屈服还是逃跑。

    朝鲜舰队已经不甘落后,他们直接向难波港驶来。

    留给宝皇女和苏我虾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朝鲜舰队直逼倭国新都难波,而两支倭人民兵师,就有如两只大钳,向倭国的畿内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

    这些倭人装备精良,尤其是拥有大量的战马,这让他们的机动速度十分迅速,往往倭人大名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的农民都还没能召集起来,结果倭人民兵就杀到了。

    昨天这些民兵还在百里之外,今天他们就已经兵临城下。

    难波。

    这座新都已经变成了恐惧之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都城里谣言四起,大华的军队从水陆两面包抄而来。

    而就在一个细雨菲菲的黄昏,难波城突然四处火起,大华锦衣卫终于发起了行动,似乎突然之间,到处都是大华的刺客,无处不是他们的杀手。

    锦衣卫甚至突其不意的攻入了宝皇女的宫殿,在皇极天皇的床上,将这对狗男女当场刺杀,割走了他们的首级。




第1513章 第五纵队

    宝皇女和苏我虾夷有一腿,这不是什么秘密。宝皇女虽然年过四十,可也很有姿色,风韵犹存。当年她一个寡妇就是以姿色诱了舒明天皇田村,后来能够杀夫夺位,也全是靠着跟朝中掌权的苏我虾夷的关系。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代女皇和一代权臣,居然会是在宫中被杀。

    杀他们的更是让人意料不到的大华锦衣卫。

    难波的皇宫,在这次刺杀中,简直毫无防范。锦衣卫的刺杀小队,一路过关斩将,直到他们杀到两人的殿中时,宝皇女和苏我虾夷还在苟和,根本都还没听到警讯。

    大和天皇传到皇极天皇,传了三十五代,至此大和亡,天皇世系断。

    一夜的骚乱。

    到处火起。

    锦衣卫的发动时间极佳,选在了大华海陆军队即将到来的前夕,在这个人心最惶惶的时候。

    他们先让已经收买的难波城中倭人的地痞流氓,以及那些带路党们先发起袭击。

    这些带路党甚至被锦衣卫授予了一个编号: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里几乎什么人都有,商人、工匠、学徒,甚至是一些倭国的公卿贵族,以及大名和防人士兵等。他们反对宝皇女和苏我虾夷的抵抗到底策略,他们畏惧大华。

    当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找上他们后,他们很快就兴高采烈的投入到了大华的怀抱,高兴的成为了光荣的第五纵队的一员。

    他们甚至还在锦衣卫扶桑局的指示下,积极的发展下线。亲戚、朋友,能拉拢进来的都拉进来,短短时间里,第五纵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团体。

    当锦衣卫一声令下,难波城居然有上万的第五纵队在搞事。

    他们在城中放火,他们袭击官衙,他们攻打宫城,甚至到了最后,直接就演变成了纵火抢劫,烧杀**。

    正是在这些人的掩护下,锦衣卫的那一个个的行动队,才得以鱼目混珠,在那些混乱中找到机会,按照事先定好的计划,去清除一个个的目标。

    骚乱持续了一整夜。

    尤其是当锦衣卫的各个行动队取得极大成功后,倭人的新都难波彻底乱了。

    皇极天皇和苏我虾夷,被人发现只剩下了两具还交缠在一起的无头尸体,头颅不见。

    苏我氏的底邸也遭遇到了锦衣卫行动队的进攻,他们计划周密,早就查清了苏我氏府邸的布局和守卫情况,趁着骚乱起,精英的行动队杀了进去。

    一路如割草一样。

    苏我氏的子弟很多根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割掉了项上人头。

    虽然倭国每隔那么一二十年,总会有一些政变或者宫变、骚乱等发生,但毕竟每一次都总会有些先兆的,而这一次,却是毫无兆头。

    天亮。

    骚乱和抢掠还在持续,这里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座无序之城。

    甚至除了第五纵队在烧杀抢掠,还有许多其它人也开始加入了这无序的欢杀。

    有些公卿贵族虽有些兵马护卫,可也不敢出门,他们只敢坚守着府邸,别说出门平乱,他们还得应对着一波又一波前来抢劫的人。

    天亮后,骚乱似乎开始减轻。

    可是难波的港外,却已经出现了红蓝相间的大华海军旗帜。

    刘仁轨这位海军副司令兼朝鲜舰队司令,亲自带着八条一二三级风帆战列舰带头组成的舰队,杀了过来。

    锦衣卫扶桑局特别行动组的组长聂风,看着自己面前盒子里的那两个首级,抬头看着那海军的红蓝军旗,露出了微笑。

    海军那镶着蓝边的红旗,还有那上面的海龙军徽,是那么的耀眼。

    “宝皇女和苏我虾夷一死,难波彻底的陷入混乱了,海军来的正是时候,不费一兵一卒,我大华就此攻灭倭国都城。”一名锦衣卫向组长聂风道贺,锦衣卫这次算是露大脸了,不但在前期的情报搜集中出力许多,而且为太子殿下的春季进攻提供了充足的情报保障,更别说眼下几乎凭借锦衣卫一已之力,把倭酋给斩首了,还把倭都给弄瘫了。

    聂风捋捋如钢针般的短须,哈哈笑道,“第五纵队这次出人意料的给力,给我们行动队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第五纵队,都他娘的是些人才。”

    “哈哈哈!”

    行动队的这些小队长们,一个个哈哈大笑。

    他们已经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剩下来的已经可以不用管了。

    港口。

    刘仁轨站在海龙旗下,看着浓烟滚滚的倭国国都难波,脸色不太好看。为了能够抢在倭人民兵之前拿下倭国都城,刘仁轨可是非常的拼命。一路上,可谓星夜兼程。

    可结果好不容易赶到了,结果发现这头口汤还是被别人给喝了。

    “这些该死的倭贼,打起自己人来倒是一个赛一个的猛,当初在对马跟老子打的时候,怎么全是软脚蟹!”

    朝鲜舰队的参谋长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一零一师和一零二师从陆上过来,不可能跑的比我们的帆船还快。咱们可是满帆前进,他们又不会背插双翅。”

    刘仁轨骂道,“这些小日本,此前可是创造了三天八百里的纪录,别小看他们,忍耐力和韧性堪称一绝。连一零三师那些马上民兵,可都比不过他们。”

    三天行军八百里,哪怕没有战斗,只是行军,这个速度也确实是够惊人的。这素质,简直就是大华正规军的老兵水平了,一般人还真不敢相信,这是一支之前遇到大华军就闻风而逃、不战而溃的军队。

    同样的一批倭人,转换了下身份,前后不过半年多点时间,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一条小艇从码头驶了过来。

    有侦察艇上前拦截。

    很快,侦察艇回来。

    “报告司令,是锦衣卫的人。”

    “快请。”刘仁轨一听来的是锦衣卫的,立即态度转变了许多。锦衣卫虽也是隶属于枢密院,属于军方情报机构,但锦衣卫地位比较超然。大华军方,不论是枢密院还是兵部,又或者三军司令部或者是九战区司令部,对于锦衣卫那都是十分尊重的。

    因为锦衣卫就是他们的眼睛和耳朵,锦衣卫奋斗在第一线,为他们送回各种各样重要的情报,在打仗的时候,更是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最新情报。

    刘仁轨身为老将,很清楚军情的重要。

    有的时候,一条错误的情报,可能就要葬送一支军队。而有的时候,一条重要的情报,则能帮他们获得一场胜利。

    “锦衣卫扶桑局特别行动组组长聂风,参军刘司令。”

    聂风登船后,立正敬礼。

    刘仁轨打量着聂风,三十左右,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一种阳刚的气息,从他的眼里还看到了坚韧。

    他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刘仁轨曾经从许多人身上看到这种气质。加之他锦衣卫的身份,这让他一下子想到了曾经的暗影。

    他心里估摸着,这位聂风肯定又是皇帝陛下的孩子们的一个。这些皇帝的孩子们不是皇子,而是当年暗影收养的那些弃婴和孤儿,这些孩子经过艰苦的训练后,在暗影的训练营里长大,最后成为最优秀的刺客和侍卫,他们被皇帝亲切的称为自己的孩子。

    这群人如今不但成为三大情报机构的中坚力量,甚至也遍布大华军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的坚韧不拔以及对皇帝忠心耿耿。

    “海军刘仁轨,非常高兴见到你,聂风组长!”

    刘仁轨笑着伸出手,与聂风握手。

    一个是海军的副司令,朝鲜舰队的司令,帝国海军中的明星,尤其他还是皇帝的门生。

    而另一个却只是锦衣卫的一个小组长,论级别,其实不过是六品。

    但两只手握在一起,两人却都觉得很亲切。

    一个是天子门生,一个是皇帝的孩子。

    “难波城这个样子,想必跟聂组长有关了?”刘仁轨笑问。

    “卑职这里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刘司令,算是为刘司令到达难波接风洗尘了。”

    两个锦盒呈上。

    刘仁轨打开,看了一眼,一对陌生男女的头颅。

    很新鲜。

    “这是?”

    “男的是执掌倭国朝政的苏我氏家族的族长苏我虾夷,女的则是倭国第三十五代天皇皇极天皇,也叫宝皇女。我们行动组昨天晚上攻入倭国皇宫,在天皇的床上,把这对狗田女斩首了。”

    刘仁轨大为震惊。

    攻入敌国皇宫,将敌国女皇斩首,还能全身而退,锦衣卫行动组的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这是我们聂组长亲自斩杀。”旁边一名行动组队长骄傲的为聂风说话。

    刘仁轨高高竖起大拇指,不愧是皇帝的孩子们啊,这些传闻中的精英,果然了得。

    “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斩首女皇,还能把难波弄崩溃,这份功绩,本帅定当如实奏禀陛下。”

    “卑职只是为大帅登临难波,扫清一点障碍而已。”聂风谦虚的道。

    “说的好,走,咱们一起登陆难波。”

    舰队靠港,刘仁轨手挽着聂风的手一起下船。

    一队队的士兵登临难波。

    红旗在倭国都城高高飘扬!




第1514章 保守

    汉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御河畔,柳树已经垂下绿丝绦,远处的田野也是一片绿意。

    复兴三年的春天,是一个寒冷的春天。

    但对于大华的百姓来说,这个春天却又很火热。

    大华皇太子今年春节没回京朝集,但他却为朝廷献上了一份极特别的珍贵贺礼。皇太子张璟在春节期间向倭国发动了春季攻势,原计划三月踏平倭国。结果实际上,仅用了一个月,就连平倭国山阴山南两道,然后锦衣卫扶桑局更是大发神威,他们一个军事情报部门的扶桑分部,居然在难波弄起了上万人的第五纵队。

    皇太子的民兵还没打过去,锦衣卫的第五纵队已经把倭都拿下了,锦衣卫的行动队更是直接斩首了倭国女皇。

    海军副司令刘仁轨随后登陆难波,将大华军旗插在了倭国宫殿。

    女皇被斩首,国都被攻破,剩下几道的几十个令制国的守护大名们再无战意,几乎是一夜间就全都上表臣服。

    一夜之间,倭国平定。

    这距离皇太子张璟的三月平定倭国计划,才刚过了一半时间。而距离刘仁轨对马击败倭军,反击登陆唐津也才刚刚三个月时间而已。

    平定倭国,大华东征也顺利完成。

    新罗、百济、倭国三国灭,大华拓地数千里,新增人口一千余万。

    大华帝国的人口总数,也正式突破了一亿大关。

    户部尚书兴奋的向内阁上报,内阁同样是一片欢欣鼓舞,内阁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人口破亿。而现在才是复兴三年的年初,第一个五年还没有过一半,他们就提前完成了人口破亿这个重要目标。

    今年春天的好消息并不止这一个。

    刚刚结束的大华复兴三年科举大比,朝廷一次性录取了一千八百名进士,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以往每年录取五百名进士,只有复兴三年的特科录取了一千名,而今年居然一次性录取了一千八百名进士。

    简直是喜大普奔。

    这让今年榜下捉婿的贵族高门,都大大增加了选择机会。

    另一个好消息,则是漠北的归附。

    漠北纳入大华帝国,成为分封国,贵族院已经通过决议,一次性在漠北分封八百个诸侯。

    虽然中间发生了回纥可汗与黠戛斯酋长的私怨仇杀一事,导致吐迷度父子被杀,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没有人在意这个吐迷度,虽然他曾是回纥可汗,曾经拥有一半漠北之地,麾下有控弦之士二十万。

    但大家很快遗忘了他。

    回纥很快选了一位新的汗王,这是出自回纥另一强部的酋长。他很高兴的接受了大华皇帝的册封,成为了回纥国公。

    至于药葛罗家族,马上被回纥其它诸部撕的粉碎并被瓜分。

    “陛下,贵族院已经通过了八百诸侯分封的决议。内阁也准备好了对漠北诸侯的册封仪式。”

    内阁首相马周和贵族院长魏征在早朝时,向皇帝禀报。

    漠北分封之事,对于朝廷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漠北是个许多人瞧不上眼的地方,漠北有的,漠南燕北西域甚至是青藏都有,但对于大华朝廷来说,漠北就跟吐蕃是一样的。

    这地方虽说很一般,占了也不会增加多少收入什么的,但若是不将之纳入大华,那这地方就会是个瘟疫之源,混乱之源。

    不对他们加以管制,以游牧民族的天性,早晚还是会对中原形成威胁,哪怕他们只是骚扰袭边,这也是让人讨厌的。

    现在终于达成了分封协议,这当然是好的,哪怕大华在这次分封里,其实也是有所保留,毕竟给了铁勒诸部五百多爵位和封地,但总体来说,大华也一下子分封过去了二百多个诸侯。

    而且有了这次分封之后,漠北就算彻底的进入了大华的管控了。

    一块块封地划分之后,就不再允许轻易越界,各部的汗王、酋长们,实际上也被架空了,各封地互不统属,漠北的铁勒九部变成五百多个封国,使的成为一盘散沙,难以再对大华形成威胁。

    张超和朝廷对于这次分封仪式都很重视。

    一定要大加操办,一次册封漠北八百诸侯,要弄一个很隆重盛大的仪式。

    这次仪式过后,漠北就不再是威胁了。

    “明日则天门授封诸侯,百官观礼!”

    正好各地朝集使和各地诸侯们也还没开始返京,正好共同观礼见证这一刻。

    大华帝国又增添八百诸侯,可谓是更加强大。

    时至如今,大华在漠南、漠北、辽北,在信度在河中在大夏在西海在山北,拥有了八个分封诸侯领。

    每个领少则五百,多则一千多,拥有了总共七千多个实封诸侯。小的男爵只拥地十里,大的国王连地五六百里。

    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诸侯,遍布大华的各方边疆,封地犬牙交错,相互牵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分封贵族集团。

    而大华朝廷这些年,也同样是不断的扩张。

    朝廷直辖的领地扩张了许多,辽西、辽东、朝鲜、乐浪、带方、扶桑、吕宋、林邑、扶南、安南、越南、西域、青海、燕北、饶乐、松漠、岭东、绥远,另外还有不少朝廷直接控制的海外领地。

    “漠北平定后,大华的北方从此可高枕无忧。而平定东海后,大华的东方也从此无患。现在的大华,算是彻底的从北边和东方腾出手来,可以全力着手南方和西边了。”

    早朝结束后。

    张超召开御前会议,大华最核心的重臣们参与。

    北边和东边平定,这超出了此前预定的时间。现在朝廷也要适当的调整下战略布局。

    虽然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