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是如今早朝时间早推后一个时辰,张超还真的就上不了朝了。

    好不容易打起定力起床,洗漱然后晨练一会,更衣上殿早朝。坐在龙椅上都还有些睡意,等例行早朝结束,张超便打着哈欠准备回去再补个眠。

    结果半路上,内侍李朝恩前来禀报。

    “吐蕃赞普松赞干部已抵达汉京南门,他在城门外下跪亲吻土地,还说要一路跪拜至金殿门口朝见圣人。”

    “哦,他已经抵京了吗?”张超没什么兴趣的回了一句。

    若是早二十年,吐蕃在他眼里确实还是很有份量的,那个时候大唐内忧外患,没有谁能看到吐蕃将来会对中原的威胁。可是如今是二十年后了,这二十年来,吐蕃根本没能如历史一样的发展起来。

    青海的吐谷浑被草草的灭亡了,连苏毗、东女等一众小国,也都最终成为大华的封侯。本来历史上,吐蕃在松赞干布的手里结束叛乱,迁都逻些,然后征服了苏毗、羊同、象雄甚至东女等诸部,一统藏地高原。

    求娶大唐公主,又同时迎娶尼婆罗公主。

    松赞干布父子开创的吐蕃王朝,最终走下高原,夺占青海,夺占西域,甚至打到长安。

    可在现在,吐蕃二十年来根本就没能走上那条崛起之路。

    松赞干布这个能人,更被弄的很狼狈。整个中原,都根本没有人把吐蕃正眼瞧,当年他们瞧不上吐蕃,如今更加瞧不上了。

    唯有张超才知道,本来吐蕃人是有机会一统高原,甚至霸取西域,威胁关中。但如今不可能了。

    松赞干布要来汉京,张超没反对,他想来就让他来。但他来了,张超也不会怎么重视他,更不会说弄个什么仪式去迎接他。

    在张超的眼里,吐蕃现在还不如法兰克的那位把兄弟呢。好歹法兰克占据着欧洲挺好的一块土地,说不定在大华的支持下,将来洛克温兄弟能够把后世意法德三国的地盘都打下来,真的成为欧洲的在帝国,与罗马并列呢。

    这种事情可不是没可能,本来法兰克的查理就曾经建立了帝国。还有罗马人边上的保加利亚人,也曾经建立过保加利亚帝国,把罗马帝国都给差点赶下海了。

    “陛下,松赞干布一路跪行,引得无数汉京商民围观,十分轰动。”

    “哼,这不就是这小子的意图嘛。做秀嘛,当然得有观众才行。都说这小子很聪明,甚至超过他父亲。现在仅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确实如此。才二十出头,就有如此精明,如此手段。真要给他些天时地利,还真能开创一番伟业的。”

    “让他跪行,不用理会他。”张超说完,就回宫继续补觉去了。徐惠现在是越发的成熟妩媚,一晚欢娱之后,年过四十的张超都有点体力不济了。

    皇帝睡觉去了,内阁和汉京府自然也没有人再去管吐蕃人。

    倒是汉京的百姓,纷纷过来瞧热闹。

    这些年,大家见过各种各样的蛮夷入京,以前什么突厥人啊、铁勒人啊,甚至是高句丽人新罗人契丹人奚人吐谷浑人党项人等等,每次蛮夷们入京,大家都喜欢来瞧瞧热闹。

    看看他们那搞笑的发型啊服饰啊,比如有些靺鞨人就喜欢把脑袋剃光,就在脑后留那么一小条辫子,百契丹人的秃发也挺有个性,突厥人则喜欢索头,铁勒人索头之外还喜欢结点辫子。

    罗马人则喜欢索头披发,阿拉伯人则喜欢弄个头巾。非洲来的黑人,则多是光头。

    大家习惯了束发戴冠,看着那些各式发型,总觉得这些人好野蛮。

    吐蕃一行人发型也一样难看,穿的也不好看,尤其是身上还有股子牛粪味奶腥味。

    若只是如此,倒也不算吸引人,可他们这一步一磕头,还把脑袋磕出血来的行为,倒还是蛮夷们中的头一个。

    “听说这蛮子以前一直想求娶苏毗女王呢。”

    “哪个女王?”

    “就是现任女王啊,选了郑家那位公子做女婿的那位,灵女王。”

    “哦,这位啊,这位可是陛下的公主啊,又是皇家公主又还是封国女王,这身份这地位,怎么可能瞧的上这个黑大个呢。”

    “可不是,那位灵女王来京的时候,我也是照过几回面的,长的那叫一个漂亮,还十分贵气,金枝玉叶娇贵着呢,尤其本事还大。一个女人,管那么大一个封国呢,这吐蕃酋长,又黑又傻,还想取灵女王?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说话的人也没有故意避着谁。

    大家都是帝都子民,这里又是天子脚下,议论一个蛮子算什么。

    松赞干布是听的懂汉话的,他甚至还会说。那些议论就如同一把把的刀子,扎在他的心窝子上,听着让人恼火,想让人拔刀。

    可是他身上的刀,早已经在入城之前,就已经交给了守门士兵。

    就算有刀,他也不会拔、不敢拔。

    这里是中原,是汉京,是大华天子脚下,他若敢有半点妄动,他们会被砍的连渣都不剩下。

    忍!

    心中牢记着此行的目的,再大的侮辱也得忍着。

    再次拜倒,五体投地,额头用力碰触在坚硬的青石板上。

    额头早已磨破,伤口的血在石板上留下一个血印。

    汉京街道的石板可真硬啊!

    一步两步三步。

    本以为汉京的街道不会很长,可入城的时候才是早上,当他们一天都水米末进,一直磕到快天黑的时候,也还没有到头。

    眼看着天黑了,松赞干布有些骑虎难下。

    是他自己说要磕着到金殿前的,可现在才知道,汉京的这条街道很宽也很长,整整十八里长,比长安的朱雀大街还要长上八里。

    一步一磕头,这一天他只磕完了一半。

    肚子很饿,额头的伤口也很疼,尤其是一天下来,又累又饿,而且还想上厕所。

    继续磕吧,天都黑了。

    而且肚子也饿了,还需要上厕所,甚至额头的伤口也需要清理一下。

    但不磕?

    那自己的话岂不是食言而肥,刚入城就这样言而无信,大华皇帝怎么看他,大华官民怎么看他?

    还谈什么求娶公主。

    头皮一硬,松赞干布不顾部下们的幽怨眼神,继续前行。

    天又黑了一点。

    终于一位汉京府警察厅的警官过来了。

    “天黑了,你们都是刚入城的外来人员,还没有办理暂住证,晚上是不许出来活动的。现在,先找一个客栈登记住宿吧。”

    松赞干布心里长松一口气,终于有了一个台阶可下了。

    “可是,我说好要磕长头到金殿面圣的。”

    “大半夜的,你就算想磕,我们还不愿意陪着呢。而且一到天黑,宫门就要落锁,你就算愿磕,也到不了金殿。配合一点,赶紧去找到客栈落脚,若是不熟,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

    “你想磕,那就在这里做个记号,明天早上起来后,继续从这里开始磕。当然,你也可以从头开始磕,不过记得速度得快点,不然一到天黑,一天又白磕了。”

    那警官毫不客气的奚落,让松赞干部很气恼,却也无可奈何。

    “这位警官,我是吐蕃赞普,是前来朝圣面见天子的。能不能引我们前去鸿胪寺?”

    “鸿胪寺?你想去那你早点说啊,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鸿胪寺也已经下班了啊。要去,明天记得赶早!”

    旁边又传来不少还在围观看热闹百姓的哄笑,有些人闲的没事,今天看了一天,也有些是下了班后闻讯赶来观看的。

    “赞普,要不我们先找客栈,明天再说吧。”一位随行贵族有气无力的道,磕了一天头,人都磕晕了。

    “那好吧。”松赞干布无奈的道,他真没料到汉京的街道这么长,更没想到,这大汉皇帝还真就让他这一路磕过来,根本也不派官员来接待一下。

    皇宫。

    张超晚上跟皇后一起用餐,连皇后崔十三娘也知道了今天吐蕃赞普入城磕长头的这件事情。

    “陛下,那干布好歹也是一国国王,让他如此磕头不好吧,更何况今天还那般收场。明天,难道陛下还真要让他继续磕头?”

    张超喝了口稀饭,不以为意的道,“又不是朕下令让他这样磕长头的,是他自己一到南城门,就跪下来又是啃土又是吹牛说要磕长头来见朕。既然话都说出口了,总得说到做到吧?”

    反正牛皮是他吹的,那么就算这头再难磕,那么松赞干布含着泪也得把它磕完。否则,张超根本不会见这人。

    当然,他就算磕完了,见不见,也是张超自己决定的。

    “这个干布既然有心归附,为何陛下却似乎并不高兴?”

    张超轻笑着对皇后道,“吐蕃虽是个穷地,可是横亘在中原关陇与信度之间,甚至还威胁着连通西域的陆上通道河中走廊。因此虽是穷地,但战略位置重要。朝廷无论如何,都是要拿下吐蕃的。更何况,现如今朝廷对吐蕃已经形成合围之势,随时能够灭他。这种情况下,你说朕为何还要稀罕他松赞干布的什么请降称臣?”

    松赞干布的请降肯定是假,就算降,也不过是想当一个藩属国。而大华对这种藩属国现在是没半点兴趣。

    大华有的是能力直接拿下吐蕃,将之设置为大华的吐蕃道,既然如何,又何必还要接受松赞干布这种假惺惺的举动呢。

    “明天由他接着跪,反正明天他跪到了皇宫门口,朕也不会让他入宫。”4510




第1538章 三天三夜

    暴雨倾盆。

    宫门外,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长跪雨中。有手下劝他起来,他不肯起,有武士要给他打伞他也不让。

    从汉京南门磕长头跪到皇宫门前,他跪了两天才到。可是到了宫门前,皇帝并没有派人召他入宫。

    甚至都没有一个人理会,任由他跪在那里。

    松赞干布不敢起,这一跪就是三天。

    跪在那里比起磕长头开始似乎是好点,但到了后面就吃不消了。三天,水米未进,膝盖都肿了。

    “国相,这汉人皇帝也太过份了。”一名吐蕃武士气怒至极。

    “莫要胡说,这里是汉京,不是逻些。”国相心中也怒,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是他们自己要来汉京的,也是赞普自己要跪的。

    “可是这样下去,赞普会不行的。这么大的雨,又跪了三天。”

    国相无奈的走到宫门前的守卫前。

    “来人止步,不得靠近!”

    身着明晃晃板甲的宫门守卫步槊一下子挺了过来,高声唱止。

    “这位军爷,我们赞普在这里跪求面圣,已经跪了三天了。眼下又是暴雨如注,请军爷代为通传一声,看陛下能不能召见。若是不能,我们赞普今日便先回,改日再来求见。”

    侍卫站立如松,却根本不理会他的话。

    国相的嘴唇颤抖着,他压抑着自己,从身上掏出一块金子。

    “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通融通融。”

    “拿开!”侍卫瞥了一眼他手里的金子,不是金币而是金锭。这么一大块,估计得有起码一斤,价值几十万钱,这守卫一年的收入都没这么多。可他还是不屑的让他拿开。

    碰了壁的吐蕃国相只能无奈的退下。

    在吐蕃,他也是堂堂国相,他的家族是吐蕃有名的贵族豪门,可是在这中原大华,他却要被一个守门的小兵喝令。

    愤怒、不满,最后却只能无奈退下。

    皇宫。

    雨中的皇宫显得要宁静许多,张超来到宫里的小学,看那些年幼的小皇子小公主们上课。

    年满五岁的皇子公主们就要进小学读书,但五岁前,则在宫里读书。三岁前由孩子母亲带。三岁时则开始送到宫里的幼儿园里读书,说是读书也不过是在一起玩闹,每天上半天就接回去了。

    三岁的时候上小班,四岁中班,五岁大班。

    等过了五岁,就开始要上小学了,那个时候,上学的规矩就严格的多,开始全日制上课,没那么自由。

    一群孩子在那里玩闹着,做做游戏,绘画手工唱歌,也会识识字等。除了皇帝的孩子,也会有一些勋戚大臣的同龄孩子选入为伴读。甚至还会挑选一些同龄的孤儿给们做伴。

    皇子们的这些孤儿伙伴,将来会一直做他们的伙伴,陪同他们成长,最后一起到封国去。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徐惠如今是这所宫中皇家幼儿园的园长,也兼任老师。今天她给学生们讲的是一首诗,不是古诗而是皇帝的一首诗,特为这些年幼的学生们所作。

    这诗浅显易懂,正合适孩子们理解。

    她甚至还带着孩子们来到殿外的水池边,让人往荷塘里放了一群鸭子,然后一边让孩子们看鸭子划水,一边教这首诗。

    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有趣,孩子们也十分的喜欢,课上的很热闹。

    张超这个诗作者过来听课,还被徐惠请求跟孩子们讲解一下当时写这首诗时的心情感悟什么的。

    难得的和孩子们玩闹的机会,倒是让他觉得自己心态也年轻了许多。

    “你这种方法不错,孩子们兴趣很高。”

    孩子们笑着在给鸭子投食,一群宫女们小心翼翼的在旁边看护。张超则笑着夸赞徐惠的教学。

    “孩子们还小,这个时候教他们的不是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知道读书的乐趣。”

    正式开蒙是在小学,现在连开蒙都不算,也就是让孩子们多培养下感情,毕竟皇家的孩子不比一般人家孩子,皇家的孩子平时各自随母亲居住,显得比较生份。

    张超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几分亲情的。

    “你不但是个神童,还是个天生的诗人,也是个优良的教育者。”

    “论起教育,臣妾可远不如陛下,陛下桃李满天下,门下学文习武的弟子不计其数,而且都非常的优秀。更别说,那些年长的皇子公主们,都是由陛下亲自教导成才,如今一个个更是深得天下称赞。”

    张超摇了摇头。

    他的教育还好,但也并不完全成功。

    曾经,他把承乾视做自己最好的弟子,倾囊相授,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理念都教给他,让他传承自己的衣钵,让他继承自己的理念。

    可惜,最终在面对权利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迷失自己。又或者说,自己在面对权力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有些不能放手呢。

    他们这对师生最终还是反目,他亲手废除了承乾的皇位,并将他放逐到了南非。

    一想到承乾,张超其实也很唏嘘。

    如果当初他能够再坚持一下,坚决继续支持承乾,也许如今还是大唐。但是他无法保证,承乾能不能够放心他,能不能在他那巨大的威胁下,顶住压力,不对他动手。

    一旦承乾有任何想对付他的想法举动,张超很清楚,他自己肯定会反击的。甚至就算是他不动手,可他身边早就有了一个强大的利益同盟,自己不动,他们也会动。

    在至高权力面间,父子亲情兄弟亲情都靠不住,更别说师生之情了。

    但心里面,张超一直也还是觉得亏欠承乾的。

    那个最优秀的弟子,那个他曾经想培养成为一代大帝的承乾,现在却在南非跟土著们征战。

    他时刻的关注着他,承乾在非洲虽然条件艰苦,但表现的更成熟稳重了。南非好望角,承乾已经征服了许多土著部落,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统治。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他或许能征服整个非洲南部。

    如今张超对待太子张璟更严格,将他扔到扶桑去锻炼,也是希望张璟能够比承乾更加优秀,目前表现来看,张璟的表现确实比承乾还要成熟一些。

    “陛下,那吐蕃赞普还跪在宫门外侯见。”

    “还没走?”

    张超有些意外,这都是跪了第四天了,若加上前两天一路磕头,这就是第六天了啊。

    这个小干布还真是有毅力啊。

    “昨天下那么大雨,他居然还能坚持到现在?”

    “怕是要不行了,守卫禀报,说松赞干布今天状态极不好,脸色腊黄,看着是发高热,估计是淋雨后生病了。”

    “既然生病了,那也别跪着了,真要跪死在宫门前,朕岂不还得担一个残暴不仁的罪名?让鸿胪寺派人去把他们领走,再叫个御医去给他看看。跟他说,等他什么时候病好了,朕再召见他。”

    吐蕃赞普终于还是等到了皇帝的旨意,不过不是召见,而是让他先回去休息,等他身体好了再召见他。

    这一刻,松赞干布简直是热泪盈眶。

    “谢陛下!”松赞干布嘶哑着嗓音跪谢。

    国相连忙去扶他,结果一碰人就倒了,赞普直接晕倒了。

    弄的一阵手忙脚乱。

    御医上前检查了一下。

    “放心吧,死不了,只是昏过去了而已。”

    松赞干布这一昏迷,就是三天后才醒,醒来后,他的嗓子已经彻底的坏了,说话声音嘶哑难听,御医说是发高烧然后嗓子烧坏了。替他检查了一会,恭喜他幸好脑子还没烧坏。

    “我要见皇帝陛下。”

    “先等两天吧,你这个样子我们也不敢让你靠近陛下。”御医不客气的道。

    御医检查了一阵,然后就离开了。

    松赞干布有些虚弱的躺在床上,“这是哪?”

    “鸿胪寺的钓鱼台国宾馆,这里环境挺不错的,赞普请安心调养身体。”

    “国相,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国相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就在赞普昏迷的第二天,有快马入京捷报,大华的上将,孟加拉提督刘仁轨,率领孟加拉舰队和陆战第七师,加上云南提督程处默率领的兵马支援,水陆并发,攻入阿拉干的国都,俘获阿拉干国王和百官,阿拉干亡国了。”

    松赞干布嘴唇抖了抖,面色更灰败了一些。阿拉干,也算是实力挺强,原本是他们的盟友的。

    “还有呢?”

    “在同一天,稍晚一点,还有一骑飞入京师报捷。信度提督、上将薛仁贵率领第八舰队信度舰队和陆战第八师,攻灭狮子国。”

    松赞干布长叹一声。

    “想不到大华军势居然如此之强,转眼间就又灭两国。如今狮子国和阿拉干俱亡,戒日国又内乱之中,我吐蕃也四面被围,天要亡我吐蕃也。”

    国相也是一脸的茫然,这形势下,真的难了。

    “尼婆罗国王派了使者向大华天子上了表书,自请称臣,甘愿为藩属国。”

    松赞干布一听,眼一翻就往后倒。

    尼婆罗是吐蕃最大的盟友,现在他们都畏惧大华臣服,那吐蕃真的没救了。74

    :。:




第1539章 又一个女王

    又是一年八月。

    又是中秋佳节将至,汉京的商人们照例是开始借中秋节搞营销。今年各地风调雨顺,上半年灭了倭国,下半年又灭了阿拉干和狮子国,可谓国人欢欣。

    早朝。

    “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觐见!”

    “宣!”

    随着一道道声音,涂着大红脸,身着毡裘的松赞干布拾级登阶上殿。

    “罪臣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殿之后,松赞干布连头也没敢抬,跪伏地上。

    他甚至没自称吐蕃赞普而是自称吐蕃国王,当年吐蕃曾经也向大唐称臣纳贡,被大唐纳为藩属国。

    满殿华服的百官之中,出现这么一个涂着大红脸,身着毡裘的吐蕃赞普,确实总是很奇怪。

    “吐蕃王,抬起头来,让朕一览!”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远处传来,松赞干布连忙抬头。

    目光迎上了一道锐利的眼神,一位中年汉人男子映入眼中。

    他曾见过这位皇帝的画像,但此时看到真人,却感觉更加的儒雅,儒雅中又带着几分不羁,还有几分威严。

    “确实很年轻,朕听闻你十三岁即位,十四岁即统兵平乱,这些年来陆续平定吐蕃各部叛乱,还吞并了象雄,倒也是很有本事。”

    松赞干布跪在那里不敢接话。

    他的那些事迹,在高原上有心宣扬之后,在那些牧民们的眼里,确实有如战神一般。可是若是放到中原,就太属一般了。不说这位白手起家,如今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皇帝,就是被张超赶下去的那位唐皇李世民,人家不也是十六岁就起兵,然后夺得天下吗。

    “弃宗农,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有些本事的人,但说到底,吐蕃不过是边陲小国,过去,中原腾不出手来,我们也能相安无事。可如今,大华却是不会再视吐蕃而不管不顾。吐蕃既然当年为我中原藩属臣邦,为何后来却又脱离呢?”

    松赞干布低头不敢回答。

    “弃宗农,你说你如今又为何要来中原朝见朕?”

    “吐蕃忠诚中原之心一直未变,只是此前吐蕃遭遇叛乱,罪臣忙于平乱,未能来中原朝见天子。如今内乱已平,罪臣特来请罪。”松赞干布说的跟真的一样。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