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公呢?”

    “他老人家征战多年,身体伤多,这些年虽然疗养着,可毕竟年纪大了。几次跟我提出要辞职,我让他再干两年,等这五年干满,到时你来接任枢密使。枢密使这个位置,还是担子很重的。其实就算是现在的陆军总司令一职,也是责任很重,你这个陆军总司令也还是要更加积极的去努力,别到时陆军老大哥却还比不过年轻的海军兄弟和从你们陆军分离出去的陆战师表现好。”

    “请陛下放心,我回去就把总司令部的那些家伙都好好动员一下,一定要想办法把我们陆军老大哥的风范给立起来,绝不能让海军和陆战师给比下去。”

    张超笑着拍他肩膀,“这才对嘛,不论在哪里,那都是你的战场,你都应当守好自己的阵地,不能当了逃兵,也不能认怂,要打胜仗。”

    “臣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很好,还记得我们的军号。”




第1552章 文成公主

    汉京。

    上东区,敕造吐蕃国王府和东辉国王府、象雄国王府、羊同国王府、泥婆罗国王府、苏毗国王府、西昌国王府等俱在同一条街上。

    因为这一条横街上,遍布着十余个封国王府,也被汉京百姓俗称为十王府。

    吐蕃王府,吐蕃国王一身大红衣,今天他做新郎。

    松赞干布曾一直幻想着能娶一位大华公主。

    今天,他在汉京大婚,娶的也确实是一位大华公主。只不过这位大华公主并不是皇帝的女儿,这位公主只是皇帝的一位养女。说是养女,其实不过是皇后身边的一个宫女。

    皇帝收这个宫人为养女,赐文成公主封号,将之赐婚给吐蕃赞普弃宗农。

    婚礼还是很隆重的,恰逢年底,各地诸侯陆续抵京,诸地朝集使官员们也进京,还有许多番邦外族的使团也在。

    “赞普,高兴点,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一名吐蕃侍卫对着弃宗农道。

    弃宗农对着镜子瞧了瞧自己,他都已经有些认不出自己来了。在汉京才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大变了样。长发束起,顶着汉冠,毡裘也换成了汉家袍衫。

    今天大婚,更穿上了大红长袍,耳边还插了一只芙蓉花。

    脸上的高原红也变的淡了许多,高原上的阳光晒黑的皮肤似乎也都变白了点。

    “丹珠,禄东赞国相此时怕是已经率兵越过了大雪山,前往戒日国了吧?”

    叫丹珠的武士想了想,“算算时间的话,确实已经差不多了。”

    “我悔不该来中原,不该来见汉皇。一见到他,我就知道我再也回不去吐蕃了。我低估了张超,这人深不可测。我十一岁就继位,辛苦十余年,想不到最终却输的这么惨。”

    中原虽好,汉京再繁华,可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现在,他却被张超困在了汉京,现在还成了皇帝的女婿。

    什么公主,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

    以前他千方百计的想求娶大华公主,娶不到大华公主才退而求其次,娶了泥婆尼国王的尺尊公主。现在真娶了一个大华公主,却一点高兴也没有了。

    大华皇帝嫁了一个‘公主’给他,但却夺了他的吐蕃王国。

    又一名武士进来。

    “赞普,皇帝陛下驾到了。”

    弃宗农对着镜子努力的挤出几分笑脸,“走吧,去迎接圣驾。”

    有回纥可汗曾经逃离汉京失败被杀,整个药葛罗家族都被清除的先例在,弃宗农在汉京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皇帝留他一条命,不过是为了名正言顺的进入吐蕃,慢慢的接管吐蕃。如果他不配合,大华有无数种理由可以悄无声息的杀了他,然后再扶一个吐蕃贵族继位。

    “我是亡国之君!”

    “今天是赞普大喜的日子。”丹珠苦笑道。

    “什么大喜的日子,今天是我亡国的日子。”

    吐蕃王府的前厅。

    皇帝张超在一众宰相学士还有王侯们的陪同下,正坐着喝茶。

    吐蕃王妃文成公主身着绿色的礼服,为皇帝奉茶。

    张超把一个宫女收为公主再赐婚给吐蕃王,确实也是想着比较温柔的解决吐蕃国。将弃宗农软禁在京,嫁一个汉女给他,等两人生了儿子,弃宗农就没什么作用了,到时让这个王子回去继位。或者让弃宗农多生些孩子,到时每个王子都送回去分封吐蕃一块地方。

    名义上这些王子是封王封侯,但实际上因为年幼国事军政这些都交由大华派过去的国相和将军们负责,可以最简单的把吐蕃变个天。

    这位文成公主也是自愿嫁给弃宗农的,从一个宫女变成一位公主,再在为一位王妃,这个变化还是很大的。本来一般的宫女,若是不能得到皇帝的宠幸,那么顶多几年后,就要出宫回乡的,她们多数人会嫁给一个同乡的男子。

    或者因为在宫里的经历,可能被某个富商纳去做妾。总的来说,能入宫的姑娘都还是长相较好的,但出身会是比较普通的家庭。她们在宫里呆了几年,必然眼界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愿意回乡嫁人,然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但也有些人并不愿意再过那太平淡的生活,这就跟许多大宅门里的丫环,宁愿给家里的老爷少爷们做个没名没份的屋里人,也并不愿意嫁给同样身份的男仆一样。

    这个宫女在知道她以后会一直生活在汉京,并不需要回到那个遥远的吐蕃逻些城去后,就很高兴的答应了。事实上,她还是从好几个同伴里才竞争到的这个机会。

    她一步登天,做上了公主、王妃,甚至她的家族也因此得益。

    皇帝和皇后赐给了她和她的家族不少财物土地,吐蕃王弃宗农也拿出了一笔不错的嫁妆。

    曾经在皇后面前做事,还能被选中为吐蕃王妃,这位宫人也是长相极好,谈吐也很不错。

    在皇帝和一众王侯宰相面前,也是落落大方。

    那些什么东辉国、羊同国等的王子等看着,都是羡慕弃宗农好福气,居然能娶到一位大华公主。

    张超挥手,有内侍捧上来四样礼物。

    “枣生桂子!”

    “谢陛下。”

    吐蕃王弃宗农大步出来,“臣拜见陛下,接驾来迟,万死。”

    张超哈哈大笑,“从今天开始,你可是要改口了。你现在可是朕的女婿,是大华的驸马都尉。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看就罚酒三杯吧。”

    文成公主立即端来酒壶拿来酒杯,弃宗农面带着微笑看着美丽的妻子,笑着伸手接过倒满的酒杯连饮了三杯。

    酒入喉咙是那般的火辣,可此刻,他却只想一醉方休。

    ········

    喜马拉雅山口,禄东赞率领着两万吐蕃骑兵抵达山口。前面,通过那个垭口就进入了泥婆罗了。

    一直以来,高原上诸部林立,相对比较落后。过去,高原上并没有真正的统一,诸部将牛羊赶到泥婆罗出售,从那边购入许多商货,两边的关系向来安稳。

    泥婆罗是一个崇佛的国度,同时也善于经商,国中土地不多,百姓善于经商。在几十年前,泥婆罗的国王是希瓦德瓦一世,但这个国王不善理政,国家政务都交由宰相阿姆苏瓦尔玛执掌,后来他死后,宰相自立为王。

    这个自立为王的宰相,就是如今的国王阿姆苏瓦尔玛,汉人也称之为鸯输伐摩。

    鸯输伐摩继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面拉拢国内的贵族,一面则主动与邻近的吐蕃和戒日国联盟,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布里库提嫁给了吐蕃赞普,这位公主也就是尺尊公主。

    鸯输伐摩的这种策略还是不错的,起码泥婆罗与吐蕃联盟之后,两个邻居没有了冲突,相反还各取所需要。

    吐蕃人将从北边得来的中原商货转售给泥婆罗,也将他们征服其它部族得到的许多战利品售给泥婆罗人,泥婆人的手工制造业、建筑等技术相对发达一些,泥婆罗人为吐蕃人修城筑堡,甚至为他们修建宫殿等。

    过去,禄东赞也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上一次通过这个山口的时候。

    他带着五万枚大华金币和许多宝石,前去为赞普迎娶尺尊公主。而现在,他却带着两万的兵马。

    “右相,前面过了山口就是泥婆罗了,我已经派人提前通知了泥婆罗国王鸯输伐摩,他们应当会派人前来迎接的。”

    被禄东赞称为右相的,是大华任命的吐蕃封国右国相,一位大华的官员李义表。

    本来一个封国只有一个国相,但吐蕃却有两位。左相就是原国相禄东赞,而右国相就是这位大华朝散大夫李义表。甚至吐蕃现在还有两位将军,一位是吐蕃原来的大将论科目,也就是弃宗农的叔父。另一位将军则是朝廷派出的蒋师仁,一位禁军老将。

    “左相,你说鸯输伐摩真的会来迎接吗?”

    李义表笑着问,不过这话里却藏刀。

    李义表和蒋师仁这两位大华官员,并不是单枪匹马过来的,他们身边还跟着整整一个加强团的人,足足三千人。若再加上那支后勤保障部队,那就是八千兵马。

    那位团长很年轻,也不说话,只说自己叫张军,右相和右将军也并不去打扰这人,可有这八千人在,禄东赞还是对两人很客气的。

    因为他看的出,那八千人,不是什么普通部队,一路行军过来,他们根本不畏惧高原气候,也不怕严寒。甚至他们行军扎营之时,处处都还透着一股训练有素,他还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铁血的味道,这是一支真正见过血的精锐部队。

    尤其是那个叫张军的团长,小小职位,却能一手控制这八千人,根本不怎么理会李义表和蒋师仁,这越发让禄东赞感觉到不一般。

    他很清楚这次他带兵来这里的任务,前往戒日国助女王平乱是其一。

    泥婆罗如果不奉诏出兵,那么吐蕃这两万军队加上这八千华军,可能第一战就是要先打泥婆罗了。




第1553章 冰山上的来客

    寒风呼啸,高高的雪山之上,就算人赤着空拳站着不动,也似乎背了几十斤东西一般。

    张珲裹的严严实实的,围巾下只露出一双戴着黑水晶眼镜的眼睛。到处都是雪白,行走的久了,眼睛就会刺痛流泪。张珲自己戴着墨镜,他的部份军官也都戴着墨镜,更多的士兵并不能做到人手一副,便在眼睛上围一块黑纱布,也一样能起到些防护眼睛的作用。

    “殿下!”

    “说过了,以后不要叫我殿下,喊我团长。”张珲道。

    “是,团长。”侍卫骑士看了看前面正在说话的李义表和禄东赞等人,“看样子我们今天要在这边扎营过夜,泥婆罗国王并没有派人过来迎接。蒋将军说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也许这个泥婆兰并不欢迎我们入境。”

    张珲冷哼了一声,“一个小小的摄尔之国,他欢不欢迎又有什么重要的。他当初既然派人向大华上表臣服,主动的做大华的藩属国,那他就应当有足够的觉悟。他当我们大华是什么,说臣服就臣服,说做藩属国就做藩属国吗?”

    对于泥婆罗的态度,其实汉京那边哪又不知道呢。

    这种小国,最擅长的就是左右摇摆。

    一动真格的时候,又不行了。

    大华这次以支持女王平乱为名,让五个藩属国出兵。既是要趁机插手戒日内乱,火上添油,同时也是要插手五个藩属国。

    五藩若是听话,那么自然可以驱虎吞狼,用五藩的兵先把戒日搞定,同时也借机削弱五藩的实力,最后自然是大华捡好处。

    可若五藩不肯老实出兵,那大华正好先对付他们,甚至都不用直接自己用兵。就比如这个吐蕃,吐蕃王被扣在大华,甚至国相禄东赞和将军论科目都有儿子在汉京为质。

    张超还把二皇子张珲那支独立团趁机让他顺路护送李义表他们入戒日国,要是吐蕃敢三心两意,到时张珲正好可以先试试他的独立团战斗力如何。而且吐蕃人出兵在外,也还得顾忌着老家被后边的大华青海道、苏毗国、西昌国给抄老家。

    吐蕃现在算是被大华拿捏住了,根本不敢乱来。

    让他们出兵,就老实的征召了两万步骑出征。

    “这鬼天气,还真是冷的很。”

    张珲在西域招募士兵,组建了自己的八千人部队,又接收了皇帝送他的装备后,一路行军到吐蕃,汇合李义表他们的吐蕃军后,再过来。

    整整几个月都在行军,如今中原都是热闹无比的置办年货的时节了,他却在这雪山冰川里行军吃西北风。

    好在装备齐全,他的部队有许多骑乘的战马和驮物的驮马,使得行军的时候能够携带大量补给,并不需要再额外的等后方运输装备补给过来。

    因为有许多驮马,他们能够携带着足够的肉松、奶粉、炒米、酥油等,还能带上面粉甚至是方便面、罐头等不少补给。防寒取暖的物资也多,帐篷、毛毯、棉被,皮衣。

    甚至携带了一定的煤炭,还有不少的酒精。

    至于装备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反正那些吐蕃蛮子是绝对没见过这样出兵打仗的,千里迢迢的去打仗,携带的物资居然这么多。

    他们打仗,可都是差不多空着手去的,最多带点路上吃的,反正打仗就是抢劫嘛。哪有打仗还把全部身家带上的,都是去抢的。

    一开始踏入青藏高原的时候,张珲还真是难以适应,头晕晕的,胸也闷。好在皇帝派人给他们送来了藏红花,让他们用这个泡水喝,还送了一些其它的药材。一路行军过来,再加上服了那些药,本就强健的独立团士兵倒也慢慢习惯了。

    连张珲现在也能全副武装的徒步行军。

    “真打起来,这些吐蕃人未必靠的住,我们得做好准备。要将他们也算进我们的敌人之中,一定不能把后背给这些人。我们只相信自己的战友!”参谋长向张珲建议道。

    这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因为瞎了一只眼睛而退役,但本事还是很强的,被张珲请出山,担任了自己的参谋长。

    “参谋长言之有理,我们只信任自己的战友。”张珲这次是把全部的身家都押在这支队伍上了,若是还没到戒日,先在泥婆罗就给折戟沉沙,那就真的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了。

    “吐蕃人不敢这样吧?”侍卫长道。

    “有什么不可能的,这里可不是中原,这里是吐蕃与泥婆罗的边境上,这是大雪山,是在这大冰川上,一切皆有可能。”老参谋长是久经战阵,虽然说大华如今兵威强劲,无人可敌。

    可依然还有许多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并不知道大华有多么的强大,他们的眼光只看到眼前的那一点点地方,有的时候,就不免会做出许多让人惊叹的愚蠢之事来。

    比如眼下,吐蕃军有两万,而大华军却只有他们这一团八千人马。而对面的泥婆罗也起码会有几万兵马,若是禄东赞或者是那个鸯输伐摩一时脑子犯抽,真做出什么大胆的事情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正所谓远水难解近渴,大华再强大,可是在这里,在现在,也只有他们八千人。

    他们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这八千人。

    “小五,你去请李右相和蒋将军,以及禄东赞和论科目请到我们这边来。天色已经不早,开始扎营吧,记得跟吐蕃人保持一定距离,我们必须得做好防范,须防万一。”

    李义表接到张珲派来的侍卫转达后,沉思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跟蒋师仁商量了一下。

    “咱们这位二皇子看来还是很谨慎小心的,估计也是看出情况有些不太对劲了。”

    “我倒觉得禄东赞和论科目不敢乱来,但二皇子也是一片好意,而且把他们一起请到我军营地,也能让吐蕃人更不敢乱来,毕竟投鼠忌器。”

    “以前听种种传闻,总觉得二皇子有些鲁莽,可是这一路同行,我却觉得咱们二皇子也不是如传说中的这么不堪啊,倒是很能干。行军几月,一点苦都没叫过,这行军扎营,也是很有章法,你看他手下这八千兵,哪怕是那五千辅兵,也很强啊。”

    李义表也是如此感觉。

    本来皇帝调了这位二皇子来护送他们,他们还总担心二皇子又要惹什么事情,还怕难以相处。

    可一路上过来,这位二皇子除了有些高傲,并不怎么与他们多接触外,其实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啊。

    你看现在,他们还没想到的事情,二皇子已经早做好了预防。

    李义表邀请禄东赞等一群吐蕃大将前往汉营,理由是那边的大帐更加暖和啊,独立团的伙食也更好。

    禄东赞看破也不说破,有些事情就是说破了又如何。

    “好,我再派队人过去看看,也许鸯输伐摩只是记错了时间。”

    “管他那些呢,咱们先在这休息一夜,明天再作打算。”李义表装做很无所谓的样子。

    身为派到吐蕃的右相,他当然是身负使命的。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过去在朝中也是朝散大夫,甚至还做过监军御史,也是当过一任刺史的,可谓是干过很多岗位,能力也都不错,临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泥婆罗没有来接应,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两军最后选择在一处冰湖上扎营,冰湖很大,上面满是积雪,如果仅以肉眼甚至都看不出大小,极易迷失方向。

    张珲提出独立团和吐蕃军一左一右扎营,互为依靠,实际上是防范吐蕃人,不肯与他们扎营一起,以防变起突然,没有时间应对。

    两军在冰湖的边缘,靠着山扎营。

    “右相,能不能跟某透露一点,这位张团长究竟是什么来头,我看就连右相和右将军都对他似乎很客气啊。”禄东赞进入华军营地,越看是越惊叹。

    这布营之法,这营帐这装备,太奢华了。

    跟他们一比,他们吐蕃人的营地,弄的就跟一群逃荒的难民似的。

    而且他越看越对这位张团长好奇,一个团长,那级别很低啊。普通团长顶多六品,哪怕这个团长麾下人数超的惊人达到八千,那算他正六品就不得了了。

    才六品的武官,跟李义表和蒋师仁可是差远了,要知道这两位可是从四品的官阶,可这两位却对这个年轻的张团长十分的恭敬?

    “咱们这位张团长有些不一般,你也不用猜来猜去的,反正莫轻易惹他。”李义表笑着说道。

    几人进入张珲的大帐。

    帐篷里很温暖,厚厚的帐篷隔绝了外面的严寒,地上甚至还铺了毡毯,里面还生了炉子。

    “李相、蒋将军,我刚得到了一个消息,泥婆罗人在垭口那边集结了三万重兵,严阵以待,他们的欢迎阵势有些太过热烈了,只怕是不怀好意。”张珲开口道。

    李义表眉头一皱,“消息可靠吗?”

    “锦衣卫传给我们的消息。”

    一听是锦衣卫的消息来源,李义表不说话了。

    蒋师仁目光盯向禄东赞,“左相,这事你知道吗?”

    禄东赞连忙摇头,“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个鸯输伐摩,真是失了智!”

    张珲不以为意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又是一个自大的夜郎罢了。明天,我们就去会会他们,到时,还请左相和左将军率领吐蕃兄弟们打头阵!”

    禄东赞咬牙切齿的道,“请放心,不劳独立团的兄弟们费心,明天我们吐蕃武士就能收拾了这些该死的泥婆罗人。”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跟吐蕃兄弟们抢了,明天我们为吐蕃兄弟押阵,见证你们的胜利!”




第1554章 弄个天竺王当当

    垭口的另一边,不远的一条冰川下。

    泥婆罗国王坐在帐篷里,夜已经很深,可他却毫无睡意。做出这个决定,很艰难,但他没有其它选择。

    做为一个自立为王的前国王宰相,他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他也深深的知道,当吐蕃和大华的军队越过山口,进入泥婆罗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绝不是什么借道这么简单,那就是引狼入室。

    泥婆罗的商业很发达,因此信息也是比较发达的。自己的女婿吐蕃赞普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大华皇帝的阶下囚,吐蕃国已经算是被大华半控制了。这次吐蕃发兵前来,说是要助戒日女王平乱,可这根本就是一场阴谋。

    不,是阳谋。

    长叹一声。

    “陛下,吐蕃和华国联军在山前停止行军,他们在冰湖扎营。”

    “嗯,知道了。”

    心烦意乱的鸯输伐摩将报信的人挥退,在帐中踱步。看来他们已经察觉了不对,这也意味着自己失去了出其不意伏击他们的机会。

    这一战,他不知道有多少胜算。

    为了这一战,他集结了三万人马,其中有一万骑兵,两万步兵。而对面,是两万吐蕃兵和八千华军。

    泥婆罗的士兵装备不错,但真要论起打仗来,战斗力肯定是不如吐蕃的。这些年,吐蕃与泥婆罗结盟,他的女婿在他的经济支持下,不断的击败吐蕃叛乱者,重新一统藏区,手下的这支兵马,是真正打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