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帝师-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长,听说子泰他们几个,要做一种比水车动力还要大得多的器械来,某倒是很感兴趣。”乐台换座换到了夏鸿升的身边来,压低了声音,向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只是我的一个猜想,不过,从理论上来说,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只是在制作上,只能摸索。”

    乐台笑了笑,说道:“乐某对此也颇感兴趣,不知可否也参与其中。”

    “有乐先生帮助,那可是再好不过了!”夏鸿升大喜,立刻说道:“我所要做的器械,名曰蒸汽机。乃以蒸汽之膨胀为动力。倘若能够做出来,那么它所能够提供的动力……呵呵,那才真叫千钧之力了。若是这器械做成,可真是划时代了。”

    “呵呵,山长口中总有这么些新词儿。”乐台笑道:“千钧之力,那得能有多大?”

    “这么说吧!”夏鸿升对乐台说道:“铁甲船您知道吧,实木船外面包了层铁甲。当初为何没将船体直接用钢铁造呢?就是因为若是全部都用钢铁造的,太大太沉,以风帆之力和人力带不动它。而若是这蒸汽机做出来的话,将其应用到船上,那便不仅可以带的动全用钢铁做为材料建造的大船,还可以让它在水里面跑的飞快。不仅是这样,它提供的巨大动力,足以改变许多产业。它对于工业的作用,就好比榫卯技术对于木工的作用,那就是――这种技术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而且,是往好的方向变!”

    “听山长这么一说,乐某更感兴趣了。”乐台笑了起来,说道:“山长放心,乐台定然全力以赴。”

    虽说隔行如隔山,乐台未必懂的蒸汽机的原理。但是所谓天下大道殊途同归,在制器方面的丰富经验,完全可以让乐台在做制作蒸汽机所需的部件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加容易举一反三,想的更为周到。

    “诸位同窗,方才,子可兄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等待诸位评委为子可兄打分之际,咱们且将上一位兄台的成绩公布出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孙长声兄的最终得分为九十五点五分。下面有请……”

    台上传来另外的声音,夏鸿升和乐台转头看去,见又上去了一个学子,鞠躬行礼之后开始了演讲。

    李泰几人烧水炸锅之后,夏鸿升觉得,李泰几人的行为虽然有些鲁莽了,但是这种勇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却十分可嘉。倘若没有人不顾安危,甘冒危险的去深入探索和研究,人类又如何能够进步呢?

    为了让泾阳书院的学子不因为失败而丧失进去的勇气和毅力,也为了让他们不因为危险而投鼠忌器,不敢再继续尝试。所以夏鸿升在书院内办了这次演讲比赛,主题就是失败、成功、勇气、进步。

    夏鸿升想让泾阳书院的每一个学子,都敢为天下先,不惧失败与危险,关于成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

    泾阳书院虽然重视格物,但是也不曾放弃对学子“文”这一方面的教育。学子们写的讲稿,听起来也很有意思。

    夏鸿升从开头听到最后,当然,最后也要上去说几句的。

    “诸位,为师常说两句话。第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二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为何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为何败亦可喜呢?盖因人总是这样,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失败就这么多,全都失败完了,败无可败了,也就成了。唯有什么才是真正的失败呢?是失败之后自暴自弃,不知坚持不懈;是失败之后毫无所得,不知汲取教训。这才是真的失败。就比方手前几日,极为学子实验的时候炸了炉子。这一失败,他们知道了炉内蒸汽的压力不可过高,下回就会注意,就不会再在这一点上失败。每失败一次,就知道些东西,改良些东西,终有一日,会臻于完善。除了这两句,今日,为师还要再说一句话,那就是:敢为天下先!”

    顿了顿,夏鸿升继续说道:“诸位学子,都是博闻广读之人,想必知道,《老子》中有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今日,为师要反其道而行之,言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是勇者的无畏,是奉献者的无私,是自信者的昂扬。敢为天下先是自信,是对自己的承认与肯定。为师这么说,其实是在说两样东西:自信,还有勇气。燧人氏取火,世间始有火可用,神农尝百草,世间方有药可医,莫不是敢为天下先之人。盼望诸君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之事。最后,王子泰等人,敢于思考,勇于尝试,精神可嘉,书院当有所奖赏。”

    之所以这么做,夏鸿升是希望营造出来一种用于突破和奖励发明的氛围,让学子们养成勇于探索和勤于探索的习惯。

    技术的进步,从来是不缺乏危险的,缺乏的,是勇于面对危险,仍旧知难而上的人。

    让更多的人愿意这么去做,这便是夏鸿升此举的意义之所在。
………………………………

第936章 夜入宫

    显而易见,书院的鼓励态度,让学子们的研发热情顿时高涨起来。好些个兴趣小组都开始向书院申请立项,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甚至于有些千奇百怪。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书院特意紧急成立的立项审验委员会,对学子的立项进行听证和审验,听取学子的讲解和报告,然后决定要不要同意立项。

    夏鸿升欣欣然,愿意见到学子们对于发明创造的热衷,即便里面有许多并不合理,并不进步,甚至于只是异想天开的,也为过。只要这种风气产生了,那便是开了个好头了。

    看着这股热潮,夏鸿升很是欣慰——这一下,蒸汽机和工业革命,应该不会是有生之年系列了吧?!

    “公子,马车备好了。”齐勇对走到了夏鸿升的身后,对夏鸿升说道:“夫人差人来喊您回去,要出发了。”

    “齐勇啊,给你放一个月的假,你咋又跑来了?”夏鸿升回头看看齐勇,说道:“你媳妇不得埋怨死本公子?”

    “公子,小的闲不下来。”齐勇挠了挠头,说道:“小的跟着公子习惯了,都不知道该做些甚子好。”

    夏鸿升顿时准备踢他一脚,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不知道做甚子?!你以为本公子给你那本书是白给的?”

    齐勇一个大男人,一听夏鸿升的话,顿时面红耳赤,吭哧了几下都没能说出话来。

    “吭哧个屁,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媳妇……本公子没记错的话,也二十了吧?”夏鸿升看着齐勇面红耳赤的样子,更是说道:“你也该抱个娃子,给你齐家留个后了。也眼气眼气家里那帮亲兵,一个两个给他们说媳妇,都还要等等,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他们那是等着呐!公子说过陛下想要征伐高句丽。陛下征伐高句丽,公子肯定也要随军出征。得是等护着公子回来。若是早早成家,便可害了姑娘家了。若非是公子逼得紧,小的本也打算等从高句丽回来之后,再说媳妇的!”齐勇虽然仍是窘迫,却还是郑重其事的说道:“现下小的还不能抱娃。若是小的在高句丽回不来了,巧儿跟前每个累赘,也好再走一家!”

    “放屁!”夏鸿升这回真给了齐勇一脚:“呸呸呸!说得甚子浑话?!你跟着本公子这么久,还不清楚本公子的本事?你们他娘的一个都不会折在辽东,本公子是怎么将你们带去的,也要怎么讲你们带回来。本公子答应过蒋国公,要好生照拂你们,难不成你们想让本公子食言?笑话,本公子什么样的本事?……”

    “公子……”齐勇感动的不行。

    “回家!寒碜人!”夏鸿升撇了撇嘴,一转身往书院外走去了。

    到了家中,马车已经备好,李丽质正在门前等着夏鸿升。

    夏鸿升走到近前,手捏兰花,咗着嗓子跟唱戏似的道:“娘子——为夫来也!”

    李丽质嗔了他一眼,见夏鸿升就要上马车,于是抬手拉了拉他,说道:“夫君,等一等。”

    夏鸿升收回了已经跨起来的一只脚,回头看看李丽质,却听李丽质又说道:“幽……堂姐她……”

    “你堂姐李婉姬早夭,世上早没有这个人了。”夏鸿升提醒了一句,问道:“她怎么了?”

    “夫君,妾身想带幽姬入宫一趟,去见见婶婶……”李丽质对夏鸿升说道,怕夏鸿升不答应,又说道:“妾身同她一道,保证寸步不离!”

    夏鸿升摇摇头苦笑道:“夫人啊,这又岂是为夫能说的算的……她之前谋反啊,不死已经是法外开恩,许其在长安和泾阳走动,已经是陛下念及同息王之兄弟旧情,如何还敢入宫?只怕到时候为夫被岳父大人打个几百廷杖,就已经是好的了。”

    “哦……”李丽质点了点头。

    看着李丽质有些失望和黯然的神情,夏鸿升想了想,又道:“夫人也不必失望,带上她也罢,将其暂且留在长安家中,你我入宫之后,知会息王妃一声,让息王妃到咱们家中与其相见便可。”

    “多谢夫君!”李丽质顿时又高兴起来。

    正说话间,便看见幽姬的身影走了过来,走到大门口,却忽而又停了下来。

    夏鸿升看着她,却见幽姬神情有些激动,却又压抑着,见夏鸿升看她,于是笑了笑,说道:“这么长时间了……妾身都要忘记如何跨出去这门槛了!”

    夏鸿升笑了笑:“径须往前看便是。”

    幽姬抿嘴笑了起来,日头发出的光落入她的面上,恍惚中一时间她又好似变得清丽了起来。

    “嘻嘻……妾身多谢公子呢!”可一瞬间,却又化作了那狡黠妖艳的狐媚子,方才的那刹那清丽,却又像是幻觉了。

    幽姬走出了夏府。

    马车出发,去往长安。

    昨日李世民差人通传,今夜有事商议,让夏鸿升入宫一同参与。

    马车走的不快,晃晃悠悠,伴随着夕阳,终于进入了长安城之中。

    将幽姬留在家中,夏鸿升和李丽质一道入了宫。

    李丽质去寻长孙皇后,夏鸿升则随内侍到了两仪殿外。

    一番通传,夏鸿升得以进入其中。

    里面已经又好几个人了,夏鸿升行礼之后,自觉的站在了最后面。

    李世民看了看他,又继续同长孙无忌低声商量着什么。

    “夏兄!别来无恙啊!”夏鸿升耳朵边传来了一个微小的声音来。

    夏鸿升扭头一看,却原是苏定方。

    “定方兄?”夏鸿升一回头,看见了他:“你何时回来的?”

    “老苏回来八九日了。”苏定方小声说道:“夏兄,你可知这回是有甚子事?可是又要同谁干仗了?!”

    夏鸿升左右瞟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小声对苏定方说了俩字儿来:“辽东!”

    苏定方眼睛一蹬,顿时两手一挤,兴奋道:“老苏猜着就是辽东!哈哈哈……”

    二人偷偷的小声聊着,一边等待着人来。

    段瓒、李靖、薛万彻、李勣等人也陆续而至。

    李世民终于有了反应,站起来缓缓扫视了一圈,开口说道:“今夜召诸卿前来,是为辽东之事!”
………………………………

第937章 靠利益来说话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前隋炀帝三征高丽,征发全国兵、民数百万,“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首诗,便是当时隋末农民起义中,一个领袖所作。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如果官兵到了,我想也不想提刀就迎上。假如到辽东战场上白白送死,相比之下被官军砍掉脑袋又算得了什么?!

    此句,足见当时百姓对于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失望,和反抗。

    其实,隋炀帝虽然暴虐骄奢,但是眼光还是有的。只是他太过极端,太过急于求成,当然,本身,他的确也太过暴虐,不顾百姓,脱离实际。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他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三征高丽失败之后,他才成了昏君,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或者说,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吃喝玩乐,醉生梦死。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留下了许多利在千秋的东西,这些东西里面,自然也包括他留下的种种教训,以及给人的深省。

    就比方说他当年三征高丽的时候,翻下的错误。

    “当年炀帝无道,发兵百万,然其毫无为将之才,不顾兵法常情,一意孤行,偏又独断专横,听不得其他将军进言,贻误战机,后军不至,后勤不行,致使数十万汉家儿郎皆成枯骨,葬身辽东。”李世民沉声对两仪殿中的众人说道:“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

    “善!”李道宗立刻一步出列,说道:“臣弟愿为先锋,与之一战!”

    夏鸿升环伺看看,两仪殿中诸人,都是支持李世民发动征伐高句丽战争之人,没有一个是朝中反对征伐高句丽的大臣,足见征伐高丽一事,李世民已经决断。

    原本的历史上,攻伐高句丽,经历了三代帝王。

    隋炀帝征高丽有点好大喜功,带着一股四夷臣服的赌气劲儿。而唐太宗在战术层面就比较实际。唐太宗打下了基础,结果身体没撑住。唐高宗接着怼,总算是彻底灭掉了高句丽。而若是没有三代帝王的努力彻底荡灭高句丽,那么历史的走向也未曾可知。

    隋唐时最大的外部威胁是突厥,但突厥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生产力低下,即使军事势力强大,当时的隋唐政府也能够打压下去,不害怕也不影响隋唐的发展。

    而高句丽位于今天的东北及朝鲜一带,文化和生产力科技方面秉承了隋唐的特点,基本上是完全中国化,号称“中国第二”。

    虽然高句丽的地小人少,但由于自身性格决定,谁也不服,总想成为东亚的龙头老大。高句丽在不断的对隋唐进行骚扰,并且还暗地里联络突厥,想一起进攻隋唐,占得便宜。

    因为突厥是游牧文化,不太可能入主中原,而高句丽的文化来自于中原,可以占得很大的便宜。

    而隋唐的领导者也认识到了狼子野心,即使不平突厥,也要把高句丽的野心扼杀在摇篮之中。

    但当时的征辽东不是十分顺利,毕竟辽东离中原的补给基地较远,消耗太大了,且高句丽本身的文化也是从中原文化中滋长,也同中原一样,依托城塞为防御。在高句丽国中有大量的要塞式城堡,战争打到后来往往就是攻城战,且高句丽的地理条件,更加使得其将城塞防御发挥到了极点。

    要不是隋唐的盛世,估计都挺不下来。

    最后,在唐高宗时期,经过三代帝王的努力,高句丽被彻底击败,永不存在!

    总结来说,隋唐与高句丽之争,主要是东亚老大之争,作为传统的老大――中国和冉冉升起的新星――高句丽,这场战争无法避免。

    “征伐高句丽,以我朝如今只兵力,足以发动这次征伐。只是……”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道:“只是民间……隋末炀帝三征高句丽,百姓民不聊生,子弟死伤无数。现今过去并没有多少年,纵是朝廷有此能力,只恐百姓想起隋末之事,如同揭开伤疤,会生出惧意。陛下若要征伐高句丽,臣以为,最为首要之事,应是消除百姓心中对炀帝三征高丽所造成结果的惧意,使百姓不会联想起来当年炀帝所造之战祸,甘愿再次支持朝廷攻伐高句丽。若不然,实不能行。”

    “不错。长孙大人所言极是。”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如今单论军力、军备,大唐实不惧高句丽,可若论民心,只怕不够。天时,如今我朝兵卒有棉衣棉被,不惧辽东苦寒,地利,如今我军中有火药与诸般火器,亦不惧高句丽山岭崇峻。唯有人和,只怕百姓想起当年之祸,再生动乱。”

    “不然。”李道宗摇了摇头,说道:“前隋动乱,不比我朝。如今大唐方才灭突厥,荡倭国,收林邑,四夷臣服,共尊陛下为天可汗。百姓皆知此事,当对朝廷,对陛下又必胜之信心,定然会大举支持。”

    夏鸿升挠了挠头,这个,不还得靠利益来说话么?
………………………………

第938章 以利诱之,无往不利

    古时作战,讲究一个吊民伐罪,以有道伐无道。

    至少现在,在明面上,高句丽并无不臣之举。其王高建武深谙今夕之大唐,远非往昔之大隋可比。

    高健武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亲率五百死士击退杀入平壤城的来护儿大军,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然而他是一个能够看得清楚长远形势的人。

    他清楚的认识到,李世民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隋炀帝时代的中国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即使纵观整个中国史也是最为卓越的军事家之一,远不是隋炀帝可以相比的。更何况,现在的唐朝名臣良将如云,边患基本被扫平,高句丽此时要是再继续桀骜不驯,那么全中国在隋代伐高句丽时累积的怒火就将会一古脑降临在高句丽的头上,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所以高建武一边暗渡陈仓,一边却将姿态放的极低。一面修建“长城”作军备,一面加紧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意图将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国扫平,以解后顾之忧,一面又在频繁地遣使朝贡,并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国人,摆出一幅友好的姿态,更是献上封域图,听说还有派太子入大唐为质的打算。让大唐虽然有心发兵,但是却找不到什么强有力的直接借口。

    百济这一回侵犯新罗,背后铁定有高句丽的影子。只是明面上,这事儿跟高句丽无关。所以大唐只能借口攻伐百济,逼得百济不得不求高句丽联手。可若是高句丽这时候就是见死不救,就是不同百济联手,那大唐也就只有干掉了百济,拿高句丽也没有办法。

    而在大唐内部,因为时间太近,所以百姓对于隋炀帝征伐高丽的阴影还没有过去,还没能从那场灾祸造成的影响中彻底走出来。猛然又将他们置于同样的事件当中,自然会恐慌,会重新想起来那时候的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遭遇。这绝不利于团结一致,对外进行战争的。

    因此,要顺利的进行攻伐高句丽的计划,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其一,有足够有力的、能够让大唐直接对高句丽用兵的理由。

    其二,使百姓自发的、自觉的支持朝廷进行这一场战争。

    “夏卿,你素来对这一方面有法子,且来说说你的看法。”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

    夏鸿升知道李世民定要问他,早已有所准备。

    于是将方才所想说了出来。

    李世民点了点:“不错,正是此两个问题。夏卿可有应对之法?”

    “第一个问题。唇亡则齿寒的道理高句丽不会不懂,也不会不知道大唐对高句丽的心思。所以一旦大唐对百济用兵,见百济快要撑不下去,高句丽只怕不会真的抽身事外,冷眼旁观。便就算其真的袖手旁边,任由大唐攻伐百济而不管,那也有办法。间谍在高句丽运作多年,到时候不过只需几个阴谋,理由也就有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夏鸿升说道:“第二个,才是最主要的问题。方才长孙大人、房大人都已经论述。破解之法,也有。”

    “说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还是微臣总说的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前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为何最终会落得个百姓反对,到处起义的结果?说白了,还不是因其征伐,极大的损害了百姓之利,故而才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的?支持炀帝征伐,结果家破人亡,连最基本的生存的利益都没有了,百姓自然不会再支持他,而是要反抗他了。倘若当初炀帝越征伐,百姓越富裕,过的越好,那百姓如何还会反抗他?”夏鸿升说道:“所以,若是朝廷想要在征伐高句丽一事上面,获得百姓的支持,那就要以重利诱之,让百姓觉得朝廷征伐高句丽,他们有利可图。那么百姓就会支持朝廷的战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