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而对身为三公的父亲起了怜悯之心。

曹嵩见他来了,把笔一放道:“哼!现在的直阁真是越来越没骨头。当初王龚为太尉,他儿子王畅要进去说句话,生生就被拦了。如今可倒好,你要进来不但不拦,还笑脸相迎。”

“那您就把他们全开销了,别叫这帮谄媚人在这里起哄。”

曹嵩没搭理这茬,却道:“你小子又喝酒了吧?坐下暖和缓和吧。”曹操自己寻了一张杌凳,端到炭盆前坐下烤着手。曹嵩见他无语,抬眼皮道:“怎么样?去了一趟幕府,有何感想啊?”

“比您这里强多了。”

“嘿嘿嘿……”曹嵩点了点头,“你小子倒是实话实说。”

曹操也笑道:“大将军府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权倾朝野!我看就差管着尚书了。”

曹嵩收住笑容:“唉……西园校尉你遇见几个?”

“全遇见了。”

“全遇见了?”曹嵩一挑眉毛,“上军校尉不是还没有确定吗?”

“八成就是何进。”

“胡说八道。你们这些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瞎揣摩,而且什么话都敢往外说。真拿当今万岁当傻子了?我告诉你,他之所以到现在都不宣布上军校尉,必然有他自己的打算。”曹嵩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眼神炯炯,“说不定他的打算很可怕。阿瞒,要小心啊!”

“这事儿现在已经够可怕的了,即便他能找出一个不跟何进相近的人,算上我,现在幕府里可已经坐过七个人了。他是想限制何进的兵权,可是眼瞅着大家还是跑到他那边去了。而且就那么公然聚会,全不考虑影响,在那儿待了一个多时辰,听他们说话我都心惊肉跳的。”

“把心放肚子里,”曹嵩又拿起笔来,“法虽严不可以责众。况且不用你们这七个人,还能用谁?平乱的部队总不能用宦官吧?那群东西打不了仗,要挑还是得选能打仗的。可是只要是能打仗的,全是这些年何进麾下的,所以换了你们七个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越换越麻烦。”

“嗯,有理。”曹操看案前有一盘点心,便取了一块放到嘴里,“呵!这羊羹做得真香……爹,我看这七个人本不是一条船的,夏牟那是老一辈人物了,冯芳是曹节女婿,可如今一进幕府照样都甘拜下风。那冯芳跟袁术好得紧,就差俩人穿一条裤子了。”

“症结就在此。”曹嵩刚写了两个字,听到这话便没心思再写,站起身来道,“冯芳跟咱家的情况不是很相仿吗?咱这等宦官子弟尚且如此,何进之势还有谁可以阻挡呢?”

“我看何进不过是袁绍的一个幌子。”

“唔?你什么意思?”

“这些名士入幕府,十有八九都是冲着袁本初、何伯求去的,帮着何进是假,有意对抗当今天子并铲除宦官才是真。”

“想除十常侍这谁都看得出来,可是袁家的事情我还未发觉,看来必定是袁隗这个老狐狸又在背后做文章了。”

“袁公的主意?我看不像,倒像是袁本初自邀功名。”

“你也忒信他的鬼话了。咱家人各有分工,他们老袁家还不是一样?袁隗这是在另找门路,要弃当今万岁于不顾了。”曹嵩感叹道,“天底下小人不可恶,可恶的是伪君子。咱爷俩关上门说话,这袁家就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曹操心道:“人家是伪君子,那您不就是真小人了吗?”嘴上却绝不敢这么说,只是揶揄道:“或许吧。”

“何进是个蠢人,让人家当刀使了都不知道。如今他锋芒太露,甚至盖过皇上了。”

“十常侍没给皇上出什么主意?”

“他们完喽!”曹嵩摇着头,“十常侍现在只顾着保命了,我听说最近他们一边巴结董太后,一边巴结何后。两边都不敢得罪,忙得不亦乐乎。”

“关太后什么事?”

“太后不喜欢何家,希望将来能立小皇子刘协为太子。两个月前群臣争国本,要求立史侯为太子,皇上也没答应。何家董家暗中较劲,最可怜的是那位二国舅何苗,处心积虑依附张让,到现在里外不得好。何进恨他,董家也恨他,十常侍都不搭理他了,活该他倒霉!不长眼睛……”

“他不长眼睛?”曹操又吃了一块点心,“咱家那个叛奴秦宜禄岂不更是睁眼瞎?”

曹嵩“扑哧”一笑,说道:“他肠子都悔青了,你吃的点心,就是他孝敬我的。”曹操差点噎住,丢下吃着一半的羊羹:“咳!咳!他怎么又来了?”

“想巴结我,让他回来呗!前些天那小子吓坏了,发现了几封秘信,是车骑将军府的长史应劭、司马乐隐写给王谦的。这俩人明着是何苗的人,实际上却是王谦特意打发过去监视何苗的。秦宜禄不敢得罪二人,又怕将来何苗倒霉受牵连,于是想回咱家。呸!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岂能再要他!”

“王谦好心机呀!”

曹嵩摇摇头道:“若按你刚才所言,我看是袁隗好心机。这只老狐狸差出袁绍,袁绍再找一个王谦,王谦又拉出乐隐、应劭。照这条线你把今天所见之人都捋一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捋到那老狐狸头上?”

曹操闭目沉思:“党人一干人等可以捋到何颙,而何颙再往上就是袁家;北军诸人捋到鲍家兄弟,而鲍家兄弟往上又是袁家;清流名士捋到王谦,王谦往上也是袁家;自己是由崔钧所荐,崔钧又是袁绍找来的。”此刻他猛然醒悟,忙道:“爹爹所言丝毫不假!幕后之人果然是袁隗。”

“我说他们是伪君子,一点儿都不假吧?以后你对袁绍兄弟也要有所防备。”

“嗯。”曹操虽然答应,但并不觉得袁家有什么私心,无非就是想铲除宦官罢了。他赶紧转移话题道:“爹,您在忙什么?”

“咳!我有什么可忙的。三公不录尚书事,上朝如同是摆设!我不过是花钱买个脸面罢了。天天抄抄笔录,没事寻点儿事做。你看看这阖府的掾属,他们是办大事的人吗?”

“我看了,碌碌之辈,一半都是老棺材瓤子。还有几个鸿都门出身的,怎么台崇、冯硕那等小人您也用呢?”

“没办法,御虱谁敢搔?你说这帮人无用,但是换人能换谁呢?有才能有名望的现在全在何进那里了。太尉府自邓盛罢职之后就没落了,张温、张延、崔烈都没换过人,我不过是萧规曹随硬把这帮人接过来了,好赖也就这样吧。实话实说,我这里还算是好的,你到丁宫、许相那里去看看,司徒府、司空府都还不如我这里呢!”曹嵩无可奈何,“当太尉就一点好处,有什么军报可以率先知道。”

“那最近有什么事儿吗?”

“事情多了。”曹嵩翻着那一大摞军报,“渔阳张纯、张举勾结乌丸人作乱,攻城略地,杀了右北平太守刘政、辽阳太守杨终、护乌丸校尉公纂稠。如今朝廷急调刘虞为幽州刺史,前些天还封了一个骑都尉叫公孙瓒的。”

“现在骑都尉满天飞,一点儿都不值钱了——还有什么?”曹操对打仗还是很关心的。

“冀州刺史王芬谋逆……”

曹操吓了一跳:“怎么样?”

“你嚷什么呀!”曹嵩脸色一沉,“王芬以征讨黑山为名征兵,打算借当今万岁北巡旧宅的时候作乱,当即扣留另立合肥侯。如今万岁又不去了,他的阴谋就败露了。大将军别部司马赵瑾兵临冀州,王芬、周旌自杀,合肥侯赐鸩酒而死。”

“然后呢?”

“然后什么?王芬都死了还有什么然后。”

曹操长出一口气,虽然周旌死了,看来许攸还是逃过一劫。怕父亲生疑,曹操又赶紧问道:“还有吗?我刚刚到京,想多知道点儿。”

曹嵩又翻了翻竹简道:“哦,零陵出了个叫观鹄的土匪,自称‘平天将军’,已经被长沙太守孙坚剿灭了。”

“孙文台都当上长沙太守了?”曹操颇感意外。

“你认识他?”

“在宛城一块打过仗,当时他还只是个捕盗都尉,这会儿怎么升得如此之快?”

“打仗呗!跟着张温、董卓在凉州打了几仗,回来又平区星、平周朝、平郭石,这年头光打仗,能升得不快吗?还有……休屠格部落的杂胡也跟着作乱,杀了西河太守邢纪。你看看,郡将都死了多少个了,子和还想出去当县令呢!这不是找倒霉吗?”

“爹爹,我得给您提个醒。”曹操把最后一块点心咽下去,“你可得把老崔烈的事情引以为戒,叛乱太多太尉是要免职的。咱花了一亿钱,可不能扔到水里。你看这休屠格胡人打到西河,就已经闹到并州了,这可就离司隶不远了。万一在三辅、三河出了乱子,闹到天子脚下,您这个太尉可就不保了。”

“这我知道,但用兵的事情我又做不了主,听天由命吧!崔烈才花五百万,所以只当了七个月。咱可花了一亿,论情论理也不会轻易赶我下台吧?”曹嵩嘿嘿笑道。

突然,大门一开,一个令史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启禀曹公,大事不好!在并州白波谷有黄巾余党造反,贼人抄掠州郡,现已由西河攻入河东地界。百姓深受其害,请曹公速速请旨定夺。”

怕什么来什么,真有叛乱闹到天子脚下了!

曹操忙回头瞧瞧父亲,只见他面若死灰,但还是宽慰儿子道:“没关系,为父花了一亿了……应该没问题吧。”

听得出来,曹嵩说这话时底气可不怎么足。

第十二章 身陷兵权争夺战

【曹嵩罢相】

曹嵩的一生可谓波澜不兴。因为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仕途平坦一路平安。十年前因宋后被废一事遇到些挫折,但是他本人却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因祸得福以被害者的身份躲过了刘宏对王甫的清算。

他自出仕以来一直是京官,奢华享受自不必提,大钱小钱也捞了不少。后来担任司隶校尉,又染指九卿中的大司农、大鸿胪多年,虽说谄侍宦官又没什么大的建树,但没人能否认,他的资历还是很老的,甚至不次于张温、崔烈等名臣。更何况他还有汉费亭侯的爵位在身,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没有继承封邑的空衔,但也可以算是一种荣耀。所以朝中不少人对他的感觉仅仅是鄙视或不理解,却不是痛恨。

小人物仰慕的大人物,大人物瞧不起的小人物,这是大多数同僚对他的感觉。所以曹嵩的追求就是能问鼎三公,让那些鄙视他的人重视他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给后代儿孙留一个光鲜的身份。

他花一亿钱买得太尉,可这并未改变什么。

只是原先仰慕他的人更加仰慕他了,而原先鄙视他的人也更鄙视他了。不论怎样,太尉这个光辉的头衔终于落到了他头上,这也是开汉以来宦官子弟中当得最大的官。

不过曹嵩的好运气在他买得太尉一职的时候也到头了。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正月,休屠格部落杂胡抄掠并州,杀死西河太守邢纪。紧接着黄巾起义的余党在并州的西河郡白波谷再次集结,掀起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短短几天之间就攻入了太原、河东境内。汉司隶有七郡:京兆、冯翊、扶风三郡以旧都长安为中心,是为三辅;河南、河内、河东三郡以新都洛阳为核心,是为三河;再加上连接其间的弘农郡,是为司隶七郡。所以义军打到河东,就等于打到天子脚下了。

按照汉家旧制,如果有叛军侵入司隶之地,太尉需以失职之过罢免。但是毕竟曹嵩花了一亿钱买官,如此草草免职不但不合情理,后面的人见此状必定也不肯出钱了。所以刘宏与十常侍商议一番,决定驳回诸多朝臣的奏议,让曹嵩继续担任太尉。

但是晦气之事并没有停止。由于渔阳张纯、张举勾结乌丸叛乱,朝廷鞭长莫及,幽州刺史刘虞为了控制局面,建议请匈奴出兵相助,刘宏照办。可近年来匈奴一直处于内乱,部落诸王强烈反对出兵,匈奴大单于羌渠一意孤行,结果激起内乱,羌渠不但救不了幽州之乱,而且自己不得不向汉廷求救。更糟糕的是,白波起义侵扰河东阻塞了北上道路,朝廷根本无法救援。最终羌渠被杀,匈奴叛军反与并州叛变的休屠格杂胡,以及白波军三路反贼兵和一处,并州的局势越来越麻烦。他们甚至杀死了并州刺史张懿,逼得新任匈奴单于於夫罗逃到洛阳向朝廷求兵收复失地。

面对这么严重的危机,刘宏改任丁原为并州刺史,协同前将军董卓镇压叛军;另一方面,为了化解白波黄巾与黑山黄巾的联系,又派使者拜黑山军首领杨凤为黑山校尉。虽然这一次仍旧没有罢免曹嵩,但根据曹纯出宫的汇报,皇上已经开始对身边宦官抱怨他了。曹嵩意识到,自己这个太尉岌岌可危,所谓事不过三,若是再出什么乱子,自己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曹操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考虑老爹的麻烦,他的全部心思都花在治理军队上了。何进的这几支部队,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汉家的五军七署都是公卿家族子弟,令行禁止军容整齐;可这一支军队实在是乱,上到官员子弟,下到平头百姓,甚至还有大赦出来的囚犯、聚拢投诚的匪人,最惨的是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兵士传令有时候要用好几种口音。这也难怪,天下遍地造反,而这些人都是连年平乱的精锐。何进又不懂治军,部队原先一直是交给吴匡、张璋那等粗鄙之人统辖,越发纵容得这些兵没有规矩。于是袁绍、鲍鸿、曹操等七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别籍贯重新调整建制。

每天早晨七校尉在都亭操练人马,过午以后往大将军府汇报。说是汇报,何进却什么事情都搞不懂,七个校尉实际上是互相之间讨论心得。两个月过来,曹操似乎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当的不是朝廷的官,更像是掌握着一支属于士人自己的武装。而这种自由感背后还藏着变数,那就是原本承诺加入的西园御骑至今没有加入,八校尉中最重要的上军校尉还在空缺之中!

这是曹操出仕以来最为繁忙的一段日子,每天忙完所有事情回到府中都已经天黑。而通常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卞氏那里看看熟睡的儿子。

这一日他正轻轻捏着儿子的小手,卞氏道:“下午公爹回来了,一直不让我过去伺候。”

“哦?”曹操有点意外,自匈奴叛乱起,父亲几乎没有回过家,始终在太尉府里忧国忧民。当然,他也是怕太尉当不长久,想尽量在那个府中多摆几天架子。

“天还不算太晚,你去看看老爷子吧!”卞氏边拍着儿子睡觉边对他说。

曹操在她额角亲了一下,披好衣服往那边院里去。哪知父亲不在卧房,便信步来到前面的厅堂,果不其然,里面的灯还亮着。曹操对这种场景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小时候经常半夜偷着跑出来玩,而每一次经过父亲的书房,灯火总是亮着的,那时他官居司隶校尉每天处理着各种政务。后来事情变得本末舛逆,父亲还是忙到很晚,不过忙的都是巴结宦官排挤异己。今夕何夕,他又在忙些什么呢?

曹操悄悄走到厅堂门口,想要推门进去,却听里面传出另一人的声音:“巨高兄,你这又是何必呢?你也一把年纪了,操这等不必要的心干什么呢?”

曹操听得出来,这是永乐少府樊陵,官场诨号唤作“笑面虎”,也算是父亲的好朋友了。难怪他今晚要回来,原来与樊陵有机密的事情要谈。听贼话曹操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从小到大他最爱听人背后闲言,仿佛只有这种消息来源才是最可靠的。

“唉……我一辈子都是为自己,几时真的为朝廷出过力?可这几个月我真的很留心并州的战报。我看董卓这家伙是个狼崽子,不能让他继续在并州戡乱,他把胡人都招收到自己手下啦!”

曹操在门外一愣,父亲在战报中看出毛病了吗?

“你说他想谋反,有什么证据吗?”樊陵问道。

“是不是想造反我不敢说,但至少是拥兵自重,招揽胡人自树权威!朝廷才给他多少人马?他现在有多少?除了湟中义从就是西羌杂胡,要他带着这些匪类去平匪类,岂会有什么好结果?日子长了尾大不掉啊!”

樊陵沉默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道:“巨高兄,我知道你想立点儿功劳保住你的位置。谁都能理解,可是……咱们都老了,该放手时自然要放手喽。”

“你什么意思?”

“我还能有什么意思?”樊陵一直笑呵呵的,“大单于死了,皇上都没说你什么,你老也应该知趣一点儿才是。”

“我知趣一点儿?”曹嵩的声音很诧异,“老樊,你怎么对我说这种话?”

“人情事理在这儿摆着呢!”樊陵提高了嗓门,“你虽然花了一亿钱,但凡事也得有个限度,你不能指望这一亿钱保着你当一辈子太尉啊。反正该抖的威风你也抖过了,该来说好话的人也说了,不管人家服不服你见了面也得向你行大礼。这就可以了吧!”

不知父亲是在思考还是被樊陵气懵了,曹操半天没听到他回话。

“其实这太尉有什么好的?说是三公之首,不录尚书事,屁用也没有。”樊陵还在兀自叨念,“别说是你老兄了,张温、张延、崔烈又如何?该离开照样得离开,你还是得想开一点儿。因为这个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得不偿失了。咱们都是这个年纪的人了,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非得做点惊天动地的事才肯罢休?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啦!”

“谁叫你跟我说这些话来的?”曹嵩的声音有些气愤,“你大晚上的非要来找我,是替谁传闲话?”

樊陵嘿嘿一笑:“我替谁传话你甭管,总之也是为你好。”

哪知这句话说完,曹嵩却笑道:“你少跟我故弄玄虚,根本没人叫你来传话,是你自己没揣着好心眼。想学蔡泽说范雎,让我给你腾地方吧?”樊陵似乎是被戳穿了心事,支吾道:“你……你这是瞎疑心。”

“我瞎疑心?呵呵……你那点儿伎俩我还不清楚,论阴人害人的本事,谁能比得了你樊德云,当人一面背人一面,有名的笑面虎嘛!”曹嵩挖苦道,“我知道你觊觎我这位置,但是你大可明着来,别跟我玩阴损的那一套。若不然传扬出去,你这太尉白手起家是耍心眼得来的,岂不坏了你们老樊家的名望?坏了你的名望是小事,你爷爷樊季齐可是一代高贤,连陈仲弓都是他学生。他老人家生前精通方术秘法,你这辈子依附宦官就够给他老人家抹黑的了,要是再污了名声,留神他在天有灵,一个响雷劈死你这不成器的东西!”

“你、你……”樊陵气坏了。

“劈死你不打紧,这天人感应,还得连累别的三公再辞职。到时候你死还得招人骂。”曹操听父亲这样挖苦他,又好气又好笑:好气的是,老头这一辈子最善挖苦人,因为这个毛病没少得罪人,如今位列三公不顾身份还这样讲话,实在是有失度量;不过好笑的是,樊陵乃十足小人一个,就欠这样刺骨虐心的挖苦。

樊陵素来以“和蔼可亲”著称,但今天却被骂得恼羞成怒:“曹嵩!我告诉你,你别不知好歹。我就是要当太尉!拍拍良心说话,任三公,你这样的够资格吗?”

“我不够资格,难道你够?”曹嵩冷笑道。

“既然你能当,我就能当!你不就是靠钱说话吗?我也回家准备钱,不就是买官吗?这年头谁也别笑话谁!”

“就凭你?你能出得起多少钱?”曹嵩继续挖苦道,“出一千万就够你吐血的了。”

“你甭管我出多少,一千万怎么了?咱们皇上吃鱼不论大小,钱花完了,早晚叫你滚蛋!”

曹操听了一阵恼怒:这老狗怎么可以对太尉脏口呢?

“滚蛋?你先给我滚蛋!你能混到今天,还不是因为我和许相提携你?这是我的家,轮不到你大呼小叫,再敢骂一句,我叫家人撕了你的嘴。明儿上殿再参你个辱骂三公的罪名,这个永乐少府你都甭当了,回家做你的太尉梦吧!”曹嵩下了逐客令。

“你、你……”若论口舌之利,十个樊陵捆起来也抵不过一个曹嵩,他气得直哆嗦,“好,我滚!咱们走着瞧!”曹操就在门外,听他要走,便把身子隐到门侧,悄悄伸出一条腿来。樊陵气哼哼拉开门,也没注意脚底上,一脚正趟在曹操腿上——这一个跟头,生生从台阶上绊了下去,摔了个嘴啃泥,哎哟了半天爬不起来。

“哟!谁呀这是?摔坏了吧?”曹操装模作样迎上去扶,“樊叔父,怎么是您呀?这真是……怨我怨我,走路太急了!”说着假模假式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樊陵木屐也断了,衣服也扯了,黑灯瞎火的簪子都找不到了,头发披散还沾着泥。他狼狼狈狈站起来一摸——门牙磕掉了!捂着淌血的下巴,指着曹操:“你……你……你们爷们都不是好东西!”说完这老家伙竟气哭了,攥着折断的木屐,一脚深一脚浅地去了。

曹家父子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这爷俩恐怕只有在捉弄人的时候才相像。曹嵩笑罢多时,脸色忽然变得很凝重:“说归说笑归笑,看来我这个太尉是当到头了。”

曹操心里一阵心疼,毕竟那是整整一亿钱啊!千叮咛万嘱咐还是白扔出去了,又怕父亲难过,只道:“反正您已经问鼎过了,还有什么遗憾的?不去那个太尉府更好,冷冷清清的了无生气。以后清闲了,你天天都可以在家抱孙子。”

曹嵩倚着门叹息道:“是啊……天天可以抱孙子。”

樊陵这一去果然风波不小,他与许相、曹嵩本是一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