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民颇多,再有我财力相助,数千人马唾手可得也。”

就这样,陈留之事全权托付张邈,曹操随卫兹一同往襄邑征兵。那卫兹家资殷实又颇具声望,十日工夫便得了三千壮士,曹操带领他们打造兵器操练列队,倒也像模像样。哪知更有意外之事,曹纯竟带着卞氏、环儿等人逃出洛阳来至此处。原来曹操走后,董卓欲杀他家小,赖周毖、何颙等人周全。曹纯趁机利用董卓昔日所赠珍宝财物上下打点,买通了秦宜禄,又进而贿赂诸将。那些西凉部将贪财好货,又有几人与曹操喝酒喝出些交情,便睁一眼闭一眼,背着田仪放他们逃出了洛阳。夫妻团聚,兄弟相逢,自是一场喜欢。

不几日,又有东郡太守桥瑁传来三公讨董的密信,张邈之弟广陵太守张超亦率部下赶到陈留,曹操、卫兹便率兵马同往陈留会合。方至鸣雁亭,又见旌旗林立义旗高举,两骑快马迎面而来,都是乡勇模样。前面一骑正是虬髯虎目的夏侯渊;后面那人个子不高,细眉长须,黝黑的面皮透着殷红,显得格外精干,正是曹操的亲堂弟夏侯惇。

曹操见夏侯兄弟来到算是有了主心骨了,却嗔怪道:“你们弃乡而走哪里去了,用人之际险些急煞我也。”

夏侯渊笑道:“我哥哥早料到你要举兵,见伯父走得太急恐无准备,便寻地方安置好家小,一路招募乡勇流民匆匆赶来。如今得了一千余人,都已进驻陈留,就等你一声令下跟董贼拼命,不想你还挑起我们的礼来了。”

曹操莞尔,见夏侯惇不言不语微微含笑,心下好生感激:夏侯元让全然明了我所思所想,真乃我之心腹股肱也!

诸人各道衷肠,一同进城往郡府面见张邈。张邈又引荐自己的兄弟张超与其功曹臧洪。这二人曹操早年曾在洛阳见过,还一同游猎射鹿。那时张超、臧洪还在弱冠,如今都已英气勃勃,俨然青年才俊了。

张邈取出东郡太守桥瑁传来的三公的密信给诸人观看,但见言辞恳切企望义兵,张超看罢递给曹操,笑道:“今满朝文武尽被董卓监视,桥元伟此必伪信也!”

“信虽然是假的,情理却是真的。有了这封信,咱们起兵更加名正言顺了。”曹操看都不看便把信交还给张邈,“今粮秣乃是大事,不知何人可供军需。”

“冀州户口殷实,田产颇丰。今韩文节为州牧,未肯举兵,但坐镇邺城,专供我等军粮。”张邈说这话的口气意味深长。

曹操不禁皱起了眉,心道:“素闻韩馥是胆小怕事之人,果真不假。冀州如今为河北最为富庶之地,明明有兵可差,却只供军粮。”

张超却不似他二人这般涵养,笑道:“莫看韩文节身为使君坐拥冀州之地,实是怯懦之徒不足以成大事,此番举兵还是要推袁本初为盟主,四世三公舍他其谁?咱们只要任其调遣便好。”

哪知此言一出,忽有个生疏的声音道:“非也非也,举兵勤王臣子责分,不当有尊卑高下。”

众人纷纷找寻,原来说话的是一个衣装朴素的小个子,相貌鄙陋,胡须稀疏,眨么着一双黑豆般的小眼睛,垂首站在卫兹身后。张超白了他一眼,鄙夷地问:“子许兄,这位说话的兄台是谁?”

“他是颍川商贾,常到我家走动。如今豫州遭难客居我处,闻听咱们举兵,也曾贡献粮秣。”说到这儿,卫兹回头看了他一眼,难为情地问道,“戏兄,您叫何名?”原来他也不知这人叫什么。

“在下颍川戏志才。”那人恭恭敬敬作了个揖。

张超闻听不过是个小买卖人,越发不把他放在眼里,似笑非笑道:“商贾之徒为大义奔走,我闻所未闻。”

哪知戏志才张口便道:“昔日陶朱公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灭吴之功;吕不韦助嬴政成就帝业,受封文信侯;商人杜吴手刃王莽有功于汉室中兴。郡将何言闻所未闻?”张超被他问得无法答对。

曹操见这戏志才已非一日,只当他是卫兹的仆从,全未理会。这会儿见张超竟被他噎住,甚觉惊诧,正色道:“戏兄,这商贾一道也有治理天下的学问吗?”

“有的。”这戏志才毫不拘束,信步走到厅堂中央,笑呵呵道,“莫说是经济理财之道,就是市井货卖之声,皆有学问。”

“敢问戏兄,若是发卖刀笔,该如何喝卖呢?”张邈好奇地问。

戏志才脱口便出:“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这两句话看似是吆喝卖笔,实际上却饱含深意,劝人正行修身,不可为奸佞,污秽青史。诸人无不大奇,张邈肃然起敬,起身作揖道:“敢问先生,如果卖的是石砚呢?”

“张郡将真是彬彬文士,开口便是笔砚。”戏志才连忙还礼,“砚台嘛……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汙白。”这两句明是卖砚,暗喻提防小人进谗。

张超也问道:“若是贩履呢?”

“履乃行走之物,今大兵未动先提此物恐非吉兆……”戏志才说着话,见张超神色不悦赶紧住了口,转而吆喝道,“贩履贩履!行必履正,无怀侥幸。”这话照旧一语双关。

“履不吉利,若是贩杖呢?”曹操接过了话茬。

戏志才大异,转身端详曹操良久,笑道:“杖者,可为手杖,可为兵杖,能辅人走路,亦能害人性命。要是让我喝卖嘛……辅人无苟,扶人无咎!”曹操起身一揖:“先生不但才学过人,而且心地良善,失敬失敬!”

“在下哪有什么才学,不过一些市井俚语罢了。”说着话,戏志才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此乃文信侯所著《吕览》。吕不韦是我等商贾之人的老祖宗,在下闲来读读,也颇感受教。”

“志才兄,此书中可曾言及兵事?”曹操最关心的便是这个。

戏志才朗声道:“《吕览》有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如今董贼便是天下仇雠,诸位共举义军征讨国贼必可有所成就。”

曹操大喜道:“不想子许兄家中还有您这等贤才,若先生不弃,可否屈居我营,权当参谋之人,我以国士之礼待您。”

“不敢不敢,”戏志才笑道,“在下逃难之人,能得曹兄录用已是万幸,您莫要谦让。”曹操听这话是答应了,赶紧再揖道谢,戏志才却走过来抓紧他的手道,“《吕览》还有一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烛,四时无私行,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所以举兵大义还要靠诸家大人一心为公。但若是大家攘攘为私各存心术,曹兄您即便是一片赤诚之心,也只能尽尽人事,却不能逆天意耳。”

“承教。”曹操听他这么说,心头似乎又蒙上一层灰。

这时,一个亲兵捂着脸慌里慌张跑了进来:“外面来了个人,自称还是个县令,一身大红跟块碳似的,着急忙慌要见曹孟德。我瞧他不是本地的官,想问几句话,哪知他张手就打人。跟着他来的还有好几十口子,身带利刃看样子皆非善类,眼瞅着就要闯进来了,诸位大人快去看看吧!”

“莫非是西凉哪部追杀孟德到此?”张邈心下疑惑,赶紧带着满堂的人奔出府门。远远就瞧外面一群人拿刀动棒不似良善,为首之人坐骑一匹雄壮的白马,身穿大红锦袍,头戴武弁冠,须发殷红相貌凶恶。大家紧忙抻刀拔剑就要动手,曹操却不禁大笑:“慢来慢来!这是我兄弟蕲春县令曹子廉啊!”

来的正是曹洪,他哈哈笑道:“孟德,我听说你要举兵,连官都不做了,带着手下弟兄们至此,够不够兄弟交情?”

曹操看了看他带来的人,摇头道:“我久闻你这个县令当得不讲理,连土匪巨寇都招到府里,今天一见果真不假。”

“他娘了个蛋的!”莫看当了几年官,曹洪的口头语却变不了,“这不是个讲理的世道,如今要举兵,这帮人算是有用武之地了吧?不是小弟我说大话,一千多人的队伍小弟招之即来,若不是因为从江夏来的路远,我他娘的把人马都带来!”

“不来最好,中原之地有董卓就够瞧的了,莫要再闹土匪。”曹操玩笑道。

“土匪怎么了?”曹洪悻悻道,“荆州就是个豪强地主的窝子,有三五百人就敢划地闹事,当初跟您打仗的苏代、贝羽如今还不是当了土匪?我们江夏太守黄祖就是个大土匪!”

曹操深恐他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让张邈兄弟笑话,赶紧为他引荐诸人,又唤夏侯兄弟过来相叙。曹洪只道:“闲话回头再说吧,我走了一路着实不易,可有酒喝?今天喝够了酒,来日好跟董卓玩命!”

张邈是憨厚好交之人:“自然有好酒,子廉兄弟一身大红到此,给咱陈留郡添了个好彩头,大家一同饮酒去!”

一场热热闹闹的酒宴直喝到天黑,诸人约定三日后出兵。散席已毕曹操微微带醉回到家中,一猛子就钻到了卞氏房里,搂过来便要亲。

卞氏推道:“死鬼!丕儿还睡着呢,你小点声音。当初撇下就走,这会儿才想起我们母子来了。”

“我走的时候不是与你打过招呼了吗?我就知道你母子命大!”曹操使劲将卞氏抱入怀中,却见她泪水簌簌流下,酒醒了一半,温声问道:“你怎么了?”卞氏擦擦眼泪道:“你哪里知道那些天是怎么熬过的。袁术派亲信到洛阳给我送过信,说你半路上叫人擒拿,恐怕遇害了。当时那帮家丁就要散伙,多亏我弹压着才没出乱子,你真是个负心汉!”说罢攥粉拳便捶。

“夫人饶命!别打别打。”曹操抓住她的手,“你们姐弟都是一个样,你弟弟那天就差点打我一顿。”

“该打!你去隔壁看看环儿,她见着阿秉那份难过劲,还在屋里哭着呢。”

曹操叹了口气:“让她自己静一静吧,日子长久也就忘了。”

卞氏这会儿不再哭了:“你怎么不去大姐房里,她那个黄连人为你在家操持多年,拉扯昂儿长大,如今秦邵的三个儿女又托给她了,你就不能多体贴体贴她吗?”

曹操也知道丁氏为他吃了许多苦,但就是受不了她唠唠叨叨的性格,总觉得与卞氏在一起的时候最为安然,只憨笑道:“明天我进营理事,后天正式出征,今晚我去她房里,你舍得吗?”

“谁稀罕你呀,要去就去。别说去姐姐那里,去环儿那里,就是回洛阳找你那个尹氏我都不管。”

提到尹氏,曹操有些脸红,避重就轻道:“她是何进的儿媳,孀居寡妇一个,还怀着孩子,我不过是发了恻隐之心救她一命。不是已经送她回家了嘛。”

“送回家就不能偷着想啦?我可不信你的话。”卞氏小嘴一翘。

“你爱信不信吧。”曹操戳了她脑门一下,“等哪天我也死了,让你也当回寡妇,你就信了。”

“别瞎说,”卞氏推了他一把,“说正经的吧,老爷子不高兴了,要带德儿兄弟一家迁往徐州避难去呢,可能明天就走。”

“叫他们去吧。”曹操黯然神伤,多少年来老曹嵩还是偏爱曹德,不喜欢他这个爱招惹是非的老大,“老爷子会想明白的……且叫他在徐州安安心,等我建功立业再把他接过来。”可是曹操怎么都不会想到,此一去竟是他与父亲、弟弟的生死诀别……

第五章 荥阳之战,曹操人生第一场败仗!

【群雄会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诸州发起了浩浩荡荡的讨董大军,一时间声势震天排山倒海。

渤海太守袁绍凭借四世三公之贵自称车骑将军,又领司隶校尉,带领军队进驻河内郡,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兵一处,逼近孟津渡口,兵锋直指洛阳;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以及得到曹操帮助的陈留太守张邈,共同进驻酸枣县,逼近旋门关;豫州刺史孔伷在颍川举兵,封锁辕关东南,牵制董卓兵力;后将军袁术集兵鲁阳,作为南路战线,准备进讨武关。各路兵马多少不等,总计十万有余,对河南之地形成包围之势。

与此同时,白波义军也在河东一带游击作战,对董卓构成威胁;而就在三辅以西,左将军皇甫嵩坐镇凉州对抗西凉叛军,也掌握着董卓的大后方。

另有冀州牧韩馥坐镇邺县供给粮草,长沙太守孙坚、南阳太守张咨、青州刺史焦和也纷纷秣马厉兵,准备加入联军。董卓真是陷入了无比孤立的境地!

且说兖州一路诸军,在到达酸枣县后,于城东搭起一丈有余的高台。台上设置祭坛,供奉青牛白马,遍插各路旌旗,起草讨贼檄文,准备约誓定盟。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以及曹操、臧洪、戏志才等人纷纷临台列坐。而台下则是浩浩荡荡的六路大军,部将士卒马上步下列队整齐,呈雁翼式排开,旌旗相连兵戈林立,一眼望不到边。

东郡太守桥瑁可以说是此次讨董之役的发起者,是他伪造了三公的密信传檄各州,建议进行会盟。按说他理所应当成为兖州诸军的统帅,可是事到临头眼见各路兵马皆不在少数,他的信心便不那么足了,稳坐杌凳拱手道:“列公,如今为了讨董大计咱们在此会盟,首要之事就是推举出一位才德兼备的盟主,作为咱们这一路的统帅。不知哪位大人可以胜任呢?”说罢他笑着垂下眼睑,静候在场之人立刻叫出他的名字。

“我看这盟主不用选了,我等泛泛之辈,只需遵车骑将军袁本初之令便可。”说话的是兖州刺史刘岱,他一张窄窄的瘦脸,眼珠四下里乱转,显得格外精明。

桥瑁跟吃了苍蝇一般难受,强笑道:“公山兄,话不能这么说。即便我等皆听车骑将军号令,但此间地处冲要也需有一个带头人,好统筹诸军应对万一啊!以桥某之见,公山兄您就很合适。这里坐的都是郡将之位,唯有您是一州之使君,再说您乃先朝刘老太尉之侄,虽说是董卓任命的官,但论及身份我们谁能比您尊贵啊?”

曹操听了暗自冷笑,心道:“果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亏他桥元伟还是桥玄的侄子,讲话竟这般阴损。表面上是夸奖刘岱,实际上挑明他的官是董卓给的,含沙射影说他没有资格为盟主。你推举了他,又夹枪带棒说他没资格,其实不就是要他反过来推你吗?”

哪知刘岱偏偏不让桥瑁的小聪明得逞,连连摆手道:“在下可不敢领受此任。在下虽是兖州刺史,但这里坐的几位哪一位不是德才兼备之士?还有,张超老弟就不是我兖州治下的人,况且还有孟德带来的兵呢,我这个刺史算不得什么。不过桥郡将既然论起出身,咱们谁比得了伯业兄啊!”

袁遗是个翩翩儒士,坐在那里比张邈更显文弱,听刘岱推举他,赶紧摇头摆手:“愚兄才少德薄,不堪此任,惭愧啊惭愧。”

“伯业兄何必谦逊呢?”明知他当不了这个位子,刘岱越发夸奖,“昔日张子並称您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登高能赋,睹物知名,您的才学我们都知道啊。更何况您是袁本初之从兄,弟既在河内为车骑将军,兄又岂能在此屈居我等之下?”

袁遗才学过人不假,却是个舞文弄墨的白面书生,不善治军岂能当这个重任,连忙推辞道:“不可不可,愚兄实在是不通军务。诸君谁当此任皆可,我听命而行便是。”

“既然如此,孟卓兄来做盟主如何?”刘岱又把这块砸脚的石头扔给了张邈。张邈也摇头推辞,刘岱安慰两句,转而又让张超,偏偏就是不理睬桥瑁。

张超是有心拔这个头筹的,打仗他也颇有些自信,但这帮人里论年龄他最小,论兵力他最少,掂了掂分量,实在是拿不起来,笑道:“我哪儿担当得了?推一个最合适的人吧,鲍老二,你来!”

若说领兵打仗,这里的人全要让过曹操与鲍信。如今曹操没有名分,鲍信实是最佳的人选,但他冷眼瞧了这帮人半天,甚觉虚伪厌恶,冷笑一声:“算了吧,在下可管不了你们!我看元伟兄一直跃跃欲试,还是您来当这个盟主吧。”

他这样生硬地把话扔出来,桥瑁顾及脸面,就是再想当也不能答应了,低头道:“不敢不敢,还是鲍郡将当仁不让。”

“哼!我可不敢。”鲍信赌上气了。

曹操越听越觉不耐烦,尚未交锋便各自藏了这么多心眼,这场仗要是迁延日久拖下去,将来还不一定打成个什么局面呢!他真想登坛歃血主这个盟,但如今自己是毫无官职的白丁一个,充其量不过是张邈的部将,名不正言不顺,怎么好出这个头?再说这半天他们论的都是门第家世,自己这等宦官后裔如何拿得出手……

张邈也觉这番相互推让实在是不合时宜,况且叫数万军兵在台下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便道:“列公且听我一言。如今乃是为国锄奸,切不可互相推让延误大事。灭董勤王之计,我等当从车骑将军调遣,这一点毫无异议,现在不过是在这里立一个临时统帅处置机变罢了。我看这样吧,请列公自度,谁自信有能力可以排兵布阵指挥军队,便主动登坛主盟,其他人甘听调遣,这么办如何呀?”

他这么一说,原本热热闹闹的场面顿时冷了下来。刘岱旁视不语似乎心事重重,桥瑁正襟危坐无动于衷,袁遗不住地捋着胡须念念叨叨,张超满面微笑似乎还在瞧热闹,看来没人愿意主动承担这个责任了。鲍信见没人再搅扰了就要起身上前,鲍韬一把拉住兄长,耳语道:“河内已经冒出个车骑将军,在此间主这个盟,搞不好是要触袁本初忌讳的。”鲍信一皱眉,便叹息一声没有再动。张邈见无人搭他的话茬,回头瞧了瞧曹操,示意他赶紧登坛主盟。曹操一阵欣喜,方要开言,就觉有人身后一紧,侧目观瞧,戏志才低着脑袋死死抓住他的袍襟。

“我来!”一个高亢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众人闪目观瞧,自张超身后走出一个高大的青年汉子,正是广陵郡功曹臧洪。他乃戡乱名将臧旻之子,自幼习武性格直率,哪里看得惯这帮人虚情假意地玩心眼,气哼哼道:“讨贼勤王之事不可群龙无首。既然列公推三阻四不愿主盟,那么朱砂不足红土为贵,我臧洪一介功曹愿意担这个责任!”桥瑁一愣,随即对左右笑道:“好!臧子源乃将门虎子,以他为盟主,我是心服口服,列公怎么看?”

刘岱见桥瑁充君子,让别人做小人,便不上他的当,赶紧附和道:“子源老弟忒谦!昔日韩信登台拜帅之前不过是项羽帐下一个执戟郎,如今咱们为国讨贼,即便是普通兵卒有才有德也当拜为盟主,更何况你是堂堂广陵功曹呢!”袁遗也连连点头:“子源当仁不让。”

张邈、张超兄弟本是不大愿意的,但是瞧他们三人这般表态,便不好说反对的话了;鲍信始终面沉似水,也没好意思阻拦。众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一齐起身,对着臧洪深深一揖,毕恭毕敬请他登台主盟。

臧洪也不推辞,安然领受,步履矫健登上高坛,对着台下的三军将士一揖,展开祭台上的誓约,高声诵读: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他嗓音高亢有力,将一卷誓约诵读得抑扬顿挫,浑厚的声音传出甚广,连远处列队的军兵都听得清清楚楚。少时间通篇念罢,臧洪将竹简上一撂,随手抄起祭台上的牛耳刀,往左手中指上一搪——鲜红的血色立时在清澈的酒盆中散开。

即便各家牧守都自怀心事,但见他如此决然都不禁动容,而台下的军兵见状更是大受鼓舞。

“讨灭董贼,复兴汉室!”臧洪高举拳头仰天大呼。随着他一声喊,顷刻间战鼓齐鸣势若奔马,一阵阵军兵的呐喊声撼人肺腑。刘岱、桥瑁、袁遗、张邈、鲍信、张超依次登台歃血高呼口号、分饮血酒。台下的军兵见到各自的统帅登坛,呼喊声又一浪跟着一浪接踵而至……

曹操也被这恢弘的气魄感染了,随着高呼了几声,但看到臧洪巍然屹立在祭坛中央,突然又觉得酸溜溜的,回头瞅了一眼戏志才:“先生不愿让我主盟,让与别家牧守也就是了,却叫臧子源占了这个先。”

戏志才冷笑道:“臧洪区区一个功曹,无兵无权年少德薄,谁肯甘心听他调遣呢?令不能行,禁不能止,当此盟主,徒然受辱,您何苦争这个遭罪的差事呢?”

曹操听他这样说,苦笑道:“我记得《吕览》有‘人之意苟善,虽不知可以为长’这句话吧,您这会儿怎么不提了?”戏志才见他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也一时间语塞。

这会儿鲍信已经下了祭坛,低头来到曹操跟前:“孟德,你也上去歃血为盟啊?”

“我如今无名无分,哪里有什么资格登坛歃血?”

“哼!以你之才莫说当这小小的盟主,就是与袁本初换一换又有何不可?”鲍信抱怨道。曹操不想和他一起发牢骚,却情不自禁仰头吟起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别大言不惭了,这里哪有你的虞姬夫人。”鲍信戏谑地推了他一把,“莫看袁本初与这帮人风光一时,可是誓约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