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居唐朝-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拎起水中潮湿的手巾,先帮他洗脸,然后拉着他双手放入盆中,拿着水中泡着的枝叶,轻轻地在他手上擦洗着,和声道:“愿我的郎君百病不侵,疫病不起,身体康健!”

  薛朗心头一热,忍不住转手就握住平阳公主在水里的手,心中似有千言万语,临到要说出口却一字也说不出来,只知道望着傻笑。

  平阳公主嗔他一眼,轻轻把手挣脱出来,道:“别动!”

  薛朗老实的应了一声,看着她给他洗手,拿着潮湿的柳枝、桑叶在他身上轻轻掸着,待要去脱他靴子的时候,被薛朗一把按住:“不要!脚我自己来!”

  “郎君……”

  话还没说完就被薛朗打断:“我舍不得!”

  平阳公主凝目看他,看他面色坚定,毫无商量的可能,只得妥协起身,待要让侍女去给他洗,结果薛朗直接拒绝了,自己拿着水里泡着的枝条洗得不亦乐乎,满脸开心。

  平阳公主微微一笑,凝视他一会儿,从矮几的下面拿出一个篮子,篮子里是一双崭新的烟色靴子,白色的新足衣等。待薛朗洗好后,命人拿来干的布巾给他擦拭脚上的水,换上新袜子、新靴。

  薛朗穿上新靴子,站起身走了两步,感觉十分合脚,笑着道:“谢谢。”

  “你与我,何须言谢!”

  平阳公主白他一眼,薛朗笑嘻嘻地举起手:“好,我错了,以后不说了!”

  平阳公主这才回嗔作喜,对暮雪道:“传进来。”

  薛朗正一脸不解,就见两个做仆役打扮的中年男女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奴婢拜见主子!”

  平阳公主神色平淡,似有一股威严平地而生,道:“免礼。来见过你的主子!”

  中年男女恭敬的向薛朗行礼:“老奴拜见主子!”

  薛朗不解的望着平阳公主,平阳公主递过来两张身契,道:“前朝炀帝末年,我隐居于长安,趁机收拢了不少人才。此二人乃是前朝大臣郭荣之家仆,机缘巧合被我搭救,约莫有几分才干,帮你管家理事应能胜任。给他们取个名字吧!”

  作为取名苦手,听到取名字,薛朗就蛋疼,想了想,问道:“你们原本叫什么?”

  男仆道:“回主子,老奴以前名叫郭偲,这是老奴的浑家容氏。”

  薛朗道:“既然以前有名字,名就不用改了,把姓氏改为薛变成。”

  男仆面上一喜,恭敬的应道:“喏,多谢主子赐名。”

  平阳公主道:“薛偲为人扎实稳重,行事颇有章法,容氏行事作风干净利落,内宅外院之管家足以胜任!”

  薛朗半点儿咯噔都没打,干脆的答应:“行!听你的!”

  阿陈为人是干练的,但于行事章法和周全上却有不足,缺乏主动性,胆子太小。以前薛朗没回长安的时候还罢,现在薛朗回了长安,阿陈的才干不足以撑起薛府外管事的职务来。

  平阳公主推荐来的人,薛朗自然是相信的。以平阳公主识人用人的眼光,她说能胜任,自然没问题。薛朗信任她!

  让长俭把万福叫来,先把薛偲夫妇送回府去,薛朗留在平阳公主的行障里,与她叙话聊天。

  薛朗好奇的问道:“建瓴你还在长安隐居过?”

  平阳公主道:“我毕竟是出嫁女,哪有长居娘家之理!为宗族中姊妹的名声计,我不能留在太原,便隐居长安城内。机缘巧合,倒也收拢了不少人才。”

  薛朗点点头,被告知的死期就像是悬在平阳公主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没有谁能坦然面对死亡,何况平阳公主当时青春年少,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间,她又不是被动等死的脾性,又怎能甘心赴死!

  有意无意之下,收拢各种人才,积攒抵抗命运的资本这样的事情应该会做。将心比己,如果是薛朗,他也会拼尽全力的经营自己的势力。

  两人正说着话,暮雪进来报:“禀娘子,长沙公主、襄阳公主到!”

  “有请!”

  不一会儿,两位公主进来。长沙公主一眼看到薛朗在,捂嘴笑道:“看见三娘在这里,想说过来叙叙,不想竟然坏了三娘的好事,阿姐,要不我们还是回转吧?”

  长沙公主青春年少,性情活泼,口舌略有些刁钻,进来看薛朗在就开口打趣。薛朗直接被闹了个大红脸。

  襄阳公主带笑的眼神在红着脸的薛朗和落落大方的平阳公主身上转,伸手拍了妹妹一下,笑道:“就你话多。这位便是薛侍郎吧?”

  薛朗躬身行礼:“臣薛朗见过公主!”

  襄阳公主笑道:“何以如此见外?虽说你与平阳尚未成亲,不过,名分已定,跟着平阳唤一声阿姐便是。”

  平阳公主道:“这是我二姐襄阳公主,五妹长沙公主。阿姐、五妹唤他大郎便是。”

  各自见礼。人家三姐妹叙话,薛朗也不好意思在留着,寻了个借口便逃遁出来,实在是长沙公主那打趣的眼神让人受不了,薛朗脸皮其实挺薄的。

  不过,不愧是三月三啊,女眷们都出来了。杜甫杜子美在三月三上巳节有幸围观著名的杨氏姐妹,他薛朗没有杨氏姐妹看,却被李氏皇族的公主们围观,只能说“长安水边多丽人”果然诚不欺我。

  “前面可是薛朗薛侍郎?”

  薛朗从平阳公主的行障跑出来,带着长俭信步逛着,才走了几步路,就被人叫住,回头却是个做妇人打扮的美貌少妇,看她打扮,应该是大唐的贵族,身边仆从如云,前呼后拥。

  薛朗守礼的低头,道:“在下便是薛朗,不知娘子是?”

  美貌少妇笑道:“我乃齐王妃,说来,应唤薛侍郎一声姐夫才对。”

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

  ,!

  这就是齐王妃?!那个在历史记载中二凤君杀了齐王后夺进后宫的美人?!就刚才看到的相貌而言,确实是个美女。

  历史记载上,这位美女跟二凤君的情感关系简直可以用扑朔迷离来形容。有人说两人在齐王死之前就勾勾搭搭了,也有人说是二凤君后来强抢她入宫的!真相到底如何,总不能拉着二凤君或是齐王妃问就是。历史的秘密只能掩藏在不为人知的真相中。

  薛朗心里发散一下思维,依礼见过齐王妃。齐王妃相貌秀美,神情恬淡,有股斯文淡泊的气质,虽则笑着,也不见热情。想一想脾性暴躁的李元吉……这俩儿人压根就不是一路人,难怪过不到一块儿去。当然,这个猜测只能留在心里,不可能去问就是。

  齐王妃道:“我看平阳阿姐的行障已在前面,薛驸马,就此别过。”

  “齐王妃走好。”

  只有齐王妃,并没有见到齐王李元吉,想来齐王应该是进宫与太子一起了,太子肯定要与圣人一道来,还有时间可以逛一下!

  薛朗带着长俭略走远些,护卫散于人群中,跟的并不算紧,长俭背着箱子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薛朗看今日的芙蓉园,不止有许多女子,便是年轻的男子也有不少,就是不知道苏寒他们在哪里,不然在圣人到来前,倒是可以去凑个热闹,或许能一窥苏寒心上人的相貌。话说,他还挺好奇的。

  略走远了些,行人与行障所用的布料就比不上设置在水边的行障布料用的好,普通了许多,这里多是普通的官宦贵族的行障。再走远些有许多裹着幞头的年轻人,身上还穿着麻布衣,然神情俱都兴高采烈,意气飞扬。

  再往前走就是小树林了,花花绿绿的裙子挂了许多,显然有许多女子在那里。薛朗不好意思再往前走,便在附近的一处空闲的草地上坐下,打算围观一下唐朝的平民是怎么过上巳节的。

  “……周兄,不知试前行卷,你投了几处?”

  “但凡叫得上名号的官人皆投过。许兄你呢?”

  薛朗不远处围坐了几个男子,年长者年近三旬,年轻的二十来岁,应该是今科取中的士子。唐朝的科举在二月份举行,三月初是放榜的时候。

  薛朗才学有限,科举的事情自然跟他没关系。他又是新来的,虽然有爵位,但功劳、才干没显于人前,也没参加科举的士子给他行卷。这时听这些士子谈论,倒是有种新鲜感——

  天天跟一群年纪比他大的人打交道,都快忘记他其实还是小鲜肉的年纪啊!薛朗在心里默默叹气。

  “大郎,可是要喝水?”

  薛朗点点头。长俭从书箱子里拿出保温壶,拧开盖子,给薛朗倒了一盖子热水。薛朗接过,慢慢的喝着,耳朵则听着身旁那些士子的议论。

  “听说周兄的诗文颇得太子中允赞赏,如此际遇,好不叫人羡慕。”

  “许兄何须羡慕?听说你投到民部尚书裴矩裴尚书府上的行卷,也有收获好评!何须羡慕于我?”

  两个志得意满的年轻人,皆笑起来,互相恭维。倒是一旁坐着只顾吃喝的人,开口插了一句:“听说周兄出身普通士绅之家?”

  被叫做周兄的年轻男子面容上的欢喜之色一收,道:“周某出身不高,林兄有何意见?”

  被叫做林兄的男子,放下筷子,正色道:“在下并无意见,只是,有些浅薄的经验想说与周兄知。”

  周兄冷眼瞥他一眼,语带讽刺的道:“不知林兄有何意见?周某候教!”

  林兄被讽刺也不恼,道:“刚才听说周兄的行卷深受太子中允赏识,此乃喜事,然限于周兄之出身,某以为周兄难免空欢喜一场。”

  周兄瞪林兄一眼,冷声道:“林兄,男子汉大丈夫当心胸宽广才是,嫉恨这等小人之心,非君子可为!”

  林兄道:“周兄误会某矣!某不才,钦慕周兄才华,又历经数次科举,于长安城内之情形,比之周兄熟知几分,交浅言深,冒昧说两句。以周兄之出身,这东宫还是莫去的为好!”

  “林兄何出此言?”

  “太子身边尽是世家子弟,哪里有我等寒门士子立身之地!十年寒窗苦,某也是不想周兄蹉跎年华,浪费光阴。”

  周兄皱起眉头,想了想,迟疑的道:“林兄有所不知,我有位表兄乃是河东人氏,太子寓守河东时,礼贤下士之名响彻河东,但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府中,任侠之名,响彻河东。如此礼贤下士之贤者……也会计较出身?”

  林兄笑了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太子当年寓守河东时仍非太子,周兄可明否?”

  周兄一时没了言语。林兄长叹一声,道:“林某冒昧,交浅言深,望周兄三思。且罢,时辰已然不早,某近日接了不少帖子,该赴宴去也。告辞!后会有期!”

  林姓士子起身,带着贴身的书童赴宴去了——

  这些在榜上有名的士子,多的是人家邀请,有那行卷时评价好的,更是家家争着邀请,有名的士子在上巳节这一天,受到的请帖能有一大摞儿,只奔赴宴席赶场就能让这些士子们忙得晕头转向。

  特别是单身尚未娶妻的士子,长安城中家有未婚嫁小娘子的,更愿意邀请他们,好给家中的小娘子选婿。也因为这个,上巳节又被人戏称相亲节,简直就是古代的脱单日。

  说起来,也不知道孟郊写的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里,这个长安花指的是人还是植物呢?

  薛朗被自己这个脑洞惹得暗自发笑。而几位士子被那位林姓士子这么一说,都没了聊天互相吹捧的兴致,齐齐起身,各自拿着收到的请帖赴宴去。

  薛朗喝完杯盖里的热水,把盖子交给长俭收好,眼神望着几个远去士子的背影出神——

  这几位士子还有空聊天互相吹捧,显然,在这次的科举中算不得出色,不然,赴宴都能忙死,哪里还有空装逼。

  不过,那位林姓士子倒是个人才,才学如何且不说,只这眼光便不错。薛朗默默记住他的相貌。

  “大郎,小的看见圣人的仪仗来矣。”

  长俭低声提醒。薛朗站起身:“走吧,赴圣人的宴席去!”

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气质

  ,!

  “拜见圣人!”

  薛朗刚过去没一会儿,圣人便到了,陪同的有太子夫妇,秦王夫妇、齐王夫妇;大臣则只有政事堂的几位。陪同的公主,大公主早亡,存世的最年长的便是襄阳公主,六公主还是小萝莉,年龄相差很大。一同来的皇子也一样,李元吉以下,最大的是李元景,还是个小正太。

  这些萝莉公主、正太王子都是圣人李渊五十多岁以后才生的。薛朗默默地计算一下他那圣人老丈人的年纪,又算了算萝莉、正太们的数量,在心里暗戳戳的给老丈人竖大拇指——

  岳父大人老当益壮,火力凶猛!

  因为尚未成婚,平阳公主不能像其他公主与驸马一般可以同席而坐。薛朗被安排坐在五公主驸马的旁边。

  圣人眼睛往公主和皇子们的席位处一扫,看看平阳公主,又看看薛朗,神情颇有些志得意满,对着政事堂的大臣们笑道:“上巳佳节,然我家已无适龄未婚之女儿,六娘年纪尚幼。诸位卿家家中可还有未婚之子女耶?”

  裴寂表情一僵,苦笑道:“臣家中尚有幼女十六娘未婚配。臣为平阳公主保媒,圣人也当为臣保一媒才是。”

  薛朗暗戳戳的看看裴寂皱纹漫布的脸孔,在心里默默计算一下十六娘的年纪……这果断是老来女。这群老头儿……简直了!亚米豆腐!

  难得过节,政事堂的老头儿们都没与圣人说政事,圣人手下也没魏征那样的见不得皇帝享乐的谏臣,这个节自然过得愉快无比。

  一群老头儿不动声色的拍圣人老头儿的马屁,逗得圣人哈哈大笑,心情十分美丽。薛朗默默地竖起耳朵听,打算学习一下。

  大唐君臣之间的规矩并不像后面几个朝代那么森严,饮宴的规矩也没那么上下分明。圣人老头儿被政事堂的老头儿们哄得开心,年轻的凑做一堆,女眷凑做一堆,各聊各的。

  薛朗上首坐着襄阳公主的驸马,下首坐着高密公主的驸马。襄阳公主的驸马看年纪与太子差不多,都是三十出头,高密公主的驸马则与薛朗差不多。

  大概是年纪差距太大,襄阳公主的驸马朝薛朗点头致意后,也没搭话,半眯着眼睛,专心欣赏歌曲。

  倒是高密公主的驸马,笑嘻嘻地主动跟薛朗打招呼:“三姐夫有礼,小弟段纶,见过三姐夫。小弟对三姐夫可是神交已久,然缘悭一面,今日总算见到矣。”这段纶竟是个热情主动的人,颇有些自来熟的意味。这样的做派,让薛朗不禁想到他那好基友卫螭,那厮也是极擅长与人交往的人。

  薛朗回礼,他虽然不是主动热情的人,但有个自来熟的好基友,对热情主动地人,倒是颇有好感,笑问:“我是不是应该从善如流的唤你一声妹夫?”

  段纶哈哈大笑道:“这也未尝不可,我们本就是连襟的关系。”

  薛朗笑着点点头,端起酒杯:“我为人嘴笨,先喝一杯如何?”

  “小弟敬三姐夫。”

  有段纶在,倒是消了薛朗的尴尬,段纶是个热情的人,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还是包子、馒头的粉丝,喝了三杯酒后,便拉着薛朗打听起包子它们的情况来。

  段纶道:“可惜小弟上巳节后便要回益州,不然,若能与三姐夫一起狩猎,当能一赏灵犬之风采。”

  两人说话的功夫,圣人也不知是不是喝大了,竟叫上太子、秦王、齐王一起,父子四个各自从乐工手里拿过一个乐器,同演太平乐曲。

  裴寂那个奸猾的老头儿,在乐曲声响起后便接着酒意,从席位上站起来,跑到场中跳起舞来。那笨拙的舞姿,逗得弹琵琶的圣人哈哈大笑。

  薛朗看得目瞪口呆,旋即忍不住跟着笑出来——

  大概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唐朝这样了!不论天子还是大臣,或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俱都是一副豪爽开朗的模样,还非常的喜欢热闹。不管过什么节日,都是吃喝玩乐,娱乐歌舞,几乎可算是抓紧一切可以享受的机会在享受生活。给人一种豁达乐观,热情开朗的感觉。

  就说薛朗来长安后度过的上元节、上巳节来说,在唐朝以前的朝代,大多跟追思、纪念挂上关系,到了唐朝,甭管什么节日,都跟吃吃喝喝有关,载歌载舞,全变成了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享受美景美食美人的时光。

  这样独特的气质,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真的可以算得上绝无仅有。这是独属于唐朝的气质。

  薛朗看得满脸笑,随着节拍轻轻地拍手,段纶也不忙着与薛朗聊天了,满脸笑的望着场中跳舞的大臣们,扭头怂恿薛朗:“三姐夫可要上去舞一曲?”

  薛朗坚定地摇头:“不要!”

  段纶笑道:“小弟可要去也!三姐夫且安坐。”

  说完,这小子就手舞足蹈的出去了!

  一曲奏完,场中跳舞的人也好,场外演奏的人也好,齐齐哈哈大笑,一副快乐非常的样子。薛朗虽未参与其中,但也觉得这样蛮好的。

  圣人与他的三个儿子演奏了一场,跳舞的人也各自归席。教坊司的歌舞伎们重又上场,就着美人歌舞,宴席再开。

  薛朗笑着端起酒杯,感觉略带着酸味的酒液也可口了许多。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如圭。如圭附在他耳边低声道:“驸马,可去外面走走,散散酒意。”

  薛朗点点头,起身在如圭的引领下,悄悄地退出殿外,曲江池边,平阳公主窈窕的身姿亭亭玉立。

  “殿下!”

  因有外人在场,薛朗自觉地没叫她闺名。平阳公主闻声回头,面上浮现一个恬淡的笑容,道:“刚才喝了一场,我们在池边走走散散酒罢。”

  薛朗点点头,陪着平阳公主在曲江池边散步。曲江池很大,专门划出一块景致、地点、方位皆好的地方,供皇家游玩。池边栽着垂柳,阳春三月,柳枝新发,伴着轻柔的春风,正是怡人的时节。

  薛朗还没从刚才的情绪中出来,笑道:“我从未想过上巳节饮宴会是这样的!”

  平阳公主道:“今日圣人兴致好,方有这等场面。”

  说完,古怪的看薛朗一眼,眼神似乎带着嗔意。薛朗不解,摸摸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殿下何以如此看我?”

  “幼阳知今日是何节日?”

  “上巳节啊!”

  平阳公主不说话了,只脉脉看着他。

  薛朗眨眼,再眨眼,突然想起等着巧遇心上人的苏寒,反应过来——

  虽说他跟平阳公主名分已定,但他们也是未婚男女!上巳节,确实该约会一下。难怪公主殿下会让如圭把他叫出来。

  薛朗歉然的朝平阳公主拱拱手,拍拍自己脑门,这样的节日,居然拉着公主讨论宴会气氛,难怪平阳公主嫌弃!咳……换话题,赶紧换话题!不过,该换什么话题呢?

  不善言谈的薛朗有些傻眼,想起也想在今日“巧遇”心上人的苏寒,同为低情商的好基友,话说,苏寒苏医生能找到他的心上人吗?

  薛朗表示很担心!

  =======

  笨蛋作者君骑电动车摔跤摔到胳膊,疼!今天只一更!泪目!

第四卷_第358章 无言的插曲

  “我以前在种花家时,从未过过上巳节,与大唐全然不同。要说三月份的节日,那就是三八妇女节,跟我们男的没多大关系。”

  “妇女节?顾名思义,这是女子的节日?”

  “对啊!这是一个专门为向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达庆贺和尊重、纪念的节日。所以这一天,所有妇女能休假一天。”

  两人也不知怎么聊到了这里,平阳公主好奇的问道:“所以,幼阳所在的种花家,女子也能出门做工、做官吗?”

  薛朗答道:“是的。在我所成长的种花家,重男轻女被称作陋习,已被大多数地方摒弃,女子享有跟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财产继承权等等,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女性,并不是所有的职业、官位都只有男子。”

  城府深重如平阳公主者,也不禁被薛朗所说的这种情况所震惊,怡然自得的脚步不禁停下,望着薛朗的目光现出恍然大悟之色,道:“难怪幼阳与别的男子不同,根由原来在此。”

  薛朗冲平阳公主笑笑,点头道:“我从小到大见过太多杰出的女性,女子可能天生在体力上输给男子,但是,并不是说女子便不如男子,女子一样拥有过人的才智与才华。我折服于才华,并非性别……殿下?”

  说着说着,感觉平阳公主没跟上来,薛朗顿住回头,却见平阳公主不知何时停住了脚步,落后了他一段距离,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不言不语。

  薛朗微微一笑,折返回去,伸手在平阳公主眼前晃了晃:“殿下?在想什么?”

  平阳公主一把握住薛朗的手,叹道:“惜乎不能去种花家看看。”

  语气中,颇有些遗憾。薛朗反手拉住她的手,道:“我也想让你去看看,我很好奇以殿下的能力,若是生在种花家……事业不知道会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