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晋无敌铁军-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好衣裳。

    等司马昱穿戴好,抵达崇德宫里时,褚蒜子早已完成梳妆,坐在厅前用膳。褚蒜子的平时膳食非常简单,一碟盐萝卜,一盘拌黄瓜,一盅豆腐汤,一碗江米粥。司马昱暗暗咂舌,他早有风闻,说褚蒜子朴素。可是却没有想到,居然如此朴素。

    别说大晋堂堂皇太后,哪怕寻常一个乡下土财主,也比褚蒜子的膳食丰富多了。褚蒜子看到司马昱进来,便道:“皇弟还未用膳吧?一道用膳!”

    司马昱道:“臣不敢!”

    褚蒜子道:“一家人,不用客套。”

    “臣……”司马昱哽咽搬着旁边的锦墩缓缓做下。

    简单的膳食,吃得津津有味。而一旁的司马昱却如同嚼蜡烛。

    褚蒜子眉头皱起:“皇弟,不好胃口?来到这宫里,就跟回家一样,想吃什么,吩咐御膳房去做!”

    司马昱:“这……这……其实就挺好!”

    褚蒜子秉承寝不言,食不语的习惯。缓缓进食,而司马昱则如坐针毡。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饭,司马昱怯生生的问道:“不知太后传唤臣弟,所为何事?”

    褚蒜了悠悠一叹道:“这江山社稷,原本都是你们男人们的事情,本宫一个妇道人家,不应……多嘴。只是近来皇儿曾言,这北府军拥有兵员近三十万人,非社稷之福。”

    司马昱沉吟道:“……只是”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臣弟唯恐逼反了高敬宗……”

    “嗯!”褚蒜子点点头道:“此事却也不得不妨。”

    司马昱道:“不如效仿永和七年旧事!”

    

第328章 惟死而已

    永和七年(351年),也就是褚蒜子抱着两岁的司马聃垂帘听政的第七年。那一年原本定都邺城,雄霸冀、并、洛(既司州)、兖、豫、荆(北四郡)、幽州(右北平、范阳、辽西三郡)魏国,突然遭遇石琨的四万三千羯族骑兵,姚襄的三万八千羌族骑兵,慕容燕国悦绾的三万精锐到达襄国,三方劲卒合十余万。另外还氐秦苻洪两万八千氐秦步骑进驻枋头(汲郡朝歌县,距离魏都邺城不足三百里)

    鲜卑和羌人的大军来势汹汹,冉闵又欲出战,将军王泰劝他固守不战寻找机会。王泰说“今襄国未下,外救云集,若我出战,必覆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固垒以挫其锐,徐观其衅而击之。且陛下亲临行陈,如失万全,则大势去矣。”

    此时一个叫做法饶的和尚激起冉闵的好斗之心,他说“陛下围襄国经年,无尺寸之功;今贼至,又避不击,将何以使将士乎!且太白入昴,当杀胡王,百战百克,不可失也!”

    于是冉闵出战,冉闵遣车骑将军胡睦在长芦抵挡姚襄,将军孙威在黄丘防守石琨,都被敌方打败,士卒几乎被消灭尽净,胡睦、孙威单枪匹马逃回。姚襄、悦绾、石琨等部三面夹击,石祗猛攻其后,冉闵军大败。冉闵潜伏在襄国行宫,舆十余名骑士逃往邺城。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给石祗,石祗把他们全都杀了。死者共十余万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车骑胡睦、侍中李琳、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一时人尽物绝。

    这些事情褚蒜子永远不会忘记,永和六年冉闵如同彗星一般崛起,短短半年之内四战四胜,大败赵国羯族军队,收复失地,建立魏国。此时魏国极强,拥有强兵三十余万。然而正是永和七年这场氐、鲜卑、羯、匈奴、羌族五胡联合,联手绞杀了冉闵。

    而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褚蒜子。因为冉闵崛起之后,实力太强,如同秋风扫落叶,将羯族二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给了东晋朝廷极大的压力,所以褚蒜子就采纳中领军范汪的驱狼吞虎之计,以使臣吏部侍郎王蕴出使燕国,游说慕容雋。以范汪出使姚襄,谢尚出使苻洪。最终许以各方好处,促使了这场盟约。

    当时最厉害的莫过于用间谍法饶。在石虎时期,重用佛门佛图澄,大兴佛寺。在赵国六州之境内建立了八百九十三所佛寺。而佛门的地位在赵国当时非常高,不仅占据了大量田产,还有无数信众。

    这些佛门当有得道高僧,也有败类,不少地痞流氓便挂着寺院门下,成为外院弟子。这些败类,一边发高利贷,一边与羯人勾结,欺压残害百姓。随着冉闵举行起义,将后赵推翻。重新掌握权力的北方百姓,非常痛恨与羯人勾结的佛门败类,于是魏军处置了一比穷凶极恶的佛门败类。冉闵痛恨佛门与羯人勾结,残害百姓,就下令不通五经的僧人,一律还俗归家。这样以来就触动了佛门的利益。

    佛图澄的弟子道信(不是唐朝的那个)以游方为名,潜入东晋。后来法饶便离间冉闵与李农、张离的家系,致使魏军大败,随着永和七年这场大败,魏国也元气大伤,最终被燕国所灭。

    作为当时的参与人,司马昱提出这话,褚蒜子便脸色大变。事实上她也是非常后悔,虽然成功的消灭了冉闵和冉魏,不过燕国却背信弃义,不仅未将青州割让晋国,还变本加利,侵豫州、兖州、洛州,并未像原来承诺的那样,双方一黄河为界,黄河河曲以东,并、冀幽归燕,河曲以西关中地区归秦,而豫州、洛州则作为三方缓冲地带,归羌族姚氏。

    晋国非但没有达成收复,豫州、洛、青、徐各州的战略目的,关键是鲜卑燕国占领中原,大杀四方,让华夏百姓死伤惨重,朝野也是一片沸腾。幸存这件事情真正的原因外界皆不清楚。

    褚蒜子想了想道:“此事,还是再说吧!”

    司马昱一听这话,当时就气了,惶急道:“太后,当断则断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皇弟,这高敬宗与当初的冉闵如何?”

    司马昱想了想道:“非同日而语!”

    褚蒜子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冉闵百战余地,逢战必胜。而高敬宗,实在是太年轻了。他的胜利,太多都是运气……”

    司马昱仍不死心,还想再劝:“太后……若是……”

    褚蒜子道:“如今高敬宗小儿还不成气候。”

    司马昱大急:“等他成气候就晚了!”

    “本宫更恨慕容雋这个白眼狼!”褚蒜子气氛的道:“让高敬宗教训教训他也不妨事。”

    “就怕养虎为患啊!”司马昱语重心长的道:“现在高敬宗只是幼虎,或许不是慕容雋这只贪狼的对手,如若贪狼不敌,被幼虎择肉而言,而幼虎就无可匹敌了!”

    褚蒜子道:“那皇弟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司马昱道:“无毒不大丈夫,杀了高敬宗!”

    “若是杀了高敬宗,三十万北府军反了怎么办?”褚蒜子冷声道:“若三十万北府军引兵南下,打着为高敬宗复仇的旗号寇关,如何才能抵挡?”

    司马昱喃喃的道:“这……”

    升平四年丁卯日(既2月13日)高敬宗在建康城外幕府山校场誓师北伐。幕府山就是建康上元门外至燕子矶的一段山脉,晋元帝自广陵渡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因名。(但根据近年考古发现证实,幕府山早在东吴时期就已有莫(幕)府山之名了。)

    此时幕府山校尉戒备森严,衣甲鲜明的北府军新军将士,列阵而立。

    高敬宗在建康城只有三百亲卫,尽管报名参军的百姓多达万人。但是高敬宗却淘汰老弱,六千余将士神情激动的望着校场上的点将台。高敬宗站在点将台上,东晋皇帝司马聃振臂高呼:“不破邺城,誓不还师!”

    高敬宗单膝盖跪地:“臣奉旨,不破燕贼,不复中原,誓不还师。既然天崩地裂,翻江倒海,哪怕战至一兵一卒,臣死不南归!”

    “不破燕贼,誓不还师!”

    “不破燕贼,誓不还师!”

    六千余新军将士振臂高呼,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斩三牲祭旗,高敬宗手捧安北大将军印,高呼:“大军——出!”

    旌旗招展,六千余北府军新军健儿雄赳赳,气昂昂踏着坚毅的步伐,朝着长江之上的浮桥前进。

    高敬宗走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长江,根本没有掀起一丝涟漪。东晋朝的风流名士多了一些谈资,多了一些吹嘘的元素,仅此而已。

    这次高敬宗并没有让谢道韫跟随大军北上,事实上高敬宗对于这场将要发生的大战也没底。此时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原本应该死去的慕容雋,不仅活得好好的,反而率领三十五万燕军步骑御驾亲征。

    原本已经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的司马聃,同样也活得活蹦乱跳。而高敬宗尽管取得了连番的胜利,事实上他不仅不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也不是一个军政两全的政治团体领袖。一旦这次战败,他将成为最大的背锅侠。

    高敬宗依旧轺车轻尘,依旧不着甲胄,白衣长衫,大袖飘飘。可是内心里,高敬宗却乱成一团。这一场仗是至关重要的,是非胜既亡的命运大决战。

    全军渡过长江,已经是翌日的清晨。望着大地吐出的嫩绿,高敬宗轻轻吐中胸中的淤积之气。

    “战,便战罢,惟死而已!”

    就在高句宗率领军队北上的时候,燕国都城邺城,慕容雋也举起了声势浩大的誓师出征。

    

第329章 食人魔军

    升平三年,事实上也是多事之秋。氐秦羌护将军高离据略阳反叛氐秦,苻坚命永安公苻侯率领征讨高离,结果高离未至略阳便病逝。同时这一年,匈奴族正式成为历史名词。匈奴族首领刘悉勿祈死亡,其子即位。刘悉勿祈的弟弟刘卫辰杀侄篡位,自为可汗,匈奴族最后一支真正更族名为铁佛。

    当然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高敬宗和他的北府军如流星一般崛起。随着高敬宗和他的北府军崛起,就如同滚油锅里泼上一瓢冷水,天下瞬间沸腾了。

    燕国都城邺城,邺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八大古都之一,商、曹魏、后赵、冉魏、燕国、东魏、北齐先后有七朝在此立国。“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临漳县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四千余年。

    邺城的繁华,在后赵石虎时期达到巅峰。随着后赵、冉魏、前燕多年战争,这座城池也承受了太多战火的摧残。不过作为燕国的首都,这里既是燕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燕国的经济重心。作为游牧民族鲜卑族慕容部建立的政权,燕国政策仍然是重牧轻农,来自、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柔然部、丁零部、铁佛部、高车部等部落的皮毛、山药、木材、玉石、还有南北江南的稻米、丝绸、香料、茶叶,瓷器和各种手工艺品,皆在这里交易。

    然而随着高敬宗的崛起,这种蒸蒸日上的势头,嘎然而止。

    因为战争的暴发,阻断了南北通商的商路,身在邺城的胡人因为收不到南方汉人的货物,同样也卖不掉手中的皮毛和牛马。被困在邺城中的胡商大都醉生梦死一个冬天。然而随着开春以来,现在变得再次热闹起来。

    慕容雋倾起国库,向各族胡商购买了大量的货物,像打造弓箭的牛筋、皮甲的牛皮、还有渡河所需要的羊皮。

    大量困在邺城的胡商手中的囤积的货物,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燕国朝廷一扫而光。市面上的粮草、布匹、铁料、盐、油、包括木材各种物资,全部像鲸吞一般被燕国进行狂扫而空。

    尽管燕国并没有做出祭旗誓师,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调兵遣将,但是潜伏下来的北府军特别行动队队正葛非却从这不寻常的扫货中发现了问题。

    燕国进行大举扫货,就预示着燕国快要动手了。作为一下子干掉燕国中书令韩恒全部一百四十四口的狠人,葛非决定在邺城之内玩一要票大的。

    邺城槐里坊一处不起眼的葛记酒肆,天刚刚擦黑,在这个时候原本酒肆生意最兴隆的时候,而偏偏这间葛记酒肆关闭歇业了。

    透过酒肆大门的缝隙,可以看到此时葛记酒肆的大厅中,黑压压的坐着一片人。由于燕国行使连坐法,为避免殃及无辜百姓,北府军各特别行动队的破坏战术任务便无限期的搁置起来。葛非一个队五十人在暗杀韩恒一家老小的时候,只有两死一残七伤。所以此时葛非的部曲在北府军五十七支特别行动队中,属于比较满编的一支。

    “镖头?今天招大伙过来有啥事啊!”一脸憨厚的老兵抱着一根扁担笑着问道。

    葛非擅长使用分镖,他的飞镖出神入化,六只飞标三十步之内,要说射中蚊子的左腿,不伤右腿,那绝对是夸张的说法。要是把蚊子换成人,绝对可以做到射右眼不伤左眼。久而久之,人送绰号“夺命飞镖”,因其曾是河东镇远镖局的镖头,所以这特别行动队中大部分士兵都仍然称呼其镖头。

    葛非笑道:“如果白虏正在大肆购买胡商手里的货,如果俺老葛所料不差的话,燕贼不日将进攻咱们北府军。消息我已经通传睢县。我寻思着,咱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玩一把大的!”

    众特别行动队成员的纷纷叫嚷着:“镖头,你说吧怎么干!”

    葛非道:“把邺城燕贼储蓄的粮草给他烧了!”

    一名老兵浑身一抖,脸色刷一下变得煞白起来:“烧……烧了燕贼的粮草?”

    那名憨厚的士兵扑通一下跪在葛非面前,失声痛哭道:“镖头,燕贼的粮草可真烧不得啊!”

    葛非脸色一沉,怒斥道:“怎么烧不得?”

    “真……真的烧不得啊!”老兵抱着葛非的大腿嚎嚎大哭起来。

    葛非勃然大怒,一脚踹在老兵的肩膀上:“滚你娘的蛋,老子又不是烧你曹大年家的祖坟,鲜卑白虏是爹啊……你这么护着他们?”

    曹大年哭泣道:“镖头,您是不知道啊,这鲜卑白虏,都他娘是畜生,他吃人食就是不拉人屎……要说咱们要是烧了晋军的粮草,晋军就没有办法进攻了。可是鲜卑不同啊……他们……他们都不是人,都是畜生啊……”

    “什么跟什么?”葛非指着曹大年吼道:“你娘的把话说清楚……”

    曹大年哽咽着说道:“镖头,您是不知道,这鲜卑白虏打仗,从来不带军粮……就算能真营烧了他们的军粮和草料,保准对鲜卑白虏没啥影响。”

    “这……这怎么可能?”葛非不解的问道:“鲜卑人不吃粮食啊?”

    曹大年道:“他们有粮食就吃粮食,没粮食吃就吃人!”

    “吃人?”

    曹大年点点头哭泣道:“俺就是魏郡人,永和八年(公元三五二年),鲜卑白虏进攻邺城,打了一百多天都攻下邺城,燕军就在魏郡境内到处抓人,抓到以后就烹着吃。后来马顾那种狗杂种打门放燕军进城,邺城燕军被攻陷了,燕军进入城内后就到处搜粮食,魏军困守邺城半年,哪里还有粮食,燕军就把邺城二十余万百姓抓起来关着,天天吃人。邺城东面那个丰林山知道吧?”

    葛非点点头。

    曹大年道:“那座山底下全都是被经济鲜卑白虏吃剩下的骨头。人的骨头!整整二十万人啊,一个冬天差不多都吃光了……”(此处非老程杜撰,详见《晋书》和《资治通鉴》)

    葛非眼睛闪过浓浓杀机:“放你娘的狗屁,不烧掉鲜卑人的粮草,难道等着鲜卑吃饱了喝足了去杀咱们北府军。你他娘的曹大年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老子一大家子还在符离城呢。”

    曹大年连同几名年长的老兵都跪在葛非面前:“镖头,烧不得啊!”

    

第330章 老子说了算

    升平四年二月十五,月圆之夜。就在睢县县城百姓准备外出观月的时候,睢县正南的钟鼓楼开始的钟声,大批穿着深黑色,胳膊着戴着红色“城管”袖章的城管们,手持水火棍冲上了街头,开始在各个街口设置哨卡,里坊司正们则带着人挨家挨户通告戒严的消息,嘱咐居民不要外出上街。

    北府军是个新建的军镇,这个军镇以奇迹般地崛起,一年之间由籍籍无名的一介匹夫成为正三品大将军,这位高将军想不出名都难。

    见过此人的人不多,在传闻中,此人身长九尺。生得虎背熊腰,巴掌伸开有蒲扇大小,眼睛瞪起来像两个铜铃,声如雷鸣,天生神力,能用双臂生生将人撕成两半。这个说法有很多人相信,如果不是这样一位猛人,如何可以连燕国勇冠三军的慕容垂都生擒活捉?

    若说高敬宗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谁都不会相信。

    随着葛非的情报传递到睢城,北府军大帅籍戡、副帅封雷、大司马陈应、长史崔逞、内卫徐敬宣不敢大意,立即将战备级别提高到最高。

    北府军权都督冉裕,代理高敬宗发布由崔逞起草的告诉北府军民书:。

    “鲜卑白虏胡种,亡华夏之心昭昭,如今我们已经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唯有牺牲,唯有死战,死战到底,我们与鲜卑胡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妥协,便是华夏民族的千古罪人!总之,北府军大都督高敬宗以降全军将士,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生国亡,不如我死国生。北府军三十万将士愿牺牲到底。战端一开,北府军上下,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死战到底,非胜既亡。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全军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扶华夏之将倾,求华夏之危亡……

    而北府军各城池的城管,负责维持秩序,宣传全军抱着必死之心决战的意志。

    从睢县到定陶、陈留到济北,从符离城到东阳镇,北府军治下一百余城,百万军民开始动员起来。在北府军这个战争机器的运转下,沿着以南地区,北府军开始抢先布置。

    众百姓冒着严寒,挥舞着锄头,榔头、铁锨在冻土层上挖掘壕沟。尽管籍戡不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是最基本的见识他还是有的,他知道燕国鲜卑人善马,为了防备燕军骑兵的突袭,籍戡命令各北府军,组织百姓在黄河以南制造六道拒马壕沟。这些壕沟并不是单一的直线壕沟,而是效仿高句宗在睢县城外打造的环形立体防御工事。

    壕沟平均宽三丈,就算战马加速,也无法直接飞跃过去。最坑的还是他们仿效了高敬宗挖掘壕沟的方式,把挖出来的土,统一堆填在南方。这样以来,壕沟就变成一面高,一边低,想要从低的一侧飞跃高的一侧,除非燕国可以为其战马装上翅膀。

    站在睢城城外,北府军大营中军帅帐中。徐敬宣悠悠的道:“如今大敌在前,朝廷仍不放高都督北上,我看不如,从各军抽调一支精锐军队,人数不需要太多,一千人马既可,可以采取化妆的方式,分批潜入建康,将高都督从建康城城内抢出来!”

    一听这话,冉裕兴奋的问道:“徐指挥,这个计划有多大把握?”

    徐敬宣神色凝重的道:“如果这些人全部都是死士,以必死之心,在建康城中大肆制造混乱,成功的希望有五成?”

    “才有五成?”冉裕的眉头一皱,不悦道:“这也太低了吧?”

    “这也没有办法!”徐敬宣道:“建康五城,晋军常驻军队莫约七八万人,一旦让晋军得知消息,封堵建康九门,成功的希望连一成也没有。”

    崔逞道:“如若执行这么一个计划,会不会危及高大都督的性命?”

    封雷道:“要不然,我带中垒折冲府去吧,中垒折冲府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就算敌众我寡,中垒府可以在敌十倍优势兵力的包围下,突围而出。”

    徐敬宣喋喋的笑道:“如若封副帅去建康城的话,成功的机率可以增加两成!”

    “七成!”冉裕道:“只要有七成的成功机会,那就干了!”

    籍戡苦着脸苦苦思索着,崔逞一脸紧张的望着籍戡,等待着籍戡表率。

    徐敬宣却丝毫不急,缓缓开口道:“此事宜早不宜迟……”

    籍戡沉吟道:“本将在……考虑……考虑!”

    封雷望着籍戡脸上担忧之色更重。

    冉裕忿怒的咆哮道:“考虑什么,这还需要考虑吗?有什么可好考虑的?”

    “四郎,你还年轻,很多事还不懂!”籍戡道:“能营救高都督自然好,可是一旦失败,那么咱们北府军与东晋朝廷缓和余地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和那个破朝廷缓和!”冉裕吼道:“自他们扣押高都督之时起,我们北府军和那个朝廷就没有半分瓜葛……”

    籍戡道:“你放肆……”

    与此同时,邺城槐里坊葛记酒肆内,曹大年跪在葛非面前,磕头如同捣蒜:“镖头……千万不能烧!”

    另一边李四也跪了下去,请求葛非高抬贵手:“镖头,千万不要冲动啊,烧了鲜卑人的粮草,他们还会吃人……”

    四十七名特别行动队成员有三分之一惶恐不已,纷纷跪在葛非面前,磕头如捣蒜。他们宁甘屈辱的死去,也不想让鲜卑人把他们当成两脚羊吃掉。众人不住的磕头,只求葛非别把鲜卑人的粮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