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道出现问题在房二来这边之前,房二过来这边,除了帮李恪看着这边,还要他收集下资料。只是李恪他们显然小看了房二,这家伙在这边发展经济和民生也做的不错,有板有眼。
李好到杭州的事早就叫人通知房二了,等他的船到达杭州的码头时,房二带着几个护卫正在码头亲自接他,周围的百姓纷纷同房二打招呼。李好站在船头看到房二的变化,心里感觉时间果然能让一个人产生变化,谁曾想过,当初长安城混吃等死的家伙,过了这些年后,竟然变成了一地的父母官,还做的不错。
“贤弟,一年不见,风采依旧啊。”看到李好出来后,房二跑了过来拍着李好的肩膀大笑道,这家伙竟然还会来个风采依旧了。
两人见面拥抱了一下,然后各自打了一拳,相互骂了句“我靠”,然后相视哈哈大笑起来。周围的人看着这两人莫名的大笑好奇不已,两人对周围的目光毫不在意,勾肩搭背的往马车上走去,至于李好的家人和那些随来的人都有人招待。两人上了马车,李好就笑着问房二他和那些泥腿子怎么会走的那么近?
“没办法,我刚来上任的时候,家里老爷子狠狠的训了我一顿,还派了一个家里的幕僚过来帮忙,要不然我那能坐的稳,什么都不会,除了吃喝玩乐。”房二苦笑了一下,自嘲道自己也许还真不适合做地方官,做个纨绔吃喝玩乐差不多。
做地方官如果不想混吃混喝,那要上心的事情不少。幸好老房对自己的儿子清楚的很,还派了一个人过来帮助,要不然房二只怕要哭了。
李恪让他来地方体验下,只不过是给他累计点经验和功劳。这个房二很清楚,老房也跟他讲过,但是他感觉自己真不怎么想做什么大官,混吃就好。
“不,房兄做的很不错了!”李好讲起自己一路的所见,然后夸奖了房二做的很好,房二竟然难得有点羞意了。连说这些不是自己的功劳,是他督下所有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靠他一人他也没这么厉害。
说到这里他又再一次感谢了李好,因为李好给他的那些弟子都不错,帮了他很大忙。李好这个时候才发现问题了,好象房二都没跟他吹嘘泡妞的事情了?以前这家伙给自己来信都要说几句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啊。
看到李好的疑问,房二有点苦笑。自己现在是已婚人士呢,老婆还是公主。虽然在宫里的地位不怎么样,但是房二觉得自己也不能做的太过。当年的几人组,李好一直都不怎么喜欢这种事情,而李恪早也不再追逐女色,现在做了皇帝后也一直坚守着这些。
房二一个人玩起来也没意思,另外到了这边后,随着下面的建设越多,他参与的事情越多。他发现在泡妞和忙事情之间,忙事情显然让他感觉到充实多了,所以慢慢的就放弃了泡妞的爱好转向看自己的属地建设的怎么样去了。
这让一边的李好乐不可支,房二居然还有不想泡妞的时候,这简直太好笑了。一直笑到房二有点恼怒给了李好一拳才停止,看来东阳公主虽然不怎么吭声,但是还是奴夫有术,把房二收拾的也朝好男人变化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房二给李好安排的地方,这也是李好自己要求的一个地方,在西湖边上。对于这个地方房二有点不太明白李好的心思,你说一个荒芜的小湖有什么好的呢,李好竟然要求把房子修在这里,不过作为陪护,房二自己的房子也修在旁边,他现在不差钱。
李好围绕着自己的新府打量了一番,房子修的不错,环境和地理位置都不错。而且对他后世看到的西湖的风景影响不大,只是周围的围墙有点高,太浪费了。一边房二的房子比他的房子大点,布局也有点不一样。
不过这房子放在这偏僻的地方,显的有点突兀和安静,这里离杭州城还有一点距离,而且周围除了种田的百姓人家也不多。房二的房子他自己都很少来住,只是等李好过来后才会过来住上一段时间的。
面对房二的好奇李好并没解释什么,也不是他故弄悬殊,主要是他还要对这里进行考察一番做出一个规划图后再说,现在谈这个有点早。李好想做的是提前把西湖美景弄了出来,这个计划比较庞大。
但是弄出来以后对杭州的经济影响那是非常巨大的,到时加上开发上海,修整钱塘大坝以后杭州取代现在的扬州的位置成为天下第一城那是轻而易举的,说不定越过长安都不在话下,杭州这个地方在唐朝的地理位置比扬州好多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是房二督管的,这里发展起来对房二刷声望那是巨大的帮助。
李好来杭州这边除了关注江南道这边的一些事情,发展这边的经济也在他的谋划之中。靠海地区的结果经济区,南方,泉州,现在加上上海区域,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还有渤海湾和海参崴。
其他地方都有安排开发海域,所以杭州府这边自然不能错过。这边其实应该要算重点地方,毕竟这边还有一定的基础,还有大量的人口基数。
一边的房二看到李好没有跟自己解释就知道李好还没准备好跟自己说的,所以也不再询问了。他拍了拍手,立刻就有一个仆人过来,房二交代他们开始准备晚宴,他要为李好的到来举行洗尘宴,李好在杭州府这边的酒楼的人被他拉了一个店的人过来准备晚宴了。
原本以房二的身份把这些人全部弄过来还是有点难度,但是人家那边听说是给自己的东家举行洗尘宴。二话不说就把精英抽调过来帮手了,这晚宴的丰盛程度自然非常了,而且大部分还是这边的特产。
席间李好把聂小倩给房二介绍了下,这妹子房二没见过。只是现在聂小倩还是蒙着脸的,房二一样没见到真容。聂小倩原本不想在人多地方出现的,但是李好说了她一番后就改变主意了。
他乡遇故知,总有很多东西要聊,喝酒更是需要,两人开始兴高采烈的拼起酒来。这是房二招待李好的洗风宴,没有邀请任何人,在场的全是两人的家室,所以两人难得放纵下拼酒喝醉什么的丑态百出也没关系的。
房二还把自己的蓄养的家姬叫了出来给大家表演下江南这边的歌舞,东阳公主也在宴席之中,这些其实都是她置办出来的人手。房二对这个东西兴趣不大,他以前听曲,都是去大唐夜总会去听,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听这些一点意思都没。
“贤弟,看我府上养的这些歌女如何?让她们去这边的夜总会表演怎么样?”对别人李好或者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房二李好就不用装什么大尾巴狼了,竟然敢跟自己在这方面叫板了。
“还好,不如来听听小倩的歌曲吧。”小样,看自己怎么扑灭他的那点小心思。李好等她们表演完立刻叫聂小倩上去弹唱那首自己的新抄袭作《雨霖铃》。这曲一出,房二的那些家姬小妾的表演全部被压了下去,整个大厅就只听到聂小倩的声音了。
这姑娘,一路被如烟调*教了一番,加上早前的人生也算是坎坷了,唱起这首词来竟是声情并貌,现场的人听了无不感动不已。
等小倩一曲完毕房二立刻就站了起来大声称赞“好曲!词曲好!弹唱的更好!好曲啊。当饮一大杯。”说完就是一杯酒下肚。自己忘了李好还是才华出众的大家啊,不用看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全给浇灭了,现在只有在酒上搬回一局了。
李好的酒量房二清楚的很,这局自己稳赢的,事实也是如此,不管李好如何雄起,如何反抗到最后还是给房二灌趴下了。房二得意了没几下,然后自己也趴了。看来李好这段时间酒量也见涨了啊,以前自己灌趴他毫不费力的,临醉倒前房二郁闷的想着。
那边的女宾在比曲后气氛也立刻就活跃起来,加上东阳公主看到李好同自己男人的关系莫逆,还有见到高阳公主的意外,所以也费了心思帮自己的男人来拉拢李好的家人。
大家都有了共同的话题,所以相谈尽欢。总的来说,这一场宴会宾主尽欢,直到深夜才散去,反正两人的住所就是邻居,走几步路就到,方便的很。
这一醉李好直到第二天日上三杆才醒来,洗刷一下,然后推开门看向外面的西湖,时值六月,湖里的荷花开的正盛。看着这一切李好不由诗兴大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第三百三十五章 西湖
“好诗!好诗啊,贤弟的才华果然还是风*骚如当初啊!”
李好不用看也知道是谁来了,能把话说的这么淫*荡的除了房二还能有谁呢?从外面走进来的正是房二。
“只是这西湖莫非指的是这门外之湖?”李好猛然惊醒,这时的西湖还不叫西湖。不过他来了,这湖就是不叫西湖它也得是西湖,这感觉有点想后世歪解的硬日荷花别样红啊,不给日还得硬日。
既然房二过来了,李好也就跟他不客气了,这里房二算是地头蛇,让他安排几首船等下吃完饭后一起去湖里泛舟采莲去。一边原本听着李好吟诗的高阳公主一听又可以玩去了立刻兴奋的找她的小伙伴去了,她很早就起来了,被撑多了。
昨晚的晚宴好多东西都是她没吃过的美味,所以吃的有点撑,当然更重要的是听李好说过杭州的藕粉还有刚听到的故事说的叫化鸡味道不错,所以就早早的起来了跟着去吃了一顿,味道确实不错。
然后还给李好带来一只,李好吃了一点,味道不错,只是吃完后他有点泪流满面的感觉。
曾经,在另一个记忆里面他去杭州去玩。在西湖边上转了多少个圈,那时就慕名排队去了一个饭店吃了东坡肉和叫化鸡。几十大洋就吃了一块肥皂大小的一块肥肉和一只鸽子大小的鸡啊,而且味道还不怎么样。
跟那饭店一问,直接就是硬邦邦的一句“就这么多,你爱吃不吃”。看到现在手里这只肥大味美的叫化鸡他能不泪奔吗?什么叫道德人品沦丧啊,从这点小事就能看出来了。
饭后房二陪着李好一家子泛舟往西湖游玩而去,这时正是夏天,泛舟西湖可以看到处处的荷花和忙碌的采莲女。和房二游玩,什么都好,就是免不了要饮酒作诗很麻烦。这家伙自己不会,就喜欢听别人吟。这些年不知道是不是受东阳公主的影响,对于这个越发喜欢了。
李好肚里的那些诗已经快被榨干了,再吟就没有了。所以李好尽力推辞,实在推不过就来了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时高阳公主插话了,说感觉自家郎君好象对江南很熟一般,一边的房二一拍自己脑袋附和道正是如此。两人一起撺掇着李好再吟一首,李好无奈只好来了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再吟,再吟真没有了,都看风景去吧。李好在想自己印象中的西湖美景和现在的西湖对比,那些有那些没有,这可关系着以后的改造西湖呢。
西湖有十景,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
西湖是华夏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后世华夏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而现在,在唐朝的时候,此时西湖面积约有10。8平方公里,比后世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脚下,东北面延伸到武林门一带,香客可泛舟至山脚下再步行上山拜佛。
由于这时未修水利,西湖时而遭大雨而泛滥,时而因久旱而干涸。一直到长庆二年十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氏兴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至盐官间农田的灌溉问题。
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在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称为白公堤,并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钱塘门外修堤,建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还书写《钱塘湖闸记》刻于石碑,写明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到了后世白公堤遗址早已无存,但后人却借白堤以缅怀白公。老白不仅留下了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词。最为著名的作品有《钱塘湖春行》、《春题湖上》和《忆江南》,现在被李好就掏掉了人家好几首首。
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时代,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贸易。
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灵隐寺、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轼也对西湖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宋哲宗,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同年四月,老苏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2。8公里的长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而南北两山始以沟通。后人为纪念他,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就是苏东坡犒赏疏浚民工的美食。与白居易一样,大诗人苏轼也在杭州留下了众多诗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
而李好准备把西湖规划一下让那西湖十景展现出来就是根据白居易和苏轼两人曾经对西湖治理的模式进行开发的,同时还会对整个杭州进行一系列的改变。现在的杭州城的饮用水和淡水的来源就十分不便,所以李好打算仿以后唐人的做法,引西湖水入城。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杭州就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李好的思想就能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天下,改变这个国家前进的方向。
这个国家现在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是也是有很多的弊端制约着这个国家更大的发展,或许稍不注意就会走回原来的老路上去。这个李好深有体会,在长安李好想要推行自己的思想那是非常难。
因为那里聚集着大量的世家旧贵族,虽然经过李二和李恪的两次清理后好了不少,但是这些人依然还有不少。李好的思想完全推行的话就会严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反弹,所以只能靠影响身边的人来慢慢改变,但是那时间太慢了。
李好还是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个方式不错,只要天下大部分自己呆过的地方的百姓能接受自己观点,再培养一些年轻人出来,这大唐以后就算没有自己,一样能朝着李好希望的方向发展。
所以李好准备过来这边之前,就开始在这边布局起来。书院这个不能少,自己的学生分派一些人过来也不能少。这些才是自己做适合用的人手,自己办事全靠他们帮忙。
李好打算处理好杭州府这边的事情后,就回长安那边还是当自己的祭酒去。比起自己一个人做事情,自己培养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来做事,这样不仅轻松,也能做更多的事情出来。
李好的打算是以杭州府一带,广州府一带加上洞庭湖一带为主的三角经济开发出来,然后带动整个长江以南的大变化,产生一个完全经济繁荣的大地区出来。这个计划要完全实施出来需要很久的时间,幸好房二来这边几年已经完全把基础打下了,并且取的不错的成绩。
李好过来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把火就可以了,而眼前的西湖和杭州就是一个契机。而在这之前,他得把江南道这边的烂摊子收拾好,要不然会不会出现暴动很难说,原历史中,再过几年这边就要发生一次暴动。
………………………………
第三百三十六章 陈硕贞
历史上,李二挂了没多久,刚上台的李治就碰上了江南道这边的农民起义。起义者陈硕贞,一个女人用各种神话加身为口号,然后发动了这次起义。
这次起义没有多少说道,大致就是百姓日子没法过了,所以起来造反。这个时候李二已经挂了,要不然他的贞观之治就要在这次事件中大大的打个折扣,他的英名也会被尽毁。
因为贞观之治事实上并没那么清明,要不然怎么会有百姓活不下去而揭竿起义?而且唐朝廷还花了不少时间和兵力来清理了这次起义。至于带头的陈硕贞,最后遭受了各种凌辱被杀。
这位自命的女皇临死前义正词严地怒斥朝廷无道,贪官恶吏横行;饿殍遍地,又不肯打开粮仓赈灾,反而囤聚居奇,强占民产,干起官商勾结的勾当,祸害百姓;所以她揭竿而起,完全是正义之道。
李好过来,也是整理这些东西。李恪明里暗里,都给了他不少军权,就是让李好务必把这边好好的整治一番,然后彻底收拾一番江南道这边的世家和官宦,不让这边最后真演变成了农民起义。
“贤弟,这边的世家并不并长安少,底蕴也足。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做出不好的事情出来。”房二知道李好过来这边要做什么,所以把自己在这边见到的一些东西说了出来。
“你让我查的那个陈硕贞的事情也有眉目了,你是不是看上那个女人了?怎么会想起来关注一个在乡下行走的漂亮女郎中?”
说到另外一件事情后,房二心中就有点不正经了,好奇的问起李好来。李好过来杭州之前,让房二先去调查一个叫陈硕贞的女人的情况。
房二开始也没当回事,只是据他派出去调查的人来汇报,那个女人很年轻,还很漂亮。现在是江南道那边这边一个很有名气的女医生,而且还精通武艺,经常在那边走向串户给人看病,在当地的人气很高。
“你想多了,我见都没见过那个女人,怎么知道她什么样子?现在那边的民生情况如何?”李好听后没好气的白了房二一眼,他真没见过陈硕贞,怎么知道陈硕贞长什么样子?
“你没见过?怎么可能?那陈硕贞跟周围的人介绍的时候就是说自己师从贤弟,且得到贤弟真传。周围的人也很认可这一条,因为那女人的医术确实不错!”
“还有这回事情?我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收过怎么一个女孩子做徒弟?”李好一听房二这话就更纳闷了,自己什么时候收过这样一个女徒弟?
“回头我派人跟你过去调查的人汇合,然后把那女人先请到杭州这边见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胆子这么大,竟然还冒充我的徒弟来。”
这事情李好肯定要查清楚,现在陈硕贞并没造反,对于李好来说就没什么。一旦她造反了,到时她是自己的徒弟这一条信息,恐怕就要把自己牵连到。
虽然跟李恪的关系不错,但是谁知道做了皇帝的李恪几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事情李好肯定要调查清楚,然后再慢慢处理江南道这边的事情。
眼下,先把杭州这边发展起来,让这边的经济带动周围一片发展起来。然后暂时缓解一些周围的问题,另外一些政策,李好也准备慢慢的在这边推行下去,谁不服,直接军队围过去就好。
原本的杭州府的大发展要到1127年后,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经济繁荣,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杭州府的旅游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西湖的风景名胜开始广为人知。当时,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据古籍记载,“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